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想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魔幻现实主义,荒诞,黑色幽默,翻天覆地都说腻了。
七点八分,前三分之二七点五分,屋顶上的牛张零点四,烂俗的结尾倒扣零点一。
跟科恩兄弟巅峰作品还是有点差距,故事发展浅,荒谬发展虽然一个接一个但是衔接不到位,也没办法完全入戏。
总体情节还是有意思的,我喜欢那个牛。
如果真的想看魔幻现实主义,还是科塔萨尔,马尔克斯比较好(虽然我也不太喜欢后者,但是他的文学贡献确实有目共睹)
英雄(叛逆角色): 艾弗瑞特 欲望:越狱(回家阻止老婆再婚)有工作害怕:被抓口才好伙伴:皮特:犯罪家庭背景德尔玛:傻宝角色体制:警察/南北变革体制人物:警长/新州长候选人次要反派:警长/市长候选人/艾佛老婆钩子:一群黑人囚犯工作,狱警看着,三人田里逃跑、关键事件:搭火车没成功,艾佛瑞特讲到他抢了银行有一百万,要在大水坝放水之前去老屋拿钱。
决定老大为 艾弗瑞特 ,坐上黑人盲人预言家的车。
纠葛2:来到皮特亲戚家躲避,吃肉。
晚上皮特亲戚报警,皮特亲戚小孩开车救走。
白天把车抢走上路,买发油,路边吃烤田鼠,遇见牧师洗礼,皮特和德尔玛去做洗礼,认为已将罪孽洗清。
拉上等车的黑人吉他手,被告知录音唱歌可以赚钱。
去录歌,以乡巴佬乐队的身份唱的非常好,遇见来发表竞选演讲的老州长。
反转:晚上在树林弹琴唱歌,车被警察发现,仓库炸了,黑人吉他手逃跑,三人再次上路。
纠葛3:三人在路上走,皮特指责艾佛瑞特偷他亲戚的手表,遇见开车飞驰的乔治。
乔治问路,三人上车。
乔治开枪打后面警车,打伤牛,牛阻拦警车。
三人随乔治到银行抢了钱。
篝火时乔治留下钱心灰意冷离开。
音乐制作人到广播站找乡巴佬乐队要签约。
纠葛4:三人搭车,很难搭到,偷吃,偷车开走。
路上听见女歌声,皮特带两人下车,看见美女走不动。
德尔玛和艾瑞福特以为皮特变成青蛙,两人带走青蛙上路。
两人在州内的高级餐厅吃饭,遇见大胖子,大胖子上前攀谈,讲销售技巧,说要去郊外。
老州长团队陷入困境。
反转:大胖子在郊外吃完,拿木棒打人,德尔玛 反抗失败,艾瑞福特不解,皮特青蛙被捏爆。
夜晚,皮特面前放了绞索,被鞭打,皮特交代了百万的事。
纠葛5:两人搭车,在车上艾佛瑞特看见工作的皮特。
州长竞选唱歌,新州长候选人带着侏儒号票,艾瑞福特的女儿唱歌,艾瑞福特正好赶到,被女儿告知妈妈要再嫁,妈妈在杂货铺买东西。
艾佛瑞特去杂货铺挽留妻子,妻子斥其无能,妻子新丈夫与其打架,被暴揍,赶出杂货铺。
纠葛6:电影院看电影,遇见囚犯看电影,皮特喊叫告诉他们不要去拿钱,艾佛瑞特两人喊以为他变成青蛙。
老州长竞选陷入绝境。
半夜皮特哭忏悔,被艾佛瑞特和德尔玛劫狱带走。
皮特坦白告知了警察藏钱的地方,艾佛瑞特坦白告诉两人没有钱,只是为了挽回妻子,三人扭打。
三人来到树林看到3k党宗教活动,黑人吉他手被捆。
三人假扮护旗救黑人吉他手,被胖子察觉。
胖子拿掉三人帽子暴露,新州长要抓住几人,四人逃跑,十字架倒下砸中胖子。
