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让人难受的电影,难受不仅在于片中人物的悲惨境遇和互相舔舐伤口的温暖,更在于你眼睁睁看着编导为你量身挖好了一个煽情陷阱,可仍会不由自主踩了进去,但因为陷阱挖得过于常规,加上你早有防备系好了安全带,结果就这样尴尬地悬在了半空之中。
男孩在洙妈妈早逝,有个不务正业、时常打骂他的坏爸爸,送牛奶、发传单和生活辅助金就是他生活费的来源。
爸爸每个季度都会给他换一个后妈,来来去去这已经是第十一个了,在洙无比嫌恶这个只知道吃吃睡睡、还偷他食品券的女人。
可经过慢慢的相处,在洙发现这个女人其实与自己一样身世可怜,女人也开始说原来世上有比自己更可怜的人,于是在那个原本交织着敌对目光的陋室之中开始滋生出一种母子般的情感。
但温暖蔓延之际,也是离别到来之时,而催生离别的又是“绝症”这剂韩国电影百试不爽的药方。
在白血病、癌症、艾滋病、心脏病等各色绝症如同瘟疫般肆虐韩国大银幕的今天,要在绝症上生出什么新意实在是件大伤脑筋的事。
相比[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孙艺珍读起来就很拗口的阿兹海默氏症,此片中金惠秀的糖尿病实在过于家常,但导演把糖尿病暴饮暴食的症状直观呈现在了银幕之上,还是多少有了点新鲜劲儿。
而作为观众最大的福气,还在于编导把“借绝症煽情”这个原本是纯爱电影的惯用伎俩移植到了母子亲情的主题之中,药虽没换,但总算是把汤给换了。
两颗孤独的心在互相敌视中慢慢靠拢的故事也早已是被用滥了的路数,关键就看编导在细节设置与编排之上能精细到何种程度。
影片开场,编导就通过在洙送牛奶洗衣服、女人打针吃药等细节点出了俩人的身世,在生活之上撕开了一道道口子;而后在分享食物、医院看病、公园游玩等细节铺陈中,让两个人开始依偎着互相取暖;但却又在同时,用离别和死亡把原本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
编导就这样在细节之上步步为营,最后直捣黄龙煽出观众的滴滴眼泪。
其实看[第十一个妈妈]这样的电影,应该抛却一切预设的心理和评赏的姿态,任由片中的喜怒哀乐丝丝侵入你的内心,只有这样,看到在洙在漫天樱花中扬起笑脸之时,发现那一片生活的废墟之上还有希望尚存之时,才会安然享受那种坠落井底的畅快。
曾在[麻婆岛Ⅱ]、《巴黎恋人》等影视剧中有过抢眼表现的童星金永灿在片中饰演在洙,鄙视、愤怒、伤心、喜悦等各种情绪信手拈来、且层次分明,懂事又不失天真,动情但不显做作。
而与之对戏的金惠秀不愧为青龙影后,丝毫没被天才童星抢去了锋芒。
其实能演好苦情戏的韩国女星比比皆是,但看着此片中病容满面、悲悲切切的金惠秀,实在无法想象那就是曾经在[老千]中风骚入骨如金镶玉的老板娘。
原文刊于《看电影》
下午睡了太久,以至于晚上睡不着。
于是来网上搜电影。
习惯的打开豆瓣,看看自己之前想看电影的列表,敲定《第十一个妈妈》。
有时候觉得自己有自虐倾向,总喜欢看那种要哭到稀里哗啦的东西来刺激神经。
似乎觉得这样的感觉更真实,又似乎觉得这样可以发泄一下压力。
片子开头时候就想到了结局。
情节很俗,可是依然没能没人性的看待。
赞一下金惠秀的演技,从恶俗浓妆的女人,到苍白的妈妈。
那些年日韩喜欢的绝症题材,想了想中国好像不怎么拍绝症题材呢,民族不同或者国土面积有差距?
