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的梦中情人

阿嬤的夢中情人,台湾有个好莱坞,Forever Love,Hollywood Taiwan

主演:蓝正龙,安心亚,天心,王柏杰,龙劭华,沈海蓉,廖峻,侯彦西,李亦捷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13

《阿嬷的梦中情人》剧照

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2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3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4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5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6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3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4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5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6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7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8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19阿嬷的梦中情人 剧照 NO.20

《阿嬷的梦中情人》剧情介绍

阿嬷的梦中情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台语片曾经有过风光的年代,当时的电影几乎都在台北北投取景,所以人称北投为“台湾好莱坞”。八年级生小婕(李亦捷 饰),始终不相信台语片有过这么美好的时期,但阿公刘奇生(龙劭华 饰)总是一脸骄傲的说:“阿公我可是当时最红的王牌大编剧”……对于这件事,小婕始终存疑。 小婕有个 得了失智症的阿嬷(沈海蓉 饰),病情日益严重,竟宣称自己是万宝龙的太太……“万宝龙”是当年台语片时代最红的小生。小婕不解阿嬷为何总是对此人念念不忘,于是,阿公开始跟她讲起一段当年发生在“台湾好莱坞”的Love Story…… 1969年,电影《七号间谍》上映。观众大排长龙,争睹随片登台的万宝龙(王柏杰 饰)风釆;当时正陷入创作低潮的奇生(蓝正龙 饰),在后台邂逅了一个翻墙进来偷看电影的女孩——蒋美月(安心亚 饰)。美月为了追星,跷家北上,一个因缘际会进入剧组,当起了临时演员;没多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镜中人摇滚学徒大丹麦狗马默杜克1923第二季惠镇珀尔侦探社第一季生死狙击西雅图斗争进击的沐小姐重见天日巨蟒1帮帮我托德第二季天颤地惧,两眼非兄终末的火车前往何方?骇故事之女舍惊魂噬童魔偷蒙拐骗缘分的天空更喜欢明天的你大毒会国家秘密延迟重紫如果和母亲一起生活偶像时间美妙天堂先婚后爱隧道伊克巴尔之化学秘方大内特工队艾希曼的末日十年泰国

《阿嬷的梦中情人》长篇影评

 1 ) 黑白片中的爱情

影片中的故事也是黑白片时代中那么天马行空般的热闹,有亲情,爱情,友情和恩情。

蓝正龙果然帅哥,港式卡通人物般的外形,那份一见钟情下是跳墙进来的蒋家小姐,呵呵,如果生哥不对她一见钟情的话,怎么没完没了流鼻血呢?

小孙女的声线过于嗲气了,其他的我认为都还好。

有时爱情就这么小清新小美好,我只有和你时才自在,多么美丽的誓言:你导我就演!

人生只有一次,我就为你独活。

没有交代二人的家庭背景,但是他们好合适,他们的爱情见证了黑白片时代。

篇幅实在太长,有些拖沓,但是故事情节很♥

 2 ) 月娘失忆处理的不是很好

影片整体感觉还行, 月娘失忆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没有交代清楚,其实这样安排会不会更好:阿生出狱, 和月娘有情人终于重逢, 就在重逢那一刻, 突发事故(车祸或者高空坠物), 导致月娘脑部受损, 月娘的记忆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月娘失忆后,阿生对她却不离不弃, 与她结婚生子,白头偕老。

直到影片最后才重拾40年前的记忆。

这样的安排的话, 月娘4年的等待, 换回阿生40年的照顾。

虽然悲了点, 但感动许多。

 3 ) 《阿嬷的梦中情人》:一个时代的回眸

文化不是那么容易消亡的,那么容易消亡的文化不值得花大力气去保护,只需要建立好纪念馆,偶尔去回忆去悼念就好。

当然如此讲来是非常残忍的,但事实上确实如此。

随着社会的更迭,一种文明如果无法融入到新的文明中去,被甩在身后是迟早的事情。

尽管每一段兴衰都会经历萌芽、发展、伟大、崩解。

影片《阿嬷的梦中情人》便是为了纪念这样一个盛极一时却又令人唏嘘的时代。

影片是史上第一部以这段真实台湾历史作背景的电影,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所处当代台湾电影环境,回头检视台语电影的黄金十年。

