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爱港片的一天!
少看喜剧,如此一部荒诞佳作。
无蒸鱼你演喜剧也这么好笑死我了。
出乎意料的好看,好笑,温情,深深的凄凉。
虽然我一向是喜欢悲剧的,但还是觉得结尾公主的自杀有些败笔,逻辑也不大通,或许这样更有教育意义?
着重夸一下配乐,给影片增添了百分之五十的荒诞和戏谑色彩。
反复出现的过山车既像刺激的赌桌,又像一个接一个的反转。
赌桌上春风得意几天后回去坐牢的印尼人,赌场门口日日讨钱头发花白的赌徒,起哄着收高利贷的小黑社会…共同构成了澳门的别样风景线。
公主和舒奇是两个善良的烂人,颠沛流离一场,终于不再孤独。
公主终于又获得了快乐,在残留的一点幸福余温中死去;舒奇终于睡了个好觉,得到一切后又失去了一切。
黄粱一梦,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坐到了赌桌前麻木的下注,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
珍爱生命!
远离黄赌毒!
有人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也有人说“久赌必输”“赌博”这个概念怎么起源的我不是很清楚,然而他怎么发展壮大的,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身边的人,或者是让自己活在别人的故事中的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例子来为赌博证明。
很多人都知道赌博不对,但是为什么那些赌徒们即使知道也不能停手?
这个问题或许才值得我们深究。
赌博的核心是什么?
为什么那些赌徒们不能停手,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算是个答案吧。
能不能让你满意,请往下看。
《一个滥赌的传说》是麦子善导演早期的电影,影片由吴镇宇主演,讲述了的是一个职业赌徒的故事。
舒奇这个温柔的名字下面却一点都不温柔。
他是一个职业赌徒,经常去澳门赌博的舒奇有一次跌了跟头。
在输光了所有的钱之后,就连一百块的救命钱都弄丢。
举目无亲的舒奇只能求助于自己的女友雪。
殊不知他的求助却助长了雪离开的步伐。
落寞的舒奇拿着女友给他的三千块开始了一段奇幻之旅。
他先是用这三千块赢了十几万,然后在KTV中遇到了同样落魄的女人公主。
公主有一个玻璃骨的弟弟要照顾,因此只能委身KTV工作。
舒奇认识她之后,人生就像是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先是输光了钱,后来却赢得了一份爱情。
再后来,在起起落落之余,舒奇感受到了宛如赌博一样的快感,这种感觉让他在短短数日之内就经历了一次次过山车一样的事情。
最终,黄粱一梦的舒奇还是醉倒在了赌桌之上。
久赌必输,越是关键时刻,自己越是把握不住。
麦子善更多的身份还是徐克黄飞鸿系列的剪辑师,然而这个身份之下,麦子善的这部作品实际上并不俗。
虽然本片的剪辑很精彩,但本片的故事内核以及如何展现这个故事内核似乎是更精彩。
赌徒的心理被把握的很好,同时又有着一件有意见的小事情来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对于本片而言,麦子善的全程把控可以说非常精彩。
吴镇宇的演绎自然很过关,这一点不谈。
为什么不谈,因为我们接下来还是要说说本片的主旨内核,一个赌徒为什么明知道久赌必输也不收手。
因为吴镇宇出神入化的演技让本片的角色舒奇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他塑造的这个角色基本上囊括了赌徒的一般心理。
作为一个职业赌徒,吴镇宇本身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底线操守的,给自己留一个回家的票钱,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赌徒能做到的。
从这点看来,吴镇宇所饰演的这个赌徒舒奇是不一般的。
这是人物的一般属性基调。
影片之后的发展一定意义上颠覆了这个基调,我们才会感觉到震惊。
那么是如何颠覆的呢?
