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灰姑娘》的海报,就被辛德瑞拉那条华丽丽的蓝色舞裙给吸引住了。
据说这条极其养眼的舞裙是三度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设计师Sandy Powell的作品。
为了能全面感受这条裙子轻舞飞扬的样子,我决定去看电影。
没料到这个古老童话故事拍成电影还挺火爆的。
我家附近这家影院从早上到中午连着的几场都坐满了。
我只好一再修改时间,终于轮到下午四点二十分那场,还仅剩三排靠最边的位置。
当我走进影院看着满满的一包厢观众,不禁暗自揣测这些人选择观看这场电影的心理,是否都跟我一样只是存着一睹美裙的浅薄意图呢。
好身材是好衣架,这可真是铁律。
我素喜束腰长裙,但紧身束腰的蓬蓬裙不是谁都可以穿得惊艳的,这种美感以前仅限于《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
而《灰姑娘》里女主不盈一握的纤腰让设计貌似朴素却细致雅洁的淡蓝色家居裙也充满清新动人的轻盈飘逸感,让我忍不住流连。
等到我盼望已久的那条据说缀有一千粒施华洛世奇水晶钻价值不菲的蓝色舞裙从天而降,溢彩流光、霓裳轻扬、摇曳多姿地出现时,我简直陶醉其中。
原谅我用了这么多形容词来形容这条裙子,只因这个故事本身就很老套,偏它又拍得那么忠于原著,几乎没有什么花哨的奇思妙想来颠覆一个深入人心的著名童话,剩下可以吸引眼球的自然就是美轮美奂的场景。
至于后母两条色泽抢眼的绿色长裙却因为凝重而奢华,带有很华贵的沉重感,反倒觉得很难欣赏到心里去。
两姐妹花哨的打扮刚好是我生活中排斥的风格,也就和她们一直被丑化的形象一起被我直接忽略掉了。
这个爱情童话唯一被改变的地方是王子跟灰姑娘居然在森林里有一次短暂的邂逅,引发了全民适婚龄少女皆可参加宫廷舞会的缘由。
不过这个小小前奏的添加,对王子爱上平民的基本构架没有太多影响。
因为我的一意孤行,拉着先生在多年后重返影院竟选择了这类毫无新意的妇女儿童类电影,令我不禁有点心虚地偷偷瞥了他一眼,生怕他已经被这个无聊的故事催眠了。
还好,虽说没有精神抖擞,至少眼睛没闭上。
悄悄呼口气,暗自也有点觉得无聊。
不过还是有一个场景和一句话入了我心。
那是瑞拉的父亲要出门之前与她的一段对话。
他问她她想要什么礼物,瑞拉说“我要第一根划过你肩膀的树枝,而且希望你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等你回来我就知道你已经安然无恙。
”家人之间的爱平安最大,永远没有比牵挂更深的思念。
当爱的人行走在外,我们会羡慕飞过他头顶的一只鸟,会嫉妒与他交谈的每一个过客,会惦记他走过的每一段足迹,在心底跟着他走过千山万水,数着日月星辰的交替。
我只愿成为划过你肩头的第一根树枝,我就会陪着你一路风雨,你也会始终记得我的叮咛与盼望。
这份爱简单而深沉,单纯而深邃,只有相爱的人之间才会懂得。
爸爸,请捎给我一根树枝在你遥远旅途中划过你肩头的第一根树枝它也许纤细也许粗大它也许曾温柔也许曾粗鲁地对待过您爸爸,我只想您折下这根树枝带在身边伴您千山万水风雨兼程爸爸请不要嫌它麻烦它是我的眼睛我的心它是我等待您平安回归的指引也许是我这样的年纪已经学会不谈爱情,所以不会对这样简单的爱情故事再唏嘘。
我更爱一些实在的拥有和呈现。
我看《灰姑娘》真心没有任何爱情幻想,但它很美,我喜欢;它有划过肩头树枝的深情,我也喜欢。
娱乐分很多种,能有一些喜欢也不错。
但实际上,先生肯毫无怨言地陪我看这么无聊的一部电影,既没打瞌睡也没吐槽我,才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
有没有浪漫的爱情不重要,只要他就是那个只在乎我人生旅途中第一根划过我肩头树枝的那个人就好。
其实故事还是小时候所熟悉的那个故事,灰姑娘还是那个被继母和继姐欺负的可怜女孩,但是仍旧怀着善良和勇气向前走的姑娘。
也是那个因为善良而乘坐着南瓜🎃马车去参加舞会的漂亮姑娘。
不过和童话故事不一样的是,王子先爱上的就是普通平凡出身的灰姑娘,而不是被魔法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灰姑娘。
PS.灰姑娘真的很漂亮。
对于某些狂黑灰姑娘是心机绿茶婊的,我只能说不管是身理还是心理,你都已经老到无法好好看童话了。
仁慈善良,坚强勇敢。
可以说在人格塑成期,这四点的确非常重要,教给人们善良有什么不对?
