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降温必看,极地风光+求生指南,人在极端处境下,在生存和道德的两难境地该如何抉择?
越是考验人的意志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那么希望也就越来越大,在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坚信心里的炙热之光,能够驱散黑暗,保持人性里最好的一部分,那才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无论所处何种环境,我们都不会变成没有感情的野兽,丧失掉驱使我们变成文明社会的那些道德枷锁!
《Arctic》几乎就是Mads Mikkelsen的独角戏,能接到这样的本子应该很爽也很有挑战吧?
演技非常打动人,让我在观影的时间里,跟着他一起紧张、气愤、感动、愧疚。
看的普通话版,对配音非常不适应,好在本片对白非常少,全靠演技,以及北极茫茫冰雪地的代入感。
前几年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华人电影,讲北极的,最后就是男女主在极地恋爱,狗血剧情。
看这部,开场男主救下救援机里受伤的女主,我一心想,别又是狗血剧情,实际并没有,人在绝境中的互相温暖,即便是“道具人”,也能给生者一丝希望,把男主身上的责任感、存在感激发出来,很感动。
影片也没有走常规套路,时不时介绍一下人物的前史,直接就是戏剧化的背景下绝地求生一根主线,在这个主线里,希望-失望交织,片尾两分钟吊了一下观众胃口,好在最后还是给了希望。
看完这部影片,我想起一部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第一集是藏地的小孩,要翻越冰川上学,也是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面对危险的挑战。
很喜欢喜欢的一个细节,救援直升机坠毁后,男主救出女副驾,然后快速翻机舱的设备,打开储物架,掉下来三桶泡面,他迅速撕开一桶,哗啦啦把料包都翻在地上,拿起面饼就狼吞虎咽,咬到第三口,突然停顿,几秒钟之后,脸上似有泪珠,他不再吃了,开始找其他东西,然后找到了一个雪橇,把女副驾拖出了直升机机舱。
就这几秒钟,Mads Mikkelsen真是神演技。
Mads Mikkelsen将女副驾安顿在自己的机舱里,第二天,告诉昏迷的女主:“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他出去了,找到了更多材料,捕鱼的区域又多了两根鱼钩鱼竿,有个鱼竿动了一下,拉出一条大鱼,他说,这是北极鲑鱼。
那一刻,作为观众,我真的好开心啊!
看完《Arctic》之后的几个小时,心情也不能完全平静,感觉即使是身处热闹的花花世界,又何尝不是像Mads Mikkelsen这样艰难跋涉呢,遇到障碍,用希望跨越障碍,失望不想前进,这这条跋涉路上也很正常,同时,自然面前的适者生存既符合规则也很残忍,不得不接受,所谓“人活一口气”大概就是这部影片的概况,也是我们每个人跋涉路上的概况吧。
本片中与麦德斯·米科尔森演对手戏的女演员(豆瓣演职员表中都没有列)可能是最无存在的的女主。
导演:我们想请你担任我这次执导的大片女主,不知你意向如何?
女主:男主是谁?
导演:麦德斯·米科尔森,在《奇异博士》《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都有上乘表演。
女主:那不错,赶紧把剧本给我,熟悉下台词。
导演:哦哦,台词不多,就十句左右。
女主:啊!?