危机:三人起争端不愿再帮艾佛瑞特,艾佛瑞特道歉,四人上台唱歌。
艾佛瑞特挽留妻子,妻子毫无被挽留意向。
高潮: IAmAManOfConstantSorrow前奏响,全场欢呼。
新州长候选人喊停,揭四人底,被观众赶走。
老州长借势上台,赦免三人,唱You r my sunshine。
衔接结尾:艾佛瑞特妻子要过去的戒指,说在老屋床头柜。
路上看到乔治被抓。
结尾危机-高潮:艾佛瑞特去老屋找戒指,看到警察。
警察决定绞死4人。
黑人唱歌,艾佛瑞特下跪祈祷。
洪水释放,四人得救,黑人趴在木柜子上。
结尾:妻子说那是姑妈的戒指,艾佛瑞特追,背后是一堆孩子唱歌,铁路上老人唱歌。
科恩兄弟剧作上的双重高潮已经非常熟练,值得学习。
音乐太好了,让人感觉回到了那个年代。
摄影暂时现在水平不够,再过段时间进行分析。
克鲁尼大叔还有如此年轻的一面,真的是想不到,更想不到他会出演这部看起来有点损毁形象的电影。
这部是被别人安利到,自己本来就偏好看喜剧,说这部算是喜剧。
看完的感觉,没有太多的喜剧内容,倒是有不少无奈的内容,科恩兄弟的讲故事能力很不错。
开场就是一群囚犯在干活,乔治大叔也在,趁机就开溜了。
一路上碰到被人出卖,假装是乡村歌手,碰到了抢劫银行的亡命徒,还被一个卖圣经的销售骗了钱还挨揍。
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自己的妻子却要和别人结婚,乔治叔以为自己能用武力解决那个看来比较文质的情敌,想不到人家是专业的拳手几个回合就打趴了。
还看到了3K党的活动,这点算是契合了当时的社会吧。
最后是帮助别人参加了竞选,赢回了自己的妻子。
算是圆满大结局。
我要翻看一下我的聊天记录,是哪位告诉我这部是喜剧片的?
在看过许多荒诞的影片中,这部电影对我而言,宛如一股清流,虽然同样荒诞,但由于剧情及配乐的原因,看的过程很轻松,很愉快。
影片的蕴含也很多。
铁轨瞎老头、木房上的奶牛都在蕴含一些东西(凭自我理解)最后让我们一起听首“你是我的阳光”安然入睡吧!
love you 泽宝
说是根据奥德赛改编的故事。
我对《奥德赛》并不了解,只是粗略的从古希腊神话、英雄传说中有所听闻,阿尔戈英雄、俄狄浦斯王、七英雄远征底比斯、特洛伊战争……大概是讲奥德修斯流离十年,最终返乡与妻子重逢的故事?
《鄙视》中也着重提到了《奥德赛》。
对于奥德赛的解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那句“不是回不去、而是不想回”,让人听了内心直发颤呢。
其他作品暂且不提,只说本部影片。
举报自家人的表哥、黑人吉他手、广播电台老板、狂躁又emo的抢劫犯、林间三“仙女”、满口胡话的独眼big man、互相不对付的政治帮派……经历的这些,符合“历险”的情节呢,起起落落无定局。
此间,音乐和政治又贯穿其中,虽不懂含义,却也看出这两个元素担当着重要角色。
人的利益、自由、权利互相交织,层次足足丰富。
结尾,男主重获了名声财富后和妻子重归于好。
如若不然,又会是什么结尾?