日韩都挺忧郁的,不知道是不是国土太小,天灾太多,总之,他们是有真爱的民族,但总有不可抗力来破坏,呵呵哒山口百惠的那个时代有血疑,至今觉得那歌太好听了,然后就是韩国,大长今还演过《礼物》这样的绝症片,金泰熙也是《爱在哈佛》,还有什么蓝色生死恋,什么什么,多的不胜枚举,连本片里的黄政民也是绝症过一回的,《当男人恋爱时》,同一题材看多了就起腻了。
但不得不说演技还是能拯救一部电影的,像金阿姨和黄叔叔这样的演技,还是看的人心里酸酸。
金阿姨在这个年纪好像急于证实她不是靠身材和豁得出去而成功的,也能演这样的催泪瓦斯。
因为感慨所谓影后,基本没有“不为艺术献身”的,所以支持一下本片吧,为什么好片一定要通过女演员们的身体来换取呢,这是什么价值观?
真的是艺术?
还是男权社会的畸形价值?
谁又说得清呢,所以,作为女性观众还是把票投给这样只谈感情不谈欲望的电影吧。
这是一部很让人难受的电影,难受不仅在于片中人物的悲惨境遇和互相舔舐伤口的温暖,更在于你眼睁睁看着编导为你量身挖好了一个煽情陷阱,可仍会不由自主踩了进去,但因为陷阱挖得过于常规,加上你早有防备系好了安全带,结果就这样尴尬地悬在了半空之中。
男孩在洙妈妈早逝,有个不务正业、时常打骂他的坏爸爸,送牛奶、发传单和生活辅助金就是他生活费的来源。
爸爸每个季度都会给他换一个后妈,来来去去这已经是第十一个了,在洙无比嫌恶这个只知道吃吃睡睡、还偷他食品券的女人。
可经过慢慢的相处,在洙发现这个女人其实与自己一样身世可怜,女人也开始说原来世上有比自己更可怜的人,于是在那个原本交织着敌对目光的陋室之中开始滋生出一种母子般的情感。
但温暖蔓延之际,也是离别到来之时,而催生离别的又是“绝症”这剂韩国电影百试不爽的药方。
在白血病、癌症、艾滋病、心脏病等各色绝症如同瘟疫般肆虐韩国大银幕的今天,要在绝症上生出什么新意实在是件大伤脑筋的事。
相比[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孙艺珍读起来就很拗口的阿兹海默氏症,此片中金惠秀的糖尿病实在过于家常,但导演把糖尿病暴饮暴食的症状直观呈现在了银幕之上,还是多少有了点新鲜劲儿。
而作为观众最大的福气,还在于编导把“借绝症煽情”这个原本是纯爱电影的惯用伎俩移植到了母子亲情的主题之中,药虽没换,但总算是把汤给换了。
两颗孤独的心在互相敌视中慢慢靠拢的故事也早已是被用滥了的路数,关键就看编导在细节设置与编排之上能精细到何种程度。
影片开场,编导就通过在洙送牛奶洗衣服、女人打针吃药等细节点出了俩人的身世,在生活之上撕开了一道道口子;而后在分享食物、医院看病、公园游玩等细节铺陈中,让两个人开始依偎着互相取暖;但却又在同时,用离别和死亡把原本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
编导就这样在细节之上步步为营,最后直捣黄龙煽出观众的滴滴眼泪。
其实看[第十一个妈妈]这样的电影,应该抛却一切预设的心理和评赏的姿态,任由片中的喜怒哀乐丝丝侵入你的内心,只有这样,看到在洙在漫天樱花中扬起笑脸之时,发现那一片生活的废墟之上还有希望尚存之时,才会安然享受那种坠落井底的畅快。
曾在[麻婆岛Ⅱ]、《巴黎恋人》等影视剧中有过抢眼表现的童星金永灿在片中饰演在洙,鄙视、愤怒、伤心、喜悦等各种情绪信手拈来、且层次分明,懂事又不失天真,动情但不显做作。
而与之对戏的金惠秀不愧为青龙影后,丝毫没被天才童星抢去了锋芒。
其实能演好苦情戏的韩国女星比比皆是,但看着此片中病容满面、悲悲切切的金惠秀,实在无法想象那就是曾经在[老千]中风骚入骨如金镶玉的老板娘。
