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禮濤多產,人盡皆知。
有好的劇本時,他能拍得工整,且總能放進去一些他自己的東西(俗稱「夾帶私貨」),不會讓人失望,上映近一個月的《談判專家》,改編自荷里活經典《The Negotiator》,算是他近年拿得出手的作品。
沒有好的劇本,那就會因應預算的多少而有不同的爛法:沒預算,血漿的錢還是有的,於是爛成了cult片;有預算,就爛成《海關戰線》,堆砌爆炸、槍戰大場面。
身為一個資深搖滾歌迷,邱禮濤心裏大概永遠有破壞一切的憤怒,由內而外,變成炸紅隧、炸青馬大橋、炸警署……這次撞中環碼頭。
一部講海關的電影,他將海事博物館撞成了廢墟,難怪有個大陸觀眾看完《海關戰線》,覺得不對勁,說這麼大的軍火走私案,警方完全消失,邱禮濤根本「一身反骨」。
這位比邱禮濤更憤怒的觀眾,給電影一星評價後,又呼籲不要再讓邱禮濤來大陸拍電影。
「爛片之王」早已名聲在外,但邱禮濤的爛片,卻也常予以那些善於癲狂的演員(如黃秋生)盡情揮灑之處,但這次的主要演員,卻都放大了各自的缺點,像《掃毒3》裏的郭富城,只能讓人發笑。
本來最癲狂的吳鎮宇,也只是客串了一個不太重要的角色,無甚可看之處。
張學友和謝霆鋒的演技,可謂三十年如一日。
張學友仍然是三十年前《旺角卡門》裏的烏蠅哥,怒目圓睜著和戀人林嘉欣告別,「我哋下一世一定會再重逢」,真是個恐怖情人;而謝霆鋒演起哭戲來,和剛出道時拍MV沒什麼分別,十分愛耍帥,卻令人尷尬,但這是他首次擔任動作指導,指導的能力不說,不用替身、親自上陣演動作戲耍帥,還是值得肯定的。
片中的林嘉欣,我還是蠻喜歡的。
她演過剛強的女人,但卻幾乎沒演過穿制服的女人,在本片又同時保留了小女人可愛的一面,她和張學友在家中對話的那場戲,頗有些《男人四十》的味道。
說起來,年少時還看過林嘉欣和謝霆鋒一同主演的所謂奇幻愛情片《戀愛行星》,當時我尚是謝霆鋒的歌迷,仍未厭惡謝霆鋒的chok。
如今我真是很難想像,那部電影的導演是林超賢。
《海關戰線》這樣的電影,交給林超賢拍大概也沒什麼分別。
受访人:《海关战线》导演、动作指导及主演谢霆锋采访人:发条辰首发(带图):耐观影由邱礼涛执导,谢霆锋、张学友领衔出演的《海关战线》将于6月28日登陆内地院线。
这是邱礼涛时隔20天的《谈判专家》后再次有院线片问世。
该片也是张学友时隔8年再次出演剧情电影,包括谢霆锋第一部挂名担任动作指导的影片,这部由英皇出品的警匪电影好像贴满了“延续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气质,邱礼涛近些年一直在做的也是从内部推动香港合拍警匪片的转型和变化,无论是《拆弹专家》还是《失眠》。
而谢霆锋在00年代就是被成龙承认的香港动作片接班人,近些年他与陈木胜导演合作的《怒火·重案》让我们看到了动作和特技在类型片中的延续,在此次的采访中谢霆锋也提到自己想要去把最纯正的香港动作电影重新带到大众视野。
《海关战线》的拍摄时间近2个半月,于2022年6月杀青。
作为今年意大利远东电影节的闭幕电影与世界观众首次见面,这部片子邱礼涛展示了一些不同的思考,不像以往电影中对于战争场面爆发式的输出,他把故事的中心和导向分散到了海关这一职业和内部的官官相扣的关系,他有在注入一些更能凸显复杂的文戏的部分。
而动作和抢战的场面就交给了身为动作指导的谢霆锋,在以下的采访中有提到谢霆锋过去动作指导的经历,在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谢霆锋凌厉的动作风格,观感上一定是受到了诸如甄子丹、成龙等前辈的影响。
本次耐观影也在乌迪内与谢霆锋进行了一次短暂的采访,以下是文字整理。
Q:您之前的电影比如《救火英雄》、《线人》都是以一个演员的身份来到远东电影节,然后这是您第一次以动作指导的身份来到国际电影节,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和预期吗?
谢霆锋:这次虽然是我正式的挂名字当作动作指导,但是其实对我来说跟以往是没有区别的。
我在我所有的动作电影里面,我对动作的参与是非常深的,很多的设计也好,很多的拍摄的方向也好,我自己的一些那种摔倒什么的,其实我参与的很多。
当然这次就是比较正式了,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就是能够把最原汁原味的一些典型动作,尤其是所谓港片的这种动作场面可以带给观众。
因为我的动作我不喜欢用特效,所以还是有很大的惊险和危险在里面。
在拍摄过程中,这次我最大的难度就是说服导演,我的设计是这样,你要这么做。
这一次我花最大的时间不是在拍什么,而是如何说服公司跟导演。
Q:您是否会延续现在的模式,就是在之后会一直深度参与动作场面的设计?
