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以后不记得自己看了什么,先按照顺序把主要内容梳理一下吧。
一、911之前——未必“好心”,但也不是为了“办坏事”,却终究事与愿违1978年冷战期间,无论是为扩大版图还是增加卫星国,苏联进军阿富汗。
为了阻止苏联的扩张,美国迅速采取行动,他们一方面出兵阻止苏联,同时花钱支持阿富汗人进行武装反抗。
苏联的入侵让阿富汗人意识到自己处在随时可能被大国侵略的弱势地位,逐渐失去安全感的。
而美国所谓的支持使得阿富汗变成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
在美国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支持下,阿富汗逐渐产生了几个非官方首领,当时共同的大目标是反抗苏联,但这几个首领也是各自为政,其中一些人逐渐开始变得思想极端、行为残忍。
80年代美国为阿富汗提供了一批强大的武器,最终将苏联军队赶出阿富汗,与此同时美国军队也立即离开,并没有帮助阿富汗的战后重建。
阿富汗当时局势变得非常乱,那些比较狠的非官方首领,很残忍的欺压普通老百姓。
在这样的混乱和压迫下,人们觉得他们的所谓国家不再关心他们,也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必须自己保护自己,一些青年穆斯林组织起来,形成了基地组织。
也是因为自己人搞起自己人来,往往比别人更残忍,如果他们不去作为恐怖组织的一员去欺压别人,就会成为被欺压的一方。
本拉登开始活跃。
那几年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为了石油之类的原因入侵科威特,这时候美国等几个西方国家就“帮助”科威特抵抗萨达姆。
但是这个行为在本·拉登他们看来,就是美国用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入侵他们。
和几年前的苏联一样,美国只是想要占领他们的地区。
而这时候苏联应该也差不多解体了,美国成为了唯一的霸权,因此本拉登这批人就逐渐团结起来,矛头指向了美国霸权。
而且他们对于历史的解释,并不是美国帮他们驱赶了苏联,而是阿富汗人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抵抗,战胜了苏联。
在世界上已经有一批人因为仇恨美国而集结起来并逐渐形成势力的时候,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却进入了空前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他们愈加笃定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最终打败了共产主义。
90年代也是美国经济的一个快速发展期,钱包的膨胀让他们的自信随之膨胀,感觉应该把美国的先进理念、进步思想惠及全世界,是不是换个表达就是统治全世界?
所以当911发生之后,普通美国人都很困惑,为什么别人会恨我们?
难道我们不是他们的救世主、不是他们的启蒙者吗?
而此时,基地组织正式向美国宣战了,他们开始针对美国进行恐怖袭击,包括在美国本土以及境外的美国大使馆。
其实美国一直很重视反恐,设置了不同的部门监控恐怖分子的行动,好像CIA负责国外、FBI负责国内,但是貌似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不顺畅,这种不顺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相分享信息是难免有所保留。
后来在90年代末美国国内也有点儿乱,包括总统绯闻,大选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分散了他们对恐怖组织的重视。
二、911——犯我者,虽远必诛这是为什么?
我们这么善良,为你们带去民主思想和先进科技,你们反而恩将仇报来伤害我们。
这是凭什么?
我们这么强大,你们怎么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你们怎么敢!
在短暂的懵逼之后,伴随着持续性的心碎的(第二集开头展现的两栋楼倒塌全过程以及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看的真难受),是全美上下的愤怒。
有多少人对着镜头哭泣,就有多少人对着镜头大喊revenge。
这种愤怒的情绪也蔓延到了政府机构,绝大多数官员都赞成授权总统出兵。
当时可能只有一位议员投了反对票,她说,暴力无法消除恐怖主义。
无论是站在20年后的旁观者角度,还是站在当下的美国人角度,我也的确想不出面对这样明晃晃的侵犯,怎样做才正确。
不采取行动既无法平息自己的愤怒,也无法让自己的国民重建安全感并相信国家能够保护他们,更有可能让恐怖组织以为自己软弱而变本加厉。
但是采取行动,从现在来看,似乎也不对。
不记得片中那位认为暴力无法消除恐怖主义的议员,是否提出了消除恐怖主义的其他方法。
不只我这个小民想不到,当时的美国政府也想不到第二条路,于是很快锁定基地组织,很快锁定本拉登,采取了行动。
骑上了那头让他们再也下不来,牵连的全世界再也不安宁的反恐之虎。
不过话说回来,难道是那一刻才骑上去的吗?
全世界什么时候又真的安宁过?
三、911之后——同一个世界,同样的呵呵美国政府机构的内部沟通效率之低。
如前所述,美国两大情报机构,CIA和FBI。
前者主要监控国外的恐怖分子的行动,后者主要针对境内。
911之前,CIA很早就发现基地组织在筹划对美国的恐袭,而且全球各地(记得一个新加坡)的开大会,CIA也一直在密切追踪这些人。
然鹅,搞笑的来了,当这些人进入美国时,他们竟然没有把这个信息有效告知FBI。
于是911发生了。
你举报,我付钱。
宁可误抓一千,不能落掉一个。
刑讯逼供VS美国人权。
也真是一个911搞得米国阵脚全乱,花钱买举报这种骚操作都干起来了。
被抓住的嫌疑人被关在了古巴一个监狱。
因为这不是国家之间的战争俘虏,而是国家对组织的,所以似乎不受日内瓦公约,刑讯逼供甚至虐待战俘就不断发生。
这让很多美国人开始怀疑他们自己行为的正当性。
big brother。
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是想启动一个大规模监控普通人的计划,涵盖各种数字信息。
这个想法在政府官员之中产生巨大分歧,接受采访的人都极不赞同(可能因为接受这个纪录片采访的都是或多或少不认同美国后来的一系列政策的人)。
但是,应该还是启动了吧?
执政者该如何?
911之后群情激愤,大部分美国人都握紧拳头想复仇。
当时的美国高官似乎比普通人更加愤怒。
其实刚刚想的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此刻究竟是应该顺应民心,为自己的国民出口气,为自己的国家出口气?
