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吧,老杜就是一厨子,早在30年前,他刚刚从配菜的转为厨师以后,他就立志要成为一位出色的厨师,当时,各家港式酒楼都比较流行张彻张大厨子的生猛口味,于是他也似模似样学做张大厨子的特色菜,整出一桌《碧水寒山夺命金》,不过由于初次掌勺,怕用火用料过度,结果在火炉边放上时钟,在调料边放上试管,以免出现误差,最后菜上桌了,结果整的大家都不满意。
掌柜心想“你个没出息,想倒咱酒楼招牌呀”!
得,最后又让他做配菜的了。
这一做又是七年,终于有一天,隔壁生意甚好的黄百鸣酒楼因为厨子忙不过来,请他帮忙,于是又干了七年的杜配菜又成了杜厨师。
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准备闹钟和试管,成了杜厨子的杜配菜只能跟着别的厨师的速度一起烧,别说,这一烧味道还不错,虽然是快餐,但是由于黄百鸣酒楼的客源好,大家都爱到这大众口味,结果黄大掌柜一高兴,就正式聘下了杜配菜。
杜配菜终于正式成为杜厨子了!
杜配菜猛然发现,原来做菜不需要这么仔细,只要招牌响,火候够,菜自然就是好菜。
于是乎他一口气出了好几道新菜,虽然都是仿着别的厨子做的,但是大众口味就是喜欢这个,终于,在《阿郎的故事》这道他研发了很久的菜上桌之后,客户争着抢着要看看厨师的真面目,于是乎杜厨师成了杜大厨师!
社会上也有了这么个共识:黄百鸣酒楼的杜大厨师手艺不错!
再后来,由于黄百鸣酒楼年久失修,装修跟不上时代,喜新厌旧的食客们也渐渐很少光顾了,羽翼渐丰的杜厨子早就跃跃欲试想出来自己干了,机会难得,于是,找了爿店面,开起了银河酒楼..自己创业风险难料,虽然艰难,但杜厨师还是凭着一帮肯干的伙计和自己以前的黄百鸣酒楼建立的一点客源搞了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杜厨师总是在研发特色菜的道路上不但进步,虽然一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烧了不少便宜可口的快餐,但他毕竟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名头,那是拜特色菜所赐。
只有把自己的手艺练好了才能让酒楼客源滚滚。
时光荏苒转眼杜大厨子变成的杜老厨子,这期间他和别的酒楼合作过婚宴,也搞过年夜饭,虽然花样很多,但都众口难调,所幸银河酒楼也依然生意不错,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源,杜老厨子人老心不老,他想着开连锁,于是做惯了粤菜的他,研究了个叫《蝴蝶飞》的大路菜,不过反响平平。
而这次他又开始研究了法国菜。
扯了大半天,终于扯到了这盘叫
法国菜自然少不了红酒,老杜找了瓶Johnny Hallyday的红酒,这是瓶年份不错的正宗法国红酒,和美国那瓶著名的Al Pacino有点神似,当然味道还是差那么一点了,没办法Al Pacino 红酒价格太高了,银河酒楼可不想冒停业整顿的风险。
回头说这法国菜,这道菜杜老厨子可是花大心思了,用料那是相当足,特别加了好多杜琪峰的独门调料,什么林雪酱油,秋生姜,还有后来新研发的加栋孜然等,当然调料是东方的,做法当然按西方的来了,中间也尝试的加了点以前《文雀》里面用过的夜路雨伞的微火,最后出锅了,这是一道让好多银河老顾客期待已久的菜啊,不过说味?
怎么说呢,味不错,不过少了点嚼劲,配料到是没让人失望 酱油还是那么香,生姜还是那么辣,红酒也凑合,只是主料稍微嫩了点,一口两口都进肚了,没什么回味,最后只留下一嘴的姜味。
当然当然,这菜给我们这些吃惯他粤菜的人来说,肯定有那么点怪,不过不要紧,杜老厨子这菜是给法国人吃的,我们要的新菜?
别急,别急,不是听说有个叫红圈和叫夺命金的新菜么 估计应该等的不久了!
每次看杜琪峰的黑帮片,不出五分钟就会有要去混黑社会的冲动。
点解啊,点解一个个都这么型!
