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你没有听说过《虎兄虎弟》,你也会听说过导演让-雅克·阿诺的其它作品,如《狼图腾》(对,就是冯绍峰主演的《狼图腾》)。
让-雅克·阿诺,一个钟情于动物世界的法国导演,在2004年上映了一部讲述人与虎的动物电影。
虎兄虎弟的故事生动自然、惹人怜爱甚至催人泪下,宛如一部动物童话,但其背景信息,却隐喻了残忍又现实的东南亚殖民历史。
电影开端是自由生活在柬埔寨丛林的老虎一家,他们在人迹罕至的石雕神像群落定居,镜头沉静地划过长满青苔与藤蔓的石像,就好像历史湮没在时光里。
但老虎一家的平和生活很快被打破。
猎人与老虎相遇,杀死了虎爸,捉走了虎哥,只有虎妈带着虎弟逃脱。
虎哥辗转被卖到马戏团,成为观众表演跳桩、钻火圈的赚钱工具。
虎妈带着虎弟再一次被围猎,虎妈逃脱,虎弟被捉,上贡为当地国王的私宠。
幸运的是一次节庆表演上,马戏团明星虎哥与国王私宠虎弟同时被带上斗兽场,观众期待的恶虎相争并没有出现,虎哥与虎弟相认,逃出了囚笼,回归了自然。
在虎哥与虎弟的故事中,有虎哥、虎弟被捉的无奈,虎妈寻子的艰难,以及最后获得自由的两只大猫的快乐。
但这故事却不敢细读,因为字里行间全是殖民地人的麻木与苦难。
虎哥虎弟的灾难始自殖民掠夺。
在西方殖民时代,无数私人猎手趁机到各殖民地掠走大量珍宝,他们寻找当地的资源,雇佣当地人为助力,以微薄的雇工费将当地几百上千年的累积收为私人财产。
电影中西方猎人受东南亚石像高价的诱惑来到柬埔寨,雇佣当地人深入丛林挖掘传统石雕像。
而看整支队伍,只有猎人自己是白种人,真正拆毁石像并搬运的都是贫瘠瘦弱的亚洲面孔。
殖民地的历史文明被西方工业文明发现,但殖民地却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眼光保护属于自己的传统,民众无知,政府势弱,这是所有殖民地的悲哀,更何况殖民者无孔不入。
为了赏金,狡猾的村长向政府举报了猎人盗猎文物的行为。
但可惜的是他举报的政府还是法国人的殖民政府。
于是这批石像文物还是属于猎人,只不过多了一个内部分赃的步骤,只需猎人向殖民总督慷慨分享一点儿,就能轻松带走他的“纪念品”。
逃走的虎妈与虎弟面临更紧张的追捕,只因殖民总督想要讨好国王以获得修路批准。
可实际上强势的殖民者傲慢地面对殖民地的一切,讨好年轻的国王也只是为了给他们实质侵略的行为套上合法的外衣。
他们表面上逢迎国王像老虎一样威武,背地里讥讽他钓鱼都会掉进水里去。
殖民地国王是否是个草包难以评价,就以枪法来说,在殖民总督的花式吹捧下,他击中了虎妈,却只中了左耳,给了虎妈逃脱的机会。
总督笑着答应国王一定把虎妈抓到,但实际上只买了一张虎皮,并在右耳上伪造了伤口。
国王收了虎皮,他清楚地知道总督造假却仍配合摄影师拍照。
他理解一切,却什么也做不到,这是隐忍还是无能都不重要了,因为呈现在外的永远都是一个被殖民者环绕的草包国王。
所以观众也不必奇怪电影后半段里矮胖国王突兀的戏份。
国王给虎弟带上他父亲的首饰,问这只关在笼中的猛兽:“你记得你的父亲吗?
它是不是丛林之王?
我的父亲是。
你的父亲会对自己的儿子失望吗?