本片中穿插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赌博剧情,吴镇宇想要用自己女友给的钱翻身,这是一次失败后的尝试,这个尝试洞穿了赌徒的一般心理。
低落时要发泄,赌博给予的刺激可以抵挡一切。
这个时候的吴镇宇赢了。
用三千块博得了数十倍,他本身是开心,但是刚开到高点的过山车很快的就来到了低谷,自己熟知的老鸨们不是惨死就是离世。
赌徒舒奇的心情再一次的跌落到了低点,但这一回的绝境求生却并不那么顺。
公主出场后,吴镇宇开始了自己的霉运。
赌博输光了所有,还欠下了外债,不过好在这个事后的公主给予了自己一种刺激,之前一直没有人理会的他突然有了一种牵挂,这是公主给予自己的,这种刺激使得舒奇再一次坐上了过山车,且达到了高点。
然而意外再一次来到了。
公主的弟弟无疑给了他一种自信心上的打击,本来可以和公主发展一段恋情的,但是她弟弟的病却成了现实中无法逾越的障碍。
于是,过山车再一次跌到谷底了。
而这个时候的前女友给了他双重打击。
舒奇的心情糟透了,但意外又是不期而遇。
偶然得知自己和一个大佬的血型相匹配,而为了大佬捐肝捐肾后可以获得一大笔钱。
舒奇的赌徒心理又来了,而这一次的意外,也成功地将舒奇的人生推到了顶峰。
他用着自己的好运气赢得了一切,但最终却败给了时间,败给了一个看不见的双手。
他赢得了该赢得的一切以及不该赢得的一切,但只不过是赌了一边,另一边,公主也赌了,她却输给了舒奇。
这部电影的主旨很明确,赌博就像是过山车,刺激之后必然是低谷,而两个人如果在赌,你赢了必然是我输。
没有善终的赌徒才是真正的赌徒。
什么久赌必输,小赌怡情,大赌伤身都不过是借口。
赌博就是赌博,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终点和结束。
舒奇他们知道吗?
自然比一般人更加清楚,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去赌,因为他们是赌徒,过山车才是他们的追求。
……你好,再见
“赢钱固然好,但不是最兴奋,最High的就是生死一线,赢输未卜的时候那种刺激的感觉……”职业赌徒舒奇坐在澳门赌场百家乐台前,伴随着画外音中兴致盎然的自白,响起的是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过山车“我叫舒奇,从小到大,我都好钟意过山车。
我喜欢那种刺激,大起大落的感觉……”26岁之后,舒奇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职业赌徒。
当我们乘坐过山车的时候,急速的翻滚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不真实感,那更像梦境而不是实人生——而这种感觉恰是舒奇的最爱。
舒奇何许人也?
奔三的男人没有一份正经工作,整天徘徊在马场与澳门之间。
他会因为吃混沌面没钱付账Call女友来买单,会为了回家的路费骗老婆婆的钱,也会眼看着朋友因为自己挨打却不敢相救。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因为赌钱所以没有朋友,还是因为没有朋友所以赌钱。
但是,“有赌未必输”,这是舒奇的口头禅,他相信上帝的骰子总有一天会撒中自己。
不论输掉多少,与所以赌徒一样,他相信总有一把能全部赢回来。
片中,过山车一共出现六次,每一次都出现在舒奇际遇中悲喜的拐点,成为串联故事的线,亦是导演直接说话的媒介,意即:人生如过山车般起落,一切皆不在掌控之中。
玩骰子的儿童赫拉克利特说:“时间是一个玩骰子的儿童,儿童掌握着王权!
”这个在阿耳忒弥斯神庙旁和孩子们一起玩骰子的哲学家,无比清醒地看到,世间一切的成败悲喜,不过取决于上帝随意的一掷。
而舒奇就随着这颗命运的骰子上下翻滚,至死方休。
当舒奇的自尊心被女友的3000元“肉金”狠狠折磨的时候,一张打错的马票却让他赢了一次——精心挑选的号码毫无意义,他人偶然的失误却让舒奇终于踩上了命运的步点;到夜总会找女人,却发现自己的老相识不是死了,就是进了监狱,最后来的是个“重量级摔跤手”;被高利贷关在黑屋,苦盼“公主”的干爹前来赎人的时候,等来的是直升机上莫姓老翁心脏病发丧生的消息;在赌场用290万去博10万,以为稳赢却输了个精光……另一个赌徒在夜总会昏暗的灯光下,舒奇认识了公主。
巧的是,她也是一个赌徒。
而且一开始就赌输了一把:在发现男友跟姐妹偷情之后,相信姐妹的哭诉而甩了男友,结果姐妹第二天就挖走了她所有女孩。