在这十年,台湾影坛曾创造了无数的经典作品和巨星。

例如《旧情绵绵 》、《望春风》、《少女的祈祷 》、《悲情城市》、《王哥柳哥游台湾》、《孤女的愿望》、《白贼七》、《龙山寺之恋》,演员则有文夏、田清、白兰、何玉华、金玫、金涂、戽斗、柯俊雄、陈秋燕、陈扬、洪一峰、阿匹婆等。

《阿嬷的梦中情人》中男主角刘奇生所编剧的《爱你入骨》、《梅花七号》、《大侠梅花鹿》皆有出处。

万宝龙和金月凤这对影坛情侣,更是重现当年台语电影之盛况,群众如何为影星痴狂,影迷为了看电影、看明星,不惜翻墙、挤破头就是要一睹巨星丰采。

故事主线爱情的展开,恰是因为作为影迷的蒋美月疯狂想要见到万宝龙,而误打误撞。

另一方面当年因为台语电影轰动和热门的程度,最高纪录的1962年创下单一年度120部的惊人年产量,最炙手可热的演员,甚至同时要轧上8部戏;最当红的剧作家,同时要撰写高达7部的剧本。

这些史料在影片中也均有体现。

电影中唯一的“坏人”电影公司老板萧智高虽然因为时代的终结而坑了刘奇生,不过最初刘奇生也是清楚的。

事实上,萧智高是个一流电影人,一向看人看片极准,无奈投资无着落,不得不搞起下三滥的植入。

但迫于彩色电视崛起、政府推行国语化政策、电影成本低落开始粗制滥造三面夹攻,最终无回天之力。

宏观而言,萧智高就是整段台语片兴衰史的缩影,一切的欢笑到辛酸、伟大到扭曲、繁华到崩解,都在他身上一览无遗。

没有人想到一个时代的衰亡可以这么快,这么猝不及防。

四年后刘奇生出狱,刘奇生当年的换帖兄弟白漆说到,“现在的人,不是躲在家里看彩色电视,就是出门看国语电影。

”影片恰是将当代台湾电影的拍摄手法,标准的商业电影路子、文艺清新片儿风格,与老的文化相结合,呈现出别样的创新与思考。

文|苏筱兀。

 4 ) 《阿嬷的梦中情人》:电影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商品

无数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成功,让国内电影人看到了高科技大制作的震撼和商机,于是,他们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观众到电影院,寻找的就是刺激,所以,我们得来点特别的震撼刺激的的。

”人傻钱多的中国,不缺人也不缺钱,但打肿脸充胖子的不在少数,当然也有成功盈利的先例,但是电影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商品,票房成功的后背给观众留下了什么?

还记得春节前在一家会所内抢先看台湾电影《阿嬷的梦中情人》的情形,国内的发行团队在观看影片时把所有人的手机收缴,称这是台湾电影人的意思。

以此看来这次观影之旅注定不平常。

该片将于近日在海峡两岸同步上映,这也是受益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而实现两岸同步上映的首部台湾电影。

该片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台湾第一代电影人如何在窘迫环境下实现梦想的故事。

影片观看完,让我想到了当年的《那些年》,这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纯爱的电影,经典画面男主角凝视女主角内裤的桥段虽然大尺度但恰到好处让你欲罢不能。

影片除了表面的搞笑外,还掺合了难以辨认的时代感和教人目不暇给的元素,比如月球、科幻、怪兽、复古装扮、民国间谍、运动、爱情、喜剧、舞蹈、拳击、特技等等,对于这样的大杂烩,该片融合了许多新的元素到复古里面。

事情是发生在1970左右的奇妙时代。

追星族在追星的过程中衍生感人的爱情和有趣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一群电影人对于电影的热情与无奈。

有各种搞笑,能够让你笑到肚子疼;有悲伤,能够让你哭到想找纸巾。

无需讳言,这里面甚至有色情,男女主角赤裸相对的镜头,也可能会让你口干舌燥。

一哭一笑背后,艺术的张力就在于此。

抛弃单向度的“一根筋”思维的时候,我们其实离艺术更近。

每每观看台湾电影的时候,都不在乎是不是特技是不是打场面,而是想到了电影的艺术竟然可以如此的纯粹。

在这场爱情的背景上,影片笔走龙蛇,尽情地表达着对黄金年代的眷恋,贪婪无脑的老板萧智高,每次喊完开机就睡觉要助手帮忙喊停的导演。

这仿佛是一种隐喻,是在影射一些导演对电影作品的敷衍和不专注吗?