特别是黄秋生,一年比一年耐看了,搞不好有潜力进化成港版克鲁尼。
《复仇》秉承杜氏《枪火》和《放逐》的路线,说的仍是侠义精神和男人之间的情谊,还是升级版的——跨国。
其实此片除了兵器不对路,服装不对路之外,从意境上来讲就是一部打着黑帮片旗号的浪漫主义时装武侠片。
很多时候剧中人的行事方式,简直不能用讲求实效的现代眼光来理解,更多的是浊酒一壶仗剑天涯的江湖豪情,往往让人一边心里大喊好假,一边又觉得酣畅淋漓。
详细剧情这里就不透露了,随便举两个例子。
话说这帮杀手热衷枪打自行车的游戏,一人一枪可以使无人骑乘的车前行而不倒;他们视生死如草芥开工时枪林弹雨里可以偷闲数秒点烟;还有一幕密林中七人近距离对爆数十分钟不死,请问这真是枪战吗(当然这似乎已成杜氏招牌了)?
怎么看都更像冷兵器时代江湖人物过招的情形嘛。
但是,可能是杜导的气氛营造太妙,细节太优雅,场面调度已入化境,所以就算是典型的形式大于内容之作,就算剧情弱化,新意欠奉,还是让人忍不住一再追捧。
无他,好看而已。
负责任的影迷是不是该“欣赏之深吐槽之切”?
参照盖里奇的『RocknRolla』!
国际化的钢产气质黑帮片,哪一条是出路?
是吴宇森的『face off』,还是Chow Yun-fat的『血仍未冷』,又或是鬼佬版的『枪火』『放逐』?
如果杜琪峰请阿兰德龙爷爷扮男主,会否更具吸引力,尤其对亚洲观众,来次对荣耀经典黑帮形象的穿越,为啥不呢,老杜不可能没从六七十年代的法国杀手片中汲取过灵感。
初观杜琪峰《复仇》时,年轻的我只看见夸张的枪火与荒诞的牺牲。
弹道如泼墨的暴力美学下,那个为陌生人赴死的赌徒,在二十岁的价值观里不过是个愚蠢的浪漫符号。
十五年后再遇这部黑色史诗,才惊觉那漫天血雨里飘洒的,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侠义基因。
当法国杀手用蹩脚粤语喊出"兄弟"时,当赌场霓虹照亮三支结盟的枪管时,我突然理解了荆轲刺秦前的高渐离——有些道义,本就需要用不合时宜来证明其纯粹。
这让我想起此刻在乌克兰原野上那些"不合时宜"的身影。
他们不是地缘政治的棋子,而是手持现代武器的古典侠客。
当全球都在计算利害得失时,总需要几个固执的灵魂,用生命为"正义"这个濒危词汇作注。
就像电影里中弹仍要完成仪式的杀手,现实中的国际义勇军也在完成人类文明的某种精神仪式。
我们当然可以精明地追问"值得吗",就像质疑电影角色的选择。
但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不正是为了保存这种超越功利的浪漫?
