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关系》收官了,一部好的电视剧往往会让你看后产生很多的感想,也会让你学到许多东西,同时它会超越生活却又总是扎根生活的现实。
这部电视剧没有帅哥靓妹小鲜肉,却有淋漓尽致的夫妻关系、母女关系、岳母女婿关系,也有朋友关系,甚至中国式的商场关系、官场关系、官商关系。
(点击阅读另一篇赏析:《用系统的眼睛看中国式关系的家庭》)我自己比较喜欢这部电视剧中表现的夫妻关系、母女关系、岳母女婿关系,这些家庭关系也是非常的中国式,而且这部作品冲突非常明显,也很有戏剧化,从一个家庭系统到另一个家庭系统的转换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对比,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去理解中国式的家庭系统里那些母女共生、母子共生的紧密关系是如何影响了夫妻关系的。
马国梁在他还是设计规划院副主任的时候,经常外出居家很少,即使在家也沉默少语,只要一份报、一杯茶就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妻子、孩子都关心很少,典型例子就是他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到底在读高一还是高二。
而在这种夫妻关系中生活近二十年的刘莉莉,没有一天是真正「脱离」过和自己母亲的紧密关系的,家庭的矛盾却在常年的无声中不断堆积,直到马国梁撞见了刘俐俐与沈运意外的拥抱,一场家庭风暴才彻底爆发。
沈运无疑是这场风暴的“实际助推”。
作为刘俐俐的初中同学,马国梁的亲信下属,沈运堪称“心机暖男”。
他倾慕刘俐俐二十多年,眼看着她成为自己上司的妻子,依然不忘初心,默默守护。
在得知刘俐俐生活并不幸福之后,迅速地给出了让对方幸福的承诺,最终打动刘俐俐的芳心,并入主东宫成为这个家庭的新男主人。
一个看似不那么光彩的“第三者”,却因为沈运的痴情和对一家人的用心,赋予了这段“半路感情”更多的同情、体察和思考。
因为,比起在官场之路、商场之路的勾心斗角,沈运在进入刘莉莉家庭、突破母女共生关系之路(本部分曾在《用系统的眼睛看中国式关系的家庭》一文中提及),走得更为艰辛和巧妙。
所以,他最后虽然在商场上失利,在官场上失势,不过在情场上、在家庭上,他却分毫未失,无论他的结局如果,刘莉莉已经完完全全地倾心于他。
丈母娘对这两任姑爷的定论评价可谓中肯中的:沈运就是阴沉的小子,而你马国梁就是个混蛋,眼睛里根本没有家人,一无所有了才有点人味儿。
【壹】母子(女)的共生关系是什么在母亲与女儿的关系里,最为特殊的就是共生关系。
所谓母女共生关系是指女儿对母亲的感情往往凌驾于自我意识,母亲作为女儿永远的「庇护」,成为女儿精神上真正断奶的最大障碍。
女性与母亲在幼年期形成并一直延续的依赖关系,造成女儿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自主的女人。
而这个现象,其实也存在于许多的母子关系里,在中国的养育背景里,这种母子共生的“中国式关系”非常的普遍。
剧中的母亲看上去以女儿刘莉莉香为唯一,但她愿望的主体其实仍是自己内心的冲动——安全感。
于是,她对女儿所有边界都可以侵入,比如女儿的卧室是可以随意进入的,女儿和女婿的私房话是可以随意偷听的,女儿关于感情的决定是可以随意参与并做决定的等等。
刘莉莉在母亲心中的意义还有什么呢?
