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波的《让子弹飞》《非2》《赵氏孤儿》等大片全靠万能的互联网,已经看过了。
昨儿个去看电影,竟不知看啥。
看哪个《午夜心跳》的海报都透出一股子森森冷气,打个冷战,姐最近实在受不了这个调调还是,老老实实的看个温情电影吧。
选了《一路有你》。
冲着古天乐莫文蔚去的电影不咋样,故事很平淡,细节刻画也木有啥,人物性格有点矛盾这要不是明星压阵,实在很怀疑票房能咋样。
唯一引起心内小涟漪的是,莫文蔚去看了黄奕,出租车里哭了一场,回家后一改往日甩手掌柜的作风,收拾房间还整好一桌温馨家宴等古天乐回家。
他很震惊,荧幕外的我也很震惊。
还以为她伤心到极致又发现自己不想失去,所以改了呢不过,但作为一个女朋友来说,我不觉得莫文蔚有不称职。
古天乐出了车祸,惊惶无措,是她第一时间赶到他的身边,安慰他、请律师、处理善后工作,既撑起了半边天又温柔体贴。
是他,太好!
好到一直走不出去事故的阴影,不停的自责,生活已然脱离了他们原来的轨道。
可是,处于人性主义,我们也无权批评他。
毕竟因他的过失另一个生命消亡同时也深深伤害了一个家庭。
他轻易忘记,又肯定是不对的;念念不忘,又不能说他的错,性格使然。
或者可以借用那个书名—人性的弱点。
她说,我们分手吧,我们不合适。
我们一起八年了,才发现不合适吗?
是一直不合适,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去面对。
(具体台词记不清了,大意这样。
)她说的很坚决,在别人看来似乎有些近乎绝情。
我却知道,她是很伤心很伤心的。
八年了,一个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八年时光,当初是想着和他厮守一生的,可是,事故袭来,她不得不面对他们的分歧。
性格不同,价值观不同,即使能通过经年的相处,彼此迁就而在一起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只是,突然心很凉,凉到即使知道放手会鲜血如注还是会咬牙放手。
不停的不停的安慰自己:我们不合适的,我们性格不合拍,我们价值观不相同,长痛不如短痛她是这样想的吧?
即使遇到的再也不是你了,又怎样?
谁说我就一定依依不舍痛苦万分?
你以后遇到的也再不是我了。
割断的牵挂不是一方,刺痛的心脏并非一颗。
你也会如我一样心里永远挂了伤。
想到这里,我就开怀了一直以为一路会有你,才会有今天的伤。
依靠别人呀,就是这样要付出代价的今后即使一路木有你,又怎样?
我一个人,也会好好的。
有什么大不了?
《一路有你》中,赵崇基对内地人的生活可谓是凭感觉,难道内地农村在城镇打工的小夫妻除了整天辛劳而快乐的打拼,就是欢喜地坐在马路边望着云谈感情吗?
这么世外桃源的生活确实是只存在于这种敢于猜想的港台导演的影片中。
看看内地导演的片子,主人公哪个不压抑,哪个不叛逆,哪个不粗糙?
