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

올드보이,原罪犯(港/台),Oldeuboi,Oldboy,Old Boy

主演:崔岷植,刘智泰,姜惠贞,金秉玉,吴达洙,李胜欣,尹珍序,池大汉,吴泰景,柳演锡,李代延,吴光禄,朴明申,龙伊,玛丽·德文,克里斯平·弗里曼,史蒂夫·克莱默,雪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03

《老男孩》剧照

老男孩 剧照 NO.1老男孩 剧照 NO.2老男孩 剧照 NO.3老男孩 剧照 NO.4老男孩 剧照 NO.5老男孩 剧照 NO.6老男孩 剧照 NO.13老男孩 剧照 NO.14老男孩 剧照 NO.15老男孩 剧照 NO.16老男孩 剧照 NO.17老男孩 剧照 NO.18老男孩 剧照 NO.19老男孩 剧照 NO.20

《老男孩》剧情介绍

老男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女儿生日那天,中年男子吴大修(崔岷植饰)在醉酒回家路上,突遭不明身份的人绑架失踪。就此,他毫无理由地被囚禁在一个神秘的私人监狱中。寻死未果的吴大修,每天看电视,三餐吃煎饺。通过电视,他得知妻子已遭杀害,女儿下落不明,自己更被怀疑为凶手。就此,吴大修开始锻炼身体,决心复仇,并在牢中度过漫长的15年。 当吴秘密挖通墙壁时,却在某一天被放出,得以重见天日。他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被绑架囚禁的原因,并展开疯狂的复仇计划。他遇见了年轻的寿司女店员(姜惠贞饰),并借助同窗老友追寻仇人,成功惩罚了监狱看守(吴达庶饰)一番。与此同时,幕后仇人李有真(刘智泰饰)也浮出水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恐龙于成龙拳速反击第六感之吻OneRoom馗降:粽邪2绝色锦衣卫越界军检察官多伯曼犬大漠高墙朋克武士你不是我细水长流逗爱熊仁镇决战燕子门机器也疯狂牙狼:魔戒烈传妄想代理人德州杀场地球停转之日女儿看不见的他们2:1火柴人神秘的马第二季第二季不能错过你戴高乐好想好想谈恋爱我的父亲我的兵克丽欧的红色复仇第二季

《老男孩》长篇影评

 1 ) 嗯。。。

故事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不愿看第二遍的电影,色调很暗,内容让人无法承受吧。

韩国很会拍这种复仇故事,拍的也还行,能看下去。

故事大概讲一个老男人复仇的故事,然后被仇人的刻意安排爱上了自己的女儿,因为老男人没见过自己的女儿。

老男人复仇的男人也是因为与姐姐乱伦被老男人看到了 ,从而导致自己的姐姐不得不跳河自杀(这里有隐情哦)弟弟是个渣。

反正就是感情导致的,父女恋姐弟恋,复杂的感情,不去纠结了。

但人的自私最恶心了。

 2 ) 绝望与救赎使一场复仇如此惊艳

你无法想象这是一场多么恐怖的复仇,15年的囚禁不过只是《老男孩》引人入胜的伊始,悬念与伏笔的设置,变态,血腥,乱伦随着而来,环环相扣的深入,不断呈现着为人震惊的冲击力,营造了一场暴力悬疑的奇观,令人不仅拍案叫绝那极具想象力的构思,而暗黑凄美的风格,更赋予了电影极为写实氛围的营造,在这场复仇中其实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也正因此,绝望与救赎使一场复仇如此惊艳。

 3 ) 爱没有错。

"笑,全世界赔你一起笑;哭,只有你一个人哭。

" 世上最难过的事是什么?

爱上不该爱的人,还是爱上以后轻易就放手?

“当然是后者。

”老男孩在阴暗的角落看着我,不屑的说。

老男孩李右真和自己的姐姐相爱了,另一个老男孩吴大秀是和自己的女儿。

一对是你情我愿,一对是被人设计。

可对相爱的人来说这个算不上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面对自己:我应该和她继续下去吗?

或者,我们如何继续下去?

李右真对这爱情的前途缺乏信心,所以在女孩跳河时最后还是松了手。

他恨的人真是散布谣言的吴大秀吗?

不是。

他恨的是自己。

他恨自己的怯懦。

他无法像吴大秀那样,为了自己的女人把舌头剪了下来。

一开始他并不明白这一点。

他费劲心思把吴大秀囚禁了15年,杀死吴大秀的老婆,把吴大秀的女儿抚养长大。

他把吴大秀和吴大秀的女儿催眠,让他们相爱,最后告诉吴大秀这一切只是个圈套。

他要吴大秀亲自体验他经历的痛苦,他想看看吴大秀会怎么做。

潜意识里,他大概希望吴大秀也放手吧,这样他就可以原谅自己。

但最后呢,复仇的对象原来应该是自己才对,于是他毫不迟疑对着脑袋开了一枪。

李由真把问题留给了吴大秀。

失去舌头的吴大秀,作为父亲和情人的吴大秀。

该怎么活下去呢?