第二次见面,是在澳门高利贷的黑屋里。
迫于无奈的公主,又一次下了注——这次是她自己。
如果不是曹达华扮演的干爹突然以“万佛朝宗”的姿态暴毙,她这次又会输。
但人生就是这样不可捉摸,你想要控制它,只能是妄想。
曾经的舒奇正是这样,从来没有想过控制和反抗人生,他只是麻木地被命运牵着走,直到认识公主。
最大的赌注“上帝给他的一切,三个不幸就彻底毁掉了。
”公主的弟弟得了“玻璃骨”,轻微的碰撞就会让他骨折,另外,他的脑部还有一个肿瘤,随时可能破裂。
正是李灿森扮演的弟弟,让舒奇看到了命运的另一面。
“我原来以为上天只会作弄我,没想到作弄你弟弟作弄得更厉害。
”公主的弟弟15岁就会考毕业,兴趣广泛,一表人才。
现在,他却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没有未来,没有前途,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原来,命运给我们的一切,都是随时可以取回去的。
我们只能以塞涅卡的态度来面对:“我把命运女神给我的一切,财富、地位、亲人、朋友乃至自己的健康,都放在另一个地方,以便她随时取回而不打扰我。
”与自己的世俗遭遇保持距离,站在更高的位置看自己的人生,才能得到一种超然的眼光。
或许,正是获得了这种超然的眼光,舒奇才有决心下了他这辈子最大的一次赌注:一个肾、三分之一的肝。
生还的几率是:30%。
配乐的突兀与和谐本片的配乐突兀而又和谐,突兀的是在所有紧张、悲情、惊悚的桥段里,配乐都是欢快的弦乐和轻舞曲,似乎令人莫不着头脑;和谐的是所有欢快的配乐却那么契合本片“人生如梦境般不可捉摸”的主题,令人回想起《海上钢琴师》里1900第一次在弗吉尼亚号船舱里弹奏乐曲,并让钢琴随着海浪的起落而滑行的情怀。
人生不过是梦的碎片的组合,没人能清楚地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是一场梦。
所以,为梦的碎片配上欢快的音乐,哪怕梦里尽是悲伤和失落,给人和谐的感觉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片仅有的两次悲伤的配乐,都是源自“孤独”。
第一次,在澳门码头,公主被干爹带走后,舒奇问自己:“为什么每次到最后,都剩下我一个人?
”欢快的音乐逐渐平缓,继而是短暂而阴郁、落寞的伴奏;第二次是在最后,公主自杀后,舒奇又一次彻底孤独了。
在一阵悲怆的重低音过后,舒奇只能选择再次投入人生的大赌场,欢快而又麻木的音乐又响起。
细节的喜剧与整体的悲剧叔本华曾表明,人生从整体来看,一定是一场悲剧;但是从细节上看,却有可能是喜剧。
《一个烂赌的传说》的基调正是如此,全片接连不断地上演荒谬、诙谐和黑色幽默的片段,虽令人捧腹不止,但这却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剧,一幕人生的悲剧。
死里逃生之后,发现深爱的人为了追随自己而自杀殉情,人生跟舒奇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
从最初打错的马票中奖,到“干爹”吃了蓝色逍遥丸后暴毙,再到舒奇意外地保住一个肾和三分之一的肝,一个个喜剧的桥段却揭示出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的一切都是“偶然”,包括我们的存在。
面对命运,人是完全无奈的。
一切的选择毫无意义,因为最终的决定权根本不在你我的手里。
人生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赌场,每个人都被迫在里面下注。
公主死后,颓废的舒奇又一次回到了赌场,在一次次投注中体验过山车的快感。
其实,你我不也一样?
在人生的赌场里被迫永远赌下去?
整个故事里,过山车的起起伏伏一直贯彻始终,不时地暗示着人生的际遇。
但是关于命运的无奈却不是故事带给我的最大感慨。
我最好奇的是,人到底是在何时影响了自己的命运的?
舒奇生性是个赌徒,这可算是上天安排他走上这条路。
烂赌的本质是只要有命就不会停止。
似乎只要有这个设定之后发生的一切就顺理成章。
没错,无论是钱、爱情、兄弟,没有一样是舒奇认真看待的,只是在看天何时收回这些本来就是凭运气来的东西。
所以他从来未曾真正操心过要如何保留这些,从未想过要离开赌场。
欠高利贷、女友离开、给兄弟添麻烦、骗阿婆钱等等又怎样?
