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义大道)从三国的“桃园三结义”开始,三兄弟打天下的故事便源远流长。
所以,像《乱世三义》这种同类题材的影视剧,也就格外能够让那些男性观众血脉贲张。
何况电视剧《乱世三义》的故事背景又恰恰发生在关东那片出产了无数“胡子头”的黑土地上,因此也为这个故事笼罩上了又一层神奇的面纱。
对于这部电视剧而言,作为男一号唐子义的扮演者黄海波无疑是戏份最多的演员。
不过,要说谁在剧中承担的责任最重,或者说哪个角色更多面也更虐心,那就肯定要属“三义”中的二哥,由张晞临扮演的谷仁义了。
因为即便是回看千年历史,我们也能够发现,那些“老二”们都是最难当的。
就好像三国中的关二哥,刘备只会忙着收买人心,张飞也不过是莽夫一个,唯有关羽有勇有谋,熟读兵书,深谙兵法。
所以刘备入蜀,只能让关羽驻守荆州老巢。
另外在刘备称帝以后,封关羽为右将军,也是为了彰显关羽与黄忠、马超、张飞三将的地位不一样!
当然,正因为被架在了这样的一个地位上,孤军奋战的关羽下场也是最惨的一个。
对于《乱世三义》中的二哥谷仁义来说,情况也是一样。
大哥索智义性格沉稳寡言,三弟唐子义则冲动鲁莽,何况再加上有一个女人叶玉珊横在这哥俩中间,因此兄弟之间必然要有一个能够和稀泥的万金油才能维护“三义”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而谷仁义恰好就充当了这样的一个角色。
在剧中,谷仁义可以说是又当爹又当妈,不仅要敬着大的索智义,还得护着小的唐子义,所以在戏里挨揍就成了家常便饭。
每当他一出现,总是要带来很多笑点。
与另外两义比起来,谷仁义的性格更接近普通人,至少在剧中的开始阶段,他一没有慷慨赴死的勇气,二也没有万夫莫当的能力。
面对被活捉的兄弟,他选择了开溜。
所以,他圆滑中带着些许的自私,诙谐中透着一丝世故。
正因如此,唐子义和索智义可以因为意见分歧而势不两立,但是谁都不会真的怪罪谷仁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也才能够起到调和另外哥俩的作用。
所以,在《乱世三义》中,谷仁义背负不起民族大义,但他却是全剧只能最能体现兄弟情义的角色!
最终这股子兄弟情义,也上升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索智义,谷仁义抱着大哥拉响了导火索,不仅成就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情,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勇气。
那一刻,恐怕所有人都会潸然泪下。
对于谷仁义来说,他胆小怕事,他玩世不恭,他油腔滑调,他嬉皮笑脸,但是,他是一个好兄弟。
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二哥”!
而对于主演谷仁义这个角色的张晞临来说,对他的考验显然丝毫不比男一号黄海波小。
因为黄海波只需要拿出《永不磨灭的番号》中那股没头脑的劲头就能演好“活土匪”唐子义这个角色。
而“忠义二哥”谷仁义这个角色可要复杂得多,而且也更有张力。
这就要求张晞临拿出更多的精力来解读角色。
让观众在该哄笑的时候能够笑出来,在该落泪的时刻能够哭出来。
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张晞临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其实,从《黎明之前》开始,虽然没有像吴秀波那样大红大紫,但是张晞临的演技已经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有不少观众就表示在《乱世三义》中就是冲着曾经出演过《黎明之前》的老大和老二来的……而经过了《攻心》、《雳剑》、《X女特工》等历史题材影片的不断历练之后,张晞临的演技更是打磨的炉火纯青,相较《黎明之前》时又提高了一大截。
所以出演谷仁义这个角色自然是手到擒来!
