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珊德拉之梦

Cassandra's Dream,迷失爱与罪,命运决胜点,卡桑德拉之梦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科林·法瑞尔,海莉·阿特维尔,约翰·本菲尔德,克莱尔·希金斯,阿什丽·曼德薇,安德鲁·霍华德,汤姆·威尔金森,莎莉·霍金斯,菲尔·戴维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卡珊德拉之梦》剧照

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2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3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4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5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6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3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4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5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6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7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8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19卡珊德拉之梦 剧照 NO.20

《卡珊德拉之梦》剧情介绍

卡珊德拉之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恩(伊万·迈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与特里(柯林·法莱尔 Colin Farrell 饰)兄弟俩被开餐馆的父亲养大,他们被母亲教育要向会做生意的有钱叔叔霍华德学习。特里和女友嗜好赌博,经常借钱去赌场。一场赛狗比赛让特里赢了些钱,兄弟俩一起买了艘小游艇,取名为“卡珊德拉之梦”,然而他们却并未察觉这个名字所蕴含的不吉祥。 伊恩爱上了野心勃勃、想成为模特或演员的女孩安吉拉。为了完成她的梦想,伊恩四处寻找挣钱之道;特里也因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兄弟俩都陷入绝境。霍华德叔叔出现在他们面前,想要给他们帮助,条件是他们必须杀死对自己不利的商业伙伴。为了摆平各自的困境,两人将目标对象杀死。一切看似顺利,但是一场噩梦却悄然降临。杀了人的特里一直内心自责,不敢面对自己杀人的现实,犹豫着要向警察自首。伊恩得知消息,害怕特里自首会连累自己,于是找到叔叔霍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24号储藏室铁道游击队柒个我战友无声八面修罗之九重锁史前狂鲨逃山一条道走到亮败犬女王灵能百分百浴血华沙爱情神话新男孩所以……和黑粉结婚了人生若如初相见不可遗忘第五季心跳一线间我才不要恋爱呢爱的奥特莱斯真爱不死第三季狐狸女士第二季冒险王沙奇尔:星际垃圾战爱的魔法魔法保姆麦克菲2睡莺旗袍美探宜昌保卫战非常绑架战鸽总动员武十郎

《卡珊德拉之梦》长篇影评

 1 ) 罪恶的形成过程详解?!

音乐很黑色 对应了terry犯罪之后的惶惶不安 精神行走在崩溃的边缘 这是我看过的Woody Allen的片子最正常的一部 喜剧的成分少了很多 (终于他不是主角了?!

) 悲剧的色彩很浓很重 不过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跟我们讲大道理 揭示人性罪恶的角落 想象力不如从前 但是他的风格还是很明显 也是片子可爱的重要因素 因为有伊万——这是关键 所以给了四星 呵呵 这家伙的声音 下巴 发型 甚至走路时手臂摆动的幅度 都让我深深着迷

 2 ) 《卡珊德拉之梦》:伦敦兄弟的一枕黄粱

不知不觉,出生于1935年的伍迪·艾伦即将来到85岁高龄(到今年12月1日)。

与本人心目中另一位宗师级导演伊斯特伍德的日益苍老相比,伍迪·艾伦给人的印象似乎总停留在那个六十多岁、矮小瘦弱、絮絮叨叨的小老头模样。

纵观他四十多年的导演生涯,尽管拍片速度惊人,也做到了内容尽量不重复,但基本的叙事模式却还是比较固定的,比如对「死亡」、「欲望」、「不道德行为」的描摹,对「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的揶揄调侃,以及那些个在他的作品中饱含着重重矛盾与永恒困境的可怜人。

伍迪·艾伦早期的作品大多以喜剧为主,在其创作的所谓「问题喜剧」中,他不断讽刺调侃着人类各种不得体、没有意义或者自寻烦恼的行为。

然而,副作用是正由于在角色上堆积了越来越多荒诞离谱的笑料,也使得那些人物距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他们更像是哈哈镜中的小丑,而不是真实的凡人。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艾伦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解剖上,从各个角度戳破他们的伪装。