导演:不过有脱衣的戏份,而且在冰天雪地。
女主:嗯,我一定好好演。
本片女主角完全可以换成一条狗(导演可以省去不少片酬),比如阿拉斯加雪橇犬。
剧情可以改成,雪橇犬为保护男主,被北极熊咬伤,然后,男主带着狗狗去寻找救护站。
片名都想好了,《Six Below Zero》(零下六度/北极大冒险)。
麦德斯·米科尔森最近新片不少,感觉是第二个连姆·尼森,老来俏。
麦叔一人的独角戏啊。
影片开始,麦叔面无表情地凿雪地,凿出大写SOS,开始了麦叔绝望的北极野外生存大挑战。
麦叔从安于每天捕点小鱼,挖挖SOS,调调求救信号发射器,反正一时半会neng活下去。
但某一天救援的直升机发现了麦叔,但在麦叔充满欣喜的瞬间,直升机坠毁了~~~女机师助手重伤幸存,这下麦叔要做选择了,若救援队迟迟不来,女技师助手就没救了,眼看消炎药水用完了,麦叔拖着女技师助手,徒步前去求助站……风暴、北极熊、看不见的山洞……坚定活下去的信念在瓦解,一种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的绝望,但麦叔的表情在绝望,害怕,重担在肩及生存欲望中挣扎,当他拼尽全力,甚至烧掉外套都换不回在他看来是最后希望的救援直升机时,麦叔躺下了,抱起奄奄一息的机司助手,呢喃着:you are not alone, okay ……麦叔的演技太有代入感,星都给麦叔
绝望中孕育希望,希望中藏着绝望。
当一个人身处北极,冰天雪地之中,又怎样生存,又怎样活着离开。
电影北极是一部冒险片,男子的飞机坠毁在北极,幸存下来的男子靠着钓鱼吃生肉为生。
一天,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架直升飞机,升起希望的男子拼命发信号。
终因为风雪太大,直升飞机也坠毁了。
驾驶员已去世,直升飞机里还有一名受伤的女孩。
他们两个怎样才能活着逃离漫天风雪的北极?
一个人太孤单,两个人才是伴,女孩的到来,男子才燃起走出去的勇气。
在大自然面前,人非常的渺小,德爷、贝爷也是有强大的团队支撑才敢在野外待上一段时间。
在苍茫大地之间,男子因为女子的到来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飞机的到来,升起希望,飞机的离开陷入绝望。
走错的路让两个人走向大自然的深处,两个人前途未卜。
了解地理的人都知道,这俩人要不走到阿拉斯加,要不走到北冰洋。
无论到哪里,都是漫长的求生路。
只希望他们两个被其他直升机偶然发现。
一个很淡又很美的小众电影ご公衆號ご:凉心评本文版权归作者 凉心评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看“北欧至宝”在北极荒野求生,90分钟怎么够这部被伪装成纪录片的故事片乍看之下平平无奇,却因为麦德斯米科尔森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的剧情非常简单,一位飞行员在北极遭遇空难,只能独自求生并寻找救援。
但好巧不巧,救援队的直升机也因为暴风雪坠落,残骸中只有一名泰国女性重伤垂危。
因此,为了拯救两个人的生命,飞行员向最近的机场进发。
这部影片一共只有三位演员,但却极少出现空镜,说明导演并不想拍一部北极风光片。
他显然非常懂得怎么让这个丹麦最性感的男人在冰天雪地下自由发挥。
麦叔铲雪,麦叔吃鱼,麦叔救人…每一个动作都像古罗马雕塑一样完美。
关于这点,我相信乔佩那可以和某小岛监督畅谈整宿。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身在绝境中,生命可能毫无意义,只剩下本能的想要活下去的欲望。
即便脚趾已经冻伤坏死,即便同伴已经长埋雪下,生命的火种依然无法被浇灭。
求生可以说是原始的兽性,但是人和野兽的区别就是爱与共情。
镜头下的雪白之地仿佛是披着美丽外衣的嗜血巨兽,多看一眼就能感觉到刺骨的寒冷,随时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毅力。
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一个人生存远比两个人来得容易,更何况是一个自身难保,另一个昏迷不醒。
但是,科学无法解释的是人的精神。
互相取暖的两个人,在这一刻,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独自一人会被孤独的恐惧所吞没,飞行员走出生死之间后看到泰国女人依然顽强地活着,他在这条求生之路上第一次留下泪。
他欣慰,他悔恨,他害怕,这时人性终于战胜了兽性,他再也不会放弃这个新同伴,不论生与死,都将会是两个人的奇迹。
人性的温暖和正能量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这部影片只有寥寥无几的台词,却动人、动情,树起了一个真实善良的人类形象。
适合在夏天闷热的午后观看,一定是解暑佳品。
推荐指数:★★★★
作者:小魔女史尔基,公众号:史尔基的观影指南
没有壮美的自然风景渲染,没有特定场景下的人物戏剧冲突,没有开挂的冰雪技能,没有冰原绝壁上的惊险炫技,就是一个简单的迫降北极的普通人徒步穿越冰原努力求生的故事。
并且99%是主人公的独角戏,台词基本可以忽略,这种片子比较难拍,全靠导演镜头和演员的演技。
本片虽然是独角戏,但确实不沉闷。
男主其实很幸运了,有飞机做庇护所,还能捕鱼吃,水也不缺。
还有泡面吃。
这简直就是荒野生存(装逼)大挑战。
反套路是来了直升飞机,以为有救,结果却摔了,飞行员死了,男主又走狗屎运了,还死剩一个女的,这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正好寂寞相守吗?