不,你的父亲也许不会。
”年轻国王沉思的眼神说明他的内心并不如他的言辞平淡,在他的所有镜头里,他频频提起他的父亲,并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一样强大,只有在独自面临囚笼中的虎弟时,才诉说自己与父亲相比的不足。
毕竟没有哪个执政者希望自己的国土成为殖民地,但这也由不得他选了。
国王是一场名为殖民游戏里的虎哥虎弟,同样失去父亲,同样被困,在与殖民者的对手戏中,他与他的国土、国民是鲜美的猎物。
值得庆幸的是,虎哥与虎弟最终脱困,回归自然,而柬埔寨也在1953年摆脱了法国的殖民统治,经历了90年的殖民历史,这个国家终于宣告独立。
以殖民的视角再去看虎哥虎弟的经历,虎哥经历了贩卖、展览,它学会了跳桩、钻火圈,从表演舞台下来后习惯性地钻回到笼子,它已经被驯化了,有了奴性。
而虎弟被饲养、却在与狗的争闹中激发凶性,它主动反扑驯兽者,为自己与虎哥赢得了逃回自然的机会。
而讽刺的是,追踪虎兄弟的猎人用火攻的方式将两虎围住,却是虎哥用习得的跳火圈的技能带着虎弟脱离了困境。
虎哥有了面对火焰的胆略,被殖民者也终于习得了工业文明的武器。
所以一部《虎兄虎弟》不仅仅是动物的故事,导演让-雅克·阿诺的编排使这部电影的内涵变得丰富,他曾说:“《虎兄虎弟》蕴含了三种我最痴迷的东西:动物世界、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欧洲殖民地。
”电影的最后,殖民总督的儿子亲手摘下了虎弟的项圈,捕杀动物的白人猎手面对虎哥放下了来福枪,他重复着对不起,终于对这一场血腥捕猎有了悔悟。
也许这是电影面对殖民史的回答,但作为电影的观众,作为同样经历殖民的国人,面对近百年的屈辱史,又该如何作答?
看完片子,发现这是04年法国导演的作品,时间的跨度并不影响这部片子在2009年的时候彻底感动我。
片中两只老虎的兄弟情谊对人内心情感的冲击力是彻底强悍的。
我不想再去借此批判人类的利益熏心与自私无情。
因为这部影 片中的爱的力量大过了恨。
虽然导演竭力于展示爱与恨的对比,可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感动与爱占了上层。
而这感动的完美呈现,来源于一对虎哥哥与虎弟弟的坎坷命运与情感变故的展示。
导演很会运用前后对比的效果来推运情节。
这也正是开头那温情脉脉的老虎一家生活场景的呈现原因。
没有人类的打扰,两只成年虎在与天地为家神像为灵的旧庙前交合,只有自由与天地神明。
两只小家伙就是这样降临了,一样有着自由的天性与天真纯净的眼神。
最大的烦恼就是兄弟俩为争一只球而引起的争执。
哥哥一定要占上风,因此它要欺负弱小的弟弟。
弟弟胆小怯懦,只有欺负比它还小的獾,可幼獾找来了它的母亲出头,弟弟就害怕了,被一步步逼到了树上,正当它无助害怕的时候,哥哥出现了,哥哥也还没有从母亲那学到捕食的本领,凭着哥哥的责任与莽撞的气势吓退了那只母獾。
弟弟终于安全了,它抬头看着弟弟一步步笨拙的从树上挪下来,弟弟的脚被树枝插伤了。
走路一瘸一拐。
回到母亲身边,仍是一家人温馨的场面。
追着父亲的尾巴咬弄。
这样的详和持续到人类的到来,他们炸佛像,捣毁旧庙,开掘对他们有利的东西。
终于发现了老虎一家,人类带了洋枪炸药来对于他们认为凶猛的动物。
母亲叨走了受伤的弟弟,哥哥被留在了庙里,一只幼兽在这里亲眼见证了人类枪杀了自己的父亲,纯净的眼神里充满 着困惑与震惊。
然后,它被凶手带出了丛林。
纯真的心灵记得这个人拿枪的那只手,用稚嫩的牙齿咬着,发泄心中简单的仇恨。
可幼小善良的心灵被一只甜甜的糖果就打动了。
便没了恨,心生了依赖。
可这个依赖也很快走了,被人送到了监狱。
直到母亲营救它失败,这个小东西的心仍是对爱充满了期望。
即使在木箱的透气孔里眼看着公路一步步向后退去,母亲从车上跌落在路边,撕心裂肺的分别,它仍对爱充满希望。
在被送到驯兽园的铁笼里时,将身体小心翼翼的向隔壁笼里的成年虎靠去。
在这一刻这个小东西只是一个需要爱需要呵护的孩子。
直到成年虎转身离去,这颗幼小的心才彻底的绝望了。
我相信这部片子感情的震撼来至于对一颗纯净美好心灵的伤害。
而在这样一只小虎小兽的身上我们看见了爱的坚持。
