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就打开过这个剧,但是一集就弃了,当时的心境还不到这里吧。
但今天,在葡萄牙,早早出门逛了一天之后,下午去中超买了瓜子零食回来,5点都就洗漱完毕,一点都没有想要再走出酒店的欲望,随便翻出这部剧,忍不住一集集都看完了。
第8集果然还是最close to home——独自在纽约打拼4年的摄影师,因为纽约房租太贵没办法make it,所以回到了日本。
就像我最近要搬离欧洲,朋友都纷纷问我,那,你还回不回纽约?
每一集的主人公都有不同的职业和兴趣爱好,房产经纪两姐妹就会带他们去适合的街区。
我因为1)跳舞 2)打算继续freelance在家办公 3)是个E人 4)爱干净,所以需要市中心、交通方便的、现代的、面积大的单身公寓。
我很喜欢我在纽约的家,是在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里所以价格也相当luxury,疫情之后更是价格大反弹;面积小还是其次,致命缺点是距离地铁站需要步行十几分钟,在纽约的寒冬和暴雨里,这个距离真的相当痛苦。
搬来欧洲之后,我发现自己被纽约真的PUA太久了(在此之前是被洛杉矶),原来房租可以那么便宜,原来美酒美食都可以相当affordable,旅行享受更是如此。
其实去年回上海的时候,这种在纽约生活的匮乏感就变得特别明显——回上海后,我可以立刻报名上架子鼓课,一节课400块,而纽约是翻倍还要加上通勤到Brooklyn的时间(因为那里租赁鼓房更便宜);获得了大保健自由facial自由,在纽约我得要坐一个小时地铁到Sunset Park去按摩;在上海学跳舞的资源更是丰富低价,而在纽约办课卡一节课也至少要16刀以上。
还有个有趣的anecdote:我回国的时候在韩国转机,去跳舞认识了些新朋友,下课大家讨论出汗T恤smelly之类的问题。
我说,我好幸运,我纽约的公寓每一层都有shared laundry room,可以两三天就洗一次衣服。
听完之后她们都沉默了。
我才意识到,噢,亚洲其实是家家户户都有洗衣机的吧,而in-unit washer/dryer在纽约绝对是个奢侈品...所以,只有纽约是想住的城市吗?
“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平权谁先走”——但新宿区是可以注册same-sex partnership的,韩国如今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犀利深刻,而我们仍然在拍霸道总裁变成猪,需要科学上网,以及post-pandemic exodus。
但我还是决定要回上海,因为它是目前能最大程度满足我所有需求的地方,因为我和家里人早就come out并且获得支持和爱,因为在外漂泊10年的时间,跑了地球大半圈,我确实相当疲惫了。
就像这次独自旅行,虽然有很多丰富有趣的见闻经历,但那种想要cover more ground对各种东西都新奇探索的心情,确实没那么强烈。
我不怕missing out,我就想心安理得在陌生的城市里,坐下来看书看电影发呆。
未来确实让人不安,也能预料到非常多的困难,但我还是决定要回家,去构建一种专属于我的、跨国性的、自洽的小世界。
沉下心来,等内心又骚动的时候... 就再说吧:)
“搬家时不能扔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在看朋友推荐的《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
》时,剧中人物莫名其妙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暂停键,因为这周末我搬家,刚好可以回答。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
》是一部讲东京租房故事的日剧,吉祥寺姑且可以理解为上海的静安寺,每个租客来这家中介都说要租在吉祥寺附近的房子,但中介最后都给他们介绍了不在吉祥寺附近的房子。
很短,二十分钟一集,既然是个品味还不错的朋友推荐,我也就勉为其难地看了一集。
整个剧情就是带你逛逛这个街区的店,吃吃这个街区的美食,听听租客的故事,仿佛一部东京的旅行宣传片。
看完我就跟那个朋友吐槽“好像白开水哦”,而且还是那种我不渴的时候硬喝下去的白开水。
不懂。
也不打算再往下看了。
对我来说,租客的故事没有打动我,节奏太过莫名和温吞,完全得不到我的喜欢。
但这部日剧在B站的评分9.7。
我想大概是我还没到喜欢喝白开水的年纪。
∞于是物色其它电影。
发现上个月帮熊孩子下载的一部《the kissing booth》,点开看一下。
一看,嚯,就跟我十多岁时看的玛丽苏一样一样的,只不过欧美版的玛丽苏与亚洲玛丽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男主对大多数女生的态度。
欧美男主的设定不是不近女色,相反是随便睡女生,就是出了名的情种,长得帅、家境好,还被学校所有的女生喜欢,包括女主。
而男主跟女主的表白就是全世界共通的那种:啊,你是最特别的,只有你是不听我的,你是这么的特立独行,我是真心喜欢你,我要好好保护你,blabla……然后女主在全世界女生的嫉妒下得到男主的爱,满屏的荷尔蒙溢出啊!