这是一部很让人难受的电影,难受不仅在于片中人物的悲惨境遇和互相舔舐伤口的温暖,更在于你眼睁睁看着编导为你量身挖好了一个煽情陷阱,可仍会不由自主踩了进去,但因为陷阱挖得过于常规,加上你早有防备系好了安全带,结果就这样尴尬地悬在了半空之中。
男孩在洙妈妈早逝,有个不务正业、时常打骂他的坏爸爸,送牛奶、发传单和生活辅助金就是他生活费的来源。
爸爸每个季度都会给他换一个后妈,来来去去这已经是第十一个了,在洙无比嫌恶这个只知道吃吃睡睡、还偷他食品券的女人。
可经过慢慢的相处,在洙发现这个女人其实与自己一样身世可怜,女人也开始说原来世上有比自己更可怜的人,于是在那个原本交织着敌对目光的陋室之中开始滋生出一种母子般的情感。
但温暖蔓延之际,也是离别到来之时,而催生离别的又是“绝症”这剂韩国电影百试不爽的药方。
在白血病、癌症、艾滋病、心脏病等各色绝症如同瘟疫般肆虐韩国大银幕的今天,要在绝症上生出什么新意实在是件大伤脑筋的事。
相比[我脑海中的橡皮擦]中孙艺珍读起来就很拗口的阿兹海默氏症,此片中金惠秀的糖尿病实在过于家常,但导演把糖尿病暴饮暴食的症状直观呈现在了银幕之上,还是多少有了点新鲜劲儿。
而作为观众最大的福气,还在于编导把“借绝症煽情”这个原本是纯爱电影的惯用伎俩移植到了母子亲情的主题之中,药虽没换,但总算是把汤给换了。
两颗孤独的心在互相敌视中慢慢靠拢的故事也早已是被用滥了的路数,关键就看编导在细节设置与编排之上能精细到何种程度。
影片开场,编导就通过在洙送牛奶洗衣服、女人打针吃药等细节点出了俩人的身世,在生活之上撕开了一道道口子;而后在分享食物、医院看病、公园游玩等细节铺陈中,让两个人开始依偎着互相取暖;但却又在同时,用离别和死亡把原本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撕裂。
编导就这样在细节之上步步为营,最后直捣黄龙煽出观众的滴滴眼泪。
其实看[第十一个妈妈]这样的电影,应该抛却一切预设的心理和评赏的姿态,任由片中的喜怒哀乐丝丝侵入你的内心,只有这样,看到在洙在漫天樱花中扬起笑脸之时,发现那一片生活的废墟之上还有希望尚存之时,才会安然享受那种坠落井底的畅快。
曾在[麻婆岛Ⅱ]、《巴黎恋人》等影视剧中有过抢眼表现的童星金永灿在片中饰演在洙,鄙视、愤怒、伤心、喜悦等各种情绪信手拈来、且层次分明,懂事又不失天真,动情但不显做作。
而与之对戏的金惠秀不愧为青龙影后,丝毫没被天才童星抢去了锋芒。
其实能演好苦情戏的韩国女星比比皆是,但看着此片中病容满面、悲悲切切的金惠秀,实在无法想象那就是曾经在[老千]中风骚入骨如金镶玉的老板娘。
我犯了一个最低级的错误,当打开电影时,我一直是把它当日本电影来看的,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连韩语和日语都没有区分开来.因此因片子而流的眼泪流到日本去了! 如果要说一句口水话,我就只说一句:非常非常感谢性感大明星金惠秀和童星金永灿所带来的超级感人电影. 片子没有巨额的大投资、娇柔造作的对白,也没有唯美的布景,如果有就是结尾时财洙奔跑在樱花道上灿烂的笑容和翩翩落舞的樱花瓣这一情节和之前所有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因为前面的那些肮脏落魄、一无是处的环境及故事情节的感人度,不能顺理成章导出结尾满怀希望的奔向未来之景,我也不用在此写东西了. 我之所以写,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片子让我流泪了,在财洙叫出"妈妈,不要走"的那一刻,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了,足足随着剧情流了三分钟的热泪. 似乎皮条客和妓女的故事是第一次看,但这不仅仅是皮条客与妓女的故事.故事是从拉皮条的坏老爸将第十一个妈妈(妓女)带到家中开始的.在这样的"三口之家"(世界上第一、第二、第三可怜的三口),上演了一出充满家庭暴力,倾泻伟大母爱之戏。
