终于看完,非常好看的五星作品!
一直喜欢看神剧爽剧朋友也许感觉不到,呵呵。
还希望此剧的原班人马(特别是编剧、导演、服装组等)继续拍其他的革命片子,非常认真,非常尊重历史,也很懂中国革命,也很我国革命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很相信这就是反映真实长征史诗级的电视剧,其他的电视剧艺术加工太厉害了,一些电视剧:把正确意见的同志直接拍成正面人物,而相应的把持不同意见的同志直接拍成反面人物,这是不尊重中国革命的。
但是此片中,你会看到此剧对历史对革命先烈是如何尊重的我!
如:博古同志,在其他的电视作品中太多数拍成反面人物。
而在《伟大的转折》中却是真实的反映他是因为不了解中国国情,一味执行共产国际决议的中共负责人,但同时他又是一胸怀坦荡、大功无私的共产党人,主动自愿的把总负责人的职务让给毛泽东同志(后面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由留过苏的洛浦担任总负责)优秀的指战员是怎么产生的?
此片告诉我们,不是天生的,是依靠我党发挥民主,实事求是,积极思考,用战士们的鲜血教训不断总结出来的。
我党的正确决策是怎么样来的?
还是发挥民主,为什么剧中总是详实的展现每个重要的会议的过程,特别是遵义会议播放了两集(也因为太重要了)。
还有太多太多精彩的地方,包括国军方面的,他们能力都不错,为什么围剿失败,从片中可以看到,因为他们时时在算计着个人私利,老蒋是,中央写是,地方军阀也是!
推荐多看几遍。
另,对中国革命感兴趣,而又不喜欢看神剧的推荐看《寻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风筝》
想看长征这段党史的更建议看这一部,除了没有爬雪山,其他的都非常细节了,我看了领袖、长征这两部,都没有这部讲的细,这一部讲了很多历史人物,以及为什么要打响某个战役以及怎么打,都说得清楚明白!
真的非常细节了,特别是遵义会议的会上发言,这边是有拍的,而领袖那一部直接是带过去只讲历史意义,看党史电视剧要的就是细节,大脉络谁都知道
伟大的转折接近尾声,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播出。
详实而精彩的剧情、精良而细腻的制作引人入胜、令人感动。
本剧最打动人的是对每一个在艰难困苦、濒临绝境中建立功勋、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的描写,他们有老百姓、战士、班连长、军团长以及领导人,他们的名字和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再现让我们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再次记住他们,记住那些建立卓越功勋的英雄们!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领袖们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和战士们不怕困难英勇战斗、夺取胜利相得益彰,毛振华、邓萍、董振堂......,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真实的事迹让短暂的生命释放异彩,让过去的历史永载史册!
看到过去的奋斗和牺牲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很好的一部剧,很好的刻画了我党早期的创业维艰。
国民党可以失败很多次,而红军走错一步就可能是全军覆没。
我们以前都以为毛主席应该是天然的领袖,但事实却是他多次被边缘化,他的主张也不能总是被大家所信服。
让人感叹于“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而我们在做决定时,却往往是采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
这真像一个股份制的初创公司,每个合伙人出发点都是为公司好,但如果每个人都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玩法,那公司就会陷入内耗甚至导致内卷,别说快速发展,能不能存活都难!
所以说这部片子很适合正在创业或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观看!
整部剧最好的地方,向我们展现了,任何人,组织都是有成长过程的,伟人也会有错误的决策,都需要在一次次经历中不断的总结,改正。
也向我们展现出了每次做决策的缘由,如果在讲军事分析时可以在地图上同步显示出路线图就更好了唯一有点点不足,战争场面好多好多重复的,不过此剧重点不在表达战争场面,所以这点也无大影响想夸下毛主席扮演者,非常不错真实中隐藏着伟大
选自长征途中历史真实事件,评论区和弹幕区明显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很多,动不动就神剧。
要知道长征本来就是奇迹,尤其是前期几十万人围追堵截几万人,而且是在明知对方的路线且地域狭小的一个范围内。
连过了五道封锁线,这本就是神奇的事情。
血战湘江更是奇迹,自己可以百度一下。
这部电视剧就是湘江战役后的长征途中最神奇的一段,也是后来评价毛泽东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的一段,距今80多年了,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能拍出这种效果,实在是难得。
当然了演员都是年轻人似乎没有专门的特型演员,这一点遭到吐槽,完全没有必要,《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大秦帝国》不也是很多人当历史看?
