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偶然:与《夜与日》里的选择一样,都是处于各种限制中。
假如万物能够随心活动,范围大如宇宙无边,那各自所处的文化语境就远远不同,对各自行为的影响也差异巨大,这时,距离上再难偶然,同一时间作出同样举动也难;但总有,因为再大还大不不过身为物质存在的局限及语言对“偶然”的定义。
2. 总是忘记过去认识的人,总想为某个人拍张照;今日一别往后甭见,留着记忆再美好几年,都是永恒的假象。
脑海就是宇宙无边,记忆自己都会奔远,别刻意沉陷,给自己铸笼。
3. 有些人为什么突然就生气了?
是《突然的自我》听多了?
干了这杯,还有三杯?
一般来说,他是拿着大众信条作为自己的知识,一朝被反驳,自己想不通(从没想过),就觉得自尊被侵犯、就看不惯别人了,实则是被社会通行的词典给塑造了,他并不是“个人”,只是“社会公民”,那词典指导他如何生活、如何表现得像“个人”(仔细观察下,你会看到很多用词相近,语句结构相近的,他们是一部行走的死词典,不断被编纂)。
成为“个人”的人,很难生这样的气,因为他至少对现世大部分问题都有自己的考虑、形成一定深度自己的观察认识,只会探讨问题,不争啥对错,更不会“突然的自我”。
再次警惕:这个“自我”也是被塑造的。
还干?
别喝了。
4. 勇敢不是直言,虽然洪导片里的男主都靠“你太漂亮了,我就想跟你睡觉”这种摘自通行词典里的话,跟女人睡成了,他想问的是一句:然后呢?
然后,这么喜欢对可爱的字幕卡下手,就不得不提,红起蓝收,中间影片黑白,这大盘什么走势啊?
《北村方向》,步往“个人”。
北村方向 북촌방향The Day He Arrives 导演/编剧:洪尚秀(Sang-soo Hong) 韩国 2011 本片入围201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韩国“电影作者”洪尚秀第十二部长片,采用黑白摄影。
讲述不再拍片而在大学执教的导演回到首尔拜访师兄的几天里的一些际遇。
导演拒绝了前女友的纠缠,却又遇到与前女友相貌酷似的酒吧老板娘。
影片在冬夜的寒冷中,于酒吧饭馆的谈话间缓缓铺陈。
本片有着小津笔调的对话:天气、食物、客套话与场景的重复;也有侯麦式的小资产阶级清谈(以及用麦格芬化的对话所掩盖的故事暗流);更有基耶斯洛夫斯基酷爱的“两生花”式的神秘与偶然。
洪尚秀这样的影片观众一定不多,不喜欢的看着极其乏味,喜欢的却甘之如饴。
然而无论评价如何,影片里对中年危机的细腻笔触却仍是富有感染力,好像正是从日常生活的流水中截取了一段呈现。
这个年代,对青春岁月与年少理想的回忆仍是文艺青年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开头没有联系到英浩哥,柳导演只好一个人在首尔瞎溜达。
结尾总算打通了英浩哥电话,但是对方没空见面,柳导演自始至终没见到英浩哥。
坐在餐馆和电影系的学生喝了点酒,柳导演莫名其妙走到了前女友家门口。
时隔两年,回来找前女友庆珍,两人搂着睡觉之后开始做梦。
他从前女友家里出来,两人告别的场景已经是梦中发生的事情。
明明之前还在争吵不休,睡一觉起来就此告别实在说不过去。