所以看着片中古天乐和黄奕的眉目传情,不免让人选择性忽略不计,而是将目光对准片中的蜗居港女莫文蔚。
没错,莫文蔚的角色是片中最大的亮点,她所代表的港女群体是当前最值得关注的,数目最为庞大的香港女性,也是香港发展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
莫文蔚近年来鲜有大荧幕作品,上一部在杜拉拉中同样也是饰演女强人玫瑰,不同的是玫瑰属于社会的中上层,是精英女性,在职场中游刃有余,生活中也是随心消费。
而《一路有你》中莫文蔚扮演的房产经纪人属于社会中下层,她对事业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远远大于玫瑰们,干着基本上属于体力活的事。
在职场中,她们被当做男人使。
影片中,我看到莫文蔚挤在一大群人中,有男有女,跟着一辆辆小车后塞名片,还努力试图冲到人群最前沿,就差撞到车上,最后一手撑车的前身,一手从狭窄的车窗缝里准确快速地投进自己的名片,还不忘边同时口头推销自己∶“你好,我是SUSAN,我们有一套特别适合您的房子,这是我的名片···”尽力踉踉跄跄的跟着车子跑到力所能及最远的距离,就是为了和客户多说几句话。
在办公室里,也是夹在职员们之间,甚至没有自己的办公格子,身体都无法完全舒展开地小心翼翼又争分夺秒的接着电话。
面对生活,她们的压力如此之大,却从没有退缩过,而是越加坚强地去打拼。
她们没有时间去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最大的爱好就是去买打折的名牌,以此来提醒自己还是个女人,并希望凭借高档的着装来获得别人的尊重,她们最大的愿望是在市区不错的小区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她们是香港的血液和脊梁。
《一路有你》中,莫文蔚和男友古天乐分开,终极原因是价值观不一样,在生活节奏极快的香港,安逸的生活只能是奢望,必须靠努力奋斗,莫文蔚深谙此道理,而同一社会阶层的香港男人许成亮却跟不上这个节奏,只能到代表着慢节奏的内地城镇去寻找慰藉,这使得他们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分开。
有一场莫文蔚和她的女同事在公司楼外抽烟的戏令我深有感触。
画面中两人漫不经心的闲谈着,观众从中得到的讯息却是她的同事是第三者,痴等男人离婚,但镜头前的两枚港女就是平常的表情,表明她们的观念是前卫的,对感情的追求和事业的追求是同步的一自己心安理得就可,只要想要,就去争取。
像莫文蔚,想要不再委屈自己,想要买名包不受管制,想要只属于自己一人的情感,想要将来自己的小窝。
所以她毅然决然地走了,没有吵闹,只是冷静地向古天乐宣布自己的决定,留下了一个潇洒傲气的背影。
最后,我甚至欣喜地发现了一个超现实主义镜头,车子开着的透明天窗下,众多名片雪花般纷纷扬扬地缓慢落到镜头前,有一种绝望的美,此时音乐响起,莫文蔚的《世事何曾是绝对》一“只有用心好好活着,自己对自己负责”。
置之死地而后生,港女的明天必将更加精彩。
这部片子很尔东升,慢情绪,慢步伐。
一场车祸,改变了3个人的一生。
很戏剧化也很生活。
莫文蔚饰演的中介女典型的都市女性的形象。
加了几千块钱换了个gucci的限量版,为了楼房牺牲double面积的海景村屋,穿着高跟鞋西装自信的卷发充满压力的工作生存。
这个是你么。
有那么多的欲望,永远觉得衣柜不够满,鞋子少一双。
看到新鲜美好的事物忍不住下手,享受着有品质的生活,永远觉得自己能坚持品位和那些虚荣的欲望。
是的,我想,那就是你。
永远不满足于现在。
不甘心当家庭主妇,把自己放在大小姐的位置,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满足自己的贪婪,盲目的羡慕别人已经得到的一切。
甚至,爱身边的人都更象是爱自己。
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其实,却只是在自己的世界挣扎。
再回头看看那个男的。
普通的司机,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可是照样有美好的心态,爱田园的安逸生活,会做好吃的清蒸桂花鱼。
不大男子主义也未必比女的挣得少,话不多,安静有责任心。
而且,脾气超好。
这样的男的,你遇到过么。
然后故事很缓慢的发生了。
2个没有关系的陌生人因为车祸联系到了一起。
2个相恋八年的情侣因为车祸分开了。
世事总是无常的。
其实导演笔下的田园和都市生活优劣过于明显,与现实还是有点脱离的。
毕竟,如果真能那样安逸的生活,或许很少有人会选择在大都市奋斗。
很多恋人的分手其实是早有预感的。
性格不合适的时候可以有人迁就,可是,如果有一天愿意迁就你的人不再了,都选择不迁就,那在一起的意义又在哪呢。
很赞同莫文蔚说的那句话,其实你可以不必这么委屈的。
是她放弃的。
再回头看,其实不是她放弃,是他的心已经丢失了。
这样极品的男人不会在有,虽然他有男人喜新的缺点,但是还没到厌旧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他会一直一直迁就着爱的人,或许说是必须负责的人,爱情就是这样。
没有意外,该来躲也躲不了。
只能奉劝那些被人宠着的女人们。
珍惜身边的人。
