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所看过的剧中,爱情描写最细腻、最经典的之一。
萧十一郎和沈璧君相识、相知、相恋、守望相助、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故事,实在太浪漫、太美好了!!
萧十一郎依依送别沈璧君这一幕,真是经典
依依送别
萧十一郎和沈璧君守望相助:
萧十一郎和沈璧君误会、分离:
几经波折,终在一起:
吴奇隆有一种独特的忧郁气质,在整个娱乐圈是唯一的。
他太适合古龙笔下忧郁、神秘、带点悲剧色彩的男主角了,可惜只演过萧十一郎 (如果能在30岁左右,演一次《小李飞刀》里的李寻欢,就好了,他太适合了)吴奇隆的萧十一郎绝对是最帅的古装男主之一。
吴奇隆的五官是所有男星里最精致的,他的脸小,所有的戏都在眼睛里。
(很多人喜欢连城璧让人无法理解。
于波长相一般,可能是衣服漂亮吧。
)
《新同居时代》,那时吴奇隆23岁,堪称娱乐圈第一帅哥
小公子听上去偏偏像个风流年少,倚马斜桥的翩翩公子,实则却是个娇柔多情,妩媚袭人的女人,而且是个危险的女人。
萧十一个郎只是被她轻轻一抓就已经快吃不消了。
若遇上的是别人,那些倒霉蛋自不消说,可她遇上的是萧十一个郎!
被猫轻轻一抓会有什么大不了?
小公子的百般花样在萧十一郎面前突然什么都玩不起来了。
要逃,逃得过萧十一郎的轻功吗?
要打,她更没有任何机会。
除了沈璧君,这世上绝没有人能伤得了萧十一郎。
猎狗若是追不上猎物,猎人一定不会让它好过的。
小公子把掳来的沈璧君抛给了萧十一郎,那真是给他按了一颗定时炸弹。
就算不爆炸,也不知道会引起多少连锁反应。
最危险的是小公子,再听她是如何说的:如果我以后要嫁人,就一定要嫁给你。
她是缠上萧十一郎了!
此言非虚。
要想让一个人喜欢你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若想让人不喜欢你,也是件令人没有办法的事。
何况是萧十一郎这样的并不难看的男人。
沈璧君是萧十一郎梦想中的女人。
她虽聪明,却不狡黠;虽温柔,却又很坚强,就算有再委屈的事情,也绝不会向别人诉苦。
小公子既聪明,又狡黠,既温柔,又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就算有再委屈的事情,也绝没有人可以诉苦。
说到小公子的手段,能想出那么多,那么绝,那么让人哭笑不得的鬼主意来,这世上绝找不出第二个。
当然这都归功于古龙大师的奇思妙想,创造出如此鲜明生活的典型人物。
那场要命的婚事的确让人哭不得,笑不得。
萧十一郎用彼之道,还之彼身,亦令人拍案叫绝。
然而小公子却是非常了解萧十一郎的一个人。
这世上了解萧十一郎的人能有几个?
连沈璧君都不能。
他们之间不知有多少次不信任、猜忌、误解……小公子却道:只有菊花是男性化的,它的清高如同诗人隐士,它不在春天和百百花争艳,表示它的不同流俗,它不畏秋风,正象征着它的倔强……她知道萧十一郎一定喜欢菊花的,因为他的脾气也正和菊花一样。
无论萧十一郎做什么都和别人完全不同的,世上也许会有第二个李白,第二个项羽,但不会有第二个萧十一郎,像他这样的男人,若还有女孩子不喜欢他,那女孩子就一定是个白痴。
被小公子喜欢上的人绝不会比被小公子讨厌的人好过多少。
她居然能把萧十一郎逼到跳崖!