但是,就算伍迪·艾伦被誉为「喜剧大师」,他骨子里的悲观主义反而是其所有作品美学意识形态的支撑,特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执导的那些犯罪剧情片中反映尤甚。

新世纪以后,一方面是拍摄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出于艺术上的尝试,伍迪·艾伦将叙事的舞台从家乡纽约移师到了欧洲,期望用客观世界的变化带动承载故事和认知经验的变化,给予观众新的观影体验。

可以说,艾伦的这一尝试是大胆的,结果也是比较成功的,他所选择的伦敦、罗马、巴黎、巴塞罗那都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电影叙事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其中《赛末点》、《卡珊德拉之梦》和《独家新闻》这三部在伦敦拍摄的影片并称为「伦敦三部曲」,且都以「谋杀」为叙事主线,也许便是导演考虑到了观众在心理上会很容易将伦敦这座城市与「福尔摩斯小说」或者「希区柯克电影」等文化标签联系起来。

《卡珊德拉之梦》是一部正式而标准的悲剧,并且一改伍迪·艾伦以往聚焦知识分子或者中产阶级的惯例,而是把视角对准了社会底层的人物。

生活在伦敦的伊恩和特里两兄弟家境一般,伊恩在父亲开的餐馆里帮忙,特里则是一名修车工。

父亲的餐厅经营状况不佳,性格软弱,经常遭到强势的母亲抢白,而母亲的言谈中充满了拜金市侩的气息,动不动让兄弟俩向身为成功商人的舅舅霍华德学习怎么发财。

艾伦在影片中多次不疾不徐地用两种不同的空间进行细腻的对比与铺垫,一是一家四口吃饭时逼仄狭小的家庭空间和由对话营造出的压抑氛围,另一个是宽广的外景,兄弟俩用赛狗赌博赢来的钱买了一艘二手的小游艇,影片伊始便是两人买船和出海的场景,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既是兄弟俩一直憧憬的生活,也是导致这出悲剧的源头。

伍迪·艾伦的悲观意识从这个故事的构建之初就尽显无遗。

大多数现代人总是陷落在无休止的琐事中不能自拔,被日常生活所累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人生的轨迹周而复始难以改变,这样的生活状态也一样呈现在伊恩和特里的身上。

两人都对生活现状不满,但短时间内又缺乏改变现状的机会和才华。

同时,他们各自的缺点亦让这种境况愈加恶化。

伊恩爱慕虚荣,特里沉溺赌博。

前者新结识了一个迷人的女演员,为了追求对方,不自量力地夸下了许多海口;后者为了能和妻子住上大房子,不惜借钱赌博,以至欠下大笔赌债。

导演丝毫不加掩饰的讲述方式将人物面临的困境呈现在观众面前,虽无跌宕起伏,却让观众不自觉地为两兄弟的命运揪心。

就在他俩濒临绝望之际,一直被母亲挂在嘴边的霍华德舅舅来伦敦探望他们一家,两兄弟仿佛盼来了救星,可没想到的是舅舅虽然允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不过却要他们帮他除掉一个商业上的伙伴作为回报。

显然,舅舅扮演了「撒旦」的角色,以金钱和亲情为诱饵,将两人拖下了万丈深渊。

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他们终于答应并顺利杀死了目标,然而当金钱到手之后烦恼也接踵而至。

伍迪·艾伦的犯罪片向来深受《罪与罚》的影响,这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命题自然也被运用在了本片之中。

两兄弟既然犯下了罪孽,那么如拉斯柯尔尼科夫般的道德困境与良心拷问也不会遥远。

先是特里在杀人之后噩梦连连、精神恍惚,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而犹豫着要不要投案自首。