可是,直到舒奇爱上和他一样烂赌的公主,直到亲眼看着兄弟几乎被人打死,他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也是有责任的。
于是他决定为他们做点什么。
只不过赌鬼只能去赌,也只知去赌。
虽然烂赌都知道赌就有输,但是都会义无反顾。
也许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没什么输不起。
就好像老早以前的老太太已经知道骗子伎俩,今日还有人被骗。
老早前人已经知道失肾后果,今日还有人卖肾。
人生处处是赌场。
舒奇也许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决定用命来赌。
只是这一次,赌资却是别人的命。
当公主的尸体和充满爱意的遗书出现在舒奇眼前时,他哭的那样悲痛欲绝。
我好想知道那泪水中出了悲伤之外,是否还有悔恨?
我好想问问舒奇觉得自己这次是赢还是输呢?
而他会不会还是无所谓地说输了什么都没关系呢?
故事的结尾,舒奇还是回到了赌桌上。
仿佛已经回答了我的疑问。
由此我终于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回事。
同时我也终于找到此文最开始的问题的答案—原来人从一出生到死都在不停地做着自己影响自己命运的重复动作。
我曾想象过如果舒奇不告诉公主真相,自己又永远回不来,给她留下的是希望?
还是无情的等待?
同样的,如果换了是别人,会不会对舒奇的离去刨根问底?
还会不会为舒奇的离去割腕自尽?
这一切性情、一切行为是否也是命运安排?
如果的问题太难回答,但是有些注定确是避无可避。
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当你知道你想要的生活上天不会给你,给你的你又不想要的时候。
从这点来看,赌徒真是比很多人要幸福得多。
他至少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别样绚烂,至死不渝。
说到这个故事的口感,我觉得真的很幸运。
我有足够时间并且有这么好的机会仔细地品尝到了如此优质的一桌文化盛宴.。
让我摄取了营养也提高了口味。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在边吃边谈生意的时候把味道错过了,把吸收忽略了。
对他们来说或许价格排场比菜肴本身重要太多。
不过这样的初衷早已和吃饭没什么关系了。
其实吃饭有时也像一场赌博,好不好吃要试。
不过试过也不一定知道,因为味蕾发育好不好也一样由不得人愿。
既然我自知味蕾正常,没道理不去吃点好的,享受发现和咀嚼的快乐。
然后把美食推荐给同道,在尝尝分享的滋味。
影片内容还是比名字好太多了。
如果不是因为关注吴镇宇,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看这部名字听起来跟它的主角一样普通到有点俗气的电影。
大概是肤浅吧,以前看电影的时候,期盼的主人公都是顶天立地、无所不能的英雄,哪怕他们一开始被人万般欺辱,总有拨云见日,时来运转的一天。
主角即使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那也必须是具备高富帅条件的普通人,方觉得电影赏心悦目。
可惜,吴生的角色,除却黑帮片,却大多都是从外表到能力都及其普通的人,普通到放日常生活中绝对能被淹没在人群中不引起丝毫注意。
而吴生,也甩开了外貌的包袱,收敛了他自身的气质,将这些角色演绎得实打实的普通,这大概也是我一直错过他的原因吧。
舒奇的外表不帅,甚至颇具屌丝气质;事业无成,终日混迹赌场,却也未修成赌神,经常输得只剩一张回程的车票钱;他也没有光辉伟大的思想,面对生存的困境他也会去骗老人家的钱,面对垂死的老人,他也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放弃帮助他。
可这样一个看起来百无优点的男生,却还有个肯为他挨打的兄弟和为他买单付房租的女友(虽然女友终究还是弃他而去但不管怎样也容忍了他很久),又是为何呢?
舒奇性格中的闪光点随着故事的展开而逐渐浮现,他虽然在好友为自己被暴打时吓得躲起来不敢现身,却终究在有能力的时候记得将好友受到的伤害一拳一拳还给对手;虽然女友弃自己而去,他还是担心她所托非人,在她现男友前维护她的名声;在逃亡过程中,他坚持与只见过一面的公主共同进退……所以,哪怕他外表再平庸,哪怕他再滥赌,还是一次次地收获了友情和爱情。
整个故事随着主角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展开,但是主角却没有彻底的咸鱼翻身,每次刚有点起色,却又随即被打入谷底——他还是那个平凡的赌徒,在起起落落之后还是只身一人回到了那个赌场。
但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人生写照呢?