而狂妄自大的大明星万宝龙,外表风光的女明星金月凤,似乎也在暗示一些所以的名角的霸气十足。

总之,怪兽、科幻、爱情、间谍融于一体无拘无束的《阿嬷的梦中情人》让我们重新审视电影这门艺术。

电影既然是一门艺术,我们就不能用简单的“刺激”和“找乐”来敷衍它。

是艺术就需要张力,就是要有一点打动心灵的东西。

艺术从来不排斥各种噱头;甚至可以说,没有噱头,就没有艺术。

但是破开所有的噱头,如果所谓的“艺术”下面,只有各种贫血和苍白,那就变成一场闹剧。

 5 ) 遇见你,爱到忘记自己,爱到变成了你!

真正的爱是陪你一起走到最后,爱到忘记自己,爱到变成了你。

-题记“有梦最美,月娘相随。

”这是《阿嬷的梦中情人》中一句简单的台词,却让我本来已如死水的心再次泛起涟漪。

刘奇生,那个年代最屌最拽的编剧,他确是一个有志青年,却在一切只向钱看齐的老板下手底下打工,一再忍气吞声,壮志难酬。

于是在他已经培养出一对经典的荧幕情侣的情况下仍咬笔苦思,却依旧一筹莫展,俨然成了一个忧郁小生。

幸运地是在这时,蒋美月及时地出现了,那个能欣赏他写的《爱你入骨》剧本的一个追星梦幻女。

她真正倾慕地是有才之人。

所以,万宝龙在她面前注定只是浮光掠影。

而她的努力和勇气,注定终有一日她会超越当时的金月凤。

一个有才,今生只为她写戏;一个有情,今世只演他的戏。

这下追梦的路上该不孤单了,本就是命定的姻缘,只是会有坎坷,坎坷到撕心裂肺,不知何时才能等到心爱之人的归来,不知何日才能拥她(他)入怀。

为了能早日实现这个诺言,奇生拿出自己最初的梦想及大好的前途和自己狠狠地豪赌了一次,可在当时,黑白片的市场已经萎靡了,他的时代已经在悄然逝去了。

他却不知,他对了梦想,错了时间。

这还不算,最恨地是碰到了这么一个地利欲熏心,胆小如鼠的小市民老板。

一夜之间,奇生把自己最美好的爱情和自己的未来一箩筐地连本带利一起锒铛入狱。

奇生是个有担当的男人,在他入狱后,当尽自己当时所有的财产,补偿给和自己同在一起奋斗的电影人。

美月没有放弃,执着地要见他一面,寄望于他能导好自己以后的“戏”,可奇生忍痛地cut了她能给予自己最美好的东西,这一痛就痛了四年。

在这以后的每日,美月疲于奔命,用命搭筑起他们心中的同一个梦想,只为在一墙之隔的他能听见自己的心声:这一生,我只等你,因为我爱你入骨了。

思慕的人啊,我的生命只为你而歌唱,你何时归来?

到这里,片外人潸然泪下,只希望他们最终一定要在一起,不为别地,为了这真爱,为了这执着无尽地等待。

四年后,奇生出狱,誓与她共度这以后的日子。

老了,老了,终于美月回到自己的美梦里,而奇生誓要找回他们之间点滴的难忘回忆,维护他们单纯而又美好的爱情神话,不惜扮演自己当年最痛恨的小白脸,让发妻能拥有自己当时唯一能感觉得到的安全感。

并拼着自己的一把老骨头每日苦练脚踏车,兑现自己当年要载着美月环岛漫游的诺言。

在此我很感激他们的孙女帮他们实现了他们当初没有完成的梦想,两位迟暮之年的老人终于能找回彼此,找到对方,拥她入怀。

我爱你,爱到岁月流进我们的心坎里。

我最美好的回忆是在我白发苍苍的时候,仍能拥你入怀!