看了一下进度条,才到一半,男女主在一起必然不是最终话。
爱情总有牵绊的,跟韩剧不一样的是,欧美的阻碍不是父母,而是朋友。
所以之后一半的进度条基本上就是在讲如何克服友情对这段爱情的束缚和偏见了。
好的,看十五六岁人的东西,跟喝了没气的可乐一样,太齁。
最后还是点开了《吉祥寺》第二集,突然觉得白开水真好喝啊!
昨天睡前困得要死还看,就跟我爸伴着晚间新闻入睡一样,听着我根本听不懂的日文半睡半醒,但很舒服。
今天也在看,休息了看会儿,整理累了再看会儿,吃东西也看,随时看也随时关掉不看。
这是一部没有在刻意讨好观众的剧,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也不会给你留悬念,剧里的人生也很普通,可能只是职场上的一点小小的不顺心,一次寻常的分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理由的难过,一个没有实现的目标,一个小委屈,一次不起眼的逃离……总之,没有让人沉迷的设定。
甚至,不是每一个人的故事都会有共鸣,更多时候我是一脸冷漠地看剧中人物是如何在小确丧中找到小确幸,看他们吃一顿好吃的晚餐,发现一本好书,看一场爱豆的表演……看完第二集,突然我就喜欢上这部剧了,在处处都试图抓住大家注意力,贩卖焦虑骗你掏钱的时代,这部剧刚好给了我所缺失的——我缺少平静的时刻。
我很需要这样的对话者,像一个老得不成样子的人,在跟你说一些人生中碰到过的不如意,在他眼里其实都已经不是事儿了,不过他想说给你听。
而这个长者突然问我,“搬家时不能扔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我认真地想了想这两天搬家我不扔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搬家,给了我一个机会去一件一件地审视每一样东西,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会被我保存起来,为什么又被我遗忘。
一张打车票,5月的,花了一百多,当时在哪里,要去哪儿,完全不记得了;一本看了一半的书,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就没兴致看了,看过的一半在说什么也忘得一干二净;一件压箱底的衣服,两年前自己的审美突然就暴露在眼前了,旁边没人,还是会有一种不知所措的羞耻感,但也不舍得扔……想清楚之后才该扔扔,该留留。
搬家最耗时间的就是抉择什么扔,什么不扔。
一只从大学陪伴到我现在的熊,我考虑了很久,最终因为太大了决定不带走。
其实这只熊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放在枕边睡觉了,只能说是感情淡了。
有些我扔得很干脆。
一个用旧的包包,虽然放在那里占地方很久了,但要占我行李箱的空间不值得,扔掉!
一件在某个年会上穿过的“小黑裙”,廉价的质感,看一眼就被我扔了。
扔掉了一个我最爱的桔色发箍,但是没有扔掉同样最爱的桔色连衣裙,而且还是完全不适合我的那种。
一面裂了的镜子,虽然一直在用,但我已经买了一面一模一样的,丢掉!
