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剧透剧透很多剧透吐槽吐槽吐槽都是吐槽作为一部“青春励志校园电影”,导演Chadha在采访中曾说道这部电影的目的是讲述现在的媒体给予女性的压力。
当这些媒体们都在呈现、鼓励女孩子变得性感又美丽,她希望长相“普通,邻家”的Georgia能给这些不性感,不美丽的女孩子带来自信和鼓励。
“Girl Power”(女子力)这个概念在90年代的英国十分流行。
当时的辣妹组合就是典型的代表。
黑人兄弟就曾经做过一个短片讽刺所谓的Girl Power,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76190/index_6.html)。
Gurindar Chadha在90年代也拍过一个很Girl Power的电影叫做 Bend it like Beckham 我爱贝克汉姆。
如果说贝克汉姆这电影好歹还有一点鼓励女性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理会他人的指指点点的话,2008年的这部Angus thongs and perfect snogging是纯纯粹粹的披着女权的外衣宣传男权。
由于只看过导演的这两部电影,这句结论可能会有点不准确:导演似乎很喜欢极端化女性的形象。
在贝克汉姆里面,阴柔、性感、贤母类型的女性是作为反面教材存在的。
在这部电影里,性感、成熟的女性也是作为反面教材存在。
如果真的想鼓励女性“do whatever you want”的话,否定这类软妹是不是和否定女汉子的那类思想没什么差别?
回到这部电影。
导演不仅否定了性感,还否定了女性的主动权。
作为一部励志电影,Georgia,这部戏的女主角,并不是成功的“得到”男神,而是成功的“被”男神“选到”。
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把女性呈现为男性的附属物品。
或者说,女性是作为一种“等待男性来挑选”的商品呈现的。
第一,这部电影里的男孩子永远有丰富又精彩的生活,而女孩子的生活的中心只有男孩子。
Robbie和他的哥哥会帮家里运营一家有机农产品商店,Robbie还和他的朋友有一支乐队,他还有一个性感又美丽的女朋友。
反观Georgia和她的朋友,不停的跟踪这些男孩,窥探Robbie的女朋友(其实很不喜欢她们拿着望远镜偷看Lindsay的那一段,作为一部励志电影,女主角和朋友们却在那边对着一个女生和她的身材嚼舌根。
即使再怎么反对这种性感成熟的女性形象,偷窥还评价女性的身体不正是这些“女权主义”者批评反对的行为么?
),讨论怎么得到这些男神。
而且,电影中所谓的4人小团队并不是真正的友谊。
她们友谊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人得到男神,而不是享受4人之间的时光。
在Georgia假借和Robbie的朋友谈恋爱,好让Robbie嫉妒的时候,Robbie会责怪Georgia“你怎么可以伤害我的朋友”。
反而观之,Georgia会因为对方不小心打搅了自己追男神的计划,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狠狠的吵了一架。
最讽刺的是,在最后Georgia和她的朋友们在生日派对上复合,Georgia庆祝她们复合的方式是给她们介绍男朋友而不是一起打闹狂欢。
所谓的友谊终于“失去男神”,复合于“得到男神”。
第二,这部电影不喜欢主动的女性。
它宣传的价值观是作为一个女孩子,你要矜持,你不可以主动去追求男性。
Lindsay,这位Robbie的正宫女友,就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存在于这部电影。
Lindsay复合导演口中的“媒体施加于女性”的形象:她很性感很漂亮。
在这部电影中我并没有发现Lindsay一些人品上的硬伤。
如果说塞胸垫是婊子的话,Georgia在那边给眼睫毛涂凡士林,给自己的腿美黑也不是为了吸引男性的目光吗?
Lindsay有暗地里嘲笑和整Georgia,但从她的角度出发,另一个女的莫名其妙的跑来抢自己的男朋友,她不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阻止一下吗?
