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简介的时候还不想看,因为觉得可能太过琐碎了,太平淡了,反而希望像悬疑的那种可能会更有意思点,但是感觉这种慢热的片子反而更有体会些。
中间的三四集都是哭着看完的。
就感觉虽然没有特别的什么令人感动的情节,但是却感觉很熟悉的感觉,可能也跟我的家人有关吧。
因为身边的人有像妈妈那样的把孩子放在首位的,害怕他受到任何一点伤害的,总是害怕的人,所以觉得看到妈妈那样的角色一出来就觉得this is really happening。
虽然感觉妈妈塑造成了一个总是self centered的妈妈,因为自己有了joe是中心的所以也希望家人都像自己一样的,有点负面的角色,但是却是可以让audience think about how to raise such a artistic child?
妈妈害怕如果她没有时时刻刻盯着joe的话,她会连唯一进入joe世界的机会都没有,她会看不透unexpressed 的 emotions,jo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urther away from them。
有的时候会有后悔,会有沮丧,但还好的是,起码还没有放弃。
到底我们要不要去改变这个孩子,abnormality 是 normal吗,Ralph的例子给Allison敲了警钟,到底要不要try to change this child so that he will see that the world the has been told to trust for the whole life isn't what he expects。
身边有一位老师家里就有一位autistic 的女儿,现在想想她说,I told myself and my husband that we were sending her to the special school,and 她说 this is the best decision i have ever made and I never regret that。
也许, stop changing, and let it be 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吧。
Paul 这个角色相对于Allison soft了很多,很早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也许autistic 就是autistic,nothing shameful about that,跟儿子的关系也是比Allison好很多,虽然自己有一堆shit要处理,有的时候也想要give up,想要生另一个孩子来逃避joe 的问题,也为自己觉得自己的小孩而 shameful,但是好在最后坚持下来了。
之前听到Allison 说他们 cannot be separate, they will never get a divorce,确实也是,两个人在hardship当中都充当了很好的partner,虽然性格不相同,但却是complementary的。
反而nicola和舅舅的关系是最为weak的,虽然两个人很少吵架,但是确实end up separated的。
以前想想为什么有些人说要有准备做爸爸,准备做妈妈那么难,现在看来貌似了解了一点点。
无论如何都要有long term commitment 和 两个人在一起的决心,就算有再多的difficulty,只要family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Communication is about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nd ideas.It is like playing the ping pong. Only after a ping, there will be a pong. You can not always expect everyone be like you just because you think you are right. P.S OST 很好听 尤其是那首 leave right now
小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特别在幼儿时期,家人对性格的养成很有影响!
Joe是个自闭小孩,真是庆幸姐姐没有,不过父母也太不在意姐姐了,还好姐姐善解人意很懂事。
Luke 只说明了一件事,有些男生就是把女生骗上床然后就没然后了。
不能怪父母无法直接面对,自己的小孩自己心疼,只是还需理智一些。
舅舅一家很暖心,就是舅舅有些小心眼,舅妈出轨固然不对,可是回头是岸就对了,谁会一生完美无缺,let's remeber the lesson and all move on. 舅妈是个很睿智的女人,即使意识到自己仍然有些留恋mike,但是意识到自己更爱edie,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不止激情,还有之后的幸福平淡,相互扶持。
对于自闭症的小孩到底该去特殊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我觉得情节严重可以去特殊学校,一般的话还是留在普通学校,长大了最终是要融入主流社会的,不是嘛。
先不管其他有的没的,片名翻译的真好。
现在更新到第二集了,正太他妈仍旧没法面对现实,仍旧零理智。
最新一集末尾孩子他爸终于把观众想说的对孩子他妈吼了出来,真他妈爽。
看到现在虽然极力想站在女主的位置试图理解她,但是不得不说,我真是对她零好感,一个既自私又任性且隐藏在母爱光环下的碧池才是她的真面目,至少现在看起来如此,其他面还得等后续剧情挖掘或者洗白。
正太是典型的泛自闭症患者,或者说是Asperger候群。
但我觉得他父母应该庆幸他不是典型的autism患者,甚至小男孩记忆力和音乐天赋超出同龄水平。
毕竟有天赋智商高的泛自闭症比普通的好多了不是吗?