丢进垃圾箱的时候,不小心掉地上全碎,本来还可惜这镜子还能照的,这下好了,全无挂念了,真是应景。
我要离开了呢。
那些毅然决然要带走的,一种就是我一直在用的,还有一种我看了一下竟然是完全没用的东西。
而且这堆没用的东西数量庞大,还占据了我的生活空间好多年,比如一点都没有用的子弹壳,一点都没有用的手工挂件……有用的东西都是花钱买的,没用的东西不知道当初在哪里“捡”的。
每次看到它们,都会唤起一段过去,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不美好的,它们会让我看到一个过去的我。
一想到这些没用的东西扔掉了就再也不会有另一个没用的东西来取代它们和我的回忆了,我就都带走。
想好答案,我继续看,看到了剧中的答案。
他不能扔掉的是,他初到东京时经常照顾他的一个前辈送他的一件T恤。
前辈在东京没有实现梦想回了老家,对他来说,前辈送的东西都是至今最宝贵的回忆。
写完这个,我打算继续看《吉祥寺》,当然我绝对不承认我已经到了喝白开水才美滋滋的年纪,因为另一杯放着的只有冰镇可乐,我只能选择喝白开水。
其实,最近我最爱喝的是苏打水。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不是的,世界那么大,一定有我们的容身之处。
我们更换住所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管是工作的变更还是生活的烦恼,不必为了这些事伤脑筋。
希望你为自己而活,不为任何人。
我们的困境往往是太在乎外界而忽略了自己。
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到底为了什么,多在乎在乎自己吧!
主题曲里唱的说什么把握当下,生命要活得精彩,只是漂亮话罢了。
我们不用活得精彩,我只想按我想过的方式度过一生。
最后的那声再见,不为任何人,只为了自己而喊。
跳楼的女孩死后收到了陌生人的指指点点,她渴望离开这个世界,但也曾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
我却觉得她也曾渴望帮助,却最终鼓起勇气离开世界。
剧中说过人生停滞不前,或许是生活停滞不前,必须要代谢起来让血液循环。
也许一个小改变就会变好。
一个合适的住所能让你在劳累过后感到幸福那就再好不过了,生活不就是衣食住行,如果每一项都能好好解决就是合适的地方,我们漂泊的心才能安定。
合适的住所才是心安之处。
这是最后一集里出现的,这个租客很喜欢说但是,
希望我们也可以遇见好事,不要但是。
最后放一张猪排饭的特写,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美食不能治愈的,如果不行,那就来两顿。
刚炸出来猪排也太诱人了吧
我承认,无法抗拒
我相信喜欢深夜食堂和孤独的美食家的小伙伴儿们应该会喜欢这部剧。
同样都是同样都是淡淡的温馨的剧,每集一个小故事。
在吉祥寺的不动产中介胖胖的都子两姐妹却对每一个要想在吉祥寺住的人说,不要在吉祥寺住吧。
这些人带着自己的故事,有爱情有工作有理想有家庭,或欣喜或悲伤,都希望在吉祥寺开始新的生活。
都子姐妹领着他们去寻找真正适合他们的住所,穿过一条条的街道走进一家家有趣的店,温情流泻在这些小街道中。
最终找到的房屋温暖而整洁,让这些带着故事的人有了自己理想的归宿。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剧。
其实看起来更像是一部介绍日本的风情文化的旅游纪录片。
在朴实温暖的色调中日本的街巷名居景色徐徐向观众展开。
其实这部剧也是在变相的灌鸡汤,但是日剧的鸡汤就是让我喝得心服口服。
其实像都子姐妹那样的中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吧,然而并不如意的生活中能够看到这部温暖的剧,遇见了剧中温暖的人,都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嗯,生活还是美好的啊东京那么大,总有你的容身之所嘛。
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总有快乐的时候嘛。
BTW,这部剧的op她曾活过啊 超级超级好听!!