得知消息后的伊恩害怕会连累自己,找到舅舅商量,两人于是又酝酿杀掉特里灭口。

在寄托着两人美好向往的小游艇上,伊恩把毒药下到了酒里,但在最后一刻又因为良心的谴责而下不了手,矛盾的情绪一下子难以排遣而和特里发生了争执。

伊恩在互相推搡中不慎跌倒致死,而内疚的特里也随后自杀身亡。

如果说《赛末点》中的「运气」成分让主人公逃过了制裁,那么《卡珊德拉之梦》证明了「运气」终究是偶然的,生活中的悲剧也许才是一种常态。

我们在人生的微观世界里为了给自己一点意义和价值去追求的事业、行动、关系,以及其他所要操心的事,终归都会指向失败。

与伍迪·艾伦擅长的将悲剧意识注入到喜剧作品中从而构造出的强大的对峙性力量相比,这部单纯的悲剧谈不上多么成功或者说多么具有启发意义。

个人看来,本片更像是对「金钱乃万恶之源」的一个注脚,亦可看作是艾伦版的「一枕黄粱」。

从兄弟俩将他们的小游艇命名为「卡珊德拉之梦」起,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卡珊德拉之梦」是为他们赢得奖金的那条狗的名字,但「卡珊德拉」也是希腊神话中的预言家,只是她预言的那些厄运却经常被人忽视。

生活的无奈、悲凉和虚幻不正是如此吗?

 3 ) 伦敦命运三部曲的收尾——《Cassandra's Dream》

《Cassandra's Dream》是Woody Allen的伦敦三部曲的收尾,在戛纳和美国的小范围上映并没有得到太多好评之后,他就转战去了西班牙,今年上映的《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师兄倒也有向我推荐。

《卡珊德拉之梦》的不成功之处在于Woody Allen没有延续一贯的中产阶级的作风,而转向了相对底层的平民大众,但是这个领域没有办法发挥他的知识分子腔和反讽的幽默,反倒是他自己竭尽脑汁想配合底层写出的台词剧本,却显得格格不入,比如Colin这个痞子演的修车匠弟弟居然满口没有一个Fxxx word就让英国观众们和我挺不能接受的了。

但是除去这一点别扭的地方之外,电影本身还是将Woody Allen在这三部曲里经典传统的改变命运与犯罪谋杀主题很好的延续了下来,并做了一个让人有点窝心的结局。

其实纵观三部,《Match Point》里为了改变命运的杀人者却因为运气逃过了法律的惩罚,《Scoop》里阴错阳差机缘巧合的让罪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Cassandra's Dream》里Terry却因为内心的负罪感而饱受折磨,Ian也在下药的最后一刻因为兄弟之情而摔碎了瓶子,只是结局仍旧是Woody Allen冷眼旁观式的意外发生,戛然而止一般的突兀,但是思索起来一切却在情理之中。

少了《赛点》中的侥幸,《独家新闻》中的戏谑,《卡珊德拉之梦》剩下的更多是辛酸和无奈,警察在那艘梦之船停靠的码头冷漠的评断兄弟俩的死因的时候,他们爱的、也爱他们的女人们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屏幕黑掉的冰冷昭示着这就是做了不应该的选择、跨过了那条界限的代价。

我家Ewan和Colin的这对兄弟其实还是挺有说服力的,差不多的发型、身高,一个“白领”一个“蓝领”,一个好色一个好赌,一个耍小聪明没底线的利益至上却最后顾及了兄弟之情的哥哥Ian,一个空有蛮力没心眼冲动办事但却颇具良知的一根筋儿弟弟Terry,仿佛就是Ewan和Colin的化身,Ewan眼睛一转一转的狡黠,和Colin八点二十眉毛的憋屈模样,都让我忍俊不禁,也很电影平添了许多喜感。