把谷仁义这个乱世中的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心怀天下大义的民族英雄的过程历历在目的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目前,《乱世三义》虽然已经剧终结束了首轮播映,但是另一部由张晞临出演的谍战剧《错伏》也已经接档,可以说,作为一名实力派的演员,张晞临在经历了《乱世三义》这一回“二哥”级人物的考验之后,相信终有一天会成为某一部影视剧中的“大哥”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见识到他那丝毫不逊明星演员的出色演技。
由俞智先编剧、刘江导演,集合黄海波、童蕾、田小洁、张晞临等业内实力明星的《乱世三义》正在热播中,它跨越几十年时空,汇集众多人物命运,共同演绎乱世之中普通人的悲观离合。
这或许是继《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之后,导演刘江的又一次倾力奉献,其中所展示的历史深度让人在感受剧作独特魅力时又不免深思。
而在众多明星掩映中,张晞临饰演的谷仁义一角可以说是独具风采。
准确地说,张晞临也是男主角之一,作为《乱世三义》中的一义,他与另外两人是盟兄弟关系,并且在故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然而,这一角色可以说又与另外两义有所不同,对于唐子义(黄海波饰演)来说,或许在他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悍勇,那种为了目的不惜一切的气质一出场就表现的极为明显;而索智义(田小洁饰演)则始终给人以沉着冷静的形象,仿佛天生就能HOLD住场;只有谷仁义例外,他既不是具有大勇气,也不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或者我们更可以把他看作是被命运卷进历史进程的小人物。
在他身上展现的只是普通人的情怀,他有着普通人的生存观念与处世情结。
尽管他对于唐、索二人也是充满情义,但这种情义却不超出普通人的范围。
他有着我们当下人所有的基本感情,既重情义,又在危险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懦弱一面。
当初黄宗羲曾说: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既做不到慷慨赴死,更做不到从容就义。
而谷仁义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我们无法说他没有感情,但也不能苛求他来承担历史的挤压。
对于张晞临来说,他所表现的是一个被时代推向前台却又无法撑起英雄外表的人物。
或许,性格决定命运,谷仁义这种普通人的性格注定他无法像两位盟兄弟那样走上慷慨激昂的奋争道路。
最后一点点背叛当初的盟誓而沦为叛徒,这既是一种历史对人心的考验,也是个人性格的结果。
观众对这个人物或许充满了某种恨铁不成钢的味道,用滑头来概括他自然也没有太大的误差,就他的具体表现来说,他确实充满了投机取巧的思想。
然而,我们或许无法过多苛责他,因为他的表现可以说是普通人在历史大命运前的自然反映,那个最滑头的生存方式恰恰是普通人最正常的反映。
其实,好多事情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已经注定,面对匪首杜三枪,唐子义想的是抓住对方获得五百两银子的赏金以迎娶叶玉珊(童蕾饰演),索智义面对绑匪勒索虽然慌乱但却努力想办法,而谷仁义则在杜三枪的恐吓下狼狈跑回来。
而这一点或许已经说明,他只是一个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在这种历史的大转折时期,并没有那种担负道义的能力。
张晞临可以说是低调的实力派演员,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已经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
而这一次谷仁义这一角色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他把握角色的能力,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奋斗与滑落演绎的格外出彩。
有人说复旦投毒案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教育背后人性的缺失,其实,再仔细想想,这又何止是教育的缺失?
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现象司空见惯,人与人之间早已沦落为利字当头,早无义字可言。
