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是说说的吧。
如果,真的实践起来,哪怕,是一件小事,都似乎显得工程巨大,很艰难。
看了草剪刚主演的《仆と妻の1778の物语》,男主角为了医生的那句带鼓励性的话语“笑,可以提高免疫能力”,傻傻地决定每天为妻子写一个短篇小说。
当时,医生告诉他,妻子只有1年的时间。
刚开始的时候,似乎很简单,信手捏来般顺利。
不过,他也有思源枯竭的时候,每逢此时,他就不停地抓着脑袋,那感觉就恨不得把灵感从脑袋中揪出来一样;但每当灵感一闪现,他就似孩童般露出笑容,然后进入旁若无人地境界,直至完成作品,呈现在妻子的眼前。
まいにちまいにち,不是随口呼吸那么简单地事情,也有过结束的想法,但是,到了后来,每天的短篇小说,已经不仅仅成为逗妻子发笑那么简单的了,同时也成为了男主角支撑下去的动力。
那一段迟到的北海道蜜月,成为全片中唯一一段看似最为甜蜜的时光,唯美的画面,绿色的草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干净的没有一丝云彩的碧蓝天空,仿佛在天堂一样。
有感而发,环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一切都是那么地急匆匆,快速似乎已经与效率划上了等号,以至于根本没有认真地审视,就这么急功近利地完成任务。
怨不得那些个评价了:“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
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
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
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
”国家不就是个人的体现嘛,如果,每个人都开始放慢脚步,走每一步都认真地考虑过,走完每一步都认真地审视一下,回顾一下,考虑如何走好下一步,是不是,就会改善一下?
司空见惯地,常常从电视剧或者电影里看到一向匆忙的都市人,只有在碰触到病痛了,或者是其他事故了,不得不放下匆忙的生活的时候,才开始停下脚步来审视从前,审视自己,考虑未来。
我想说,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么个前提?
这种事情,不是随时随地可以审视的嘛,如果生计不愁的话,不太刻意追求物质的话,放慢脚步生活,不是一件很简单很惬意的事情嘛,体验什么才叫生活。
而不是到了退休的年纪,才开始说那些老套的年轻的时候的丧气话来。
我们,应该还来得及吧?
通过CG动画的运用和科幻场面的表现,这部日本纯爱片反倒有了几分欧美大片的味道。
剧情稍嫌冗长,各种哭点笑点杂糅在一起,反而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2004年,星护拍过一部《笑之大学》,现在在国内还被改编为话剧,可以说是广受欢迎。
不过,一般人只记住了编剧三谷幸喜,星护除了名字特别点,拍过一些电视剧,知者寥寥。
但话说回来,起这么一个名字,他听上去倒是蛮“纯爱”的。
光看故事,《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无非就是各种纯爱片的翻版,换个症状,加了根据作家和他妻子的真实故事改编,添加一些超现实的科幻色彩。
如果寻找直接对照的片子,电影的卡司阵容就是2003年的《黄泉路》,“记忆不灭,死者永存”。
草剪刚加竹内结子,他们分明就是纯爱片的直接代言人,尤其是竹内结子,全然一副纯爱女王的苦命姿态。
影片还会让人想起《我的生存之道》,星护在2003年的一部电视剧。
看看故事你就明白了,在那里,是草剪刚不幸得了绝症,接下去的剧情就是战胜自己、战胜一切,哪怕知道结局会如何,也要勇敢地活着。
到了这回,要死的人换了一下,他成了看护者。
某种意义上,纯爱片就是为了赚人眼泪,尽可能去弱化情节,渲染情绪,编剧就是十足的女性思维。
类似东西,日剧从《美丽人生》甚至更早之前就一直在做了,题材不断,做足细节。
当然,也有一部分电影是大洒狗血,不过此等做法,实在不太高明。
所以不管是折一千只纸鹤,还是跟片中主人公一样,写上1778个小故事,它们都是爱的见证,要的就是观众明白相濡以沫,明白夫妻间的患难与共。
有些东西,其实观众都不用猜也不用想,比如竹内结子一定会走。
如果草剪刚又起死回生的能力,那么它就应该是一部软科幻片。
再不然是幻觉重重,真假难分,那又会变成一部艺术片。
但在日本,纯爱片作为主流热捧的亚类型电影,一直能拥有固定的观众群,所以,《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没有任何的出格或者破格之处,导演就是安安稳稳地拍好一个纯爱片,竹内结子还是写满了一脸苦相,就连草剪刚,他那不成功的偶像气质也始终没有剔除。
上映后拿上个十亿出头的票房,没有成为现象,也没有成为话题,如同那些固定打榜的爆米花电影,这其实就是一部糖水电影。
入口无害,但有些人还是被甜到了,难以喝完。
