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才发现自己原来看过。
作为粉丝向大电影还是不错的,毕竟当年的垃圾场之战我连续看了好几天才看完,这才九十分钟,很爽快呢!
日本的运动热血番,用最热血的故事讲着最简易的道理。
《足球小将》、《灌篮高手》、《排球少年》这三大球算是齐了,日本体育还真是综合发展呢。
先不说《足球小将》有点炫技能了,就说《灌篮高手》和《排球少年》都是用一次次跳跃和救球来呈现剧情,很质朴,令人欣喜,往往越质朴越动人,我不是天才,我也能做到,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就好了,这才是热血番的精髓所在,其他的都是伪热血的科幻片。
这部好像是《排球少年》第一部引进国内大荧幕的剧场版,有很多人拿之前的《灌篮高手》作比,或许其质量、口碑的确不如《灌篮高手》好,两部动漫毕竟年代不同,受众群体也会有很大差异。
作为90后我对《排球少年》还是接受的《灌篮高手》则是80后的青春,毕竟2014年的时候我也在青春期,看《灌篮高手》的时候我还在和楼下的小朋友天天瞎胡闹。
想想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排球社的呢,虽然还没学会扣杀我就毕业了,但是每一次全力救球还是很棒的!
2024年了,距《排球少年》开播已有10年了,TV版好久没有更新了,青春的那一段故事好像中断了。
或许,每段青春都不需要一个确定的结局吧!
(漫画完结了,我知道)
唯一的缺点,是第一球的文戏插入,太烂!
刚起来的激情被硬生生打断,简直是寸止挑战!
其他没了!
全是夸的!
回归的第一二三部的粗线条硬朗画风!
超有张力的大角度分镜和超强的打击感!
一如既往的出色配乐!
精准投放的回忆杀!
还有最值得夸的对名场面的超有创意的处理——个人最喜欢“关入鸟笼”那段,真的感受到了在漫画处不曾感受过的研磨的“恐怖感”!
当最后一分戏剧性地如期而至,片尾曲响起,我狂喜了整整85分钟的心中忽然变得空落落的。
是啊,从数年前宣布动画化电影的那一刻起,从漫画入坑的我就如同片中的乌养老教练和猫又教练那样,一直期盼着这场动起来的对决的到来。
当我看见荧幕亮起,听见音乐响起,记忆中寂静的纸上画面便逐渐渲染成喧闹的音画影象,记忆中原本静止的漫画分镜便随之化身成连续奔涌的动作洪流。。。
那一刻我感觉,我脑海中的什么东西,已经被永远地改变了。
而这所有的一切,在最后时刻终于回归了黑暗与寂静。
当荧幕上的画面最终在发行商页定格,我知道,这一段旅程,在经过最后一片姹紫嫣红的繁花后,到底走到了它的终点。
这场观影带给我的体验还不止于此。
在观影前我一直相信,戏里戏外,一定有无数的人对这场对决翘首以盼。
在等待开场的时候,惊喜地发现有专场观影团正在影院门口派发明信片、吧唧、单行本等物料,展台前是我不曾在影院见到的长长的队伍,其间穿插着cos成翔阳或研磨的同好。
一部虚构的作品,一场虚构的对决,一个虚构的约定,在此刻竟将那么多现实中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们聚集在一处,只为见证一场宿命之战的落幕。
所谓热爱,大抵如是。
而幸运的我,亦是其中一员。
真好。
一句话,作为一部剧场版严格来说,实在是太平了。
里故事线的研磨的心路历程,放任何运动员故事都不算突出。
我觉得能放上大荧幕的运动员里故事线,多少要沾上点伤病,矛盾,争吵,误解,伤痛,压力,蜕变等等,从压抑到爆发,然后热腾腾地在比赛现场燃起来。
现在是什么?