虽说这是翻拍剧,但是值得期待,让我们在相对无言的静默中怀抱爱与希望。
毕竟生命不息,艰难不止,但我们都因耐心与希望活了过来并会继续活下去。
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被无限放大摆在我们眼前。
有好几处因为演员演得得过于真实让我以为自己亲身经历过而感到害怕。
结局不尽如人意,自闭症依然没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这也是现实的,对于一个这样的家庭来说以后还要面对各色始料不及的困难。
不过妈妈和家里其他人真正承认并接受Joe自闭症的事实,这对Joe和家人也许是个新的开始吧。
另外,因为一部剧爱上英摇也是神奇。
当每个人自视事实真相的代言人,不断代言“你不过是……”、不断移情佐证“看吧,这不就是我说的……”的时候,他们开始了各说各话,阻止了相互询问与交流。
当冲突争执不下,明知原因在己,却不断回避,转向其他原因解释。
他们争执说,怎么做才是对他人好或right,却把那个他人排除在外,从头到尾争论的是这个决定是不是自己能接受的,而自己觉得合理的就是对他们自视了解的人的最好决定。
困住的也许不是那个自闭症的孩子,而是只能陷在自我感受中、混淆我他界限的各自自我封闭的家庭成员。
这又怎能不相对无言?
/The A Word/刚开始看是很喜欢的 越往后随着家庭矛盾的激化就有点儿无法忍受了一个可爱的患有自闭症的英摇小迷弟 进门大开屋是要先关上门再打开才会走进去 爱戴一只蓝色边纹的大耳机逛山蹓跶道路 亲近的人离开时会伤心自我封闭但也会和她用音乐与手势表达情意与告别由他的病情诊断 引出或者说激发出家庭成员间的各种矛盾并鲜明了一些不好的性格 矛盾本来就存在 人们选择逃避或者执拗 使交流无法进行来帮助Joe宝宝治疗的语言治疗师道出真理 这个家庭的交流障碍大于Joe的 抑或更影响他音乐小天才的姐姐也可萌可萌了 "Joe就是Joe,为何要改变,让他就作Joe 不好么" 姐姐说的 大意如此 一针见血以及 剧里的音乐敲好听 British-pop 网易云专门的相关歌单有关音乐的英剧都吼棒 '废柴舅舅'也是:)))
偶然在飞机上看到这部剧,来回程都追着看。
一开始是因为曾经了解过自闭症,但凡看到相关的都想看一看,从语言治疗师开始,我感受到这应该是一个家庭真正互相了解和沟通的剧。
joe即使是自闭症,也应该是智商不受影响的高功能自闭症,经过专业的干预,预后应该不错。
语言治疗师犀利的指出,全家人其实都不会沟通。
沟通是有来有往,是打乒乓球,如果得不到回应就继续,那是自言自语。
具体来说,给对方说话的机会(需求),让对方有愿意说话的意图(态度),积极的回应,这个回应也要让对方有反馈的机会,这样,才是一次有效的沟通。
爸爸因为小时候自己有读写障碍,更能理解孩子,而妈妈因为一贯的好强(自己很优秀),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要输在起跑线上(爱是爱的),为孩子而羞愧的心显得更加明显和迫切。
实际上,英国人的内敛(跟中国人很像),藏起真实的想法,稍微遇到阻碍就放弃沟通,自顾自做出任性的举动(爸爸卖餐厅),以及妈妈所做的自作主张的一切声称为了Joe好的事。
即使是有爱的,还好是有爱的,可心里的情绪还是埋着。
如果一个家庭里,夫妻双方、父母子女、甚至姐弟(这家子人确实不少)各自以为了对方好的角度做事,却不能透露真正的情绪,真正的想法,那么,对于本来就对这个世界兴趣不大的joe来说,不搀和这一摊子事,更是潜意识里的决定。
目前还没看完,但是一定会看完。
我想看到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找到沟通的点,怎么样一步步放下各自的心结。
这也是我想去学习的,真正的沟通。
他比别的小孩,行动迟缓些。
听得到讲话,却分辨不出词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回应那些渴望的笑脸所提出的要求。
大人们的迫切让他觉得困惑,只好听歌。
听歌,躲在音乐里安全又快乐,他甚至能准确的讲出每一首歌的年份与创作者。
只可惜,这并不是一个讲述天才神童的故事。
生活里啊,一颗钉子,要比荧幕上的一颗炮弹疼痛太多,这对普通的父母怎能够眼睁睁的看着,看自己年幼的儿子要用漫漫一生去承受这份自闭症带来的难以遮掩的“不一样”?
看的时候很难受,但是却无法指责任何人。
英剧总是这样,谁都不是全然无辜,但谁都不是心存恶意的。
故事从e2开始渐入佳境,每个家庭成员的性格弱点渐渐显露,让人觉得Joe自闭不是没有原因的,不单单是家庭环境,还有遗传基因。
个人觉得女主的家族的心理状态都有点封闭,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最重要的,整个家庭都只专注于Joe的心理疾病,却完全忽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其实我觉得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觉得自己的孩子性格有缺陷不断想要纠正他,但其实往往这些缺陷是源自于父母的。
所以以后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会先让自己做一遍心理咨询。
以及关于自闭症的小孩,真的希望他们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啊(;д;)真的,能不去打扰他们的世界就已经是最大的温柔了!