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 ,有时不只是因为爱,也或许只是因为得不到他的青睐,得不到他的注意,征服不了他而已。
萧十一郎和沈璧君双双跳崖,小公子所做的只不过是扔一块石头,试一试山谷够不够深,能不能摔得死萧十一郎,其为人用心可鉴。
小公子只是逍遥侯的一个玩物,一件利器,她的生死从来不在他的心上。
一个从不被人关心,从不被人需要,也没有人会喜欢他的人,他的确已够悲哀的了。
当烂醉如泥的连城璧突然闪出袖剑刺进她的身体,她却向连城璧谢道,我真该谢谢你,原来‘死’竟是件这么容易的事,早知如此,我又何必辛辛苦苦地活着呢?她从未想到自己也和别人一样,也死得如此简单。
她也不过是个人而已,需要被关心,需要被爱,她也一样有痛苦,一样会悲哀。
她是坏,她却也令人同情。
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天生就是坏人的,小公子也不是。
可以不服从逍遥侯的人,只有死人。
可是一个人人生的路该怎么样走,无论多么无奈,每一个人都是有选择的机会的。
我们都该是无怨无悔的。
风四娘:全天下的男人看了我没有不着迷的,除了你萧十一郎:看来全天下的男人除了我,都瞎了眼内个啥:吴奇隆先生 在剧里最会勾引男人,骗钱的女人后来被你娶回家做老婆,还内个啥了哦……人家编剧不都替你指出生路了嘛你还是被迷惑了啊
既然无缘,何必结怨——记《萧十一郎》连城璧
现在电视剧流行翻拍,新版《萧十一郎》的播出引起怀旧,让人们对吴奇隆朱茵那版的《萧十一郎》又重新开始温故一遍。
也许,当年在懵懂之际,只知看男主与女主如何历经艰险最终仍在一起的纠葛,而今再回首,连城璧,却令人又爱又恨。
连城璧,于波饰。
刚出场的连城璧一袭白衣,以大家公子明门之后的身份待人接物,谦让有礼(不管真心假意,起码还没变坏)那年他年少英勇,娶门当户对的沈家小姐当世第一美人沈碧君为妻。
婚礼前,碧君遭劫,后来披着一件男人的衣服回到沈家。
婚礼进行中,萧十一郎到连家堡“大闹”婚礼。
连城璧虽然嘴上说相信碧君,却将所有事情记在了心里。
他怀疑并进而试探,他喜欢碧君的善良温柔,却怀疑她的忠诚。
因为怀疑,因为试探,因为故意装作的冷漠,他的温柔也时有时无,看似的真情也如同假意,自己终于将自己的妻子推向了萧十一郎的那一边。
当得知碧君为萧十一郎殉情跳崖时,他满心懊悔。
那一刻,他有泪,有真情。
“一片花瓣,是一声道歉”,片片花瓣撒向了崖底,那一刻,高傲的他终于学会了说声抱歉,虽然为时已晚。
他从碧君跳崖的地方扔下割鹿刀,那是碧君陪嫁之物,正如连城璧自己所说,留着割鹿刀,只会让人想到身为人夫的痛苦和难堪。
世人所争抢的割鹿刀在连城璧心里,远不如沈璧君重要。
那些年,连城璧用卑劣的手段学到了逍遥侯的武功,想要与萧十一郎一决高低,重夺美人心,可是,他用尽了计谋,费劲了心计,却人心尽失,连身边随他多年的白杨绿柳也不愿与他为伍。
“一块千年不化的冰,封锁着自己,也隔绝着别人”,有时连城璧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懂他的,也许只有沈碧君。
别人是进入不了连城璧的内心的,即使是他深爱的沈碧君 。
萧连决战之后,两人元气大伤。
沈碧君关切地问萧十一郎,而那一刻,连城璧拥有的,只是两个家仆,他费劲心力,却什么都没得到。
红色的战袍,鲜艳夺目,却染上了众多血迹他望着对面的碧君,是沧桑与懊悔,是无奈与深情
“至少你曾经,试过爱我”,最后的凝望,却是一场爱过之后的告别。
只是应了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还是里面司马相看的清楚,“既然你我无缘,又何必结怨”,爱恨两字,其实最难。
萧十一郎个人只喜欢这版 朱茵个人喜欢她的作品是射雕里的黄蓉 和这部剧沈璧君 马雅舒的作品喜欢她演的西游记后传白莲花和这部剧的风四娘、、、、、、、、、、、、、、、、、、、、、、、、、、、、、、、、、、、、、、、、、、、、、、、、、、、、、、、、、、、、、、、、、、、、、、、、、、、、、、、、、、、、、、、、、、、、、、、、、、、、、、、、、、、、、、、
又翻出来看了,每次看都会让我揪心得想哭,心疼萧十一郎。
以前的打戏真的是干净利落,没有那么多唯美慢镜头也没有大头和半身特写,骑马也是骑真马,而不是道具马,诠释纯爱也不需要那么多亲密镜头,镜头、台词、肢体动作足矣。
不管看几遍,我还是会意难平。
真的喜欢武侠剧,喜欢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
好庆幸我们之前有这么多好看的武侠剧啊。
从未想过自己会为小学时代不屑一顾的偶像剧写影评……电视剧出品时我小学三年级,当时还可算是 抱着大家闺秀的心态——犹如《红楼梦》中众小姐不可听所谓淫词艳曲。
如今阴差阳错从古龙的武侠世界路过,竟放弃赶Due,对着分集剧情简介凑着跳刷完了此剧。
所以四星评分建立在我跳过大量秀恩爱和雷剧情的基础上,如果整本看完可能会更低一些。
现在重翻十年前的电视剧,我觉得小时候看的放到现在的古装剧市场上许多都可以被捧为良心之作、一股清流了,难怪有人说以前是古装剧的黄金时代。
有两个小场景“鞭策”我刷此剧。
一个是沈璧君成亲时,虽路遇歹徒但平安到达连家堡。
二锅头大叔紧追着连城璧的跟班打听徐姥姥怎么样了。
小跟班不乐意:“人家看天下第一美人都来不及,谁会去看你的徐姥姥啊!