杜琪峰的枪火教会我们:真正的伟大,往往藏在世俗眼中的"愚蠢"里。
那些燃烧的生命,既是给黑暗时代的耳光,也是照向犬儒主义者的明镜。
致敬所有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
愿你们如电影最后的烟花,在照亮黑夜的瞬间,也成全了自己的完满。
继2007年王家卫拍出第一部英语电影《蓝莓之夜》后,杜琪峰在两年后也交出导演生涯上第一部有英语对白的国际作品《复仇》,同样也是轻松入围戛纳竞赛。
值得留意的是,2009年戛纳竞赛单元里有三部华人导演作品,除杜琪峰外,蔡明亮的《脸》也是一部跨国合作的影片,足以可见在千禧年代后期,华语导演开始纷纷尝试跨国拍摄,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至于作品水准则是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一位在自己擅长领域吃香的导演,转到非母语拍摄都能获得成功。
王家卫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而杜琪峰这部《复仇》要稍微好一些,幸免沦为烂片的下场。
杜琪峰作品一直由“银河映像”的团队打造,所以有较为统一的主题和风格。
这部《复仇》虽说是和法国合作,但有别于“全盘西化”的《蓝莓之夜》。
这个剧本采用半中半洋的设定,有效掩盖掉作者风格移植到非母语文本时的水土不服症状,而且能让杜Sir的铁杆影迷更容易接受。
事实上,这个剧本的出发点和《蓝莓之夜》颇为相似,王家卫是对爵士歌手诺拉·琼斯的迷恋及后为她量身定做剧本,而杜琪峰则是一心想跟偶像阿兰·德龙合作拍摄犯罪电影,只不过因后者身体状况而中途换成了现在这位摇滚歌手约翰尼·哈里戴。
剧本在塑造男主角时并没有像王家卫的《蓝莓之夜》将港版人物“西洋化”后出现的错位不适感,相反,男主角一心只为家人复仇的行为动机符合中西文化里的共情与共识。
这自然是导演和编剧在创作剧本时对两种不同文化融合时深思熟虑的结果。
杜琪峰和韦家辉创作的剧本往往是天马行空而不拘一格,很多跨类型实验的元素出现,在这个较为老套的复仇故事的后半段引入男主角失忆的情节,给老生常谈的叙事文本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思考空间。
一个人失忆后是否还有仇恨?
这是个很有趣的存在主义话题,尽管剧本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点。
其次,剧本较为合理地将法国男主角的复仇情节融入到香港本土特色内容,尤其是杜琪峰最擅长的枪战戏和兄弟情谊里。
法国男主角和香港杀手帮两条主线并行不悖,各有千秋。
杜Sir这次交出了两场颇有看点的枪战戏,一幕是烧烤场月黑风高杀人夜,另一幕是废物回收场的“屎壳郎”大战。
精准的场面调度和摄影剪辑令这两场枪战戏焕发出作者化的诗意效果,月夜下的树林和荒地上滚动的废物堆隐隐透出对经典西部片的致敬效果。
忠实影迷可能会从不少场面中找到过往杜Sir作品中的经典影子,比如《枪火》里的人物站位,《文雀》里的雨中大战,以及《放逐》里的飘逸氛围。
杜Sir的枪战戏愈加讲求美学意境,而非肤浅庸俗的暴力冲突和血腥刻画。
然而,这个剧本的后半截有不知所终的感觉,尤其是在香港杀手帮被灭后,一大段由男主角独自支撑的高潮枪战戏不太过瘾,难以满足一众影迷的期待值。
另一处欠缺的是没能发挥出政治隐喻的魅力,在这部《复仇》之前杜Sir的多部作品均以复杂微妙却深入浅出的戏谑感来达到政治影射的目的,他第一次入围戛纳竞赛的《黑社会》就是最突出的例子。
在这部作品里似乎难以将这种拿手戏展露出来,尽管当年法国《电影手册》主编付东对这部作品吹捧有加,提及“归属”与“拆伙”在叙事文本里的政治指涉,但是在老外眼中这种虚无缥缈的政治性始终没能在现实层面找到落脚点,无疑令影片少了一些可供解读的空间。
不过透过这部作者化的枪战动作片,至少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华语导演只要在剧本上考虑周全,依然可以平衡好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甚至是透过作者化的策略去尽量消除掉文化冲击之下的突兀感。
最明显的莫过于在影片里,男主角回到女儿生前住处,亲自下厨煮西餐给杀手帮品尝,之后在餐桌上互相切磋枪法技艺的一幕,完全就是中西方文化融合以及导演作者风格展露的典范。
⭐ ◀ ▶ ⭐ ⭐ ⭐一個飽經風霜的「獨行殺手」造型的「老家活兒」雇傭來三個「殺手」,誓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為他慘遭殺害的女婿和外孫而復仇;面對一個意義漸漸消隱的「復仇」承諾,面對一個逐步踏入失憶沙海而遺忘復仇初衷的「雇主」,拿錢辦事兒,是「行規」,是「道義」,是身為「殺手」骨子裏置生死於世外的使命和義務;對於「老家夥兒」而言,他則依賴以「照相」、「郵票」和「手槍上的名字」來作為自己日漸遺失記憶的載體,以具象的物件來象征他內心「復仇」意誌的外化延伸;極盡浪漫主義來塑造「兄弟情誼」和其「反英雄」特質,高度風格化的表演和場景調度,大量憂郁的吉他伴奏,「自行車打靶場景」頗有「西部電影」的余韻和荒涼感;「空間運動」是【杜琪峰】電影的一個顯象特征,其不僅體現於精心編排的「鏡頭語言敘事」,也指「角色」效忠關系裏「命運」的跌宕和跳躍,以「巧合」來編織一種強烈的「宿命論」色彩;我喜歡「野林槍火之戰」前雙方因「孩子」而共同默許的對峙;隨著月光的漸隱漸現,尤為風格化和純粹抒情的場面表現賦予其一種超現實的美學意味;「殺手」如同置身於一條無盡的自我犧牲和毀滅的「莫比烏斯環」,沒有孰黑孰白,沒有希望和退路,兩端唯有「死亡」的共同歸宿!