没有如果~我想寻《奥德赛》来读一读,想要有自己的体会。
第一次看科恩兄弟的作品,一听名字以为又是美国好莱坞式的经典动作片,下好了放在电脑里连想看电影的时侯都没有想过还有这部。
前几天读《看电影的艺术》,才发现是科恩兄弟早年堪称经典的电影,找出来看了看,结果从片头音乐一出来,就欲罢不能。
不想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我对这部片子做过分的宗教解读,是在十字路口将灵魂卖给魔鬼、娃娃脸乔治、还是屋顶上的牛。
又听说这部电影是对《奥德赛》换一种方式的讲述,片中各类人物细节都可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一对照。
只感慨于小人物在一路寻宝过程中乐观良善的本心,政权争夺的过程中视其为自己赢得胜利的台阶和用心,以及在宗教光环庇佑下对人(汤米)的无情处决。
最动人的自由和胸怀,反倒写在三个身穿囚服的男人身上。
情节纵有不合理性,政治争夺中占优势的一方靠乡巴佬乐队的演奏被人轰走,另一方趁势便能借其赢取上风,三个男人凭着动听的歌声和时局的凑巧,居然莫名其妙的赢得了被赦的权利。
诸如此类,在科恩兄弟的电影中,用一种喜剧的自然夸大化表现和演绎了出来。
配乐用的很棒。
不得不说,科恩兄弟又赢了,再次运用了纯粹的美国味道和黑色的喜剧手法,向《奥德赛》致敬?
Oh,不,向《奥德赛》致以最诚挚的——调侃。
不管是最开始的越狱情节,巧遇babyface的银行抢劫,如塞壬女妖般三个洗衣女的诱惑,以及尤利西斯对发型神经质般的在意,都在向我们道明,这不是童话,也绝没有神的庇佑,它只是部生活灾难片,它时时刻刻都在告诉我们——别急着失望,只要你还活着,就一定能遇到,更坏的事情。
人大多数时候只能靠自救,那句不抛弃不放弃什么的,要时刻说给自己听。
克鲁尼饰演聪明的尤利西斯带着尼尔森饰演的头脑简单的德尔玛和图尔特罗饰演的贼大胆的皮特在越狱逃亡的路上,从未消停,他们并没有什么法力,也绝不相信神的赦免和庇佑(至少尤利西斯是这样的),他们只有一种才能——音乐,只有一个目标——和家人团聚或者说是过上正常的生活。
他们不是英雄,也不是每次都能按原计划化险为夷,他们用的是音乐的武器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得到了大家的原谅。
本片毫无例外地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犯罪、贪婪、欺诈这些永恒的话题演绎成了”后英雄主义“,科恩兄弟不是道德和神话的拥泵,他们甚至对那些荒谬的童话表达了不屑, 整部电影处处彰显着另类的幽默和脱缰的疯狂,但在他们眼中,这样的剧情不是荒谬,”旧“童话和”旧“道德才是。
——————————————————————————————-那些有意思的角色尤利西斯他看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却又对发型的一丝不苟有着神经质般的偏执,发网和发油就是他最钟爱的财产,所以在他的情敌用了他的发油时表现的如被盗窃了财产一样大动干戈。
他从不承认他是在”逃狱“,他总是标榜自己是”探险家“,朝归乡和夺妻的目标迈进,也不排斥任何发财的机会。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对自己才能的绝对自信,他不能抗拒命运的安排,但总能去打破。
这绝对不是脾气,是志气和勇气。
这个角色也是科恩兄弟对”后英雄主义“的最大投射,现实阴险却又那么可爱乐观,就像影片后半部分那首歌,”You are my sunshine“!
娃娃脸尼尔森这是本片除了尤利西斯以外我最感兴趣的角色了。
不管是他任由美元飘散公路,还是开枪扫射警车和奶牛,甚至是对刺激的至死追求和对”娃娃脸“这个外号的深恶痛绝,都在彰显着他的疯狂和不可理喻。
他爱财吗?
并不,他到死都是在追求刺激,他幻想成为亡命英雄,即便最后被处以极刑他还是在炫耀,”瞧瞧,我要坐上电椅了,我甚至可以使整个州陷入黑暗“。
这样玩世和乐观的态度总能让我感同身受,对啊,人生为什么不能爱谁谁,为什么不能fuck life到嗨?