吴大秀的选择是遗忘。

他让催眠师把自己再次催眠,忘掉自己是自己女人亲生父亲的事实,和爱人一起活下去。

在给催眠师的信里面,吴大秀说“不管我再怎么卑劣,我都有活下去的权利。

” 爱本身没有任何错,无论它是怎样的不合常理。

 4 ) 用道德熬制的视觉毒药

影片具有一定的可看性,血腥、暴力和性爱镜头拍得有新意,构图、调色和配乐算有自己的风格,故事节奏的控制基本合格(除了被绑架、监禁一段略显冗长)。

而不足之处则很明显,简单一个例子:主人公监禁中受到的心理折磨仅仅通过呆滞的眼神、暗淡的室内色调和毒气室设备来表现,表明导演的想象力与电影手段毕竟不够用,无法利用声响、光线以表现情绪是一般二流导演的必然。

韩国电影新近的崛起,和日本电影的崛起有几分相似。

日本电影80年代以来以竹中直人为代表的一帮青年导演的崛起,有赖于迫于市场压力而拍摄大量的软性色情片:他们在一个特别敏感于观众、市场的拍摄境地下,学会了如何处理艺术主张、电影手段与观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可以说,没有大量被迫的软性色情片的拍摄就没有日本电影的今天。

而韩国电影也正在逐渐体会资本压力的过程中,《老男孩》导演朴赞旭曾在访谈中提道“投资人要考虑到投资和收益的回报问题……比如影片讲述同性恋,政府不会限制你,但韩国观众还是不能接受同性恋的场景,所以投资人不愿意冒险去投资此类影片。

以前是影片拍出来后不行就剪掉,现在实际上是投资人控制着资金看着市场,很多东西连拍都不能拍出来了。

”不同的是,日本导演拍摄软性色情片这一行为中被迫的成分大一些,而以朴赞旭为代表的韩国导演们拍摄限制级影片却是主动的。

对此,朴赞旭是这样表述的:“开放自己的想像力”(《朴赞旭:亚洲的导演缺少怪癖的“疯子”》)。

在何种程度上开放呢?

以《老男孩》为例,影片大量使用血腥暴力的镜头,就构图的精致来说,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地步——连暴力专家昆汀·塔伦蒂诺看了都“睡不着并流下了好几次眼泪”。

影片充斥的是东方式的暴力(《杀死比尔》中日本料理店格斗场面给习惯于西方电影传统暴力场面的观众上了很深刻的一课,其背后却是昆汀·塔伦蒂诺自修的东方美学课程),自始至终只开了两枪,冷兵器的杀戮现场却布满了残酷的视觉凌迟:活吞章鱼、背插尖刀与人砍杀、铁锤拧牙、剪刀刺耳膜以及剪断舌头……怀着要使观众由视觉感受直接体验身体想象的阴谋,影片以人物传达自虐的视觉效果,目的在于从视觉迅速穿透观众的心理界限,达到皮肤表面以及角质层之下。

(也就是俗话所谓的寒战与鸡皮疙瘩。

)但影片最值得注意的是剧情的设计(究其本源,“电影书写”才是电影的本质,在最高的意义上电影应该浑然一体,无所谓剧情也无所谓结构,一切都应该通过由音响、光线、画面和剪接构成的、无法区分的影片整体来体现,从而无法被语言准确的描述,但就这部影片来说,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高度)——当李秀儿、李右生姐弟的畸恋场面事隔多年(根据当初吴大修在念高中、吴的女儿14年前失踪时4岁,可约略算出自李氏姐弟畸恋秘密被揭穿、李秀儿自杀到吴大修复仇,其间至少相隔25年),再次浮现在吴的眼前,亲生姐弟大胆、刺激的性爱场面使影片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而李右生让吴翻看相册,吴惊愕地意识到自己昨天才与之有过激情性爱的美宝竟然是一直思念着的失踪多年的女儿,一个平常人对乱伦隐秘的、概念性的恐惧忽然爆炸,既成事实使他不再有资格恐惧,巨大的羞耻感、罪恶感击垮了一直以来有着钢铁般复仇意志和力量的他;同样的相册也摆在美宝面前,在一边不断搜索昔日父亲残存记忆、一边担忧着给她留下深刻的性感受、此刻身处险境的情人,她是全然不知情然而随时可能爆炸的一颗炸弹;当李终于同意放过美宝,同时转身丢下心脏起搏器遥控开关,走向电梯,吴颤抖着按下开关,没有让李死去,却打开了音响设备,听见自己与女儿做爱时的喘息、话语,仇恨与宽恕之间他选择了前者却受到更大的折磨;李在电梯关闭前只说了一句话,镜头也只停留了短短几秒,却发出了影片最强烈的质问“我们互相很了解,却仍然相爱;你们做得到吗?