 6 ) 2013年最感人的电影之《阿嬷的梦中情人》 作者:红烛

【对永恒的爱期盼与否,可以说是鉴别爱情真伪的唯一法则。

最终的裁判是时间。

】鉴别爱情真伪的唯一法则——观看台湾电影《阿嬷的梦中情人》有感洪烛《阿嬷的梦中情人》让我感动。

观影研讨会上,我大胆预测:《阿嬷的梦中情人》可能是2013年最感人的电影。

至少,它表现了最感人的一种爱情。

爱情首先要感动自己,自我感动之后才可能感动对方。

两个人相互感动之后才可能感动别人。

爱情电影同样如此:编剧必须在感动中写出剧本,必须被自己创造出的人物与故事所感动,才可能去感动导演,演员,乃至无数观众。

由王柏杰、蓝正龙、安心亚等主演的《阿嬷的梦中情人》,既是集体的投入,又是集体的感动,浑然天成。

我认定这是一部有体温有心跳的电影。

《阿嬷的梦中情人》,让人重新认识梦中情人这个概念。

大家一向把它当作常用词,原以为很熟悉,其实还是很陌生。

所谓梦中情人,其实侧重于精神恋爱,又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提倡,而被称作柏拉图式的爱情。

人类的爱情史,一直充满灵与肉的竞争,精神与物质的博弈。

到了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社会,由于唯物论乃至拜金主义大行其道,把情场也演变成了战场或商场,跟物质恋爱相比,精神恋爱成了易碎品。

跟物质情人或肉体情人相比,精神情人或梦中情人成了奢侈品乃至稀缺品。

《阿嬷的梦中情人》,质本洁来还洁去。

这种干净得不能再干净的爱情,我原本以为在商业社会里快要绝迹了。

不,它在电影里依然存在,在艺术中依然存在。

那就意味着,它在生活中依然有存在的可能。

艺术,包括电影,要给人类希望。

如果艺术都不信仰真善美,怎么给人类的进步带去正能量?

《阿嬷》在“蛇年最值得期待的几部电影”排在第三位。

“梦中情人”之所以值得期待,因为梦想能超越现实,爱情能超越世俗,有无限的可能性。

梦中情人,好像比情人多几分朦胧美。

情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梦。

譬如曹植的《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情人眼里出西施,如痴如醉的情感,会使心仪的女人完美如女神。

爱情励志喜剧电影《阿嬷的梦中情人》,既是求爱的过程,也是追梦的过程。

有爱才有梦。

追爱其实是在追梦。

即使追到了梦中人,也不能丢了梦。

否则梦中人还是会跟梦一起丢失。

梦会碎,梦中人的心也会碎。

“有爱最美,有梦必追。

”这既是《阿嬷的梦中情人》的经典台词,也是贯穿全剧的潜台词或背景音乐。

女主人公演落水戏忘了自己不会游泳而纵身跳水,男主人公编剧忘了自己不会游泳而纵身跳水相救,结果两人都差点自身难保,但彼此无怨无悔:“就算不会水,也要下水救你,因为我爱你,哪怕和你一起被水淹也是幸福滴 .....”《阿嬷的梦中情人》主演安心亚,被称为宅男女神,连续三年在《男人帮》中击败性感女神的林志玲。

她在剧中哭喊的台词,能把观众的眼泪都给喊出来:“你导我就演,你没喊卡就不算”,“我会一直等着你,做你电影里唯一的女主角”。

为什么呢?

你看完全剧就知道了。

多年文友张弓惊,看了我就《阿嬷的梦中情人》有感而发的微博,留言:“洪烛是个有心人啊。

其实,作为一位作家和文化学者,您应该分析分析,为什么台湾人能够拍出这样色而不艳的爱情片?

两岸隔绝多年,到底文化的差异在哪里?

”我能怎么回答呢?

我只能说:彼岸开始拜爱神了,此岸还在拜财神,至少慢半拍。

彼岸开始重精神了,此岸还在重物质。

艺术是形而上的,商业是形而下的,两者并非形同水火,但必须互补。

电影本该是梦工场。

可在这娱乐至死的时代,本应高雅的电影也无法免俗,本应成为人类精神氧吧的电影,也变得像缺氧一样缺梦。

于是我们看见了一个没有梦的梦工场。

与此互为因果的是:我们在现实中,看见了许多无情的爱情,纯物质或纯肉体的男女关系。

它们比过去的所有爱情悲剧更悲哀,更悲伤:不是在宣布哪一对情侣的生离死别,而是宣判整个爱情的死亡。

继尼采高喊“上帝已死”之后,不断有人危言耸听地宣布“文学死了”“艺术死了”,但都不如预言“爱情将死”更让人触目惊心。

只有爱情死了,文学才会死,艺术才会死。

《阿嬷的梦中情人》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与日下的世风反其道而行,高呼着爱情没死,爱情还活着,爱情死不了。

正因如此,这部电影焕发出独特的活力。

在感动人们的同时,更促使人们反思:我们在狂奔的路上,弄丢了什么?