更不用说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贯穿中华伦理的“五常”估计早被这个功利的社会抛之脑后了。
也许,刘江导演正是号准了如今社会的脉,以一部《乱世三义》一阵见血的道出了这个社会的病因,以史诗之名,解现实之惑。
回看刘江导演曾执导过的电视剧,不难发现,其以往的作品有两个显著的共同点,第一是对于题材精准的把握,第二,则是对于演员适度的调教。
一部《黎明之前》让吴秀波大器晚成,成为如今大银幕票房保障;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不仅让黄海波跃居内地荧屏当红小生,更直接让其以剧中形象登堂入室登上央视春晚,而同样的这两部电视剧更是引领了当年影视剧最火热的潮流题材。
如今再看《乱世三义》,演员上算是前面两部剧集阵容大混搭,题材上讲,不仅是一部讲述民族与个人的命运史诗,更肩负着为国产抗日剧正名的巨大责任,而如今,一路反弹持续走高的收视率似乎再一次证明刘江导演“收视保障”的美誉并非传说。
这是一部让观众的观感十分复杂的电视剧,时而感动,时而欢乐,时而畅快,时而悲伤。
当看到义字三兄弟在步云山上生死关头义结金兰,当看到索志义为了保护兄弟血脉,宁肯遭受旁人白眼时,怎能不感动;当看到谷仁义跟佟赛男插诨打科的拌嘴日子时,怎能不欢乐;当看到唐子义以“四十块大洋一条人命”对日本人以牙还牙,吴玉相以如法炮制的双胞胎令日人本有口难开时,怎能不打心眼里畅快;当看到唐子义一次次被奸人陷害,看到东北大地上被日本人肆意践踏的情景时,怎能不悲伤。
当然,悲伤的情绪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时间里,本剧都在讲述三兄弟互相扶持成长的故事,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仍旧在传达正能量的讯息。
三兄弟中,相对于唐子义的倔强跟谷仁义的圆滑,个人更加关注索志义的扮演者田小洁的表演。
索志义是一个形象丰满,内心复杂却又意志坚定的角色,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导演会安排他在后期的叛变,因为他是个看上去精打细算的文人,感情的背叛几乎将他逼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导演好像并无让“三义”中任何一义偏离的意思。
其次,唐子义始终在叶玉珊和刘素雅之间寻找心理上的平衡点,一方是爱情,一方是责任,谷仁义为了谷家有后,也逐渐将自己陷入到佟赛男和大妮子之间的两难境地。
如果从感情的层面讲,唐子义和谷仁义都不算是意志坚定之人,但索志义是,他自始至终只对叶玉珊一人倾心,甚至是忍辱负重不计回报,这也是为什么观众会认为老二老三关系相近,却跟老大略显疏远的原因所在。
我们的社会自然是在进步,只是在进步的同时丢失了太多本应保持的精髓。
俞智先老先生直接以儒家五常中三字作为三位男主角的名字,定然是想要对这个社会说些什么,我想,看完《乱世三义》,再环顾现实中的社会,或许会有太多人想随口说一句“他妈了个巴子的”!
著名导演刘江主导,大半个《黎明之前》的黄金班底加上正当红的黄海波、童蕾,这个正在多省市地方频道遍地开花的《乱世三义》几乎让人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一路追下来,很感慨这凝练的历史传奇所酝酿的这特有的戏味儿,让人难以释怀,让人言哽在喉。
看得出,在整部《乱世三义》的创作中导演刘江倾注了相当的热血精神与个人情怀,对于剧中兄弟情义的描写可谓是苍劲有力、笔墨多多,唐子义、谷仁义、索智义这三人自一亮相起便遭逢生死劫难,脱虎口、入匪窝、赴法场、落辽河、遭埋伏、犯军法、惹横祸……祸事是一遭接一遭,总在生死玄关上打转,虽说面临生死抉择又有不同的利益不断诱惑,可是三兄弟自始至终不离不弃,立志同生共死,不断上演着可歌可泣的慷慨悲歌。
全剧前后若干处兄弟情义大戏均有着极高的催泪指数,让人跟随着剧情的跌宕辗转而热血填胸,论磨难的密集程度堪称是民国版西游,论春秋大义的悲愤堪称是近代版的三国,让人一路揪心,哽咽在喉。
整部大戏无论在写人还是言情方面都追求极致,很悲情,很揪心,让人在接二连三的心理冲击下更加全景化更加立体地临近这传奇时代中传奇往事里的这些个传奇人物。
剧中叶玉珊与唐子义的青梅竹马换来的不是长相厮守,而是最最虐心的相望却不能言说,中间不仅隔了个大哥索智义,更隔了重情义关与道德槛。
情人变大嫂,情郎变小叔,几个人就这么纠结着过了几十年,中间惹得三兄弟数度翻脸几近反目成仇。
女性观众们心疼叶玉珊,他与三弟有真情但与大哥有恩情,两厢都割舍不下难取决。
但男性观众们却愤恨了,这一遭阴差阳错搞得不仅是三人的终生不幸,中间还坑了老恩人托孤给唐子义的媳妇刘素雅,真是遗祸无穷。
相比于大哥和三弟的三角恋对峙,二哥谷仁义虽说置身事外却也不见好过。
不仅屡屡夹在二兄弟的中间难做人,更是屡屡成为他们反目泄愤的出气筒。
回到家里,也不见半点安生,这边有母老虎一般的佟赛男作威作福,那边偷着养了个小三做外室还东窗事发,这麻烦看着不大,可是爆发起来可是要人命啊!
