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大圣
主演:达式常,陈晓旭,张明健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1
简介:大家对“命中注定”这个词都耳熟能详了,也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详细 >
陈晓旭投资拍的片子,对于里面所讲的善恶,很有感慨
吃斋念佛,普度众生,充满古书气的一部电影
很得启发 浓缩就是精华
从事上改过,从理上改过,都不如从心上改过。
近来越发感觉到因缘际会在个人生命中的示意,性格为因,外境为缘,说到底,还是天性使然。很偶然的知道了这么一篇东西,更好奇的是居然还有人将之拍成影片?经了解才知道,原来竟是陈晓旭在2001年出家前,邀请黄蜀芹的儿子郑大圣拍的这么一部“中华传统道德教典——《了凡四训》”。功德一桩啊!当时她的出家和辞世都没引起我太多的注意,现今想来,也真是个不寻常的女子啊。
命自我立。
这书也能拍成电影……袁了凡写这书实在也非儒非佛,劝世书不能说毫无积极意义,但当下完全无需再提倡这个,以改命为目的而行善,未免显得动机不纯。好在郑大圣还是有想法,形式做得有趣,舞台剧、传统影戏、纪录片、画卷等等。但内容终究无趣。道理不少,但空话和迂理也挺多(毕竟有净空这假佛门)。
看了书了,又读了讲记,第一回听是大学两三年级,差不多二十出头,现在三十四五,从不信到信走了十年有多。想找来看。五月上来在七宝寺院得到光盘。所有的学习好似都是菩萨引领者去的,读完了书便见得光盘,塞翁失马又牵匹马回,一直是这般在冥冥中受教。需时时读诵反省受持。
为人需以“谦”,因而六十四卦才显皆吉,“君子先骑识,而后文章可也。”谨以此戒我之虚妄,切记切记。
很催眠
善恶因果报应的宣传片,披着儒家经典+佛教的战袍,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浓缩在一起,难分难解。
君子不欺暗室,阳善和阴德及善的真伪我还在体悟,人生无常肉体易逝,被数拘住,就是凡夫,命由自己造,福由自己求,进德修业,在每个念头上谨言慎行是一生的功课,云谷禅师应大猷着实可爱,然鹅这么严肃的影片演员读错字,更重要的是把修善的本心功利化,有违本意,和现今很多居士林一个腔调,只能三星
大家对“命中注定”这个词都耳熟能详了,也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闻之真是醍醐灌顶,因循二字恰恰道出了根本所在。
160803子夜,没看下去,但书仔细读!
完全没有思辨。。。。弹幕里弹出的人貌似有些高中都没有毕业,思维简陋粗糙,很多评论也都偏安一隅,不过是找个信念躺起罢了
早就听说过古代袁了凡先生的故事 得知他的传世之作还拍成了电影就来观看。电影情节很弱 台词多 有点像纪录片或者舞台剧那种 是老年袁了凡跟他的两个儿子传授道理,穿插着讲故事。佩服古人的修身之道 但是有些故事放现代来看的确有些迂腐和不切实际了。并且非常重男轻女 生儿子才叫有子嗣 做好事的回报是有了儿子…
确实挺宁静,也止于宁静而已。
看这片才意识到,隋唐有了科举制度后中国男人的一生就被两件事占据,一是读书考取功名,二是生儿子!女人沦为工具人,除了有权有势、吃绝户和诛杀九族,妻族完全没有存在感!难怪直到现在,民间也把断子绝孙作为伤害一个男人的杀手锏,曾经把女人生不出儿子作为休妻的依据!据此也就有了行善积德,是为了考取功名和生儿子的落脚点。但是这片最有趣的地方就来了,投资人陈晓旭笃信佛教,延误了治病最佳时机早丧,离婚的姬玉和堕过胎的丁嘉丽搞女德,离婚堕胎都没什么,本是遇人不淑和及时止损,但你搞女德这种裹脚布,不觉得自相矛盾吗?主演达式常台词真好,当年好像因为道德问题差点踉跄入狱;释净空去北京找陈晓旭托关系看病,骗陈让陈贻误时机看病活了96岁!行善积德终能逆天改命吗?或许根本就没有孔先生和虚谷大师吧?一切只是为让儿子安心读书吧