第一个是忠诚的女儿。
在刘莉莉内心母亲是她一辈子都不能放弃的唯一的一个人,即使自己的丈夫和妈妈同时掉落水里,她一定是先救母亲、并要丈夫无条件接受这一「现实」;母亲的要求都是要满足的,即使自己的丈夫不愿意,她也会用尽办法去让丈夫妥协;母亲的情绪就是她的情绪,只要妈妈一哭,她就万神俱乱。
所有女人都诞生于小女孩的雏形,那是需要母亲情感滋养的结果,一个在承受着母亲焦虑里长大的女孩,她除了需要成为母亲的完美女儿这个愿望外,她还将可能要成为母亲生命的一部分,因为妈妈早早地失去了父亲的爱(刘莉莉的父亲多年前去世),并含辛茹苦地将她抚养成人。
在很多人生境遇不佳的母亲心中,很容易会在无意识中把女儿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来看待,女儿就成为填补母亲需求的对象,唯有满足母亲的需要,才可以是母亲的女儿,母亲才能满意,她的潜意识会传达给女儿一种信念——“只有完美的女儿才能被爱,你如果离开就意味着背叛。
”第二个是母亲的拯救者。
共生幻想是一种极强的自恋性联结,它保护着母亲脆弱的自我价值感。
在这种状态下,软弱的母亲常常会表现得很专横,但也只有无助、疾病或脆弱的内心,才会以这样专横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女儿试图开始自己的生活时,就会担心自己破坏了她与母亲的某种契约平衡关系,强烈的因背叛而生的内疚感会将敌意与愤怒转向自身,或者投向身边的爱人——你不尊重我的母亲,就是不爱我。
也许,从母亲的焦虑中走出来,放弃那个拯救母亲的幻想,刘莉莉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可是,刘莉莉显然没有办法自己将这件事办到。
而马国梁也并没有能帮到她,在伴侣关系里,如果亲密伴侣不能够提供给予伴侣成长和独立的力量,其实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持性伴侣。
而马国梁在二十年中,不但没有能支持到刘莉莉走出共生,反而是抽掉了那块渡河的桥板,刘莉莉很少能感受到他的爱护,反而是感觉到马国梁需要她的照顾。
另一方面,似乎失去父母的马国梁在某种程度上也蛮需要岳母的这种存在,他们俩很好地达成了另一种平衡——你尽情地侵入我们的夫妻关系,我尽情地行使我的大男人主义,我的理由可以是“尊敬长辈、不和长辈计较”,当我受不了的时候我可以远远地躲一躲,以我需要努力工作、做好国家干部为借口。
【贰】自我分化是每一个个体的内在动机心理咨询领域中有四大主要流派,其中家庭治疗非常擅长以整个家庭系统作为治疗单位,将焦点定位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而自我的分化与系统整体的制约,正是家庭治疗非常关心的关于家庭内部导致个体性的力量及与之相反的实现整体感的力量的概念。
一方面,个体必须发展使情绪与思想分离的能力,以及选择在特定时刻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
另一方面,个体必须能够体验到与他人的亲密感,但同时作为自主的个体并不陷入到席卷家庭的情绪纠纷之中,尤其是母亲的强烈情绪和“情感胁迫”。
分化良好的个体能够保持思想与情绪之间的平衡,他们在表达个体的情绪时能基本忠于个体的信念。
同时,他们也能够保持客观性和灵活性,因此能独立于自己的家庭情绪强度。
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和马国梁结婚多年的刘莉莉并不具备这个能力,甚至当她遇上了沈运,当她“看到”了沈运带给她“新生”的希望和力量时,并不是充满信心的,她仍然会很习惯地想回到旧有的模式里,所以她才会在新婚第一天,母亲用一碗腰花面“调教”她的新丈夫沈运时,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就让她小小地“调教”一下怎么了嘛?
」所以她也才会在她妈妈把一碗菜汤拨到沈运碗里(片中后部马国梁也提到了这种家庭习惯,他选择了放弃抵抗,事实上他内心并不乐意),沈运不高兴时,她娇媚地笑笑希望从中调和并让丈夫就范。
因为,刘莉莉内心会害怕承受不了母亲万一受挫,事后带给她的强烈情绪。
家庭治疗领域的治疗大家鲍恩认为,发生在个体身上的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程度,反映了该个体能够区分他自己正在体验的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的程度。
他的意思是说,自我分化可以由个体思考和遵循自己价值观,而不让自己的行为自动地由他人的情绪线索驱使的程度来证实。
我们前面讲了,每一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极为依赖父母,这种依恋是无可摆脱的存在。
一个人与父母情绪分离的程度是其成长中的关键:在极端的情况下,依恋是如此完整以至于父母和儿童离开彼此都不能生存。
这种未解决的情绪依恋相当于个人内部和家庭内部存在高度未分化现象。
而我们看到的刘莉莉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只要母亲一旦情绪失控,她就完全失去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唯一能够想到的事情,就是尽快让母亲的情绪恢复正常,为此无论让她做什么都可以,包括迅速地离开马国梁结束婚姻,包括同仇敌忾一起入主老房把马国梁撵出去,只要母亲需要自己做做“坏人”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家庭系统理论也假定,即使有一个相应的、固有的生命力量推动孩子和家庭保持情绪上的联系,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本能的、固有的生命力量,它推动着发展中的儿童长成一个情绪独立的人,并能作为一个个体去思考、感受和行动,如果能正常发展和分化的话,最终将驱使个体完成自我分化成为一个独立的自己。