非要找一些亮点,《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就如同翻故事会,很多小故事,却难免雷同,印象不多。
好在故事带了科幻色彩,复古机器人、奇怪的人类和生物,像灌输错误的知识家一段。
在死死生生以外,它们跟跳出来露脸的配角们一样,让影片多出了一层可以包装的东西。
还有人说,手写信纸就是电影的情感核心,作家能说能讲,但必须还要留下来,作为情感的记录见证。
当现代人越来越接受冰冷的人际关系,这些东西无异于回归传统,重拾一些美好。
但说到底了,除了演员苦和画面美,影片剩下的,实在乏善可陈。
【南方都市报】感谢YYY
反正就现在我的心态来讲,是欣赏不了这种风格的电影。
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好吧,这么凄美的爱情,在我的脑海里貌似只存在于童话中。
《我与妻子的1778个故事》(1778 Stories of Me and My Wife)是以日本科幻作家眉村卓(*)和他患癌太太悦子的故事作蓝本,讲述男主角朔太郎如何令太太开心地度过余生的电影。
遇到配偶患上绝症,大多数人都会愁眉不展,就算明白到自己是病患的精神支柱,都只能强颜欢笑,内心却在淌泪。
然而,戏中的朔太郎(草彅刚 饰)当知悉太太节子(竹内结子 饰)的生命快将终结时,他很快便收拾心情,继而思索究竟自己可以做甚么来令到妻子好起来。
朔太郎是一个冒失,对家事一晓不通的男人,他整天埋头写作至废寝忘餐,一直都是得到妻子的悉心照料。
现在妻子倒下了,他在家事上每每帮倒忙,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每天写一个逗妻子开心的故事,因为他深信医生的话:「笑可增强免疫力」。
到底大笑是否良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戏中那些小故事的确生动有趣,也展现了编者丰富的想象力。
好像白云化成水母和UFO,大厦组成机械人部队….编者透过朔太郎的角度,让观众看到世界每个细节的另一种面貌。
朔太郎每天遇到的人、事、物,成了他的灵感之泉,每日一篇,一千七百七十八篇,相等于四个多年头的时间,某程度上变成了另一种撰写日记的方式,因为他把每天的点滴,都转化成天马行空的创作。
患癌的剧情,加上电影的名字,已预知道是一个悲情的结局,不过编者把电影的气氛调度得很正面。
配乐跳脱、色彩斑斓、景色幽美不在话下,加上每个角色都是大好人,所以在大部份时间里,笔者都看得很愉悦。
朔太郎的角色可以说是信念的代表,他无时无刻都认为妻子会痊愈起来。
他坚持创作故事,原本是为了妻子,到后来变成了自己的精神慰藉。
此外,在朔太郎身上亦看到成年人少有的童真。
从他书房中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旧款机械人,以及那些与旧机械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可以想象得到编者对旧机械人的钟爱程度。
记得朔太郎的其中一篇小故事,讲述了新机械人攻击旧机械人,而旧机械人全程都是处于捱打状态。
旧机械人的叹息,彷佛也是编者的叹息。
节子的角色,简直是所有作家甚至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太太典范。
她全力支持丈夫的理想,明知道写科幻题材比不上写爱情题材赚钱,但因为丈夫的天份在科幻科学上,所以她鼓励丈夫不要为生活而折腰。
这段铺陈其实也道出了科幻作家的悲哀。
戏中的编辑和那名成功的爱情小说家不停游说朔太郎转型写比较赚钱的爱情小说,可想而知,生活和理想永远都难以并存。
这电影值得赞的地方有很多,好像电影中不时把小故事的内容变成画面,戏中戏丰富了剧情的层次。
另外,剪接亦花过心思。
其中一幕为表达夫妻二人想避开患病的话题,在处理夫妻各自的近镜时,特意加快了剪接率来展现他们的窘态。
还有镜头的运用也见出色,多角度的拍摄让每一场戏都很立体。
除此之外,戏中有很多新颖的表达手法,例如,朔太郎写最后一篇故事的形态。
笔者在这里不会详述,但很想说的是,看见他写这篇故事时嘴里含笑,这反而令笔者掉下眼泪。
在癌症题材的电影中,可以以煽情的桥段令观众泪线崩坏,但是,感觉也随着丢掉那几张沾满涕泪的纸巾而消逝。
《我与妻子的1778个故事》没有令笔者哭掉半张纸巾,但余韵犹存,感人至深,写到这里,回想起戏中的情节,更是心头一酸。
祁佳仕*注 : 眉村卓是日本少儿科幻读物的开山祖师,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曾发表过多篇名作。
他其中的一篇短篇作品《口袋里的XYZ》,亦曾被著名的动画大师大友克洋改篇成动画电影《迷宫物语》。
我对爱情剧并不算有特别嗜好。
但这部我却十分欣赏。
因为它超越了一般生死题材。
在众多爱情生死片中,这部的出彩不是因为“由真实改编”,而是因为其深刻程度。
许多人也许还以为这部作品在情节上有亮点,而我看来,却是因为其独有的东方文化中最为深刻的体悟。
在异常安静的场景中,在淡淡的悲伤中,凸显了一种伟大的力量。
“这不是随笔么?