本来一艘本来应该是兄弟俩开开心心去游玩的小船,最后却成为两人的葬身之地,着实让人觉得人性的险恶和命运的无常。

延续三部曲Woody Allen还是采取了古典式的的叙事和配乐,中规中矩,在看多了试图拔高自己讲人性讲道德的新电影之后回归有着时间累计经验的大师,也别有滋味,其实姜还是老的辣。

 4 ) 命运的判决

当人类越过了道德的底线,那么他们一定会遭受命运的审判。

影片用诙谐中稍带惊悚的风格探讨了人类道德的底线,用所谓亲情遮掩的借口在生命消逝的一瞬间也只会显得虚伪而丑陋。

影片的结局值得玩味,两位本来无辜的有梦想的年轻人双双丧命,而一手策划了这个骗局的“舅舅”却还在逍遥法外,这似乎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戏谑吧。

片中两大男神的演绎十分出彩,麦克格雷格的潇洒和科林法瑞尔难得一见的懦弱,尤其是科林将“”杀人后的纠结挣扎苦闷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也为影片精彩而不失惊讶的剧情做了充分地铺垫。

 5 ) 4点

冲着EWAN把这个片子看了2遍,得出下面的结论: 1.柯林法瑞尔同学虽然戏路在转变,但是确实也惨了点,在我们光彩四射的尤恩面前确实没有办法看。

2.伍迪埃伦也有强迫症,近几年的犯罪片强迫症,难道晚年人性阴影更重,当年第一部赛点我倒是很喜欢,不过越拍越像嚼得没味的口香糖了。

3.杜思妥也夫斯基的东西真是害人4.EWAN你身材好多了依旧无比迷人啊.

 6 ) 有一种出价,我们付不起

如果,有人承诺给你美好的未来,但条件是要你去杀一个人。

这样的游戏,你玩吗?

伊万与泰利这一对好兄弟为了自己的梦想,当然也为了要解决眼下的麻烦,慢慢地,慢慢地成长为杀人犯。

慢慢地,的意思是说:两兄弟,错过了好几次杀人的机会,作为观众,我们甚至一度认为他们可能要真的放弃了,或者还会产生另外一种想法:在与被杀者的接触中,他们发现一些内幕,促成他们放弃杀人的打算。

但影片没有这样发展,导演不要这样的效果。

最终还是让他们出手了。

杀人的情形,堪称完美!

——这将会是一桩无头血案!

两兄弟的富贵未来,已经切实的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但是泰利无法心安,他的良心不断地受到折磨!

影片以两兄弟斗殴导致一死,一自杀方式结束。

——这样的结尾,让人很是压抑!

在我看来,对未来的这种昂贵的出价,我们真的付不起!

 7 ) 让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做工作服还真是有点。。。

伍迪艾伦的片子,无论是哪一位男主角担纲,最后也终会以话唠贯穿全剧。

这点上,我相信伊万麦克格雷格是相当适应的,但是相对科林法瑞尔来说,个人就觉得不适合了,毕竟他话少的时候会给他的角色带来更多欣赏的余地。

不过这样也算号。

这个作品看起来更有戏剧方面的感觉,每个人的塑造都是那么一板一眼,完全不同于他创作的其他如巴塞罗那,巴黎,罗马这三部戏的感觉。

但是会让人感觉到,伍迪艾伦还是有制作严肃戏剧的能力。

当然抛开其他的来说,困扰现在年轻人的问题似乎都在剧中体现了,亲情爱情友情,理想现实道德,该谈到的地方都谈到了。

但是。。。。

就是有那么。。。。

一点点的。。。。

沉闷。

 8 ) 《卡珊德拉之梦》严肃冷酷。

2007年的《卡珊德拉之梦》是伍迪英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这部电影格调上和《赛末点》一样,非常的冷酷无情,没有任何玩笑。