我们会在成熟的年龄寻找一个成熟的异性个体,也有渴望离开家庭系统,摆脱共生实现独立的内在需求。
【叁】如何在伴侣原生共生关系中突围前文讲了,自我分化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把自我从他人那里分化出来,另一个是分辨理智过程和感受过程。
在内心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即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个体是受理智还是受情绪支配的能力。
而在人际关系层面上,自我分化是指个体在与人交往时能同时体验到亲密感与独立性的能力。
自我分化的核心是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一个健康发展的人能够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分离,鲍恩用“未解决的情绪依恋”来形容亲子之间的那种紧密的、完全共存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恋状态。
从依恋理论和依恋模式来看,这种未分化依恋状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父母自己及其家庭遗留有未能解决的依恋程度;(2)父母在自己的婚姻中造就的依恋方式和行为;(3)父母和家庭在生活中关键时期和体验的焦虑程度,以及对焦虑的解决方式和处理方式。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带着未能充分解决的依恋问题进入新的亲密关系的,这也恰恰是亲密关系能够给予我们突破和成长的机会,自我成长的难度其实是大于在关系中成长的,因为那类似于左右手互搏。
那么,我们做些什么将有助于我们从亲密伴侣愿意有的共生关系中突围,赢得属于你们俩的亲密世界呢?
我们就本剧中沈运斡旋于刘莉莉母女之间、最终找到突破为例,来谈一谈值得我们注意的重点。
1、先完成自己的自我分化。
沈运从15岁独自来到北京生活,就开始了自我管理的日子,也许是环境需要、也许是自我成长使然,他的内心是独立的,他在许多事情包括情感、包括事业的处理上,都是独立和坚决的,这或许是他的心理资本。
自我分化并不是指物理上的离开父母,最主要的是心理上与父母分离,所以你如果希望自己的伴侣脱离共生关系,你自己必须体验过分化的状态,否则你既没有能力将对方带入自我状态,也根本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这并不是单纯地让你的伴侣把妈妈“赶”回自己家那么简单。
2、照顾好共生情绪,勇敢地进入共生体。
你首先需要自己有稳定的情绪,要知道在共生关系中,母子(女)是情绪共联的,它可能会让你很抓狂,甚至引发你的情绪,你要让伴侣体会脱离母亲的情绪牵连、感受自己独立的情绪,你必须要能稳定。
沈运恰恰具备这个特质,他忍耐、安静、深邃,相比马国梁的火爆、前一秒热后一秒冷的剧烈,他更为稳定。
其次,你需要有先进入共生体的勇气。
离开马国梁,遇上沈运其实是刘莉莉的某种幸运,因为马国梁是隔离型的,遇上情感危机他总是习惯逃离,对待热烈的霍瑶瑶如此,对待冰冷的江一楠也是如此。
3、要在关系里体会理解和满足共生体中每一个人的需求,体会每一个人的情绪和互动传递。
共生的发生是因为个体将某种自我不能满足的需求投射在共生体身上,就如刘莉莉的母亲一生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想一辈子留在女儿女婿身边如是,想继续住在熟悉的老房子里如是,想在新房子里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也如是,如果沈运不能理解这种表面纠缠下内心的需要,他就无法先去满足她的这种需求,也就不可能让刘莉莉对他放心,更谈不上从内部分化她们。
所以,每当到了家庭关系紧张的时候,沈运总是先会暂时做一些退让,满足丈母娘在安全感上的需求,也缓解刘莉莉的担心,并不断地强化自己是因为爱她而做的所有行为,也很感谢刘莉莉对他的理解,这最大限度地将刘莉莉留在了他俩关系的一边。
4、体会并支持伴侣内在的自我分化愿望。
除非是病态个体,自我分化是所有人的内在动机,只要机会合适它一定会发芽生长。
在共生中的个体,尤其是被动依附的个体,未必是愉悦的,就如刘莉莉其实也时常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母亲所牵动、所控制其实是苦恼甚至是痛苦的,当她有了沈运的支持后,她逐渐才有了走出来的动力。
因此,当最后新家书房的装修、老屋厨房的装修、30万支票事件的发生,引发了母亲离家出走以威胁他们时,终于有了突破的机会。
自我分化总是在等待中发生的,你需要对你的伴侣有足够的耐心。
5、最后是否愿意独立并与你结成新的伴侣系统,仍然是伴侣自己的决定,你不能强求,也无法强求。
分化是自内而外的成长,你没有办法强行植入,即使你能植入,也无非是让对方从依附母亲改变成依附于你。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中国式关系》虎头蛇尾的结局,显得仓促而局限,这可能也是中国式电视剧的通病吧。
导演将所谓人性定义为善良和敬老有些过于单一,难道人性不应该包括爱情、亲情和家庭吗?