老州长丹尼科恩兄弟的电影中,胖子总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总是愚钝木讷、贪财好色、顽固不冥的代名词。
在这部影片中有许许多多胖子,但大概丹尼才是最聪明的那个。
他的竞争者派比总是攻击他守旧霸道,其他方面我们也许不知道,不知道他是否有当官的才能,是否爱民如子,至少,我们都知道他决不守旧甚至是新潮,他懂得在人们都拥护乡巴佬乐团时加一把柴火,站到台上扭动那肥硕的身子与民同乐,还顺便阐明了他的政治理想同时赦免了乡巴佬乐团,也就是”逃狱三兄弟“的罪,这不是把握机会是什么?
要知道做人民乐见其成的事才是攻入人民心里的捷径。
——————————————————————————————我知道科恩兄弟有多牛逼,这部影片只是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它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批判电影,他们用悦耳轻快的美国乡村音乐把批判旧社会旧道德的远大立意渲染得浅显易懂,真正的做到了深入浅出。
他们总是可以把本该压抑黑色的电影拍的让人捧腹,就像小溪潺潺般,不知不觉间你就被他们搞得心悦诚服。
你以为拍摄喜剧就不累么,喜剧就不用身心疲惫么,我不觉得,要拍出让人记住的喜剧,得燃尽生命。
20世纪30年代初,在密西西比州的一所监狱里,罪犯艾瑞特在得知自己妻子将要嫁给别人之后,便用谎言说服狱友德玛和皮特跟自己一起越狱,三人便开启了“寻宝”之旅。
逃亡路上,他们先在皮特的表哥沃什家解下镣铐。
然后晚上被沃什举报,接着被表哥的儿子救下,然后三人遇到教徒洗礼,德尔玛皮特接受了洗礼后,在十字路口遇到了出卖灵魂的吉他手汤米,临时组建了乡巴佬组合,献歌之后一炮而红,但是三人并不知道。
在跟汤米走散之后,三人又遇到了抢劫犯,乔治-尼尔森,四人一起抢了银行之后,因为尼尔森落寞的离开之后,三个人富裕起来,开着小车继续向前寻宝。
路过树林小溪旁,三个女人吸引了三个人,在一阵神魂颠倒之后,三人只剩下德尔玛,艾弗瑞特和一只青蛙。
两个人只好带着这只“皮特”一起继续赶路,被一个推销圣经的人大丹欺骗,并被其暴力的抢走了钞票和汽车,并捏死了“皮特”,俩人丧气地继续向前,最终艾瑞特找到了妻子,在和妻子复合无望的情况下,俩人偶遇了再次成为囚犯的皮特并再次帮他越狱。
皮特说了自己出卖了朋友,把藏宝地点透漏给了执法官,之后,艾瑞特承认了自己欺骗了他们,两人梦碎,三人扭打在一起,却无意中看到了3K党对汤米行刑,然后三人救下汤米,并再次组成乡巴佬组合,在舞台上,四人受到了剧烈的欢迎,现州长为了选票,赦免了三人的罪,妻子也原谅了艾瑞特。
在寻求艾瑞特的求婚戒指中,执法官抓到了三人,并不顾特赦令硬要绞死三人,最后时刻,艾瑞特下跪祈祷,然后 到了,三人获救,并最终获得了别样的人生财富。
故事发生在美国最穷的州-密西西比州,它是美国最保守的州,经济主要靠农作物与木材,蓝调和乡村音乐在这里盛行,同时这个州十分歧视有色人种,曾经在南北战争中脱离过美国联邦政府,2020年才正式废除具有南方联盟标志的州旗,电影《密西西比燃烧》讲述的就是臭名昭著的3K党前党魁之一策划的暗杀行动。
而电影中随处可见的小汽车,也说明在20世杰30年代初,美国工业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各种各样的场景,并不能看出这个州是繁华的。
冷清的街道,商业区店门紧闭,各种被吹上天的广告,以及为了增加就业将要兴修的水利都在反映着这个时段,美国正在经历金融危机。
至于三人为何入狱,推测德尔玛应该是欠了税收,农场被抵押,经济原因入狱的,皮特推测是真的干了坏事,艾瑞特电影明确说出入狱的原因,无证驾驶,可能是因为汽车刚流行起来,各个针对其法规很严格。
电影中各个人物也很有意思,话唠中带着傻气的艾瑞特,老实带着傻气的德尔玛,胆大中带着傻气的皮特,躲避白人恶魔的黑人汤米,为了赏金出卖表弟的表哥,为了吸引别人注意力的杀牛抢劫犯尼尔森,身兼数职夸口改革的3K党政治家荷马,选票有限时刻改变的圆滑现州长派比,以及艾瑞特固执的妻子佩妮,还有那个为了面子到处放火追杀三人的执法官库克等,无论是上层的大人物,还是底层的小人物,都鲜活的活跃在电影中,在蓝调的音乐下,悠扬的歌声配上异国风景,总是会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观影体验。