可是导演不这么认为。
Lindsay的“大胸”首先就预判了她的悲惨结局。
她主动阻止Georgia这个第三者也被呈现为欺凌弱小。
相反,Georgia,作为正面女主,她的矜持和心机被呈现为正面教材。
Georgia从来不主动示爱,她只会耍一些小技巧展示她的“内心美”。
比如假装丢了猫,让Robbie帮她找的那场戏就是为了展示她的“真善美”。
她还会偷偷的学舌吻技巧,或是去泳池假装“偶遇”男神。
当Georgia主动示爱而不是等待男主的决定的时候,她得到了狠狠的惩罚。
在泳池得到男神的吻之后,男神只是留了一句“我要去处理一些事情,等我处理好了我会打电话给你”。
Georgia在那边苦等了这个电话很久,最后她从一本“怎么得到男人”的书上得到了一个建议,于是假装和Robbie的朋友谈恋爱,好让他吃醋嫉妒,来继续追求她。
然而,她的主动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她失去了Robbie和她的朋友。
即使整个事情的错在于Robbie没有遵守承诺没有打电话给她,这部电影仍然认为一个女孩子不应该主动的采取什么措施去得到一个男性。
那么正确的得到心仪的男性的方法是什么?
打扮好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都展现出来,然后等着男性来挑选,就像商店里的商品一样。
虽然导演一直声称她反对电视、电影里那些只会打扮、过分关注自己的身材的女性形象,她的这部电影对女性的外貌、身材的讨论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Girl Power一个很中心的理论就是“随心所欲的展现我的身材、美貌是一种女性自由的体现”。
然而,这种所谓的“自由”是一种男权对女性的“压抑”。
无论那些媒体还是这部电影,无论这些女性的形象是性感还是普通,她们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了服务男性。
女主对于这种“成为美丽成熟性感的女性”的宣传还是有一点反感的。
她拒绝穿丁字裤因为她不想为了男性的审美而伤害自己的身体。
在她打算洗心革面的时候,她也是扔了所有的杂志。
但她的拒绝并不坚定。
大部分的时候,她和媒体天天宣传的女性形象并没有很大差别。
许多学者批评这类的电影,认为它们不仅反对女性的主动权,而且鼓舞女性接受消费主义,让她们觉得买买买才是人生的真谛。
Georgia从电影的最开始就一直鼓动她父母给她办一场昂贵,宏大的生日派对。
当她最终得以梦想成真的时候,这场昂贵的生日派对成为了一个她所有的梦想成真的载体和基础。
这场派对起着一种强制happy ending的作用。
最让觉得突兀的就是她妈妈的外遇对象突然变成了一个帮忙的基佬。
前面那么多的画面和剧情铺垫,什么缓冲也没有,突然就从铁板铮铮的外遇对象变成了好心人。
另外不懂的一点是,为什么所有的同学都来了Georgia的派对而冷落了Lindsay。
纵观整个电影,并没有发现Georgia帮助了什么人什么事,也没有发现Lindsay伤害了这些同学什么。
所以只是因为Robbie换了女朋友,大家就不要她的前女友,跟着来抱现女友的大腿了吗?
最后再提一下前面说过的,关于这些女孩子的友谊都是建立在男性的基础上的观点。
在这个派对的画面中,我最最最不能理解以及接受的就是Georgia把她嫌弃的那俩个男的介绍给了自己的好朋友。
这种感觉就是自己不要的垃圾丢给自己的朋友。
更加离奇的一点就是这两个女的还欣然接受了。
给人一种“虽然这是我朋友不要的次货,但是拿别人的垃圾总比单身好,单身最可怜了嘤嘤嘤”的价值观。
第三,回到男权主义。
这部电影的主题曲首先就奠定了这部电影的男权主义基调。
这首歌叫做“she’s so lovely”,来自于一个(只有男性成员的)乐队。
歌词大概为“she looks just like them girls in vogue…She's so lovely …I love the way she bites her lip…I love the way she shakes them hips… I love the way she makes me drool… I think that she is beautiful”。