该把什么找回来?

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爱的能力,还包括做梦的能力。

我们不仅不敢爱了,还不敢做梦了。

只要爱情还会带来伤害,爱与被爱就同样悲哀。

平等的爱是不可多得的楷模,但大多数爱情都是有差距的。

有着迟早,轻重,缓急的区别。

于是有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有了安娜·卡列尼娜之死,也有堂·吉诃德式的荒诞......两者相较,我同情付出爱的人们。

他们注定是弱者,在爱的天平上。

他们首先饮下毒酒,他们焦灼地呼唤着对方,如同寻求解药。

不如此无法使痛苦演变为幸福对方的态度决定着幸抑或不幸,以及他们合盘托出的感情的终极价值。

因为主动与被动的缘故,可以说一开始就导致了双方心理地位的尊卑高下。

哦,被爱的一方应该仁慈一点。

只是,爱情是与仁慈无关的事件。

在某些时候,它甚至是残酷的,如同战争!《阿嬷的梦中情人》则告诉我们:爱神不是战神,爱神也有温情。

男人与女人,是永远的陌生人。

陌生能带来神秘想象,是无法抵御的诱惑。

但同样的,爱情也是这个世界上公认的易碎品,尤其是在物质文明发达的社会。

能够古典而无私,真正地爱一个人,简直太奢侈了。

人类能够产生爱情,也就同时能制造赝品。

爱情作为艺术中的艺术,无法摆脱这一悲哀的命运。

对永恒的爱期盼与否,可以说是鉴别爱情真伪的唯一法则。

最终的裁判是时间。

爱情的悲剧,几乎都意味着追求永恒的失败。

爱情注定意味着心灵的交换,以心换心,在相互理解的过程中交换彼此的位置。

所以它同样追求着平等。

《阿嬷的梦中情人》歌颂的是白头到老的爱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爱情。

那简直是乞讨了。

爱情的乞丐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世间万物唯独爱情是无法乞求的,也是无法施舍的。

《阿嬷的梦中情人》还告诉我们:越是平等的爱,越是有尊严的。

越是有尊严的爱,越令人肃然起敬的。

它是一种力量,而不是一种怯懦的美。

真正的爱情是能够带来勇气的。

美应该是有力度的,具备征服欲的。

强者的爱永远令人荡气回肠的。

但是爱情的征服并不是掠夺,在索取的同时要懂得自觉奉献,以维护其平等。

千万不能打破平衡。

同样,心灵的交换绝不是交易。

两者的区别在于,是付出你的部分还是你的全部?是自愿?被迫?人在爱的浪巅波谷间,是向神秘与神圣靠拢的境界。

没有一点半痴迷半疯狂的感觉,又怎能确证是真正的爱情!它是理智逐渐向感性与冲动投降的过程。

即使哲学家与会计师在爱情中也会变成诗人。

爱情纵然可能令人痛苦和羞惭,但毕竟能获得充实的感觉。

没有爱的日子与之相比,则显得一贫如洗。

即使活得非常平静,稳定,有条理,隐隐约约也会有缺氧般呼吸困难的遗憾。

在《阿嬷的梦中情人》里:那一对青年男女,毫不犹豫选择了带刺的玫瑰,宁肯践踏一片平整如草地的心境。

这毕竟有可能携带他们进入一种心花怒放的节日!事实最终证明:经历了再多的风雨,爱情依然美丽。

直到他们白发如霜,他们的爱情依然年轻。

 7 ) 电影是要能感动人

《布鲁克林有棵树》的作者自序里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好的小说是能感动人的小说。