杜琪峰 ★ 男 🔥 54 R 🔴 2009 🔵 中國 X 香港 🟣 2024 ▲ 7月 🟣 ➊ 🟣 24🟣 線上 觀影 🟣 網絡資源下載 🟢 55 inch🟣 Ⅱ ≈ 109分鐘🟣 原聲音軌 ★ 中文字幕 🍁 ★ ★ ★ 6 9 🍁【杜琪峰】槍火 X 三部曲 第3部 作品
剧本为主角设计了脑中子弹和失忆的梗,意图探讨“仇恨如果忘记,是否还应继续复仇”的议题。
然而就像影片最后终须主角自己出手一样,这一议题实际没有意义和戏剧功能。
作为复仇片,人物关系落俗,主打江湖情义也不新鲜,闯关难度也停留在以寡敌众的层面。
相比以往银河映像作品,剧本只能算中庸。
导演功力深厚,动作场面和桥段翻新招数很多:树林夜战、雨伞阵、楼层枪战、垃圾场对阵,重点场面的视听形式感都做得很足很带劲。
很喜欢海报那个场景,西部片的颜色和风沙也处理的浓浓港味,还有月黑风高以及法国最爱的广场露天咖啡,选地点都很有特色,故事简单,最有意义又无意义的复仇,杀手的道义和老父亲的失忆,结局处理的有点讨巧省事。
有人说,所谓的灵魂,就是指我们的记忆,因为我们的记忆里住着我们所有的幸福与快乐,住着我们所有的悲伤与仇恨,住着那些我们想记住的和我们想忘记的。
若是有一天,我们忘记了所有过去,我们便一无所有。
他有一个女儿,他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小时候的女儿天真可爱,会骑坐在父亲的脖子上对着相机的镜头甜美的笑。
会牵着父亲的手和父亲散步。
后来,女儿长大了,离开了家。
一个人去了远方。
但她还是想着自己的父亲,她会给父亲写信,给父亲寄来自己的相片。
于是,他看着相片里的女儿嫁人,怀孕,他看到了自己的外国女婿,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外孙。
透过相片,他看到了女儿的所有幸福,他想把这些装进自己的记忆塞进自己的灵魂之中,但他明白,终有一天,他会忘记一切,因为他的脑里有一颗该死的子弹,会在若干天之后,夺走他的所有过去。
但他想,没关系,若是那一天到来,他也会从相片里看到女儿的快乐,即使连这都忘记了,他也会知道她们一切安好。
于是他一个人守着他的餐馆,做一个厨师。
直到那一天。
他漂洋过海来到了那个遥远的城市,他看到了他视之为生命的女儿躺在病床上,一头金发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泽。
医生说,她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
他也从相片理由看到了自己的女婿和外孙,不过那已是三具尸体,鲜血与伤口在黑白色的照片里显得愈加冰冷。
女儿已无法开口说话,只是用颤抖的手指想要告诉他关于仇人的消息。
他把女儿送回家,然后一个人留在远方,在昏暗的屋里对着相片一遍遍写下同一个单词,复仇。
复仇,那已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他只求天主垂怜,在他手刃仇人之后再夺取他的记忆。
快意恩仇,本就是很多人向往的传说,而我们也常常是更爱看些关于复仇的故事。
因为这样的故事里,常常有着一个落寞的主角,他身世凄凉,半生坎坷,所有的生命的意义都只为了夺去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可悲又可怜,而所谓的复仇本身又常常带着浓重的宿命的意味,一个人把一切都交给仇恨,无论结局是否成功,都命中注定般会有一个悲剧的收尾。
就像英雄本色里,高英培得意洋洋的说,谁说好人就一定有好报的?