”当他怔怔的看着妻子安睡的样子,脑中闪过的是对自己深深的惭愧和内疚。
他这才发现自己能够一直这样写是因为妻子对他的爱为他创造了一切。
一直以来都是他的第一位读者,给予他莫大的鼓励和支持;那句“从你为我每天写一篇开始,我就知道我活不久”,把这男人深深的震撼了。
一年也好,五年也好;旅游,写作,那么开心的时光也都是妻子所给予的。
在他妻子的爱面前,自己写的那些故事仅仅也就是随笔罢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故事深沉了。
彻底超越了一般的生死爱情题材作品。
看懂最后的那一个第1778故事了吗?
那是一个领悟了爱的人,把最深沉的情感展露的最终话,那是超越言语的最终话。
因为这一话所写的,是他妻子对他的爱。
有多少长久能比得上你的缓缓留存,有多少春夏秋冬能抵得过你的温言细语,再多的日子也忘不了你的回眸颜笑。
喜欢所有美好的爱情,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是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是爱情的天堂。
恋爱17年结婚8年因为阿朔的害羞两人至今都没有一张合影(在书店用定时拍的也没有拍到脸,最后在一片草地前的合影拍的还可以)因为阿朔突如其来的灵感,结婚蜜月也没有去成可是这些,节子都说什么,阿朔的老板新美说阿朔娶了一个好妻子,节子听了只是捂起嘴巴,呵呵的笑着节子一直是阿朔的第一个读者,每一篇,甚至第一份出版作品,节子愿意一直支持阿朔,我相信是因为节子深爱着阿朔,而阿朔写给节子的每一个故事里都能看到阿朔对节子的爱,因为阿朔的目的就是希望节子看了之后能够开心。
就这样一天一天坚持啊坚持~节子也坚强的抵抗着病魔,因为不想让阿朔写他不喜欢的爱情小说,就把原本计划六十岁去旅行的积蓄拿了出来,节子害怕自己会离开,害怕阿朔会担心,在推门的时候因为双手发抖就背在身后,不让阿朔看见,为了能够和阿朔去完成他们的蜜月旅行,服用了较强的药,身体也越来越差五年后的一天,节子的母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节子,节子的手又失去知觉,掉了手中的针,节子对母亲说:“我想永远和阿朔在一起,想读他的书,想看他的书排在书店里,我喜欢他写书的样子,想和他一起老去,还有很多话想跟他说,也想为妈妈你添个孙子,但看来我已做不到”这是节子作为一个女人,妻子,女儿最普通的愿望,可是她做不到了,甚至之后手指痛的连阿朔的稿子也拿不起来了。
但是即使这样,节子也不愿意吃含有麻醉剂的止痛药,节子不想睡着了便听不到阿朔读的稿子,这里我想节子一定更害怕睡着之后便永远也听不到阿朔的声音了。
爱一个人不仅是占有而且让他幸福,节子做到了,本想拜托阿朔好友的事情,朋友只说,他只爱你。
阿朔的一日一话仍在继续,当数字越来越接近1778,(其实节子是在1777话离开了)我的心也越来越悲伤,我也害怕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阿朔是幸福的,因为节子这么爱她,对于节子,亦是幸福的,因为阿朔一直不离不弃的在她身边。
当节子不能下床终日只能在医院的病房里的时候,即使不能和阿朔再去旅行,也已经够了,因为爱的人在身边,全世界也不算什么了。
也只有在身边,才会觉得安全,电影的结局最终还是在电子仪器嘟的一声后表示了节子的离开,阿朔没有痛哭,只是呆呆的站着,似乎对于他来说,节子仍旧只是昏迷,最后阿朔为每日一话唯一的读者用特殊的方式写了特殊的最终话,现在只想对我爱的人说,只要有你在我身边,不去旅行也没关系。
1778个搞笑故事,整整4年10个月零14天的每天一作。
妻子被查出是癌症晚期,擅长写科幻小说的丈夫觉得要为妻子做些什么,于是他决定每天写一篇搞笑小说(被妻子戏谑为散文)来让妻子开怀大笑,希望可以“笑死癌细胞”。
笑真的有着神奇的效果,妻子从只能活一年延长了4年。
妻子永远是他小说的第一个读者,尽管科幻小说不畅销,妻子也总是鼓励他写自己喜欢写得故事,悉心照顾着他。
待妻子无法亲自读故事时,他写完就念给她听,直到妻子去世。
