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剧本不行,只想取巧拿过去的精句拉情怀,七拼八凑,根本没有用心打造;比如如果说民国的银行圈,你就好好说两个人怎么在一起互相扶持,在风雨飘摇中渡过一个个困境,打出一方天地;如果说上海沦陷,你可以说两个人怎么利用自己在商圈的地位,扶助弱势群体;如果说中年人的爱情,他们演得没问题,但是很平淡,好多设计的高光时刻都没出来,比如七爷救十七跟军阀开枪那段,之前她表现出来是非常市侩的,但为了救十七连命也不要,后面再接七爷欺骗十七,让他以为自己掉换子弹的那部分就大可不必了,又比如七爷送十七去香港,临别前她说如果手术失败,咱们就天上见,如果把两人签字画押放在这里作为约定会更感人。
这个剧想表达的太多,结果哪个都没有说清楚。
确实不该演员背锅,好多人说没有邓萃雯巾帼枭雄就没有灵魂,但是一看七爷的名字邓贵婵就知道,巾帼枭雄4是以她为蓝本打造的,邓肯定是看过剧本的,感觉不合适才没有接,胡定欣作为巾帼枭雄系列的老人,又多次跟黎耀祥合作,临危受命,不该被恶意摸黑;这个戏好多演员都没给发挥的余地,比如桂花香的父母、七爷她妈、大红姐、谢雪心,这些都是多么好的演员,在这个戏里都沦为了背景板,我很珍惜看到他们的机会,能不能别用烂剧本消耗了;另外黎耀祥能不能减减肥,资深不怕,但是你要有枭雄那股劲在呀!
柴九哥;服化道非常离谱!
你们到底知道不知道民国时候穿什么,这剧的服化道都是减分,尤其是邓桂婵的及其不伦不类!
只有主题曲还挺好听的!
在第一集,黎耀祥帮女主角解决那个银行的危机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大的漏洞了,因为我觉得这么简单就能解决,谁不会呢?
还要花费那么多心思,女主角的弟弟想害他,让她的银行破产,但是他弟弟竟然有半副身家存在她银行。
而且各个地图各个背景镜头切换的非常突兀,一下子又到了杭州,一下子又到了上海,一下子又找一大群人开会,就中间那个镜头转换的感觉就像看短剧一样。
而且在一集的时间之内,同时又展开两条故事线,一边在谈生意,另一边又搞个什么帮派的谋杀,老实说,到现在我都想不起来那三波人到底是干嘛的。
还有女主角说话的声音有气无力的,就是刻意把自己的声线压低,显得一种很霸气的样子,但是呢就只有气而没有声,每次听到他说话,我都想给他一个氧气瓶吸两口。
别说邓萃雯看了剧本摇头,哪个正常人看了不癫?
前面半集没有一秒镜头有脑的。
这年头还有这种偷懒的表现方式,表现人设用无声的咋咋呼呼动作,男主就让女主彻底被征服了(男的说:怀疑她是喜欢我。。。
好有小鹿脱口秀讽刺那味),然后就拉他跟出跟入谈生意啦。
马天佑非要住人家店明显到仿佛有大病,然后那群杀手前一秒杀了人后一秒就和马天佑拔枪对诗就相信对出了同路人。
谈生意也是对脑回路,这行情就他俩能看出你骗小孩呢,黄包车摔楼梯不知是啥口味。。。
新爷报个警就能彻底ko做假账的男女主,居然就这样所有人反过来支持女主,还让她做秀一样在楼梯唱扭腰歌似的撒钱,哈哈,哈哈,哈哈哈银行那群八婆简直有病,人家跟你说事,她跟你说你这人不行,在编剧笔下的女性居然是这样塑造这年头有人名字叫桂花香。。
有喊人家姓+单字名的吗,叫什么桂花,叫花香姐好吗。
陈晓华的演技简直不思进取,感情戏一整个无语。
台词奇葩,滤镜难看,演技奇差,制作粗糙,另,巾帼枭雄写的是女中豪杰,女主哪方面跟巾帼沾边???