自己看,自己看……”然后大叔真的不看沈璧君,直奔姥姥去了。
姥姥对他爱理不理,觉得这样担心她也让她没面子。
有两个侍女搀着姥姥,左边的一个说:“二锅头大叔虽然老,但是有一颗火热的心……”。
大叔乐了:“是!
” 右边的侍女紧接道:“尤其是对咱们姥姥……”姥姥马上凶:“胡说八道!
” 大叔继续乐呵呵地跟在她们跑。
这段对白中大叔重逢的喜悦、羞涩,姥姥的“正经”,小侍女们八卦调侃的腔调都那么真实,令人忍俊不禁。
而那两个跑龙套的侍女连名字都没有。
二是萧十一郎回住处翻箱倒柜,找无字天书。
风四娘做了一桌菜正一个人吃,看到十一郎回来没有好气,不理他。
十一郎自己找不到,想让四娘帮忙,就靠在柱子上喊背疼(之前受过伤没好,正好借题发挥,十一郎这种硬汉喊疼是来卖萌的吧)。
四娘马上就扔下碗筷,跑去把熬好的药端出来,骂十一郎自找麻烦又不忘嘱咐小心烫。
十一郎喝了药直接来用手拈菜吃,又被四娘打手,说有筷子不用。
然后他就端起四娘的碗筷开吃(姐弟两亲密无间啊),四娘满腹牢骚,拌着嘴走向里屋帮他找东西。
刚要迈进里屋,四娘回头一指桌上:“你多吃点那个。
”然后进去专心找东西。
我就为了那个回头心惊、心疼。
明知道他的心在另一个女孩身上,他现在为了她遍体鳞伤,以后还要为了她往火坑里跳,你一边骂着他一边还要与他分担,还忍不住关心他、体贴他。
问世间情为何物呵。
编剧这般细腻,我百度之下发现是女生也不意外了。
她写剧本时45岁左右——经历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中年人和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写人、写情果然是不同的。
一部剧若要我称为好剧,它的人物和剧情设定都应当多元的,一枝独放不是春。
主角们选角都很成功,配角们许多也演活了,哪怕是非主线人物。
电视剧与小说对比下,我更喜欢电视剧有几点原因。
一、电视剧更加干净。
古龙自己就是个浪子,小说中有不少香艳场景,暧昧纠葛,身为女权主义者的我并不感冒。
二、电视剧对人物进行了重塑、美化。
小说中的沈璧君没有剧中的那么可爱,受礼教束缚更重,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信任十一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结识十一郎之前已有身孕(纯情观众对有妇之夫出轨应该更难以接受)。
小说中的风四娘更加狠辣、放荡,剧中的虽然偶尔卖弄风骚,不过算是俏皮。
小说中的十一郎更加残酷,也更加寂寞,是匹独狼。
三、电视剧降低了悲剧性(对喜欢看悲剧的这就成了缺点) 这点和第二条互为表里,毕竟性格决定命运——大家不再那般自虐兼虐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才可以讲得合情合理。
十一郎在小说中注定孤独,四娘懂他他不动心(两个人太相像以至于当亲人看吧),他爱的沈璧君并不真正懂他、信他,所以反复互相伤害。
按小说的性格走,他们等不到海枯石烂就该劳燕分飞了。
电视剧最终十一郎最重要的三个女人都找到真爱。
虽然冰冰红颜薄命,也算是大团圆结局。
剧中插入的不少插科打诨,也添加了喜剧色彩。
悲剧性降低连带的就是批判性降低。
古龙在小说中一再地塑造虚伪的众江湖大侠,和声名狼藉的侠盗对比,讽刺世间颠倒黑白。
电视剧中削减了大量反面人物,节奏紧凑了,也淡化了这一主题(个人意见,并没细读原著)。
编剧对小说的改编整体是比较成功的(避开雷剧情不看)。
十年前的剧感觉演员们真是本色出演,服装、道具虽然简陋,挡不住他们底子好、演技好。
里面的美人们没有今天泛滥荧幕的整形脸、浓妆、美瞳,没有堆砌的华服美饰,却都美得别具一格。