像这样有点小清新的爱情故事,也只有日本能拍出来,温馨而又平淡的故事情节,柔和的画面效果,漂亮而又丰富的取景,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科幻小情节的插入,让这部悲剧电影带有美的色彩和感觉。
电影近景和远景配合适当,镜头的转换角度和速度也恰到好处,使得影片整体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也许导演要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美胜于悲的感情,为观众展现一种不一样的爱情。
最后的第1778个故事也许只有妻子才能读懂,因为最了解他的人只有她。
最初是被主角的机器人所吸引而后是喜欢上主角的想象力 生活中就是偶尔需要一些令自己快乐的想象力 来弥补生活上的缺失什么的更难得是 有那么一个人陪你一起想象生活 分享每天
故事是这样的:妻从学生时代和夫相爱着。
妻冰雪聪颖,夫木讷沉默。
夫写科幻小说,虽不卖座,妻却永远争当第一个读者。
有天妻腹痛不止,达观的她以为是怀孕,检查后才知自己罹患肠癌晚期。
因医生那句“笑可以提高免疫力喔”,夫决定每天都写一个快乐的故事给妻,他要她活。
1777个故事,从不间断,妻从医生断言“活不过1年”跌跌撞撞熬了4年多。
弥留时,妻为了听故事,不服止痛药好让自己清醒;夫为了写故事,整罐整罐喝咖啡提神。
妻在第1777天去世了。
大殓日,夫刮净胡须,那是妻要求的,写了最终篇1778个故事。
开头他写:这下你一定觉得麻烦了吧。
今天,我就用现在你能读的方式来写这个故事。
然后他悬笔在稿纸上认真“书写”。
故事“写完”的时候,他又落笔写下几句————长久以来,谢谢你了。
来生,再相伴吧。
电影拍得很轻,仙气太重,节制地表达爱和伤。
许是因为故事的原型是科幻作家眉村卓的关系。
演作家的草剪刚的钢笔字端正,一笔一划,结构严谨,这字比演得还要到位。
妻曾故作轻松地评价这些故事“哪像故事,就是随笔么”。
电影也是,一个反派哪怕一颗阴暗的灵魂都没有。
所以即使这碗鸡汤寡淡,但若在咖喱鸡块和鸡汤中选,我还喝这碗。
我和妻子的1778个故事 感觉一般吧,不过感觉主题还是好的,让人好好的去珍惜爱,爱达内-达内总部:java培训,android培训,3g培训,软件测试培训www.chinatarena.com
一星给故事本身
温暖 治愈 虐心...真实故事改编 几个字忒沉重了...
虽然演员演技降了分,但影片中没有丝毫畏惧死亡的爱情,充满了对生命的积极力量,缓慢细小却美好。
剧情太拖沓……两个多小时
很有爱 跟飞机上看滴~
草剪刚能不能演得再假些。。。差评!
好难看。。男主也。。
平淡的生活,反而让人感动,真是骗了我好多眼泪……
亮点在最终回。。
草剪刚的演技不是一般的差~~
日本电影总是把爱情阐述的既飘渺又到位。草剪刚的演技依旧还不错。也和许多日本纯爱一样,影片没有所谓高潮。两个人的结合也不过就是因为你是唯一能包容我所有幼稚和缺点的那个人。
sai酱~~一起去北海道的那棵大树下...........那个吧
除了你 再也没有人能跟这样一个怪人在一起,或者说是废物? 貌似是只派克笔
终于坚持看完了,太长了,勉强看完后竟然无感!
终于看完了,太长太闷。
死别戏,科幻日记的情节设定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也有各种矫情过度。另外总觉得草剪刚像嗑太多安眠药,他的表演能传达睡意!
很长,交代得很细节
男二是我大爱的谷原叔啊!!!!!!ps,男一的声音很温柔很好听~关于机器人的幻想都挺有意思的~!
这才是我想要的爱情 相濡以沫共度一生 哪怕你先走了 那我们相约在下辈子 草剪刚憨厚耿直 竹内结一善良淳朴 没有相互猜疑和各种吵架 只有平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当生病以后每天给自己的妻子写一篇小说 用小说陪她走过最后的日子 当最终篇写到 一直以来谢谢你 我们相约来生 这才是我想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