在梦里,柳导演和英浩哥见面的故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上演。
原本打算在首尔逗留三四天,就这样在梦里过完了这几天。
来了小说酒吧三回都是梦里的虚构场景,因为英浩哥每次都会给老板娘介绍柳导演。
在梦里出现的人物,都是柳导演曾经认识的人。
不过,只有英浩哥关系最亲近,安排宝兰的出现只是为了崇拜柳导演自己。
毕竟离开首尔,柳导演在小地方教书落魄不堪,总要有人崇拜他才没有埋没自己的才华。
宝兰喜欢柳导演,才会一直追问前女友的风格。
直到柳导演说出自己的理想型,才说自己也是如此。
柳导演明显看得出来英浩哥喜欢宝兰,夸赞她的时候恨不得明说,但是宝兰对他无感。
-你真得很特别。
这也可能是英浩哥不见柳导演的原因。
当然,梦里还出现了一个曾经和他有过节的男演员,是第一部电影就合作过的人。
因为没拍成柳导演的另一部戏而怀恨在心,柳导演对他也颇有微词。
落魄的人不能只有他一个,总要拉个垫背的一起比惨。
对于前女友的思念都投射到了酒吧老板娘的身上,一个和前女友长得很像的人。
小说酒吧的老板娘一进门,柳导演的眼睛就在她身上没移开。
老板娘走开,柳导演说的是这个地方真不错,言下之意是赞美老板娘。
酒吧老板娘和柳导演因为情投意合而一见钟情。
两人的关系进展也是层层递进,一开始只是互相称赞但是不甘心止步于此。
趁着出门买饺子制造两人独处的机会,柳导演主动索吻没有拒绝。
为了睡到酒吧老板娘,从聊天的内容开始铺垫,因为老板娘会在酒吧留宿才能有机可乘。
柳导演收到前女友庆珍的短信内容,也在默默推进两人的关系。
结尾给英浩哥打电话之前,已经从前女友家里出来回到了现实。
一路上碰到都是和电影相关的人,这是他在梦里提过的事情。
导演是个自卑的人。
以至于开头那个女生三番四次来搭讪都被婉拒。
从拍摄了四部的导演到去乡下当教授,角色的转变使他再次面对首尔的学生时,面对对方的种种期待,却又无法给予什么的现实状态下,只能选择逃避。
而最后遇到街边摄制组和以前的制片人时,却又重新燃起那一丝希望,却被旁人冷冷地婉拒了。
当他说出“这样的天气喝杯酒,再好不过了”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他对别人的结束语:“那下次再见吧”。
这算讽刺么?
导演是个自私的人。
从再去找前任开始,到最后和酒吧女主人激吻,他需要的只是一时的刺激。
而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之后,又不希望和别人有任何交集。
所以当前任发短信给他的时候,他可以马上去吻另外一个人,理由却是像极了前面那位。
而当和酒吧女主人有了ONS之后,除了告诉她,她很漂亮之外,就是对她的三个忠告了:1. 多认识好人。
2. 喝酒不能醉。
3. 写日记。
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我也不能妄下判断。
总感觉洪尚秀在隐喻什么?
是那些繁复的四角关系?
酒桌上无时无刻的暧昧情愫都在萌芽。
一颗颗悸动的心随时准备着,以至于最后导演打电话给永浩哥的时候,总觉得永浩哥是和宝兰在一起。
不过,谁又知道呢?