后续:三爷事件和388w,想给小人女主扇一大逼兜,鼠目寸光,这种商业手段和为人只会出现在畜牲反派简直天怒人怨吔屎啦,死八婆
目前追平了四集,大致还是比较好评的,除了情怀之外,剧情也在接受范围之内但是还是有些感慨和想法,首先是整个剧的调性,色彩搭配,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开始和大陆合拍之后,tvb的调色都怪怪的,非常追求色彩鲜艳,饱和度特别高,而且剧中人物的衣服搭配特别是女主,花枝招展的像个鹦鹉🦜,有几套衣服真的是丑的可以,感觉没有任何搭配可言就是在疯狂堆砌对撞色在身上,甚是有暴发户或者富豪姨太太的嚣张跋扈但是审美跟不上文化的感觉多过于一个“上海滩话事人”。
其次是剧情,四集看完是挺爽的,剧情过山车一样一波三折,在短短四集里面多线并进,而且四集的情况下,男主就已经和女主合作吵翻合作吵翻合作吵翻三次,但是感觉从一开始女主找上男主寻求帮助就有点生硬,虽然知道是需要推进剧情,但是一个有能力开十七家分行的上海滩老七应该是有城府非常精于算计但又有魄力的,一开始就相信男主相信的那么彻底,甚至就依赖于男主解决问题,自己动不动就喊着要自杀,属实有些弱化女主。
而且每次闹翻后,又出问题去请男主回来解决,解决完问题立马翻脸的操作属实有些肤浅,这种感觉与上述的衣服暴发户论是同理的,女主身上除了服装搭配有浓郁的暴发户感以外(衣服的确是服装指导的锅)她的人设暴发户感也很强,一个人设应该不到四十,或者四十出头?
就已经做到全上海10个当权者中第七的狠人,而且还是唯一的女性,其他话事人目测都是60以上的老头子,这么一个凭借自身优秀让别人只能低头服软且忽视她性别年龄以及再有同胞哥哥的情况下还能强压哥哥一头的女性当权者。
从一开始其实就没有什么可以展现她魄力和魅力的闪光点,人设暴躁,急功近利?
并且还喜形于色?
三番四次找男主过桥,用时许诺重利,过后再轻描淡写的毁约,而且也不是很高明,比起巾帼2九姑娘的城府聪慧隐忍人设,的确是暴发户感太强。
但是从目前来看,可能四集还无法过多展开,如果巾帼2九姑娘人设是智力担当,性格还设有几分底线,以及刘醒不算智力担当,这部的话七爷一开始的人设就更加极端更加外放,一个在商场沉浮多年,付出比别人成百倍的努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没有任何底线,随时可以反咬他人,而柴十七才是一个智力担当,因为他聪明但是原则性强,善良导致他虽然能预测趋势但是无法自己赚钱经商。
不过还是希望之后两个人的能力分布比例可以再均衡一下,让七爷展示更多更重要的内容,而不是一味的依靠男主从而削弱女主,毕竟这还是巾帼枭雄系列,应该还是大女主剧不希望整的和目前某些市场上流通的伪大女主剧一样,大女主的背后是一个男人替她保驾护航操控一切。
先来点有趣的,盲猜巾帼枭雄系列中的数字游戏。
柴十七和七爷,名或号里都有数字,“柴十七”叫起来还有点拗口,有没有特别含义?
难道编剧给角色命名时图省事,随便加个数?
结合前两辑大胆猜测,这里头可能暗戳戳玩了个数字梗。
为什么?
因为乘法口诀早就告诉我们:七七四十九。
一个“七”,一个“十七”,合一起就是“七十七”,也即“7+7”。
不仅加号凸显了“女主+男主”强强联手的设定,而且“七七=四十九”,自然想到“四十九”可拆作“4+9”,也即呼应第一部中的四奶奶与柴九,何况其中一个还同姓,指向很明确吧!
最初给巾1角色起名时,当然主要为贴近角色身份。
“九”与“狗”在粤语中同音,起名“柴九”包含了角色低贱出身的设定,也与特定情节关联。
到了巾2,女主叫“郑九妹”又带有个“九”。
单从人物背景看,好像剧中并无确切说明“九妹”这个“九”的由来。
恐怕从那时起,编剧就已经开始在玩数字游戏了。
大家有没有相似的感觉?