剧组可以穷,但是不能穷得没品位。
买不起绫罗绸缎,粗布衣服也可以讲究配色和谐;没有金钗玉钏,简单得体的发型也不会有损风姿。
有几分能耐拍几分戏,虽然不能高估为传世之作,导演和编剧等人也可以自谓无愧于心。
P.S.: 我看剧时更爱风四娘,结果发现十一郎和四娘的扮演者后来真的结婚了(离婚了是后话)。
艺术作品往往是人们的理想寄托,但反过来有时候想象中缺憾的,现实中却給它圆满。
可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想我是爱金庸甚于古龙的。
古龙自己重友而轻家庭,婚姻不幸,也难怪写得出李寻欢将林诗音拱手相让。
这样的男人,还有原著中的风四娘,当个朋友极好,若想再走近只怕要伤了自己。
第三次看吴版《萧十一郎》,依然感动不已。
也要感谢新版萧十一郎,勾起了青春记忆,重温那些年感动我们的故事。
这次重温之前,特意去找了原著来看。
古龙大师的作品,每次改编为影视剧都会大动,四爷版萧十一郎也不例外,剧情改得很大,例如:沈璧君由已嫁两年且怀有身孕的少妇改为订婚状态,萧十一郎多了一个父亲,而且是潜伏在连家堡的二锅头兄,白杨绿柳由被困玩偶山庄的两名绝世高手改为连家堡的老人儿,杨开泰由武林六君子之一改为憨厚的杨家马场少爷,而最大的改动是逍遥侯兄妹,逍遥侯哥舒天改为杨家马场主人杨天赞---杨开泰的父亲,连家堡的弃婴;哥舒冰,变成了连城璧的妹妹,连城瑾,本来是被自己的哥哥哥舒天推下悬崖,现在变成被连城璧推下悬崖;连城璧的身世,改为由连家抱养的孩子。
逍遥侯的手下除了令人胆寒的小公子,多了雪鹰灵鹫两位相爱相杀的兄弟,还有跟小小牵扯不清可能是姐妹最后倒向连城璧的素素姑娘;蚀心草和时辰到两味阴毒诡异又相克的毒药贯穿始终,原著中是没有的;还有割鹿刀,原著中只是一把锋利的宝刀而已,剧中改得加入了一些魔幻元素,有灵性认主人,只有护刀一族才可以拔开,断了之后可以自行接续。
尽管改得面目全非,但是人物塑造个性鲜明,情节环环相扣,原著中萧十一郎数次营救沈璧君、沈璧君误会萧十一郎灭门而刺他一刀、两人跌落悬崖、大亨酒楼耍酷风波等经典桥段都保留且神还原了出来,一众主角配角都塑造的有血有肉,个人还是非常认可的。
我想这部剧之所以风靡了十几年还是令人感动,自然有原因的。
1.整个画风是对的。
古龙小说中字里行间的苍凉寂寥,无可奈何的又执着不悔的爱情,这部剧在场景、配乐方面刻画得极好,变幻莫测的逍遥窟,世外桃源般的林间小屋,历紧沧桑却庄严肃穆的沈家庄和连家堡,以及杨家马场,场景主要在这几处之间切换,但是与故事情节结合极好,风萧萧兮的场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场景,配合上《转弯》、《江湖儿女心》等动人心弦的旋律,带入感极强。
2.人物塑造得好。
吴奇隆版萧十一郎,造型上虽然不像原著那么沧桑,但是很符合原著中描写的即便身处人群中也会有深深寂寥的感觉,有的时候像个大孩子,总体来说又是乐观阳光的,也是这缕阳光打动了沈璧君的心吧,最重要的是痴情专一,像原著中所说,狼一般坚贞不渝,无论沈璧君如何对他,无论外界如何看待他们的不伦恋,他总会在生死一刻保护着沈璧君,在她孤独的时候守护着她,不求回报,不计代价,也是即便在原著中也达不到的境界。
一个男人,他有着通天彻地的武功,机灵百变的智慧,英俊迷人的外表,明朗的赤子之心,有情有义,隐忍坚强,心里又只有一个她,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马娅舒的风四娘也是率性洒脱得不得了,对萧十一郎和沈璧君有情有义没得说,她对萧十一郎的爱也是不求回报不计代价的大爱,因为爱萧十一郎,爱屋及乌地保护和照顾起自己的情敌沈璧君,在萧十一郎和沈璧君数次分分合合中,风四娘总是先他人所想而想,从来没有一丝一毫趁人之危的想法。