还是要冷静克制,分析全局,从长远利益和广泛影响出发,退一步海阔天空?
本片的受访者普遍认为是第二种,所以他们批判当时决策者的冲动,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但是突然想到,这些决策者之所以在911后表现的好像比民众还愤怒,究竟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要从全局出发,还是这次恐袭根本就给了他们借口,让他们去做一些一直以来想做的事儿?
细思极恐。
四、越走越远、越走越歪迷茫的美国大兵。
911之后,一帮美国热血青年怀抱着对祖国的爱,奔赴阿富汗,一方面给同胞报仇,另一方面去解救在恐怖组织压迫下的受苦受难的阿富汗人民。
他们自认为是正义之师,正在亲历历史的重要进程。
但是当他们到达阿富汗,以及后来的伊拉克之后,才发现他们甚至连自己行动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并不是去推翻当地的政权,而是去消灭一个飘忽不定的组织,你甚至都不知道走在路上的究竟是他们要解救的平民,还是怀揣着炸弹要与他们同归于尽的恐怖组织成员,还是他们原本要解救却反而被他们逼到了恐怖组织阵营的人。
他们不知道行动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打击的目标是谁,自然也不会知道怎样就算完成了任务,而且针对他们的自杀式袭击越来越多,让他们无法再信任任何一个阿富汗人,于是他们漂洋过海,千里迢迢过去,只为了让自己活下去。
混乱的战略战术。
如果说一开始美国在911后出击阿富汗还算是为自己报仇,有某种正当性,而且他们一开始的行动也确实打击了当地的恐怖组织,某种程度上为普通阿富汗人民带来了一些安全和平静。
但是突然他们就跑去打伊拉克,而且是用后来被打脸打烂了的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理由,这个决定让4000美国人死在伊拉克战场,更让20万伊拉克平民丧生。
美国出兵伊拉克更佐证了本拉登所说的美国人就是要入侵他们,就是要占领穆斯林的家园,就是想让穆斯林从地球上消失。
后来美国帮他们搞基建、搞经济,都很难再赢得当地人的心,而且他们采取的行为本身也很可笑,比如找意大利的羊跟当地的羊配种以提升羊毛质量。
骑虎难下还是利益纠葛?
美国政府花了大量的钱投入在阿富汗的军事和经济建设上,费力不讨好反而仿佛佐证了本拉登的观点。
奥巴马竞选时不断质疑伊拉克战争,但是当选后却突然大转变,反而向伊拉克增兵。
一件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的事儿,仍然能大张旗鼓的继续,应该都是有利益在其中吧?
战争财可能比所谓的坚守价值观更有推动力吧。
越来越惨的普通人。
也许普通人在战争中死去也未必不是好事,活下来的人只能继续在心惊胆战中被欺压。
从那些被包养的小男孩的例子中可以推测这种被欺压恶心到什么程度。
名正言顺的当地政府也许还不如塔利班。
五、这个从来没好过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糟本拉登死了,美国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从这个烂摊子中脱身。
但是为什么他们离开前要用无人机扫射呢?
这一行为造成了大规模的平民伤亡,使得塔利班更加深入人心,美国看起来比塔利班更像恐怖组织。
美国离开后,阿富汗更加分裂,支持塔利班的人成为恐怖组织对自己的同胞下手,反对塔利班的人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祖国。
两方都认为自己才是阿富汗合法的存在,他们不仅有了美国这个共同的但是够不着的敌人,同时更加残忍的把彼此当成敌人,自相残杀。
这里也没看懂,为什么以反抗西方为目的的塔利班反而把尖刀残忍的刺向了他们的同胞?
夹缝中的普通人生活更加艰难,美国人在的时候,虽然也难,但是因为美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他们身上,他们也许还有希望。
美国人现在拍拍屁股走了,再没有人会关注他们。
听到这样的话,真的让人挺难受的。
美国的反恐。
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上的开销是一个我记不住的天文数字,大几千的美国人客死他乡,几十万的当地人死于非命。
结果是是什么呢?
全世界的恐怖组织数量为原来的四倍,美国一次次的使用在911后被特批的军事袭击法案并且全世界的打所谓的反恐战争。
本来这些年看到美国越来越“疯狂”,也想了一些原因,但是毕竟只能看到不完整的新闻再加上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就不乱说了。
其实连“历史总是重复的”或者“天下乌鸦一般黑”这类话都不想轻易说出口,总觉得是在掩饰自己的不动脑。
还是用纪录片中最后的一个普通美国人的疑问结束吧。
911之后,大家一开始都是互相扶持共度难关,为什么就演变成仇恨了?
是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仇恨呢?
这集中的被访问对象Jason Wright (一位前军事辩护律师)的回答诠释了法律的本质,原对话摘录如下:Jason:“我接到一个电话,让我为911事件的幕后主谋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辩护。
针对穆罕默德的指控包括策划、主导、并协调911事件,他是整个事件的主谋,于2003年被巴基斯坦军方抓获,后来被中情局羁押在各种常被称为“黑地”的海外之地。
他被使用了一些人口中的强化审讯手段,另一些人则称之为酷刑。
据说他最多被剥夺了180小时的睡眠,根据机密记录显示被施以水刑183次。
他是在关塔那摩去世的。
”记者:“你听说自己会为他辩护时是什么反应?
”Jason:“在这个特殊案件中,为关塔那摩在押人员权利辩护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接受的政治性话题。
但这跟委托人无关,每个人都有权得到公正审判,这也是我被要求去做的事情,尽可能为我的委托人辩护。
......《军事委员会法案》中的既有架构很难让人作为辩护律师开展工作,非常困难。
很明显美国政府的政策并不是想要让每个人都接受公正的审判,它不过只是让律师稍作努力来使整个流程看上去合法。
这个流程设计是为了保证他们的处理方式和这些人遭遇的事情不会泄露,是为了隐匿战争罪行。
因此我拒绝了,并从军队辞职,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记者:“在很多人看来,不会有比穆罕默德更糟的情况了,对吧?