首先,是关于命运。
影片开始,那个双目失明游荡在铁路上的老头这样说:“你们在寻找一份宝藏,你们三个被绑在一起,你们会找到宝藏,虽然不是你们要找的那笔。
不过首先,你们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艰辛的路,一段充满危险的路。
你们会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们会看到一只……乳牛,……我不能告诉你们这段路程有多长。
不要害怕遇到挫折。
命运已经给了你们回报。
虽然路程崎岖,虽然心力交瘁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你们就会得到帮助”而在影片最后,三个人刚刚躲过了死亡的人飘在洪水中,乔治克鲁尼说着:“一切的封建迷信都会被废除我们会看到新的世界”。
他们看到了乳牛站在屋顶上……而结尾处,瞎眼的老人再次出现,依然摇着平板车,在铁路上渐行渐远,奥德修斯把自己的女儿穿成一串经过铁路,就像,三个人刚刚逃狱时绑在一起一样。
我们其实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决定与被决定的反复循环中。
《奥德赛》原著里英勇的奥德修斯经历的重重苦难看似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实际上他的命运在他逃离巨人岛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决定。
在电影里也是一样,每一次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结果其实在片头就已经给出,只是剧中人物还是要拼命地反抗,我们还是要在看的时候揪心地紧张。
如果一切都符合命运,那么反抗是可笑的,紧张更是荒谬。
只是没有一个人能拿对关于命运的那一张牌。
——————————————————————————————然后,然后是关于整个古典英雄的解构。
在《奥德赛》的故事里,“神样奥德修斯”英勇无谓机智聪明,适合于一切美好的词汇,他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他有一个忠贞守节的妻子,他能单枪匹马杀光家里塞得满满的求婚者。
可是这个古希腊的英雄就这样长上了乔治·克鲁尼的脸,他的妻子懂得生活比爱情更重要,他一无是处被自己的妻子说成“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被火车撞死”。
这不是描写一个英雄事迹却扎扎实实是一部喜剧。
当英雄不再是英雄的时候,所谓的英雄主义和悲剧精神也可以随着瓦解了。
我一直试图在看电影的时候找《奥德赛》和电影故事的切合点。
最后却发现整部电影其实是科恩兄弟的一场游戏,或者说,是一场狂欢。
表面上的奇幻色彩不时被现实幽默地打破。
在皮特失踪的那一段,故意营造成三个美人鱼美妙的歌声把皮特变成了一只癞蛤蟆,我真的以为神话意向终于出现了,原来不过是警方的又一变相卧底。
以神话故事做背景,实际上还是会回到现实。
这是因为——科恩兄弟要用现实来玩黑色幽默。
——————————————————————————————嗯不能不说的黑色幽默。
把《奥德赛》这样一部辉煌的英雄史诗解构怎麽能缺得了黑色幽默在三个人的冒险故事之外,还有一条一直存在的副线,就是州长选举。
与丹尼老爹的第一次狭路相逢是在广播台外,广播里的丹尼老爹原来是一个满身流油的胖子州长,政客的露面从一开始就揭示了政治不过是一场美化的骗局。
而最后奥德修斯完成自己英雄形象的方式不是原著中的英勇杀光敌人,而是因为自己政治立场的突然转变,他突然从一个逃犯变成了重掌大权的伯尼老爹的政治顾问,而因此打败了情敌。
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在颠覆英雄主义的同时,黑色幽默地模糊而又清晰。
——————————————————————————————撑起剧情当然少不了人物,科恩兄弟的胖子情结在这里爆发了。
之前的电影里胖子总是有着各种各样奇怪的性格。