巾1中最突出的是柴九线,不论人物刻画,还是情节推进,都非常出彩。
到了巾2,许多高光时刻转而放在了九妹这边,烧鸦片、杀少佐、救刘醒。
不是说男主那边不够出彩,而是男主出彩的桥段,主要落在女主与兄弟家人身上。
九是个位数最大,而巾1中最出彩的男主叫“柴九”,刚好名字里带九最大。
于是到了巾2索性改由女主名字里带九最大,会不会早已在暗示:巾2主角剧情是对巾1原有的高光铺排进行了对调互换?
其实巾2对巾1中的不少人物性格都做了相对应的扭转,这种事先通盘考虑的设计,是有迹可循的。
有了巾1巾2的解谜思路,到了悬崖这一部,破解数字游戏就比较顺当、简单了。
巾1、巾2虽相继播出,但二者风格还是有所不同。
巾1更偏向戏剧化的夸张,类似于同个制作团队早前的不少作品,更因柴九这个角色有了悲喜剧元素,戏味更浓。
巾2主题与背景更宏大,整个格调也相对平实沉稳,更有大剧之风,更着重于情感张力与家国情怀。
而这回名号中都有数字七,且七七四十九,或已暗示在立项时就已定位,这一部对标的是巾1悲喜剧的戏味风格,而非延续巾2的偏写实格调。
从时代背景看,这回也与巾2有重叠,更像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故事。
具体到角色层面,名号中数字同时有“七”,或暗指人物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势均力敌;二人都是缺缺的“七”,不再以“九”为大,显然各有各的不足,或将在互相成就、救赎中有更多变化的空间。
所以这回,不如就当作巾帼枭雄系列在传承中回归到最开始那样,重新开启的一部剧,新人物,新玩法。
如此盲猜,纯属娱乐。
或有些穿凿附会,如有不同看法,付诸一笑就好。
==========有趣与感性的分割线===========娱乐之外,聊点感性的。
老实讲,年中被推送该剧的巡礼片,连看一遍都有些不忍心看下去。
知道那是面向招商的,重在唤起大众市场对经典系列的回忆,复用了不少巾1巾2的标志或场景。
然而隔了十五年再续前作,直叫人感慨物是人非。
等到先导预告片出来时,反而觉得这部新作开始有点意思了。
招商完成,这次主打的是面向观众,不再卖情怀,立足剧中故事人物,有了初见的轮廓。
其实早在巾2时,编剧就复用了巾1中不少桥段、场景甚至台词。
且两剧前后脚播出,更容易被发现。
可能因为巾1主角生死与共的情义、似有还无的感情十分动人,且巾2的时代背景放在巾1之后,很多CP粉把巾1巾2视作前世今生,非但不反感,反而更为两剧中那些似曾相识的、联动的情景及台词津津乐道。
然而过了十五年,难道真要再搞一出来凑足“三生三世”?
先把这问题搁下,换个问:有多少人,会有以下相似的追剧经历?
过去看剧很杂,只要好看。
在港剧这块,大男主的《创世纪》看过,也曾觉得又当又立的叶荣添比不上爱妻号经典反派许文彪;大女主的《金枝欲孽》看过,也曾觉得该剧结尾处的悲剧式批判,将宫斗戏的主题拔高了几个等级;此外如欧阳胖胖,一段时间他的剧一部接一部,因为开心,可不久就审美疲劳了。
法证1是因为前头看过《鉴证实录》和几季CSI,只觉得该剧的本地化改编很成功,而法证2明显改动了剧集重心不提也罢,连带到后面的法证3就没看了。
类似的追剧体验还有不少,而具体会留意到巾帼枭雄系列,却是在疫情期间的无聊时。
早前听过“巾帼枭雄”这个剧名,觉得有点老套,随便看了巾1中一段,见一大家子古装人在吵架,心想又是争产?
又是溏心?
就没看了——溏心2的宅斗与煽情确实厉害,时不时就往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劲搓,但整个看下来后,会觉得精神上有些虚脱。
原本溏心12与巾1巾2的编审就是同一个,张华标,非常资深,有很多出色作品。
但稍微看多些港剧就会发现,在其编剧编审的剧集中,经常有相互借用的桥段,而大多时候,他总有本事把相似的桥段改一改变出新花样,例如巾1中的柴九线。
有没有人会觉得,柴九与四奶奶的人物关系,可能是从溏心2中莲子蓉与荷妈的片段扩展出来的?