可惜女主没了知觉,连话都说不出,真白费工夫。
对白非常少,显得更沉闷。
女主基本是躺着把戏演完,跟《请叫我英雄》的有村架纯一样,真是爽死了。
北极熊危机瞬间解决。
看完后第一个感受就是,想要活下去真的只能靠自己,没有人可以帮你活下去,人生的路亦或是爬山过雪地,都要自己好好的走下去。
这个大叔之前看他演的“被冤枉性Q女童的那部电影”已经知道他是个悲剧演技派了,没想到看完这个角色后,彻彻底底的体验派表演让人敬佩!
电影中的环境可以看出来真的好冷,取景很真实,演员也演的很真实,除了那个北极熊是情理之中但看到的时候还是多少会突兀。
影片的前半段真的很爱,虽然没有交代他为什么会被困在北极这边,我还以为他就是来这边工作的呢,直到他做完一系列日常业务后的那种等待希望,看到希望,希望毁灭,我才能反思一下:当代多少人被困北极的话,真的很难活下去!
生存法则,野外求生那些技能没多少会的!
所以看到这类型技术生产男人我都会莫名的想认识,感觉真的好厉害,让人很有安全感。
但往往这样的人也容易去冒险让自己陷入危机。
老话说的不就是:淹死的都基本上是会游泳的。
因为会才会去冒险去体验去把自己放在那样的境地里,不会的人下水都不敢。
男主托运女主去营地的过程,的确是最容易反应人性的部分,但感觉还是少了点啥。
其实人是真的会害怕承担责任的,来救我的两个还死了一个,另一个还要我来救,真是麻烦!
虽然结局多少还是有些仓促了,但整部电影还是可以的,适合带着喜欢野外求生的另一半一起看,感受一下北极求生,反观自己现在活的多幸福,开着空调,吃着零食。
我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
因为从来没有这种观影体验。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
也许是因为亲身经历过亲人的离去?
也许自己有了孩子后心变柔软了?
电影即将结束时,当我看到男主用最后的一丝力气把女主“拥”到自己胸前嘶喊着时,我突然泪崩了,不能自已,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
在这之前,电影进行到一半后,我便已经泪目,而且从未停息。
男主的演技之传神让我叹为观止,但是,我从他的眼里看到了演技以外的东西,这才是最震撼你内心的东西!
最后,我突然明白了,让我如此感动的真正原因:生命的托付!
彼此的托付!
女主为了救男主,牺牲了自己的丈夫,男主开始是由于内心的愧疚,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当女主把自己的生命交付与男主的时候,男主已经把女主的命和自己的命紧紧连在了一起。
这是一种超越了血缘的关系,是一件奇妙的事。
人原则上是自私的,这是人性!
如果没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支撑,男主我想一定会放弃,即使他不放弃女主,自己也会放弃自己。
人性通常经不起考验,不需抬杠,我们都有这种经历,只是程度和方式不同而已,就是一件小事就可能试验出我们的人性。
更不用说在特殊极端环境下,比如,战争,灾难,和这部电影里的北极,在死亡面前,人的伪装和面具根本不值一提,人性似乎不堪一击!