前面说过,导演试图用这部电影批评那些只关注女性外表而不关注内在的媒体,讽刺的是,这部描述女主的开场曲的歌词传递的只有“她好漂亮,好性感所以我好爱她”的肤浅价值观。
这部电影的结尾更是讽刺。
在Georgia得到男神之后,她给出了一段结论,原话是:“I don't care anymore about looking perfect, it's so overrated! I don't need a nose job or blonde hair.”如果这句话在这里就划上句号的话,这部电影倒是成功的批判了某些媒体。
但是,这段结论的结论是“因为我男朋友喜欢我这样啊” “Cause my sex-god boyfriend likes me just the way I am!” 而不是“cause I like the way I am”。
所以一切一切的重点都是为了取悦男朋友,满足男朋友,而不是为了满足“我”。
漂亮不漂亮,需不需要变漂亮,决定权都在于男性而不是自己。
有一个理论叫做“post-feminism”。
它可以翻译是“女权主义过后”。
正如这部电影,这个理论不喜欢鼓舞女性去争取什么,只喜欢借着女权主义的外衣,鼓吹女权主义已经达到了,已经完成了,我们不需要再做什么了,让我们静下心来什么都别做,打扮打扮自己,没事逛逛街就够了。
这部电影正是如此,披着“普通女孩也可以得到心仪的男神”的外衣,给女性观众传达的却是“你是男人的附属品,你的世界应该围绕着男人转,你的价值只有他们才能评判,你要成为他们想要的而不是自己想成为的”。
倘若你有幸地目睹Ta卸妆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Ta的脸颊两边布满树形的红色小血管,或许零星地散落着一两颗,两三颗,三四颗活力四射的青春痘稍稍作为小小的点缀。
仔细观察,依稀发现居然还有几根卷曲的小胡须,貌似长势还不错。
Ta的皮肤不再像鸡蛋蛋白那般白皙光滑。
因为Ta擦了粉底。
倘若你有幸地目睹Ta卸妆之后,你会失望地发现,Ta棕色不怎么大的眼珠流泻着苍白无力的目光,Ta短小平直屈指可数的眼睫毛无精打采地搭在眼皮之下,膨胀浮肿的单眼皮和起初拥有美丽明目的美女简直是判若两人。
因为Ta带有美瞳片,粘有假睫毛,涂有睫毛膏。
倘若你有幸地目睹Ta卸妆之后,你会无奈地发现,Ta的鼻子没有那么挺,Ta的脸蛋没有巴掌小,Ta的眉毛甚至可以忽略,Ta居然还有一对罕见的招风耳。
此时你脑海里浮现了 周星驰 [喜剧之王] ,张柏芝MM曾教导过你:[哎呀,眼睛不好看就看耳朵,耳朵不好看就嘴巴囖,以此类推。
]于是乎,你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
你说: [ 亲爱的,我们关灯,这样更有情调。
]灯光熄灭,屋内漆黑一片。
一把将Ta叠在你宽阔强壮的怀抱里。
前戏在此起彼伏的急促呼吸声中壮丽地拉开序幕。
你调皮的指尖在Ta身体肌肤上周旋游走,像是在演出一场快乐雅致的芭蕾舞蹈。
你虽然发现Ta脱下塑身内衣,实际身材与目测的差别挺大,但这也没扫去多少你浓厚的性致。
霎时,你的手指僵硬地定格在Ta大腿之上,Ta猜想你的心此时定如叶片般颤动。
Dear,Ta很难为情,这是皮囊炎引发红色小颗粒,这里摸起来有些粗糙,还有,今天Ta忘记剔脚毛了。
你重新振奋一下刚被泼了一盆洗脚水的失落心情,继续进军探索发现这饱含秘密的沧桑胴体。
可是你的双手刚往上移没几步,就犹如一脚踩在了地雷之上。
无数个为什么盘旋在你的脑海中,像挥之不去的苍蝇。
你略带发抖的强调仿佛从远处传来, [为什么你的咪咪这么小,下午看着不是挺大的吗。
]Ta羞涩地莞尔一笑, [啧啧,亲爱的,我下午带有魔术胸罩啊 。
]你纳闷了。
你伤心了。
你纠结了。
你愤怒了。
你毛了。
你大吼。
你尖叫。
你拍案而起。
你抱头痛哭。
你摔门而去。
第二天,你重新寻觅了一位像本片女主角一样肥一样丑鼻子一样大的女孩作为Girlfriend。
You said: She is so perfect for me!!!
