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灵魂

Cold Souls,冰冷的灵魂,冷酷灵魂

主演:保罗·吉亚玛提,艾米丽·沃森,大卫·斯特雷泽恩,凯瑟琳·温妮克,劳伦·艾波罗丝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冷冻灵魂》剧照

冷冻灵魂 剧照 NO.1冷冻灵魂 剧照 NO.2冷冻灵魂 剧照 NO.3冷冻灵魂 剧照 NO.4冷冻灵魂 剧照 NO.5冷冻灵魂 剧照 NO.6冷冻灵魂 剧照 NO.13冷冻灵魂 剧照 NO.14冷冻灵魂 剧照 NO.15冷冻灵魂 剧照 NO.16冷冻灵魂 剧照 NO.17冷冻灵魂 剧照 NO.18冷冻灵魂 剧照 NO.19冷冻灵魂 剧照 NO.20

《冷冻灵魂》剧情介绍

冷冻灵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保罗·吉亚马提(Paul Giamatti 饰)是纽约一个剧团的演员,他正在排演契诃夫的戏剧《万尼亚舅舅》。但是这出戏让他身心疲惫,几近崩溃。偶然机会,保罗找到一家名为灵魂仓库的机构。利用先进的技术,保罗成功地将自己95%的灵魂提取出来。在此之后,他的演技没有任何进展,反而常常感到莫名的空虚,并且性格也发生变化。为了回归正常生活,保罗在医生的建议下“安装”了一个俄罗斯女人的灵魂,但却让他更加烦躁。他强烈建议要回属于自己的灵魂,却发现原本妥善保存的灵魂已经不翼而飞…… 本片荣获2009年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Paul Giamatti)。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前路漫漫猫妖小杏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白教堂血案第二季我们最好的时光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唤醒致命香气开播诱捕你荆棘花篮球兄弟第二季六指琴魔Gentefied:上游梦第一季名侦探柯南:瞳孔中的暗杀者疯狂复仇记邻居的窗耶稣基督万世巨星浪漫医生金师傅3密使自拍复印机超人:布莱尼亚克的攻击尘封旧案第二季八月下的雪老石救赎之日安妮·李斯特的秘密日记堡垒:汉妮邦尼校园怪灵第二季电波系彼女美人鱼

《冷冻灵魂》长篇影评

 1 ) 灵魂的样子

看了这部电影,突然觉得我们身上只有灵魂才是属于自己的,肉体只是衍生品。

你看那么多人整容化妆健身,弄得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或者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以后继续自己生活的,还是这个变了样的身体。

身体在世间或者某个人身边占了一个位置,享受或者受苦,只有内心的灵魂一直不变地在我们内心凝视着这一切。

灵魂也需要massage,同时灵魂也是主宰者。

所以,你要不要把灵魂卖给魔鬼,只管行尸走肉 ?

 2 ) 灵魂的模样

我一看完2009年独立制片的小成本科幻片《冷冻灵魂》(Cold Souls)就立刻上网搜寻导演苏菲·巴瑟斯(Sophie Barthes),信息寥寥,只知道她在此片之前指导过两部短片,毁誉参半,无甚回响。

基本上,巴瑟斯应该算新晋导演。

对于一位新导演来说,第一部长篇作品就如此摄人心魄,且主演保罗·吉亚玛提(Paul Giamatti)在听到整个故事框架后立刻就同意出演,这成绩实在不俗。

《冷冻灵魂》获得了不少电影节的最佳影片或最佳剧本提名,吉亚玛提也是一贯的高水准,只可惜年景不佳,影片只在美国小规模点映,没能拿下大规模的发行渠道,反响微弱,真是埋没了吉亚玛提的优秀表现。

吉亚玛提在片中饰演他自己,一位居住纽约的实力派美国演员保罗。

他任主角的契诃夫的舞台剧《万尼亚舅舅》即将上演,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无法人戏分离,苦恼不堪。

在得知可以抽取灵魂进行存储之后,他决定暂时取出自己的灵魂,卸下心理负担,待舞台剧公映完毕再植回灵魂。

在灵魂与躯体的两分论这个古老的哲学话题被实体化之后,一扇充满艺术创新的潘多拉之门便彻底洞开。

后面的故事涉及到了灵魂的外表与实质,涉及到了灵魂作为商品的租赁、买卖、走私,涉及到了植入灵魂的异体排斥,涉及到了无形资产的影子价格,甚至还涉及了靠灵魂投机而盈利的对冲基金!