说了那么多负面消极的,就是要衬托出积极的正面的东西:人性的光辉!
我们展开再说一点,人生有时候需要有点儿“奇迹”,不仅仅在极端环境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一样,不要把“奇迹”想的遥不可及,我理解的“奇迹”,就是你对一件事的信念和态度,对一个人的挚爱,当你面对无法逾越的艰难时,你觉得没有了任何希望时,你需要“奇迹”,那就不妨用这部电影所表达的“生命的托付”来创造属于你的“奇迹”,你把这件事当做一种的托付,虽然并不一定是生命的托付,也许渐渐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同,也许最终这件事并没有解决,但是你却有了新的感悟和体认。
所谓“奇迹”,我更喜欢用改变你对生活的认识来解释,因为这真的很难,有人一生都没有被被改变,改变一个人更需要“奇迹”!
电影里那簇盛开在冰雪之地的蓝色小花,当男主看到它时,也许对于他的意义太深远,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多么大的事,多么高大上的人事物来表现一个人生高峰或深刻内涵,生活里的一个小细节都会让你开出“奇迹”之花。
这是一部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电影。
一开始交代了状况,勾住了共鸣,但也猜到了后续内容,结局要么生要么死;节奏顶好,一直牵动人心,区别与其他灾难片,这是有计划的求生之路,更加勾住人,但还是逃不了套路,耐心也就被消磨殆尽~普通灾难片~
所谓灾难片,一要有绝望的场景,二要观众感同身受。想想我们有一部南极之恋,真是过家家了。
抉择和淡定是成年标志。
食人魔在北极
SIFF第三场。完全被震撼到。我不在乎什么逻辑bug了,只要表现出人为活着都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就够了。男主与女飞行员的关系带来一层思考:究竟是绝望支配希望还是希望支配绝望。Mads Mikkelsen应该因为这片子拿个大奖,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
非常普通的一部电影
在救援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先确保自己安全,切记,切记!
毫无剧情
北极熊太怂了,被信号弹喷几下就孬了,然后逃跑了,人肉刺身也不吃了
台词少,真好
影像上太平庸了,完全可以再风格化些嘛
只能说还凑合,对于极地如何生存的场面描述的很简单,就是钓鲑鱼,少了些野外生存的精彩,全片非常憋闷的状态下展示了一个非常二的故事,bug也很明显,还有拔叔为啥要开一条路出来,没写明白,又不能起飞也不能降落,费劲挖一条路真是莫名其妙。直升机掉下来居然好几天没有其他救援,都不互相通知一下就飞来送人头?真猛
好难受好难受
第一排观影,满屏都是一双实力虐的眼睛……12.15@三亚红树林影城,见到拔叔本尊的夜晚
太揪心了…哎
这导演两部对照看蛮有意思,感觉像是第一部人数限制没法放大伦理困境又去拍了第二部。下面再来个孤岛片凑成独孤三部曲嘛;查了下原来这片本来想拍成火星片的...这么说其实是第二部的续集了;但第二部里讲的那个故事分明又就是这个
人活于这世上的信念:你并不孤独
作品徘徊在商业和艺术之间,两头都未做到极致,特别是从商业角度显得很无聊了。艺术方面,没有小动物,没有极光,没有精神分裂的幻想,也不太行
有雪地遇险电影该有的寒冷感和绝望感,几乎没有台词,更凸显人类面对绝望时可贵的品质。老麦演技太牛逼,90多分钟的独角戏,秒秒钟在线。
麦叔的独角戏,还是很耐看的。荒野生存,一个字,苦;两个字,绝望;三个字,活下去。基本是可以预测的故事情节。不是很懂麦叔为什么一定要离开飞机,去那个一时半会儿也走不到的地方,还拖着一个不能动弹的伤者。飞机掉的那个地方,难道不会有别的飞机来寻找吗?如果去的地方不算远,他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是先把伤者留在机舱内,自己轻身前往,拿到需要的东西或联络上救援的人,然后再来找伤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