歌词超级戳,不过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就是这样的一首歌会出现在这部剧的片头,毕竟怎么看它都有点伤感了。
|| 前言(看了很多剧,但一直都没有迈开写评论的脚步,第一篇剧评就献给它啦)从大学学日语开始,其实最初也没有对日本的娱乐什么的感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觉得有必要去了解一下。
于是由浅入深,也就是从当时听到名字最多次的女演员(十元)入手啦~她的恋爱剧几乎都看惹,并且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对我自己来讲足以闪闪发光的人。
这两年看了蛮多的剧,目前为止也囤了好多还没有看,因为我是一个恋旧的人,连看电视剧也延续了这样的风格,宁愿把看过的剧回顾好几遍,看新剧还是需要特别大的勇气。
这部剧也是一样的,从它播放开始便有不计其数的公众号啊,个人安利向文啊,各种各样的平台在推送,并且彼时还保留下笔记这个习惯的我还把它记在了小本本上,以示自己要看一下,结果呢…两年过去了。
其实有一个原因是我一直误会了它,以为是一部讲吉祥寺这个街区人民杂谈这样的一部剧,所以就一直搁到那里惹。
于是呢,在前天实在剧荒到不行,迈出了看新剧的步子,点开「吉祥寺だけが住みたい街ですか?
」,恍过神来第四集了!?
再看进度条才发现一集只有二十多分钟啦,是一集一个故事的那种类型。
就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讲了两个小姐妹,在给客人介绍房子时各种吃喝玩乐安利,最后再心灵鸡汤一下。
主旨就是从内心发问“这里真的是你想要住的地方吗?
”·因为它在榜单位列前茅?
·因为它是你从小到达生活的地方,特别熟悉?
·因为会让别人对你的印象很好?
·还是…因为那里集结了你想象中所有的美好?
所以两姐妹才一齐去阻止大家的种种幻想,并且根据她们自己细微的观察和客户的要求找到与客户需求所对应的街区,虽然每一集的这一点上有一点生硬且套路相同,毕竟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这样的做法,但是!
她们为此也做出了相应对策,即带客户们在短短的一天里去体验所介绍街区的魅力,让客户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这个就是适合她们自己的街道,即使是一个人生活在那里也一定会很舒适、幸福。
也正是因为这样无微不至的服务叭,虽然会有点夸张但让客户感受到了用心,这便是最终能够对素不相识的两姐妹吐露心事的原因吧。
因为感受到了这种用心并且能让自己安心。
这个也能稍稍从侧面衬托出社会对于职业的态度吧。
所以还告诉我们,想象的、安定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并且发光发亮。
(题外话:此道理同样适用于穿衣)最开始我不是很懂又吉直树这波操作,也可能是最开始轮到这部分的时候我没有认真看吧2333…总之呢就是我在看完整部剧之后,又把每一集的这一部分挑出来连着看了一遍,结论就是,它大概是想呼应这个主题,即使在吉祥寺这个街区找到了一个满足又吉直树所有条件的房子,但就像他本人所说,这个街区承载了他之前所有的回忆,走到那个地方脑海里都能印出哪些画面,在他的经历里这个地方不是蝉联了榜单的、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样的都想去住的街道,而是对于他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承载了过去的他的这样一个街道。
我当时去的时候是听说有一些好吃的店和古着,所以慕名跑过去,(结果因为头一天耍懒没洗头,那天出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十分尴尬,逛了一会儿就飞快地逃离回去了)到那里的时候大概是下午一点了,车站出去还是很喧嚣的,因为第一次去也不知道哪里是有好东西的聚集地,所以就自己瞎转悠,大概就是中心那一片儿,有很多卖吃的,还有二手衣服什么的,还偶遇了一家LOFT,不过没进去。
因为想迅速回去所以准备去车站附近的一家连锁咖啡馆坐一下就打道回府,他们家的那款什么类似于牛角包里加奶茶夹心的配咖啡真的是刚刚好~有趣的是旁边坐了两个阿姨,大约五六十岁的样子,应该是闺蜜吧,开心地聊着天炒鸡少女,当时心里就在想要是我到这个年龄也能这么余裕就真的太满足了,最后逃离。
今天看了b站一个up主的视频让我想到,真的很羡慕那种能为自己兴趣一门心思的人,比如他们的匠人,比如很多斩获大奖的人…那样追求过程的状态就很好了,足以闪闪发光。
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活过她真的活过啊 这又丧气又向上的歌词简直听一次苏一次<( ̄ˇ ̄)/那就不要住在吉祥寺了吧。
本剧的主要人物是重田不动产的热爱重金属乐的双胞胎和一个沟通障碍内心丰富的店员。
而他们最大的喜好就是把每一个希望住在吉祥寺的人介绍到吉祥寺的以外的地方去居住。