这可是针对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的恐怖袭击。
那为什么给这样一个人辩护会值得你离开原有的职位呢?
”Jason:“对,我明白我放弃了现役军人的身份意味着什么。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没有离开任何东西,而是在守护某样东西。
安东.迈尔在书里写过一句名言:‘如果让你选择是做一个好士兵,还是做个好人,选择做个好人。
’多年前,我出了一趟远门,遇到一个曾经短暂被拘留的外国记者,他描述中的关塔那摩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关塔那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概念。
在我看来,一个概念体现的是作为美国人的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美国也是一个概念,我们想为这个概念而战。
”
这是本号第247篇原创那一年,你在哪里?
相信大部分我的读者和我一样对于911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和我差不多年纪的20年前,也不过十七八岁,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去思考,例如高考,例如理想。
那一年,我17岁,还在读高二,尽管当时的学校不算富裕,但依然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台电视机,名义上是教学,实际上最后都被我们用来看TVB和日本动漫。
每天中午我们都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奔去食堂,打完午饭即刻回到教室,从《天地男儿》到《陀枪师姐》,不亦乐乎。
当时别说社交网络,大部分我们连网络是什么也不知道,尽管日后成为了传媒专业的一员,但当时我对国际新闻兴趣寥寥,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像我这般没有“天赋”的人怎么会最终选择了这样的职业,这么看来失败也没有什么可以惊讶的。
如今回忆起来,当时应该是第二天才看的新闻,在那个电视还是主流信息来源的年代,高二的我自然不可能在晚上20点看电视,而这个黄金时段,父母必然是在看着什么八点档肥皂剧,应该有很多家庭和我们一样不会在这个睡前时段去关心国际时事。
现在我也很难说,究竟是当时的民族主义更强一些,还是如今的民族主义更烈几分,但我绝对可以肯定,当新闻里一遍遍播出双子塔被袭击的画面时,人群里除了惊叹和骚动,一定有谁说过类似美国人终于栽了这样的话语,而我也非常肯定,我的内心也曾经有一刻是幸灾乐祸的。
多年之后才明白,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蠢钝,也明白多年的教育之下,我们有多么的可笑和可悲。
很难说清,后来是如何意识觉醒,开始重新看待911,重新看待美国,重新看待我国,但这种转变是逐渐形成的,所谓三观之中的世界观。
可以肯定地是大学四年的教育是思想启蒙,此后十多年因为工作关系而开始接受的欧美流行音乐和文化的熏陶功不可没。
那么,20年后,美国人又是如何来理解和看待911的呢?
打开任意一个美国主流新闻网站,你就会明白。
20年后,你又在哪里?
我坐地铁很喜欢选择两节车厢的对接处,因为假使没有座位,车厢对接处往往会有更大的空间让你倚靠,有些车型还能让你把包放下。
昨天我依然选择了这样的车厢,不同以往的是,昨天我没有像平时那样戴起耳机,于是,意外地被车厢衔接处的风琴伸缩蓬吸引了,第一次发现它会发出如此之大的呻吟声,如诉如泣,而周遭的人们面无表情,如木偶般在城市前行。
无独有偶,当我出站下扶手电梯的时候,发现电梯下面和天花板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沉闷地声响,像是互相在对话一般。
机器设备老化,我们通常都会这么来形容这些声响,但那一刻我突然想起约莫是2017年的时候去纽约,整个城市不能说新生,但的确已经不见了911表面的裂痕。
那些新闻镜头里犹如世界末日般的景象,已经被新一轮纸醉金迷的繁华和活力遮蔽。
但当你在双子塔附近的街区徘徊,在上城和下城的地铁站里穿梭,你很难说在这地表之下,城市的伤痕已经完全愈合,或许只是我们已经麻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我们已经视而不见。
在城市的躯体之中游走的我们,就仿佛是一个个细胞,生生死死,新旧更替,重建、新生,无论外表看起来多么的摧残,城市终究是在老去,经历了911的纽约在2017年的时候,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它依旧和那些好莱坞传奇之中的样貌无异,但正如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一般,有些伤口即使愈合了,依然会有伤疤,911就是它的伤疤,还是它心口上的伤疤。
Mourning和memorial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微妙,如果你去纽约,即使你内心是个绝对反美的人,我也建议你去911纪念馆走一遭,即便你抗拒要下到地下的你觉得是意识形态代表的国家博物馆去,那么也请在门口的“倒映虚空”停留一下,在此处,没有意识形态,只有人性情感。
这是迄今我见过最肃穆的纪念碑,比柏林的犹太人纪念博物馆更为震撼,在原址上用两个6米深,4000平方米的巨型瀑布水池来悼念两座高达500米插入云霄的、人类曾经的新巴比伦空中花园,简直是神来之笔,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堂到地狱,天使与恶魔在此处交战。
瀑布倾泻而下的声音竟然完全隔绝了纽约的一切嘈杂,就像911那天早晨,世界上最繁忙的空中港口突然全部停运,就像是人的心脏停跳了一秒、两秒,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它可能连一秒都没有,但不可否认,世界在那一瞬间停转了,尽管可能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但它的影响远比我们以为的深远。
站在这两方巨大的方池旁,你的杂念会瞬间被清空,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面对如此这般巨大的深渊会有向下一跃的冲动,川流不息的人工水声震耳欲聋,6米的黑色深渊犹如黑洞一般,扶手上镌刻着所有遇难者的姓名,来自87个国家,几乎遍布世界,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串欢声笑语和泪水悲伤,白色玫瑰花在姓名之上盛开和衰败,活生生演绎着生命的娇艳和脆弱,是一种事实,又是一分隐喻。
911是谁?
911究竟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911究竟是美国人的咎由自取还是基地组织的新世纪法西斯罪行?