三个兄弟,四个女人,情感经历可谓是盘根错节让人难理难断,虐心指数是相当的高。
全剧的泪点相当多,每每唐子义惹下滔天大祸三兄弟就要齐刷刷地把脑袋按到砧板上等人宰割,尽是生离死别的大开大合。
这一系列画面,任你铮铮铁骨的男儿也受不了,更何况那些电视机前整日爱心泛滥的女人们呢!
尤其是挂上了叶玉珊、大妮子、刘素雅这一干苦命的女人们跟着遭罪,有爱不能言,有苦不能说的,总是一路这么拧巴着与同生共死的爷们儿们生死相望,这其中滋味真不好受,难以详说。
印象中刘江导演并不太走苦情路线的,但这次却意外地在《乱世三义》中做了度悲悲切切的大爆发,彻彻底底地踏上了一条悲情之路。
很明显,催泪招揽同情分并不是刘江导演的真实目的,而虐情虐心虐恋也并不是整部《乱世三义》所要铺排的简单路数,极致的情分与遭遇,其实是以简单的兄弟情义作为铺垫,延展出全剧所要指向的社会正义与民族大义,这才是整个戏剧生死循循的目的所在。
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同生共死的演示,而是要让大家看得清兄弟三人敢于舍命舍身去维护着什么,坚持着什么,捍卫着什么。
全剧没有刻意放大中日仇恨,却在宣扬着国人为何而恨;全剧也没有刻意谋求一个夸张到惊天动地的大战,却一直在演绎着屈辱的经历,剖析着为何而屈又因何而辱。
在浓重的热血情怀背后,我们终于洞悉到了《乱世三义》的灵魂所在,那就是精神,在历经辉煌与低谷、大悲与大喜过后,我们习惯用麻痹这个词儿来掩饰自我精神衰亡的现实,剧中这三个活生生的乱世英雄在以戏剧化的遭遇寓言着我们,趁它还没死掉,总该做点什么,小到哥们情义大到社会正义与民族大义,都是要靠一腔的热血来证明的。
这是我们在涨工资、娶美女、买大房之外从未想过的事儿,不是么?
《乱世三义》正在上海热播,只觉得这原本是指剧中名字分别带个义字的三兄弟,也就是索智义、谷仁义、唐子义这哥仨。
话说这几位自第一集在林子里合伙下套打老虎开始就已经曝光了一个鲜明的讯息,那就是在剧中这哥几个自始至终就是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玩心跳的。
自打步云山上在土匪们的枪口下誓言同生共死,冲着大槐树磕头拜把子后,这往后的几十集可就没少让观众们陪着他们提心吊胆。
他们躲过土匪们的刀斧、进过地方豪强的圈套、上过清廷的法场、挨过汉奸恶霸们的黑枪、犯过东北军的军法、闯过大帅府也抗过命,光在日本人眼皮底下就死了N多回了。
虽说血溅五步,命悬游丝,可是三兄弟一直就这么甘守诺言同生共死,真是让人唏嘘感慨,只觉得古时桃园结义在民国初年被再现,大情大义上绝不含糊。
可一路追剧追下来参看,才知道这三义并不是单指这不离不弃的兄弟情义,其中还有着社会正义与国家大义这一说,整部剧也正是在这三个层面里展开的创作。
三兄弟能同生共死,绝不只是兄弟情分这么简单,而是在合力捍卫着后面的两重理想层面,一不让奸佞得逞横行于世,二不让家国蒙羞民族受辱。
这么一通重新的戏剧结构,这乱世三义可就不再草莽江湖了,也渐渐脱离了简简单单的热血构架,而是升级到了较为宏大的时代框架与社会框架里,变得大气蓬勃。
当然,自古以来所谓的大义都得有些大代价,轻则一条性命,重则株连九族血流成河。
整部《乱世三义》一直都在悲情路线上延展,其实也正是在顺着这个规律把这个“代价”论调放大,直至经营得极致甚至是有些极端。
所以,这个悲剧的圈套越发蔓延,把三兄弟去其二,又把三人的媳妇、儿子、女儿、朋友全舍掉,促成了结局的一个感天动地的大爆发。
这个过程太悲情,几乎让人有些承受不了,泪点几乎是排山倒海式的涌来,让人无法抵御。
相信不少看过全剧的人都会有此感觉,这过程太过虐心太难受了。
极致化写人写事儿,更加极致化言情,在《乱世三义》中最最让人牵绊的其实还不是三兄弟的生死离别,而是哥几个之间与女人们的那点错乱的情事。
大哥娶了弟媳,恋人变身大嫂,这边亲儿子相见不能相认叫了几十年的叔,那边则是替人家养了媳妇再养大儿子可还是受累不讨好。
唐子义一生困于情中却让妻子受了几十年活寡,索智义一生陷于情中则甘做了几十年的光棍。
这哥们情义与男女情愫,真真切切是太虐心,太拧巴。
说道数十年,就得说说《乱世三义》这漫长的时间跨度,全剧剧情横跨清末至民国的数十年,三兄弟草莽结义抗官府、除豪强、洗冤屈,再一起拼掉性命抗击日寇侵略者,可谓是揭秘了自九一八之前在东北大地上的中日恩怨,也就是全国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在长达数十年里中日的仇怨与摩擦事实上从无间断。