但在此基础上,巾1赋予了柴九更为完整、独特的成长与蜕变路线,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
坦白说,若非有柴九这个角儿,或许还会一直把巾1当作是溏心的古装重载版,放在一旁。
之所以会再次对巾1产生兴趣,正是无聊时刷到柴九与四奶奶的片段,继而看了全部剪辑;有人推荐巾2更好,就又看了巾2;后来还把巾1完整看过,如此才真正注意到这个系列。
也正是从那时起,注意到张华标这位资深编剧,注意到剧中一众主角配角。
女主演员,原以为她早在金枝1那时就是女主了,没想到她那是以最初的女配演出了女主范,当然金枝1其实更倾向于群像刻画;对男主演员唯眼熟尔,没想到其现实中的励志程度,竟不亚于剧中柴九,更没认出港版《西游记》的猪八戒也是他演的,相信巾1巾2彻底改变了许多人对其旧有的印象。
配角中也有不少出色的,如惠英红,在《创世纪》中只是很普通的小角色,没想到在巾2中的演出那么有爆发力,所以很快跃升影后一点都不奇怪。
这些人都堪称港剧里真正的演员,他们都曾演过不少大家熟悉的、经典的剧集。
可对他们的整体印象中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好似他们这群人,在各自的路线上积攒了从艺的全部能量,刚刚好,都在这个系列尤其是巾2中,集体迸发了出来!
在一众主创最成熟、最美好的人生阶段里,能为观众留下经典,岂非幸哉?
夫复何求!
就巾1客观来讲,不论编导演把柴九这个人物刻画得如何鲜活生动,多少都会看出同个制作团队、甚至同个演员过往剧集中的影子。
若不是巾1后期给柴九安排了“劫后余生”的重大转折,使之快速转变为真正的枭雄,并与四奶奶达成情义两心知的情感升华,巾1的后劲恐怕也不会那么大,或许也就不会很快有后边的巾2。
所以回顾这个系列,不禁感慨当年的成功总有些机缘在其中,更对该剧的编剧编审很是佩服。
张华标能够在类似题材中植入差异化主题,能够对相似的桥段进行重构再造,赋予角色足够的生命力。
此外,还注重戏剧性之外的合理化铺排。
仍以此系列为例。
本质上,巾2的郑九妹是巾1四奶奶的镜面。
正反一体两面,两个都深明大义、甘愿为崇高目标而牺牲自我,只不过出身不同,手段不同。
本来这种圣母类型并不讨好,但编剧给两个角色的行为逻辑做足了铺垫。
巾1中是受到父亲影响,而她之所以会赏识、重用柴九,是因她自己也曾是底层的厨娘,受过冤屈受过苦。
而对巾2的女主,剧中花了较多篇幅去讲她小时候被拐的经历,既为她一再保全、迁就丽华提供充分动机(报恩),也为她早早觉醒继而烧鸦片、多次救小孩提供了充足动力。
相比那些只顾拼凑刺激剧情不讲基本逻辑的爽剧爆剧,这种扎实的编故事能力,于现时已不可多得。
随手一查,张华标早在90年就曾做过一套叫《人在边缘》的年冠剧集。
当然,谁都无法保证相同的编创经验每次都能成功,他也有些剧集出来后是不行的,这当中涉及到编导演整个团队的太多因素。
但就巾1巾2来说,除去主题价值,从另一角度去看,充沛且合情合理的戏剧性,加上编导演近乎完美的组合,或许才是这个系列最大的亮点。
相比巾1,巾2走得更远。
除了格局更大,整部剧前前后后设下了多少情节伏笔与细节呼应!
剧中一些段落的镜头,显然经过了分镜台本的深思熟虑,很有想法。
看巾2不时会感叹:原来出了名流水线制作的港剧,也是可以很艺术地玩镜头的!