这就是一部生活伦理实验剧,准确地说,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没有高潮,整段电影其实是在报“流水帐"。
最多的还是酒桌上的对话,生活化却有一丝丝黯然与无奈。
感情与事业,有时候真的说不清楚。
重复了三遍的镜头是导演出酒馆外抽烟的场景,黑白的色调配以雪白的香烟以及飘雪来点缀,虽然很多元素没有看懂,却有一点似懂非懂的韵味。
人人影视有时翻译的小制作电影真的不错。
哦,不对,这可是角逐嘎纳电影节的电影。
看起来不喜欢热闹 面对生人很拘谨的导演 来到首尔见朋友 却联系不到了一个人在酒馆写作 被路人邀请 发现原来是电影系学生 透漏自己暂时不创作了喝过酒 沉闷的导演好像变得活跃 邀请大家去一处好地方在那个水果摊大发脾气 责怪大家伙跟着他 然后导演就跑掉了走到了“她”楼下 那个两年前的她。
女人骂他 怨他 他哭 一塌糊涂 像个孩子 然后他们就贴在一起了 然后他又走了 说“我不会再来了 我爱你 别再联系了 你要幸福”笑靥如花 温文尔雅终于见到了好兄弟 整个人都一改昨日沉郁 一起吃饭 不停散发个人魅力又一日 和好兄弟一起去探望当年第一部电影的主角 然后被指责当初选角没选他 哈哈哈又聚到“小说”酒馆 他说 许许多多没有理由的事情组成了人生 只是人们喜欢找出其中一部分 穿起来当做是思考的主线 叫做理由酒过三巡 导演就和女主人贴在一起了 互道了 姓名萍水相逢 转瞬即逝下一秒就和兄走在了大街上 这已经是第三次路上偶遇女演员了庆珍依然念着导演 导演选择向女主人许下诺言 叠在一起 互诉衷肠第二天告别 并结下不再相见的约定 眼中满是深情走了 像来的时候一样 一个人 遇到很多人 相互寒暄 没了突然意识到导演很喜欢把镜头突然拉近
洪尚秀的电影,我总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就像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在上一个冬天的遭遇(当时下雪了吗)。
就像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年少时的荒唐事以及我曾喜欢过的女孩子以及我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我的。
其实我也忘了。
忘掉了一些关键时刻于是我的人生故事就再也接续不起来了。
就像我忘掉了《夏夏夏》和《生活的发现》这两部电影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奇怪的是,我却记住了导演洪尚秀。
真要概括洪尚秀的电影,其实很好办,那就是:吃饭喝酒聊天睡觉(上床)。
故事呢?
故事就是生活。
你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将干什么去。
因为洪尚秀这个坏家伙,你得以窥视另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暧昧或无情。
你知道这是电影,你也知道这就是生活。
洪尚秀不造梦的。
造梦的工程师除了吃饭喝酒聊天睡觉什么也干不了了。
《北村方向》就是这么回事。
不拍片很多年的导演文艺男进城访友,未果,去了前女友那里,真情流露还是虚情假意之后上床,第二天走人,说我们再也不要见面了吧,最好短信也不要发但短信却一条条发来成了旁白。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与友人、友人想泡的女人从饭馆到酒吧,聊聊聊。
酒吧老板娘恰好长得像导演文艺男的前度,于是……发生了什么你都预料到了。
导演文艺男给酒吧老板娘留下了三点建议后,闪人。
这三点建议是:1.多结交好人;2.喝酒时不要醉;3.写日记。
不,没这么平淡。
机锋都藏在对话里呢。
发生了什么你全都知道,于是你知道男人女人全都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底下都藏着想把异性对方俘虏上床的心思。
或许还有同性之间的沉默交锋。
情欲的刀锋欲亮未亮,雪却下得纷纷扬扬。
对的,恰好也是个冬天。
一个冰雪下面隐藏着热火的虚伪季节,在洪尚秀的黑白镜头里却是那么典雅庄重。
但情欲仅仅只是孤独、无聊或虚无的副产品罢了。
难道不是么?
一个再也不拍片或再也拍不了片的导演到城里来找大哥干什么?
单纯就是为了喝个三天两夜的酒?
那为什么大哥忙于自己的事务或终于搞定想搞的女人你怎么还赖着不走?
和拍片时认识的演员们摄影师们在雪地里瞎聊想再约场酒人家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是冬天),真的冷了你知道吗,你什么也承担不起。
你战战兢兢言不由衷人家堂而皇之顺水推舟,你真真切切提出建议三点人家真心实意等你而你却一去不返。
请你消失吧,导演。
实际上就那么回事。
但洪尚秀真的拍成了一部精致的诗篇。
有些人分分钟可以读完的诗不去看却追着洪尚秀的电影,不就是因为有时候,需要一段漫长的情绪而不是人的陪伴么?