与爱人分手之后开始独居的漫画家,受到公司同事欺凌的新人,不得志的代笔作家,执著于拍电影的前白领....他们来到吉祥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期望从这个繁华便利之所忘记过往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但是当他们推开重田不动产的那一刻,他们新的人生就已经开始了。
这部剧内容其实很简单,两姐妹带着客户吃吃喝喝逛逛逛看看房,然后是技术宅小哥与又吉直树探讨人生,最后是与父亲生前好友御厨三郎以及发小温井在小酒馆里的对话和插科打诨,时而恶意卖萌。
这两姐妹对吉祥寺甚至整个东京都十分了解,对这里的每一条街每一家店每一栋房子她们都了如指掌,皆能娓娓道来。
她们带着漫画家去书店去手工店看手冢治虫的故居,走过的街道都亲切而生机勃勃;她们带着因挫折而迷茫的女孩子去吃好吃的面包人形糕去看满是时尚的店;带着未得志的作家去书店吃充满亲情味道的红豆包去满是历史感的寺庙许愿,带着离异的主妇去秋叶原.....正是在这些充满记忆与情感的街道走过,看过了喜爱的风景,尝过了温暖的美食,与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同行,人生的悲伤或者暂时的不知所措在这些欢喜和温暖的感召下,还有什么不能治愈和遗忘,然后不能重新开始呢?
那个重度沟通障碍的店员,最大的爱好就是给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信,问各种不同的关于家关于居住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作家对家的要求,然后在吉祥寺帮作家找到最心怡的住所,那些看似古怪的问题,缺恰恰是生活中休戚与共的细节,关乎心情关乎对家最深切的依赖,与居住其中的人不可分割,而素未谋面的作家每次竟然也一本正经的思索回答,与家相关时,没有人愿意敷衍了事。
这部剧每集大概只有20分钟的内容,其内核也十分简单直白:人想要的生活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别人口中好的不一定就适合你,要勇于面对困难和迷茫,不断寻找符合自己期望的生活。
妥妥的深夜鸡汤。
剧名中的吉祥寺,其实是一片非常受欢迎的地区,自2011年至2015年关于最想住的街区调查中,吉祥寺都排在首位。
但是剧中的胖姐妹却单单介绍非吉祥寺区域的房子给顾客,也是印证了此剧的核心,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普鲁斯特说:“幸福的岁月即是虚度的年华。
”在东京动物园散步,在水族馆看海豚,转过某个街角偶遇一家小店,只想在这样的街道虚度年华;最感动的当数又吉直树借这个自己扮演的角色,再一次倾吐心声,像是《火花》的余声与变奏;世界上最好的中介双姝,严重社恐躲壁橱小哥,细节梗可爱无边。
总之,冬日窝在家里玩着手机嗑着薯片的时候,不妨喝了这碗浓浓的鸡汤,毕竟有着热腾腾的人情味。
记录下其中介绍的地区,以后有机会去实地看看第1集 插画家×杂司之谷 第2集 重新找工作的女孩×五反田 第3集 代笔小说家×神乐坂 第4集 家庭主妇×秋叶原 第5集 导演助理×中野 第6集 程序员×惠比寿 第7集 网络编辑×十条 第8集 摄影师×藏前 第9集 系统工程师×经堂 第10集时尚主编×锦系町 第11集漫画家×大森
每个来客,与其说是来找房子,不如说是来找新生活,来找新自我。
这城市在不断的流动着,而夜深人静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愿世间多些温柔的力量,治愈每个大人的,小小的心灵。
第一集:相遇的不平均。
他每天社交,而你每天在家画插画。
但是你一点也没有错。
东京不止吉祥寺,你会找到更好的房子。
日剧里的人总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赋予它极大的价值,得到的幸福感也是巨大的。
第八集:虽然之前失败了,但并不是从零开始哦,大概是从十或者一百开始!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 —周国平 《闲适》第九集:小姐姐说得到就必须失去,其实是以此为借口,在勉强自己。
人生只有一次,也要多听听内心的声音。
第十集:无论工作还是恋爱,都要留有空隙,不然就会看不清。
最后一集很不错呀,讲了一个没有爱好,没有目标的女孩。
我曾经被人这样评价过,当时很痛苦,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但是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当时只不过是“小书呆还没有打开自我”的状态,很喜欢现在的自己,不断学习。
借找房子为由,每集一个暖心小故事带你游东京的各种街区。
风景加上店铺介绍,非常好的东京深度游干货。
东京那么大,总有一个地方适合你。
通过要搬家的各种人的故事,表现出每个人在这座城市努力生活的样子,很好的剧。
虽然是轻松旅游性质的内容,但在东京打拼的各种人遇到的挫折令人很有共鸣。
虽然题目是吉祥寺,但是只有最后一集吉祥寺稍微出现了下,更有神秘感,下次去东京的时候一定去看看。
中介小哥和又吉走的是love线吗?