回顾至此,归结一句:巾1或为“无心插柳”,但巾2,绝对是建立在巾1编导演充分磨合之后,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目标全身心付出才可能成就的经典。
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性,注定了该系列的经典可一而不可再。
经典已成过往,时隔十五年,很多人与事都变了,不变的或只是怀念经典的记忆。
所以,早从那一部几乎被所有人开除出系列的《谍XXX》开始,不管是以前的监制,还是现在的编剧,背后的制作方早已在想办法重构这个系列。
有趣的是,有人拿溏心3当反例 ,说明系列“富不过三代”。
但别忘了,那个强行把一个横沟正史阴暗身世变态悲剧人格外加妄想挖宝当皇帝的偏执狂与一个人见人爱无比伟光正何其大公无私到一再牺牲自己女人的高大全历经千奇百巧拼接成双胞胎兄弟的缝合怪早已首当其冲代本系列应了劫。
嗯,玩笑而已。
前世今生,已近乎完美。
就算剧中人物命运各有遗憾,那也是使之成就经典的遗憾之美。
或因此,悬崖这一部才会重新对照巾1之初,尽量设计出不同于前两部经典的人物与故事。
时隔十五年,想要再现经典?
不大可能了。
可以延续的,或只是巾1巾2中“强强联手”的戏剧性,以及编导演“强强联手”的共同努力吧!
所以不如平常心看待,这一次,只当作十五年后回归系列初心的一个小小纪念。
在开播之前,借由这个系列回顾多年来“欢乐儿童追港剧”的经历,也算是为过往的美好记忆画下一个句点。
其实记忆中还看过不少精彩、经典的港剧,从《上海滩》到《大时代》,再到90年代的武侠,还有《寻秦记》等等,太多了。
之所以拿巾帼枭雄系列来举例,是感觉这个系列经历的轨迹,一定程度上映照了港剧(或具体限指其背后制作方)的发展与变迁:从当年类型化的守正创新,到众志成城铸就了经典;从外来干扰的一时混乱,到现在重新开启的努力。
十五年过去了,大家娱乐的选择多了,在影视这块的选择更是极大丰富,却时常感到选择太多,什么都选不下手,追剧的时间反而少了。
有人说新港剧的港味变了,有时一年连一部想看的都找不到。
其实不只是港剧,电影也好,电视剧也罢,美剧英剧日剧韩剧等等,全都是差不多的趋势。
爆剧爽剧或可以通过制造话题、模式化生产出来,但经典?
比较粗浅的解释或许是,影视中好的故事、好的角色都被反复用过了。
互联网如此发达,大家见多识广,看过太多好东西,嘴刁了。
尽管理性上知道港剧经典是见一部少一部,很羡慕那些还没看过多少的“后生女后生仔”。
但无论如何,在感性上还是希望新港剧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以此为念,愿今后有更多追港剧的“欢乐儿童”!
唯一出彩是萧公子的角色,但导演莫名其妙地安排被人背后放冷枪搞定了;胡小姐明显掌握不了角色,啥场景都是一如既往地怨妇加莫名的表情;祥仔也只是惯性表演,一眼看穿。
另外,整体来说,演员都太老了,先不说剧情如何,三个主演加起来快150岁了吧。
谁还有耐心看几个老头老太再演有情有义呢?