姑且,称见解到“真相”为成熟,但是实际上分明只是哗众取宠。
不过看到大家对这一类似评论大多觉得反感,我就放心了!
所以,让我们好好看电影,公正写评论,好吗🙃
撕逼的电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31845/?start=100#comments-----------公主果然很难懂的分割线----------法语佩罗原版:http://www.buvard.org/editions/catalogue/index.php?o=14 (那时候还叫《小小鼠皮舞鞋》) 配音阅读版:http://clpav.fr/lecture-cendrillon.htm(这时候就叫《小小玻璃舞鞋》了) 德语格林兄弟版:http://gutenberg.spiegel.de/buch/-6248/16 (德语我不是那么来塞,配音阅读版的恕我无能)网页打不开请翻墙。
法语或者德语有障碍的,请使用google机器人翻成英语。
上不了google还是请翻墙围观过其他版本的同学们欢迎分享。
当然也欢迎平行宇宙来的朋友们分享传说中跟这部电影一模一样的「完全还原」的格林版本。
德语我虽然是很勉强,但硬着头皮还能读下来……罢。
-------楼主现在知道公主乃真·宇宙大杀器的分割线------熟悉的豆友都知道我是不爱删回复的(除非遇到问候家人这种极品行径)。
主要是给后来围观的同学们留下一个完整的「参观轨迹」。
在我诚恳地表达了「请务必保留你的回复」以及「我真的不需要你道歉」这样的意愿之后,某位公主以迅雷之势删除了自己的回复并强行道歉。
(或许还有其他公主也删了回复,我倒是没有精力去check了)公主果然是很难懂呵。
好在程序猿能在电脑里找到历史记录,并为好奇的围观群众「还原」现场。
想要看到「比正文更好看的回复」,请戳:http://photo.weibo.com/2117887154/photos/detail/photo_id/3828306393889180/album_id/3828306209335968-----------回复比正文更好看系列-----------请围观者默默观赏就好,不要轻易投喂。
「每个人都爱吃花」,那只是个传说。
姐属性为人,但从小就不爱吃花菜类似的东西。
芹菜、菠菜、芦笋,这些主打茎的才是我的植物纤维来源。
对于各路甘蓝的变种……却是一直心存「你们明明长得像花,干嘛冒充自己是菜」大不解。
特别是传统被称为「菜花」的那种,光是外形就分分钟要引起密集恐惧症发作啊。
至于西兰花……嗯哼以上。
爱吃花菜的同学们,感受到楼主满满的优越感和恶意了么。
(# ̄□ ̄)o―∈‥oo━━━━━━━☆ ------------正文开始-------------「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公主梦」,那只是个传说。
姐生理为女,但从来没有过公主梦。
《彼得潘》《长袜子皮皮》《骑鹅历险记》《大盗贼》《穿靴子的猫》和《狐狸列娜》才是我的床头故事。
对于各路公主们……却是一直心存「你们到底,是在想什么」的大不解,特别是人鱼公主(单相思不遂就是自己活该倒霉催的,到底有什么立场去放对方的血,然后因为没有杀害对方而自觉伟大牺牲的地方,简直是从来没有懂过)要说有任何一位公主曾赢得过我的尊敬,那就是驴皮公主。