大过年的没两天我没发生什么特别好的事情。
2500块钱的Lalique水晶圆月戒指刚带了一天就被同学摔烂了。
耳洞刚打了一天耳钉就掉了导致我还得再跑一趟西单。
以及,500多块钱的玫瑰金手链丢在不知道什么地方找不到,做梦都是一身冷汗。
在考完微积分的下午,浑身懒洋洋,做了那么多破题,我终于有了一点点考试周即将过去的舒缓。
于是下午看了两部电影,都是十分闲适的题材。
十分讲求balance的Woody Allen西班牙特别小品【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以及现在即将写到的【Angus, Thongs and Full-Frontal Snogging】。
青春期的时候,我最喜欢的电影是【Thirteen】。
那时候好朋友莫名嫌弃我,本来是好到骨子里的姐们儿4年没跟我出过一声儿。
所以看【thirteen】的时候我斩钉截铁地认为当时在十分窘迫十分颓废十分孤立无助的局面全是她惹来的,她把我的青春全毁了。
我们两个就是【芳龄十三】里面的芳龄十三小姑娘,为了一个特别飘渺的小伙子把友情毁掉了。
把青春残酷掉了。
我一直都有自卑情结。
那种与生俱来充满吞噬力的情绪被十三岁那年的旧事极度渲染,在高二那年不断加深。
后来酿成抑郁症。
被辅导了很久才板回来。
其实,极度端正自己的态度后我发现,那时候我种种的“出轨”几乎就是残酷版本的十四岁G。
郝哥曾经说我的叛逆期比其他小朋友晚。
其实我觉得不是晚而应该是更长。
从最早鬼鬼祟祟到最后明目张胆,6年的中学时光我始终没有明白过自己。
这比凑凑和和地比其他小盆友晚叛逆可怕多了。
之后看【Angus, Thongs and Full-Frontal Snogging】,我一边哭一边笑,分明感觉到这是一个浓缩版嗨皮版的某桥青春期。
嫌弃自己身上的肉,永远梳不顺的坚挺头发,恨不得一下子长大成为每天上学时候看到的OL,羡慕那些似乎是疲于奔命但更似乎是昂首挺胸的日子。
俨然当年碎碎念过的痴呆小语。
反映到片子开头,G被party上出尽洋相的自己雷到,赶忙奔回自己的小屋子拾叨自己。
当然越弄越乱,最后连眉毛都剃掉不少。
都是盲目的青春期,好事没有噩运连连。
【打从这里我就开始嫉妒了其实。
为什么人家十四岁小姑娘就能回到家,咣把门关上,马不停蹄拾叨自己,我直到上了大学还收拾不利索化妆云云的零碎杂事。
= =】后来G上了学。
我嫉妒的情绪愈发蔓延。
跟我当年一样,几个姑娘凑到一起议论boys,或者黄色小talk热闹搞一下,看见hot guy就移不开视线。
这种universal的话题经久不过时。
当年我哈过学校乐队的bass,和G们雷同,放学搞跟踪,想尽方法搭话,食堂撞一下就能美翻天。
所以怎么能让我不嫉妒英伦怀春少女啊。
小G同学随便找个理由去london 帅哥家开的有机蔬菜店就能收获不浅,帅哥笑得那么甜讲话那么亲切。
【画外音:怎么可以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而当年初一懵懂傻13无比的某桥可好似连生日礼物【月亮忘记了】都买好偷偷放到花痴的学长后车座却完全收不到任何反应。
你能忍么?
我不能反正。
以及以后所有的情节。
最后的皆大欢喜我就不提了。
看得我不得不攥紧拳头努力克制自己羡慕的情绪。
找angus的时候,聊乐团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泳池的时候,表白的时候,接吻的时候,笑得抱作一团的时候。
以及最后俗烂地一字一顿地讲,“you are perfect to me”的时候。
嫉妒到让人心痛。。。。。。。。。。。。。。。。。
囧纠结死我算了。
英国小姑娘成长到最后,终于明白了外在的成熟不仅仅是头发漂一下练练瑜伽听听海豚唱歌而已。
更重要的是雷同spiderman 的shoulder one's responsibility。
只不过介片子没有任何说教成分,云淡风轻地带过了一下而已。
考完微积分爽一爽。
哇哦目的达到了。
=========================================再话说一下,什么叫英伦小帅哥呢。
迷雾状视线,削瘦状身板儿,高挺状鼻梁,雪白状肌肤,鲜红状薄唇。
THAT‘S MY TYPE!!!想当年我也是试过手段的啊。
咋就没效果捏。
嫉妒的情绪蔓延让我无法不变成一个恶毒的女人。
==========================================话说回来,很久没有这样一部青春片了。
让我情绪泛滥到咬牙切齿。
囧一个。
嘿嘿。
omg!英伦风无敌了!