它描述了兄弟两人为了生活找富裕的舅舅借钱,反而被舅舅要求去谋杀一个陌生人的故事。

伍迪因为英国加大对电影制造业的投入(英国电影协会和伦敦电影公司的支持)和税收减免的优惠,来到了英国拍了三部电影(《赛末点》、《独家新闻》、《卡珊德拉之梦》),一部喜剧和两部纯冷酷无情的悲剧。

当然最有艺术价值的也是这两部悲剧电影,可是英国很多影评人因为这两部作品冷酷无情反而觉得对伍迪充满希望的伦敦受到了侮辱,看来有时狭隘的观点并不因学识而改变。

时间证明了《赛末点》和《卡珊德拉之梦》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品。

如果说《赛末点》我们还能看到激情的温暖,而《卡珊德拉之梦》就是完冰冷刺骨的寒冷了。

《卡珊德拉之梦》很好的一点就是以故事为中心推动剧情发展,看来伍迪已经决心不再做他早期那种伯格曼式的诗意剧情电影了,那毕竟不适合他。

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的悲剧电影,配乐也不是伍迪传统电影中的爵士乐。

配乐的工作由美国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创作,沉重的弦乐扣人心悬,让观众随着剧情的走向更加的提心吊胆了。

无论如何,《卡珊德拉之梦》是一部严肃的悲剧剧情作品。

它没有生活的哲理和幽默,也没有诗意和浪漫,它只是静静地叙事,这也是伍迪到2007年为止所有电影中唯一的一部此类型作品,所以令我印象深刻。

 9 ) 撞见自己的丑恶

最大的震撼在快结尾处,当伊万在舅舅家的沙发上,阴冷地说出那句“又要杀人了”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心思一下子被伊万牵引过去,看着已近絮叨和神经质的泰利,沉沉地觉得他死了未必不是好事。

兄弟二人最后一次登上“卡珊德拉之梦”,伊万往泰利的啤酒里倒药粉的时候,忽然感到一阵轻松,一切就要结束了,泰利死去,伊万经营自己的饭店,将父母带离低产生活,与美丽的女演员共度浪漫的余生……可是,忽然电影一百八十度转变,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伊万摔碎了酒瓶,泰利闻声而来,伊万愤怒之下与泰利大打出手……到这里,结局便清晰了,伍迪·艾伦式的结尾:泰利错手杀死了伊万,然后自杀。

直到字幕升起,才忽然惊醒,忍不住告诉同来的好友,多么可怕,艾伦让我看见了自己的灵魂。

如果说伍迪·艾伦依然在《卡珊德拉之梦》讨论人性的话,至少这部电影像镜子一样照见了我身体里的丑恶。

如果我们依然以“罪与罚”的正义来自我裁决的话。

富有的舅舅掌握着改变两兄弟命运的力量,然而他需要他们以“犯罪”的形式来挽救自己可能遭改变的命运,谋杀的背后即昭示了舅舅财富来源的罪恶。

答应,便是狼狈为奸,就是泯灭自己的良知;不答应,即意味着得以改变命运过上自己渴望生活的机会就要丧失。

作何选择,其实就已经显示了二人灵魂的高度。

如果杀人而能做到干净利落,不落被人发现的证据,为何不去做。

伊万那么爱他的女演员,而他的出身地位的女孩却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渴望,要爱她,只能给她她需要的。

在最后安吉拉告诉伊万,她为了伊万拒绝了富有的侯爵之子时,也证明了伊万的决定是对的。

更何况,他也有自己的梦想,他要脱离父母给他画的平庸的生活框框,他要追逐财富,过上舅舅一样的奢华生活。

泰利也一样,他爱他的女友凯特,凯特看上了一栋他们暂且买不起的房子,但他要为她挣到购买房子的钱。

然而,他只是一个修车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好运”,赌博时候的好运。

而泰利的生活就跟他赌博的结局一样,赌徒的命运注定了要输多赢少。

欠下巨债的泰利不但无法让凯特过上好生活,而他的高利贷债主更可能伤害他的爱人……即便泰利是个信仰“上帝”的惩罚的人,总有一刻他听从了心中欲望的指引。

他们胆战心惊地走上了杀戮之路,可一切竟出人意外的顺利。

没有人发现他们杀人的痕迹,警方毫无头绪。

这是一桩完美的谋杀案。

而伊万也获得了舅舅的资助,安吉拉向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他的酒店投资事业也开始风生水起……如果泰利愿意,他的凯特也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舅舅会帮他还掉赌债,他们的房子会买下,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体育器材经营店。

