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鲁尼娅
Господ постои,佩图尼亚神加持(台),上帝存在,她的名字是佩托尼亚,上帝存在,她叫佩托尼亚,上帝是存在的,她叫佩特鲁尼娅,主啊,她的名字是比
导演:缇奥娜·斯特鲁加·米泰夫斯卡
主演:拉宾娜·米特威斯卡,彼得·米尔切夫斯基,赫瓦特·杰斯哈瑞,马里奥·克涅佐维奇,佐里卡·努什瓦
类型:电影地区:北马其顿,比利时,法国,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语言:马其顿语年份:2019
简介:三十二岁的佩图尼亚身材微胖、相貌平平,空有一张历史文凭却毫无工作经验,面试再度失利还被男主管狠狠羞辱。在返家路上,佩图尼亚遇上男士限定的年度主显节“泳渡夺十字”大赛,抢到十字架的人将获得一整年的好运。神父在吟唱时失手提早开赛,上百位教徒壮丁争相跃入冰冷河水,万念具灰的她也不假思索地跳河奋游,竟破天荒抢得头筹。男性..详细 >
这不是我看过的最难看的🙂
「FIRST第二场」故事讲得非常好,但结局戛然而止,极尽周章地讲好铺开一个现实,然而也只是个现实,放弃了深入 。如果它是关注于个人思想层面的胜利而顾不得大局,那宗教与女权的主题绝不是通过个体上的解脱就可以承载的。
显明的对比以及记者的导向性,意图昭然若揭,留给观众的还剩下什么。
电影的好坏都挺明显的 导演很明显地将宗教 女性 媒体锁在政府的牢笼中而门外却是一群男性 这样的主导用意显得极其刻意 而失去了女性最核心的表达 缺乏表达而蛮用画面补充是反男权电影最大的弱点 到了后半段这种衰弱性是非常明显的
成也剧作 败也剧作
或许在巴尔干半岛语境中所呈现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电影文本自身。如果西欧昨日的历史复现为巴尔干半岛今日的现实,那么如此的女性主义叙事仍有被结构的意义。
台词凌驾于调度,风格卡在现实主义和寓言之间且不知变通,中段还给人一种“至少剧本会还不错”的错觉,然而剧作很快就迎来了全线崩塌,所有人物都变成了(甚至不行走的)观念输出机器,男性包围警局的重场戏和结尾每个女性的脸都点一下的配乐段落都太糟糕了。被浪费最严重的角色是电视台记者,电影的性质与媒体“秃鹰”式的行为几乎是同质的,延伸到戏外,本可以是一种很有趣的讽刺,然而导演还是选择了最保守的方式来呈现这个角色。
女人抢到了神圣的十字架,感觉就像夺走了男人引以为傲的阳器,疼得嗷嗷叫。在宗教下谈法制,到底是法制至上还是教条至上?所以民主结构中的共产主义才是世界的最理想形态,但可能实现吗?也许就和电影里的结局一样,女人无罪释放,她把十字架还给了神父,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社会主义,但这样美好的结局,看着真实吗?
呃
当女主是一个32岁单身无工作的历史学毕业背景时,我肯定是现场最扎心的观众。
#69th Berlinale# 主竞赛。也算是主竞赛的小惊喜。影片讲述一名大龄待业胖姑娘在遭受又一次求职挫折之后误入宗教庆典现场,抢走了“只能男人参加“的神圣十字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风波。父母,朋友,教会,警方,检察官,宗教狂热(直男)群众,媒体女记者和路人都有不同程度介入和冲突,精彩台词非常多,比如来自路人的神吐槽“如果上帝是女的呢?”(另外:学历史的女主角最感兴趣的历史时期是”中国革命“也真是大礼包式的惊喜笑点哈哈哈),对马其顿的社会现实和对女性生存的现状抓得也很准确。主教和警察局长互相推卸责任那段戏实在太精彩了。很大一块情节发生在警察局,剧作结构和矛盾构成非常像[无主之地]。虽然最后烂尾了(几乎整整少了一幕戏啊),但是仍然是最佳编剧的有力争夺者。
十字架就是典型的阳具能指嘛。有趣的是,电影并不赋予女主一个一贯的逻辑,她抢十字架的一跃是动物性的(也因此变得神圣),她始终令人不可理解。这种不可理解性才是对象征秩序的真正反抗。
记者的呼吸视角拼着精致讲究的构图还蛮有意味。故事实在太简单反而荒唐点出内核的复杂。点到为止的女权...侧面交锋的宗教...上帝如果是个女人,地球不是照样转么?
剧本框架像《无主之地》,前半段有意思
马其顿的一部反映女性平权和社会问题的影片,以个体女主人公对抗男性社会为核心矛盾,在斗争的过程中渐渐找到自信并顺带着收获了爱情,开头女主人公站在蓝色田野上配合着动感的音乐很有气势,后来的故事却以平淡对抗冰冷的体质,影片中还不忘“调侃”中国的政治制度,等导演来到中国生活个几年就会发现新的问题了吧。
太观念先行的作品 除开女主全是功能型人物 仅仅被搬出来实现某种剧情转折之后就不再提及和关涉 冲突设计也很生硬 解决更是潦草
摄影
国航成都-北京空中电影。结尾大脑自动播放那首god is a girl,“ their minds shall be the key~”嗨,青春期爱用乐罢了。
导演竟然是第一次进三大,感觉叙事和视听都非常老道,就是一部跟随时代热点,没有什么大差错,偶尔有小惊喜的影展标准之作。主题确实很杂糅,宗教传统,原生家庭的荡妇羞辱,失业、经济衰退等社会问题,反而女主自身的女权“挑衅”很是微弱,只是绝望中想和命运抗争一下。觉得和小警察的感情还比较动人,由羊化狼的女主,怼警察挺解气的,最后的和解可以理解但过于突然了,雪地中的小鹿带来的感动大打折扣。女记者各种违规操作,偏向田园女权了?女主认为男性面孔更适合女假人的躯体算是比较明显的平权愿望了?比较惊讶女主竟然最喜欢中国革命,向往共产主义与民主制度的结合😺
对宗教和男权的解构还可以玩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