为了躲避生父的乱伦要求,这位公主,虽然有神仙教母的帮助,至少是智谋百出、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百折不回,最后必须来个王子才能逃出火海,那也只能是时代的错了。
至于灰姑娘……嗯哼。
这个故事最早起自斯波特拉(的脑补)。
主角倒不是玛丽苏,而是天使赠予的一双鞋子。
根据《历史》作者的说法,法老孟卡拉最终在Naucratis找到了这双尺寸大小极其吊诡的鞋子的女主人,娶之为妻。
是以,在其死后,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才建于此城。
这个故事口耳相传几个世纪之后,在欧洲有了两个流行版本。
一个是德国的格林兄弟版,一个是法国的夏尔·佩罗版。
不给群众戴表,但姐在前·幼儿园时期听到的是个remix版。
格林兄弟版里有「穿着烙红的铁鞋跳舞」的桥段,佩罗版里以「原谅继母及其女儿」结局。
佩罗版里有「午夜过后,一切魔法都会消失」的桥段,格林版里并无此一说。
要说活跃时期,其实佩罗更早。
但是纠于民族文化传统各方面的因素,同一个民俗故事(比如《睡美人》),在格林版里总是更倾向于中世纪风格的罪与罚,佩罗则相对要文艺青年些。
在佩罗版里,灰姑娘穿的并不是「玻璃鞋」(我朝不知何故一般翻译成「水晶鞋」)。
高跟鞋这一在16世纪发起的产物,在佩罗时代已经式微,况且以当时代的技术,高跟鞋是怎么也不可能穿着「跳一整晚的舞」——更何况是玻璃制的!
那时穿去舞会的舞鞋,相当于现在的「居家鞋」,以轻便、软适、合脚,为主要诉求。
因此,在原始佩罗版里,灰姑娘穿的是「灰鼠毛软鞋」(pantoufles de vair)而不是玻璃(verre)。
这解释了午夜后一切都恢复原状,唯独鞋子没有变的缘由——这种舞鞋属于「日常用品」,不像南瓜马车、白鹅车夫、金银线织成的舞衣等等非魔法不能实现的奢侈品。
以及「全国上下没有一个姑娘能将鞋子穿合脚」的bug(软鞋vs硬鞋,你就是有一个脚趾长出来也显眼)此外,仙德瑞拉(Cinderella)中的cinder其字面解读是「柴火燃烧完备后的遗留」,相对的意义是炭——柴火未燃烧完备后的遗留。
用这个词给人取诨名,实际上有人格侮辱的意思——内涵义「约炮者不拒的妹子」。
现代通行的灰姑娘故事中和了格林版和佩罗版——保有午夜魔法消失的桥段,删去穿烙红的铁鞋至死的结局,并将鞋子的材质设定为「玻璃」。
迪斯尼1950年的动画也是采用了这个流行本。
只是在神仙教母如何施展魔法的过程上有过跳略。
这个是「宗教正确」的问题。
「神仙教母」是个很「异教徒」性质的职业,在天主教国家,相当于「女巫」。
对比其他童话,《白雪公主》里皇后是后母同时也是女巫(魔镜、毒苹果),《长发公主》基本同款(女巫也可以算养母),《韩塞尔与葛雷特》里的大反派既有后母也有女巫(糖果屋),《睡美人》是好女巫vs坏女巫。
但是《灰姑娘》里的反派是后母(正常人类),而正派却是女巫……女巫的技能是「魔法」(相当于我国文化的「障眼法」),属于「欺骗」技能(只有上帝才能把水真的变成酒)。
全方位地以赞叹的态度去展示辛德瑞拉的神仙教母如何变马车变白马变车夫,至少在50年代,是个比较犯险的举动。
在21世纪重拍此片,美国人民的思想终于解放了,加上高科技加持,迪斯尼好歹弥补了这个遗憾。
这个电影版,将故事嫁接到了茜茜公主的传奇上。
虽然王子马靴紧身裤的造型不符合当时欧洲大陆的流行(呼叫达西先生),但是束腰大篷裙和室内装饰的细节,让整个故事的「时代」性有着落,从而令得「玻璃鞋」和「麻雀变凤凰」的桥段更具真实性。