这个时候,连故事之外的我都为他们光明的未来高兴,那个局外人静悄悄地死去,他们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切那么美好。

可是,这种同情是可怕的!

这种针对一方的美好结局是自私的,而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血淋淋的事实,那就是伊万和泰利可能的美好生活都是建立在“谋杀”犯罪这个前提上的!

这个兄弟俩是通过犯罪来获得改变生活的资本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择手段获得成功的阴暗信号,反正当我意识到自己竟然对杀人者带着浓厚的同情的时候,我害怕了,恐惧了!

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了这样的力量,我会不会也去“谋杀”?!

泰利的自我忏悔和赎罪情绪在整个光明的电影里显得那么微弱,连与他最亲近的凯特也将他的“良心”视为一种病症。

在以寻求成功为目的的生活里,良知的声音显得那么弱小。

乃至我这个看电影的局外人都放弃了思考它的可能性。

泰利如果死了呢?

如果真的如舅舅所愿泰利也被自己的亲兄弟伊万杀死了呢?

我不敢想象如果电影以此为结局会怎样。

我可能会为伊万高兴吗?

连他们可恶的舅舅的罪恶也一并抹杀不谈?

所以,某种意义上我感激伍迪·艾伦,他太伟大了,他看透了人性的丑陋,但是他没有让人因此沉沦下去。

他没有让丑恶得逞,当然他也没有像好莱坞一样宣扬“邪不压正”的乌托邦,他只不过尽自己所能,用一场意外拯救了一些旁观者地灵魂。

伊万与泰利的死亡确实令人唏嘘,可是对于“正义”来说这何尝不是最好的结局呢?

真实是残酷的,凌驾于生命权威之上的真正凶手“舅舅”在两个侄子死后更加深了自己生存环境的安全,不出意外,他将如他自己策划的那样,逍遥于对谋杀案的制裁之外。

而失去两个挚爱孩子的父母将充满痛苦,他们的爱是真实深沉的,而正是这种深沉才使得他们死亡变得更有意义。

于他们父母而言,自己的孩子死去可能比被法律审判更高,如果他们还是遵守世俗道德的话。

而泰利爱人凯特的悲哀也必定是真实的。

她对泰利的爱也是深刻的。

安吉拉的将来也不难想象,她会悲伤一段时间,但是她有自己的成功欲望,她会继续走向上的道路。

也许接受导演、编剧的潜规则,也许和侯爵之子结合……一切都有可能。

唯一不可能的是,她会为伊万守人妻之孝。

这里还有一层,就是被兄弟二人杀害的伯恩斯先生。

于伊万和泰利而言,伯恩斯完全是个与他们没有任何交集的路人,但是因为他是他舅舅的敌手,他掌握着可能置他们舅舅于死地的证据,而他们的舅舅则握着这两个侄子的未来……这种间接的关联,使得兄弟俩能忽略人心的善意而直达自私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夺取一个无关乎自己生活的人的性命,于他们而言不会有悲伤,如果不被查处,也不会有恐惧。

可是,伯恩斯先生那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呢?