谢霆锋:其实我刚跟刘德华拍摄完《怒火漫延》,那里面的动作中也非常惊险,非常的变态。
因为我自己对动作的要求就是这样,如果整个班底不是用我最信任的,我就会觉得会危险。
像他们刚刚给我看他们剪的样片(谢霆锋给我们看《海关战线》的部分拍摄片段)你们可以看到我们都是吊在这么的高的空中,大概7楼我从上面摔下来,一个演员做这些,如果不是用我自己最信任的团队,应该会很多时候会出事。
Q:香港的警匪电影它其实经历了很多个阶段,它就是从上世纪80年代、 90 年代、到现在它就经历了那么多变化,您认为现在也就是2020年之后,香港警匪电影它的出路或者说它应该向一个什么样的形式转变?
谢霆锋:我不敢这么去确认,我觉得我只能用我自己懂的方法,身体力行的去做我懂的东西。
但是我觉得我可以付出的,就是每一次都是把自己的命放在每一个镜头,所以我必须把整个班底包下来做。
那钢丝、威亚、爆破都是我认识的,因为这次爆破你晚上(《海关战线》世界首映)会看到,它就放在很近的距离。
我当时是绝对能感觉到,已经到了那股力量把我送出去的那个级别。
但是如果负责爆破的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他这就会出事,也会不好看。
Q:您觉得您现在是延续那种传统动作片多一点,还是说现在有您自己创新的风格和地方?
谢霆锋:这个要看角色本身,比如说像我们这次的角色——海关,其实我每次腿提高一点,邱礼涛导演就会说:“你是海关啊”这样的动作就不符合角色本身的属性,所以就看角色,但是比如说《怒火漫延》,我打到飞了,当然如果有些剧本是比较超现实一点,比如古装,我相信可以在再不一样一点,要看角色。
Q:最后一个问题,因为您之前刚官宣了说您要执导《新警察故事2》,方便透露一下现在到哪个阶段了吗?
谢霆锋:那个项目还有很长时间,对,今年未必能开启。
Q:《怒火漫延》大概会在什么时间和观众见面?
谢霆锋:起码也是明年,但是应该比较快会官宣另外一个项目(经证实是袁和平导演,与吴京主演的《镖人》)。
在早期的宣传短视频里头,感觉对《海关战线》还是蛮期待的,毕竟歌神这么多年没演电影,演唱会也暴露出年龄偏大体力不支,这种动作片,看一部少一部了。
可是,当看到正片,感觉还是有点失望的,因为歌神演一半。
不过,故事里头,谢霆锋想表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有些足够让人回味,有些就有点堕入“假大空”了。
至于港片为什么陷入了“假大空”的局面,这个没办法说,大环境的“一致风评”是港片自己不争气,这锅甩得……想要承认,得拿出实力来。
海关战线如果要拍,完全可以拍成妥妥正能量、捅到天花板的主旋律电视连续剧,但奈何,谢霆锋在这个命题作文上,完全不及格。
甚至,还暴露了一些常见的小技巧,这完全是在“暴露机密”啊。
爱情戏方面,谢霆锋甚至都不想再做任何解释。
不想和我结婚?
好吧,下一秒让你噶了。
卫诗雅酝酿的苦情,完全没有得到发挥,就直接领了便当。
吴镇宇在故事里头的角色,绝对是谢霆锋准备的最大伏笔。
跨部门合作,这事儿就讲究个“既得利益”的问题。
如果只有麻烦没有果实,那能推则推。
如果果实丰硕,那必须要抓住主导地位,其他部门必须听我的,到时候功劳才能拿到最大的。
这种事儿,要讲点政治智慧,而不是就靠着一膀子力气。
当年的楚汉相争,结局都看到了。
在这方面,歌神其实也是懂的,既然有泼天的富贵,何必给上司,给自己老婆不好么。
既然大家都觉得这未来果实足以让自己进一步,那必须争一争。
歌神的困惑,大概来源于此。
有一个比自己“上进”的老婆,这压力就陡然上去了。
你觉得与世无争也无妨,但老婆觉得你窝囊废一个,自己摆烂就一边去。
所以,谢霆锋虚构的什么犄角旮旯里头的“国际形势”,无非都是高层“上位”的道具而已。
当下的港片,干货都越藏越深了,赶得上古代人写的隐晦小说,你得深入分析,才能得到答案。
比如,谢霆锋在这里发的牢骚,绝对不是有的放矢。
你开心吗?
对着镜头,不允许你说不开心。
你幸福吗?
对着镜头,不允许你说我不是尔康。
而歌神刚被吴镇宇教育了一波,反过头来,就可以教育教育谢霆锋。
想玩辞职,你想好了没有?