接下来它不吃不喝,驯兽师也断言它活不长了,鲜肉一盘放在它的嘴边它也不闻不看。
成年虎心生不忍,终于靠了过去,像父亲一样将自己的尾巴探过去借给它玩儿。
它终于振作了起来。
可第二天这成年虎,它新的依靠就被驯兽师枪杀卖了虎皮。
这样一只小虎,如人类的两岁孩子般大小的小兽,一次次经历的心灵与命运的迫害全是来自于人类,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只是仅有反思是起不到作用的。
这也正是写这篇评论 不谈及批判的原因。
相对于虎哥哥,弟弟命运相对于平坦一些,只是相对来说,弟弟命运的转折在一次被小黑狗逼到绝处后所做出的行为而急转直下,本可以和天真的区长儿子过的快乐,这个和它捉迷藏的儿童和它有着相似的性格与心境,只是小黑狗咄咄逼人,处处追截相逼,在最后一次被堵到壁炉里时,它做了做了反击,也许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厚实的脚掌怎么把这只小东西捏碎的吧。
只是最后一群人拿了棍棒将它哄出了家门,任它在笼中撕心裂肺的嘶号而无动于衷。
两只小虎面对的一次次分别都是同样的令人怜悯落泪。
人类的自私与偏见的利刃,每每伤的这两只幼兽遍体是伤。
终于它们长大了,哥哥被驯化成了表演跳火圈的表演虎。
弟弟不再胆小怯懦,而是充满了敌意也仇恨。
这仇与恨来自于幼时无情的打击。
导演安排的两兄弟相会的场面很精彩。
为了人类的观赏,让两只相隔多年的两兄弟互相打斗。
弟弟勇猛善战,哥哥被驯化毫无斗志,处处退让,被逼俯在地上,抬头的一瞬间,看着这个俯身下来凶狠对手,却似曾相识,儿时替弟弟出头斗獾,弟弟笨拙的一步步从树上退下来时的场景浮现眼前。
而弟弟也在此时认出了那个曾经站在树下等着自己的哥哥。
终于打斗变成了两兄弟相逢之后互相玩耍的喜剧场面。
这是对人类的嘲讽,这嘲讽来的飒是爽快。
它们终于逃脱了人类的魔爪。
哥哥却无法摆脱人类的梦魇。
在逃离打斗场后首先回到了自己的牢笼。
在弟弟一次次鼓励下,哥哥终于有勇气走出曾经的牢狱。
接下来的情节充满了明快的调子,连电影时原配乐都是轻松愉快的。
没有接受过捕食训练的两兄弟,处处在人类的地盘上抢劫食物。
那是他们度过的最快乐的生活。
没有威协没有敌人。
在空旷的草场上,哥哥为弟弟表演着他从前学过的跳圈,弟弟好奇的观赏着。
终于在掌声响起时,人类的枪声也响起了。
它们再次被围杀,这次人类赶尽杀绝,火烧百里树丛,只为将这只火逼至绝境。
在最后关头,哥哥终于用到了它从前学到的跳火圈的本领将弟弟带出了火场。
人与动物本质的考验才影片的最后被提升到了最高处,区长儿子与弟弟的对话,两颗纯真的心灵最后的交流。
而躲在一旁的男人端起了猎枪。
这个男人是把虎哥哥带出丛林的人,是给它糖果曾经是这颗小虎唯一的依靠的男人。
可他心爱的女人是个憎恨老虎的人。
自私的心灵,在这一刻接受了最后的拷问。
这拷问来自于蹲在一旁看着他举枪的哥哥。
他迟疑了,枪就放在一旁,哥哥走上前去,它还是那么依赖他,即使他刚刚还端着枪。
它将自己的头凑过去嗅着他的口袋,原来它只是那个爱吃糖果的小虎。
即使他的卑劣刚刚上演。
它对他的需求只是一颗糖,而依赖从没改变。
我相信在人性的拷问上,导演在影片最后给出了大质的方向,那个男人最后对虎哥哥说的“forgive me !" ,代表了所有人类的心声。
这是影片最后在情感与本质上做出的交待。
这也正是此片让人有所慰藉的地方。
在观看这个片子中途,我数次强忍泪水,极力理性与客观的观赏,在此篇评论中,我也只想呈现善的一面,而恶正是由于对善的毁灭。
对恶只有恨是无用切无意义的。
我相信此影片教育我们的不只有必要的反思,更加理性思想改革与有意义的行动,才是必要的。
这部影片有许多感人的地方,同时,也有明显地商业化的地方,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是部好片子,即使商业化,也是部感人的商业化电影。
这部片子拍的真心不错,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喜欢看煽情励志片的人来说。
片中的场景大多是真实的画面,仅有少量的镜头是电脑合成的,可见导演在拍片时的辛苦啊!