”,导演通过人物之口表达出一个道德判断,罪恶的来源究竟是什么,罪恶是罪恶本身还是罪恶的概念,不管在不在在罪恶的概念之内,能否承认与坚持成为判断的标准;最后一个高潮似乎不是故事结构中的高潮,却是逻辑结构上的最高潮——吴在雪地里痛苦着,催眠师帮助他遗忘了那个秘密,“在那里,你分成了两半,丑恶的那个你带着那个秘密往前走,每走一步就是一年,走出七十步以后他就死去;现在,祝你幸运……”,丑恶源于了解了秘密,只要忘记与情人的父女关系,只要不意识到乱伦的本质,他一样可以肩负乱伦的事实。

通过一部电影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对乱伦做出如此大胆的评判,算是韩国电影送给世界电影乃至文化的一件太有勇气也太有风险的礼物。

虽然故事传达的理念就其逻辑来说,不算十分离奇,但毕竟是在乱伦这个非常特殊的事件上。

哲学让人几乎可以把一切现象都剥离掉其物质细节的外壳,进行纯粹在概念、逻辑层上面的推断,但乱伦这件事毕竟有它的独特性——导演朴赞旭想要质疑这个禁区。

这既是朴赞旭之所谓“开放自己的想象力”,也正是他乃至韩国电影人们一个十分微妙蹊跷的剧情构造取径。

现在应该提到吴被离奇释放后第一次接到仇人(李右生)电话时埋下伏笔的对话。

吴质问为何监禁他15年,李反问为什么不问15年后为何还要将他释放。

不错,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反驳,但显然不仅是有趣那么简单。

当影片进行到快结束时,吴来到李处做最后的解决,却被意外的父女乱伦真相所击垮,李告诉他:其实本来有一个机会可以避免这一切的发生,那时吴与美宝尚未相识,只要吴提问“为何15年后还要将我释放?

”,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另外一个剧情安排。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吴在十五年间并没有忏悔到自己曾经犯下的这一小过失。

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回忆起自己犯下的一个小过失?

在观者的眼中,自然不会是这么简单。

对于一个大胆涉及到乱伦这一敏感而典型的社会伦理问题的电影,从更高的层面去考虑,尤其是从欧洲各大电影奖评委的眼光看来,这难免不被联想到“原罪意识”上去。

吴从不相信自己有罪,始终把自己放在无辜受害者的位置上——无罪在具体的、现实的层面上也许是存在的,但是否具有“原罪意识”是一个人思维的起点。

吴的思维起点是自己的无辜,但正是这个无辜的逻辑起点,使他在这场角逐中一开始就落入了陷阱。

而当李右生扔下心脏起搏器,似乎向吴大修交出了自己的性命时,吴面临着一个选择:忏悔自己的罪行,将自己真正放到被审判的位置上(深深的忏悔意味着最广大的宽恕,意味着以自己对罪的痛苦感受去体会别人的痛苦,以原谅他人的罪恶来获取自身的解脱),还是抓住这个机会杀死李右生,实现复仇。

忏悔与复仇是互相对立的两面,忏悔是站在人的角度,而复仇则是以自己为神的意志的代表,去惩罚仇人/罪人——只有神才有资格惩罚。

吴选择了复仇,而不是忏悔(即宽恕)。

因此,刚刚才被李放过一马、获得了解脱的他,立刻受到了惩罚:他最恐惧的记忆立刻经由自己的手被打开,女儿与自己在性爱中的呓语再次响彻整个空间。

这个噩梦不会放过他。

而噩梦正源于他自己的罪。

原罪、宽恕、忏悔……这些要素已经足够。

对于欧洲各大电影奖评审委员会来说。

导演朴赞旭也正是这么对欧洲评委们解释的,“我的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的道德问题。

悔过的灵魂是我所要真正表现的……”而从另一个侧面看,《老男孩》这部韩国电影实在是太不韩国了。

虽然剧本的故事取材于日本漫画;以姐弟相恋、姐姐因羞耻感而逃离乱伦关系作为故事的起点,是日本自创世神话就有的文化背景。

但即使以这样的理解把《老男孩》的背景泛东方化,电影中支撑起对乱伦故事的拷问的,也仍然是几个西方意义上的主要伦理概念。

甚至可以把这个故事置换到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环境中,给他们换换皮肤和头发的颜色,这个故事一样成立。

当然,除了影片中极具东方色彩的冷兵器搏斗场面。

朴赞旭在拍《老男孩》之前曾经提道,“最近的两部影片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拍的两部电影没有韩国传统电影的特点,立场独特化了,所以想拍摄韩国文化的影片。

更准确地说,在韩国比较好的电影是表现真实的影片,在狭义方面,也可以说我的电影偏向独特。

”大概是翻译的原因,这段话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其中有一个词是明确的,“独特”——“……没有韩国传统电影的特点,立场独特化了……我的电影偏向独特”。

这多少是一种诚实与反省的姿态。

而同是韩国电影新潮人物、曾拍过《漂流欲室》、《撒马利亚女孩》等片的金基德则明确表示,“我不太关注韩国的情况和反应,我关注的是欧洲市场,俄罗斯等国家反而比韩国更喜欢我的电影(《金基德:我是韩国电影第三号人物》)”。

那么,要说的已经说得很清楚——1、这是一部具有一定可看性的悬念片;2、就电影语言来说,还十分不成熟,与一流电影有相当大的差距;3、通过讲故事,对乱伦问题表达了一种比较大胆的道德判断;4、就故事主题或导演观念来看,有机会主义、投机行为的嫌疑;5、说出了一切重要的、既有的,但其实什么都没说,其民族文化身份是悬空的。