而在这一人性定义基础上,本剧进一步推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命理念,而现实世界并不是这样简单二元的,而且全剧也并不能得出沈运就是恶的代表的结论,自然也就不能这么草率地将所有好事儿一股脑儿加给带着主角光环的男一号马国梁。
本剧对于家庭关系的诠释还是可圈可点的。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非常需要家庭系统对我们个体的支持,不过,也需要时刻保持对自我的觉察,以及对系统关系的感知,当自我分化欲望萌发的时候,要勇敢地面对,因为如果不能分化和独立,即使外在是生活的安逸,内在也将是痛苦的不宁。
与其等待一个可以给予你支持的他人,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力量,因为即使有外在的支持,最后完成奋力一挣的人仍然只能是你自己。
【Mark】中国式关系电视赏析第一篇:《用系统视角看中国式关系的家庭》(点击阅读)更多赏心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syxiabin
马国梁在失去老婆孩子,丢掉了房子,直至遭小人暗算放弃工作时,仍然对古奶奶、霍瑶瑶及其家人保持一颗爱心,彰显出人性的光辉。
江一楠和何俊贤夫妻在办理离婚时,江一楠虽有悲伤,但坦然面对,而何俊贤时而温柔时而咆哮的在利用自己自私的人性来威胁江一楠,甚至在离婚手续还没有办完就同曾经的第三者朱燕选择了订婚,让人们对这个有着高级白领气质的精英骨干大跌眼镜。
刘俐俐的无主见注定了她在前夫和现任丈夫之间的感情纠葛,也注定了她最后孤身一人,前后失去了两个最爱她的男人,刘俐俐的人性在一步一步被纠结的感情推向观众的对立面。
沈运带着虚假的面具来诠释人性的真善美,最终抵不过他内心真实想法的拷问,锒铛入狱。
总之,人性在人生的低谷中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男主人公马国梁活脱脱一个绿宝强,倒霉蛋一个,忙事业直性子,老婆和属下出轨还蒙在鼓里。
男主老婆完全演出了马蓉的心路历程,老公事业有成养着自己,但是没时间顾家,和细心且关心自己的初恋碰出火花,等不上离婚就当着孩子的面搞到一起,面对老公质问还一脸委屈的说婚姻已经破裂。
姓沈的奸夫是男主手下的跟班,正如宋喆靠王宝强吃饭,这个奸夫也是靠男主一手扶持走到现在,不同的是,奸夫居然谋到了男主主任的职位,把男主踩到了脚底下,所以男人事业还是第一啊。
所以这是一部神剧,在宝强事发后上映,我都怀疑编剧是不是早就知道宝强的事了!!!
还没看完,差最后几集,马上看完了,觉得实在是好看。
就忍不住想推荐一下。
本来想写个短评,但是一看才350字节,好像不够。
不管能写多少字,还是直接写影评吧。
进正题: 两天就差几集就看完了整部剧,我个人是觉得全程没有一点脱拉的地方。
剧情方面如果非常挑剔的人,不合理的地方还是有不少的。
每个角色都不完美,都有让人无法接受的缺点,但在你讨厌他们的同时,也让你发现他们人性化,暖心的一面,这种设定实在是太让我喜欢了。
看网上还有不少人说这是部烂片的。
可能他们对整体剧情内容不合理,感到难以接受吧?