没有万人景仰的传奇,没有花好月圆的童话,只有简单的柴米油盐,悲欢离合,独自品味。
但是,即使被打回原点又如何呢?
哪怕一无所有,重新开始,却因为有了那么多经历而丰富了自己的忆思,前方依然会有爱和希望在等着自己吧。
真好,真好,是不是因为太久没看过这么纯粹的港片,所以翻出老片来依旧惊艳。
小人物,胆怯,懦弱,无能,连自己都无法主宰,根本看不到希望,多少次以为命运会反转,结果没有,依旧按照它固有的轨迹往前行。
这讲的是你的故事,或是我的故事,或是我们身边某一个我们熟知的谁的故事。
那是一种叫人绝望的窒息,而正是这种窒息,给了我们一种难以言喻的观影快感。
每次,当我看到他们的命运快要反转的时候,我就觉得,主创还是同情这些人物的,但是他们却不会因为道义上的关怀而去强行地改变他们运行的惯性,所以到最后,依旧没有救赎,没有希望,一切所发生的事,如同未曾发生,却又都已经发生。
所以我依旧觉得,吴镇宇和关秀媚在走廊上往房间里走的那场激情戏拍得很漂亮,纵然我知道也许事情不会那样发生,但是我喜欢这样的港片味道,不管是什么,他们会把一个东西直白且粗粝地展现,而且他们就相信,这样的东西会感动到我们,而我就真的就这样,被他们感动。
真好,真好,是不是因为太久没看过这么纯粹的港片,所以翻出老片来依旧惊艳。
《一个烂赌的传说》前面我都可以当喜剧片看,人生无常嘛,用近于荒诞的夸张表达反映一个烂赌的人生。
但结局可不可以不要辣么惨,甚至最后有点煽情,虽然我知道这样的结局才最能够表达人生大起大落,变化无常的这个点,可是看完久久不能从悲伤中出来,就真的很想把导演拉出来谈谈人生,然后把他打扁。
那句“九点钟,我和阿奇一同上了天堂”真是哭成狗。
文/石头记
印象中,香港电影有一派素以赌片著称。
但很少有像《一个烂赌的传说》 这样,集中描写一个烂赌鬼的生活特性,他的传奇命运,为一个赌鬼立传的影片。
该片没有像以往的香港赌片那样卖弄赌术,没有精美包装和名牌格调,也许正因如此,片子不大流行,罕有影迷。
而实际上,这是一部不错的港片。
《一个烂赌的传说》,2001年公映,是一部剧情、动作电影。
由麦子善执导,吴镇宇等主演。
麦子善的名声不响,但是大家如果知道他与《黄飞鸿》、《笑傲江湖》、《倩女幽魂》等名片有关,定会对他侧目而视。
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导演或编剧一栏,他是剪辑师。
麦子善素有香港金牌剪辑师之称。
2001年麦子善摒弃了以往的商业电影手法,转而用糅合性极强的文艺片形式讲述了一部十分有趣又极度灰色的赌徒电影。
观看整部片子,我最感兴趣的是,片中不断一一运用闪回一一展现过山车的画面,正如吴镇宇所说:人生就是过山车,谁知道下一秒是上还是下。
又或许人生也像赌博,输和赢并不由自己决定。
前一秒天堂,下一秒就可能是地狱,谁都无法预测你将来的模样。
所以,请一直向前走,不要回头!