值得说道的是,全剧串联起一系列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叙事背景,比如郑家屯事件、奉天车站刺杀事件、日侨闹市欺人被惩事件、皇姑屯事件等等,依托这些事件,全剧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氛围,升华成了一种任何编剧都无法构造的那种写实的力量感,而剧中三兄弟与身边的一系列卷入风波的人,其实都是嫁接了很多真实人物的命运,在特定的戏剧环境里浓缩到了几个人的身上,所以,他们的一张面孔其实代表着许许多多的历史亲历者,是一种集中化的写照,这样方能彰显他们的悲情命运,还原一份历史的厚重。
徐克借《新龙门客栈》一片,悲叹一句,“人说乱世莫诉儿女情,其实乱世儿女情更深”。
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症结说到了极致。
五千年来,太平盛世往往磨折了英雄儿女的灵魂,安逸享乐成为主流,只有在兵荒马乱,时势造英雄的乱世之中,才更凸显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
从本质上来说,这本是因时易势的错有错着,却也难免因势成时,造就了无数的乱世英雄。
只是,世人往往见惯了帝王将相书写的英雄谱,却淡忘了乱世征战,只存在于野史别册里那些儿女情长。
俞智先老先生所著,电视圈新贵导演刘江执导的电视剧集《乱世三义》,巧借争议人物张作霖的若干掌故,编撰出一套乱世英雄儿女情长的故事,本意大概就是为了替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乱世英雄树碑立传,弘扬中华文化根子里那些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更是借大时代下,或随波逐流,或逆流而上的英雄故事,来讲述人类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的情感本质。
荡气回肠,缠绵悱恻,却又发人深省。
当下的电视观众,被近几年各种虐人虐心的电视剧集培养的,嘴都刁了。
《乱世三义》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此种模式,而是在记叙大时代故事的前提之下,把种种悲欢离合集中安插在剧中三位男性角色身上,虽然也暗合了虐心路线,却更多几分阳刚气魄,令人耳目一新,客观上更拉抬了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准。
从剧集三位男主角的名字可以看出,剧本创作之初,俞智先编剧想的大概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中最根本的一个“义”字。
索智义、谷仁义、唐子义,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占去三样,而且无论仁、智、义,都贴合人物。
三种不同的为人处事方式,最终都在纷纷乱世当中,殊途同归,演绎出各自壮烈、精彩的人生故事,更交织一处,着实值得观众深思。
演员黄海波近两年佳作连连,正处于上升势头,只是之前出演的角色,大多带有几分喜感。
《媳妇的美好时代》与刘江导演合作,演活了当代夹板男的受气包形象;《永不磨灭的番号》虽然英雄气概十足,但是小聪小明,灵活机变的性格抢去最终慷慨就义行为不少风头,谐星定位非常明显。
此次出演《乱世三义》却是一以贯之,人物性格虽然并没有太多反复,但是作为全剧被虐最惨的男一号,眼睁睁看着心上人与结拜大哥拜堂成亲,那种内心的纠结,以及之后的种种举动,一个义字一举三反,反倒最具古风,令人钦敬。
刘江导演向来善于发掘演员的闪光面,黄海波也算受益良多的演员之一。
这次在《乱世三义》当中,田小洁和张晞临两位同样表现亮眼,令人印象深刻。
由此可见,真正的好演员,并不在于声名的显赫,亦或是外型多么靓丽,更重要的还是看他们对角色的领悟和挖掘,是否恰如其分。
看《乱世三义》,另外还有一个最深的感悟,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太平盛世,还是兵荒马乱,恪守中国人为人处事的本分,坚守最后的底线,上不欺天,下对得起良心,也就当之无愧一个“义”字,终究会有人把你记在心里!