原著中两人稀里糊涂睡在了一起的桥段被删,保持了这段情的纯粹。
如果说沈璧君是萧十一郎的劫数,萧十一郎在莫问是劫是缘只与有情人做有情事数次受伤的时候,风四娘那里才是他最温暖的港湾,是家,是亲人,所以尽管他们俩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但是没有一丝违和感,就是亲人在一起的温暖和快乐。
杨开泰在原著中是一个四四方方的脸,四四方方的人,像一块刚出炉的硬面饼,看到古龙大师这种描述,我差点喷饭,但是这版改得很好,他在风四娘那里总是显得智商捉急情商低下,但其实是大智若愚坚持不懈磊磊落落的男子汉,剧中设计了杨天赞假死、脱离连家堡自立门户的桥段,开泰整个人是个成长的变化的,不再像原著中一成不变的硬面饼了,反而越来越可爱,最后抱得美人归显得很自然。
连城璧,不得不说于波塑造的太好了,外形高大帅气,的确看着就是人中之龙,气场强大。
猜疑自负,心机深沉,狠辣决断,因爱生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个大反派,害了萧十一郎,害沈家老太君,害连城瑾,干了很多残忍无度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还是恨不起来,这就是角色的魅力了。
假设沈璧君没有在订婚当日遇到萧十一郎,而是平静的嫁入连家,心无旁骛地做少夫人,他们应该是一对江湖上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吧?
原著中连城璧是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只是他的人属于江湖,陪伴妻子的时间少了些,对妻子的爱也是后知后觉,比较看重名气。
剧中连城璧其实是个可怜人,得不到爱,而拼命维护的连家家族,却不是自己真正的家族。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从他在崖壁上假装昏迷那一刻开始,到蚀心草、时辰到,断手断脚换血,他一步步跌入深渊,无可回头,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沈璧君,这是个很不讨喜的角色,她优柔寡断,柔弱无主见,总是怀疑十一郎的诚意,总是累十一郎受伤,除了武林第一美人这个名头,她似乎只是个碍事的花瓶。
也就是朱茵来演吧,真的是很傻很天真,天真的惹人怜爱,忍不住要去保护她原谅她。
换了别人,招恨吧。
老太君改得不如原著中可爱,原著中一出场,她是一个德高望重又幽默诙谐的老人家,听其言可知心胸开阔,器宇不凡。
而剧中,是一个为了维护沈家名誉而逼沈璧君嫁给连城璧,为了名誉牺牲孙女幸福、断送自己性命的固执老太太,一直对萧十一郎存有偏见,而可悲的是误会澄清的一刻,也是赴死的一刻。
台词也很喜欢。
很多经典台词,开门的口诀“荷仙子,鱼宝贝,青青水草两头隔,船儿船儿水中过”。
沈璧君问萧十一郎是不是好人,萧十一郎萌萌地说,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不杀人,我不骗人,我是一个好人。
可爱啊。
萧十一郎对连城璧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若萧某得之,逼珍之惜之,爱之信之,犹恐不及”,不仅连城璧和沈璧君动容,观众也被撼到;沈璧君微笑着随萧十一郎跳下落日峰,“生不能同衾,死同穴。
”萧十一郎和沈璧君月下划着竹筏抓鱼,波光粼粼,星光闪耀,画面唯美得不得了,沈璧君问萧十一郎,“自由如风是不是你啊?