也许当世界上第一个最肮脏和满身是病的女人碰到一个世界上第一个最孤苦伶仃的孩子时,是否有血缘已经不是很重要,她们终将可以成为母子。
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女人都具备伟大的母性,连妓女也不例外。
这个第十一个妈妈患了糖尿病,她在得知自己死期将至时,对医生苦苦哀求:“医生,请你让我继续活下去,叫我做什么都愿意,只要活下去,半年或一年都可以,因为有人还需要我(她指的是财洙)”。
从医院回来,她决定离开这个“家”。
她离开了。
然而,在一方面等死的情况下,她却还在牵挂着财洙。
在财洙一年一度的学生家长年会,她出现了。
会后,又决定离开。
这时,财洙叫了第一声“妈妈”。
啊,我的眼泪,在这个时候实在忍不住了。
圣经上说“爱心完全了法律”,其实这话可以引申一下,它不仅仅完全了法律,还成全了别人的希望。
母亲对子女的爱,可以成就孩子的未来。
虽然最终第十一个妈妈死了,但她的爱永在。
在临死的那几分钟她还以性为条件和早就想和自己做爱的邻居(一个游手好闲靠母亲生活的35岁男人)谈判:当她离开人间后,要求这个男人在财洙被坏老爸暴力时出力相助。
这是未完成的交易。
35男人因她病至骨瘦如柴而动了恻隐之心。
之后他说的一句话“我为什么不可以喜欢她,我比她好不到哪里去,我们都是失落的人!
”主题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关注社会边缘人的电影中,我觉得《第十一个妈妈》和《柏拉图式的性爱》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前者讲的是亲情,后者是爱情。
西方反复在说中国的人权,人家说得并非全部是诽谤。
个人认为,从关注关心社会边缘人做起,我们的人权时代也就真正来临了。
想被感动的人们,想被感动就看看《第十一个妈妈》吧,心有真情,请备好纸巾!
韩国的影视作品接触最多的是电视连续剧了,那些柔肠百转的爱情故事是可以让一个人深深地融化其中的。
可是这一次我看的是一部电影叫做《第十一个妈妈》,名字很突兀,想不出来和故事情节有多大的联系。
是金镇胜导演2007年的作品,里面的女主演是金惠秀,她一改往日成熟优雅的女性形象,在影片里诠释一个落寞悲情的妓女。
男主演是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有一双湖水一样清澈闪亮的眼睛,也有阳光一样美好的笑容。
整部影片真挚感人,让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金英灿扮演的男孩吉宿是一个生长在贫民窟里要依靠救济粮票生活的孩子,他的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赌博又酗酒的父亲殴打而出走了,小小的男孩在渴望亲情友爱的环境里成长。
作为皮条客的父亲不断地给吉宿带回来新的妈妈,再不断地把这些女人卖出去。
这一次领来的是一个摩登又漂亮的女人,衣着光鲜彩妆明艳,可是她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好像什么也做不来,她吃光了所有的米饭和冰箱里的食物,她甚至还偷了吉宿藏在课本里的救济店的粮票去换吃的。