对于情节而言,我觉得总是让我出乎意料。
与其说是出乎意料,还不如说是人类在这两只野性十足的动物面前相形见绌。
当小老虎Kuma看见自己的爸爸被枪杀时,那双可怜的眼睛盯着白人猎手,我猜想的是他会记住这一幕,然后为父亲报仇。
然而当得到这位白人猎人悉心照顾后,Kuma竟然和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把我之前的猜想推翻了,也让我畸形的人类价值观得到了沉重的打击!
动物的感情多么纯朴啊,没有一世的仇怨,但是有恩就要报恩!
这种感情多么纯粹,多么干净。
那个小孩和小老虎Singha也是一样。
看见他俯身亲吻老虎时,我真的被感动了。
除了老虎与人的关系之外,导演还给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老虎家庭的故事。
虎兄虎弟不同的命运,最后在斗兽场里相遇,当他们由最初的打斗到共同嬉戏时,我们看到的是和人类别无二致的兄弟之情。
最后两只老虎回到丛林,遇到他们的妈妈时,他们一家 终于可以再次团聚了。
三只老虎躺在草地上,阳光穿过老虎妈妈耳朵上的那个枪眼,那一刻我真的为他们的重逢感到欣慰。
片名:Two Brothers/Deux frères译名:两只老虎/虎兄虎弟导演:让-雅克•阿诺主演:盖•皮尔斯、让•克劳德•德夫斯等类型:动作/动物/冒险/剧情 语言:英语 片长:109分钟发行:环球电影公司国家:法国/英国在讲述我观看《虎兄虎弟》的感言前,我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这部以动物为体裁的电影的导演:让-雅克•阿诺。
让-雅克•阿诺是法国著名导演。
如果你对他的名字令感到陌生,那么当你听到《情人》、《熊》、《决战中的较量》这些曾哄动一时的影名后,我想你就会对让-雅克.阿诺产生本质性的了解。
我介绍此部《虎兄虎弟》是由让-雅克.阿诺历经三年精心打造,继《熊》之后的又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自然体裁影片。
当我从《虎兄虎弟》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后,才深刻的理解让-雅克.阿诺为何要用三年的时间来打做这部精品之作。
因为这是他用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自己的双手与镜头传达给我们的视觉、心灵。
《虎兄虎弟》中人类只是渺小的配角,但这配角却深深地影响着主角两只老虎的命运。
人类是地球唯一能进行思考并能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生物,但人类并非是这个星球的主人。
在这个星球上有许许多多地生物与人类共同享有这片土地、天空、海洋、空气…………它们也同人类一样渴望着自由、爱与情感。
桑哈(虎兄)和戈莫(虎弟)的父母在柬埔寨相爱,并且相继产下虎兄虎弟。
它们全家在柬埔寨过着快乐而又自由的日子………..当虎弟受到惊吓爬到树上不知所措的时候,虎兄闻声赶到为虎弟解围…………虎兄舔着虎弟的毛发,似乎在通过着温柔的动作告诉它:“不要怕,没事了。
哥哥在这里。
”;在这短短的一幕里我看到长兄对弟弟的关心与爱护,这与人之间的亲情有何区别?
谁又能说动物没有爱,谁说它们只是一群不会思考的群体呢?