相信即便到了千年之后,如果人类还在的话,依然会成为历史书中的一个问号。
如果到了这个时间节点上还有人以为所有事情都会有盖棺定论,我便不知道是该说他单纯好还是愚昧好了。
在911事件20周年的节点上,几乎美国所有主流流媒体都给出了自己的态度,20年,1/5个世纪过去了,相信很多人已经可以冷静看待《华氏911》这部电影了,但也或许有很多人更强烈的对它嗤之以鼻了,但或许身在其中的人都未曾意识到,或许此时此刻的情绪和看法,正是在911那一刻开始埋下的。
报道了20年,写了20年,911在此刻又有什么不同?
或许比戏剧更为戏剧的便是,今年塔利班几乎踩着911的纪念时间点重回阿富汗,都让人怀疑上帝这位导演,到底想让人类演绎怎样一出戏剧,他又想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
Netflix在9月1日上线的最新纪录片《Turning Point: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无疑给了我们一个Pink Floyd棱镜一般的角度,它甚至已经把最新的变化放置到了原本应该已经成片的内容之中,而最有趣的是,加入之后竟然不影响整部纪录片的节奏,或许是因为这部纪录片的切入点之冷静,刺入肌理之深刻吧。
比起以往911的众多文章围绕着美国霸权和当世格局来解读,这部5集的纪录片则把事件的时间往前又推演了几十年,对于已经从媒体角度的《新闻编辑室》(第1季第7集),从相关囚犯角度的《毛里塔尼亚人》,从相关受害者角度的《特别响,非常近》看过了911的我而言,这部纪录片依然给了我很多的新视角。
此前我从未把911看作美苏冷战的”次生灾害“,或许因为在苏联解体和柏林墙倒塌之后,我已经习惯了把冷战当作了历史。
同时对于冷战这故事,我太执着于”两位主角“美苏,而忽略了其他配角们,忘却了历史包含了过去和现在,谁都会登上这个舞台的中央。
尽管苏联解体了,但美国——这个取得了这场”不义胜利“的巨人却依然存在。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911,或许正是冷战孵化出的”异形“,谁也没想到塔利班、基地组织会成为”抱脸虫“。
从小布什到拜登,从《爱国者法案》到阿富汗新政权,从伊拉克战争到美国撤军,从美塔协定到关塔那摩虐囚,从击毙本拉登到无人机作战,打破时间线的叙事,并没有让这部纪录片变得凌乱,反倒是以一种”罗生门“的方式让事实本身被凸显了出来,观众的上帝视角不仅有了带入和共鸣,还多了一道反思。
和以往911相关电影或者纪录片有一条明晰的主线或理论不同,分5集(1)叙述的《Turning Point》并没有什么”阴谋论“或是”真相“,对于基地组织、塔利班、阿富汗和美国各方,从宏观上说都没有太多的倾向,更像是众多911相关电影去戏剧化后的一种平铺直叙,但这种看似毫无情感的平铺直叙,在通过亲历者之口叙述之后,还原到了人的角度,不仅是亲历911的美国人,还有阿富汗人自己。
观众不可能去记住每一个叙述者的名字、身份,但却无法忘记他们的言语、情绪,20年过去了,回忆起往事,他们依然会停顿、哽咽、落泪,甚至失控,你便会明白,911带来的伤痛,至少在活着的这代人里都是无法被抚平的,即使忘却、即使和解、即使模糊、即使原谅,但”9/11“就像是纪念碑所铸就的那两个深渊,随时随地可能释放出人类最隐秘的邪恶。
来生和彼岸”我看到地上躺着的高跟鞋,就会去想它的主人在哪里。
“这是来自救援消防员的叙述,他也曾以为自己不会活着出来。
”伊斯兰教被错误解读了,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建一座未来的清真寺,让所有信仰的人在其中交流思想。
“这是来自中东裔运动思想家的叙事,他想在纽约实现的梦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当时他(我的上司)对我说,或许我们安静下来,就能听到他们的呼叫。
“这是来自五角大楼黑人女军官的叙事,他的上司后来牺牲了。
”他们(美国人)杀死了我们的亲人孩子、兄弟姐妹,这个仇要报。
“这是来自阿富汗年轻人的叙述,他曾亲手抱着自己朋友的尸体。
”听说要把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设施和一切毁了,他崩溃了,在办公室嚎啕大哭。
“这是来自阿富汗人道主义救援者的叙述,为了不让塔利班攫取到成果,他们撤离时抹平了一切。
”我的兄弟在我眼前死了,我本以为这是最难的,没料到回家才是最难的部分,而我知道我的一部分永远死在了阿富汗“这是来自美军战士的叙述,后来他回到了美国,他的社区里挂着庆祝他凯旋的横幅。
”当我第一次到阿富汗的时候,我没料到所有的投入都没有任何的监控以及审核,这一处所谓的军用设施,建设完之后就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这是来自美国政府前高层的叙述。
”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反对通过这个法案,你无法想象它如果实施后带来的影响。
“这是来自一位反《爱国者法案》的黑人女性议员的叙述,后来法案还是实施了。
”我从双子塔撤离出来之后,看到新闻才知道,原来是两架飞机撞上了双子塔。
“这是来自双子塔中某家酒店工作人员的叙述,后来他和当时的两位顾客成为了终身的朋友。
”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哪个愚蠢的飞行员驾驶不当。
“这是最初很多人心中的叙述。
……9/11,跨过传说中的天启年,没有迎来世界末日,却迎来一场看不见的思想瘟疫,本该向前进入真正全球化的时代,本该让国家、种族、性别,甚至是信仰都消失的时代,几十年的建筑传奇几秒便化为灰烬,”恐惧“替代了”信任“,成为了精神核弹,制约着人类再建一座巴别塔。
那么,之后呢?
这或许才是这部纪录片想要给我们的启示。
(1):5集名称分别为 Ep1-The System Was Blinking Red; Ep2-A Place Of Danger; Ep3-The Dark Side; Ep4-The Good War; Ep5-Graveyard of Empires。
最后集合一下我关注的公众号里写了911的所有文章,大家可以慢慢读:能伤害美国的,其实是美国自己中国专家对话美国专家:“9·11”事件的影响仍在美国回荡911事件20周年,为什么公正的审判迟迟没有到来?