受用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陈晓旭投资拍的片子,对于里面所讲的善恶,很有感慨
吃斋念佛,普度众生,充满古书气的一部电影
很得启发 浓缩就是精华
从事上改过,从理上改过,都不如从心上改过。
近来越发感觉到因缘际会在个人生命中的示意,性格为因,外境为缘,说到底,还是天性使然。很偶然的知道了这么一篇东西,更好奇的是居然还有人将之拍成影片?经了解才知道,原来竟是陈晓旭在2001年出家前,邀请黄蜀芹的儿子郑大圣拍的这么一部“中华传统道德教典——《了凡四训》”。功德一桩啊!当时她的出家和辞世都没引起我太多的注意,现今想来,也真是个不寻常的女子啊。
命自我立。
这书也能拍成电影……袁了凡写这书实在也非儒非佛,劝世书不能说毫无积极意义,但当下完全无需再提倡这个,以改命为目的而行善,未免显得动机不纯。好在郑大圣还是有想法,形式做得有趣,舞台剧、传统影戏、纪录片、画卷等等。但内容终究无趣。道理不少,但空话和迂理也挺多(毕竟有净空这假佛门)。
看了书了,又读了讲记,第一回听是大学两三年级,差不多二十出头,现在三十四五,从不信到信走了十年有多。想找来看。五月上来在七宝寺院得到光盘。所有的学习好似都是菩萨引领者去的,读完了书便见得光盘,塞翁失马又牵匹马回,一直是这般在冥冥中受教。需时时读诵反省受持。
为人需以“谦”,因而六十四卦才显皆吉,“君子先骑识,而后文章可也。”谨以此戒我之虚妄,切记切记。
很催眠
善恶因果报应的宣传片,披着儒家经典+佛教的战袍,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浓缩在一起,难分难解。
君子不欺暗室,阳善和阴德及善的真伪我还在体悟,人生无常肉体易逝,被数拘住,就是凡夫,命由自己造,福由自己求,进德修业,在每个念头上谨言慎行是一生的功课,云谷禅师应大猷着实可爱,然鹅这么严肃的影片演员读错字,更重要的是把修善的本心功利化,有违本意,和现今很多居士林一个腔调,只能三星
大家对“命中注定”这个词都耳熟能详了,也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闻之真是醍醐灌顶,因循二字恰恰道出了根本所在。
160803子夜,没看下去,但书仔细读!
完全没有思辨。。。。弹幕里弹出的人貌似有些高中都没有毕业,思维简陋粗糙,很多评论也都偏安一隅,不过是找个信念躺起罢了
早就听说过古代袁了凡先生的故事 得知他的传世之作还拍成了电影就来观看。电影情节很弱 台词多 有点像纪录片或者舞台剧那种 是老年袁了凡跟他的两个儿子传授道理,穿插着讲故事。佩服古人的修身之道 但是有些故事放现代来看的确有些迂腐和不切实际了。并且非常重男轻女 生儿子才叫有子嗣 做好事的回报是有了儿子…
确实挺宁静,也止于宁静而已。
看这片才意识到,隋唐有了科举制度后中国男人的一生就被两件事占据,一是读书考取功名,二是生儿子!女人沦为工具人,除了有权有势、吃绝户和诛杀九族,妻族完全没有存在感!难怪直到现在,民间也把断子绝孙作为伤害一个男人的杀手锏,曾经把女人生不出儿子作为休妻的依据!据此也就有了行善积德,是为了考取功名和生儿子的落脚点。但是这片最有趣的地方就来了,投资人陈晓旭笃信佛教,延误了治病最佳时机早丧,离婚的姬玉和堕过胎的丁嘉丽搞女德,离婚堕胎都没什么,本是遇人不淑和及时止损,但你搞女德这种裹脚布,不觉得自相矛盾吗?主演达式常台词真好,当年好像因为道德问题差点踉跄入狱;释净空去北京找陈晓旭托关系看病,骗陈让陈贻误时机看病活了96岁!行善积德终能逆天改命吗?或许根本就没有孔先生和虚谷大师吧?一切只是为让儿子安心读书吧
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