让-雅克.阿诺用镜头捕捉着两只小老虎天真无邪的眼神。
令你不用通过语言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心灵,也让你对它们的心灵产生无限的遐想。
就在虎家共享着快乐时贪婪的人类为了盗取古墓的佛像来到柬埔寨,人的来到令虎家心悸意颤,它们知道人类是危险的,所以它们选择了躲起来以求自保。
但人类又是如何对待虎家的呢?
当人发现有老虎的存在时他们拿起手上的武器向虎父射去。
也许你会说我不开枪它就会伤害我,但你怎么知道它会伤害你呢?
生命是平等的,你并不能因为它们不会说话而否认它们的生命。
虎父为了让虎母转移虎兄虎弟而死去了。
虎母先带去了比较小的虎弟,而留下虎兄。
在虎父死去后虎兄也落入了人类的手中………我当时一直在想虎母的选择。
它选择的是比较弱,也就是抵抗能力相对小的虎弟,留下抵抗能力比较强的虎兄。
在这细微之处,我再一次看到如同人类母亲所做出的决择。
虎兄在人类的手中开始了漫长的旅行。
而这旅行中有两次令我深深感动的地方。
第一次是在村子里。
那时虎兄被囚禁在村子里,虎母在村外想要进村去营救它的孩子。
不幸的是被人类发现了,全村的人拿起火把将虎母赶出村外。
那时我恨不得能挡在哄赶虎母的人前告诉他们,它只是想要回它的孩子,它只不过是在进一名母亲的天性与义务。
第二次则是在公路上。
虎兄被锁在笼子里拉向城里的马戏团,虎母和虎弟在公路上一路追赶,可它们是跑不过马达。
于是虎母放弃了,它与虎弟坐在公路上,看着飞驰而去汽车所遗留下的尘土。
眼神中流露出绝望与伤感………………虎兄就这样被拉入了马戏团,过起了被人类驯养的日子。
而虎母与虎兄也未能幸免。
柬埔寨的王子喜爱打老虎,于是猎人们设下陷井捕捉住虎兄与虎弟。
人类啊只是为了享乐而抢去动物的生命。
只是为了所谓的地位与荣耀残忍着伤害着无辜的生命。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海豚的故事。
在鲨鱼攻击人类时海豚用它们的身体保护着人类,但在这同时人类怀疑着海豚、在这同时世界上又有无数条海豚被人类捕杀而亡。
人与自然。
是不能协调的吗?
人给孩子灌输着老虎的残暴与凶恶时,却没有告诉老虎的另一面。
它们从不轻易伤害人类,它们不会因为好玩而去伤害生命,它们只捕食自己足够的食物,从不掠夺多余的。
当人的大脑中只有这个观点时,他们又怎么会意识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呢?
我感谢让-雅克.阿诺用自然最真实的语言述说着在人类捕杀时虎母又一次体现出母亲的形象,它将虎弟安排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自己则去面对人类的火枪,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转移人类的视线,从而试图保护虎孩子的生命。
你或许会说这种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或许是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读者》中的一个故事。
当猎人的枪口面对猩猩母子两时,母亲并没有抛下自己的孩子逃走。
而是它将自己的孩子高高的举过头顶,因为它认为猎人的枪口射不到那里。
它如同每一位母亲一样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当你的枪口指向如此一对人类母子时你会扣动扳机吗?
我想不会;但当你面对如此一对动物母子时你会扣动扳机吗?
我想有可能;母爱并不会因为物种的不同而丧失多少年过去了。
虎兄在马戏团中变成了一头温顺而没有野性的玩偶;虎弟则被伺养在王国的动物员里,受人类旨意依旧保留着老虎的野性。
这时人们想出一个娱乐方法,让两只老虎相互搏杀---在这里我不得不为动物辩护。
当动物的地盘受到侵犯时,它会自然而然的产生抵抗的本领;这种反抗就如同盗贼破门进入你的家门时一样。
所以虎兄与虎弟在人类的安排下将进行一场兄弟之间的撕杀。
看到这里我不禁揪心,如果这是人的世界这皆不是一场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
即使并非手足相残,人类又有什么权利让动物在被动的情况下让它们相互残杀,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是何等的残忍!