研磨:我的心里只有感恩……因为这说到底,其实是讲一个“觉”的故事。
研磨比较的对象从头到尾都不是翔阳,而是游戏,更深一步,是对抗虚无主义的真实。
他经历了排球不如玩游戏,排球和游戏一样有趣,排球比游戏更有趣的三次转变,按以往游戏的攻略-通关的逻辑打排球,结果行不通,于是意识到了耀眼又健全对手的存在(故事中段),意识到了耀眼又健全队友的存在(故事后段),最后输给了现实世界才会有的汗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这样(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很适合用来戒网瘾)也就是说,研磨对排球的认知,是处在还没什么负担的从0到1的阶段,好处是,爱,相对浅薄,可以没有痛苦地去单纯地享受,而上面所说的种种大众向燃点,比如病痛,在意比分,排名,差距,差异,都是因爱而萌生贪、嗔、痴,在痛苦和压力中蜕变突破,这则是“悟”的课题了,但确实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打动人。
故事的起伏节奏,人物的弧光各方面都更好看懂、更好看。
猫鸦的宿命对决的噱头,和里故事的融合度也不好,没有把宿命感渲染出来。
怎么,两个六旬老头隔空握了下手就是宿命对决了?
至少有点代际传承、相性对抗的看点才行吧。
所谓猫鸦大战,也只起到了造型上的作用,就电影开头动物塑了一下就没了。
(这英:那我祝它成功吧!
)总之,选研磨这段里故事作为剧场版,我认为选得是有点失败的,要是你非要说“哎呀,老师我们小排球不是这样drama,drama的狗血大戏,是很阳光很青春的那种嘟”⊙ω⊙那就不要做剧场版骗粉丝钱了啦!
你去把这部分做成tv版了啦!
选这段做成剧场版,用电影的标准判断是出不了圈的,因为不具备一个单纯的好电影能火的要素。
为什么说做成tv篇幅更好……因为虽然我没有看过漫画,但是能明显感觉到表故事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删减和压缩,使最终表故事线的比赛现场没有呈现出什么紧张感。
表面上比分咬得很紧,实际上毫无悬念,甚至有点套路化。
好的地方也有,比如,赛场的打击音效倒是听爽了(这个主要是影院音响的优势),作画比tv版要流畅(毕竟我还要花钱看的),有几处印象深刻的台词(这是漫画本身的文本功底),其实有几处演出做得不错的,比如研磨的第一人称游戏视角和翔阳被飞鸟囚禁的压迫感(但没达到燃起来的程度,我的歌儿呢!
我燃燃的歌儿呢!
哪去了?林友树你小子白拿钱不干活)只值3星,但最近我的现生实在是太惨淡无光了,所以还有一颗星星,是来这里蹭的一口阳间气。。。。
顺便吐槽一句无关的,拿到了33.5卷,里面说看完电影再看这本特典,不然会被剧透到,结果一打开……古馆老师,我要是能被这些迷人动感的鬼画符线条剧透到,那就是真有鬼了
看漫画的寻梦人日本少年漫画的主角往往拥有异于常人的精神状态坚信自己非池中之物,还有无限的精力去打磨自己的技能,一部漫画只会有一个天赋异禀的主角,和很多有一技之长的配角,现实中的我们被画进漫画里可能只能是背景里面目模糊的路人,喜欢看少年漫的路人不一定是想要成为主角,那毕竟还是太累了,但是一定是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梦想的人。
《排球少年》里最接近本人状态的角色大概是北信介关于《垃圾场之战》初识《排期少年》是想找和《强风吹拂》同类型的作品,很快被剧情的纯粹和人物的爽朗吸引,没有矫情到需要配角做太监去拉扯的皇帝主角,几乎全员脑子里只有排球,一切都只为了做好一件事情而努力的热血,是不拥有明确梦想的我所向往的乌托邦。
但是二刷《排球少年剧场版垃圾场之战》之后我发现,这部在3年前完结的漫画作品,在2024年能新增了600万册的销售量;即使没有连载的加持电影版却能登上日本动画电影历史票房第15名,排在《垃圾场》前面的是宫崎骏、星海诚、EVA、柯南、海贼和灌篮高手这种是凭着更普世的情绪牵动起越来越多的喜爱。
《垃圾场之战》选择从“局外人”孤爪研磨的视角讲述乌野队和音驹队的史诗级对决,说史诗级一点不夸张,毕竟这场比赛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猫又教练和乌养教练自少年时代就立下的战书,横跨半个世纪后才终于得以实现的一战。