哈哈哈 想继续把 火花看完了。
op和ed的歌都很好听ps:op在剧里裁取的这部分歌词虽然压抑但以为要表现的奋斗路上的心情…听了全曲,竟然是这么悲伤的故事😢🙏
都市的快节奏常常让我们疲于工作、住处两点一线的奔波,脚步被控制于生活的惯性之下,目光被束缚在狭小的视野之中,渐渐忘却了生活本有的速度,忽略了所处的这座城市四季流转的美好。
或许我们也会对这样的生活冒出厌倦的情绪,想要改变,却畏惧于改变的麻烦、不适与风险。
可是生活总会有那么个时候逼迫我们迈出这一步,比如乔迁。
乔迁,总会伴随着生活中的骤变,有些迫于被动的形势,比如被分手、被解约、抑或被要求,有些则出于意气的决定,比如辞职、摆脱、抑或某种坚持。
因为住所改变,生活方式是不是也会改变呢?
一面期待,一面忐忑;一面竖起重新开始的大旗,一面给习惯了惰性的自己留下余地。
如同《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里面那些走不出熟悉的街道的人们。
如果,此时能够遇到重田不动产里重田姐妹那样彪悍强势、咄咄逼人、自说自话,又犀利敏锐、自由随性、细心温暖的中介,该是非常幸运的吧。
面对奔着“不出街区就能满足生活需求的吉祥寺街道”而来的租客,重田姐妹总能捕捉到他们真正的需求,并用“那就不要住在吉祥寺了吧!
”不容置疑的建议,一下子把人推出舒适的安全圈。
重田姐妹不仅一次次把来吉祥寺找房子的客人带去别的街区,而且并不直奔房源,而是带着租客逛街一般深入街区。
品尝美食、体验休闲设施,休憩于精致的咖啡馆、漫步于河畔与公园,倾听租客的故事,甚至传授租客恋爱技巧。
重田姐妹用最原始的感官体验,带着租客们认识不了解的日本,也让租客重新认识生活的重心与真谛。
“东京比你想象的更大,有许多街道,其中一定有一条最适合你的”,街道如此,爱情、事业以及生活又何尝不是呢。
重田姐妹用最简单的道理鼓舞着面对各式人生骤变的租客们:“如果你有什么想做就去做,不要勉强自己,人生只有一回。
”“不管是工作还是恋爱,不给自己留点空隙是不行的啊。
”“只要努力了就没有被浪费的时光。
”“工作的地方与这座城市相比那么渺小,没必要为了那么小的东西伤心。
”“怕受伤而退缩就什么都不会开始。
”她们给予租客们的不仅是一个新生活开始的地方,也是一记开启新生活的推力。
《只有吉祥寺是想住的街道吗》讲述了十一个租房客的故事,也跟随重田姐妹体验了十一个风格各异的宜居街道:具有漫画地标的丰岛区杂司之谷、遍布美食的品川区五反田、充满书卷味与京都风情的新宿区神乐坂、电器街与偶像诞生地的千代田区秋叶原、兼具市井气息和狂热音像爱好者的中野商业街、闪闪发光的“最想居住的街道”惠比寿、大众气息的北区十条街道、新派手工艺者聚集地台东区的藏前街道、充满高级感的世田谷区经堂街道、东京屈指可数的繁华街区墨田区的锦系町、绳文时代就有人居住的大森。
不得不感慨,将城市文化传播融入温情故事中也是很日本了。
除了这十一个故事与街道,还有一个搞笑艺人又吉直树与吉祥寺街道的故事隐藏在剧集中。
就好像见到女生就害羞、不善表达的御宅族勋男,隐藏在重田不动产里两个胖胖的、喜欢重金属音乐、漫画、美食的元气姐妹光环背后一样。