二十年河西美国反恐二十年,变了"恣意挥霍"20年后,美国还剩下什么?
如果没有“9·11”,今日世界格局会怎样?
| 封面人物汪晖 | “九一一”事件与政治的失败911事件20周年:美军撤离阿富汗,世界变得更安全了吗?
9·11思想考古丨二十年前,西方知识分子如何谈论9·11从单极时刻到危机四伏:911事件如何改变了美国的内政外交“9·11”二十年殇:美国永远难以磨灭的伤痛和阿富汗噩梦的卷土重来9.11二十周年:飞机上和双子塔里的人们如何面对死亡?
|新气集在人间 | 9·11当天,第一个向世界发出危险信号的人在人间|“9·11”后,一位战地摄影师的20年:世贸中心 阿富汗 关塔那摩湾监狱9·11事件20周年:反恐战争并未走出困局“9·11”20周年纪念:平凡人的坠落与重生“基地组织瞄准的目标是美国,但它却击中了全人类” | “9·11”二十周年 - END- 更多影评:头号玩家版楚门的世界黑暗骑士陨落这才是真黑寡妇COME TOGETHER JUST FOR ONE NIGHT2020记忆碎片之影视篇:成为正常人超越《神夏》的三集片神剧诞生,资本主义比连环杀手更冷漠失控的艾尔吉侬,社交网络中的困境电影,没那么伟大 八佰,一场全面的崩溃 荷兰弟X星爵CP成真,这部动画版“邪恶力量”值得你花钱法拉利万岁!
这**才配叫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不是他们口中的“炫技”,而是对电影本质的探索和回归这部年度最佳或是千禧一代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花非花电影大师们的科幻“恶”趣味宇宙尽头的极致浪漫,只有成年人才能体会的沉醉HAIL HITLER,我不是你的刻奇人生燃烧女子的肖像,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第二性-下篇SKAM之后的北欧制造LOST AND FOUND,被图书编辑“坑”了的恐怖小说之王带着偏见看世界,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为什么美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ORDINARY LOVE,小人物的悲歌
结合本片,加上粗浅搜索相关资料,二战后阿富汗史大致如下:1,苏联入侵前,繁荣发展。
2,冷战局势下,阿富汗成为美苏两大阵营地缘政治的角力场,至苏联入侵。
3,为对抗苏联,美大力扶持当地宗教势力进行抵抗。
4,苏联解体,阿亲苏政权倒台,进入军阀混战局面;美国基于各种利益,依然盘踞于阿富汗;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大致于此时进入阿富汗。
5,其中一派叫塔利班的,趁机壮大,并于1996年执政掌权。
6,宗教武装势力壮大,“反帝”引领,反苏转为反美,911之前已有大量恐怖袭击事件。
7,911后,美国发兵阿富汗,打击塔利班与基地组织。
8,美国人空有passion,却没有strategy,阿政府完全就是大型犯罪集团,美国却跟个傻子一样团团转。
阿富汗局势乱上加乱。
阿人民对美国所承诺的和平开始幻灭。
从某种意义上说,塔利班势如破竹,再次掌权,确实是“人民选择了塔利班”。
9,这当中还要加一个伊拉克战争。
在阿富汗打基地组织打到一半,跑去伊拉克一通猛打,然后回头一看,塔利班又起来了嘿,赶紧回头再到阿富汗打塔利班。
总结:苏联罪魁祸首,美国宛若智障。
无与伦比的深刻,花费五小时。
从帝国坟场,恐怖主义,宪政改革,军事进攻,滥用职权,失败撤军。
全剧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宪政-人权。
环环相扣,但少说了一个斯诺登。
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在于,设身处地,如何在当时条件下,合乎程序正义的,做出长期-短期的合理决策?
解放阿富汗?
刺杀本拉登就算结束?
在我看来,就人性的推测也不可能,未尝失败的胜利战争总是意犹未尽的。
可往往是想后撤一步的时候,飞机已经起飞。
这片子最好的价值在于美国用自己的失败经历引发了一连串思考。
为全世界的反恐,内政-外交-军事策略,提供了失败的经验。
最珍贵的,也是灯塔在某方面强大的证明,这是Netflix作品(美国人自己反思自己),也正是最后一集采访的人所说:美国是一个符号/概念。
当然,这个符号深深根植于美国文化中,美国政客自以为可以用这个符号作为幌子,满世界输出资本和战火,以用来获得利益。
但实际上美国政客代表不了全部的概念,他们不过是掮客和代言人,部分受限于选举,部分受限于党争,部分受限于国际压力。
美式霸权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其余国家的强大,让美国在输出时碰壁摔跤。
这,我估计,是有利于全世界人民的,包括美国民众。
美国的选举制度,决定了911发生时华盛顿难以用理性去决策和应对,它需要去顺应、承接、响应人民的情绪,而人民被恐惧、痛苦、愤怒、复仇的情绪所围困,构成了一个强烈的磁场,把华盛顿的决策牢牢的钉在了:出兵阿富汗,不惜一切代价。
以2001年的国力,这也绝不是什么打不起的战争,迅速出兵,迅速颠覆政权,像如来佛用手扫了扫,阿富汗这片山地就变幻了大王旗。
可是一直没有抓到本拉登,直到10年后,派直升飞机和Marine在巴基斯坦将本拉登击毙。
这其实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虽然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007等美国电影,美军和特工在全球各国上天入地,如入无主权之境。
但想象一下说我国在光天化日之下,飞到纽约,解放军降落在GU0 WEN GU1的豪宅,并一举把他爆头,并搭乘飞机返回故土——有没有可能性?
所以我赞同某些发言人说的“美国一直践踏别国主权”有多么solid的证据,只是伟大的好莱坞已经把这些践踏美化成了为了正义。
可是,是为了谁的正义呢?