没有补偿,没有失业金,你真的不在乎?
你以为当个厨子还能继续生活,封杀,你体会过没有?
故事里头这一段致敬《黑客帝国》的场景,也是非常有深意的。
谢霆锋被教育了,内心深处,把歌神当做了自己的导师。
然而,当最后真相暴露,谢霆锋整个“世界观”都垮了。
不相信,绝对不相信,这里头绝对还有其他内幕。
相信,当时大部分观众也是这么认为的,至少小编也不信。
然而,最后结局就是如此,歌神,也就是个科级小老虎吧,就是这部反腐剧的最高天花板了。
一个小老虎成为天花板,这一点也不稀奇。
稀奇的是,谢霆锋后来的表现。
那个承诺你这个,承诺你那个,安利你这个,安利你那个的,到最后发现,都是特么的空头支票。
这,才是最大的欺骗。
知道这个“真相”,才是谢霆锋,或者是港人,或者是小老百姓最大的愤懑。
所以,歌神追求的“一个自己可以说了算的地方”,大概不存在吧。
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收你房屋养老金的时候,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最后,我们再看看这位“悲催”的反派吧。
自家祖上传下来的矿,被别人挖了,还不许反抗了。
影片问题挺多的,尤其是谢霆锋这个人物。
只讲一下人物第一次出场,第一场戏毋庸置疑很重要,你可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或世界观等等。
小谢的第一次出场是什么?
是和前女友的车内对话,我们看到了什么?
只看到小谢深情。
好,小谢深情这个特质有贯穿全片吗???
有对剧情有帮助吗???
前女友大概第一幕还没结束就死了,小谢难过了几场戏后面就只是跟张学友的情谊了!
编剧导演还不如第一场戏做他和张学友的师徒情,小谢的整个爱情戏份就是废戏。
啥叫流水线作品?
这就是。
你想象中的海战:两方战舰激情互射,锣鼓喧天枪炮齐鸣,反舰导弹超视距打击。
真实的海战:海关船追上橡皮艇,谢霆锋大吼一声扑到对方船上开始给对方船放气。
跳帮:跳帮是指帆船时代海上作战时,当两船距离足够近的情况下,从己方船只通过跳板、荡索或直接登船等方式,登上敌方船只进行白刃战的过程。
是的,跳帮这一人类从刀耕火种凿树为舟时代就点亮的技能树,在当代依旧魅力不减,你可别说电影儿戏,最近中国海警打击菲律宾擅闯我国海域的三板斧,还不就是驾船抵进,跳帮占领,然后给橡皮艇戳洞放气,真实的海战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当然,玩笑开完,本片的国际视角,确实展现了国与国之间斗争的残酷与无奈,两个黑叔叔国度互掐,不买军火就要挨打,买了军火战争烈度更甚,而军火总要有个来源,不可能像缅北果敢同盟军的军械,哈马斯的无缝铁管,也门胡塞的高超音速导弹,黎巴嫩真主党的电磁炮一样从地里长出来。
两国的角力与博弈,总要有大国或者大势力在后面左右,昨日看拜登和特朗普的首轮辩论,里面谈到别的国家的争端时,完全看不出他们对陷入战争之中人民的同情,要不就是虚伪的倡议,要不就是满脑子生意。
而真正身处战争之中的人们,他们为何而斗争,他们的苦难,却少有人关注。
谢霆锋饰演的周正礼这个角色,便以联合调查的名义,与记者的身份,完成了这个国际观瞻的视角,或许他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将事实报道出去,总是有好处的。
在影片如此宏大的“战争”视角之下,另一面却是以张学友饰演的张允南这个小角色的人生,一个寻常又焦虑的打工者。
张允南的困境相信蛮多打工人都深有体会,在外勤港原地踏步多年,当初同届的同事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只有自己风里来雨里去,每天面对顶头上司的压力,也只能默默抗下。
而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又担心无法提供她所需的一切,于是当邵雅莹要升官,也要无忧的下半辈子时,张允南还是被逼疯了,他不得不铤而走险,跨过自己的底线为邵雅莹提供便利,赚取不义之财买下那个自知无法抵达的小岛作为礼物。
张允南这个角色可以说可怜可悲,他的精神病症自是他走向绝路的一方面,日复一日的工作与焦虑又在这一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上周的《头脑特工队2》里面,成长后有了焦虑的情绪,想来张允南也被焦虑控制了情绪操作台吧。
甚至,当我看到结局时,我有些怀疑张允南不过是邵雅莹的一颗棋子,她知道张允南爱他会为她做出很多牺牲,于是暗示了她对上位的渴求和对下半辈子优渥生活的期许,于是一切都以遗产的方式呈递而来。