作为观众的投射乌野队擅长积极进攻,有日向和影山的闪电快攻加上同时多发位置差进攻,是一支让人难以招架的强敌;音驹则以严密的防守以及见缝插针式的多变进攻打入了全国赛的决战圈,如果电影或漫画讲述的只是一场为了输赢而进行的比赛,那能打动的估计多是渴望实现世俗对成功定义的卷王们,但普通人才是大多数,《垃圾场之战》或《排球少年》的感染力在于作者愿意着墨去塑造没有上场的后备,愿意告诉读者即使很爱排球的人最后也并不能成为职业球员而是卸甲归田做农民,站在场边观赛的人也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排球少年》。
坐在电影院的我,感觉电影里投射的是那个吐槽着生活,勉强着自己配合同辈节奏去努力的我。
而我个人投射最深的角色,肯定是月岛萤和孤爪研磨,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练习排球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月岛想要实现哥哥没能成为球队正选的遗憾,研磨是受邻居小黑的花言巧语所“骗”开始练习排球,他俩的潜台词估计都是能赢最好但赢不了就是命,这种想法也最接近“认命”的我。
他俩冷眼旁观身边那群身上燃着排球魂的人,又像足了我对所谓工作狂实际不过是资本一次性工具人的嘲笑。
虽然内心抱有各种算计和蔑视,仍然被旁人半推半就地勉强着自己继续着排球的联系,打排球对日向来说是吃饭,是日常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样自然;对月岛和研磨而言更像普通人去跑步,即使是坚持跑步多年的人也很难说跑步是个多让人享受的过程,跑步最让人愉快的一刻是结束的时候,夏天忍耐酷暑或者摸黑早起,冬天抵挡寒风,大部分跑步者是在重复地勉强着自己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另一场苦战里平时很少吐露心声的自由人西谷夕说,如今他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但小时候其实是个胆小鬼,爷爷为了改变他的性格会强迫他去做他“害怕”的事情。
爷爷问西谷,你知道“害怕”不好在哪儿吗?
还是小学生的西谷说,因为“害怕”没有男子气概吗?
爷爷说,不,是因为它太浪费了。
要是还没尝试就放弃,那不是太浪费了吗?
对于没有梦想的普通人而言,“害怕”会阻碍发现更多可能性,而不去勉强自己就无法看到坚持的结果,不喜欢太认真的月岛,害怕的是认真之后却换来像哥哥一样失望,那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打击;不喜欢累的研磨,害怕的是习惯智取的他,有一天也要依靠他并不具备的毅力去战胜对手;面对害怕克服害怕,或许再勉强自己一下,我们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
改编《垃圾场决赛》片尾的一句话,人生不是因为赢而活,也不要因为输而放弃。
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只是早晚,每个人都会输掉一场人生中的比赛,终究会有一天成为输家,可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比拼,像张悬唱的那句话,“是的,我有见过我的梦”,就足以让人明白活着真好。
“同伴"的勉励西谷夕的爷爷、研磨的黑尾和月岛萤的山口忠,勉强他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又续而勉励他们精进自己的技术,“同伴”是少年漫画的必备元素,只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个陈旧的套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因为人与人之间被挤进了太多沉重的现实,“同伴”从现实的人身边消失,只能在创作的空间里复现。
遇见能勉励自己的人是一种幸运,去寻找勉励自己的人或事是一种能力,少年漫画、摇滚音乐和体育精神,每天由各种不一样的人继续积累着能成为别人养分的内容,当我们把自己的灵魂从像水泥一样逐渐将其封印的日常中挣脱,仍然可以找到淙淙清溪冲掉脑子里的现实尘埃。
2024日本动画片《排球少年!!