但是,如果身边的人比主角差太多太多。
还是可以考虑换的。
毕竟极品没有,祭品还是有很多的。
ps:忽略黄奕那个温和善良的平淡女人,因为最后幸福是她。
而事实是这样的女人很少能一直幸福。
简单的故事,平淡的剧情,看了开头能猜测出结尾的发展脉络,描述一个男人的忏悔和责任,全片无大起大落,一直温润如水,也许这才是生活。
记得这是古天乐第二次演绎司机的角色,和上次一样,又遇到了一个车祸,不同的只是,《忘不了》中,刚刚开场,古天乐饰演的小巴司机就因为车祸挂了,留下自己的孤儿寡母,而《一路有你》中,刚刚开场,古天乐饰演的大货司机就让别人挂了,留下他人的孤儿寡母。
为何他演的司机一直这么苦命。
这是上豆瓣这么久第一次给一颗星的电影。
最后的黄奕扑到古天乐怀里说的那几句看得全场观众都在嬲那个傻逼编剧有没有这么烂的梗来做贺岁档啊,欺负大家跨年不敢骂娘是么草泥马的这还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看得最后一场电影,看完让我直接不想活着走出电影院即使是冲着古天乐和莫文蔚去的,为它花那四十块钱都嫌多o( ̄ヘ ̄o#)
【意外就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它要来了,你想躲都躲不开的】他是一位香港货运司机,常年往返于香港和广东,在每当开车累了的时候,会吃一口德芙巧克力,喜欢郊外的田园生活,喜欢安定,喜欢下厨做菜,他有一个在一起八年的女朋友——Susan,一位房地产售楼员,每天为卖出一套房子奔波于客户和楼盘之间,喜欢买二手的名牌包包,喜欢在换房中获得买房卖房的升值乐趣。
他们如此看起来好像不太登对,因为他们想要的似乎是不太一样的生活,可是他们好像又合适,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嘛,当她在外面忙碌了一天回家,他会做上香喷喷的饭菜。
她来自湖南,习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一块德芙巧克力,她有一个彼此深爱的丈夫,他们在香港通往惠东的高速公路边开了一家湘味餐馆——丰年小炒,专为来往于高速公路上的长途司机服务。
那一天,她刚在医院检查出怀孕的喜讯,回来和丈夫分享,一起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的生活,也在那一天,他半夜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意外撞死了急忙赶去送餐的她的丈夫。
【一场意外,却足以改变了两对人的命运】她在丈夫走后,一个人怀孕坚持经营着“丰年小炒”,在女朋友找来的律师的协调下,他赔偿给了她应有的赔偿金,可是,那场车祸都如噩梦般萦绕在他和她心头,一道永远的痛。
他一直对她抱有深深的歉疚,在每次开车经过的时候,找各种机会弥补她,点餐给很多小费、买她种的蔬菜、开车送她去医院检查、悄悄帮她修好车胎、送她回湖南老家看婆婆,教她做广东菜改善餐馆的口味,甚至会再悄悄补偿给她八万块钱,他是那种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会很负责任的男人,她知道他是一个好人,却不知道他就是撞死她丈夫的人。
他和相恋8年的女朋友要结婚了,他俩相约一起去看房,他看中一套在郊区的房子,打开落地窗就能看到海,可是Susan觉得太偏远,Susan看中一套市区的房子,面积小一半,价格贵一倍,这不是他想要的,Susan瞒着他交了房子的订金,他瞒着Susan补偿给了她八万块钱,然后,开始吵架……“我说了我不想住小区,你为什么还去买呢?
”“这种房子才有升值潜力嘛,如果买那个烂村屋,将来想卖都卖不掉。
”“房子是买来住的,不是用来换来换去的。
”“诶呀,楼换楼才可以越住越大。
”“越住越大?
不用供房吗?
房价跌了怎么办?
我没工作了怎么办?
你被炒鱿鱼了怎么办?
”“你想得周到,这么周到还送钱给人家,你从联名户口拿了八万给那个女人,跟我商量过吗?
那钱是我们省吃俭用一点点省下来的,你整天说内疚要拿钱给人家,要多少钱才不内疚啊?
”“你知不知道撞死人,心里是什么感觉?
”“你同情她,我同情你,那谁来同情我啊?
”…… ……这场争吵之后,Susan开始强烈意识到他们之间的问题,”和他在一个床上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跟他在一起时,我开心的时候他不开心,他开始时又不知道他开什么心。
“后来,Susan去了”丰年小炒“,见到了她,她把八万块钱还给了Susan,当Susan走出来,看到那片广阔的田园时,忽然明白,那才是他要的生活。
Susan在回去后,跟他提出了分手,”我想得很清楚了,干脆我们分手吧。
你也猜到了,饭不是我做的,我根本不喜欢进厨房,我又怕蚊子,又不喜欢郊外,我怕晒,又不喜欢陪你爬山,我喜欢换房,你喜欢住一辈子,我们好像有好多地方不同。
”“都八年了,现在才知道”“不是,我一直都知道,但是我们没有去面对。
””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了,其实很多事都可以互相迁就嘛,可是这样迁就大家会很累。
我今天见过她了,我不是因为她,当我站在那的时候,我看着那块田,我突然觉得,你为什么要那么委屈呢?