其实,她是个比吉宿命运更悲惨的女子,她出生以后就被亲生父母抛弃,长大以后没有生活来源只好去做妓女,而且到现在得了很重的糖尿病,连最后的健康也没有了,还要在这里等待吉宿的父亲把她卖给陌生人。
说不清哪一天,两个同样命运悲苦的人相互之间有了情意,漫不经心间一切就都不同了。
吉宿和她一起看自己妈妈留下来的漫画书,给她絮絮叨叨讲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事情,他用自己领取的救济金给她买来治糖尿病的枕头,他在游乐场照相的时候羞怯地亲吻她的面颊……而她带他去游乐园,帮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给他画好看的彩妆,还在他鼻尖上画下小瓢虫;她在醉酒、赌博的父亲殴打他的时候,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挺身而出;她穿着时尚白领的衣服去参加他学校的文艺演出;甚至在离开人世之前,她给吉宿买来新衬衫,买来他喜欢的漫画书,还有他一直想要的电脑……那些卑微地如草芥一样的生命,在这部电影里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原来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着同样精彩的人生,有着同样美丽的梦想和对爱遥不可及的渴望。
吉宿的邻居,那个35岁依旧一事无成的光棍男子,他喜欢上吉宿的新妈妈,最后的生命里女人甚至同意用自己的身体去和男人做一个交换,那个约定是一定不要让可怜的吉宿再遭受父亲的殴打……那一刻男人震惊了,被这个柔弱的女子深深地打动了。
我的眼泪流下来,我已经看不清屏幕,看不清所有低微生命会被命运带到哪里。
最终女人死掉了,在她和吉宿约定好逃走的早晨她再也没有醒来,吉宿趴在她的身边绝望大声叫着“妈妈”……那一刻我仿佛死掉的人是我一样,心里冰冷绝望到了极点,吉宿那么需要她,她的心里也盛满了那么多的牵挂和爱恋,可是她最终还是走了。
尽管她对医生说“我现在不再撒谎了,现在真的有人需要我。
”“医生,只要能活,我什么都愿意。
”可是死神还是带走了她。
命运也没有因为悲悯这个可怜的女子,而给予她额外的恩宠。
吉宿和邻居男子还有老奶奶一起埋葬了妈妈,男孩子的眼里含着泪水,也有着对未来命运不屈服的倔强。
金惠秀和金英灿的表演特别投入和感人,让我感受到渺小低微人群的友爱和情意,在不断播放的影片主题曲李承哲倾情演唱的《无情》里,我的泪慢慢地落下来。
是啊,人不能因为贫穷,因为地位卑微,就没有尊严就不需要关心和友爱,在这样孤独冷漠的世界里,感受到被需要也是同样的美好啊。
都说流水无意,婊子无情,可一个“婊”字,终究脱离不了一个“女”的干系,是女人就不会无情得彻底,更何况这个“婊”还牵绊着表象的“表”,掀开这个“表”,也许里面情深意浓。
婊子一词,似乎被所有人不齿,即使偶尔不得不提及,也是巴不得先吐上几口唾沫去去晦气,或是一脸咬牙切齿恨恨状,婊子到底碍了谁?
若真是别有用心往人家幸福家庭里狠插那么一腿,搅得鸡飞狗跳的,其受害家人奋起怒骂厮打似乎怎么都不为过,但也绝不能把责任全部归罪于婊子,若男人不去搭讪或是一味的滥情,结局怎么也不会混乱到如此地步,至于看热闹的也跟着起哄及嗤之以鼻,那多少有点不人文了,理是这么个理,但事实上,对于婊子,还是处于人人喊打的现状。
婊子,虽然被社会所不容,但却是社会某个层面的产物,要说好好的一个女人,有谁愿意沦落到做婊子的境地?