多给些机会给后生仔吧。
5分不能再多了。
一、邓萃雯的无奈经常关注雯女微博就知道,粉丝期盼她和黎耀祥再度合作的呼声是一浪接一浪,从2012年就念叨到2021年,雯女也是非常宠粉,一直都有在探讨合作的机会,义海豪情播出11周年的时候还找黎耀祥一起直播,展望未来。
好不容易等来了TVB启动巾帼枭雄4,但可能因为剧本、档期、片酬等因素,最终还是没有拍成。
她自己口头虽然无所谓,但内心肯定是失落遗憾的,因为她和黎耀祥最好的合作环境就必须是在TVB剧集,有熟悉的氛围才更好发挥。
随着错过这次巾帼枭雄4,二人也年岁已长,精力不再,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机会合作了。
二、黎耀祥的无奈在巾帼枭雄4之前,黎耀祥参演了巾帼枭雄全三部,相比前两部的成功,第三部口碑太差,都没怎么宣传。
难得第四部终于开拍,是和雯女合作的最好契机,黎耀祥肯定是希望她能够不要抱着那么高的要求,先满足观众和粉丝们长久以来的期望,但雯女的性格就决定了她不会妥协,最终这套剧她还是没来。
黎耀祥是TVB的签约艺人,身不由己,公司既然安排了这套剧集,只能硬着头皮拍,就算女主是和自己合作多次的胡定欣,但感觉还是有很大差别,邓萃雯才是巾帼枭雄的灵魂人物,第四部引用了那么多义海豪情的经典台词,还重新翻唱了《红蝴蝶》,可见编剧摆明了就是来贩卖情怀的,本来黎耀祥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拍档、演艺生涯的贵人重温昔日的时光,可惜雯女不来,一切就都显得那么的索然无味。
三、胡定欣的无奈胡定欣也是TVB的签约艺人,被公司赶鸭子上架式的安排来拍这套剧,心里多少有些无奈,毕竟邓萃雯珠玉在前,拍得不好肯定会引来各种非议。
当初邓萃雯拍义海豪情的时候44岁,如今自己42岁,在相仿的年纪接拍同系列的电视剧,也算是奇妙的巧合了。
只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当年TVB还有很好的监制和编剧,能把控好剧本,有很多演技精湛的演员,大家共同努力,能拍出来很精彩的戏剧。
如今TVB已经大大衰落了,人才严重流失,看来看去,就只有作为2届连庄视后的胡定欣从资历履历上比较适合,独挑大梁来撑起这套剧。
可惜自己的擅长的演技戏路不在这个方向上,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不够好,画虎不成反类犬。
四、TVB的无奈这套剧是由内地公司投资,TVB出人出力,可以说TVB沦落到今天,多少有点自作孽不可活。
喜欢搞山头文化内斗内伐,又抠门成性,把众多好演员都逼走了,又培养不出新的明星,写不出更好的剧本,只能靠翻炒旧IP来贩卖情怀,再引一波流量。
可惜这套剧拍出来完全是狗尾续貂,顶多算是给自己本来已经很差的口碑再踩上一个鞋印。
千禧后的港剧中,个人觉得最大ip就是使徒行者和巾帼枭雄,而且巾帼枭雄纯是剧带人红,无论是黎耀祥还是邓萃雯都是剧红后人更红了,不像使徒有点依靠余诗曼和林峰的人气的,所以剧集评分一直是巾帼枭雄更高,但个人发展一定是峰曼。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巾帼枭雄这是第四部,因为有个第三部叫谍血长天属于扑了,所以很少人知道,到第四部已经是多年后的今天了,法证先锋都出到五了。
首先我是看完第一集来的,个人感受,很失望。
从取名的柴十七开始就很失望,人生有几多个十年,十七个?
从剧里我又得到一个极毁三观的结果,就是十七哥是商业奇才,多年来做无数投资都失败了,原因是他心不够狠,每到关键时刻就不会赶尽杀绝,导致他一直欠永业银行的钱。
商业奇才要赶尽杀绝才会成功,你奇得哪门子才?
你奇的是打家劫舍的才吧?
再说说胡定欣,熬了多年成当家花旦,演技和长相都没问题,问题是她不适合演这种角色,非常不合适,刚出场那股劲实在没威慑力,然后就开始一直拿着酒像个酒鬼,你告诉我这是巾帼枭雄?
这是比很多普通女性更差劲的状态,懦弱,蠢笨,情绪失控,她能成为上海第七,说服力极差。
再说说第一集中让人头大的剧情,我不说你七爷给柴十七聊几句就开始欣赏了,我也不说你三爷也是几句话就开始和柴十七开始交心了,我硬着头皮接受了。
你们谁来告诉我去投店,人家告诉你本酒店被人包了,谁会说,不!
你被人包了也还有房间,我一定要住,还不是一个这样的犟种,是两个,而且非常莫名其妙的理直气壮。
我都不用看第二集,他们两个肯定有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不,对方和他聊一下就好朋友了,发展到这,你说他知不知道那俩货有问题?
那你又说说那俩货知不知道他知道他们有问题?
你后面怎么演?
然后!