以上几个特点也适合于大多数被叫好的韩国电影。

2004

 5 ) 浅析影片《老男孩》

1. 《老男孩》中的镜头特点“朴赞郁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高超的剪辑技巧,将过去时空与现在时空,幻觉、想象、回忆与现实等表现手法相互交叉剪辑在一起,使影片呈现出多维变化的色彩。

”在影片中,吴大秀被监禁时,用一只铁筷子挖通墙壁用了整整九年时间,而导演只用了一段配乐和一点巧妙的剪辑——将荧幕分为两个区块,一个区块一直放映吴大秀挖墙的镜头,另一个区块将韩国历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整合起来放映,两个片段组合而成就把一个冗长、无趣的剧情交代的清清楚楚,同时又让观者体验到了趣味性,还体现了男主经历时间之长,挖洞之辛苦,同时还向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致了波敬,非有一箭双雕之巧,而有一举四得之秒。

朴赞郁电影的叙事手段以蒙太奇为根基,将故事的情节安排、行为动机等巧妙精细地进行设定。

如影片中段吴大秀想要找到关押他得所在地,在”紫青龙“煎饺店里吃出了他被关押时常吃到的煎饺(镜头一,如图2-1),然后跑去追骑着电动车的外卖小哥(镜头二,如图2-2),接着镜头再一转,直接到了外卖小哥到达后的电梯口(镜头三,如图2-3)。

讲述一段追逐戏只需要三个镜头,可见朴赞郁的蒙太奇手法熟练,也见他理论知识的丰厚,阅片量之广泛。

图1-1 镜头一 影片《老男孩》截屏

图1-2 镜头二 影片《老男孩》截屏

图1-3 镜头三 影片《老男孩》截屏在朴赞郁导演的影片中有大量的长镜头运用,他用长镜头把故事片段在一段时空中完整而真实地展现。

长镜头指的是一种拍摄手法,是拍摄时开机点于关机点的时间距,它的优点在于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断性,看似简单的单一镜头,却有着极高的调度难度,运用得当会让电影作品锦上添花。

在影片《老男孩》中,有一段打斗场面有着长达三分钟时长的长镜头,在这个动作场景中,摄像机在走廊的一侧。

从吴大秀进入走廊开始战斗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他被击败的那一刻,对手接近,摄像机缓慢地从左向右移动,以一个长镜头的形式从头到尾拍摄,将整个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

这段长镜头对所有人,包括导演都是极大的考验,每个人都需要一口气把整个过程表演出来,不能有半点失误,“正是这种超高难度的镜头设计,才能让吴大修内心的仇恨和愤怒完美集中在镜头的暴力、残酷和血腥之中,将暴力美学和吴大修内心压抑的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

2. 《老男孩》中背景音乐的运用评判一部电影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它的镜头、画面还有剧情,还需要听它的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在电影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能丰富剧情,还能充分调动观者的情绪,与电影情节产生紧密的思维互动。

朴赞郁电影里的配乐很有自己的风格,在影片《老男孩》那段长镜头搭配的音乐也非常好,吴大秀在长廊上与众人斗殴,音乐悲壮、凄凉,又带有悲情英雄主义的味道。

打斗开始时音乐主歌响起,振奋人心,随着主角寡不敌众被众人打倒后,音乐进入间奏,有蓄势待发之势,主角随时可能站起绝地反击,当主角站起再战后,音乐进入副歌,直到战斗结束,导演将视听结合运用到了极致,看完这一段后使人心潮澎湃。

以及另一段配乐,关押吴大秀的元凶反过来找他报仇,准备拔他牙的那一片段的配乐,用到了维尔瓦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里的冬篇章,描写人们在冰上行走的滑稽姿态,是一个充满诙谐的乐章,朴赞郁将这个曲子带入了拔牙的桥段中,体现出他幽默的特点,甚至有一点恶趣味。

当拔牙的钳子越靠近主角的牙齿音乐声越大,给人一种紧张的气氛,当钳子远离牙齿后,音乐声逐渐变小,给观者一点短暂的缓和时间。

随着手机铃声的响起后意味着救星登场,音乐便戛然而止。

在影片最后的高潮阶段,吴大秀打开了李有真给他精心准备的礼物,里面是一本相册,通过相册被吴大秀慢慢翻阅的过程中,背景音乐用到了《Frantic》,frantic这个词意为紧张忙乱的,发狂似的,放到这里恰到好处,相册里按吴大秀女儿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他逐一翻阅相册,真相慢慢揭露,同时音乐声也逐渐激烈,当一切真相大白——吴大秀知道自己的情人就是自己的女儿后,音乐高潮随即结束,仿佛一曲盛大的交响乐演奏完毕。

朴赞郁电影的配乐非常有特色,经常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充分利用视听结合,将视觉所看到的影像与听觉所听到的音糅合在一起,音乐随着剧情一起跌宕起伏。

3.《老男孩》中有关蚂蚁的意象本片运用到的最典型的意象就是蚂蚁,又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它代表着孤独,焦虑,恐惧以及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蚂蚁在本片中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吴大秀在被囚禁时,通过电视看到自己的妻子被杀害,以及自己被嫁祸,身上出现了蚂蚁,之后蚂蚁爬满全身,镜头环绕不断挣扎的男主一周,表现出他极度的痛苦。