每个婊子的背后,似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血泪,她们不是无情,而是有情却无处可依,无处所释,这么说,绝不是同情或是认可婊子的存在,而是给与人文一点的理解。
韩片《第11个妈妈》,讲述的就是一个婊子无情外衣下的有情。
一个病重的婊子被皮条客买来等待转出之际,临时充当着皮条客小儿子的后妈,在那个小孩子的眼里,他爸爸领回来的女人都是一路货色,呆不了几天就会被卖掉,没有一个是值得信赖或是值得依靠的人。
对于这个女人的到来,小孩子很平静,也很厌恶,女人好吃懒做,一天到晚除了化妆就是睡觉,偷孩子的粮票换吃的,找邻居男人要烟,在孩子面前展示着所有的恶劣,而误认为女人吸毒的孩子,认为眼前的女人是他爸爸领回来的女人当中最烂的一个,就在两个人一个屋檐下的激烈对抗中,两人之间竟慢慢产生了微妙的感情,彼此的眼神虽然依旧冷漠,但还是开始对对方有所注视、有所停留。
一直以为是世上最可怜的女人,自从见到了那个被其父亲伸手就打张口就骂,且生活完全靠自己的孩子时,女人心中开始摇晃,终于发现有个比自己更可怜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眼前的孩子,有一次,孩子被他那个恶棍爸爸无端狠打,坐在一旁的女人一开始袖手旁观,但还是表现了内心的不安,自己的默不作声不但没熄灭男人的气焰,男人竟然还变本加厉的对无任何反抗能力的孩子持续殴打,一直疯牛一样挥舞的拳头终于激怒了女人最深处的情感,于那一瞬间激烈的爆发,对打后细心的为孩子疗伤,那一刻,女人的柔软终露端倪,而孩子明知道她是窑子里出来的婊子,但也开始对女人微笑,善意渐渐爬满了两个人的心,冷冷的世界里相互温暖,当那个孩子知道女人即将被他爸爸卖掉时,竟让女人和自己一起逃跑,他别无所求,只想着有一个肯跟自己永远过日子的妈妈。
看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得知自己病症的女人还是选择了独自悄悄的离开,一个人疗伤的日子里,充满了对那个孩子的牵挂与不舍,最后还是忍不住出现在了孩子的联谊会上,两人的手紧紧牵在了一起,女人又搬回了那个孩子的家,像个妈妈一样关心照顾着孩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女人为孩子准备了诸多生活上的安排,甚至为了孩子不再被他爸爸打,竟脱去衣服恳求一直对他心怀不轨的邻居男人帮忙,一切,都象一个真正的妈妈一样,为了那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这个叫婊子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灿烂的释放着女人的柔情。
婊子,一直生活在强颜欢笑与逢场作戏里,没有真实情感的外露,与嫖客之间只有肉体交易,只谈钱不谈情,其实,她们一样需要情感的呵护与散发,她们可以在众人面前无一丝羞涩的扯掉身上的衣服,但绝不会对一个趴在她身上说爱她一万年的男人动心,面对着把自己当作玩物的嫖客,不敢裸露一丝一毫的心迹,惟恐自己深陷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也许相对于肉体来说,她们更害怕精神上情感上的深度迷失,以至于大多数叫做婊子的人一般都是坚守着情感上的尊严与独立,把情感紧紧裹在自己的身体里,尽管外面的肉体被百般蹂躏。
《第11个妈妈》,细腻的、小心的掀开了婊子内心情感的一隅,虽没有涉及更多的社会深度与婊子的从业心酸,但能够握住一个展现母子情感的小细节,也是难能可贵,尤其是片中那个婊子看着外界及孩子的眼神,空洞、冷漠又参杂着绝世悲情,不由得让人充满了对世事的忧伤,对于婊子,这个翻过肉体晾晒的女人,也不由得开始同情与怜悯起来,毕竟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2008-4-2
好久没写影评了,也好久没哭了。
和电视剧相比,电影确实短,但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每一帧都很重要,也许你不经意间错过的某一帧,包含的台词、演员的表情、一个眼神、当下的布景、灯光、天气,都是导演的精心设计。