《巴顿芬克》里的查理,《血迷宫》里的咆哮杀手……还有等等等等,科恩兄弟的电影里怎么能没有性格诡异的胖子。
可是在这里,胖子太多了可能是因为本身想营造的狂欢氛围丹尼老爹和他的胖儿子还有两个不知所云的帮手整个就是一个胖子的等差数列。
还有始终都在笑的babyface尼尔森。
再加上捏死癞蛤蟆皮特的抢匪和可怕的狱警。
这么多的胖子就使这部电影变成了一场狂欢,每个胖子都有点小怪癖。
不能不说这是一部成功的喜剧,他营造出了丰富的人物和从始至终没有被破坏的喜剧氛围。
总之他不是一部闹剧,总之科恩兄弟的小小天才放在里面很可爱,总之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ps 不能不说的乔治克鲁尼的头油和法网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小细节
个人认为这是科恩兄弟的游戏之作,所谓"游戏之作"就是在电影中科恩兄弟没有大谈人生的哲理,没有抒发对人性的感慨.只是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据说这部电影是<奥赛罗>现代电影版,但我觉得科恩兄弟也只是借壳生蛋而已,电影情节完全跟莎士比亚的原著的内涵没什么关系.大概科恩兄弟是密西西比人.因为导演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密西西比的旅行,使我们遍赏密西西比风土人情.(剧中演员所说的英语,就带着浓重的密西西比口音).电影充满着对世事的调侃,但这些都仅仅只是调侃(绝不是嘲讽),这也是我认为电影的主题仅仅是搞笑而已的根据所在.首先调侃了宗教,一个失明的黑人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为三个越狱的主角指出藏宝之路,并告诉三人将来的命运.(以后一一应验.)我认为这只是一次导演对<奥赛罗>的生搬硬套,加一点冷幽默.(上帝是一个普通的黑人农民)之后三个主角在逃亡途中,遇到一群唱着美国民谣洗圣浴的虔诚的宗教徒,两位主角在洗浴后被告知已经没有罪孽了.(诸般罪孽,一洗了之?)其次,调侃了美国警方.身为逃犯的三个主角,虽然电影中并没有明确告知我们他们犯了什么罪,但从他们言行来看,肯定也只是犯了小偷小摸一类的轻罪.但警察为了追捕他们却不惜使用纵火,色诱,酷刑这些极端做法. 最后,调侃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不用多说了,看看电影中搞竞选的两方政客的滑稽表现就知道了.)电影中的音乐非常精彩和多样化.(黑人布鲁斯,美国民谣,乡村音乐.{密西西比本就是"布鲁斯音乐的摇篮"})是本片的一大亮点.电影中有许多有关美国电影,历史,政治生活方面的东西.不是美国人真的很难看明白.(我承认,这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我的观影乐趣.)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电影细节的看法.1电影中那个疯狂追捕三位主角的执法官,打扮,言行简直就是<现代启示录>里,要把越南"炸回石器时代"的那个上校的翻版.2电影中那个"娃娃脸尼尔森"在美国历史上确有其人,后来加入狄林杰帮'(也就是那个在电影中由Johnny Depp扮演的"头号公敌").在狄林杰死后不久被列为"头号公敌",1934年,在与联邦调查局的枪战中被击毙。
电影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结构太松散了,松散到你有时感觉到剧情简直不能连贯.(主要在于兄弟两个玩得太过火了.)但总得来说,这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一部相当搞笑的诚意之作.
科恩兄弟镜头下早年间的美国总是很迷人很幽默,讲述着神奇的土地上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还是喜欢黑暗恐怖充满凶杀的科恩兄弟影片,荒诞的故事无感
看似向往自由、追求妻儿,简直就是三个白痴误打误撞,通篇缺乏精彩的剧情,科恩兄弟影片中最缺乏脑筋的一部,高分的评价完全是被科恩电影的惯性给蒙蔽了双眼!