但是一旦脱离「超脱于现实的童话」之本体,「过了午夜,一切都恢复原貌,玻璃鞋却始终是玻璃鞋」这个bug非但没有修复,反倒是因为装饰、背景、时装这些因素的「写实」化而变得更加明显了。
最近这几年童话新拍的主要方向都是把原作当中傻白甜到自救不能只有坐等天下掉下个好王子来改变命运的女主角们改编成自强不息勇于向命运挑战的斗士——比如最新的两版《白雪公主》。
迪斯尼自己搞了姐嫁版的《冰雪女王》,之后又弄了母嫁版的《睡美人》,一副「把王子酱油到底」的姿态。
突然转回头逆流而动整出「大胸细腰小脚圣母包子玛丽苏」的典型,真心不知道丫想干嘛。
秘密花园的整场戏,观众都在发出「天哪,蠢得我都尴尬了」的笑声。
荡秋千那出,姐都笑得喘不过气。
所以翻拍这个到底有什么乐趣?
不过「配角比主角颜值高而且存在感强」的这一定规还是有严格遵守就是了。
金发黑眉这种造型,只有精灵王这样的颜值才hold得住(李大佩本尊也是不行),其他浮生众就是谁搞谁low的命。
有了CB一旁参照,哈利·波特他妈的五官更是粗糙不忍直视,配上两肉腮帮子和全程高潮脸,让人只想问一声「姑娘,这只鸡卖多少钱」。
在原本的「村姑」设定下,这脸倒也合理。
毕竟欧洲国家就那么点子大,一村撸不出200号人,这种颜值作为「村花」也是可以的。
然则电影版非要整出个「大家闺秀」的人设,这气质和品味就不能让人入戏了。
至于王子,人卖的都不是脸,而是裆(明明军装上衣应该配直筒军装裤的,到底为什么要搭紧身裤,只有去问导演和造型师了)。
全片最出彩的服装并不是那套蓝裙子——设计感太一般了,纯粹就是为了呼应动画版。
而是后母的各种造型。
两逗逼姐姐永远配套的打扮也很有看头。
撸过这究级玛丽苏之后,我对于最新版的《美女与野兽》到底要不要抱持任何期待倒是生出彷徨呢。
*請注意 北歐是個超越你想像的地方,in a very different way;)所以請以自己最古怪的猜想來填補當所有你不能理解的北歐梗。
看之前只知道有凱特,當年看她演狄倫,整個人彎到直不起來。
第一次有一個女演員讓我對自己取向產生懷疑,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第二次是史達克家的三傻。
也就是灰姑娘的王子的大妹砸!
哦,羅伯大哥,上次見你,你信誓旦旦要為父報仇,但還沒發力,就慘死在某一季的大結局處。
哦,我的上帝,每個人都得死。
這部灰姑娘看起來就像羅伯大哥做的一個美夢,坐上了王國的寶座,富足安詳。
王子的爸爸有個好基友叫伊恩爺爺,他們每天鬥嘴,互相嫌棄但是誰也離不開誰。
王子身邊的弄臣,原先是研究學術走火入魔的教授,錘哥的出現讓他得救,給世人證明了我!
作為一個北歐人!
不是神經病!
而....灰姑娘的母親......她........竟是神盾局的創始人之一....更可怕的是,灰姑娘你的動物好夥伴鵝先生,鵝精,從前在神秘的北歐,有一隻鵝精,他有個藍盆友......好像我扯太遠了....我不愛看書的,因為看了也記不住。
小時候看的或者听到的部分童話故事到現在只能記得大體輪廓和破碎的片段,就像四歲之前的記憶一樣。
灰姑娘,只記得後媽給她一盆摻了灰土的豆子讓她揀豆子,然後魔法出現,小鳥幫她揀了出來,助她去參加舞會;姐姐們為了穿上水晶鞋不惜剁腳趾削後跟;王子最終和公主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挺好的吧,但是這是史達克家老大做的美夢,而現實當中,他還沒有夢想啟程就被馬丁爺爺寫死了!