我是从抖音上看见40块大洋一条人命来追剧的,其次我也挺喜欢看黄海波演戏的,这个电视剧看了一半左右吧。
有一段剧情真是给我恶心到了,叶玉珊上一秒还和老三说我们一起去广州永远在一起,结果老三没要她,下一秒她就去找老大去了,说和老大复婚,说现在才知道谁最爱她。
真6这是进可攻退可守是吧?
全剧最渣叶玉珊大哥三弟一起摇摆真不错。
这是真婊子啊。
《乱世三义》顾名思义,历史背景在乱世,确切的说是从清末民初开始一直到抗战,确实是中国近代最纷乱无助的时候;三义,从剧中明面看,应是指三位名字中都有“义”字的男主角三兄弟,分别是唐子义、索智义和谷仁义。
但细看下来,三义其实三位一体,再联系前后剧情,颇有为东北军头领“东北王”张作霖立传之意,细细咂摸,滋味十足。
说一段往事给你听《乱世三义》的故事不水不虚,言之有物,究其原因,要从编剧俞智先老先生说起。
俞老爷子亦接近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乱世三义》就是他继《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走西口》、《下南洋》等一干荧屏佳作之后,伏案多年酝酿而出的心血之作。
俞老爷子自由出身辽沈满族世家,与东北军有着千丝万缕的来往,因此无论是自己的回忆,还是经由家人的交代,都能得到诸多最接近真相的一手材料。
在剧本的创作上,俞老爷子多年来对历史题材的处理原则,都是从“在笼子里飞”,到“在林子里飞”,只写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和历史上可能发生的事,认为历史剧虽然不是历史,有虚构的成分,但是力求经得起历史学家的考评,也要力求让观众爱看。
两点原因决定了《乱世三义》是一部讲史严谨、戏说精彩,目前来看却又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东北军往事,犹如曾有歌中所唱:“说一段往事给你听,讲我这悲欢讲我这情……”国难之下,义字当头,《乱世三义》注定是一部近年难得的情怀大作。
而回望我们可怜的中国电视观众,守着被抗日神剧糟蹋的满目疮痍的电视机,能遇到这样的诚心而优质的大作,也是一件提升观剧水准的幸事。
举一碗烧酒见性情“义”字,笔画不多,承载的力量却重。
桃园有三结义,梁山有聚义堂,无论草莽英雄,还是国属将领,能舍生取义者,都是豪杰。
《乱世三义》的精神价值,在于借古引今,虽然这个古,也不过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通过荧屏仍历历在目的诸多为民族、为家园、为爱情奋不顾身的盖天豪义,在当今已经成为稀罕之物。
但豪情需要唤醒,良知需要唤醒,真诚需要唤醒,作为影视作品的寓教于乐的作用,也大抵体现于此。
导演刘江也曾“义”如是解释:“为什么叫‘三义’,第一个含义是三兄弟的名字都带有一个义字;还有个更深的意思,就是这部戏说的是从兄弟情义到社会正义,再升华到民族大义。
”而东北,正是重情重义的一片黑色热土,伴随着《乱世三义》的热播,一幅大处泼墨、小处工笔的壮美热血颂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自古以来,多有“盛世出昏君,乱世出枭雄”之说,从《乱世三义》剧情看,各义的成长,确实要感谢那个千疮百孔的年代,是时事的造化与变迁,给了众多准英雄们轮番登场的机会。
当然,东北广袤的黑土,养育的纯血性的汉子,是华夏真爷们的聚集地之一,他们生性豪爽,一碗烧酒结拜就是一生的手足情深,也是意料之中,那种豪爽与真诚,在当年的中国版图上,并不多见。
论一代枭雄功与过《乱世三义》20日开始在天津、安徽、河南和黑龙江四卫视同步播出后,不出战台烽意料的收获如潮好评,但有关其中的创作内蕴,也越来越勾起大家的兴趣。