当然最重要的,是影片提出的灵魂究竟为何的永恒问题。

在主人公保罗第一次到达灵魂存储诊所询问如何摄取灵魂时,电影非常灵敏地避开了解释灵魂实质的必要,负责的主治医生告诉他目前的研究并不能解释灵魂究竟是什么,到底有何功效,但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抽取、存储、再植入灵魂,仅此而已。

而当保罗被告知他可以戴上特殊的眼镜观察自己灵魂的深处之时,因担心灵魂内部一片空白而缺乏自信的他立刻拒绝。

因此,观众们除了看到被抽取出来的灵魂的各色古怪外在形态之外,并没有直面灵魂的内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我觉得这个安排非常巧妙,因为灵魂是什么这个话题实在太重大了,根本不可能一句两句解释清楚;更何况,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过结论,保罗在舞台剧的台词中反复提到叔本华、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万尼亚舅舅》这幕话剧本身,都在旁敲侧击提醒着,关于灵魂的话题其实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精神思辨,而不是“一颗鹰嘴豆”,形态鲜明,放在透明的玻璃瓶里,一目了然。

那么,究竟该怎么回答灵魂是什么的问题呢?

这就要依靠吉亚玛提的精湛表演了。

没有了灵魂的保罗首先变得不那么敏感,情感逐渐衰竭,内心空洞。

他的舞台剧表演变得肤浅而夸张,甚至猥琐恶心。

他的物理形态也有所改变,妻子说他“摸起来好像生了鳞”,“很干”。

为了拯救演艺事业,他租用了一位俄国诗人的灵魂,这时的他不仅在穿戴上多出了一股苦寒之地的凝重之气,就连表情气质也发生了变化,整个人看上去肃穆萧煞,心事重重。

不仅如此,他还在睡梦中见到了本属于俄国诗人的回忆碎片,这让他变得沉重而忧郁,禁不住那“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

影片接近结尾,保罗灵魂的内在形态才终于得以揭晓。

这个片段让我有点失望,因为它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反复出现的孩子与生命的意象多少有点流于俗套。

但转念一想,又有什么样的表现方式才能充分展现出灵魂的模样呢?

童年的回忆?

交织的光影?

明灭的坑道?

翻涌的浪潮?

一朵花?

一棵树?

一粒砂?

笑声?

哭声?

脚步声?

风?

云?

星?

或者是一切加总的加总,直到一切复又剥落,海天幻化于无形?

有评论批评《冷冻灵魂》的故事太像出自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之手,摄影风格太像《傀儡人生》(Being John Malkovich)或《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但我觉得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来说,这实在算不上批评,甚至可当作鼓励。

要知道,考夫曼是好莱坞最受人尊敬的编剧之一,能让故事具有考夫曼式的天马行空气质实属不易。

而说苏菲·巴瑟斯在刻意模仿,甚至“抄袭”考夫曼,我觉得就实在有失公道。

抄袭了什么?

一种气质吗?

如果灵魂真的可如影片中那样互换,如果才华、想象力和气质真的能够依靠抄袭,那么,上帝,赐予我力量吧,我也要抄袭托尔斯泰、抄袭卡夫卡、抄袭马尔克斯!