除去这略带悲剧的情节之外,本片还是如邱礼涛的其他电影一样,有着非常纯熟的邱系动作场面,一言不合就开始飙车狂奔,擦枪走火,为了劫走军火恐怖分子甚至直接动用运输直升机,谢霆锋从天上打到海里,也是蛮拼。
作为本片的压轴大戏,最后的货船冲撞维多利亚港可以说是颇为震撼,颇有当年《生死时速2》最后游轮冲撞上小镇的气势了。
当然说起动作戏,谢霆锋在其中也颇为亮眼,不少动作场面亲自上阵,船上的那段长镜头看出下了不少功夫,从拳脚功夫一直打到冷兵器,真可以说是谢霆锋一人单刷了一条船的恐怖分子。
总之,《海关战线》算是暑期档开头一个动作场面颇为精彩的动作大片,有大场面也有精彩的动作戏,战争的浓云之下也有人性的崩塌,虽然我们喜欢邪不压正的剧情,但战争残酷,自是越少越好,如果大家都学会了中国海关除你武器的魔咒,学会以德服人而不是互相突突,能跳帮缴械就不远程轰炸,那么世界也会变得稍微和平一点吧。
作为邱礼涛常年来的黑粉(又黑又粉),邱和港片之间的关系着实有些难以评价,他在全行业内罕见的超高拍片效率搭配他作为老炮的资源调动能力,让越缩越小的港产片盘子里在每个时段都还能盛满些或咸或淡的食物,但他越来越低下的成片质量也在同时将本来就受众缩水的港片推向了更边缘化的境地。
相对而言,邱礼涛近些年还算可以看得过眼的两部作品分别是主旋律任务片《绝地追击》和原创度极低的《谈判专家》,他自己热衷的题材和类型操作的结果都很差。
这部《海关战线》无论阵容还是选题,都让我一度以为这会是一部不仅有大制作,还结合了邱礼涛个人气质及常见表达的,类似《拆弹专家2》的电影。
可惜实际是这是一部注水严重,制作穷酸,情节松散,人物荒唐,和动作与战争类型几乎无关的网大级别废片。
影片大致有两条主线,A故事是南非两国的交战需要用到的黑市军火在走私过程中以香港为中转站,由此被香港海关发觉并出手欲捣毁背后阴谋。
B故事是张学友由于缺乏“政治觉悟”和办公室斗争意识而在职场境遇不佳,因此帮助涉嫌走私的航运公司掩人耳目以获得大额赃款另谋出路。
主线任务的无聊和单薄让影片完全无法抓住观众,常见于国产战争题材片中的五大三粗的亚非拉小国将军,以及身着一袭白衣莅临战区进行武器支援的中国反派,都是典中典配置,非常装腔作势,浓浓的小孩子过家家既视感。
根本没有人会关心这二位能卷起什么惊涛骇浪,故事的架空感和反派的卡通感让整部电影在序幕起就像个笑话。
张学友的个人支线占据了影片绝大部分篇幅,甚至挤压谢霆锋的戏份到这个角色根本是工具人一个,可是也没有做出任何建树。
在体制内塑造一个职场抑郁严重的人是罕见的,张学友每天在上司的PUA,妻子的厚望,妻子和上司的内斗,下属的情绪不稳定以及黑帮的威逼利诱等压力夹缝中生存,看似是一个很有张力的角色。
可是影片自始至终没有告诉我们张学友自己最初的人生方向期望是什么,在被身边人一个个牵着鼻子走之前,这个角色本身的指向是什么?
压力本身是乏味的,因为可写的角度就那么几个,但压力的程度达到极致后引爆的方向可以很精彩,可是邱礼涛放弃了。
《拆弹2》里的刘德华就是很好的正面事例,残疾前他想要“为人民服务”,没想到残疾后被社会和体制“用完即弃”,于是在第三幕他带着社会(大桥)、初心(拆弹)和体制三座大山一起完成了超大规模的自毁。
《海关》中的张学友就无比空洞了,我们不知道他本来做海警的目的,看不到“道心破碎”以及黑化瞬间的细节,只有邱礼涛简单粗暴地扔来的一个“社畜被人欺太甚以至于拧巴到死”的结论。
这也使得张与谢的人物无法形成任何有效的互动,他们未必需要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体两面,但是他们面对职场、体制、爱人和梦想的态度是需要对比展示的,否则只会落得目前全片不含任何真实人类情感的结局。
谢霆锋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为了保证故事完整以及战斗人物有人来完成而加入的标准工具角色,片中他对于一切巨大的变故似乎都没有太多反应。
用了很多场戏铺陈关系的前女友殉职后他的悲痛仅仅在事发当场有所体现,而后的行动方式和情绪内核都毫无变化。
张学友身份反转前后,他既没有在最初表现出排查真内鬼的主动性,也没有在尘埃落定后展现出对张新的看法与理解。
他没有思考张是从哪一刻开始垮掉的,烂掉的,让絮絮叨叨的B故事终于也找不到落点,当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邱礼涛懒得思考。
而在以上两张组成电影大框架的松散的两张皮之外,本应起到填补娱乐效果可看性的动作场面、战争场面则“查无此戏”。
谢霆锋美其名曰动作指导,落到实际执行层面就是不指导,前两幕中只有两场不痛不痒的超小场面软绵绵打斗,第三幕化身夜魔侠5分钟以一敌十,就是全片唯三能称之为有动作含量的戏份了。
邱礼涛之前的诸多影片虽水,但是动作含量起码是不马虎的,《扫毒3》如此之差也打了大半部影片,如今《海关》已是装都懒得装的地步,敷衍的态度涌出银幕。