还要是英伦青春爱情,啊,我能不拜倒在你裙下吗?
无论何种年纪的爱情,爱不就应该是这样么?
Georgia不是那种典型的beautiful blonde girl,她有可爱的baby fat,傻里傻气地喜欢一个人,而且她对他的追求也是大胆而真实,我就是喜欢你我要想尽办法要你注意我,有事无事的去你店里张望,骗你猫猫失踪让你和我一起找,找个男生故意共舞来气你,锻炼自己的吻技,为了好看涂些怪怪的面霜在腿上,但最终打动你的却是我那傻瓜般的性格。
我在想,我喜欢像Georgia这样喜欢一个人,是不是我的心也是年轻幼稚的呢?
我喜欢你,然后也希望你喜欢我,只是最后的结果不同而已。
缘分让Georgia得到她的爱情,甜滋滋的,他们俩在沙滩表白的那段我看了好多遍,年轻真好。
虽然没什么看点,剧情也有点狗血,Georgia Groome 也不惊艳,但我还是好爱这部电影。
把最后的场景给截图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那是我一直在梦想的画面。
不过最喜欢的只是电影中一个场景。
Davies传纸条问Georgia:你是les吗?
Georgia很无奈。
Davies又写说:我相信你不是,因为Robbie说你不是。
Georgia马上就很开心。
我也好开心,因为Robbie没有怀疑Grorgia,或许这里是唯一不狗血的地方:男主角一直很相信女主角,而没有像其他青春剧一样,误会女主角。
瞬间就爱上了Robbie。
可能每个人都想要个Robbie做男朋友,又高大,帅气,最主要的是他成熟,他信任你,他不会怀疑你。
我也好想身边有个这样的人,不会听别人嚼舌根,不会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误会,不会那么快放弃。
当别人说我如何如何时,我好希望有个人能第一时间跳出来,义正言辞的真心的说:不可能,XX不是这种人,她不会做这种事!
就这一句就够了,我不需要你再多做些什么,只要这一句,就可以满足好久。
起码内心会知道,有人了解我,有人相信我,有人永远不会怀疑我。
只是,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说出来的。
要有个人多了解,多信任,多知心,多包容你才有勇气说出来。
所以Grogia很幸福。
后来所有人秘密的为Grogia举行成年生日舞会,我觉得那一刻太温暖了。
友情,亲情,爱情,一直以来的误会,失落,害怕,在那场舞会里消失殆尽。
留下来的只有惊喜和幸福还有Robbie的歌you're perfect for me。
Bingo!
大团圆结局。
哦,对了,中间有些小插曲。
Robbie的前女友跑来大闹,大骂Grogia。
Robbie只是保护着Grogia,Grogia的朋友冲上去反击。
那一刻Grogia一定觉得自己像公主的感觉。
我也只是在看完后就很舒心的叹了口气,Grogia说,她再也不用为她的大鼻子,她的发色而苦恼,因为她超级有魅力的男朋友不在乎这些。
为了Robbie,去最讨厌的蔬菜店,为了Robbie,假装丢了猫,为了Robbie,小心机的让他吃醋,为了Robbie,努力的变美丽。
一直的付出都好值得。
不过当然电影也只是放到最美好的地方,接下去他们会不会吵架,误会?
不过这不是我考虑的范围,我只要看到他们最美好的地方就好了,不要再去考虑接下去的剧情发展,自寻烦恼不是吗?