我自己觉得我对剧情,演技都很挑剔,但这部剧我真的相当喜欢。
马国良,一出场给人感觉又随合又正派,但结婚十几年,夫妻之间没有了激情,对妻子的冷淡导致婚姻终结,对妻子的冷漠简直一点人情味也没有。
剧中瑶瑶的父亲和哥哥是多么无耻加可恶的人,但是却能加一点点搞怪元素,让他们变的不那么可恶,反倒有点像彩蛋一样。
成了两个丑角。
挺有意思。
马国良的岳母,那么不讲理的一个人,看开头的几集简直可恶到极点,但马国主落迫时,还能给他装一些吃的,这种细节简直戳泪点啊,让人发现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
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看到别人有危机,都会生出恻隐之心。
剧中有好多好多的朴实无华的台词,能说到人的心坎里。
看电视看多了,不喜欢那种只有在电影电视剧里教科书般的台词,越朴实,还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话,还直指人心的,能引起共鸣的话,越让人喜欢。
比如这句:你什么亲人都没有了,你才有人味儿了。。。
好久不动笔头子,也不知道写点什么了。
剧情也许有不甚合理的地方,但是演员的演技绝对不含糊。
绝对好剧,多了就不透露了。
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我还没看大结局呢。
现在看。。。。
应该算很不错的一部电视剧,各类人物的刻画和表演都很到位。
本人喜欢的几个人物是:霍瑶瑶、古奶奶、马国涛、江一楠。
最大败笔应该鸿毛药酒的植入广告,也许当时还没坏了口碑。
为了顺应当时的社会氛围 马国涛在日本料理店说了一句"钓鱼岛是中国的" 片中的经典台词: 1."什么是人脉,人脉不是你风光的时候认识多少人,而是你倒霉的时候有多少人认识你" 2.丈母娘说马国涛"你后来什么都没有了,才觉得家是个好地方。
你什么亲人都没有了,你才有人味儿" 3."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 4."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个人,人情,人味。
只要守住对你最好的,让你心里热乎乎的那个人,比什么都强" 5.沈云对罗老板"有钱真好,哪怕只是听上去,都挺好" 6."要想在丛林中生存,如果不把自己变成野兽,就要学会怎么做猎人。
" 7."即使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和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他依然可以善待老人,善待他的前岳母,萍水相逢的古奶奶,还有他的邻居们。
这些人跟他毫无关系,他依然可以保有一份善心和孝心。
" 8."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当你觉得你足够强大,要跟它做交易的时候,你已经成了它的俘虏"
我是看过的,所以来发表一下言论,可能我要求比较严,我陪我妈看了最后一集。
总体感觉就是剧情拖沓的很,拥抱五分钟,哭要十分钟。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能不能对职业这快有点尊重,完全敷衍了事,编剧在那里对演员职业的专业性胡编乱造,不懂像国外请个职业顾问不行吗?
你不请亲自拿半天时间下一下工地不行吗?
问都不会问啊,拿出点3/15记者的精神不行吗?
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桥梁钢筋30的钢筋用20的是降低了一个标号?!
看到这里我真的笑死了!
你要22,25,28的钢筋怎么想,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再说一般桥梁的钢筋用的是螺纹钢,电视剧里面说的30,正常情况螺纹钢没有30的,只有32的。
就凭这一点,国外职场剧就吊打国内职场剧了,而且这部片子还不属于真正的职场剧,职场只是点缀,可想而知,那中国的职场剧是拍的多么的不专业,多么的差!
一个敢编,一个敢演!
为何利利会移情别恋,为何丈母娘也支持?
从开头和她出轨对象就可以看出来她无法从马主任这儿得到妻子应有的东西。
马主任,体制内的领导,一呼百应,早就已经被各种阿谀奉承给包裹得严严实实了,他哪儿会自己主动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更不可能考虑妻子的感受了,在他眼中,妻子不就是相夫教子吗?
给自己生孩子,养孩子,做饭,做家务,这都是妻子应该做的,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些活儿是一个家庭应该共同完成的事情,绝对不是妻子一个人的活儿。
开头,利利被烫手了,尊敬的马主任有关心一下吗?
挪屁股了吗?
从他一贯的作派和丈母娘的反应就知道,他肯定一直都是这样的。
有的人会说,马主任在外工作养家,全家都靠他,妻子负责养育孩子做家务有什么问题?
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不知道利利是否很想回到工作岗位区,但是不管你如何忙,关心妻子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当初结婚难道不是很喜欢女朋友,所以才结婚的?
难道马主任一开始就通过结婚找个免费保姆?
如果在现在女性越来越独立的情况这样想,那我祝好运吧。
当然,利利出轨不对,非常不对,对出轨零容忍。
但是这背后的原因也应该去反思一下,这样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呀。
别杠,杠就是你对。
毁誉参半,最后一集泄了。
先说优点:整体故事比较完整(除了主角的那辆捷豹车),和罗世峰商战的几个回合很精彩!