我实在太喜欢这个故事了,我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3 ) 被导演冷冻了

摄影和配乐一流,但故事不太成功,模仿《兰花贼》和《暖暖内涵光》而失败的例子。

看的时候希望不要是《纽约提喻法》那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片子,没想到……还真是比那个差,很闷但又没内涵或者架构。

除了查理考夫曼,其他好莱坞编剧企图驾驭哲学和幻想跨界的题材,好像目前还没有比较牛的片子。

不过这片配乐真的超好听~

 4 ) 转 《然而,这就是人生》-王怡

世上最大的冒险,是观念的冒险。

小时候听骂人,说你不是抽了脊髓吧?

这部荒诞派的、考夫曼式的和欧化的美国喜剧,则问,今天你抽了灵魂吗?

如果电影要追问灵魂,是不是一定要具象化,或用哲学语言说,要质料化?

尽管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追随亚里斯多德的观念,很肯定地说,灵魂是一种形式,灵魂没有质料。

但在西恩·潘主演的《21克》中,导演以阿基米德的方式推算出灵魂的重量。

人在宣布死亡后,体重减轻了21克。

12年前,有个充满硫磺味的夜晚,许多邪情私欲,在我心里转念。

我提笔,绝望地写下一首诗,《今天晚上有大火和掠夺》。

我说,“我是夜晚的浪人、王子、强盗和僧侣/我在想象中犯下罪孽/而将因此万劫不复”。

那时,我有个猜想,如果男人闪过情欲的念头,然后去称重,会不会因此胖了一克?

如是,我的体形,就透露了我罪孽的秘密。

但人会狡辩,说那些念头,只在内存中,不在硬盘上。

就像电梯超载,有人问,谁带电脑了,拜托先删两个G。

信息之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灵魂不能承受之轻,如披萨店外,稍纵即逝的麦香。

还不如钱扔在水里,烟花燃在夜空。

片头,导演引用笛卡尔1649年《论灵魂的激情》中的话,“灵魂位于大脑中部一个微小的腺体上”——不过,我没查到此话当真的出处。

演员保罗·吉亚马提,演他自己。

片中,正在排演契柯夫的《万尼亚舅舅》。

剧中那个失丧理想的知识分子角色,也拖累了吉亚马提。

他不在状态,内心干旱疲乏。

一天翻看《纽约客》,看到“灵魂寄存公司”的报道,说他们发明了一种抽取灵魂的技术。

老板用一个比喻,打动了吉亚马提。

他说,马戏团的大象,从小被拴在木墩上。

等它长大了,以为自己一上木墩就是被拴住的,所以老老实实配合表演。

“灵魂就是那根拴住我们的、看不见的绳子”,老板说,你可以抽出来,寄存在这里。

为了避税,也可以运到马里兰州的仓库。

吉亚马提抽出了95%的灵魂,看起来像一颗鹰嘴豆。

他仍然有思想、有记忆,有意识。

但日渐失去的,是一种又真又活、深入骨髓与骨节的情感。

年前,一位老朋友突发脑血栓,半身瘫痪。

他在病房中恐惧忧伤,于冥冥中听见呼唤。

就像帕斯卡尔的“火之夜”,杨老师摸索着在一张明信片上,写下认信的句子。

他说,最感恩的,是意志、思维和语言,这最珍贵的“三大件”完整无损,被保存下来了。

当时,我五腑震动,以为杨老师所言,正是指向灵魂。

但看这部电影,吉亚马提抽取灵魂后,表面仍拥有这“三大件”,却又似乎若常若断,俨如赝品。

可知灵魂的真义,更隐藏在意志、思维和语言的背后。

按道教说法,人是“形、气、神”之融合。

吉亚马提的例子,可称为有气而无“神”。

葛洪在《抱朴子》中,将修身之道,延伸到治国之途。

他说,“神犹君也,血犹臣也”。

吉亚马提失去灵魂,犹如一国无君。

“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他的生活和他的表演,从此有气无力,如丧考妣。

佛教的基石,则在“无我(NO SOUL)。

虽然“中阴”之说,通常被视为灵魂,但“灵魂不灭”的观念,其实是希腊形而上学的特产。

中阴并不永久存在,更非超越于身体之外、并引导、统摄肉身生命之行为的绝对精神。

所以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开宗明义的宣告,“佛教不相信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如果相信了灵魂的存在,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