”萧十一郎教沈璧君闭上眼睛感受“心在风里飞”的感觉。
风四娘送连城瑾回连家堡,拒绝了连城瑾的邀请,说“不用了,这里面,没有等我的人”,落寞啊。
酒铺决战前夕,萧十一郎以为沈璧君已死,伤心大醉,冰冰说你以前再怎么伤心也不喝酒的,萧十一郎说“那是因为还有心可伤”,无限悲凉。
结局的结局,萧十一郎和沈璧君牵手走在街上,说:“等到你年过半百,发秃齿摇,看你求不求我娶你?
”无限温馨。
旷世绝恋啊,最后重温一下感动我们的《转弯》:天苍苍 路漫漫 人在人海里流着浪风在飞 心在盼 爱在爱情里靠个岸夜夜夜里高唱 唱尽人情冷暖世情如霜聚与散 悲与欢 如此纠缠天在晃 路在转 心在心动时受了伤风越穿 心越乱 梦在梦醒时转了弯深深深情几许 如果一刀能够化作两段就让一切在这地方 松绑峰已回 路已转 此情何苦枉断肠爱是没有人能够解开的两难了了断 圆了谎 莫道当时已惘然当作生命里最美的转弯(就当你和我转个弯<图片1>
(写于2011-06-30 )花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把吴奇隆版《萧十一郎》从头到尾一集一集看完了。
剧虽落幕,余韵犹存,里面的一些人、一些事久久徘徊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内心激动的情感令我写下这些文字。
这个版本的《萧十一郎》诞生已有十年。
当年首播之时,我只看了一小部分。
上个月,我买下了小说版,花了几个晚上看完了,突然想起,这部小说不是拍成了电视剧的吗?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上网找到了该剧。
在整整40集里,我只对一个人感兴趣。
他,就是连家堡少主——连城璧。
众所周知,在小说《萧十一郎》里,连城璧是第一反派角色,他出身名门,家世显赫,而且一表人才,风度翩翩。
而在俊美的外表之下,却藏着一颗虚伪、奸诈、卑劣的心。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以用来形容他;伪君子,可以用来评价他。
连城璧,这个名字起得真好听啊!
当初我之所以会喜欢他,原因之一是喜欢这个名字。
可惜,他并非好人。
小说中,连城璧的形象非常模糊,在续集《火并萧十一郎》中才清晰一些。
小说对他的描写从头到尾沿用“伪君子”的形象,咋看之下,跟金庸笔下的岳不群大同小异。
如果电视剧里他的性格按照小说来设计的话,他跟岳不群有什么区别呢?
金庸笔下的岳不群是一代伪君子,他的存在成为了伪君子的经典,后来者若再写这种人,很难跳出“岳不群”的套路。
这部电视剧,对连城璧这个人,编剧保留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之外,还把他的情感世界扩大了,让他成为一个作恶多端却痴情如一的男人。
他疯狂爱着妻子沈璧君,可惜,沈的心里只有萧十一郎,对他的爱视若无睹。
看见爱妻钟情于其他男子,他伤心、痛苦,却无法扭转事实。
后来,他因爱生恨,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报复妻子与萧十一郎,结果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连城璧的性格复杂,一方面,他心机深沉,城府极深,有做大事的谋略;一方面,他心狠手辣,对敌人无情;一方面,他又是一个痴情种子。
有时候我想,他真的爱沈璧君吗?
他的爱,是不是由于从小他所要的一切唾手可得,而璧君是自己唯一的失败,才说爱她呢?
还是因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以说爱她?
还是说,他的爱只是一种占有欲?
非也!