运镜和灯光很舒服,值得一提的是本剧的台词,我非常喜欢,考究却不做作,接地气却不粗俗,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这一点在国产影视剧中很难得!
再说缺点:感情戏非常拉胯,甚至不符合逻辑,霍瑶瑶对老马,金少爷对霍瑶瑶,关强对江一楠等情感有些飘,没有代入感。
主角老马被塑造的过于超凡,令人难以信服,尤其最后一集简直成诸葛亮了。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霍瑶瑶的爸爸和哥哥以及丈母娘老太太的戏份着墨太多,令人厌烦!
且有注水的嫌疑。
丈母娘的戏份应该删减一些,霍瑶瑶和其爸爸哥哥的戏份全删都毫不影响主线,甚至更精炼好看。
此剧应该精剪成25集左右最佳。
但正如本剧片名一样,导演或许也是在制片人,投资方和审查制度这些“中国式关系”的夹缝中寻求平衡。
对陈建斌演技没什么评论,编剧编的扯淡,教中国人维稳么?
碰到这样的事情不要冲动么?
那是不是这部剧可以改名字,中国式婚姻不好么?
谁错了谁对了,现在的中国就是不分清,因为每个人都他妈活的黑白不分。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一味的维护女性,中国近20年的男女关系都是这些sb电视剧害的。
【我那时候喜欢的是黄昏、荒郊和忧伤,而如今则向往清晨、市区和宁静。
】博尔赫斯于一九六九年写下的这句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中国式关系》里的沈运。
这个貌似卑微、渺小甚至被视为猥琐、阴险的小人物或者很多人嘴里的小人,他从阴影深处这么走来,却越来越亮。
柏拉图曾经说:孩子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沈运害怕光明,因为那样他渴望光。
他无数次鼓足勇气,却还是躲在角落里任凭自己积满灰尘;他害怕那种被关注,被要求的炙烤和煎熬。
他步行在黄昏里,走向荒郊,疲惫不堪的眼角堆积着忧伤。
他是那么向往清晨,却连这种“向往”都只能卑微地在市区的宁静里隐隐作祟。
沈运似乎被公认为一个懦弱的人,熟悉他的同事,甚至那个暂时还是别人老婆的那个她,当然还有那些刚看了几集就已经怒火中烧的路人甲。
他为了一套不堪入住的房子可以对领导感激涕零;也就是这个领导在上级都没有走之前就已经开始安排工作,他能做得也只是“您指哪我打哪”。
同样学业有成,他只能默默听从领导挥斥方遒。
同样一往情深,他只能召之即来挥之,稍微拖一点时间再走。
他只想去爱一个人,似乎在她的微笑里,他才能稍微张狂地站在阳光里,甚至去争取怎么看都不属于他的那份幸福?
他可是已经习惯把唾手可得的东西拱手相让的人,在中国式关系里,他何去何从?
何谓中国式关系,是为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撇开父子这个点,马国梁几乎一个人包揽了除了夫妇之外的全部关系,甚至因为妻子的原因,连夫妇这个链条上都强烈映射,近乎普天之下率土之滨。
沈运如果按照传统的好人定义,就该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始终默默做一个免费的情感垃圾桶,一只遥遥无期的备胎;对马国梁则该以臣待君、以弟事兄;侍奉得对方龙颜大悦,也许会发一张朋友卡: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他可以在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中继续忍气吞声,继续韬光养晦,直到这次他的爱情被迫曝光。
爱情就是转基因,一切从此不同。
一辈子如此唯唯诺诺叩头如捣蒜的人,谁都觉得踩上去只会有笑声的人,竟然在那个暴躁欲狂的领导面前站在了那个女人面前:你冲我来。
他的眉毛都在颤抖,他的嘴角都在惊恐,但很快这一切都不见了,他第一次站了出来,就不会再躲回去。
他捅了马国梁一刀。
一个据说对他恩重如山,却心里一直把他看作是随从、跟班、马弁的人。
他那刀更不是无中生有,一个别人没走,就准备换茶叶换桌子换下水道的人把计划摆在了他的面前:继续跟着我,有我一口吃的,你就有我吃剩下的。
但是所有的人却因此开始狂怒:你是什么人,你是什么德行,你是什么出身。
你有什么资格不继续仰人鼻息,安于卵翼。
你怎么敢走出你已经扎根,已经在其中腐烂的角落或者说阴影。
但这些人与他何干?