而吉祥寺之于又吉直树、又吉直树之于勋男、影片之于观者都是一份包裹着自我感悟的邂逅,充满里美好总禅意。
简短的20分钟介绍各条街道的特色,好吃的,好玩的,历史跟时尚结合。找个房子都这么用心,也是没谁了。
旅游美食地图,治愈。主题曲好听,推荐。
在把新番日剧都看了个遍的情况下,最推荐这个。小巧精致有意思。
小清新糖水片,想了解东京的大街小巷不如去看nhk的tokyo deep,表现手法高明得多
每个房子里都有每个人努力过的痕迹啊,跌倒了,再重新爬起来开始一段不一样的旅程,不也是很棒吗?
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好吧。。可能旨在让我们发现周围的美好。但是我略微觉得有些无聊
主题曲是先于剧早就听过的很好听。剧整体结构分三部分,软广嫌疑偏多,部分地方偏尬,整体并不是很打动我。
7/10。房客需求、街道巡游、讲人生和看房子,看似公式化的中介行动带出了满眼烟火气的城市图景,狂热爱好摇滚的中介姐妹将房客架走,去文豪故居、露天市场、女仆咖啡、祈愿寺和音像店,用奶油面包、啤酒烤串、鸡肉丸子、大冰淇淋、柠檬伏特加来放松房客的身心,治愈心灵的伤疤,简单商量房价、确认意向后,城市的夜景总能唤醒漂泊失意者心中对未来的期许。片尾彩蛋越看越有趣,勋男一本正经地向又吉直树发起邮件,询问着诸如窗的作用、搬家时扔不掉的东西、厕所的要求等容易忽视的问题,又吉直树则会思维奇特地看着房子设计图,自言自语吐槽阳台有自己的意识、指向公园;见面时勋男的不安和羞涩的微笑,将介绍房子的文件绑上蓝色蝴蝶结当成礼物,把两人拍出了网恋感。
四年前看的时候把这部剧当作旅行导航剧来看。四年后再看,更偏向理解为它想表达各种都市人的生活困境。虽然这些困境通过剧以相对小清新的方式展现出来,但确实都是城市人的心情碎片,散步在一座城市里的普通人的痛苦与喜悦。又吉直树真是一个表达的天才,虽然每集只有五分钟的表达,最后一集述说自己与吉祥寺的关系最让我感动。什么样的吉祥寺对自己来说才是完整的吉祥寺、昔望んでいた吉祥寺も吉祥寺の一部なんですよ。
东京居住宣传片,刚好有在日本居住的打算,然而都内房子太贵了。
非常非常喜欢的调子啊,睡前看一集,一晚心情佳
拍得挺稀松的,有时候演得也挺稀松,情节还比较雷同,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起来很感动。。。觉得人家拍城市、拍各种店铺、拍各种人都带着情感。虽然硬打鸡血,硬正能量,但看起来不烦。也许可以学着拍一些这样的短片,因为技术上没啥难点。
很有创意的城市街道宣传片哦,饭后消遣一集,觉得世界都美好了
治愈得不行 希望有机会可以去东京把剧中提到的都尝一尝 看到最后才知道这位又吉直树是火花的作者……
房屋中介带你游东京的美食番,建议链家作为内部学习指南来观看下!!东京自由行必备吼
看了四五集尴尬得看不下去了,比那个什么外貌协会还尬,究竟怎么评分这么高的
日常
东京租房+美食攻略
op绝对不跳系列
日式治愈并不是我的菜,不过,是很好的东京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