为了美国的正义。
本拉登策划了911事件,导致美国本土死亡2799人,而这2799人又连锁反应了15万阿富汗人的死亡。
美命贵啊,人类的世界依旧是丛林法则。
此外,20年的驻军,美国一共投入了2.3万亿,由于当地阿富汗政府权力的腐败,美无人机执行任务屡屡导致平民的死伤,最后把民心与河山又拱手还给了塔利班。
如果美国缺这2.3万亿,这个驻军和扶持政府的决策,反而会早早收场,不会历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拜登多任政府。
现在大家都说“工具人”、“工具人”,你看了这个纪录片,才懂什么是工具人——在阿富汗的美军。
他们压根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要长期驻扎在阿富汗,失去了目标与内驱力;同时,这些工具人的“工伤”是死亡、是截肢、是被远在美国的家人淡忘其存在。
而对立的另一端呢,越来越多的平民加入了塔利班,带着很明确的目标:消灭侵略者,还我普通与正常的生活。
在世界范围内,“普通与正常生活”的定义,真的是差异悬殊。
当自媒体在为阿富汗女性地位倒退绝望与愤怒的时候,但塔利班确实重建了阿富汗的和平——不再有美军因PTSD而袭击平民、不再有以消除恐怖分子为名的美无人机的胡乱轰炸带来的平民死亡,不再有富裕的阿富汗政府和民不聊生的人民。
物质,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权,在人民的屡屡死亡与残肢面前,谈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无法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
阿富汗人民首先需要的是:一、平安 ;二、不饿肚子。
可惜,受到美国扶持的阿富汗政权,完全没做到,甚至失去了顾及人民福祉的初心,是啊,做个酒池肉林的总统哪里不好了呢?
最终,国库空虚,美军还在持续阵亡,美国决定放弃在中亚树民主样板的天真,2020年,与塔利班官方进行正式的沟通,并在美达成和签署和平协议,同时加速撤军。
2021年,美军仓皇撤离,阿富汗人道主义云云,管不了了。
——美国高调的给了阿富汗女性火把,又亲手浇灭了它。
拜登的支持率也因此受重创。
20年,2.3万亿,几千美军的阵亡,而结果竟是塔利班势如破竹的重拾执政地位。
有人深刻的反省吗?
没有。
前总统现总统,除了川,大家齐齐整整的参加了911 20年的纪念活动,继续说着一些去顺应、承接、响应人民情绪的话。
反省,那可是要与利益集团割席的呀!
谁愿意?
那样的politician太罕见,需要爱人民,也需要卓越的视野、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
在目前美国的选票政治体系之下,不可能存在这样的politician上台执政的机会;就算非常不可思议的上台了,目前两党的割裂,也无法通过一些变革性法案的机会。
system已经无法适应timing的时候,一切错误都会更昂贵与持久。
实在触动人心,忍不住记录一下。
1. 911后群情激昂的时候还有议员保持清醒,敢于对总统调用军队的政令说不,时候也只是收到威胁邮件并没有被zz错误。
果然她的预言成真,权力一旦就会被轻易滥用。
政府也由此开启大规模监听计划( person of interest情节,神剧)2. 原来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美军自己扶持出塔利班武装。
中国的巴基斯坦老大哥境内那么多kb组织,千万不要将来反手一刀。
3. Assam Ben Laden的家人开明也明显看出来受过很好的教育,看他家女性的着装你肯定想象不到Laden和当街鞭打妇女的塔利班是好兄弟。
4. 入侵伊拉克是真真正正的污蔑栽赃强权入侵,小布什被阿富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5. 奥巴马撤出了伊拉克的部队,但是加大了阿富汗的兵力投入,但是整个战争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些预算和人命的背后也只是骑虎的难堪吧。
最后终于杀了拉登也可以撤军了。
6. 美国军队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支出百分之八十都用来贿赂扶持当地的军队,军资又转售被卖给了塔利班。
扶持的傀儡政权腐朽堕落。
7.美国给阿富汗政府买军用飞机,从意大利买的,几千万美元,竟然飞不起来,这一段笑死,太意大利了。
8. 美军的无人机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这些年战争积累的仇恨使得无辜的阿富汗人仇视美军继而加入恐怖组织。
美国自己制造了恐怖组织的新血液。
(又一Person of interest真实情节,神剧)9. 川普说美军从阿富汗撤兵的时候讲得真的大实话,但是他对zg发动了贸易战,所以也好不到哪里去。
10. 川普和塔利班握手言和,天朝也是,画面就是这么华丽丽地讽刺,只希望阿富汗的妇女可以像纪录片里一样可以继续上学读书吧,作为女人出生于华夏还是很幸运的。
11. 被委任为关塔纳摩囚徒辩护的律师为了不隐瞒刑讯而毅然从军队离职,他说的那对话,如果在士兵和人之中选一个,那我选择做一个人。
为他的正直感动。
12. 911仅仅过去20年美国人就拍出了带有反思的纪录片,而我们呢?