垃圾场决战》,豆瓣评分8.3,IMDb评分7.8,于2024年6月15日引进国内上映。
我对“排球少年”这个IP完全不了解,本片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IP。
本片是粉丝向剧场版,有观影门槛,路人观众只是看个热闹,理顺不清楚片中中的角色关系。
本片给我的感觉很像2022版的《灌篮高手》,全片围绕着一场比赛,对于熟悉IP的观众来说,本片就像2022版的《灌篮高手》一样畅快淋漓,而对于路人观众而言,就像看了一场动画版的排球比赛。
本片导演很懂排球,镜头运用和动作场景很带感,很热血,很激情,如果既喜欢IP又喜欢排球,那本片一定会非常过瘾。
本片在镜头运用上最有亮点的当属第一人称视角,这种视角出现在球类动画片非常新颖,我好像从没在球类动画片看到过第一人称视角镜头,创新性很强,带入感很强,身临其境感很强。
我刚看过描写足球的《蓝色禁区:凪》,然后看的本片,感觉两个IP有相似之处,主人公都是漫不经心、很有天赋、逐渐喜欢上运动的设定,由于是两后脚看的两部动画片,所以觉得剧情设定有些撞车。
本片没什么剧情,完整地记录了一场比赛,已经假设观众对之前的故事铺垫了如指掌,所以本片更像是动画剧集中的一集,不了解IP的观众仅仅是看个热闹。
有趣的是,2024年日本体育动画片引进国内很热闹,6月是描写排球的《排球少年!!
垃圾场决战》,7月是描写足球的《蓝色禁区:凪》,8月是描写篮球的《灌篮高手》重映。
三大球类运动日本动画片争相在2024年在国内市场斗艳。
我是非常喜欢排球少年这个动漫的。
在上映的第一天买了早上9点的场去看。
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一个人。
怀着这么激动的心情。
结果看的我非常的难受。
首先只有85分钟。
这是让我最接受不了的。
不用看都能知道,删减了非常多。
但真正进了电影院发现删减的比我想象中的还多。
首先从电影一开始,就放了一波小太阳和研磨刚刚认识时的回忆。
之后进入正式比赛。
更是一直穿插各种各样的回忆。
好像就是想用这些回忆的片段来表达情怀。
让观众感动。
对于比赛的情况描写非常少。
(相对于之前的比赛来说。
)我们喜欢排球少年,是喜欢他一直放回忆吗?
不是!
我们喜欢的是在场上的两方拼搏,展示各种技巧,拼尽全力的去打下这一分。
白鸟泽战就不说了。
五局比赛每一分都拍了出来。
直接成了一季动画。
打大王也不用说了。
刚开始输的时候,“这个角度”“这个时机”“分毫不差”喊着这样的话,输了。
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让我一个大男生。
差点哭了。
第二次赢的时候,大王已经预判到了球路,但速度没跟上。
同样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这次又差点儿为大王哭了。
还有打宫家二兄弟,极致的二传。
欢乐洒脱的性格。
认真负责的队长。
每个人都极富个人魅力。
看到最后,两方谁输我都很难受。
但期待了这么久的垃圾场决战呢。
不期望能像白鸟泽那样每一分都拍出来。
但最起码也要像打宫家兄弟一样。
把对手的能力,决心。
以及拼搏各种展现出来啊。
结果从头到尾,不是小太阳这边的回忆。
就是研磨那边的回忆。
我看完了之后,我都不知道到底研磨那边是哪几个选手上场打了比赛。
别的任何动漫。
基本上都是剧场版的质量。
要高于剧集。
比如说名侦探柯南剧场版(2010年之前的)结果,相对于漫画原本的垃圾场对决的体量来说。
这个剧场版就相当于是一个up解说速看。
甚至于绝大部分up主解说漫画时,都花费了将近两个小时。
结果制作成动画电影,只给了我们区区85分钟。
而且这85分钟内有将近30多分钟都是回忆。
只能说挺失望的。
这部动画唯一的亮点。
除了他有排球少年的名字以外,可能就是孤爪研磨最后的那一段第一人称视角了。
(就是争夺最后一分的时候,影片用了骨爪研磨的第一人称视角。
做了一个激烈且快速运动的长镜头。
)
这又是一部我为了喜欢的配音演员去看的电影,虽然他话不多而且又又又配了一个老头儿···我觉得这部电影和之前上映的《灌篮高手》差不多,都是不用看其他剧集就能看懂内容的电影。
而且拍摄手法也差不多,都是在比赛中穿插着球员的个人回忆。
很喜欢球员们永不服输的精神,也喜欢他们热爱这项运动的理由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他们为了梦想眼睛里闪闪发光的样子真的很美。
每次看完这种类型的电影都会被鼓励到,总会想着,要是我也这样努力,会不会有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好的结果呢?