虽然最后龙四回答了他,谁说坏人就一定有好报的?
但其实这个世界本就是这样,总有些人注定一生欺压着另一些人,弱者们无可奈何时的奋力一搏,有时也不过是把自己从一个深渊拖到了另一个。
在无奈的现实之中,我们常常用并不一定存在的公理与正义来安慰自己,或者我们会寻求着那永远不会到来的帮助,我们在这个满是荆棘的世界里幻想着一片乐土,最后却发现,我们想要的,不过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
黄秋生几个人并非是什么正义的化身,他们和对面的杀手们本就是同一类人,但他们看到了那个一个人固执地在异乡寻找着自己最后的生存意义的男人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然堕入了那名为宿命的迷局之中。
四个男人在前厨师女儿的家里吃着前厨师做的意大利面,然后把盘子掷上半空以前打碎。
在垃圾场四个人一边笑着一边开枪击打着废自行车前进。
终于找到了那几个杀手,前厨师说,兄弟,我餐馆的名字叫做兄弟,它就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现在它是你们的了。
杀手与杀手拔枪相对,子弹纷飞的那一晚,有云有月。
他躺在简陋的手术台上,几个杀手正为他取出体内的子弹,他们说,我们是你的朋友,那个幕后主使是我们的老板,不过,现在你是我们的老板了。
但是终于,在手刃仇人之前,他忘记了一切。
他忘记了仇人是谁,忘记了女儿的样子,甚至,他连复仇这个单词也忘记了。
但终归有人记得的,杀手们把他一个人安置在女人和孩子之间,然后去了报仇。
他们想,若是一个人忘记了一切,那他便不会记得仇恨,若是一个人忘记了仇恨,他就不会再有悲伤。
其实一个人永远不会选择遗忘,因为那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灵魂,但人终究会遗忘,那时候便是你的灵魂抛弃了你。
他和孩子们在海边玩闹,看起来很快乐。
这或许便是曾经存在于他的想象之中的,失去过去后的生活。
直到那一天,吃饭时,他忽然听到了女人和孩子们的哭声,他抬起头看着新闻里播出的三个死者的照片,他很诧异,这是我认识的人么?
一个小姑娘抽泣着说,他们是你的朋友,是你最好的朋友。
那人跪在那儿,只祈求天主的垂怜。
其实,当主角最后拿起枪奔向他的仇人的时候,复仇这件事本身成功与否,已经全不重要了。
因为我们想看的都已经看到,因为宿命中的英雄已经踏上了自己的路,因为曲声已经响起,大幕正要拉开。
我们自出生那一刻起,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便是我们的灵魂,若有一日连它也将我们抛弃,我们不只不会再有悲伤,我们会一无所有。
他们在这个行业里一直是专业人士,把杀人这个行当都行使得循规蹈矩如同行尸走肉了以后,百无聊赖。
每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那一顿意大利面,老当益壮的玩儿枪身手让枪手三人组的骨子里寂寥了好久的血又开始沸腾。
你是厨子?
飞出去的盘子伴着枪声,糊弄鬼呢?
结果呢?
其实鬼是最不好糊弄的。
一个过气的法国枪手,为了女儿不远万里来到澳门想要复仇,却发现自己已近暮年,身在异乡,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阿鬼、柱、肥乐刚把老大的女人和偷情的姘夫用子弹钉在了床上,转瞬间又接了这单新的生意。
法兰西老头把银灰色的双鹰上膛,阿鬼、柱、肥乐同时拔枪,在废弃的垃圾场,一辆旧自行车在四枝手枪喷射出子弹的催推下,伴着西落黄昏的夕阳,绰影婆娑的芦苇,和“断送一生憔悴,知他几个黄昏”的老爷们一起翩翩起舞。
暗月夜,战松岗,枪在放、弹在响,惊起了飞鸟撼动了迷漾,只有暗夜中的月亮在和仇恨胡诉衷肠。
这个过程让枪手三人组重新找到了遍野绿、嬉戏醉眼,莫负青春的豪气云干和畅快淋漓,稍不留神却发现老大就是法国老头仇人幕后的主谋。
流年暗中偷换,西风几时袭来?