““谁说我委屈了?
”“我知道你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但是责任和爱是两回事。
”“我负责任有错吗?
”“不,你没错,只是,我觉得我要的不是你,而你要的也不是我。
”故事的结局,是从一开始就猜到了的,他和她在一起了,虽然其中他们还是经历了种种波折,毕竟他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她的仇人,但是两颗已经靠在一起的心,两个合适的人,导演还是给他们安排了”如果“。
【这个世界有许多如果,也没有许多如果】我喜欢看这类型的片子,因为可以从电影里真切看到我们的现实生活,我只是在想,如果他的生活里没有发生这场意外,他和Susan会不会就这样结了婚,这样迁就了一辈子,还是,他和Susan之间还是发生了一些别的事,让他们意识到了彼此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上的差异,终究分开,也许,很多时候之所以维持了现状、维持了表面的和平,只是缺少了那个”点“,可是如果,一直没有那个”点“怎么办?
我们就一直将错就错吗?
当然不否认婚姻的维系,需要彼此的宽容和忍让,可是,我们不要在还有机会的时候,委屈和迁就自己将错就错,因为我们只有把一切错误消灭掉,才能真正遇见那个对的人。
而这个对的人,也许是那个因为爱你而蜕变了的他,也许是新的他。
今次,很高兴是同家人一起去到影院的,一个人离开家越久,便越珍惜携手的光阴。
这样一个有些严酷却蕴含冬日阳光的午后,不在乎来去费时的摇曳,甚至来不及感叹这个城市之广袤,人群之繁密,很快便投入了这段与人生旅程有关的小文艺故事,人生总有意外,然而电影却并未出乎意料,我想我是喜欢这个故事开头的叙述方式,而对结局不置可否的。
荧幕里,货柜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穿插起剧中人的生活背景,他们平行在各自的生命轨迹里,肩负着明确的生活目标,不紊不乱地为此计较营生,直到一场意外将彼此相连,而意外之冷酷,无非有人生有人死,惟独生死不由人,如同那离群的风筝,挣脱了手中线,却争不过被禁锢的命数,如同那盆中花,一日不浇水,便成了濒死的钓线鱼。
许城亮的梦里是吐着血也要和妻子话别的张谦,他说不想死,还是枯萎如盆栽植物,许城亮买了道歉的卡片,想着那个因为他而变得不幸的女子,始终说不出口对不起,当许城亮蜷缩着身体日复一日在梦魇里彷徨时,苏珊抱着他,却发现了自己的可怜,这个坚持了八年的男人,让她开始动摇了,因为有一个女人,比自己更值得去关怀,她悲惨地发现一个负责任的男子,从此要负责起两个女人,手中的风筝,早已在她的果敢独立和他的容让将就之间不知不觉消磨得断了线,命运仿若天大的玩笑,而他们从此都不能一笑而过。
故事朝着一点也不意外的情理之中迈进,况且,剧情已经给足了太多的理由继续下去,所以,当结局出现时,我们反而没有故事开始时那般心神不宁。
电影最明媚的恐怕就是那大片的草莓田地,它让一个女人坚持了爱,让一个男人看到了生活,而让另一个女人相信了选择。
这就是戏剧,生活之后还是故事。
最近有套日本基電視戲劇情色小說家⋯⋯類似情況發生⋯⋯古天楽當年也很年輕現在放在丅VB星期日下午映院中播好像也看不下去了最近有套日本基電視戲劇情色小說家⋯⋯類似情況發生⋯⋯古天楽當年也很年輕現在放在丅VB星期日下午映院中播好像也看不下去了最近有套日本基電視戲劇情色小說家⋯⋯類似情況發生⋯⋯古天楽當年也很年輕現在放在丅VB星期日下午映院中播好像也看不下去了
在从成都到峨眉上的客车上看的这部片子,可能是正好应景。
有股淡淡的慵懒的气息。
窗外田间的晚雾朦朦胧胧。
有种平平淡淡的味道……一个司机由于一次意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一次内心深处的震动,也让自己明白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爱并不是责任,爱就是爱,就是你喜欢这个人,和他有心的沟通,一切都不用说明,眼神的沟通,一个身体的语言,一个欲言又止的动作,她便能明白你……这才是能支撑起一个家的爱的基础,简单的说就是:懂你。
8年,很长的时间,一个人一辈子的青春,但爱情和家的基础并不能以时间来衡量。
只是彼此心里明白的那份淡淡的,但又汹涌澎湃的感觉,游动于彼此的默契之中……又有多少人为了责任而并不幸福的活着,有多少人能拥有这样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默契,那算是一辈子的幸福吧?