诚然,他是虚伪的人,有心计的人,卑鄙的人,但,他对妻子的爱却是真实的。
记得有一集讲到,璧君跟萧十一郎跳崖殉情去了,他居然伤心掉泪,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自个儿舔着伤口。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没想到这个虚伪的人会有如此浓厚的情感。
他在别人面前可以装伤心,然而,他躲在一旁独自流泪,却怎么也不可以说是装的吧。
还有一集,他点了璧君的穴道,然后跟她说了一个晚上的心里话。
他一直在问,为何璧君不要自己,为何他们夫妻俩会沦落到仇敌的地步。
我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哀伤、痛苦与不平。
他不明白,之所以有那样的结果,皆因自己一手造成。
从成亲那天开始,他就怀疑璧君跟萧十一郎有染。
的确,璧君在嫁给他之前已经认识了萧十一郎,感觉跟萧在一起很快乐。
可是,为了家族的名声,她最后选择嫁给连。
有人说,沈带着对萧十一郎的爱嫁给连,对连是一种欺骗啊!
哎,感情这回事根本就难以分辨谁是谁非,璧君在心有所属的情况下嫁给连城璧,确是理亏;但,连城璧不能因为这样而一次又一次伤害璧君的吧?
在剧集前部分,不难看出璧君也爱着连城璧。
每次他跟敌人交手,她总会担心他。
她说过,在她心里,他跟萧十一郎的地位是一样的。
曾经,璧君的奶奶问她:“如果连城璧死了,你会为他掉眼泪吗?
”璧君很肯定的回答:“会。
”如果她对他真的一点感情都没有,怎么会那样说呢?
还有她的眼神,非常真诚。
连城璧呢,知道了她跟萧有关系,他的心里就藏着一根刺,他不信任自己的妻子,一次又一次拿夫妻感情做试探。
璧君是大家闺秀,贵族出身,却并非单纯得啥都不知道。
丈夫的不信任与猜忌,她全看在眼里了。
她觉得连城璧没有以诚待她;而且,每当她有难,来救自己的总是萧十一郎;每当她需要依靠,在她身边的也是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懂得关心她,而连城璧不懂。
渐渐地,璧君对连城璧失望了,对萧十一郎越来越有好感。
表面看来,是萧抢走他的妻子。
但往深层去想,连对沈完全不了解,他不清楚自己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清楚妻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璧君跟萧十一郎交往,他们是清清白白的。
既然璧君嫁他为妻,她跟其他男人交往,并没有做出伤风败德之事呀。
自古以来,国人就有这种现象,夫妻之间若有第三者介入,这个“第三者”很容易成为二人心中的芥蒂。
假如夫妻二人不能相互了解,互相信任,那么,“第三者”很容易令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只要连城璧抛开所有的猜疑,一心一意对妻子好,一心一意关怀妻子。
萧十一郎能做的,他也做,那么,起码妻子不会讨厌他,起码两人不会沦落到敌对的地步。
连城璧最大的错,是不懂得如何爱一个人。
他对璧君的爱是自私的,苛刻的,他要璧君永远留在他身边。
他认为,只要杀掉情敌萧十一郎,爱妻就会回到自己身边;他认为,只要自己能除去武林第一大患逍遥侯,让璧君看到自己是个多么强大的人,那么,她就会回到自己身边。
孰知,他的做法不仅不能得回爱妻的心,反而令妻子更加看清楚他的为人,更加讨厌他。
在剧集后面部分,连城璧对付萧十一郎的做法越发狠心,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
结果,自然是不得善终。
爱一个人,如何去爱?
最基本的,是要懂得付出吧。
能为对方无私付出,不求回报,这才是爱的真谛。
这样的爱才令人感动。
男女之间的感情本来就难分对错,不是说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回报。
连城璧如果懂得爱的真谛,能够洒脱一些,尊重璧君的意愿,相信他不会如此痛苦。
连城璧是爱沈璧君的,可惜,他用错了方式,不仅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剧集大结局,连城璧被萧十一郎所杀。
临死前,他望着璧君,脑海中浮现出跟她相处时的点点滴滴。
他望她的眼神,充满了悲哀。
此时,作为观众的我无法讨厌他了。
我觉得,连城璧是一个可恶的人,也是一个可怜人,可怜他痴情爱妻,却始终无法走进她的生命,用尽各种手段想得到她的心,却总是劳而无功,自己也因而步入歧途难以回头。
这个角色设计得非常成功,人物性格比小说里的丰满多了。
在编剧手里,连城璧成了活生生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小说角色。
观众可以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揣测他的性格。
至于其他角色,同样非常好。
吴奇隆饰演的萧十一郎跟小说描写的有七八成吻合呢。
小说描写萧十一郎是一个“眼睛大大的年轻人”,吴奇隆完全符合。
剧中,他的眼神灵动而充满活力,如朝阳一样温暖,让人不喜欢也难。
而女主角沈璧君——朱茵的演绎并非不好,只是发型不好看。
她那个发型看上去有点老呢,跟“天下第一美人”不大吻合,若把发型改一改说不定好一些。
至于其他配角就不讨论啦。
《萧十一郎》的小说版像散文,语言优美,心理描写、情感描述非常细腻、生动,它的情节是粗线条的,宛如速写画。
电视剧把它变成一幅工笔画,线条细致,人物栩栩如生。
无论小说版还是电视剧版,都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
还有啊,连城璧穿着那套红色衣服非常酷,像电脑游戏的人物。
忽略他的为人,单看他的造型能迷倒不少花痴。
连城璧的演员名叫于波!