当我全身心投入观看一部电影,在结束回味时,常常想不起细节,只能模糊的记得几个情节。
但我还是想写一下影评,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我还会再看第二次。
第二次观影的我也许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也许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但是那时的我应该会有不同的观后感吧。
到时候拿出来一对比,应该很有趣。
那就简单写一写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情节吧。
第一个让我觉得演员的演技太在线的情节是两人去爱宝乐园玩拍合照的时候,工作人员让两人亲密一点,让财洙亲一下妈妈的侧脸,两人的那种陌生、尴尬真的演的太到位了,都让我忘了是在看电影了。
对比一下有的爱情剧里常常出现的男女主第一次偶遇并且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互动的时候的尴尬,真的值得好好跟这部电影学习一下。
本以为拍出的照片会很尴尬,但是导演真的很会安排,毕竟是两人的第一次出游,也将会是陪伴财洙一生的合照,最后的成片妈妈笑的很幸福,仿佛身边的财洙真的是她的亲儿子。
第二个细节是财洙吃饭,一开始用勺子,后来好不容易去兑换了紫菜包饭只是用手拿着吃,到妈妈偷了她的券换了食物回来,还是吃紫菜包饭,他打开了一次性筷子的包装袋,撇开了筷子之后,扔掉了其中的一只,只用一支插着紫菜卷吃。
到快大结局时和妈妈一起吃饭,妈妈语重心长的跟财洙说以后即使一个人吃饭也要用筷子,不然别人会笑话的,好吗?
这时的财洙看起来已经学会使用筷子了,一定是妈妈教会她的。
此时的妈妈看起来已经很虚弱了,但她还是在关心和担心自己的儿子。
担心别人可能会因为他不用筷子用勺子恶意的猜想他可能不会用筷子,接着就嘲笑是因为他没有妈妈教,财洙听了一定会很难过。
这个埋了很长的细节线,让我想起了我的前男友。
因为我的老家常常下雨,而且常常是中雨甚至大暴雨,虽然我和他已经分手很多年了,但是当我打着雨伞淋了雨好不容易走到屋子准备收伞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抖一下伞上的雨水,这时就会突然想起他。
他第一次教我这么抖伞的时候,他说我会因为这件小事记得他很久很久。
果然如此。
相信妈妈教会了财洙用筷子,在以后任何一个财洙用筷子吃到美味的食物的时候,都会想起他的妈妈,幸福会从心里蔓延出来。
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虽然妈妈只是教会了财洙一件小事,但是却能陪伴他的一整个人生,让财洙一生都受益。
第三个是女主问医生能不能再活得久一点,哪怕只有六个月。
六个月在普通人看来其实并不长,但足以让一个母亲满足。
爱是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
此时的财洙年纪还小,甚至可能还没学会用筷子。
作为妈妈担心的事情太多了,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教会儿子更多的生存技能,留给儿子更多的东西,哪怕只是一起玩耍的快乐回忆。
有个细节,就是教财洙做辣炒年糕,妈妈耐心的解答儿子的疑惑,在教完如何做辣炒年糕如何调味后,还担心财洙一次做多了吃不完第二顿要先加点水热了再吃不要冷吃。
这样的细心和关心,和那个只会让儿子做饭的父亲相比真的太感人了。
第四个是我爆哭的泪点,快大结局了,财洙硬要跑出去买药,妈妈不让她去,一直拉扯到了门口,发现一直暗恋她的邻居正好在家门口徘徊。
然后邻居就跟着进了家里,具体为了什么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这时的妈妈早已不似从前,从前不愿和男人发生关系觉得自己比之前的女人都强的自尊心,被她用来换取儿子的平安了。
我以为女人是想靠着和男人发生关系换一笔钱,把这笔钱留给财洙,请求邻居护着财洙是我从来都没想过的。