《一路有你》是部纯粹简单的电影。
一看到本片是赵崇基导演,尔冬升监制,就联想到当年的《忘不了》,毕竟故事架构类似,也是著名影星实力对手戏,《忘不了》更把张柏芝捧成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
想来依旧传承的高端创作班底不会让人失望,不过此次情节更是揪心,爱情被绑上了世俗的枷锁,选择与煎熬让观众也身临其境。
其实,本片更类似1995年的中国大陆电视剧《承诺》。
相比之下,本片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意外事故没有导致一段心灵救赎的伦理故事,而是回归人性最原真的爱情,浅尝辄止,云淡风轻。
诚如影片所说,“意外就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只是当潘多拉魔盒打开后,盒底剩下了希望。
“相逢好似曾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
”这句衍生自《增广贤文》“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的台词是整部影片的主旨句,即使放在一部现代香港电影中也没有突兀扎眼,反而恰到好处,因果缘分。
许城亮和Susan是如此,许城亮和陆茵亦是如此。
Susan和许城亮双方八年的生活波澜不惊,却逃避了人生观的根本分歧:植物溺死,不爱做饭,纵有无奈,也能包容,可你的Gucci和黄金小区实在迁就不了我的山郊乡墅。
在Susan真正见过丰年小厨那片油绿的田地后,她第一次决定直面横亘二人的鸿沟,坦言互相迁就累了大家,双方要的都不是彼此。
陆茵和许城亮虽在愧疚和压抑中萍水相逢,却有寄情山水的共同人生追求:一个栽培花草,钟情海景村屋,一个善育菜畦,享受晨雾霞光,两人都爱做菜,都爱吃巧克力(还都是德芙“心随”系列哟),火辣鲜丽的杨梅山与清浅色淡的香港岛在粤东的乡野山脚融汇出久违的温暖与出世的情愫。
古天乐、黄奕和莫文蔚的克制、隐忍、爆发与释怀是本片最令人触动之处。
一切都那么稀松平常,一切又都那么含情脉脉。
许城亮默默的关心、温情和不自知的心动,陆茵的纯真内敛、朴素坚强与潺潺的善良,Susan日常的爱抚、迁就以及最终的理解,正如片中的清蒸桂花鱼,色鲜味浅,佐姜丝去腥,辣椒圈套束葱段点缀,自然的习惯。
只是,钢筋森林和乡郊野园,在男人心里,注定有人是不合适的一个。
本片可以说是黄奕、古天乐和莫文蔚三人的演技巅峰之一了。
黄奕宜古宜今,娇柔精致,在片中饰演的美丽少妇更是温文尔雅。
不过黄奕曾坦言,大量的哭戏时常让她入戏过深而无法自拔,在塑造角色时,也卖力地投入,并表示这是她迄今最耗费心力的一部作品。
这也正是我对她的看法。
古天乐和莫文蔚也在影片中大胆挑战自我,出演时刻压抑的小市民,把各自对生活的坚持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黎耀祥的加盟也为本片锦上添花,甚至有点小喜感。
影片没有音乐的过度渲染,没有情绪的跌宕起伏。
男与女,女与女,安静地在路道旁,在餐桌前,在烟火间,细语轻言。
片中的色光、节奏、音乐、人物、情感——一切都是柔软的,淡淡的。
尽管全片都蒙上了一层轻薄的阴郁,但许城亮和陆茵相处的时光仍在风格和基调的框架下被暧昧化到了最大边界,从许城亮送陆茵去医院还顺便悄悄帮她换掉漏气的单车轮胎开始,往后两人多次相遇与独处,都伴随着两人独有的舒缓澄澈的多重奏,间或突出竖琴、长笛、吉他和木琴:每一次都是越来越放空的节奏,每一次都是越来越浪漫的气息。
《一路有你》中还有一条值得注意的线索。
拥有两次较长镜头特写和一次短镜头特写,作为影片一个图腾式的象征符号,自由的彩虹风筝意外地缠在路灯上,从此只游弋于三尺之间。
到底天不遂人愿,还是缘命一线牵?