玩男人也一样。
我这次终于想明白了司法独立的本质就是剥夺议会主权,因为法律的关键在于实施,你制订条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性解放的本质就是下半身不经过大脑思考。
娱乐的本质也是一样的,游戏独立于现实自成一体。
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艺术和娱乐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我认为这里主要体现的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艺术的庄重感是前现代的死亡赋予的,娱乐则是现代性对它的转换。
投身艺术就像投身爱情一样,现代性使其成为不可能。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个诅咒,而是一个福音。
艺术变成娱乐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新天地,资本主义彻底摆脱了死亡的威胁。
洪尚秀的片子没少看。
今天早晨5点多就醒了,选了《北村方向》看,刚好看完,出字幕,又睡过去了。
洪导演片子里的男主,大多是文艺分子,导演居多,然后是演员,艺术家。
洪尚秀片子里的导演也好,演员也好,都属于那种地下级别,一般状态处于拍(演)过几部没有公映过,在小范围内传播过,“全国人民”没听说过,但会有一定数量(哪怕是几十个,也是一定数量啊)的铁杆粉丝,尤其是女铁杆粉丝。
文青的虚伪,两性之间、同性之间的微妙,是洪导演的三板斧。
三板斧在这里不是贬义,《一代宗师》里,勇哥打不过叶问,说:你们咏春就摊,膀,伏三板斧。
叶问说管用就行。
洪导演对文青的虚伪,两性之间、同性之间那种微妙的刻画,少有导演能出其右,深入骨髓。
洪导演电影里的文青,都会憋着一股子想上别人的劲,但是表面却喜欢各种高大上,满嘴跑哲学和道德。
比如《北村方向》里的导演,遇到很像最钟爱的ex的酒吧老板娘第一秒起,就在想怎么把她上了。
最终上了后,满嘴说的是“我希望你幸福” “我爱你” “我真的希望你好”“我会让你幸福的”。
第一次看洪导演片的人搞不好以为这种走向会是一个美好的爱情结局。
镜头一闪,第二天酒吧老板娘送导演出门,以为导演的台词会是:等着我,我会回来接你的。
结果是连电话都不给,只是很高端的叮嘱老板娘记住:1,要多认识好的人。
2,喝酒不要喝大了。
3,要坚持写日记。
... ...而再之前,喝大了,跑到之前纠缠不清的女友那,说着“我发现我不能没有你” “没有你我活不下去”“我爱你”,把这姑娘彻底撩拨了,干完之后,镜头一闪,导演站在门口:我们以后还是不要再联系了,对我们都好。
姑娘:发短信可以不。
导演:短信也不要发。
... ...导演很久没拍片,隐居到“地方上”教书,来首尔找哥散心,除了哥谁也不见。
哥呢,则带了一个他很珍惜的后辈(美女 电影评论教授)。
美女教授很仰慕导演。
导演说的每句话都充满了哲学和反思,美女导演眼里流露出欲望的光芒。
哥看在眼里,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比如导演起身去弹钢琴,美女教授惊呼你还会弹钢琴,哥说这都什么啊,他是先学会左手弹,再学会右手弹,然后俩手一起弹。
美女教授说管他,反正好听。
导演一阐述哲思,哥就很郁闷。
但好在导演还算能克制,知道那是哥喜欢的女人,任美女教授百般撩拨,还是守住了裤腰带。
哥也看在眼里,虽然对导演抢走风头心里不爽,但也觉得导演还算义气,没有见色杀友。
美女教授似乎也知道导演不接她的炮,是因为导演觉得对不住哥。
于是更加郁闷。
最后在饭桌上美女导演和哥都顾左而言他的爆发了情绪,导演滑头的避开了漩涡的中心。
要不是又更美丽的像EX的老板娘成了他的目标,估计在美女教授的攻势下,哥也要被“去你大爷的哥”了。