那里面的人几个像原型的?
而且还改了很多历史,忠奸不分,评分不一样高的出奇?
对于一部电视剧,已经很完美了。
大家如果能以平常心态去欣赏,不要妄加议论,越看会越好看,值得观看。
人物塑造尚可,有些场面比较尴尬,即使与同类型电视剧比难称上乘,2星水准。
但是第十集前20分钟对遵义会议上毛主席的发言再现的非常到位,我反复看了三遍,不得不为伟人所折服。
遵义会议没有留下完整的文字记录,据参会人员回忆,毛主席用了两个小时透彻的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利原因,征服了在场的大多数人。
就凭这20分钟,再加两星。
只说三个要点:(一)毛泽东是成长起来的,而不是本来就是那样。
判断都不出错、凡是绝对自信,那就是神人,神人只会在神剧中出现。
这部戏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展现了一代伟人如何从书生带兵的偶然灵感的小信心,逐渐成长为拥有超强自信心的一代伟人。
伟人并非天生的。
熬夜思考下一步走法的毛泽东,不断反省复盘的毛泽东,才是那个真实的、在实践中成长的毛泽东。
(二)历史充满了偶然,这些偶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心团队的强大。
其中,至少还包括周恩来异常优越的政治手腕、刘伯承超强的战略战术能力、朱总司令的明智和英勇,当然还无法忽视以董振堂、陈赓所展现的过人指挥力。
只有在生死悬置的极端境地,一个团队才能自然演化出如此强大的超级核心领导团队。
困境甚至绝境才能锻炼出王者之师,才能逼出对每个问题、每个决策高度集中的心流。
(对比起老蒋的一箭三雕,或许可以说就胜在专注二字)。
只有这种历史进程,才能解释为何刘伯承建国后不任参谋长转办军校,且不参加十大元帅的授勋仪式。
可以说,长征的胜利,真的是团队的胜利——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毛泽东对于一个问题的专注思维能力(唯一问题是:真的很费烟)。
(三)唯有终生学习、才能不败,真是不虚。
我认为,毛周朱刘基本是长征初期的四大功臣,他们都有决定性。
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之间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毛泽东的孙子兵法,都是刘伯承找来给他的。
而刘伯承日趋化境的灵活操作(实际上,李德博古时期,刘伯承前段时间也是位居参谋长,负责具体落地方针。
)也有赖对毛泽东的学习。
总而言之,怕就怕比你强的人,还这么拼命的刻意练习。
顺便说一句,长征前期,每天好几十公里的长途跋涉,是很充分的有氧运动,这对红军的有氧能力帮助太大——在敌人那边,只有昆明的滇军由于长期高原训练,还有得一跑。
所以,也许只有龙云的孙殿部才能力一战。
可是,龙云实在是太精明了,老奸巨猾的蒋介石夺了末代贵州王的权,最后反倒斩草不除根、抓不住主要矛盾,放走了真正的敌人——只能说是:人呀,算来算去=算自己。
如果貌似有些启发,去看剧吧,这是部好剧!
《伟大的转折》是我省在什么也不好打造的情况下,精心打造出的一部红色主题历史剧。
38集看完,观感比《解放》、《长征》好,强烈推荐。
1、详细。
转折不光只是“遵义会议”,包括了通道大转兵,“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拉开序幕,“遵义会议”的主题是批倒博古的三人团,太祖在此会议上还没有成为话事人、更没有成神,一直到“苟坝会议”才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这些细节在以往的影视剧里是没有表现出来的。
还有“四渡赤水”,为什么要渡四次呢?
小孩子喜欢玩水?
电视剧里都有交代。
还有两渡乌江、在黔北左凸右奔、娄山关……2、相对客观。
土城战役、鲁班场战役除了表现详尽,还主动承认战役失败。
我小侄子看了说“红军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吗?