第二次是美道回忆自己在地铁里独自哭泣时,也看到了远处座位上巨大的蚂蚁,这里把美道比喻做蚂蚁,本来是群居生活的蚂蚁却独自一只承受着孤独的痛苦。

两人都有能看见蚂蚁的能力,也暗示了主角吴大秀和美道有着不一般的关系。

“朴赞郁在电影创作中,把焦虑、死亡看作是人的基本状态。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命的存在,人可以感受到焦虑、痛苦,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终将面对死亡。

” 对《老男孩》剧情的解读1.有关复仇的理解朴赞郁说过自己对复仇的理解:“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在发展,人们不得不深深地掩饰自己的愤怒、仇恨和嫉妒。

但这不是说这些情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人际关系日益复杂,愤怒也会日益生长。

随着现代社会个人的精神负担加重,在愤怒增长的同时,宣泄愤怒的出口却愈来愈小,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

”《老男孩》中的自虐或者复仇,更多的是出于对精神创痛、压抑的缓解。

正如李有真安慰吴大修时说的那样:“当人受到伤害时,复仇可以减轻痛苦,从某种意义上说,复仇的心态有益于健康。

”思考这句话时,的确是有道理的,复仇的欲望激励人成长,给人无限的前进动力。

但是反过来一想,复仇又没有太大的意义,给曾经带给自己痛苦的人带来更深的痛苦,这样如此,冤冤相报何时了。

男主吴大秀在复仇的过程中,受到了更深更痛苦的打击,不仅身受重伤还失去了舌头,更可怕的是知道了自己的情人是女儿的真相,他的复仇只是进一步去伤害自己。

李有真看似完成了对吴大秀15年的复仇,但他的仇人并不是吴大秀,而是整个阻止他乱伦的社会,他做的事情只是让吴大秀体验自己的感受,深爱一个人却不能爱的痛苦。

导演其实给留我们了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复仇到底有何意义。

万玛才旦导演的《撞死了一只羊》中谈到了复仇,影片中的金巴十年如一日的寻找仇人,但等到真正的仇人出现后,他看见了仇人的孩子,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于是放下屠刀。

人生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仇恨在不断拿起和放下之中慢慢溜走了。

如果金巴当时完成了复仇,那么多年后仇人的孩子也会找上门来复仇自己,金巴最后没有选择复仇,仇恨在他手中终结,体现了他豁达的胸襟。

我认为,朴赞郁导演通过电影来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愤怒和无奈。

复仇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而不复仇会让恨意慢慢滋生,没有宣泄的途径,只会让自己更加压抑。

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包容心,不可能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

吴大秀被莫名其妙地囚禁了15年,内心积攒地怨恨使他无处释放,所以义无反顾地走上复仇的道路。

关于复仇,它是一种很矛盾的行为,无论它是否实施,所产生的后果都是弊大于利的,这就是导演的无奈之处,所以复仇对我们来说只是一种选择。

2.禁忌之恋的包容影片中讲到了两场恋情,一个是李有真和他的姐姐李秀芽,另外是吴大秀和他的女儿美道。

李有真与他姐姐的相爱,终究敌不过世人的流言蜚语、挡不住世俗的道德规律,两人的爱情以悲剧收尾。

影片的结尾在大雪中的山野里拍摄。

远离社会的山野,也远离了禁锢人的社会体系,而寂静又纯白的大雪似乎消弭了那些致命的“流言”,洗涤了所有的罪。

但真正的救赎或许是美道最后的一句“吴大修,我爱你。

”李有真与姐姐的乱伦之爱被社会伦理体系所毁灭,然而吴大修与美道的乱伦之爱最终得以冲破一切禁锢。

在导演看来,只有爱才是包容一切的,而吴大修主动选择通过催眠忘却美道是自己女儿的记忆,也是通过爱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甚至对李有真的救赎。

3. 对暴力的阐释我认为,电影跟绘画、音乐一样,都属于艺术,都是自己情感的表达渠道和宣泄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受到法律还有三纲五常的约束,规范着自己的种种行为,就算自己平行不端也自有人来督促和管制。

但是,在电影中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不受法律的束缚,导演可以无拘束地发泄自己的情感以及描绘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情,所有事情不会产生任何后果。

电影是自由的,往往一些带有刺激性场面的镜头反而更会激起观者的观看欲望,引发强烈的视觉冲击,使电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耐看性。

如果让几个导演用不同的剧情来表达同一个思想,自然会有人选择观看更带有刺激性的剧情,这样更加有观感体验。

其中最典型的电影就是昆汀导演的《杀死比尔》,里面充斥着大量血腥和打斗,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把暴力的美感体现到了极致,朴赞郁的电影与昆汀的电影在暴力美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老男孩》中充满各种让人不忍直视的镜头,包括生吞章鱼、乱伦、拔牙、剪舌头等等,尤其是在走廊的那段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被影迷们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但他的电影中的暴力都带有形式之美,观者本身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从而弱化对内容产生具体的不舒适感。

朴赞郁将这些暴力镜头作为与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

暴力是人类恶性最普通和常见的形式,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必须依赖暴力存活和繁衍。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们内心深处确实有一种对暴力的迷恋。