去年很喜欢的一部英剧,一口气看了两季。
很少看英剧里面有家庭亲情片,大概是英剧大多不太善于煽情,这部剧也是这样。
与差不多类型的美剧相比,表达方式内敛克制很多,人物性格也更加真实,每个人都有可爱的地方但有时也很惹人讨厌。
在这个家庭身上应该能看到很多现实家庭的影子:强势的母亲、疲于事业和家庭的父亲、处于青春期的姐姐、发生婚变的舅舅、不甘心退休的外公……剧集一开始每个家庭成员似乎都经历了重大变故,焦躁地处于人生的一个新阶段,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五岁男孩的声音当然没人能认真倾听。
第一季整体基调非常压抑,家庭成员之间无法沟通,争执几乎一触即发,所有关系都岌岌可危。
一家人以爱的名义互相捆绑,又因为爱互相包容原谅。
所有的矛盾都以“幽默”和“自闭”之名回避,不知道下一秒是否会彻底爆发。
这样的气氛,再加上拍摄季节是潮湿阴冷的冬天,给人带来的观感说不上很愉快。
但是主角Joe实在足够可爱,也足够令人心疼。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Joe戴上耳机唱起歌,我都会被感动。
明明整部剧都很克制没有煽情部分,但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情节,我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无力绝望还有孩子的无助。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剧影响了我对家庭的观念,有点理解为人父母责任之重,也懂得亲情不仅珍贵也同样沉重。
也许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个瞬间,想逃避以爱为名的枷锁,但却又无法真正割舍得下,就像剧里的主角一样心甘情愿被束缚。
也许这就是生活之重。
另外还是想说,Joe听歌品味实在是一级棒!
八九十年代英伦乐队那种风格太对我胃口了,想偷走他的ipod!
还有北英格兰湖区风景真的太美了!
一部原生家庭如何产生为深远影响打下基础的剧,也是一部没人完美,被指控的人其实也备受煎熬,悲剧的人也给他人造成很多痛苦的剧。但,有爱就没关系。
真心不该看这种剧了,虽然景色很美,但每五分钟就要泪目,好心疼。小正太好可爱,还能唱那么多歌曲,为什么,所以我还是不要生孩子了,没有信心带给他100分的幸福就干脆不要。剧中幸好小正太的家庭,问题重重但充满爱。希望每个自闭症孩子不再孤独,可以分享他的世界。
没看下去
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现实处境,小镇很美人们也算有爱,只不过有种疏通不良的“封闭”状态(无论环境还是内心),Joe是大家的缩影也是面对自己的某种桥梁吧,看完心特别累,感觉接下来需要看wonderland美剧治愈下......
看至第一集后弃
好像知道小正太的歌单是什么
插曲和小镇风光心水
大家庭就是这样,明明深爱着彼此,就是沟通不好,没法进入对方的内心,无法静心倾听一味的表达自我,就很容易出现裂缝,所以我们跟爱的人在一起要学会倾听,学会包容,学会换位…很喜欢Joe一家,加油~
家庭可以烂透,甚至毁了一个人,但无论走到哪,家庭是一个人的全部,此生都决定着你
你以为讲的是一个自闭症小男孩,其实每一个人都好有戏,太真实了。
成年人才是最需要心理治疗的
特别偏爱家庭戏,但这部,真的刷新了我对混乱家庭的认知。。。
如果有一天我走丢了你也要大声地放音乐给我听呀🎶感觉现在受不了看这种剧,过不了两分钟就忍不住要哭。
我真的很少讨厌电视剧角色 但是这个妈妈实在太让人反感了,甚至不想再继续看后面几季
除了姐姐,一家子拧巴的爱。Joe太可爱,在歌词里句句回应。
北欧人民的生活真是好…
Let me think
电视上无意中瞟到第三季的某一集结尾,感觉很好看,于是从头开始看。家庭生活里的悲欢离合是共通的,忧愁烦恼,喜悦欢乐,会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会因为不同的事情,但是在那一瞬间,情感是相同的
小孩演技棒,BGM超好听。剧情就是各种,生活真是一团糟。诶,生个孩子这么累,有自闭小孩心都操碎了。还是不生比较好_(:зゝ∠)_
最爱Joe、姐姐和小gay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