除此以外,每次邱礼涛粉丝最为津津乐道的“夹带私货”部分我也越来越反感,一方面来自邱电影本身超差的文本之上附带这些内容根本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来自于邱粉每日自嗨的叫嚣(以法兰西胶片为首)。
《绝地追击》和《拆弹专家2》里的反建制和嘲讽体制的表达起码是依托于文本,服务于故事本身的,《海关》这里属于是本身剧作根本稀碎一滩,还要奔着“尖锐的私货”去展示。
这让我对邱礼涛有一种中专生看了两天外网就写各种“针砭时弊”的文章扬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既视感。
另一方面,邱礼涛在每逢新片必被诟病“厌女”的前提下一路走来,终于在《海关战线》中拍出了最能给到观众即刻的、雷霆万钧的不适感的一场戏:刘雅瑟模仿娇喘。
这场戏的设置结合了对女性的性化、物化、丑化,对谍战中女性警探作用的刻板化,以及对男性性功能和生殖器的崇拜,堪称集大成之一笔。
(这场戏甚至还试图用谢霆锋的表情做一个反差式笑点)
总而言之,邱礼涛如今在电影行业内已经把无聊、洗钱和厌女这三个赛道做到了巅峰,通常作品具备这三个特质的导演我们一般推荐他加入麻豆传媒,鉴于邱尤其对男性进行性交的过程崇拜,我就顺势建议他做自己下海后首作的男主角,毫无疑问如果听从我的这番建议这部影片将超越他职业生涯的所有成就。
【4】中规中矩,非常普通的电影。
没有太超出预期。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人物人设太单薄了。
只是浮于表面。
人物行动也是随着剧情发展而发展。
张学友饰演的那个角色太怪了。
建议把他和谢霆锋演的那个角色合为一体。
这样就成了一个既是内鬼又是英雄的复杂角色。
不过谢霆锋演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动作设计中规中矩。
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和新意。
几个大场面的动作调度也很普通,没有章法,也没有基本的镜头调度问题。
最后还强行给你来个vcr人物独白简直就是将烂尾进行的极致。
不明白为什么要加那一段?
这样就导致我对张学友的那个人物的人设定位问题更加混乱不清。
另外有几个女演员的普通话配音实在是太别扭了听着老尴尬了,不会普通话就不要配,要不就好好练。
那口型看起来都感觉有点怪,根本就对不上。
另外刘雅瑟演的那个女角色去反派那收集证据的那段戏着实搞笑。
不过当时电影院里面还有小孩在场,反正那个叫声弄得整个电影院都挺尴尬的。
另外,多线叙事在这电影里面完全多余。
并且还为这部电影大大减分。
张学友卧底那一条叙事线来的莫名其妙,走的也莫名其妙。
感觉是为了充剧情强行塞进去的。
还以为卧底很难猜,结果电影直接告诉你。
所以这一条叙事线完全就是为了水剧情而存在的。
而且张学友演的那个角色死的也是莫名其妙。
大概在电影的2/3的时候就死了。
然后剩下1/3全都是谢霆锋,1vs多的打戏。
而且还是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
不过不得不承认,那场打击也确实比较精彩。
毕竟作为电影的重头戏,再不精彩的话,这电影真的没什么看点了。
另外张学友的演技也是用力过猛了点。
虽然是影帝,但毕竟不影电影这么多年。
演技始终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还有就是电影中的某些个表情太像乌蝇哥了。
感觉是不是没从那个角色走出来一样啊?
还有刘雅瑟,作为新晋的香港金像影后,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内地人。
在这部电影里面的演技实属是灾难现场。
后半段她作为人质,出现的却一直都是她的叫声。
还有某些个片段看她的演技是真的觉得尴尬。
不过这角色确实也没什么发挥空间。
上限太低,所以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演起来那确实挺难看的。
不愧是“暑期第一炸”,无论你在影厅的哪个位置,相信你都会有非常沉浸的观影体验,视觉震撼和音效应该是今年看的片子里最顶的了,剧情也是跌宕起伏,看得人心潮澎湃。
林嘉欣和刘雅瑟饰演的角色一个叫“莹”,一个叫“盈”,在我看来还真的是有共同点的,业务能力非常强,性格又非常的坚韧,情商高,同理心非常强,是魅力十足的女性角色。
诗雅的角色也是沉稳干练,飒爽英姿,绝非池中物。
片中体现的反战思想也让人很感慨,人文底蕴也很厚重。
几位主演的演技也让角色更为出彩,有感染力。
选择提档也是很明智的选择,暑期档呼唤质量上乘的作品!