暴力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道德禁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增添了许多神秘感。

一种东西之所以遭到禁忌,本身就说明这种东西应该是人们内心深处所向往的东西,否则就没必要将其设为禁忌。

所以,人们内心想看到的事物,再加上电影的艺术加工,就成就了暴力美学,成为了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情节。

朴赞郁自身应该就对暴力有一些向往,而且抓住了观者的欣赏点,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6 ) 《原罪犯》:完美復仇

導演朴贊郁野心勃勃創作復仇三部曲:《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

《原罪犯》把復仇主題的關鍵詞闡析得相當透徹:仇與愛、暴力與柔情、理性與催眠……我們本以為這些二元對立的觀念,在《原罪犯》裡一一推翻,並且重新闡析。

復仇的最高點:感情流動不禁想起,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張愛玲的《金鎖記》裡七巧與長安的故事。

仇,要禍及下一代,才能顯示復仇的威力:不單是以牙還牙,而且以愛寫仇,以永恒擊倒一時(不是你死了便算)。

《原罪犯》的最大力量在於,以懸疑為包裝,原來別具野心地直達人內心最深處的困境部分:父女在不知情之下亂倫,愛情的種子經已萌芽,如何了結?

李宇珍(劉智泰飾)的復仇計劃的厲害之處,在於以彼之道,還諸彼身。

這並不是武俠或黑社會電影一命賠一命的膚淺復仇,而是有真正的感情交流,李宇珍要吳大秀(崔岷植飾)真正感受不可能愛情所帶來的絕望。

於是再分不清仇與愛(為了愛而復仇,還是為了復仇而復仇?

),也再分不清暴力與柔情(施行暴力的時候,什麼是最大的原動力?

),再分不清我們是理性還是被催眠(李宇珍理性地以催眠作為復仇的手段、吳大秀最後記擇以催眠修改記憶──復仇不正是最理性的催眠嗎?

),故事即使相當簡單,一因一果的復仇脈落,卻豐富地盛載了復仇心理的多種元素。

復仇的天秤:誰是受害者?

不難發現,《原罪犯》之中有多重的復仇:李宇珍為姐姐而復仇;吳大秀因為自己無故被囚禁而失去美好家庭和自由而復仇,朴先生因為金錢等利益而進行的假復仇。

一連串的復仇行動中,各復仇者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復仇?

復仇之後又如何呢?

《原罪犯》為眾角色打造了復仇的天秤。

吳大秀一直表現強勁的復仇力量,沒有理由的十五年囚禁與孤獨,卻在真相大白之時瞬間變得極度無力,原因在於他對女兒的愛,愛與仇在天秤上高上立見──吳大秀不惜剪掉自己的舌頭。

最後他的獄中手記變成懺悔錄。

李宇珍作為一個冷靜的復仇者,最大的動力卻是因為愛所衍生的憤怒、傷心和絕望,而復仇卻變成唯一的支撐:一旦成功,整個生命隨之崩潰;吳大秀的支撐之物由始至終亦是愛,但與李宇珍是一樣的──如果沒有愛他的生命亦會隨之崩潰──究竟誰是受害者?

到這裡《原罪犯》沒有再進一步探討「原」的問題,一個搬演仇愛力量的至高他者是誰?

相反,導演轉而聚焦於現實情愛的傾向。

這是新一代南韓電影的新暴力美學的奠基作品──暴力的溫柔。

不是盲目的煽情,也不是淨化人性,而是表現仇與愛的交叉作用及其重疊的灰色地帶──人性最複雜的地帶。

全電影最精彩在於最後的高潮部分:由吳大秀由激動轉到柔情、李宇珍由報仇成功的快感轉而至開啓了絕望的深洞、吳大秀掌握了李宇珍生命的遙控反過來開啓了與女兒亂倫的聲帶:復仇還是換來痛苦!

乃至李宇珍自殺,一切愛恨生離散場,餘下的卻只有無盡空洞:我們還有什麼呢?

最後導演語重心長用催眠解決不能改變的事實之苦:忘記是最大的療傷而不是復仇。

而只有忘記,受害者的連環鎖鏈才會鬆下來,化成一條柔綿江河。

 7 ) 摆脱少推荐这种精神垃圾片子害人了!!!

这种片子看了,好似很煽情,但是这种精神世界的垃圾,都能在现在的世界被那些茫然的人跟从,真可怕!!

就像同志也被理解,这就是精神的垃圾,是对世界起码伦理的践踏!!!!

这种片子看完给人们的精神世界什么东西??

正常的人看完这种片子就是反胃才对!!!

可悲的是有些自认为“深奥”的影人,在咀嚼垃圾和蛋糕时用的是一种姿态,宽容到无是非,可笑之极!!

无异于否定美丑,无异于否定美好的美和丑恶的丑都是一样,这世界精神世界走向低级,!!

--- 已是事实!!

 8 ) 韩国电影口味太重了--内心深处的绝望和恐惧

笑,人人陪笑;哭,独自垂泪!