”我抬起就给他一巴掌。
扎西打不得、古蔺打不得、湘西也不敢去,只有利用黔北的地理优势急行军,兜兜转转跳开包围圈。
正视了我党当年处境之艰难,很多战略部署都是被迫的,这在其他影视剧里是看不到的。
拍摄地,“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的召开就是在两处会议遗址拍摄的,两处遗址保存完好,尤其“苟坝会议”遗址,坐落于山涧处,门前溪水潺潺,农家炸洋芋、炸豆腐丸子、糍粑、黄粑……重要的是空气清新,云遮雾障,旅游、写生、劈柴、喂马的好去处。
剧中遵义的老街道是在现在的土城街道拍的,土城街道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木制老旧房,老街店铺时开时关,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打长牌,青石板路上鲜有人群踏过,即使是节假日也不像丽江、平遥那样人挤人,很小众的旅游胜地,宁静、缓慢的生活节奏,让你天天在木楼里玩欢乐斗地主也不觉得是荒废时光,是享受岁月流逝。
只是交通不便,从遵义到土城的高速路160公里,收费160元。
或者从茅台出发沿赤水河盘山、绕山而去,半天车程。
土城老街
历史是伟人创造的,历史也是人民创造的,这部剧总体很好看,小瑕疵就是亮度调的太蓝了,其次是结尾意犹未尽,希望把会理会议之后的事情再拍一拍,谢谢导演啊。
长征拍的没有这么细致,导致还想再看看按照这种细致拍法拍的会理会议以后得事情呀。
还有一点不能理解的是,女红军长征路上生孩子确实比较危险。
地下党和少数民族首领陆首领也很可怜,为了红军落单后牺牲了自己。
真实性有了,艺术化做的不好,演员们的台词太硬了,感觉可看性不强。
我想知道豆瓣什么时候会关闭此剧的评分和评论,好期待啊!为了这个期待,我给五星!
三星半,有点看不下去了
历史不能假设,不管演员演技还是道具怎么样,真实的历史是四万人缺医少药,武器落后,士气低落,对阵四十万装备精良的敌人,及时改变,跳出包围圈,最终走向胜利,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真实的历史!喜欢看,真希望一口气看完,更期待后面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显奇兵。拿张中国地形图,对照着看看,更能感受到当时的奇迹!
看的的故事内容,历史的伟大时刻相比较其他几部相同的长征,这部属于一半,但是讲述的更细腻一些。
不错,虽然我是通过看《精神的力量》才看到这剧的!
1934年12月进入贵州到1935年5月出贵州
土城战役、遵义会议拍得很不错,但总感觉演员之间没什么化学反应(或许也是编剧的锅)看不出同志们的战友情
减肥良药。
和爸爸一起看。我挺喜欢看的😂 历史不再是静态的,我希望重温。
是历史上最传奇的一段了,换谁能比他做的更好呢?
算是荧幕上最细致展示从湘江血战到转战四川艰辛历程的一部影视剧。其实真实的历史远不如之前很多影视剧拍摄的那样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一帆风顺,红军在遵义会议后同样遭遇了挫折,多次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可谓是险象环生。正是这样方可显现毛泽东主席的伟大之处,将三万红军将士带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在党的危机关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是毛主席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补全了长征中的重要部分,从湘江战役之后一直到金沙江之后的会理会议,详细的拍摄了全过程,侯京健饰演的年轻一代的教员不错,全局高潮部分是第十集的遵义会议和最后一集的会理会议,和其他红色献礼剧不一样的是,增加了红五军团的董振堂军长的部分剧情。
金韬三部曲《井冈山》《红色摇篮》《长征》很好。《伟大的转折》比丞相饰演的《长征》好看!虽然没有大牌演员。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面对国民党和地方军阀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红军一开始接受远在俄国的王明(+共产国际)遥控指挥,周恩来+博古+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三人组现场教条式的瞎指挥,一定要弱小的红军去攻打城市,打阵地战,打攻坚战,结果红军损失惨重!中间经历通道会议,猴场会议,毛泽东同志被排挤在军事指挥之外。在遵义会议上,共产党深刻总结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错误,重新任命毛泽东为主席,指挥军事,朱德为总司令,刘伯承为总参谋。此后,经过无数次战役:四渡赤水,娄山关,强渡乌江,渡过金沙江,终于让红军摆脱了困境,走向新的长征!
演技不太行啊,还是因为台词的原因?
真的很一般,除了几个核心演员其他全是赶场下班的,毫无演技。过场套话太多,战役画面全是短暂重复和五毛特效,还有些场景直接抠图...
了解一下历史。
全面展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从通道会议到会理会议的过程,重点是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人物方面侯京健演的的毛泽东和王韦智演的朱德比较出彩,许敏的周恩来较为一般。
拍的非常贴近历史纪实,同时还很好看,看看史料资料再看看这部剧,对当年红军长征的认识和理解就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