据悉如今微博论坛的网友都开始探知剧作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有关本剧所吸纳的诸多历史上有关张作霖的往事,被认为是以戏说的形式,为东本军和张作霖“翻案”之作。
当然,对于“翻案”一说,导演并不赞同,但为这位曾经的“东北王”立传,却有其实。
战台烽在追看过多集之后,慢慢寻找到一些端倪,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首先,有关“三义”,虽然在剧中被分成了三个角色,但其实可以视为一个复合体,就如我们拜佛会看到三生佛一样,前世、今生和未来,综合了有关“义”的全面性解读,三位一体,概括的是千万血性东北汉子的综合性格特征,有概括的意义。
有关主角,黄海波扮演的唐子义,是剧内三义中,戏份最多的一位,这位贫苦出身的草莽英雄,与张作霖身份传说极其相似,故事中又融进了大量张作霖旧闻传说的桥段,没有理由不相信,其实唐子义就是经过影视艺术加工过的张作霖。
众所周知,历史记载并非全面而客观,通过史实的笔录,可以让历史人物更加丰满可信,也可以为历史人物正名,而在国人眼中一直口碑不佳的张作霖,更需要有历史真相来客观呈现。
而内部探寻的消息,也验证了这样的猜测,以真实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创作,不可避免会受到诸多的限制,用化名和替身,当可更好的保全剧作的生命。
《乱世三义》根据历史的真实,为主人公们安排了两个性格发展的背景:一是张作霖为争夺中国最高统治权所表现的整军经武和穷兵黩武;另一个是张作霖与日本人既斗争又妥协的双重表现。
正史与传奇共同打造出故事上最接近史实气质,而包装又免疫力强大的《乱世三义》。
历史浩渺如烟,功过自有人评说,但还历史人物一个最接近真相的记载,同样是善莫大焉的好事一桩。
13年3月3日,“三”好佳期,传奇大剧《乱世三义》终于拍马赶到,在北京台打响了来自关东枪声,黄海波继《永不磨灭的番号》之后再度化身荧屏铁血汉,不再是奇招妙计打游击的欢乐英雄,而是血泪交织的乱世情枭,上来就是家破人亡,血海情殇,一连串的虐心大戏,让许多眼窝浅的观众泪眼婆娑又直呼痛快。
《乱世三义》的故事有一多半来自原型人物——史上最著名“胡子”张作霖的发迹史,有几分章回体小说《关东演义》的味道,不是肤浅的解构那些震撼东北乃至中国近代史的大事迹,而是老少咸宜的以改编人物——黄海波饰演唐子义为主线,围绕他从猎人至土匪再至东北军军官的传奇人生,与两位义兄,妻子与情人,以及几位夙敌之间的恩怨情仇,展开苦难交织、血泪淋漓的写实人生和内心世界,用曲折细腻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重现近百年前关东风云,也打通了传奇、抗战、爱情、家族恩仇等多种类型的奇经八脉。
和其它抗战剧只侧重战斗凶猛不同,《乱世三义》极尽揪心扯肺之能事,描绘了一幕幕虐心场景。
黄海波饰演的关东穷猎户唐子义的平静生活在开篇前三集便被撕得粉碎,想娶青梅竹马的叶玉珊,却无奈叶家豪横成性五百两银子才“卖人”,想抓住土匪“杜三枪”拿赏金做聘礼,却被捉进山寨,好容易和两个义兄弟逃出生天,却得知父亲被叶家逼死,想报仇,却被叶家少爷一枪打得命悬辽河,可能是嫌这样还不够,无路可走的玉珊竟然和唐子义的义兄索智义结成了夫妻。
唐子义从快活的猎户变成辽河的“浮尸”,其内心承受的苦痛远远大于身体的伤痛,正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连番的重击,让唐子义这样的关东硬汉都悲从中来、泣不可抑。
黄海波以往被观众非常熟悉的作品,特别是年代背景相近的《新上海滩》《永不磨灭的番号》,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无论刀口上舔血的江湖人物还是枪林弹雨的抗战英雄,都能不失硬派演技高手的自信和豪情,《乱世三义》却大胆的把硬汉生生按进了苦难的辽河,让唐子义在爱情、亲情、兄弟情和家国情的熬煎下脱胎换骨。