总之,情绪低落的时候最适合看超燃的动画啦。
错过了首映活动后,上周末终于找到时间和小伙伴一起去看了。
这个剧场版本身的质量是真的很棒!
是一场完整清晰有起伏的排球比赛,人物心理心态变化在比赛场上的结合恰当,以及能对主角日向的成长窥见一羽。
比赛最后那一长段研磨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排球进攻防守非常身历其境,感觉自己也累得要晕了一样。
以及非常有意思call back,我是指最后研磨因为排球上的汗水手滑失了转机输了比赛这点,在半场的时候他制定战略影响对手时说的:哪怕只是微小的偏差或者心理失衡,不断累积起来就会有至少一次失误(大概意思是这样,原话确实记不准确)。
这里跟最后研磨手滑失误这里微妙的对应了:因为双方都努力极力地攻防,所以排球上累积了每个人微小的汗水,不断累积起来造成了研磨的失误。
太有意思了,决定比赛输赢的就是这样看起来微小的失误。
稍微有点可惜的是,如果日向被设计的困难束缚那段的节奏稍微再拉长一点,给观众的紧迫紧张感会多一些吧,我看的时候感觉大约就是日向受困5分钟,2分钟后绝赞起飞,太快了。
确实是需要一些原作基础再来看剧场版电影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出场人物有这么多啊。
但是就算没有看过原作也能收获绝佳排球比赛的体验,体会到高中生纯粹的体育热血精神,积极又向上,非常美好。
这点就很值回票价了。
要是和同样是正经运动番的灌篮高手对比的话,如果灌篮高手需要缩减电影时长缩紧加快连贯比赛节奏才不会让人觉得宫城回忆杀多得过分。
那么排球少年就应该在时长上做加法,将电影时长再加个至少20分钟,做出足够的铺垫,留够情绪共情的时间,才能更好的让观众享受电影,80分钟实在是短了点。
注意了一下监督(导演),是满仲劝。
确实是有实力的人,他一直都是排球少年tv动画的导演,对作品理解透彻连贯,做出来的剧场版好看也是理所应当的。
真好。
上次对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名柯剧场版万圣节的新娘,看的时候就觉得这部是近几年名柯剧场版里故事逻辑节奏叙述最好的一部了,情感表达真的动人。
希望以后能多多看到他执导的动画电影,算质量保证了。
不得不說很難評,有《灌籃高手》的珠玉在前,小排球在片長還有製作上就已經輸一截,比起用劇場版的方式它還是更適合用第5季的方式去呈現,看劇場版之前還特別花一週的時間將前4季補齊,劇場版成也片長敗也片長,傳說中的垃圾場決戰僅85分鐘的時長實在不夠看。
劇場版再度請前三季的監督滿仲勸回歸執導,不少獨特的分鏡運用以及研磨帶給日向的壓迫感具象化呈現非常好,適逢本系列迎來開播10周年,開場便迎來第一季畫面的回憶殺,後面的第二季回憶畫面穿插也拿捏的恰到好處,可以說在回憶畫面的取捨與穿插,本片在短時長下比《灌籃高手》做的更面面俱到。
開播10周年迎來的劇場版以音駒代表的研磨和黑尾視角開局,賽末點也以研磨的第一人稱視角結束,比起《灌籃高手》最後的壓秒靜默產生的賽末點壓迫感,本片最後選擇用第一人稱視角結束比賽,留下比賽稍縱即逝的錯愕、不真實感,可說是既高明又強調了音駒視角作為劇場版第一主角的重要性。
但這樣的呈現同時也犧牲了熱血感,以反熱血作為比賽的結束,啪啪打臉我想要的熱血沸騰,滿仲勸此番高明的反套路賽末點呈現,在我看來內心五味雜陳,更多原因還是傾向於片長實在大短了,短到看的不夠過癮!