浸透着无奈与压抑,它也预示着人生中下一场彩虹,对许城亮,对陆茵,也对Susan。
反观豆瓣电影,自然是一边倒地差评了:不符合他们的“重口味”啊,感情线蜻蜓点水啊,就是给德芙打广告啊等等。
撇开艺术,即使在商业上,个人认为,它作为当时玛氏的投资标的,不仅艺术而且智慧。
2008年,德芙“心随”系列四款口味在中国六大城市面世并迅速赢得人们喜爱。
2009年,作为德芙产品全线升级的重要一环,“心随”系列全国上市。
这部电影是正儿八经的客户沉淀营销。
玛氏在2013年又投资拍摄了《意外的恋爱时光》,虽说不如本片艺术性强,但其美术与视觉效果以及音乐还是挺浪漫和吸睛的,而且还有郭采洁的美丽和房祖名的呆萌为其加成。
这可以说是电影中的风景片了。
其后,在微电影上,玛氏也是数次一掷千金。
在文化产业上的精准投资让玛氏名利双收。
仅德芙单个品牌在2014年就为玛氏斩获38.16%的巧克力市场份额,勇冠中国。
即便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中国巧克力市场调整衰退期,人们也没有轻易忘记玛氏,玛氏仍旧以中国市场39.8%的销售收入稳执牛耳,期间德芙虽受冲击,仍以前期培养的忠实群体和营销积淀,斩获超过1/4的市场份额,达到26.2%。
在商言商,尽管作为“肥皂剧”创始人之一,宝洁也不过是在日本持续共同赞助一些片中基本不带产品或品牌宣传的电视剧而已(精品电视剧还是有的),收效甚微。
遑论优劣,没有亮眼作品的宝洁市场部近几年似乎渐渐落后于时代了。
作为全球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领导者,宝洁真得好好学习食品类快消同行了。
以上的铜臭味似乎离本片远了些。
最后,影片仍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留待解决,也是不少观众好奇难耐的问题:嗯…………就是……如…果……陆…茵不是由…黄…奕饰演……或者…这少妇没有那么…美丽养眼…的话…………结局……会…不会…不…同?
嗯…………其实……大概的话…………啊当然不同啦!
毕…竟…………投资方肯定要撤资啊!
你四要怎样啦,骚年!
吼!
那你给我包销电影四不四?
28.07.2018
⭐ 原文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光与影故事集” 。
⭐ 于贩卖焦虑的时代下,寻一片孤独的林间地。
⭐ 图片来源于《一路有你》、豆瓣电影和必应图片。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本文为原创,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两星半。太多早已俗不可耐的桥段。
淡淡的
这样的剧本也好意思拿出来,拿出来还有人去拍,情节也太俗套了吧,整个一个三流电视剧的精减版。
意外就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它来了,你躲也躲不掉。但这部剧还是太无出彩处。可惜了莫文蔚的好歌
德芙真是扔进去很多钱……
实际上就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日子过,与身边那个人倒没有太大关系。
和轩在电影院看的~哈哈
结尾太烂了。台词爱算不错,不过夜太多了。
悲伤啊。。。还不错
莫文蔚还是在老。香港司机比大陆白领富。
不管大家怎么说,我觉得拍的不错...莫文蔚和黄奕都很到位,不知怎么的,古天乐现在喜欢拍这种内心很纠结的戏,从《意外》《枪王之王》...
节奏缓慢,剧情无聊。
赵崇基最差的电影,尔冬升你就拿着你的老剧本往人家脖子上套吧,真是不给力啊。结局很庸俗,两个人只顾着含情脉脉,不管脚底下人命关天,编剧导演有没点同情心?
剧情很不错,以车祸开始以车祸结束,感人而真实,最后虽然是完美结局,但并不做作,古天乐看来更适合演小人物。
悲情你妹!尿点密集分布的狗血剧!
没必要看。
怎么就这么俗嘛。。。。你想感动谁嘛。。。。
有点小虐心
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作品。
如果,没有如果。。。制造意外的古天乐这次被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