关东,历来是谱写传奇史诗的沃土,古老的北风,呜咽的辽河,历尽风霜的黑土地,述说着关东男人的豪情与担当。
“三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随着剧情的深入,寄身兽医刘家的旧伤新爱,旧情人的他日再相见已是覆水难收,三兄弟的各自为营难免经历拔枪相对,当唐子义在土匪圈闯出“鬼见愁”的名号纵横关东,直到投入东北军却还要忍受日军的暴行,在铁蹄和刺刀面前咬碎钢牙,种种国恨家仇,无异会带来越来越狠的虐心表现。
近期“劣作”、“神作”频出,给抗日剧画上了污点,而作为《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等优质剧的导演刘江的新作,《乱世三义》由黄海波、田小洁、张晞临、任正彬、童蕾、陈丽娜一众老将新兵全力辅佐,国内泰斗级编剧俞智先老先生呕心沥血打磨剧本,担起了给国产剧正名的重任,而事实证明,《乱世三义》也确给抗战剧争回了脸面,一夜之间成为了国产抗战题材的新标杆。
是那拨黎明之前的人,加上个黄海波,谷仁义很出彩,叶青林也够可恶,有时候还负责搞笑一下……就跟他们之前的齐佩林、孙大浦一样出彩,这俩我最喜欢,大哥有时候有点酸腐,三弟总憋着股狠劲儿,叶玉珊太纠结。。。
电视剧还是前半段精彩,故事够跌宕起伏,后半段就差些了。
当然最后一战很精彩!
结尾又回到开始的地方,兄弟情义太催泪!
看了一点。目测还不错
老二儿子摆满月酒那场戏特别好,编剧台词厉害,全剧贯穿的口语特别地道。我也是第一次看黄海波的戏,的确是一个非常绑的演员。建议三倍加速观看,尤其后期,语速太慢了,看的着急。
老旧、拖沓
好片好片,值得一看的电影
抖音看剧 看了前几集 结拜三兄弟打虎后三弟娶妻不成反被刁难算计 导致家破人亡
黄海波演的挺好的,剧情也很丰满,不错
叶玉珊真渣女,唐子义真渣男说话就好好说,嗓子老压那么低你自己说的难受不,老大一天理想主义,老二最人,老三一天光知道拉屎不知道擦屁股,还光等着别人来擦,弄得老三家俩儿子像没爹媳妇没老公一样
只能打三星,怀念黄海波,也喜欢黎明之前,所以发现这部片子立刻看了,这片子演员没问题,演技全在线。当下当红的演员不少都在这里跑过龙套,但编剧有问题可以看出导演是当时划水之作,女主在开场三集里,其实就是蹦野迪跟男主有了娃奠定了全剧的基调。后来什么女主投身革命都很生硬,一个在步云桥蹦野迪夜不归宿还意外怀孕的主,你后期怎么强调悲惨,不幸,革命都是抹黑这些标签,至于男主三兄弟,真的跟仁义礼智信搭不上一毛钱。老大阴险狡诈职场高手,老二就一俗人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老三黄海波就一个字,莽。放在民国史的一段白话而已。单论剧情,就是水。
复古剧集回顾篇,乱世出英雄
真的好剧 演员演得好 名族大义 三兄弟没一个孬种 情义刻画的太好了 唯一败笔就是好人死太多坏人活太久 最后两集真的很感人 劫法场 二哥和小日本来谈判 掉包老三 大哥义薄云天 二哥虽然平时很混 关键时刻炸桥殉国 中国人各个都是好样的 民族气节拍出来了 中国人的情与义拍出来了
扣人心弦
我想像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8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
好剧
确实是如此,我的偶像我也要顶起来看看的呀
还算不错的剧,人物刻画的丰满,情感也表现到位。
两位演员都很用心塑造角色,虽然剧本后期拉胯,还是有可看性
每晚陪父上看
黄海波终于演了一部烂片
好像是和老妈一起看的,记忆里拍得还不错,很流畅的一部剧。
黄秀波演戏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