她还在家里等自己的儿子来吃晚饭。

对你而言没有感情交集的人或者事物,你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去伤害他们,这在你不会带来你心灵的波动。

但是,任何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轨迹,你不在乎他的生死哀乐,但有人需要他爱他与他生死相依。

这种追问也是律法之外的,是灵魂和信仰上的事情。

最后泰利悔过了,他重新看见了那个“上帝”。

他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其实舅舅逍遥法外,伊万风生水起都严酷地证明了,上帝可能并不会时时都作出正义的裁决。

但是泰利却唤起了他心中的上帝,与其说那上帝是宗教的神灵,不如说是他作为人的“良知”。

没有人审判他,但自己却要审判自己。

泰利死了,他的死是他自我审判的结局,也是昭示给我们这些可能已经步入伊万心路上的旁观者的道理。

伍迪·艾伦最终都没有跳出来审判,他只不过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残忍与无奈。

但是,他却给了我们自己一面照见自己灵魂的镜子。

我照见了自己的丑恶,不知道你看见了什么?

 10 ) 关系千万重

手头上正看黄仁宇先生的《关系千万重》,顺便拿来做标题。

为了还债,追姑娘,兄弟俩实施了一场谋杀,杀人进行得很顺利,尽管是第一次,倒也没费多少力气。

只不过,原罪做祟,致使弟弟放不下杀人的包袱,罪恶感恶梦般时刻在他左右守侯,他想认罪,他想放下心灵的煎熬。

相约最后一次谈话,却双双死在那条让他们充溢幸福感的船上。

一场不幸福的开始,成为一场不幸福的终点。

关系千万重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之间看似并无关联,实则有千丝万缕之联系。

你埋下了罪恶的种,收获的必然是苦果。

当然,伍迪艾伦其实也在探讨亲情、秩序、金钱彼此之间的关系。

它们如此错综复杂,暧昧不清。

《卡珊德拉之梦》短评

老头的正剧能不能不要这么无聊。这片子唯一出彩的大概就是配乐了。

2分钟前
  • Shin
  • 较差

失望!

4分钟前
  • 有多远走多远
  • 较差

囉唆。

8分钟前
  • HurryShit
  • 较差

Woody Allen的这个电影有点严肃啊, 不过还是有一定喜剧元素的。

9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还行

第一次看woodallen

14分钟前
  • Lane_
  • 推荐

看跪了啊。。看怒了,不知为何。

16分钟前
  • pedx
  • 较差

Colin Farrell依旧那么纠结...

19分钟前
  • 萧鱼
  • 推荐

和黑帮龙虎斗一样舒服。比赛末点或塔罗牌杀手更胜一筹。

20分钟前
  • JKL
  • 力荐

伍迪艾伦的标准配乐。

24分钟前
  • 蓝霉沉皮
  • 还行

我爱两个意气风发的老头的电影,一个叫Clint Eastwood,另一个就是Woody Allen。

29分钟前
  • 力荐

伦敦三部曲,平庸三部曲。

34分钟前
  • 熊仔面
  • 还行

这一部真心渣了..除了对白里关于中国的评论很到位,基本没什么亮点

39分钟前
  • 核桃很睿智
  • 较差

这哥俩永远在patry上讨论谋杀,然后用自制的木头疙瘩枪,居然做出了一桩完美的谋杀案。-“中国人会对美容手术那么感兴趣吗?”-“他们现在可是资本主义了,他们比我们还要资本主义的多。”第十五部伍迪·艾伦

41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这个和其他woody比起来真的不咋样

46分钟前
  • noise
  • 较差

老头其实有其他的犯罪电影,不过这是类型劲较重的,配乐即可看出不同,平常都是爵士乐那个调调,整体有点弄巧成拙,密集的台词反而无趣了。

50分钟前
  • 樂啊樂
  • 较差

兄弟

55分钟前
  • 飞快活
  • 还行

Ain't life grand?

56分钟前
  • agean
  • 力荐

英国话剧似的,伊万和结局加分了。

58分钟前
  • 僵尸太疲惫
  • 推荐

其实我觉得一般 也没太有内涵

1小时前
  • Supernova
  • 较差

这算啥结局

1小时前
  • 居然可以改名字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