但聽到坐兩側的女粉看到流淚所發出的啜泣聲,又覺得雖然沒像《灌籃高手》一樣燃到落淚,但至少劇場版也非常敬業地穿插回那些年早早入坑排球迷的夏天,排球真有趣,對吧?
無論如何,開播十週年能迎來第一部劇場版,甚至是最關鍵的貓與烏鴉的垃圾場決戰,這是廣大排球粉的勝利,賣到破百億可謂實至名歸,巨人粉想在大銀幕看還看不到呢嘖嘖。
《灌籃高手》是屬於上一代人的青春回憶,《排球少年》便是屬於Z世代青春尾聲的迴光返照,後面的歐台戰拜託好好做啊!
垃圾場的決戰票房都炸裂成這樣了,希望後面的劇場版能再投注更多的經費好好打磨。
★★★★#排球少年#垃圾場的決戰 #日向翔陽#孤爪研磨
超级好看啊!
好遗憾没有去电影院看,小排球真的好棒啊!
猫猫队打乌野队,铺垫了四季的垃圾场决战终于开始了!
第一局就输给了研磨的策略,仿佛预示着这场比赛不会轻松落幕。
第二局小太阳果然陷入了苦战,被接球封锁了助跑的 路线,无法发挥作用。
研磨以为,不能充分起跳的翔阳不会被影山托球,但kgym开网进攻了,他给翔阳托了一个高高的 球,小太阳的眼睛都亮闪闪的(kgym也终于成长为一个值得托付的好男人了,不是),困住翔阳的牢笼要被挣脱开,小 太阳带着他的翅膀高高起飞。
回想和音驹一路走来的日子,他们是老师,是朋友,也是对手。
如今在这一场没有退路的比赛里,少年们都拼劲最后一 丝力气,想打一场不会结束的比赛。
可比赛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刻,少年几乎脱力的跌坐在球场上,他终于完完全全沉浸 在打排球的快乐里,痛快到以往他最讨厌的疲惫和汗水都无暇顾及。
慢慢地,他像一只小猫,安静灵巧地坐在一角,抬 头望去,是他的好朋友展翅高飞的身影。
最后还想说一说研磨,他真的是看的很明白的人,他说,如果小黑只是单纯的社交狂,他就不会陪他打排球了。
是呀, 打动研磨的,不是小黑有多e,而是小黑真的理解尊重他,没有用世俗的条条框框勉强他,这才是感情羁绊的来源。
对路人挺不友好的,这么一比较就凸现出《灌篮高手》的含金量了
孤爪才是这一部的主角嘛!之前差不多酝酿了四季的垃圾场决战也算终于来了。有意思的是,明明是一场期待了很多年的关键比赛,却又完全没有火药味,相比之前剑拔弩张的那些比赛,这一场其实更像是练习赛或友谊赛,两边人互相打闹取笑、偶尔还要彼此加油打气,完全没有势不两立、拼到你死我活的感觉。当然,却也是好看的,因为这样的比赛,呈现的是友情、牵绊、是一起成长、是彼此守望,是你进步我也要加油,是你终于成长了的欣喜,最终快乐在于,享受这场比赛,输赢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经过这样的比赛,大家都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有了更多成长。而相比之前的比赛,这一场其实主要就是孤爪与翔阳的对决了,稍微穿插了一点孤爪与黑尾的故事。至于影山、田中、月岛萤这些,其实都着墨不多。也算是取舍吧。总之,这是孤爪狂圈粉的一部,是属于他的舞台。
回忆杀穿插得乱七八糟,每每感觉渐入佳境要到高潮剧情的时候,镜头一转开始回忆,所有的情绪都戛然而止。除了研磨之外其他角色就像是完成规定台词任务的工具人。但是还是让我回忆起了曾经追番时候的感动。
民族 非粉丝看个热闹,运动视角有点意思。
节奏太快,情绪还没到位就结束了