被奇怪的剧情所拉扯,一部好电影,不是靠张学友或者谢霆锋来场表现情绪的独角戏就能够拍出来的...张sir是鬼,从剧情分析无问题的,但演得太矛盾,既然是鬼,谢霆锋发日期过去的时候,他拿这些资料去给林嘉欣做乜?
线索他自己供出来的,然后把自己逼绝地?
这就是高能抑郁症的表现么?
反派们的逻辑就是毫无逻辑,在HK地界,是有驻军的!
成架军用直升机去袭击海关这样的剧情感觉接受不了,当然,你说的当年施瓦辛格F16在城市飞都可以,那我没话讲,你拍成这种极致个人英雄主义片嘛...后面要开走潜艇,反派一个人就下艇了...如果你一个人就能开潜艇,当时为啥还要轮船运....陀螺仪+潜艇本体是能够提升什么战斗力吗?
陀螺仪这东西搞到像核弹一样那么重要,结果感觉什么功能也没有,我一开始以为是拿来发射导弹的...正派的行动可以说是彻底失败,可以说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代表,当年成龙可以无组织无纪律,因为他是个人英雄片,最后打赢拯救世界就完事了,现在码头撞了潜艇沉了维港破坏了,幕后黑手还没抓到,搞个毛线啊!
角色设置一塌糊涂,前面几分钟谢霆锋和卫诗雅的剧情就是为了铺垫谢霆锋的性格缺陷?
这个性格为后面的剧情有什么联系吗?
泰国来的两位国际刑警,Mark哥跳了个集装箱就没了?
女警之后就是陪衬谢霆锋,花瓶....没事,有个花瓶挺好的,需要的,不然更无聊了。
非洲那段剧情可以升华一下,告诉将军,罗博士两头赚钱啊,后面把某国际坏势力暗示一下也可以嘛,结果就一轮空袭啥都没了...海关内部斗争的剧情也是拍得高不成低不就的,吴镇宇看上去就是蠢的上司罢了,林嘉欣指挥的行动也是不太行...HK海关看完这片子感觉这是在抹黑...打戏...爆炸方面没什么问题,反正就是哒哒哒,bongbongbong,谢霆锋在轮船上打的时候,手持镜头拍得?
慌到不行,感觉打斗都看不清楚了。
感觉谢霆锋陷入了主角必须被各种摔的错觉中,其实不用的,反正我不是很爱看,当然,演员是敬业,但电影是要好看啊!
最后炸维港,后面的背景太假,一看就是厂景了...不过 ,张学友X林嘉欣的组合还是让人想起了当年的男人四十,哎,嘉欣BB都胖了许多了...讲真,连个电影名都唔掂,毫无记忆点,点卖啊...
香港警匪片,并没有落寞,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一个题材的没落,只是它的风格在出现变化,或者说我认为曾经它的内核精华正在褪去。
我曾经以为《怒火.重案》带给大家的启迪,能够让之后的香港警匪片,包括大陆警匪片,带来一次新的复兴,让创作思路重新回到黄金年代。
但一个类型的复兴,单靠一部电影的横空出世是不够的,它需要第二部能够带来同样震撼的作品,来向世人昭示,经典警匪片的回归。
而本文想和诸位讨论的,便是《海关战线》能否扛起这个角色,将经典警匪片的火炬继续扛下去,发光发热。
影片看似双男主,但是谢霆锋的戏份时长其实是远高于张学友的在香港电影的发展史中,香港警匪片,这个带给我们无数回忆,已经成为香港电影标志的类型,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曾经那些经典,当年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和甄子丹的《杀破狼》、《导火线》,刘青云的《冲锋队》,谢霆锋冯德伦吴彦祖的《特警新人类》,郭富城梁家辉的《寒战》系列,刘德华的《风暴》…..
《特警新人类》它的主题曲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you can't stop me”不由得说一下,陈木胜在这类型中真可以被视为圭臬啊,他对警匪片的表达,非常符合我对于这30年警匪片的定义。
而杜琪峰的警匪片,《暗战》系列啊,《盲探》、《神探》等等,同样精彩,麦庄的《无间道》更是警匪片的一座丰碑,但是风格和路线的确是不走寻常路,而这一风格,也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后,被众多新的香港导演视为标杆。
这一类警匪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那么我认为的经典香港警匪片的内核是什么呢?
也是《怒火.重案》真正给大家带来的启迪是什么呢?