(2020-3-10于宁波)
文字很难讲清我何以那么喜欢千禧年前后的吴镇宇。
1999年他拍《爆裂刑警》,我形容他脆弱而温暖的眼神杀人诛心;还是99年的《枪火》,我感慨他的角色既艳光四射又天真无邪;2000年《救姜刑警》上了,我觉得他身上有种让人看一眼就能得到拯救的气质;再来是《梁山伯与朱丽叶》,我可能为这个人真的竭尽了溢美和爱怜,我说“我真的特别希望吴生可以幸福下去”。
到今天补完了2001年、麦子善拍的这部《一个烂赌的传说》,大概也算完整地陪他在荧屏上走过了世纪交替。
站在二十二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内心却像涨潮一样涌起澎湃热烈而不合时宜的感情;像是希望上升的海平面能将割裂的岛屿重新连接一样,希望能泅过这些时间的错过回到他的身边去。
不为什么,只为了那双成人般寂寞和孩子般天真的眼睛……只有千禧年前后的限定吴镇宇拥有那样的眼睛,如同黑洞一样装着巨大的渴望。
在这么多部花样百出的动作、警匪、爱情、悬疑甚至喜剧戏里,释放出同样引力惊人的磁场;好像把自己整个人都投掷其中也不可惜,只要他别再用那种让人心碎的眼神远远张望。
某个意义上我特别感谢麦子善请来吴镇宇拍这部《一个烂赌的传说》(麦子善本人应该也对此心存感谢),这个关于赌博、关于爱情、关于最疯狂的命运和最深刻的孤独的故事片,从写出来的时候可能就注定是吴镇宇才可以演好的戏;那两三年里他在荧屏上贡献的所有角色如同串珠连线,汇集全部的最疯癫和最深情,才练就这个故事里的主角舒奇。
想想其实真的很有趣。
我觉得《一个烂赌的传说》像童话片,因为它的角色都全部都没有正常的姓名——吴镇宇演的无业赌徒叫舒奇,关秀媚演的夜店妈咪则叫香香公主(用粤语讲是笑她逢赌必输),姜皓文演的高利贷债主甚至用一个英文谐音冷笑话起名:飞士哥,aka FACE OFF,配合他忽然翻脸催债的黑面神表情,同一个烂梗玩多少次都让我笑破肚皮。
而那里面形形色色的各种人,好得像童话,坏的也像童话,倒霉的可怜的横死的都不真实,连关秀媚最后死得也像童话,烛光、玫瑰、白裙,好像吴镇宇再吻她一下她应该就会苏醒——像童话的意思是说这一切编排都天真烂漫、脱离实际,而且又不具备什么切实的攻击性。
不像王晶动不动给你来段砍手啦、尔冬升动不动来具干尸啦、林超贤又突然脑子抽筋要拍些灵堂鬼片啦……比起那些口味重、情感重、给观众的冲击也很沉重的港片名导演,我喜欢千禧年电影的地方也是它们的举重若轻。
哪怕这是第一次看麦子善的电影,听到关秀媚边抽烟边笑着说“好人怎么那么容易死”,也足够让我充分了解这个人的装疯扮傻背后的确在telling something……这部看起来荒谬又耍宝的剧情片想讲的其实是很多东西,而千言万语又完全可以浓缩在吴镇宇包罗万有的双眼里。
在无数的暗喻和意味深长的对白里最触动我的是这部电影两个很小、很不足道的细节:第一个是舒奇醒来看到公主还在身边的时候,他的独白说“那一觉我真的睡得很好,那是第一次我醒来以后还有人在我旁边,我真的觉得非常幸福……”他那么想着的时候把手指搭在了公主环抱他的手臂上,像唱童谣哄孩子入睡的大人、又像心情大好而喜形于色一样,温柔地、轻轻地敲击……那一刻微小而亲昵的skinship真的好像从天而降的蜂蜜一样淋满我心里。
另外一个桥段是他走下楼给公主买早餐,他问买点什么可以表达满满的爱?
茶餐厅老板说,猪心猪肺粥咯,说女生是他的心肝宝贝嘛。
舒奇说:……那她会不会觉得我在说她是猪?
老板又说:那就菠萝油。
舒奇问:菠萝油和爱有什么关系?
麦子善真的很幽默,菠萝油也是一个又烂又俗的谐音烂梗。
但其实梗是什么根本不要紧,对我来说真正动人的是舒奇提的那个问题:菠萝油和爱有什么关系?
应该没人这么想事情。
应该连导演本人也没有打算这样讲事情。
但我还是不能自拔地为了这一句简单到不行的普通对白好动情——他渴望和爱有关系。
那样一个一无所有、只是不断从挥霍无度的赌博和没有理智的激情里寻找刺激的职业赌徒,他也会问自己:“我究竟是因为赌博才没有朋友,还是因为渴望朋友才去赌博?