很简单,灵魂的实体性与永久性,与“缘起”、“无常”的宇宙观,无法兼容。

灵魂若是一种实在,超凡入圣的涅槃就不可能。

佛教事实上是无神的宗教,既然人的肉体,没有可以引领、指挥其活动的不灭灵魂;那么整个宇宙,也没有能创造它、引领它、爱它及审判它的造物主。

因此,除了个人的修行自渡,也不可能有救赎众人灵魂的位格者(救主)。

按圣严法师之说,一切皆无常,包括了物质界,也包括精神界。

缘起的宇宙观,与认为“万物在盲目与偶在中寻找物种突变的代理人”的进化论,其实很类似。

这是离吉亚马提的痛苦很遥远的一种信念。

没有可以被抽取的灵魂,也没有可以被充满的空虚。

如果契科夫也这样想,他就不会写出《万尼亚舅舅》。

事实上,在写这部剧作5年前,契科夫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口气凄凉,比我那个有大火和掠夺的夜晚更甚。

他说,“我们既没有切近的目的,也没有遥远的目的。

我们的灵魂是狮子大张口的空洞。

我们不相信革命,我们没有上帝。

我们不怕鬼魂。

拿我个人来说,我甚至不怕死亡和盲瞎。

一个没有欲望、没有希望、无所恐惧的人,当不成艺术家。

必须承认,我们的情形没有一点可以叫人羡慕的地方。

”这是对吉亚马提的角色最好的解读。

剧中,这家公司从俄罗斯走私灵魂,吉亚马提的灵魂,被偷到了俄罗斯一个女演员身上。

他也租用了一个俄罗斯诗人的灵魂。

结果那是奸商用一个穷困的俄罗斯女工的灵魂假冒的。

吉亚马提在海边,感受到内心的强大。

他说,这是很美的灵魂,她不该捐赠出来。

等他来到俄罗斯,女工已经自杀。

柏拉图的灵魂观,有两个要义,一是灵魂不朽,二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就如房客在房子里,又如水手在船上划桨。

或像伊特鲁利亚的强盗,将幸存者与死人的尸体,面对面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曾用这个比喻,来描述不朽的灵魂如何被囚禁在必死的身体中。

但他后来的《论灵魂》一书,改变了看法,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

他说,“灵魂是潜在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第一现实性”。

这看法影响到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奥古斯丁说,“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理性实在”。

人不仅仅是灵魂,也不仅仅是肉体,而是同时拥有这二者。

阿奎那进一步解释说,“灵魂就是使肉体成为人的肉体的那种东西”。

就像盐同时有氯和钠的成分,但只要盐存在,就看不到氯,也看不到钠;只要氯和钠个别存在,就没有盐。

几年前,邵燕翔先生写过一本忏悔录,叫《找灵魂》。

奥古斯丁说,“精神如何和肉体结合成一个生命体,这是极其神秘的,也是人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

影片最后,灵魂被资本化,装在玻璃瓶里,看好巨大的投资前景。

这是似曾相识的一幕。

最近,赵启正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从来只有物种适应环境,没有环境适应物种的”。

但他忘了解释,他指的是抽取了灵魂之前的物种,还是抽取了灵魂之后的?

 5 ) 笑死我了?

THE POOR ACTOR CANT BUY HIS SOUL BACK BECAUSE THE RUSSIAN ACTURESS IS RICH BUT DOESNT HAVE A GIFT BUT HE WAS ALMOST GOT FIRED🤣🤣🤣EMMMMMMMMMMMMMMMMMN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