真实——这是我认为香港警匪片之所以吸引我的核心精神。
而龙虎武师这个称谓的存在,也就为香港警匪片的真实,提供了坚强的基础。
熊熊火焰中和剧烈的爆炸中,英雄一跃而出,而匪徒们被烈火包裹在地上挣扎;从7层的商场上,顺着吊灯滑下来;
说的就是你,陈家驹从直升机上一跃而下,高空伞降;被炸到腾空而起的车辆,被炸塌的中环;在近身肉搏中,与对手一块摔到一楼还有那些花絮里看到的演员,骨断筋折的,被送进ICU的,被车撞到后起不来的,从10米灯塔上摔下来的。
当看到真实的火焰,真实的爆炸,看到拳拳到肉,看到鲜血淋漓,当电影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了那股火焰的炙热、爆炸的冲击、伤口的肿痛时,当观众真正感受到电影中所带来的危险时,只有在那一刻,沉浸在黑暗中,坐在舒适的座椅上,手中拿着爆米花和可乐的观众,才可以享受到一种安全感。
逼真,然后感同身受,我们坐在荧幕前,仿佛是现场的透明的第三方目击者,沉浸于其中,剥离于现实又沉浸于另一个现实,这就是电影的奇妙之处事实上看动作片和惊悚片,给观众带来的快感,从生理上来说是一样的。
越是惊险,越是逼真,带给观众的这种冲击感越强烈,我们一面感受到伤痛和死亡的威胁,一面又因为它只是发生在银幕上而感到高兴,这种安全环境带给观众的多巴胺就越会强烈。
所以比起崇拜,成龙、甄子丹、吴京、谢霆锋更多带给我的是敬佩。
此时此刻的大银幕上,满身血污,被打掉牙齿,肿了眼睛的男人,比鲜衣怒马、玉树临风的小鲜肉更能够让观众坐实在椅子上。
那么,如果把这种尺度放到《海关战线》上,会是一个什么水平呢?
而且我很自然得愿意把它和《怒火.重案》来比较,毕竟都是香港警匪片,都有谢霆锋来挑大梁,而陈木胜和邱礼涛在商业题材领域的成绩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海关战线》没有《怒火.重案》好看。
《海关战线》并非不好看,是一部合格的邱礼涛作品。
仅此而已。
还是邱礼涛那个味道,风格非常鲜明——内核人物感情线要有背叛;动作戏份的话,枪战占8成,肉搏占2成,还是那个酷爱子弹横飞的邱礼涛;要有重武器,如果预算充足,就把酷爱的飞机拿出来,从直升机到战斗机;要求大规模火拼的战场,搞不到军队干这个,至少也得有制服部队出现;之前《拆弹专家2》里是炸机场,这回是轮船撞码头(题外话,珍宝坊那个游船在里面还给了一个镜头,致敬了一下)。
内地观众已经是看过核平机场,月球撞地球的人了,你现在撞一个码头,也就那回事吧可以看出本片预算很充足(后面我会有一个疑问??
),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直升机、攻击机,还看到了燃烧的货轮和沉没的潜水艇。
但是,也就这样了,没有惊艳之处,太过中规中矩。
邱礼涛对于特效场面,是一贯非常重视的,但最近几部作品,有一个我认为非常不好的现象,即比起实际烟火效果,他逐渐在加大CG在影片中的比例,特别是在超大场景上,这一点我觉得他越来越像罗兰艾默里奇了。
比如本片在中期的洛兰摩亚的空袭镜头和最后的游轮撞码头的镜头上,CG的痕迹非常明显。
这就是败笔。
我并不反对CG的使用,但是不能太假了。
正是因为CG出现的纰漏,造成了部分场景出现了失真的观感。
这也是我在前文中费大量笔墨强调的内核。
另外,在动作设计以及场景调度、镜头上,本片也与《怒火.重案》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当初《怒火重案》的出圈,绝大部分要归功于影片最后高潮部分,谢霆锋和甄子丹精彩的肉搏动作戏份,和对《盗火线》的街头枪战场景的致敬。
怒火可称得上,枪好、拳好、人也好的杰作而本片动作戏份明显要少得多,说实话并没有足够戏份来考验谢霆锋作为动作导演的功底,同时邱礼涛的枪战戏的风格就是用大量的爆炸和高密度的开火,来弥补其自身在场景调度、镜头、剪辑上的短板(这个短是相较于陈木胜或者杜琪峰而言)就我个人,有感而发,谢霆锋作为动作演员要比动作设计好……再说说人物感情线,本片其实有三个表达主题,爱情,兄弟情,还有一个职场霸凌与心理疾病,本来第三条线其实挺有亮点的,不过有一点与主线过于平行了,味同嚼蜡。
总体而言,《海关战线》只能说是一部对得起自身预算的合格商业片,但是就香港警匪片的内核而言,其实本片也是在远离,而非类似于《怒火.重案》那样发扬光大。
但不可否认,邱礼涛已经是在用他的方式或者路线,想为香港传统警匪片走宽一条道路,也许有些偏了,但绝非是向着另一个方向大踏步奔跑(诸如杜琪峰、麦庄等导演)。
时光时光,你慢些吧,邱礼涛、谢霆锋、甄子丹众人在老去,新一代的动作明星们,还有龙虎武师们,如今还在雌伏中。
下个成龙,下一个陈木胜,你在哪里呢?