当年拍这部电视剧时,他还是在读大学生。
能够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把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演得入木三分,于波的演技令人叹为观止。
我看过他演的《水月洞天》、《幻影神针》、《八阵图》。
看了好多遍吴奇隆版萧十一郎,慢慢发现这些剧情有好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今天说说六君子之一的杨开泰。
杨开泰可以说是编剧精心编排的一条线,总的可以用四个字“先抑后扬”来形容。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杨天赞诈死之前,杨开泰是一个思想单纯的,情窦初开的小青年,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烦恼,给人一种傻头傻脑的感觉。
第二个阶段是杨天赞诈死到杨开泰在逍遥窟知道杨天赞就是逍遥侯的这段时间,杨开泰深受丧父之痛,身心也因此全面改变了,因为没有了父亲的依靠,所以他扛起了应当承担的责任。
个中有很多细节值得称赞,比如到连家堡和连城壁划清界限,其心胸气度正是连城壁所缺少的;还有寻找割鹿刀的过程,对萧十一郎的信任,以及寻找割鹿刀的办法;再者就是对风四娘态度,不再是过去麻木地痴恋,而是更加理性了,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逍遥窟被毁之后,得知自己是逍遥侯的儿子之后,内心再一次被击溃了,人就是在一次次挫折中磨砺出来的,经过这次心理平复后,杨开泰君子之名最终实至名归。
这也是编剧给我们展示的人生经历!
小时候看到吴奇隆就烦
歌不错,演技颜值也就那样
艾玛,跟原著差挺大的嘛。最讨厌大团圆的结局了。矫情。男女主选得都不好。1星。
冲着朱茵看的,虽然剧情不咋地吧,但他们表现的还不错
连城壁,又一个让人心痛的角色
吴奇隆。。。再没了。。。
19年四月,花了一整个周末重温。相比之下现在大部分的古装剧都演的什么玩意,又臭又长,主演不是油腻就是面瘫。当年朱茵的一颦一笑都牵动人心,吴奇隆好帅,耍宝,温柔,贴心,心疼都好帅。于波演的连城璧玉树临风,和萧十一郎站一起颜值暴击十一郎。也把这个外表温润识大体内心腹黑的形象演绎得很出彩。其他每个演员也都演绎得很棒!不过重看是觉得这个三观…萧和沈当着连的面亲亲我我…沈这个角色有点白莲,不过朱茵太美了其它的都可以原谅!当年为这俩人的爱情每个周末电视剧停播的时候都牵肠挂肚啊。主题曲太好听!
小时候很喜欢看的一部武侠片,朱茵好看。
结局不行
这个朱茵说话的嘴巴叫一个怪。
啊……原来还有朱茵啊。。只记得马雅舒了。。想了半天连城瑾咋这么熟悉,原来是……
朱茵美的啊!当时吴奇隆还很年轻还能看得下去现在都奔5了还在古装偶像剧里扮男主…无法苟同……岁月不饶人啊,还是把形象就在回忆里吧
三观不正的剧 …还有紫霞那么美怎么沈壁君那么丑😓
话说 娶沈碧君的那个是谁?我喜欢他唉!!!!
雷片
其实都挺好的,除了场景省了点。。再看一遍,好喜欢变态的连城璧!!!!
朱茵真是美~
喜欢连城璟和十一郎。
很经典啊~~
割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