换成说电影,这同样也是我赞同的观点。

那些深刻的,意在揭露人性之恶的电影,从来就不是我的菜。

曾站在大师兄背后看过一会儿《黑镜子》第一集,只听大师兄介绍主要剧情,我就不敢看了。

被逼在全国民众面前和猪做爱两个小时的首相。

别说这背后的寓意不是我这种脑子的人能明白的,就凭这情节,我已经把它定义为恐怖片了。

《咒怨》我敢看,但是《黑镜子》、《神秘马戏团》之类的我敬而远之。

这是第二次看《阿嬷的梦中情人》,看到后来,刘奇生在监狱的探视室里转身回去,越走越远,蒋美月在铁窗的后面哭着喊:“你导我就演。

”伴随着刘奇生的电影《爱你入骨》的主题曲《思慕的人》,“心爱的你……你快回来”,眼泪就开始掉下来了。

和那次在图书馆看《布鲁克林有棵树》一样,看到最后,鼻涕流个不停,还是忘了带纸巾。

如果只是看电影的前部分,是预料不到后面的煽情的。

前部分,笑点不断,台湾腔、各种自大与YY。

“他拍电影比李安还厉害,他要是早生二十年。

”意外得知自己被电影厂录取的蒋美月一高兴就冲上去就抱住刘奇生,她的胸部就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左手臂。

被电到的刘奇生在接下来的几天都沉浸在YY中,自顾自地抱着手臂害羞偷笑。

还有各种幻想作万人迷万宝龙的太太的男男女女。

似乎好久没看到这么纯美的片子了。

傻傻的蒋美月一点也不矫情,花痴得可爱。

为了梦中情人万宝龙,翘家,独自闯台北。

没有买到《七号间谍》首映式的票,想爬墙过来,不小心就踩着正在发呆的刘奇生的头下来了。

她一无所知的裙子盖住他的脑袋,他看到了她雪白的腿和印花小内裤,纯美无邪的春天让他的鼻血留了下来。

爱情原来的面貌不就是这样单纯无邪的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千年前,古人就这般歌咏过了呀。

一点也不懂得掩饰自己的喜欢。

演红玫瑰的女主角金月凤为了激刘奇生,躲了起来,骗大家说“怀了别人的孩子,跟人跑了”。

于是刘奇生把剧本改成女主角红玫瑰在续集的开头就死了,红玫瑰的妹妹白牡丹代替姐姐出场。

上妆后的蒋美月化身为令人惊艳的白牡丹,而一向没把蒋美月看在眼里的万宝龙开始动起了歪心思。

一直梦想着和万宝龙共进烛光晚餐的蒋美月终于美梦成真,却发现万宝龙是那样俗不可耐的自恋狂,抓起手提包就走人。

在回去的公交车上遇见假装“好巧”的刘奇生。

明白他的喜欢,他邀她的话还没说出口,“不然……”她就迫不及待地回答:“好呀!

”马上从暂停的公交车上跳下来,她的裙子飘起来,砸到他摩托车的后座上。

办被吓到的他说:“你在拍武侠片啊!

”她很开心地说:“你导我就演。

”其实对演刘奇生的蓝正龙不熟,这可以说是我看过他演的第一部完整的片子。

他是个很好的演员,他不是在演戏,是在演绎,演绎一个因为爱上一个人而有沉静的目光、温暖干净的胸膛,嘴角含笑的刘奇生。

喜欢。

 8 ) 你导我就演

前面的情节的被大片的台湾黑白片的无厘头情节占据,刘奇生和蒋美月的相爱也是几分狗血。

七分情义三分冲动的蓝正龙不是我的菜,安心亚34D的大胸倒是足以让女人捶胸顿足、男人垂涎三尺,脑残追星女就这样和流鼻血的热血青年相爱了,一直到一小时,我都想不通怎么豆瓣能上7分。

快进20分,蒋美月对着监狱里的刘奇生大喊“你导我就演”,被迫生计四处奔走等着出狱的刘奇生,居然泪就止不住了……一直留到片尾的“太阳还没出来,换月亮”的对白。

相比大陆千篇一律的命题作文式电影,不得不佩服台片的独到之处,没有太多的震撼与华丽,踏踏实实的细节,不经意间将你打动,或许这才更接近生活本真的面目?

有梦最美,月娘相随。

电影可以放二轮,但人生永远都只有首轮。

也应照了刘奇生的跌跌撞撞但用无比精彩的一生,得到了什么呢?