 6 ) Cold Souls

所有网购的组装商品同一时间寄到,选一部电影然后开始慢慢拼接各种部件。

听觉视觉触觉都被外物占用着的时候,觉得心里是充实的。

也不顾及电影开场的沉闷气氛和长相怪异的男主角。

直到冷冻灵魂的教授为主角作的大象的比喻,马戏团的象在幼年时就被拴在一根不可撼动的棍子上,这样直至它长大到无论多强而有力,都认为那根木棍是不可撼动的。

很多人一辈子都生存在自我设定的不可改变的障碍里面。

精神的力量,或者说灵魂的力量,竟然强大到让你寸步难行。

电影里面有不可思议,也有你不曾体会的疾苦。

如果你贫穷,窘迫,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维系生存上,你不会想要谈论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感受,甚至你不想感受这个世界,以至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于是灵魂贩卖者只在失败,虚弱和迷茫的人中寻找,最终主角在交换了灵魂之后找回了自己的灵魂。

而贩卖者在以自己的身体为载体不断运送灵魂之后,却因为残存的碎片增长而装不下自己的灵魂。

结尾并没有交代,是否获得救赎或者惩罚,只是主角找到了她,两个人的背影行走在海天之间渐渐消失。

过后觉得这个结尾的意义所在,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解决和交代,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应该被拯救,而坏人,就十恶不赦。

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一定,以及肯定。

有的只是在同一时间,人们也许能够达到短暂的理解和体谅。

去理解别人很难,就像要与之交换灵魂,得到了救助他人的机会,也交换出自己的种种缺陷。

还是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一定以及肯定,你只需去做,只需跟着光亮走,觉得安心就停留,觉得勇敢就往前。

 7 ) 看完觉得很冷

设定很好,人们可以抽取贩卖存放租用灵魂,用灵魂的得失与变化体验别种的滋味。

只是整个故事试图营造一种似悲似幻的深度,内容却看起来有些轻飘飘。

尽管有男主人公患得患失的表演带动电影的节奏,女主人公神情的僵硬却着实让整部电影都陷尽一种冰冷麻木的感觉中。

有些内容也不太经得起推敲,比如女主人公偷走男主人公的灵魂,以及抽取老板妻子的灵魂,都是如此轻易的得手,不给半个解释的镜头,却在过海关检查中,着重拍摄指纹膜的换取过关过程,总让人觉得这个疏离且扭曲的世界科幻得不够协调。

 8 ) 关于【Cold Souls】

灵魂究竟是什么东西,是否真实存在,没有绝对定论,只是它经常被人们提起。

它像是心灵支柱,像黑夜中唯一可以指明方向,燃起希望的灯火。

【COLD SOULS】【冷冻灵魂】这部影片中,抽象的灵魂被具体化,实物化了。

作为真实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实物,灵魂就像身体内其他器官一样,可以被抽离保存,甚至进而有了灵魂交易的黑市。

导演用这样独具匠心的创意把人领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从而开始探寻"灵魂“这个十分神秘,深重,而敏感的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普通的话剧演员,过着普通的生活,由于出演杯具人物,陷入轻微的无端的抑郁,自怨自艾之时尝试了抽离灵魂,只保留了5%在脑内。

此后的他变得格外呆滞,说话,做事似乎丧失了思考能力,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连妻子的要求都无法满足,事业上的表现也让人失望。

这样行尸走肉的形象,刻画在了一个失去实物灵魂的人体身上,把导演对灵魂的理解诠释了出来。

也许灵魂是人类精神的控制源,是内在无可替代的独立意识。

故事的第二主角,自己携带他人灵魂进行国际间倒卖的灵魂运输者。

她的表情一直呆板麻木的像个机器,应该说她本身简直就是个运输灵魂的机器。

由于多次携带他人灵魂,脑内遗留了很多灵魂碎片不断成长,以至于她有可能彻底失去自我,无法取回自己的灵魂。

而这样一位机器却帮助男主人找回了自己的灵魂,也许因为她自己说的那样,她看到男主的灵魂,感觉很美好,所以才去帮助他,凭她所剩的灵魂碎片中的那些善良的人性。

起初男主不敢直面自己的灵魂,那时他生活的迷茫混沌,而在他意识到自己的灵魂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并想办法争取它回到自己身体里的时候,他被迫去面对了自己的灵魂,他看到了纯洁的白,怀孕的母亲和刚出生婴儿,婴儿躺在母亲怀里,母亲轻轻抚摸着婴儿......多么简单 而神圣的画面。