那件事情过去了那么久,那一代领导人都已经不在了,不要说反思,大概随意议论都会被封号删帖下架。
#E1 Holy shit.#E2 最开始看到飞机撞上双塔,其实只是震撼,甚至还笑得出来。
但到了第二集,就开始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了。
很多灾难电影都是“天灾”,都是个人英雄主义。
但实际上911这样的“人祸”真正发生的时候,我所能看到的只有个体的渺小脆弱和无力。
模糊的人影从塔上飘落实在是太……沉重了。
#E3 虽然不相关但是美方谈及关塔那摩的态度属实有点…rude.#E3 36:27 2002年,司法部致中情局备忘录回复侦讯技巧(1)Attention grasp 立正抓领审讯人员将被审讯者的双手固定住,接着用两只手分别抓住领口,然后快速旋转摇晃。
这一技术最关键的地方就是不涉及肉体上的痛苦。
由于不存在明显的疼痛,它难以被认为会造成严重的身体疼痛或者痛苦。
(2)Walling 撞墙 把囚犯拉过来再猛推到墙上,让他的肩胛骨撞在墙上,为了防止囚犯脖颈受伤,要给他围上拧好的毛巾。
(3)Facial hold 按脸 审讯人员双手按着囚犯的面颊,不让囚犯的头移动,同时手指要避免碰到囚犯的眼睛。
由于不存在明显的疼痛,它难以被认为会造成严重的身体疼痛或者痛苦。
(4)Facial slap (insult slap) 掌掴这一手段被命名为“面部冒犯性扇击”,中情局明确规定了要打击囚犯的嘴唇至耳朵旁边侧颊部位。
这一手段的目的是使囚犯感觉震惊或羞辱。
(5)Cramped confinement 盒子禁闭把囚犯关在狭小的黑暗空间里,使其伸展不开身体。
有的囚犯被塞进满足一人站立的盒子,罚站18个小时;有的则需要蜷缩进一个更小的盒子,关上2个小时。
囚犯常常被剥光衣服,双手吊举过头。
他们还被嘈杂的音乐与噪音轰炸,只有1个水桶充当马桶,有些囚犯会被强迫穿尿布。
(《纸钞屋 第三季》Rio被Sierra审讯的时候大概是这个,一人站立、就地排泄。
)(6)Wall standing 面墙站立 让囚犯和墙保持约1.2米的距离,然后双脚分开双臂向前伸直,只用手指支撑在墙上承担全身重量,不允许变换姿势。
审问者常常会让囚犯这样无止境地站下去。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却因为对犯人精神和体力的双重折磨而被视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中情局看来,与之有关的痛苦还不足以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
(7)Stress position 压力姿势 让囚犯伸直腿向前或跪着,双手铐在头顶上,身体后仰45度,长时间不准动。
(8)Sleep deprivation 睡眠剥夺(9)Insects placed in a confinement box 放置虫子的盒子禁闭(10)The wallterboard 水刑 这是一种使囚犯以为自己快被溺毙的刑讯方式,犯人被绑成脚比头高的姿势,脸部被毛巾盖住,然后把水倒在囚犯脸上, 使囚犯产生快要窒息和淹死的感觉 ; 施行时间过长会让囚犯出现全身痉挛和呕吐现象 。
(参考链接:https://www.chinaxiaokang.com/wenhuapindao/lishi/20160602/32565_1.html)"We weren't anywhere close to that."# “对无辜民众进行这些暴力行为,违反了伊斯兰教信仰的基本教义,美国同胞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这才是真正应有的政治正确。
# 911就像一个过敏原,那三架飞机并没有正面摧毁美国,但却让美国过度反应以至于完全地改变了自身。
但鉴于没有第二次911,是否也很难说这些措施真的“过度”了?
但CIA也承认了Torturing没有阻止任何一桩可能发生的危机。
搞不好恒星风也不会。
# "But, we all have moral agency, we all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our choices, we can choose how we respond to things do happen."I witnessed a history. It was an extraordinary period. And I just came out of the dark. I wasn't gonna just sit by and watch it all happen. I would've regreted i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911, certainly, just made people want to not be soft. And probably more *, they just want to beat the shit out of people."It was anger, right? Wouldn't you want to beat the shit out of someone who murdered 3k people?"Who wasn't angry? But that's why we elect leaders, to be the cooler heads, to have the longer vision to protect, the values that we claim to treat as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s of our society."#E4 啊所以联合国会上那个大规模杀伤性洗衣粉就是刑讯得到的伪证吗……太打脸了吧。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E4 29:50 前海陆队员的表情所谓的“平庸之恶”吧。
个体在浪潮之中的独立思考极其受限,被国家、上级、舆论牵着鼻子走。
在阿富汗,在海陆小队里,是"Sharp"“上等兵”"Buddy""Bleed out";在美国,在统计资料上,是"One casualty"。
战争愚蠢的地方就在于,如果说其目标是装满一个桶,那么其过程并不是拧开水龙头装满它,而是往一桶已经装满清水的桶里滴血,直到变成一桶血为止。
E4 57:44#E5
22:50
32:54
48:12
51:23
53:14
55:09
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援助穆斯林圣战反抗组织,其中就包括大部分由国外年轻穆斯林组成的青年团,这个组织逐渐发展成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前身。
随着89年苏联的失败和撤军,各圣战组织在穆斯林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得到加强。
苏联撤军后阿富汗各党派爆发持续内战,最后塔利班掌握了政府。
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插手援助。
本拉登开始不断通过媒体宣传自己的思想:美国和苏联没区别,只是打着保护沙特的幌子,达到占领穆斯林土地,控制穆斯林石油财富的目的。
同时宣扬美国文化对穆斯林宗教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开始。
93年世贸大楼地库爆炸案后(非本拉登基地组织策划),本拉登本被驱逐出苏丹,到了塔利班统治的阿富汗,并公开向美国发动圣战。
98年本拉登在多个东非国家美国使馆同时发动恐怖袭击。
99年底在克林顿治下,多个停靠在美国港口的军舰遭到袭击。
00年小布什上台,期间CIA掌握的大量情报表明,会有重大恐怖活动,但政党间和部门间内斗使得情报没有得到分享和处理(其中,CIA和FBI分别负责海外和国内情报工作,互相猜忌)。
01年9月11日世贸北塔、南塔、五角大楼先后被三架劫机冲击,另一架飞向白宫和国会山方向的劫机中途坠毁(乘客冲进驾驶室干扰了劫机分子飞行)。
随后小布什宣布全空域禁飞,并授权战斗机击落任何无回应的客机。
(现在仍然有人怀疑飞向白宫的坠机是被击落)随后在国内普遍的恐惧和愤怒情绪下,国会压倒性通过一系列法案(包括战时总统不通过国会宣战的《爱国者法案》,开展国内大规模监听等),总统权利被空前扩大。
911事件后2001年10月美国以塔利班政权包庇窝藏基地组织为名,入侵阿富汗(决定受到国内民众普遍支持),塔利班政权同年垮台转入游击。
但一直未抓到本拉登。
2003年美国宣称萨达姆保护了本拉登,并且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后的伊战中小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都承认没有发现),开始对伊拉克进行打击(但这次国内民众抗议声音很大,很多人认为这和911事件并无直接关联)。
美国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对伊拉克莫须有的行动,成为本拉登向穆斯林世界证明其宣扬理论的证据。
同时,美国扶持的阿富汗政府的腐败泛滥和美军针对平民的暴行(塔利班没有制服,打扮和平民无异,导致了美军对平民的恐惧和敌意)也越来越让人民难以忍受,民众转而支持甚至加入塔利班。
于是,美军面对的不再是本以元气大伤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而陷入了人民圣战的泥潭。
塔利班组织逐渐恢复元气,夺回多地,和美国部队形成僵持。
2011年奥巴马政府在巴基斯坦发现本拉登的藏身别墅,美特种部队潜入并将其击毙。
2020年,特朗普政府顺应国内撤军呼声,和塔利班进行停战谈判,并在拜登时期的2021年911二十周年前完成撤军,条件是塔利班承诺断绝和基地组织及其他恐怖组织的联系。
同时组织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的谈判。
在21年撤军后,塔利班迅速控制了大部分领土,成为最大的势力政权,但截止目前仍未夺取全部阿富汗(不同宗教派别、部落、和执政理念的分歧巨大)。
老美的反恐战争打了20年,死了几千个士兵,花了上万亿美元,名单上的恐怖组织数量却增加了4倍,同时又在20年后把阿富汗还给了塔利班。
TO BE CONTINUED.