我其实也好想Angus, Thongs and Perfect Snogging
男主角长得很精致,女孩们也很可爱,音乐相当好听——作为一部青春校园剧,最大的几个看点,这部电影几乎都占全了。
有人看不上校园剧,觉得太浅薄。
其实越“浅薄”的东西拍起来越不容易。
青春校园剧拍好了可以产生类似《校园音乐剧》《律政俏佳人》《一吻定江山》这样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拍不好则变成低成本影片的代表,从骨子里透出一股子俗气。
显然,《青春》一片属于前者。
影片围绕乔治亚恋爱的烦恼层层展开,探讨了个人与家庭,恋爱与友情,真诚与虚伪等种种生活中最常见的矛盾。
而在对生活本身的探讨和回顾中,女主角佐治亚也逐渐由一个有点自私充满不切实际幻想的少女,变成会成熟地思考问题更多为他人着想的人。
虽然试着长大本身,总会为人带来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或痛苦,但也许,这就是每个人人生真正的意义——我们总会在过程中,学习到成长本身的精华。
这部喜剧拍得功力十足,笑料很生活化,抹除了英国喜剧中一贯具有的荒诞气氛(看看《小不列颠》就知道英国人完整的幽默方式了),让人看起来觉得:“啊,想当年我也会干这种傻事”。
就好像主角生活在我们家隔壁,而看着她的脸,我们又都觉得自己在照镜子。
影片的结局是HAPPY ENDING,而且很痛快地一次性解决所有矛盾。
正所谓“草蛇灰线,绵延千里”,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导演收尾的匠心独具和恰到好处。
总之,这是近一年来少有的几部优秀的校园喜剧之一,喜欢青春片的朋友,不可错过!
PS:影片的OST相当赞,可以收藏。
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了,拉着几个好友一起在星期天的下午看了一遍。
在属于下午的灰黄色里,觉得里面美少年清晰的英伦腔伴着那些小小的激动融化在了那令人憧憬的初恋里。
之前很不满为什么要找那样一个有着过分嘴唇的女孩来演这样一部过分青春片的青春电影,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像平面模特的男主角为什么要爱上那么一个毫无闪光的路人。
但这份类似灰姑娘的故事还是那么发生了,两个人经历了前女友的难堪,潜伏的家庭危机,以及友情的卡关后,像所有青春片的结局一样,灰姑娘终究拉上了王子的手。
这个被套用了无数次的情景,却像所有邻家女孩的初恋一样描绘了出来。
没有Gucci的包包、精致的烟熏妆和开放的父母,只剩下那些永远也面对不完的麻烦事,和一个突如其来的15岁。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所有那个阶段的问题都弹跳了出来,而朋友却能风调雨顺地享受男朋友完美的吻?
很喜欢电影的一张宣传海报,鞋子围成的圆圈。
从粉红色的帆布鞋,到那些暗色的高跟鞋,我们都要经历那些换下Covers的蜕变。
那些派对的鞋子,承载着的是14岁夏天专属的脚步,有点青涩却激动的颤抖。
总之,从开头那个在马路上奔跑的“大橄榄”到初秋昏黄色的街道里,都充斥着英国那潮湿的薄雾。
是个很符合规矩的青春片,带着淡淡模糊。
我看电影其实是在一个连续时间段会看同一类型的片子。
我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正处于看欧美青少年性喜剧的时期『那些孩子们的身材贼棒了!
』。
但是《青春爱欲吻》它不是。
是被我误下的一部英伦校园纯情喜剧。
很可爱的情节,是在我看第二遍的时候领悟到的。
为什么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没有领悟到?因为我就是一俗人,我就是一花痴,木哈哈哈哈哈哈,我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男一号Aaron Johnson的身上了。
太具有那啥美少年的气质了,OMG,深深吸引住了我纯情少女的心。
呃呃,回归正题。
Georgia Nicolson的演技让我惊叹。
以我一个外行人的眼光以及我主观上的分析,这孩子很有前途。
在她和Peter Dyer学习接吻后扯出的那特长一节晶莹剔透的银丝时,我着实震惊了一把,你俩平时肯定喝水少,唾液这么粘稠。
另外,Peter在花园里面扑到他的那一幕也着实让我震惊了一把,居然有人穿那种幼稚土气的内裤都可以穿得这么可爱,所以我真的很看好他噢。
至于我频繁提起的Peter,他在剧中的名字叫Liam Hess,其实說他剧中的名字也没有什么意义,由于我在前面提过的一场戏,他在后面的称呼基本上都是口水男。
做一个口水男也不容易啊,凭着他那充满口水粘稠湿滑的触觉,他也是有很多女FANS的,只是Georgia不喜欢而已。
那么说说剧情。
其实不存在老套不老套的东西,这部电影感觉很真实,完全地表现出了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在爱情和友情里面的挣扎,不过既然是电影肯定会适度地夸张,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不会遇到这么蠢的朋友- -,如果遇到,我宁愿相信她是一个有心机想暗地里对付自己的人。
呃,最后就,还是,Aaron你好帅帅噢(花痴脸
一开始,我看到英国/青春等关键字,心心念念的是快要出第三季的skins,看了十分钟后,便发现这是个与skins完全相反的英伦青春年少。
若仅仅作为圣诞消遣也没什么,偏偏它又拍得漂亮,风景、人物都像水洗过的大白菜一般鲜亮好看。
演员长相不错,包括小妹妹,还有那两只猫。
十四五岁时我在啃《苏菲的世界》,还高兴地看到自己和书中主角一般大。
这些年过去了,电影的眼光总可以瞄向新新的十四岁少年,而我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十四岁的年龄,早熟是早熟的,但往往还没有到真正痛觉人生灰暗的程度,所以终归单纯无惧。
纵使流年不利,至少还有年轻作资本。
那是真年轻,与二十几小青年不一样的。
又想到了skins,是不是这影片里的小孩长到skins里面那个岁数,就一下子成熟了呢?