只能随便写写,语言根本表达不出来洪导演电影阐述的1/N,很多东西真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洪导演对这些人性的刻画,描述,我是转述不出来了。
只能去看。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
极品好色男利用自己拍的电影和自己导演的身份来泡妞,但名导的身份却让这个孤僻冷漠的男人非常困扰,找的女人长的都一个样却从不重复,如果将这些相似的女人拍成照片链接起来不就是电影嘛...每个女人都是“同一个女人”的一帧。
北村方向是摄影机时间流逝的方向。
这是电影中的电影。
再没有一个如此聪明的导演,能这么字字珠玑的讽刺着生活里的一切,却也这样美妙的引人入胜。
寒冷的雪,温润的酒。
电影里面的几个人,总是在这样的一个圈子里绕来绕去。
成俊在前女友家中临走时说的我爱你,又说我们必须分离,比起后面的酒吧老板,导演给出了两者之间一丝细微的差别,这个时候的成俊说的是真心话,而且眼中带着泪。
留恋于自己的回忆无法自拔,在每每唤起这种情愫时,却迸发出瞬间的热情,流泪,拥抱,接吻,上床。
我相信主角在那一瞬间的热情,但是在反复和逃避中,他最终毁掉了自己的一切。
在猜测女人心思的段落里,很明显能看出导演的男人视角,并没有像之前那样一下子就揪出来,大约还是有所保留的。
电影里面的三个女人,都在渴望自己的爱情,用着不同的方式,或者是自己一成不变的方式,在试探着男人们的心,或者其实只有成俊的心。
另外电影刻画精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在喝酒前后。
比如酒后合拍男主角的吐槽,以及清醒时好友之间的一通电话。
在美好之外,这是生活最真实的部分。
像是电影里的‘小说’酒吧,那些美好的愉悦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存在在‘虚构’里。
为什么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除了看到好演员,好导演,还看到了自己。
無感
第一次看洪尚秀的片子,尚不太能接受这种风格类型。不过一开始导演发酒疯跑去EX家大说那些撕心裂肺的蜜语甜言,第二天早上又淡淡说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吧!这种感觉真是陌生又熟悉。那件折磨人的小事叫爱情。
1.多结交好的人 2.喝酒时不要醉 3.写日记
精致,明了,准确。具有法国文艺范儿的精致文艺小品,以小聚重的似小实大的人生主题;清晰明了的故事节奏和叙事手法,有侯麦和小津的慧根,不断重复的段落和景物使得影片和故事都更具凝聚力,反而不让人觉得烦。
这些男人真的配不上这里的女人。 难得找一些圣母心的姑娘做情人。
男人啊男人 女人哦女人 人呦人
难得看完洪尚秀一部电影想再看一遍,好像是喜欢那个总是把店空着的女老板忽远忽近的神秘感。
妹子们都太美,美女店主尤甚。我爱你,你一定要幸福!
人和人见面,说得都挺好听,一切都是偶然,其中的神秘是人为加上的,多情餐馆和小说酒吧
用固定场景,用绵密对话方式,那不叫电影,那是话剧,
睡完不留电话却留下做三件事的念想 作孽啊
这……哪跟哪啊……?可能有点反讽爱情的意思,不过……也太假了吧,我在看些什么??
洪尚秀的黑白片一般都好于彩色片。冬天好过夏天。男人好过女人。
毫无道理
长成这样再会说也不会让人有性欲吧…
洪尚秀的电影一贯如此了,喝酒吐槽吃饭打炮。虽然细微,但这就是生活。
黑白色刻意的变成了寂寞的颜色,雪花透出寒得彻骨的冷,一个没有方向的导演,习惯于停留在某个不认识女人旁边,来一炮后,有些愧疚,却已然习惯的离去。
无比做作的生活琐事被渲染上了电影 做作的程度更上一层楼了
最近都看了些什么辣鸡
镜头不要乱拉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