犹如凤凰涅槃那样,面对马国梁左拥右抱的KTV表演,他并没有气急败坏而是微笑鼓掌;领导把他再度摆到调动马国梁工作的风口浪尖,他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瑟瑟发抖。
在所有人唾弃轻蔑的谩骂中,沈运处理了所有的事情,给出了所有的好消息,而且有了自己女人,自己的床。
耐人寻味的是,得到往往是越来越为严峻的考验。
这一次,凶残的上级变成了凶残的丈母娘。
当人们以为他会再度变回那个什么都低头哈腰赔罪退缩的小沈,他平静地一遍又一遍告诉对方自己的存款余额,坚定地强调以后自己的快递不要再私自“检查”。
丈母娘的一次次撒泼,妻子的一次次试图助纣为虐,他都不断地微笑,却寸土不让。
丈母娘皱起了眉头,妻子也吃不准究竟他算不算就范,但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小沈的一团棉花里有着钢针。
但钢针也不是只闪着寒光。
他可以接受自己无法消化的牛肉面,也会一掷千金地替妻子置办行头然后去填补美食的空白。
甚至他匠心独具的借踩马国梁的脸来安对方的心,随人毁谤,他越来越敢于,或者说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智慧、才华乃至魅力。
别人开始看见他,别人开始不敢不看见他。
面对近乎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当然从容不迫。
好戏过半,沈主任的烦心事还有很多在跃跃欲试。
他会接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像他还会微笑,还会却上心头。
他在市区里有了房,他在清晨里可以在自己心爱的女人臂弯里醒来,那么宁静呢?
拭目以待。
胡可老了.... 记着20年前有幸跳热龙舞见过一面.... 挺好玩的国产剧.
已经看到11集了,真的要忍着恶心才能看下去。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这么毫无逻辑、人物混乱虚假、情节莫名其妙的电视剧,居然收视这么高?居然颇受好评?居然豆瓣还有7点几分的评分?中国式关系,这么大的标题,这部无下限的片真能托得住?中国式关系就是剧里呈现出来的各种狗血?
还在待业…
十一回家看过几集,前面还蛮有趣,后面越看越扯~
剧情夸张编剧稀烂。五星主演三星剧本。
演员演技都在线
为啥那么人不喜欢丈母娘和女儿就打一星啊,这剧不错的,打个五星往上拽拽。
!?我竟然忘了标!陈建斌赛高!马伊琍牙为什么那么黄!对赵立新真的毫无好感
对于中国电视剧,要求不能太高,剧中正面的东西足够打5星。要是本剧能缩短一半,而不是在婆媳、配角的情感关系上花那么多笔墨,那么也能算是国产佳作了。给陈建斌点赞!
看了两集就不想看了
10集之前,虽然水准一直下降还是看的下去的,进入到商战模式后,各种尴尬,体现出编剧对这方面生活的欠缺,再下去各种狗血桥段轮番上演,感觉一块猪肉注水到吃不出是猪肉了。咬着牙看完,真是理解为什么李易峰可以拿百花最佳男配角了,中国式,电视剧电影,就是碎碎念卖台词的乖,不求上进。
开场亮眼的一部剧,差点以为看到一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还没等到烂尾呢,到中段就发现,为了成全几个主要角色的命运起伏,把几个老头老太太在内的配角都写的过于脸谱化,有点儿小失望😞 电视剧真不能超过20集啊!
喜欢马伊琍,一部很好的中国官场、生意场启蒙剧
陈建斌演技真棒啊一对小眼睛丢丢的www 不过他和他丈母娘在一起比和两个妹子在一起和谐多了www
虽有些过,但总好过看那些娘炮花男好
卡司轮流转,但恶俗的内核从未改变。
女二很好看,想起邓紫棋的一首《烟熏妆》里的歌词,卸了妆,却忘了我是谁,我用尽了力气,想要留住你,你却没在意你的坚决让我最后不得不放弃看进我眼里 黑色的眼泪流着不停
冲着名字来看剧,结果着实有些失望,剧情也没有让领略最新看的处世哲学,却都是马主任辞职后的贵人多助,过于故事化,现在不知怎么的,看马伊琍的表演真是矫情,有些不喜欢,叶一云虽被力捧,不过皮肤太差了,没有什么收货,对我而言,总体差评。
就这破剧还能上七分!各种人物设定各种不合理!什么玩意
两集,比同档偶像剧有可看性,至少有演技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