虽然月岛和研磨打球开始感到开心了我很欣慰,呃呃但是这个稀碎的节奏和穿插过多的回忆和沉默真的太无语了,我更想看的是翔阳把暑假接球的经验活用的样子,是两队精彩的对抗啊,哎,还是回家把前几季的TV版拿出来看看吧…制作组缺乏厨力…太心碎了💔
感觉漫画作者搞大电影节奏都怪怪的。
别卖cp了,我好崩溃啊
过多闪回让人想起咒术回战。下集决战福娃
在电影院中途离场,根本看不进去
非常失望 感觉在圈粉丝钱 期待看到群像 但几乎是研磨独角戏 (研磨是实实在在的intp)实在是太短 节奏也很一般 回忆杀也不选个能杀人的 没有看到任何诚意。就像全场只有研磨在打心理战似的 即使有私情也只想打个及格分。甚至没有完整看完一场比赛的实感。第一视角的炫技又有什么用呢(你们三馆组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看见月岛的大笑真是太好了
中考前看的最后一部IMAX电影,一大早赶来看IMAX,却到了第三场才让我有些热血沸腾,仿佛制作最后一场才找回手感,各种镜头调度和第一视角拉高观感度。还有必须吐槽的导演,同样是比赛时进行回忆,这部的剪辑并不深刻,很乱,再加上角色的喜剧化效果,我个人觉得有些时刻不像在看一部电影,而是在看分集数的动画
难免和上一部在大陆大规模公映的运动番灌篮高手比,节奏太迷了,刚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就软了。
感觉对路人不太友好,除了研磨其他人基本没有戏份,排球没看过有一定的门槛,不过这种没有技能大招的排球可能要写实一点。赛点剧的节奏感觉有些平,没有生死局的即视感,还没上升情绪就结束了。搬上大荧幕差点意思啊纯纯粉丝向的电影。
开始的背景音效还是比较还原比赛氛围的。不过由于没看过原作,所以看比赛的各路路人甲乙丙丁都不认识
也许是真的老了,经过《灌篮高手》洗礼的我看这部运动番总是提不起兴趣🥲同样是说了一场比赛打的非常焦灼双方都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和意志力但我感觉与《灌篮高手》剧场版缺少了点啥?缺少的恐怕是我青春时期吧,这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也许只存在高中时期,当牛马的我已没有这种热情啦
幸福啊……………………很难冷静地从制作角度评价这部电影……………………
线条的魅力,结束的优点忒突然了,给我们田中的镜头也太少了
比赛中间插回忆,会影响比赛的流畅,却也能充实比赛的意义,研磨与翔阳互相激发对方的潜能,在球场上拼尽全力,让排球这项运动散发出了迷人的生命力,赢球当然重要,呈现一场精彩的比赛而双方都没有遗憾却比输赢更能所有人心满意足。
上线后补看了这部去年的动画。没看过之前的动画剧集,所以对于大多数角色的性格和成长经历并不了解。电影着重描写了两个角色,自身条件很差竞技水平不高但却非常热爱排球的翔阳,以及打球很厉害却不热爱排球的研磨。比赛没有那么剑拔弩张,充满了友谊和鼓励。比赛的细节表现得很好,运动场面充满动感。最后几分从研磨的视角展现是很大的亮点。比分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翔阳成为了很厉害的运动员,研磨也爱上了排球,这就是比赛的意义。只可惜因为没看过剧集,失去了对角色成长的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