心生欢喜,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9 ) 爱情无非是你导我就演

每个人都有过梦想,或许曾憧憬过科学家、小说家、流行歌手、漫画师、足球运动员;每个人都有过梦中情人,或许曾暗恋过赵雅芝、郑少秋、苏菲•玛索、皮耶罗、苍井空。

而其实,曾经或者现在抑或将来,每个人最大的梦想可能只是找到自己的梦中情人。

阿嬷也不例外,这就是一部讲述阿嬷寻找梦中情人的电影。

作为一部爱情片,影片表面上是以电影讲述一个由电影引发的爱情故事,而实际上一直在以电影阐释爱情的真谛。

年轻的阿嬷因为一部《爱你入骨》喜欢上了男明星万宝龙,并为之疯狂。

但在她情感成熟后方才发现,万宝龙只不过是一个背诵着台词的枯燥的表演者,他不能理解台词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更无法给予他人应有的呵护。

扒开那个外表光鲜的躯壳,真相瞬间一目了然,她的梦中情人一直都是背后的电影编剧刘奇生,也是她甘愿守候一生的人。

这与看电影的道理异曲同工,也许一部电影的外表是粗糙的、别扭的甚至丑陋的,但当解开外衣的纽扣向里看去,是否有真正能触动人心的东西在里面才是最重要的,那才是电影的心脏,也是一部优秀电影必须具备的内在。

在喜剧的戏份上,影片的有效喜剧桥段就像年轻的阿嬷与刘奇生相遇的那一幕一样,如突施的冷箭,淡定而从容地挠到了观众的痒痒肉,戳中隐藏的笑点,直接而不虚伪。

当刘奇生为救不会游泳的阿嬷,满腔英雄气概地跳进河水后却令众人集体跌倒时,一股朴素而真实的幽默感从荧幕中喷薄而出。

而其他类似的桥段也都成就了电影仿英式的幽默,内敛而别有味道。

对于这样一部台湾小片儿,虽然不算上佳的作品,更谈不上完美,但当最后小婕略显发嗲的台语腔调听上去更像是真情的哽咽,我们终于发现,阿嬷和刘奇生的爱情已经在导演的安排下渗入了观众的内心,最后让人落寞心伤,眼眶湿润。

而这种真挚的情感,只要对电影真诚付出,将会轻易得到回馈。

在年轻的阿嬷不停地冲着刘奇生的背影喊道“你导我就演”时,谁又能说爱情不是这么简单。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无论谁导谁演,爱情无非是你导我就演。

 10 ) 《阿嬤的夢中情人》(Forever Love - 2013)

真是一部難以描述的電影。

這部片就是想法很好情感也很足,但技術上問題一堆,讓人覺得有點可惜。

這部片一個很不錯的點在於敘事是採用回憶和現實交錯的方式來講過去和現在的情境,這讓電影保持在一個不錯的節奏也能引起觀眾興趣。

也因為是用孫女轉述阿公的回憶這多層失真的設計,讓這部片的復古雖然不準確不寫實,卻也不會造成太多的問題。

演員的表演其實滿現代的,甚至台詞還塞入了一些現代的口頭禪,如果以寫實來要求這就是很大的失誤,但因為這只是幻想中的六零年代所以還OK。

只是這種寫實和幻想之間的關係電影並沒有表達的很清楚,感覺是編導靠著對故事和台詞的感性來維持電影的運行,所以可能一不小心就會垮掉,在電影尾段就很危險。

要拍復古懷舊電影,通常在技術上要求要很高,因為佈景和角色和環境的年代考據等等,本片算小心避開了這方面的問題,除了透過回憶和幻想來讓觀眾自行腦補之外,因為題材是關於拍攝台語電影,劇情也算後設地反應出當年台語片的通俗多樣的氣味,一些言情 芭樂的段落感覺似是刻意模仿翻新台語片的情節,甚至也有直接引用台詞和橋段的設計,大致上算是滿成功的,只是已經拍到這樣當然會讓人覺得如果能更好一點就 好了。

若要看群戲的安排,或是看時代感的營造以及古今對照的感慨,或是看電影最後的愛情部份,其實都沒拍到位,動人的力量也就出不來。

但我覺得這部片的好看的地方其實也是在創作者對台灣古早電影的熱情,以及用自成一套的現代趣味風格來回應來致敬這些老電影,誠意到了意思到了,雖然明顯技術上還不行。

《阿嬷的梦中情人》短评

女主不好看于是代入感也稍差 有时候演员形体气质之美比想象中重要一百倍 个人感觉 整个影片风格统一 算是我觉得很难得的地方 相比现在台湾电影里除了清新死人就是清新死人这个片子分寸把握的恰如其分 多一星给蓝正龙