(这里插一句,其实没太明白女人肩上的那个大伤疤是想要体现什么,是即使自己曾经受过伤在临终的时候却还想着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男孩撑把伞吗)短短的几句台词,我看了三四遍。
妈妈的角度,虚弱无力的断断续续的但是用尽了全身力气说出来的话,不愿离开但是无法战胜病魔无法继续陪伴保护儿子的无奈、自己走后儿子很可能又要遭到家暴的担忧、对儿子孤苦人生的心疼、虽然知道邻居不靠谱但是仍然抱着一线希望恳求邻居帮忙的期待,牺牲自己尽最后的能力为儿子再做一件事,不断落下的泪,包含了太多情感。
邻居的角度,从一开始的图谋不轨到看到女人的伤疤吓一跳,再到听见骨瘦如柴的女人说出的请求,最后让女人好好吃点东西然后什么也没做就离开了,说明邻居也被女主和财洙之间的温情感动了。
最后财洙生日妈妈送的贺卡表达了对财洙的感谢,说明不仅妈妈的出现带给了财洙久违的母爱,财洙也让妈妈的生命变得完整而幸福了。
救命,这种陌生人之间的相互救赎和治愈真的太催泪了。
愿你我都能找到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化浓妆的女人 不肯离手的红色录音机永远在循环的一首《无情》让人不知不觉间爱上写这篇的时候也在听仿佛没有这歌曲 一些情感就永远无法表达“为什么一直听这首歌呢?”“为了让耳朵放松。
”形销骨立的女人不停吃东西 蜷缩着睡觉眯起眼睛抽烟痛的受不了的时候打止痛针没有爱 不被爱 没了生的希望 活着又怎样不如就在寂寞中死去直到她发觉这世界不止她一人悲惨“你知道谁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吗?
既肮脏又浑身是病,还孤独一人,就是我。
在遇到你以前我以为我是最悲惨的人,但现在我知道错了,地球上最悲惨的人是你才对。
”。。。
“你才是最悲惨的人,我只是第二罢了。
”“为什么”“因为你连妈妈都没有。
”来自孩子的清澈的爱让她泪流满面这一刻 是有多么想活下去 还有人那样需要她没有奇迹出现 没有爱最终战胜病魔的传奇吉宿满心欢喜准备带妈妈出逃的早上她躺在那里 平静死去。。。。。。
比起三岁时妈妈就离开身边的吉宿35岁的无业青年毕俊又是多么幸福尽管他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可还有妈妈在身边尽管一个人辛苦赚钱的妈妈总是在呵斥他看起来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厌烦透顶然而在毕俊要被警察带走时妈妈又有着怎样的焦急万分“妈。
”“嗯?
”“我饿了。
”“真是。。。
走啦走啦。
”爱是一个人存在的理由吧即使不曾得到 也要努力去爱只要我们还有爱的能力活下去 就有希望
小男孩的演技和眼泪让这份母子情更加感人
财洙和妈妈演技很好,但剧情中间少了铺垫,母子俩突然感情就很好了,这剧本平淡到多少有点浪费演员
令人感怀。
小正太很萌,黄政民很神经,金惠秀很性感,柳承龙很有杀气。
还行,就是感觉有点赶啊,剧情单薄,没什么支撑男孩和妈妈的感情的剧情,好像突然一下子就成这样了。
金惠秀太會演
再一次眼眶湿润
“谢谢你陪我走过的那段日子,幸福刻在心底,变成了永恒…”
呜呜呜呜呜金惠秀好绝,小男孩长得好像八股冬菇那个女孩
第一次看如此本土的韩国亲子片 近景镜头拍的跟连续剧一样 但不影响演员演技确实感人 惠秀欧尼怎么演什么都这么美 财洙也太可怜了十来岁的年龄没了两个深爱的妈妈
一个女人孤独、冷漠,直到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个人真的很需要她,你宣泄自己的爱,将一份美好留在了儿子的心中,一直到永远!
当中有一段插曲很好听~
这种片还是看解说好些吧 看全片会感觉很平淡
亲情牌嘛……
两个缺爱的人遇到了彼此,成为了彼此的救赎。
对不起。不感动。但是小男孩很会演。
后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达到如此境界,震撼。太感人了,飘了很多眼泪
女主演的很好
转变还可以铺垫久一点,人物表演都非常出色!
棒子什么的最会玩弄眼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