他流泪了,他发现他的灵魂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悲伤忧郁,反而是那样的纯净而美好......现实生活中,没有像电影里那样实体化的可另存储的灵魂,然而却有不少人,如同失去灵魂的男主,什么也不去思考,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我想失去灵魂 就是失去自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无所适从。

面对这样的迷茫,有人放纵,有人逃避,有人独自痛苦,有人毅然坚持,若是希望找回自己的灵魂,若是希望看清自己的前进方向,若是希望理解人生的存在意义,那就不要再自怨自艾。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就去做吧。

即使每个“新的一天”都只是“日复一日”,只要在你的灵魂深处,保留最美丽的风景,未来就足够了。

 9 ) 丧失自我的空虚感

人类对自我意识的怀疑和追求。

灵魂更像是一剂安慰剂,填补内心的空白。

灵魂包含感情,特别是痛苦和共情,及一些记忆类似的东西。

 10 ) 灵魂之旅

Giamatti去除自己的灵魂→植入俄国诗人的灵魂→找回自己的灵魂,这个过程中最珍贵的应该是他终于接受了自己的灵魂吧,兜兜转转,还是原装的最好。

一开始,他不敢看那灵魂到底是什么样子,后来为了重新接受自己的灵魂,他看到了,并且接受了,感动了。

有时候,你会不满意自己,感到烦躁、抱怨,但是当你接受自己,完全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时候,会发现,你始终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任何其它的都不能替代你。

好像我们习惯于失去一件东西,才会发现那是对我们多么珍贵的事物。

如果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想想这个电影,可能就可以完全释然,转而包容自己吧。

灵魂并不是束缚的锁链,而是能够完全包容你的襁褓。

《冷冻灵魂》短评

片头字幕很文艺,后来就一连串的扯淡,浪费我时间了。

5分钟前
  • VansonWWW
  • 较差

Paul在检视自己灵魂的那段还能再拍好点 那会给电影加分

8分钟前
  • Mal
  • 推荐

像短片的电影

12分钟前
  • 胖猴子
  • 还行

悲剧

15分钟前
  • 小公主
  • 还行

是不是不需深究,本来就没什么深刻含义,只是说了一个故事而已

18分钟前
  • 李南南
  • 还行

提取灵魂的想法挺有意思的,不过怎么都不喜剧啊,没有什么大笑点,挺拖沓的!

20分钟前
  • ★冰凌宫★
  • 还行

这就是一个骗局~~

22分钟前
  • Fallcon
  • 还行

不知所云

23分钟前
  • fungihouse
  • 较差

what you hate about yourself is the reason you are special

28分钟前
  • Tianfei
  • 推荐

还是挺闷骚的小黑色电影····可惜和经典真的沾不上边 虽然我还挺喜欢这个小胖子的

29分钟前
  • 离开了的猪
  • 还行

概念是好的,拍得悲剧了,完全只是制造了一个噱头没有展开。

33分钟前
  • 脫繮的蛇肉堡
  • 较差

靠演技撑起来的片子。

34分钟前
  • 凌奥幸
  • 还行

我想说,演技惊人啊!

39分钟前
  • 一顿N个饺子哦~
  • 力荐

暗示了许多当下的社会问题。

41分钟前
  • FAKEWORM
  • 推荐

I don't want my soul

45分钟前
  • 冰先生
  • 还行

无力

47分钟前
  • 小鸭之友
  • 较差

。。。。。。。。。

51分钟前
  • partisan seed&
  • 还行

u will never know what ur soul really like

56分钟前
  • 一团团
  • 推荐

题材很好,影片一般,那个俄罗斯美女太漂亮了

1小时前
  • Gravity | 小牛牛
  • 还行

挺无聊的

1小时前
  • 个别人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