而且是全家!!
呜呜呜!
哦馬丁爺爺!
請保佑史達克家大妹砸多活兩季好嘛...不然我只有再看一遍凱特版的狄倫緬懷一下我的百合魂。
*Let it go*以上言論不代表我的立場。
迪斯尼出品,必属精品。
我相信童话,也最喜欢童话。
南瓜马车,蜥蜴天鹅,仙女教母,水晶高跟鞋,堪称唯美。
知根知底的故事反而更难把握,不过电影没有让人失望,几乎是完美呈现,悄悄有点奇怪的是,看这部电影,有种把看过的美剧英剧都复习了一遍的感觉。
“坚强和勇敢,仁慈和善良”,温故拾心,面对这样一个不能再老套的美好童话,拾起的不仅是童心,更是那面对生活心若朝阳的初心。
此次真人版《灰姑娘》,没有搞怪另类,也没有反派正话,就是温故着那个经典的童话故事,让那曾几何时的童梦仿若触手可及。
都说童心是这个世界上最贵的奢侈品!
电影主角和观众都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选找一种独特的气质,能够说服自己奇迹出现是有原因的。
不是说爱情让灰姑娘走上舞台,赢得了最后的比赛。
而是灰姑娘通过自己独特的表达——舞池中惊人的表现,赢得了白马王子的爱情。
其实在影片一开始,观众和导演就已经在剧情寻找并认可这种“特质”。
就像是一种水晶鞋情结。
因为灰姑娘的故事中,只有她才穿的上那只鞋子,因此在白马王子存在的世界中,一定是有一种东西独属于灰姑娘。
在这种预设的前提下,银幕中的爱情才有发生的可能,故事中的奇迹才有发生的基础。
我们反复的问自己,为什么那两个人是注定在一起的?
为什么那么多美丽而有才华的女性围绕在白马王子的身边,他却会选择灰姑娘?
和当年的童话比较起来,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清楚了许多。
因为当年的王子是惊讶于灰姑娘的美貌,继而一见钟情,可这样的解释太过表面化了,甚至有些轻浮。
其实,独属于灰姑娘的美貌征服了王子是很正常的。
王子也以同样的俊朗征服了灰姑娘。
但是,现代社会已经不再买这个帐了。
无数事实证明了那种光凭外表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人们必须在“命中注定”的问题上找到解答,于是,这种对于特质的寻找物化为一只鞋子,一个手机,一种经历。
总而言之,人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不然不会相信有这样的奇迹。
于是,我们看到了舞会中有无数种表达自我的可能和机会,能够让王子和灰姑娘心灵相同,让他们未经接触就能了解,未曾了解就已熟识。
让人们相信,是Mary的舞技与Joey Parker的契合使得他们相遇相爱。
因为只有这样,只有当上帝为情侣们度身定做一对互相吸引的特质时,他们才会“Happy ever after”。
灰姑娘,不过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暗示,是一个相信爱情的借口。
Have courage and be kind.这是整部电影里出现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很少有看完了电影想回来写影评的冲动,但是这部电影,却让我洋洋洒洒写了不少。
为什么推荐这部电影呢 因为people let you down, but fairy tales don't. 这就是所有童话的可爱之处。
在这样的故事里 不管世界是多么现实功利 不管灰姑娘的生活多么昏暗辛酸 我们都知道最后一定会有一个王子遇见他 发现她的美 爱上她并与她共度终生 永远幸福美满得生活下去。
全剧终 你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 慢慢走出电影院 继续接下来的生活。
看到很多人说这种电影幼稚 不真实 完全是拍给做着公主梦的少女看的。
是的 这样的故事是不真实 在我们的世界里 没有舞会仙女南瓜马车 穿的进水晶鞋也没有王子来娶你。
但是 在这个日渐冷漠 节奏飞快的社会里 我们心中的那份温暖 那份愿意相信童话相信美好的纯真是多么难能可贵。
况且,这个故事从来都不是在说你只要坐在那就会有王子来找你 它想告诉我们的是 就算这世界再残酷 在丑陋不堪 我们也应该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对身边一切事物的善意。
试想 如果灰姑娘在失去父母后没有生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 那么她就不会与王子跳那支舞;如果灰姑娘没有给仙女那碗牛奶 仙女就不会帮她变出南瓜马车水晶鞋;又或者我们换个角度 如果没有继母和姐姐的恶言相向 灰姑娘就不会一气之下跑入森林 遇见她的王子。
所以你看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发生的每件事又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所以我们还抱怨什么呢 不正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些才造就了现在的我们吗?