一切都是巧合罢了。
原地拔枪还是继续释放,选择不需要多少时间,时间是用来处理选择……就这么定了,再回头,高城断望,灯火已昏黄。
君知否?
狂风过后,战兴浓如酒,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就算被十面埋伏,先点根烟,手也就不再抖,乱枪声中,豪情只剩了衣襟晚照。
老人跪摊在沙滩祈求主给他指点,直到离开他的人都一一出现,捧起了他无助的脸,让他继续复仇。
中心广场,教堂的钟声,行走的人、飞翔的鸟,愤怒的子弹指向了罪魁祸首,孩子们在你身上贴满了以提醒他的标记,你可以脱掉,但无法抹去的确是你脸上的阴霾……朋友来了有好酒,而你在他眼中是恶毒的豺狼。
当他再一次坐在海边,他是彻底的失去了一切的记忆,没有记忆就不再有仇恨,也许就不用再复仇。
杜琪峰,这次和法国人的一次合谋用梅尔维尔的感觉,把仇恨又搞大了……
豆瓣上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并不高,我起初很纳闷。
杜琪峰,黄秋生,任达华,黄日华,林雪,林家栋,张兆辉,叶璇……,这么多人的组合,这部片子怎么也不会太差吧。
结果看完后才发现,这部电影的看点也就只有这些人名了。
里面的每个演员都是全力出演,包括那些只有几个镜头的配角,导演也是依旧的杜琪峰风格,但是故事实在是太差了。
正常影片最多给2.5星3星,多给一星附加星给那些演员。
想拿奖的心迹太重了。
杜sir这回偷懒了,把放·逐多P一个鬼佬就拿去糊弄爱慕他的法国人。可惜墙里的眼光是挑剔的苛刻的,杜sir cos 自己是不会得到勋章的。但是这片子里真的填满了杜sir最标志性的一切,最银河的一切。最闪光的一点该给罗大佑。给个四星,为银河迈向国际的第一步。
这么弱而且又扯淡的故事也就杜琪峰能像模像样地拍出来,片子值两星,加一星算影迷致敬
杜琪峰已经进化到不需要情节就可以凑出一部电影的地步了。
好吧,我不知道为什么平均分7都没上。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还真蛮好看的。很有杜琪峰那股黑色风采。个人认为黄秋生演得很好。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失忆,忘记感情,忘记仇恨。
幕后团队那么强大,就不能好好讲个故事?
情节老套,加个老外不伦不类。唯有部分场景的处理和依旧火爆的枪战场面可见是出自老杜的手笔,其他乏善可余。老杜真老了?!林雪为什么总是这么爱吃。汗~
6.
兄弟。
不感冒
Vengeance.2009.DVDRip.XviD-GYGAY
接单有风险啊……失忆靠宝丽来是赤果果地照抄记忆碎片么……
枪战武侠
记忆碎片加上兄弟情 虽然当老外即使失忆 也要为朋友报仇的那刻 有些被感动 但还是对杜琪峰有些失望
这片太顶了 感觉比柔道龙虎榜好看?山顶烧烤那场我反复观摩 牛得我擦鼻血
Hallyday的脸有Bronson的味道
尼玛,这神马破电影啊喂,忒装神了!!
失了慣常的權力角力,韋家輝這劇本就不過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通俗劇,盼望著杜琪峰的炫技撐腰。然而,咱們捫心自問,一旦脫離華人領域,放進坎城這個國際鬥獸大場裏,杜琪峰的調度,真的夠炫嗎?雲中先生當年寫給《落日車神》(Drive)的短評,或許已夠說明一切:「足以令杜琪峰羡慕嫉妒恨——就算他不喜欢这片。」
罗大佑啊罗大佑!
想耍牛逼,结果耍了个傻逼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