动物尚且不会如此,但比它们拥有更高智商的人去会如此虎兄与虎弟在人的呼喊声中搏斗着。
虎兄因为驯养的关系早已变得逆来顺受,它远远不是未被驯服的虎弟的对手。
就当虎兄被虎弟扑到在地时,虎弟看到了虎兄的眼神那种眼神是那么的熟悉那是它小的时候被到惊吓时被保护的眼神那时它的哥哥的眼神。
它们就在人类安排的杀场上相认了。
它们忘记了人类的存在,快乐在在杀场上相互追逐回忆着小时候在一起的点滴。
可是这违反人类意志的,人类绝对不允许它们的违背,人类想要看到的是它们相互搏杀,而非相互追逐。
虎兄虎弟合力逃出了杀场。
可以驯养圈前虎兄则习惯性的停了下来,它已经习惯了听从人类的安排。
这时何等的悲衰呢?
动物本该有它的天性,但在人类的操纵下失去了自我。
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我一直按照长辈的意志行事,一直做着他们眼中的我。
这点和被驯养的虎兄有什么不同呢?
我在掌控着接受着上一辈所认可的东西,却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双眼去认知事物。
我只知道他们的是非观点却从来不会用自己的本心去判断,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虎兄在虎弟的招唤下摆脱了人类的掌控,它决定和虎弟一起去找寻真正的自我…………….人类是不能愿意输在比他们低级的动物手下的,他们用火围困了虎兄与虎弟的归家之路。
虎兄用在马戏团学到的本领跃出了火圈,但虎弟却因为动物的天性而惧怕那火。
于是虎兄冒着危险又一次的从火圈跳进来去营救虎弟,它一次次地鼓励着虎弟………..终于虎弟同虎兄一样跳出了火圈。
猎人惊呆了。
我不知道他是惊呆与虎兄与虎弟之间的亲情,还是惊呆与它们的能力。
但我却感受着猎人的惊呆。
如果有一天动物掌握了同人类一般的智慧,人类你又该何去何从?
在冲破了重围后虎兄与虎弟共同走向了丛林的深处…………它们回到了它们的家,并且找到了虎母…………从此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吧在这部电影中对白是短暂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让-雅克•阿诺通过动物的双眼所传达的情感波动。
人与自然之间因为如何去发展,相信看完这部电影的朋友们自己的内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寒飞雪2005-2-15
《虎兄虎弟》:关于老虎,或者人类?
这是一部关于动物,大自然,友谊和家庭的电影,那些关心和喜欢动物的人肯定会喜欢这部电影,影片的动物特效和剪辑做得非常地漂亮,强烈的真实性令人惊叹。
--JamiBernard(纽约每日新闻) 这并非一部适合儿童看的电影,从某些角度来讲,带孩子去看它是相当危险的。
片中的老虎相当可爱,但这会误导孩子对野生动物的理解而可能导致危险。
同时,如果你相信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会如此和蔼,那么影片是非常感人的,相反,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影片就实在是太枯燥了。
--Perlner(IMDB) 《虎兄虎弟》是一部"令人惊奇的,充满艺术气质的,非常纯净的电影。
" --《时代周刊》记者故事简介: “兄”“弟”同心,逃向丛林剧情:以英国传奇猎手艾丹·迈克拉为首的探险队伍,为了得到古庙废墟中的神像闯进丛林,侵入了老虎的领地,并开枪打死了为保护虎崽而发动攻击的虎父。
混乱中,兄弟俩和妈妈被人类无情的分开。
凶悍的哥哥戈莫被卖到了马戏团,严厉的训练,无聊的表演和笼中的悲惨生活,掳走了他与生俱来的霸气。
而温和的弟弟桑哈则成了当地法籍长官尤因·诺曼丁的儿子拉奥的宠物与玩伴。
后来桑哈又被送去驯养成“斗士”。
在一年后的猛兽比赛中,兄弟俩再次相遇,无情的岁月和命运让亲兄弟展开了陌生的厮杀,但凭着记忆深处那童年兄弟间特有的目光,他们认出了彼此,并齐心逃回了丛林…… 人类的虚伪和卑劣在片里让人咬牙切齿,好久没有为一部影片眼红.起码在这最后的二十分钟里,看到它们在斗兽场的重逢,泪水一直温暖着双眼.一部让人的心灵回归自然的纯粹影片,菲律宾的自然风光和古迹也一览无遗.