当你莫名其妙地被囚禁了十五年,从电视里看到妻子被杀自己被怀疑是凶手,你愤怒你绝望你要报仇,当最初的恐慌消失后,你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当你用筷子挖墙壁十五年,还差1个月就可以从地洞中逃出,然后莫名地被释放出来。

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真相,你的仇恨必须被释放,你的创伤必须通过复仇来平复。

十五年的监禁生活让你通过电视知晓很多很多,让你的拳头越来越硬内心越来越狠身体越来越坚韧,从释放出来他就在不断的追寻真相,在寻找的过程中,大秀遇到了寿司店的女店员美道,他们一起寻找事情的真相。

通过监禁时吃的饺子的味道,他终于找到了监禁自己的那批人,经过血腥的严刑逼供,他在逐步逼近真的凶手。

当意想不到的是真凶并不惧怕他更不曾躲避,而是让他选择复仇还是在限期内找出真相。

他通过零星的线索逐步追溯到自己读书的高中,他在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无意中撞到了学校里家境较为富裕的姐弟两个的乱伦举动,因为他的无意中传播的流言蜚语,导致了其中的姐姐跳湖自杀,但是他自己对此完全不知情。

十几年后当弟弟学成回国后,拥有巨大的财力和势力,才精心策划了这次复仇的行动。

当他以为已经得知真相后,仍然决定去复仇了结一切,但真相和高潮还不止于此。

当他逐步揭露自己发现的真相的同时,带有歉意和仇恨两种复杂的感情纠结时,李有珍告诉他更为恐怖的真相。

寿司店的美道就是他十多年前的女儿,他把大秀释放出来就是为了导演这样的悲剧。

当大秀翻开美道从小到大的相册时,精神和心理完全的崩溃,我的内心和感到嗖嗖的凉意。

他祈求哀怜威胁李有珍不要告诉美道真相,他自己的仇恨和生命已经都无关紧要了,甚至他自己剪掉了舌头,以表示对他们姐弟的悔恨。

当李有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目的,觉得人生无可眷恋的时候,当手枪指着两个的人脑袋时,大秀默默地点头,他们或许都觉得已经生无可恋死了干净了。

有珍在回味当时姐姐自杀的那刻的同时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个大秀永远无法解开的难题。

有珍和姐姐知道乱伦是错的,但是他们仍不后悔地坚持着,那么大秀该做何选择呢。

哥原本打算看部稍带暴力复仇的片子放松下,没想到看到结局却是如此沉重压抑冰冷,完全让人透不过起来,韩国人的口味实在是太重太重了。

最后导演还是留了些温情的希望,通过催眠的方式将大秀的人格分成两部分,知道秘密的恶魔和保持爱情的大秀,最后美道和大秀的相拥看日落的美好,虽然多多少少温暖了下冰冷的内心,但仍然让观众充满了困惑和无法解脱的感觉。

难道就这样了吗?

好的电影总是留给人很多回味,这部电影无疑在某种角度来看,是属于优秀的电影,只是看完后会很压抑很沉默,题材和情节口味太重了,甚至无法去评论它的好与坏。

 9 ) 老男孩影片结局分析——非技术贴纯讨论

关于这个片子的最后结局争议还是颇多的。

大家都知道美道是不知道真相的,复仇的哥哥终于放了美道和吴大素的爱情一条生路。

毕竟是同类人而已。

但吴大素的催眠结果如何呢?

他到底忘记没有呢?

我认为是没有的。

我们来看一下,最后女催眠师给吴大素做催眠时,是让他分离成不知道秘密的吴大素,和保守秘密的monster。

催眠师让monster走开几步,然后死去。

而让吴大素转过身开始新的生活。

但结局抱着美道的是monster而不是吴大素。

因为在二人拥抱时,镜头切到了吴大素催眠时坐的椅子,二人离椅子已经有了一定距离。

也也就是说吴大素是那个转身走开几步的monster。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如果催眠成功,醒来的是吴大素,那么他应该在椅子附近。

而吴大素醒来时已经离椅子几步远,中间有个特写放出了吴大素的几个脚印,就是强调这一细节。

这就说明monster在走了那几步后没有死,而是永远活下来了,倒是吴大素没有转过身很可能是从那扇破碎的窗户中跳下去了——他当时跪在棚屋里就该那么做的了。

既然做出如此推断,我们就前后对照看看。

在催眠的最后,催眠师说了一句祝你好运。

这一句可以理解成催眠师都不能保证催眠结果的,只能看吴大素的运气,看吴大素和monster这两个人格哪一个能够从催眠中醒过来。

而片子的最后,吴大素和美道拥抱时,吴大素先是微笑后来就是苦笑,这个苦笑以前出现过,就是他知道妻女下落后决意要先去杀人报仇的时候。

那么更应证了我的分析,吴大素催眠失败了,他没有忘记。

他知道自己怀里的是女儿。

 10 ) 可能是期望过高,看后觉得浪费了我两个小时

可能是对这部电影期望过高,看后觉得浪费了我两个小时,放到最后我简直就是在祈祷这部电影快点结束吧,怎么还不结束啊,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喜欢致命ID类型的估计都不喜欢这样的风格,说悬疑,谈不上,就是有点惊世骇俗而已,喜欢真正悬疑的朋友就不要浪费时间去看了,剧情太拖沓了,很多镜头挺恶心的,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如果从这部电影里看出什么深刻道理的朋友,就不要拍砖了,估计导演想表达一个什么深刻的东西吧,但在我看来:不值!