一个睁眼说瞎话的国家,那句正义人权是真实的?
所谓的正义人权都是政客们自私自利的谎言。
你911是很惨,想得到全人类的同情,可你们侵略的国家你美国有过同情吗?
自己拍的剧肯定美化自己,大陆以外拍的局什么都说,不像我们,只说好不说坏,所以评分都高,因为都爱讲人性,看起来不虚伪,我看不过是掩饰的好,本质的东西说什么了?
补标
现代社会一切都是政治的。人人平等并不存在吧……
想说的太多却梗住了。前两集比恐怖片还恐怖,之后进入到反思的部分,还是让我看到这部纪录片有的力度与决心,那些反思比美剧要来得更直面直接,而现在,似乎又走入了新的十字路口。只愿和平吧
信息量确实很大。开篇泪目到结尾泪目。一晃20年 横跨四位领导人 其中的复杂程度无法想象。看完之后仿佛还是觉得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世界依旧这么suck who care about you?
“在行动时,不要成为我们所憎恶的恶人”
911二十周年前后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最珍贵的部分是这部纪录片不仅回顾了20年前发生的事,也分析了在其后20年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其中不同政见者都能在片中发声,讨论布什政府为了惩罚基地组织通过了总统在境外无限制使用武力的法案、关塔那摩关押的俘虏到底应不应该给予人权待遇、以及发动阿富汗战争的荒谬。最有趣的一集是将美国人在阿富汗“扶贫”的故事,那个大叔吐槽得太有喜剧效果了,贪腐无处不在,要给阿富汗政府军做军装,军官就要昂贵的迷彩绿,结果在阿富汗土山上更明显了;引进产羊毛更好的外国羊与本土羊交配,发现根本就很难实现,至少需要10年,专家都抓狂了。很有参照效果。在美国撤军阿富汗的当口看这部纪录片,会让你反思,这一场战争真的就是“正义的”吗?只是为了给遇难者复仇吗?你必须永远警惕政治。
自称世界警察的报应
Almost perfect. 从美国视角来看趋近完美的911纪录片。前至苏联侵阿,后至小布什的伊拉克昏招,直至21年拜登真正act的撤军,得益于后者对机密文件的解封,通篇各方观点及视角几乎补全二十年所有的拼图,干货满满。当然,唯一缺失的就是心脏“塔利班”,或者说缺失的是他们的real thoughts, 考虑到古早素材的难觅,以及镜头前的“艺术加工”,也只能Take it了。
911二十周年回顾。前面还不错后面越来越散,什么都讲了一点又都没讲透。千头万绪的战争泥潭的一种侧面反应。刚读完《在最危险的地方跑步》就看到作者本人了
来了,终究还是来了!“卑劣者”的又一轮“反思”洗地!9分啊!牛!果然二战统计中“汉奸”最多的国家!“小鬼子”近200万!“han奸”210万!
The beginning of an end.
我没觉得这部片多好,美国总是在哭诉自己受害者。换回这个时点重新去review整个过程,不知道是否还有同样结论
哪怕经过这20年泥潭,美国也还是弄不明白该如何重建阿富汗。
让我伤感的是居然是大统领讲出了我的心声:ROI一直是负的,这个国家完全看不到希望,谁来帮忙都是烂泥不上墙。这剧非常神奇地映射出我过去20年受到的几次冲击:911,UBL,AQ,所以要打阿富汗,因为UBL和AQ藏在阿富汗,于是米国出门左转开始打伊拉克(excuse me?)后来UBL被击毙,看来确实应该打阿富汗——不,在巴基斯坦击毙的(啥?)接下来影视作品中涌现出一批从阿富汗回来的患PTSD的老兵,包括华生——你可真厉害,一百年多前就是从阿富汗战场回来,一百年后又是从阿富汗回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让人有种阿富汗战争差不多完事儿了的错觉。直到2021年,什么?米国还没走呢?哎不对,米国为啥打阿富汗来着?……按说国会即使不是最聪明的一群人也应该是最精明的,结果几乎全票通过了AUMF,脑子呢?
唉。。。转眼20年,今天正好是正日子。。。心情复杂。。。
唉
详细,9.11改变了历史。
反思还是少了一点
冰山一角让大家参观人类所创造出的丑恶,宁可在荒山里与世隔绝也永远不做别人棋盘里的棋子。
拍个纪录片看似反思,实际上美国当前的体制下完全不会做任何改变,与枪击案后市民在事发地献花一样只不过是个程序化的行为,之后一切照旧。一场愚蠢的以虚假理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死伤无数却没有人为此担责,这是制度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