6分钟前
  • 韫仔
  • 力荐

笑中带泪,既能诙谐幽默让人捧怀,又能娓娓煽情催人泪下。正如片中台词【有梦最美,月娘相随】。这是一部让人缅怀过往岁月重温旧梦的电影。比起【雨果】,我更喜欢该作对老电影的致敬。PS:【你怎么不演戏啦?】【你导我就演!】【结婚戏演吗?】【你导我就演!】

9分钟前
  • 麻油
  • 推荐

由于文化和语言基本相近,对于台湾电影一向没有什么抵抗力,有在大陆上映的话基本都会去看。这部向台湾电影致敬的台片,情节紧凑到最后一秒依然有剧情。看惯了搞笑的@安心亞Amber ,在这片可以看到各种情绪的安心亚。模特出身,转型成歌手、演员,挺不容易的。国语版重新配过音,等着出DVD再看原声的吧

13分钟前
  • Vanecon
  • 推荐

对台湾老电影的致敬。就是有些人物过于脸谱化。

14分钟前
  • 小霞君have fun
  • 力荐

看得很感动!!可是这部戏的年轻女演员都好做作,上了年纪的阿嫲才使我感动的要死!!当然里面最赞的是安心亚的内裤看的我都心花怒放!

1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没想到那些雷人的台词是真的存在过,最后两分钟花絮是精华。

22分钟前
  • 羊毛卷宝宝
  • 较差

台版经典作怪制作。

23分钟前
  • Vera
  • 还行

老台湾电影致敬,很多细节有趣,但有些类似国产片的脱离现实,故事过长。

28分钟前
  • [Deleted]
  • 较差

看得出是小成本,小卡司的制作,细节良莠不齐。但是有怀旧,有搞笑,有励志,有泪点,有煽情,有老一辈电影幕后人的梦与爱。已经算好看。电影承载不了太多,有梦很美,有梦则追。特意挑选了一家解放前的老戏院去看(李安《色戒》里那家),有加分。三星半。

29分钟前
  • 爱冒险的蝴蝶🍀
  • 推荐

向台湾老一代电影人致敬。开始铺垫节奏缓慢,后面渐入佳境。总的来讲,四颗星。给充满美好回忆的年代,

34分钟前
  • 要和依萍私奔
  • 还行

有一点搞笑,有一点情怀,最后竟然还有一点感人。

38分钟前
  • 花小会
  • 推荐

冲着北投跟思慕的人看的,结果大失所望。题材很好但剧情太俗套,表现得极其幼稚。听安心亚和外孙女说话真想一巴掌拍死,叫你们装纯发嗲!安心亚的嘴太苦相了,蓝正龙天心还可以,小甜甜减分。

43分钟前
  • 高羽高
  • 较差

台湾怀旧喜剧爱情片,一开始就很吸引人,影片以大量拍片场景向鼎盛时期的台语片致敬,总体新鲜有趣,观影过程快乐无比。PS:男猪脚蓝正龙好帅啊~~

47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唯一的收获是了解了当年台语黑白片

51分钟前
  • feiwings
  • 还行

有点拖沓了,因为画蛇添足的大团圆结尾,扣掉一颗星,一定要这么刻意的老泪纵横抱在一起,营造一种圆满的气氛,不如就让时间定格在,生哥出狱再遇到美月,“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55分钟前
  • 温良灿
  • 较差

致敬黑白台语片,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一封情书的重述,一场电影人的黄金年代,充满夸张,奇想,怀旧,温情,还有很多奇怪的笑点哈哈哈!故事立意不错,节奏有点拖,大陆版明显的口型看的出来后期做的国语配音,好不酥糊!

59分钟前
  • 姓许名仙字三多
  • 推荐

如果不是看过《雨果》,我对这样的致敬片真的看不下去…BTW天心真美阿!!!以及蓝正龙几个角度真的好像厂花

1小时前
  • 提筆忘詞郎|黑莊戶全力少年
  • 还行

看了开头,不好看

1小时前
  • 藤井树
  • 很差

本来我只想打三颗星的,因为太冗长了。可是看到后面我居然哭起来了,因为想到外婆了T_T...她现在也得了老年痴呆症,我怕她的病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会连人都认不清……可是外公已经不在了,没有人可以帮她换回记忆了……

1小时前
  • 風立ちぬ
  • 推荐

可愛,清新,搞怪,向電影致敬。至此我覺得華語電影界只有臺灣電影才是活著的(<=當然這是意氣用事一時激動的話語,勿當真)

1小时前
  • 泥蔻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