《老男孩》短评

光影、镜头、调度、剪辑强大得一塌糊涂,简直是激动人心!唯一的小遗憾是主题的晦涩﹣﹣总觉得爱之救赎这一个维度对如此反传统的题材来说欠缺了某种可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怀着愤怒到极致的心理,默不作声等待十几年,到自己有能力时再囚禁仇人十五年,秘密养大他的女儿,设那么大一个圈套来复仇?那是多么深重的恨才会使他和时间做游戏?一切,都是那段虐恋惹的祸。

13分钟前
  • 酸辣小星星
  • 力荐

“单从电影本身来讲,一些韩国电影为了变态而变态的做作,也实在是让我无法接受.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个人拉了一坨大便在你面前,再当着你的面把它吃下去的.这还不算完,这个人还要一边吃一边观察着你的表情.如果你感到恶心了,那么他们就觉得自己成功了” 哈哈哈哈

14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较差

怎么和我以前听说的剧情不一样呢,感觉从头到尾就讲了个乱伦

17分钟前
  • Monsieur V
  • 还行

我擦,这片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这片就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样的复仇只能用奢华二字形容,朴赞郁的视听语言诡异而绚烂,只是全片如果能在李有真自杀时戛然而止那就更好不过,这样晦涩的希望不是我所乐意看到的。

2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气声旁白。瞎几把文艺。所有人脑子不正常,自杀的不正常,复仇的也不正常。boss跟主角打一架不好吗,想跟个蠢人玩弄智商也是天真到可怜。总结:有病,垃圾,故弄玄虚。耽误我两小时人生,回忆起来都想吐。

27分钟前
  • 你大立
  • 很差

不否认这片子的牛逼,尤其是朴赞郁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得这部片子变得异常作者化。长廊横移的打斗戏简直美翻了,看看啥叫暴力美学。关于镜头的运用,分屏、用光、还有经典配乐。不足在于剧本薄弱。但总体还是不喜欢,几个难接受的场景:生吃鱿鱼、榔头拔牙、自割舌头。cult片还是看少了。

31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韩国电影里难得的如此牛逼的片子呀。 复仇复仇, - PS,现在来看,韩国电影从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崛起了。 现在都超过国产电影了。

32分钟前
  • 没头脑又不高兴
  • 推荐

总体感觉过誉了,内核还是俄狄甫斯似的,至于其中的cult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原声确实很赞

37分钟前
  • 格瓦拉
  • 还行

复仇三部曲之二。故事沉重,镜头暴力,运镜与配乐绝,姐弟对父女的相互复仇,让对方重蹈覆辙的手法实在太狠,最终催眠宽恕原罪。

39分钟前
  • 老罗Lazzaro
  • 推荐

朴赞郁复仇三部曲之二。又酷又邪又黑暗,崔岷植刚被放出来时做的事简直就是装逼犯的最高境界,结尾的表演完全就是神仙附体,不愧是韩国第一男影星。朴赞郁内心是有多黑暗,才能拍出这么变态的电影。

44分钟前
  • YWCJ
  • 力荐

六年前第一次看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在意的是形式上的花哨,这次再看却被朴导对罪与罚洞察之深刻而震撼。前半段云里雾里的魔幻效果,后半段抽丝剥茧血腥残酷地逼近真相。寻仇者与复仇者的身份不断转换,堪称一本复仇指南,直到最后我们都成了罪人

45分钟前
  • 鴍諌🌈
  • 力荐

报个仇搞得这么复杂,以为是赵氏孤儿啊!还等人家结婚生女后,又关他15年再催眠让他乱伦,成本也太高了吧!万一,崔岷植生的是儿子,又该怎么个玩法?

48分钟前
  • 西伯利亚的香菇
  • 较差

这是以不舒服而让人记得吗?李先生就光复仇不干别的吗?自己人生是这么自残的吗?都是偏执狂吗?看得津津有味的人,有意思吗?电影拍摄技巧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我肯定这片子满足了很多的恶劣趣味。当然还得捎带上日本‘援助’ (原著)

53分钟前
  • Wensi
  • 较差

人性比较扭曲的影片,看着比较心累。

56分钟前
  • 罂粟
  • 还行

编、导、演 俱佳!ps :2022再看已经不能接受了!直接扣掉两星。太过扭曲博眼球

58分钟前
  • 一实
  • 较差

一遍又一遍看后,你的焦点就不会再放在惊人的乱伦结局上,渐渐意识到朴赞郁用B级片的形式来思考一些哲学和心理问题,谁真是加害者,谁又真是被害者?

59分钟前
  • 野人泰
  • 力荐

看了老男孩,很震撼,心理承受力不佳,即便接受乱伦,不可以接受的是伤害自己。

1小时前
  • 娜嘉
  • 较差

此片各种无料,但还是让我起反应了,就在看到自己断舌学狗叫摆臀那里,我硬了: 顿觉此老男乃当仁不让的欠虐贱受一枚。 拿镜子看奶的姐姐好変態~

1小时前
  • Vlast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