周正礼和张允南推心置腹聊天那一段我表示磕到了哈哈
#Teatro Nuovo Giovanni da Udine# 240502 老吴戏份很少,台词很好听。电影算是合格的类型片。电影节版正片大概120分钟。
从张允南自杀开始,剧本就丧失了一对最核心的师徒角色关系,反派boss是个扁平的人,货运公司的家族,这些都应该用来铺垫南哥的抑郁,让他在坚持到最后才与周正礼在潜艇上来个单挑,最后死在自己兄弟手里,而不是给自己录一段忏悔影像,这片花了这么多钱炸这个炸那个,让周正礼上位,却在去到一半时就已经失去焦点,最后还上来那段终Boss问周为什么要救自己,而周回答这是我的职责,我心里当场呕吐
海关战线之不存在的驻港部队,在所有香港题材电影里驻港部队如同不存在一样从来没存在过,真他妈操蛋。
谢霆锋来担任动作指导,就真的没别人什么事儿了,狭小空间的贴身肉搏、主管视角的直接带入、外加上海陆空各种大场面爆炸火拼,总的来说挺适合需要爽快一点的暑期档!
爽片,文戏一塌糊涂。
老式香港警匪片的优秀作品了,剧本没有特色,就是人物设定相对出彩些,还有吴妈演着演着就消失了也还是比较奇怪。谢霆锋比较好的完成了动作指导的戏份,有想法但是不算出彩。反派更是搞笑,战掉军火集团二号人物,故事就结束了,整得我一头的问号。比起货轮撞中环,我觉得更出彩的是小谢的技能杀,BOSS战很久没有这么有意思的想法了。喜欢演员的可以去看,反正也不算骗子电影。
看的时候我都快变身弹幕了,霆锋和学友,当学友用熨斗烫自己的时候,我整个表情就是what the fxxk?可能是霆锋和学友,以及邱礼涛和李敏最近几年最差了。
文戏有点意思,破坏王邱礼涛这次去撞维港了。
是为了演员都没能看下去的烂。
26/6/2024 @ 英皇iSquare。herman今次原來係想關注職場生存法則同下層員工心理健康 // 張學友飾演劉建明,謝霆鋒飾演tom cruise // 謝霆鋒做動作指導即刻拍到自己幾咁英勇果斷勇猛
糟糕⋯⋯平庸得不值得吐槽。只怪我,忘了这是邱礼涛。
不肯相信他是内鬼,无法接受同生共死的上级会出卖良知,只是为了远方那个岛。这么多年一直升不上去,他能用强大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病情,却控制不了在高压的制度下自己下沉的命运。一个想要去自己可以说了算的地方,一个想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同林鸟却不同命。他们守在海关,仍阻止不了撞向人群的巨轮。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的张允南是谁看破防了?是我!身不由己,心也不由己,把打工人的牛马状态映射的明明白白!
谢霆锋居然还是这么帅?电影首次担任动作指导!比唱歌那时候还酷。「因为爱所以爱」是青涩那种帅,现在是成熟男人的味道!题材挺新,虽然是一部动作电影,但是不仅仅看爆破,也兼顾到了一些角色的心理活动,他们要经历的危险程度是超出想象的,人物塑造得很饱满。谢霆锋在里面非常能打,周正礼个性非常直接,是个为了信念能不顾一切的人。这也是谢霆锋首次担任动作指导,感觉多年打斗经验倾囊而出,真是一点不藏私,打得特别过瘾,近身,枪战,爆炸,很多高能场面。还有好久不见的张学友,时隔八年回归大银幕,他那个角色跟周正礼,亦师亦友,人物心理很丰富,演起来也挺有挑战的。张学友完成度特别高,主题曲让人非常惊喜。加上林嘉欣、刘雅瑟、吴镇宇等演技派,不管是视觉感受还是故事层面,都挺炸的!
我不明白这为什么可以称得上一部电影,大佬们真的是趁着还能站着,赶紧捞点钱留着养老吗?剧情的稀碎就不说了,吴镇宇这样的老戏骨也能越来越退步,是怎么做到的?谢霆锋或许一直在努力,但是,真的没一丝一毫的表演天赋,他依然很帅,依然很装。
全民精神创伤,香港不再是一个主动选择的中转站。从创作思路来看,这部才是紧紧延续《拆弹专家2》的作品,漂泊海上的船只和自杀身亡精神病患已经点明一切,“发生什么我们控制不了,但我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与否人物已经给出答案,周正礼的命运你可以大胆设想。大众不买单很正常,它不像《谈判专家》有一个工整的外壳,人物剧情全都沦为意象,象征意义也要自己拼凑,不过还是很喜欢。PS.谢霆锋演技涛是真的不在乎啊,听到旧爱身亡哭出声那里真让我笑了,好几个笑点都让他贡献完球。这个戏给我最大的惊喜是看到上等舅父,看到舅父就想到maymay,好好笑。
张学友不错诶 其他就很无聊了
这几年最差的邱礼涛,非常随便的行活。至于谢霆锋的动作指导,也就是为了自我满足吧,也就他自己最后那一段。学友哥又贡献了不少表情包。
人物形象过于单薄,以至于你好像看了部大片,但其实什么也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