See the beauty of this ugly world. 就像我们说的 成熟并不是对这世界的丑恶熟视无睹 而是在看过了它最黑暗的一面后依旧选择保持心中最初的勇敢与善良。
善良是一种选择,and it can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看开点吧 电影而已 何必那么认真呢?
两个小时 忘掉没做完的功课 忘掉没写完的作业 就这样做一场华丽但却美好的美梦又何尝不可呢?
Life sucks 所以我们总要时不时的找点动力打点鸡血才能继续奋斗下去啊。
最后希望所有善良的姑娘都可以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与自己的王子永远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
公元1553年7月,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六世因肺病去世,玛丽在英格兰枢密院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囚禁了爱德华任命的继承人简·格雷郡主。
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是为玛丽一世。
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
为此,她甚至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
史称“血腥玛丽”。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王位最终落入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之手以伊丽莎白的新教信仰为借口将其囚禁于伦敦塔。
因为玛丽一世的残酷统治,一时间全国各地烽烟四起叛乱不绝。
为平叛玛丽一世任命奈德史塔克为帅,联手艾林家族徒利家族与拜拉席恩提利尔联军会战于三叉戟河,劳勃拜拉席恩战死,提利尔家族投降。
史塔克反戈一击,击败拥护玛丽一世的兰尼斯特家族,杀死玛丽一世,推翻都铎王朝,建立史塔克王朝,史称奈德一世。
伊丽莎白则在大内总管"八脚蜘蛛"瓦里斯的帮助下趁机顺利逃出伦敦塔,乘船渡往狭海对岸的自由贸易城邦。
逃亡途中与忠心耿耿的御林铁卫詹姆兰尼斯特相恋并为其生下一个女孩,取名仙度瑞拉。
为了保护王室血脉同时为了更好地抚养女儿,对谎称其为女仆之女并对其百般虐待,詹姆于心不忍远走他乡加入黄金团。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多恩领却兴起了以崇拜伏地魔为特征的黑魔法信仰,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多恩领兵强马壮,逐步吞并了在内战中大伤元气的提利尔家拥有的高庭,与史塔克王朝形成南北对峙。
不知不觉二十年过去了,仙度瑞拉虽然饱受虐待却也因此磨练了自己,甚至因缘巧合与无面者贾坤赫加尔结下深厚友谊。
其中还有一个人,因其喜欢手持一根魔杖,仙度瑞拉把她称为“神仙教母”。
殊不知这个女人却是受伏地魔派遣前来谋害其母亲的邪恶女祭司贝拉特里克斯。
她的母亲即伊丽莎白则早已嫁给了魁尔斯城邦十三巨子之一的札罗·赞旺·达梭斯,在深宅大院中深居简出。
此时史塔克家的大儿子罗柏史塔克也已成年,因其文武双全英俊潇洒被称为“少狼主”。
奈德一世下诏为罗柏在全国范围内征选妻子,罗柏却无一中意。
未完待续。。。
灰姑娘的故事即使没有看过,也确实是听了不少,还原成真人版,也还是挺不错的,灰姑娘那件蓝色的礼裙和水晶鞋,也真的是漂亮极了。
电影里有好多的台词也说的真是蛮有道理的,像正常不一定代表正确,坚定坚强,善良仁慈,就可以战胜一切,牛奶等等的都不算什么,kindbess makes it everthing……善良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儿魔法去支持……