唐司令就这样全锅端了😂😂😂😂😂😂简直离谱。
看完了八集,我觉得……谍血长天4.6,悬崖也高不到哪里去,韦豪和桂花香负10分,柴十七和七爷吵来吵去负100分,编剧导演的手法和内容就是老粤语长片的套路,竟然还有不止一次被拉开还伸手要牵的剧情,到此为止,不看了!
不知道是不是编剧跟黎耀祥有仇还是视帝本来就是这样的人 我没看前面 但是看了骂员工那一段 太爹味了 像董事长训人大会 我要是他员工我白眼都得翻到天上去 什么爹味中年男来了没几天比老板还大牌 我还以为他救了全公司人性命 幸亏这部剧只在大湾区出名 不然得被冲爆 然后说着粤语但是场景是内地剧这种感觉好奇怪 还是不要炒冷饭了 都馊了
真的做不好ip宁愿不要拍出来,这辈子tvb拍不出能超越巾帼2的剧了,第一集进的那么突然黎耀祥就和胡定欣去出差,然后各路人物就不明不白的出现杀人装修,都不知道在围绕着一个什么重点,前四集两个年轻人不断在谈什么回忆情情爱爱的,明知道屎难吃还要为了这个ip来看下去,隔壁强人系列哪怕和内地合作今年也交出个好的答案,这部剧到底在用这个ip干什么啊,气死人,第一次看tvb气到要评论我,真的对不起1.2部的口碑,实在不会怎么拍去参考以前剧是怎么渐进的不行?
哈哈哈哈没看过前面几部我觉得挺好看的停不下来😂女主的臭性格感觉跟我好像😬就是她有钱多了……男女主有点像我想象中的女危男成🌝挺好玩🤔影视里面难得有这种有明显缺点,咋咋呼呼死要脸不择手段经常没啥用要靠男主,还要用凶的大女主很好诶~平时这种剧情男女互换就是很常见的生活日常(陈自瑶冷笑.gif)
剧本显然用普通话写的,粤语按着普通话一个个字照读出来。神经病直接读神经病,不读成痴线。还有什么光脚不怕穿鞋,粤语肯定不是这样表述的,太别扭了。
没必要没必要。这部有个6.8-7吧。算可以了。只是演员们老了。
难看吗?没错,是比不上以前的巾帼,但比起现在的港剧,不绰绰有余?演技铁三角还不值四星?
害,tvb有实力的主角们都老了,年轻的又扛不起大梁……看到最后,最打动我的是七爷她们的姐妹情。
槽点太多不知从何说起。最离谱的是居然第一次见到影视剧中的钉子户!是有多舍不得下线啊,一人分饰两角已经不能满足了,要是没死没准一人可以分饰十角。中年人的爱情也是拖拖拉拉矫情至死。
胡定欣在模仿雯姐,特别做作。故事情节也是零零乱乱。4星给祥哥!
全被最后俩集毁了的故事,前面10多集都还能看,三星全是为龙四海出来之前打的分,后面都不值得
三星起步,不比较前作前提下,三星完全可以,胡定欣演技没问题,完成的很好。就是剧情太快了,萧正楠的角色完全可以写的再深一点
人生兜兜转转
我的错,没看到爱情的标签在第一位你60岁的和30岁的青梅竹马还暗恋她…编剧你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看完不给五星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巾帼枭雄这个IP,这下视后肯定是七爷了
(4.0)记忆中 国语TVB民国剧的感觉 简单 紧凑 跳跃 夸张 却独树一帜 明明很做作 却依然被吸引 只属于情怀的感动(黎耀祥 胡定欣 很认可)
巾帼枭雄就停留在1、2部就好了,真没必要硬凹出来其他故事,反而把这个IP搞得很尴尬,放过巾帼吧求求了
不难看,只是胡定欣造型很丑。
男女主角的状态都太差了,高清真是对他们残忍,TVB就是要继续毁经典,一个一个都不放过,法证毁了毁巾帼
其实很好看,黑子太多了
黎耀祥太老了已经。
男女主颜值不过关,其他还行。
睇完了,还可以吧.虽然没有1和2那么好.要求都唔好咁高,起码好过内地好多剧集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