一下子学会说fuck了呢。
我还觉得Robbie笑起来很像skins里的Tony,莫非这就是所谓的英式范儿?
影片的中文名听起来有点像“十大禁片”之类的东西,英文名听起来还是像性喜剧……可实际上里面倒只是一些孩子们的初中恋爱故事。
无突破,无新意,也没有什么致命缺点。
aaron美型的鼎盛时期
Georgia Nicholson is not mental, but her life is.
除了男主角及其朋友长得挺好、很恶心的接吻训练,有机蔬菜店,基本上啥也回想不起来了……
英倫英倫...很可愛的青春片...帥哥一大把...歌很好聽
男主好帅好帅…然后就被导演老牛吃嫩草了……
嗯。。。也不是所有青春校园片都能让人缅怀青春的
实在喜欢不起来女主…男主已经有女朋友还要去当小三还理直气壮??还劝别人成熟??exm??看不起别人有心机自己做的也不少啊…一直指挥闺蜜没做好就发脾气??佩服闺蜜心大还帮忙谋划派对…喜欢男二女二的颜胜过男一女一…
我的天啊这都什么玩意😅价值观也太过时了吧!就算Lindsay是个垫胸又有很多前任的mean girl,那就是Georgia可以横刀夺爱(甚至要贬低对方衬托得自己好像有多清新脱俗多高尚),Robbie可以脚踏两条船(出轨就是出轨别拿什么分手来洗)的理由吗?完全看不出来Georgia有什么更值得爱的优点,跟踪男生、贬低女生、掐闺蜜头花、伤害路人感情是一个不落。恋爱脑+反向mean真的很蠢,自诩无害更蠢,写得出这种剧情的编剧又黑又坏又蠢。
额...适合十六岁以下少女围观...有众多花美男可养眼嗷!女猪实在是长的忒不讨喜....
英伦男生个个养眼呀XD~但离了青春片型我不知道去哪里再找这么不靠谱的荷尔蒙- - 很美式
比起男主角(Aaron Johnson,他竟然试镜过HP orz),搞笑Dave(Tommy Bastow)跟口水男(Liam Hess)更帅啦。除了帅哥跟音乐(摇滚乐队好赞!),这是一部一无是处的电影。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9271010
男的好帅啊 啊哈哈~G的妹妹好搞笑~
老套的青春喜剧
男主角好像梅西
09.01.03
ost很好听。小帅哥们。Stiff Dylans。
在我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不了青春片的时候,这部片令我发现我还可以再青春一下,我都要HIGH哭了。Rob不要太帅了啊啊啊啊。
印度妹子补刀补得飞起啊哈哈哈。男主是海扁王和快银?这个时期长得好帅。接吻小哥和Dave也长得可爱,金发闺蜜漂亮。但是女主真的是又胖又丑还自私,这个故事就是讲女主如何心机婊上位?无论再怎么抹黑原配,也洗白不了女主小三的身份啊。总之男主和另外两个小哥到底看上女主哪点???
可爱的英伦小镇~~可爱的britpop~~可爱的Aaron Johnson~~
我一直理解不到的是为什么会有人去做可笑荒谬自我坍台的事,还继续下去能有勇气不会觉得世界末日。。。。。而这种青春爱情片的女主往往就是个中典型,还能够为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