这算是把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还原的很好的,只不过灰姑娘和他的样子不是特别喜欢。
「Time passed, and pain turned to memory.」「We must simply have courage, and be kind, musn't we?」「Just because it's what's done doesn't mean it's what should be done!」 「What is a bowl of milk? Nothing, but kindness makes it everything.」「Nothing is ever given. For everything, we must pay and pay. → That's not true. Kindness is free. Love is free.」
一星CB一星服装
好喜欢(捂嘴哭),喜欢迪士尼每一部都像一个温柔的妈妈一样,向每一个听童话故事的女孩(无论年龄大小)说一个可贵的真理,《美女与野兽》是“don't judge people by their looks”,这部是“have courage and be kind”,我的宝贝啊,无论何时都要有勇气和保持善良
唯一看点是裙子们,由于我三观正直地喜欢着灰姑娘讨厌着后母三人组,导致观影大部分时间都很憋屈。王子的选择是好样的,这绝不仅仅是追求真爱的问题,不过即使要拿来教育孩子我也会选LC那部白雪公主。
真是完全也没啥悬念反转啊,就想知道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还按原著拍出来有啥意思啊,会看的很无聊啊,重点是灰姑娘不美啊!王子好像384。觉得灰姑娘略婊,但是后妈也没啥好的,也没出彩人物和角色,最可爱的还是鹅和老鼠。。。
……
屌丝灰姑娘为什么很快乐 因为她刚刚才去参加了高大上的party!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被撕爆衣服之后一定要马上跑出去哭!
一条神奇的蓝裙子。站如钟跑如水母跳舞如蘑菇旋转如印度飞饼。………………可是我就是想穿。
不知道是不是姑娘在唐顿庄园里演无脑表妹让人太印象深刻,这部剧明明后妈更美韵,一星给裙子,一星给后妈。
天啊!怎么能这么蠢!
那么多年过去 大荧幕上却还是没有一场舞美过泰坦尼克号平民舱里的那一场
后妈美美美 王子帅帅帅 少女心嘭嘭嘭 姑娘演得不错 美指服设大红花!肯尼爵开窍了哟!
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姑娘不怀春。你有了水晶鞋和蓝裙子,麻雀就可以变凤凰。童话比寓言好,因为单纯美好,当然最邪恶的继母是真的继母。很美好的故事,但最大的弊端也在此,因为故事太尽人皆知了,所以没有了悬念,看起来就变得平淡如水。
蓝裙子很好看,后母也很美,童话就是童话,让现实生活中圣母白莲都变得异常美好,服饰道具场景美妙绝伦,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善良与美好。
中规中矩的忠实还原,特效浪漫极了!
只能说对CB及其角色的期待过大,在对原童话还原度如此之高的唯美影片中,给继母洗白简直是白日梦。美丽善良,勤劳勇敢,被恶女人迫害,被帅王子追慕,承担了玛丽苏们所有期待的Cinderella形象隐隐透出导演对心机婊的恶意。
疾驰在夜间小道的南瓜车组合有种说不出的浪漫,变身动画如梦似幻,舞会的感觉还是稍欠了点儿。结尾国王(王子)亲自服侍试鞋,苦尽甘来皆大欢喜。就当是满足少女心,做个麻雀变凤凰的美梦,简单故事才能托出最具原味儿的童话氛围。
3為何壞角色都是這麼愚蠢呢?!兩個后來的姊妹就不能變成漂亮的綠茶婊嗎?故事再怎麼遵循原著,也不要一絲不漏到讓人看不下去。連Cate Blanchett的光彩都被抹黑了。哎,看來年紀大了,怎麼看灰姑娘都是個心機婊,又唱歌又嫁入豪門的,怎麼看怎麼不爽。Btw,水晶鞋太醜,還不如jimmy choo的設計。
这故事就算拍得再美也是永远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