在没看过《虎兄虎弟》之前,感觉《狼图腾》也还算能对付了,但看完之后,《狼图腾》瞬间就成了小闹闹。
我久久不能平静。
让雅克阿诺是世界级的奇才,他让人类第一次读懂了动物的表情,听懂了动物的语言,甚至听到了动物的心声,而且那是地球上最凶猛的物种。
不看此片,我们甚至不了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以及正在干些什么蠢事。
【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非常经典的动物类型电影,与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子熊故事》一脉相承,延续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主题,但本片中的人类活动痕迹相对更多。
故事背景置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属殖民地印度,英国猎人在一次猎杀行动中发现了老虎一家,他猎杀了虎爸,一只小老虎被送给行政长官的儿子,另一只幼虎被卖到马戏团,虎妈则被前来巡猎的国王击穿一只耳朵。
几经周折,两只长大后的老虎在斗兽场上骨肉相认,将本应血腥无比的斗兽一幕表演成了虎兄虎弟间的亲昵无间。
继而,它们逃出牢笼,穿过乡村,回到丛林。
火烧森林的时候,虎兄跳过横亘的大火,见虎弟不敢跳,又跳回来鼓励它一起跨越。
猎人在这段旅途中,心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片末,小男孩用清澈纯净的目光与老虎平等地对话,他不惧怕老虎吃人,甚至还满心善意,这是人之初的性本善。
另一边,猎人举着枪时刻防范,但当另一只老虎靠近他时,他念起了与这只老虎的温情。
事实上在角斗场,他就已经试图救它一命。
他放下枪,寓意着放下杀戮,改过自新。
两只老虎重归森林,它们在那里听到了同伴的呼唤,更遇见了小时走失的虎妈,光线从被洞穿的耳洞中逆光透射进来,象征重生与希望。
这个镜头太妙!
人与自然本就是动态平衡,本片极具教育意义。
让-雅克·阿诺是拍动物题材的高手,老虎是本片当仁不让的主角。
由是推想拍摄难度定相当之大,整体素材量可能高于成片十倍不止。
据说导演组动用了十几只老虎来拍摄这一组家庭,现场还有动物保护组织监督。
这没有工匠精神做不到。
男主角皮尔斯是英国演员,外表冷冽,将法国白人殖民者的傲慢演绎得精准到位,也与之后他的精神触动和真诚忏悔形成对比。
影片最后的镜头是老虎居于高位,猎人仰头说“对不起”。
电影开头是吴哥窟的河流边,本来被密林遮蔽的古迹重新出现在西方探险者的认知里,原本已经属于动物的深林重新迎来了人类。
2018年我去的柬埔寨,在我的印象中,是尘土漫天的公路,是低矮的房屋,是林中的石块古迹,虽然知道是被法国殖民者从原始森林中发现的古王国,可从来没有意识到,如今虽然依然保留了与榕树共生的吴哥窟,在法国人到来时,它更原始的面貌和那时这片丛林的样子本应是什么样。
人类一直是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在主宰世界的面貌,动物是如此的被动,高棉王国时这里是繁华的都城,动物被赶出了这里,王国衰落丛林掩盖动物自然的回归,因为人类的离开因而在人类的视野中消失成为了野外动物,当人类再度来临动物又变成了伤人的human-eater。
而动物只想遵从本能安静的生活,一切都只是根据人类的意志被被动的定位他们的角色。
导演通过太多的细节表现了思考与辩证,没有直给的说教,让观众在自我思考,比如白人猎人与小男孩的对话,他们到底应不应该被猎杀;比如狗与小老虎在家中追逐闯祸,到底动物是为什么老是“拆家”;白人猎人与村长女儿关于古迹的对话,是把这些永远留在柬埔寨被密林包裹永不被人知晓是对的,还是被炸毁切头运去文明世界的欧洲被赞美惊叹是对的;当为了猎杀两只老虎兄弟,缩小他们的活动轨迹,猎人放火烧丛林逼成小火圈,被马戏团虐待约会的跳火圈,最后却成为救了两兄弟的关键技能,是否一方面是讽刺,另一方面也是告诉每一个成长道路上的人,不管再难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还有国王坐在关押小老虎的笼子前,屏退下人,与老虎聊他的父亲,问林中之王是否也会对它的儿子失望,残忍的国王原来残忍只是他懦弱与恐惧的伪装,而这寥寥数语也让原本作为小配角的国王形象瞬间丰满起来。