西部片看不太懂
逃亡途中,他们不仅要对付各种各样令人棘手的突发事件,还要与追捕他们的执法官库利斗智斗勇。这个锲而不舍地家伙发誓要把这三个“脱网之鱼”送回监狱。这一路上意外不断,状况百出,究竟他们能否获得真正的自由
老帅哥治-克鲁尼用这种方式作贱自己
又是闹剧一场,不过很美国,又很另类,音乐也很好听
从来没有称赞过George的演技好,但是他的确是一如既往的帅。这部电影里面的原声简直太好听了。一颗星是给原声的。
各种事件集合体啊,太狗血了
原声大赞,比较搞
还以为是一犯罪冒险题材,最多弄成喜剧片,结果来了一公路加音乐片,我对这电影真是欣赏不来,从头到尾三个傻X不是越狱吗,怎么就在那一带绕圈圈?无数对话你们是想表达个什么,米国人的思维真的我理解不了吗?那些人物设定是要干什么,没用拉进来搞毛线?音乐重复难听。大!烂!片!
很有意思的片子,三个主角搭的很好,色调和海报都是我喜欢的类型。不得不说,科恩兄弟很有才,把奥德赛可以用这种形式诠释。另,影片的OST很棒,浓浓的乡村民谣风
音乐和电影的完美融合,如果你喜欢美国乡村音乐,那简直是神作,我怀疑是不是把最好的歌曲都给了这个电影了!音乐+公路片也是以前我从没接触过的类型,但是本片看起来非常有味道。中间各种配角亮眼啊,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以抢劫为快乐的劫匪:“来抓我啊,你们这些领薪水的SB……”30年代的美国完美还原
歌,好听,故事,还行。三个犯人,趁着外出干活的机会跑了。警察当然在后面追他们。他们三个人,好像只有话多的正常点,另外两个都挺呆。他们三蹭的火车上的手摇车,那个瞎男人,给了他们个预言,他们在找宝藏,但是最后得不到宝藏,不过他们最后会发现比宝藏更重要的东西。也没往心里去,但是故事就是奔着这个预言来的。最后也一一印证了。确实没有宝藏,是话多的编出来骗另外两个人的,但是他们都得到了州长的赦免,成了自由人。而且他们为了赚10块钱临时起意组成的乡巴佬乐队,火了,很受欢迎。生活肯定会很棒吧。并没有什么太搞笑的剧情呢,还是因为文化差异,老外觉得好玩,我却觉得一般?他们的乐队的主打歌,好听,还是你是我的阳光,也好听,老民谣了吧。
和科恩兄弟历来的片子一样,很难去解读,很难确切地知道他们在表达什么。或许他们想表达的只是一种黑色幽默充满荒诞的世界。就像片中的主角一样,为了不存在的即将沉入湖底的宝藏而越狱,为了钱对着盒子唱了首歌,莫名其妙地就红了,被赦免了,又莫名其妙地被抓了,又被防水莫名其妙地救了。或许世事就是如此莫名其妙,就像州长竞选一样,从我们不能容许他再连任四年到支持,只需要一群乡巴佬。而这次选举的转变,又仿佛代表了一次理性的转变,从迷信到科学,而这种转变居然发生得如此突兀。一切的转折都是那么莫名其妙,都是那么突兀,而这种莫名其妙或许就是生活的本色吧。同时片子里几场教会的戏拍得非常美丽,非常有质感。 2025-1-29看
音乐片?
不是美国人也没看过奥德赛,对我来说OST远胜于故事本身
又一部豆瓣高分文艺逃狱电影,我就不信那些打高分的都看明白这片子是取经于荷马史诗奥德赛。大篇幅的废话让我看了半小时忍无可忍删除。
本片改编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全片歌舞非常好听是经典爵士乐,乡村牛仔风,异国风情味儿十足,开篇犯人们的合唱很有韵味令人眼前一亮,但是整体剧情很荒诞透着一股子讽刺意味,节奏也比较慢,要耐着性子看。
看得我昏昏欲睡,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我纯粹去看3K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