”当他真的拥有一段爱情时,他希望自己做的一切都和爱有关系。
他要公主从梦里醒来时见到热腾腾的早餐,他要连这个早餐的名字都能映衬他内心满溢的、像报复一样疯长的爱情。
其实全部的全部都和爱有关系。
《一个烂赌的传奇》虽然情节曲折、不得善终,但却终究是一个童话那样让人看完只有启迪而没有伤害的好电影,因为麦子善想讲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希望去爱的人怀着爱意的各种事情。
他为爱遭受伤害,为爱伤害自己,为爱违法,为爱发疯,为爱做了那么多疯疯癫癫好像喜剧的事情,但他从头到尾都只是怔怔地睁着一双游乐园小孩里仰望过山车时的眼睛——很多人说这部电影里从头到尾不断闪回的过山车画面充满深意,我也同意;可是有时意义未必是那么复杂那么沉重的东西。
我看到舒奇就只是一个想要快乐的小孩而已。
世界疯狂无序,但他要搏的无非只是那一秒爱意。
电影看完了很久我还是为男女主角最后戏剧性的彼此错过而觉得难以置信,但当公主再一次对着镜头说:和你在一起我真的很开心,那一刻我终于想起来,开心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我想起舒奇前夜问她:我们今天要很开心很开心,好不好?
明天会怎么样都不重要了,一掷千金作一铺豪赌的风险也不重要了。
一个烂赌的传奇其实不是他在赌桌上赢得几多真金白银,而是当他最后一个人回到赌桌上,恍惚还是能感觉到他最爱的那个人在他身边的一刻温馨……成人坚持还要活在童话里的结局可能注定就是悲情,但不管再多少年过去,荧屏上的吴镇宇多么真挚而热烈地渴望爱的眼神还是如此让我动魄惊心。
好中意。
让我像舒奇对公主告白时说的最简单但是最真心的那句话一样,说:吴生,我是真的好中意你。
谢谢你演了这些作品。
新千年之初,《无间道》还未横空出世。
赌片这个类型早已拍不出新意,市场的萎靡使得香港影人处于迷茫。
不!
整个香港人都在迷茫。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片透出了浓浓的现实感。
虽然导演用一种近似“白日梦”的方式做了美化。
但这种戏虐般得处理反而加大了同“血淋林”现实的对比。
更难能可贵的是,人物在戏里的悲剧命运成了港人在戏外的残酷预言。
我从未想过王晶在屎尿屁的潭水里,能种出这样的奇葩。
绝对是王导生涯代表之作!
好看 苍凉到如此。人生怎么不能猜到结局 再失败的人也有闪亮的时候。
从头到尾一场空,人生呐就是那么一场赌博,你以为你赌赢了,下一秒也许你就满盘皆输,彻彻底底。你是当之无愧的演技派,怎么就能演出那么复杂的人格来,能演到我心里去,和他一起感同身受。
当年挺惊艳的片子,二刷,归于平淡
整部电影拍的就像一个四天四夜的梦
故事一直在向着上扬基调铺垫着,但剧作者单纯的为了出人意料而无脑般的滥用着惊奇和转折,导致结尾狗血的殉情,这一败笔导致这部电影的素质急降。整部电影用了两个老人的死亡和太多的巧合,使影片可信度大打折扣。
王家卫拍赌片 估计就这样了
忽然想起来好像是在某一天昏昏沉沉地看完这个电影的,有点致郁的色调和氛围,吴镇宇懒懒地颓丧地说这台词,“人生无常”,在赌徒的身上简直是把这四个字无限放大。PS:只能说当年的关秀媚太无敌了,让人记忆如此深刻。
耍小聪明式的电影,想要通过遗憾来表达深刻,可这样一个又傻又无责任心又怂的烂赌男主,我实在深刻不起来,女主凭什么为这样一个人轻生,也是不解。
没什么意思,赌狗就是没事自己找罪受
人生何嘗不是一場賭局呢?每個人到最後都會輸精光。賭的過程先至系最快樂嘅。
在头晕的冬日下午偶然觅的不想看第二遍,但是会记住
为什么会八分?我平衡一下。
吴镇宇演这种神经质电影得心应手。
很无趣
我想说,10年前的港片都比现在的大陆片有诚意。
职业赌徒“吴妈”输掉了家产、输走了女友,最后在人生的赌注上起死回生,却失去挚爱,生不如死。一部沉迷赌博的科教片。过山车的剪辑隐喻不断出现,就像人生的大起大落,整体剧情稍显平淡,剧情发展也很无聊。只有“肥雪”的后庭花那段戏堪称亮点。
人生并不像过山车,而是俄罗斯轮盘
这部电影,三观有问题
意外的好看,妩媚的关秀媚
不太喜欢这种剧情,就有点点压抑。有一点点心情不太好。吴镇宇还是好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