很多事情也许很难有是非黑白一般的对与错,但是对问题的自我思考与反省,是电影让我觉得学习到最重要。
也感谢导演,最后是happy ending。
这是一个以动物视角展开的电影,所以观众的体验也会带入片中的两只小老虎,反正当我观看这部电影,情绪就自然的随着小老虎的境遇而涨落起跌。
但我知道,这些情绪是因为我对好坏判断的评价标准而起的贪嗔心,事实上,这本是自然,生命的生老病死,起源灭绝,都是世界的规律。
而这部电影的现实,是彰显了人类杀戮残暴的天性,比如其中角斗场的情节,把自己的同类相残而嫁接到其他生物的身上,也说明了人类对此戏码的乐此不疲。
就比如说,我们的祖先也是如此,热衷形成部落互相厮杀。
而电影里放火烧林,老虎逃窜的场景也让我想到智人是否因掌握生火而成为世界霸主,连锁导致大型生物相继灭绝的历史疑问。
但无论如何,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演变,而我们,只能作为生物的一份子而去观察罢了。
而这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影片也做出了回答,答案就藏在那个小男孩的身上,他的心中是爱。
不是纪录片。有些剧情想要表现感人加入了特效,可多少过了,动物可以有灵性但不会有人性。当猎奇片看吧。
真实自然的镜头语言,简单明了的人性寓言。人物前后态度的转变缺少过渡和铺垫,严肃题材之下的戏谑手法稍显不搭
只记得幼小的我和妈妈争论养老虎不能沾血的问题很久、很久、、- -、
萌度极高,看时我看见很多娇羞的女同学狂野的飙着泪花……把它当童话吧,即便你还希望相信感情。
小老虎的时候好可爱啊!名字感觉有点接地气,但是影片很好看!
动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就会彼此影响,酷玛和桑嘎本色出演,尤打斗那场戏的态度转变为甚2018.12.31又看了一遍,动物本就单纯,是人类要得太多,贪婪毁了很多东西
两只老虎,吴哥外景
动物的人性和人的兽性
规规矩矩的动物故事片。
观影过程中数度溜号,剧情太拖沓了,迅雷网友把它捧得太高了
一点儿也没拍出本该可爱的可爱
看似淳朴的影像下,隐藏着那么多残酷的现实。更加坚定了我心中:大部分人不如牲口的论断。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还有多少动物在遭遇人类带来的惨剧,而又能有几个像这个虎家庭一样幸运?
充满傲慢和自我陶醉的一部电影,虽然是动物题材,拟人化的处理从头至尾表达出人类物种的骄傲,还有那西方人看东方的视角,东方=野蛮无知,西方=文明,里面的东方女孩也要爱上西方才得拯救。行吧,全程看得我??????
曾经搜过此片,当时没有下载资源。男主角同是记忆碎片的主角。两只老虎很可爱。赞叹导演的拍摄技巧。后听说全为受过训练的老虎,拍摄的时候旁边有驯兽师帮忙。但也还是很棒。当最后男主角对着老虎重复说“原谅我"时,那样内疚歉意的眼神,把我弄哭了……
两只小老虎追在装有母亲笼子的汽车后面那里有一点感动,其他乏善可陈
感人还是感人,并且细节设计很用心,但是某些成分的幻想因素很大,没心没肺的乐观,这是做家庭温情路线的商业片惯有的态度。
想象不出没有语言的两只老虎也能拍部戏?试试这部,你不会吝惜眼泪的!
大花猫版的“绝代双骄”故事,发生在柬埔寨迷人的风光。所以,请爱护他们,他们不会伤害你~
以前看过,但现在看没什么感觉了,节奏太拖沓,很像一部拍给儿童看的电影。23分钟弃剧。
用动物拍这种电影是否本身就是一种残忍?更何况剧情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