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了让人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不是在倡导一种黑人道德。
确实有《黑人灵歌》这一说法,黑人用音乐来释放激情。
他们的上帝是慈爱而宽容的。
没有人能够评判你,除了你自己以及可爱的上帝。
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黑人多了许多的宽容。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自己都要一步一步地走好。
最后,写上里面的一首简朴的歌曲,这恐怕是许多人的心声,然而,就是那小小的光芒,其实也很难散发出来。
“我的小小光芒, 我要让它发亮,把它藏起来,不,我要让它发亮。
我的小小光芒,我要让它发亮让它发亮,让它发亮,让它发亮。
”我想,Zha一定也是看到了Lei身上有一种安抚人的光芒,才愿意保护她。
但是Lei也被妖魔缠身,当她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她的光芒就散发出来了,不过,她依旧需要力量,一种黑暗内心单纯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要经历黑暗的历练,战胜心魔才能成长,就好比灰袍巫师变成白袍巫师一样,力量永远都由内心中获得。
从头到尾看下来感觉明显导演缺乏对整体与细节间关系的把握。
故事很多地方都没有交代清楚,三种救赎也没有一个渐进和让人觉得可以理解的过程。
整个电影看起来有些过于追求黑色、视觉和心理冲击,对于影片和故事本身反而忽视了。
Christina Ricci的表演还是一样有张力,看的时候不停会想起她在女魔头里的表演。
多年前看过《禁欲培室》、《切肤之爱》甚至《漂流欲室》,均是要用性和虐纠缠表达爱极致。
这些片子给人感觉东方电影迷恋虐性文化.也许是因为在一段时间,东方电影集中推出这样的东西,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东方电影的性或东方的性非常变态。
但回想,西方电影何尝不性虐:《巴黎最后的探戈》《苦月亮》和昨天看到了《黑蛇呻吟》。
一个小女人,从小受到性侵害,长大后有了比性冷淡更可怕的病:性饥渴到如同男人不需要爱便可以性。
一个老男人,用铁链救赎她,将他牢牢栓住,不踫任何男人。
这个老男人虽然被妻子以和自己好友好上的方式将自己抛弃,但他的性不乱,用钟爱的爵士自抚伤,同时,将对一个白种女人的救赎来表达爱,他们之间没有性。
影片没有对女人性器官虐待的情节,但女人在男友走后,不停和周围的人做爱,和被打被抛于路上,是一种由性产生的心灵虐待。
更加观者视觉和心灵受伤。
女演员克里斯迪娜,从来就是性感内裤和随时可以滑掉的半短上衣示人,同时,脸部永远伤痕累累,那种不拘的性感和随时的裸露使女性身体的视觉刺激得足够。
她的狂躁和阴郁,和随时为自己带来的危险让人不安,影片的结尾让她与同样有心理问题的男友结婚,暗示未来路的不平,令人恐惧的延续。
影片算不上大师级,片导演对爵士的钟爱,过份表达,冲淡了对少女心理问题的探讨。
但题材算得上够狠,部分的成功也是已够。
原来,人类的性虐或电影中的性虐并没有分东西方,如果要分也仅是在情节的设计上和影像表达上的不同,西方东西更暴力更血腥更快速直接,而东方的性虐表达则更含蓄更悠然更刺激心当然也更为变态.性虐不止于对人体器官的伤害,有时因为无节制的性或被动的性对心灵的虐伤更为可怕.现实中,多少人暗藏着性冷谈,或性欲难填的病症。
多少人不觉得,多少人以为自己不正常,多少人以为自己很正常,?
不记得是哪期的<看电影>上介绍过此片,记得海报是Samuel L. Jackson和Charlize Theron,她短衫短裤,依偎地上,触目惊心的是那条铁链.刹那间想到的是SM,接着又想到了<禁室培欲>. 无意看verycd上IMDB分打得极高,好奇,本想约某人一起看,可惜. 开场的BLUE,紧接着和Justin Timberlake的激情戏.离开,她的沦落,被打,被救.救她的老男人,开始一场救赎. 不清楚导演何许人,只是看完这片会想到很多. 1、Samuel L. Jackson,老头子演技极棒,眼神凶了些。
这样想来,其实黑人会演戏的,真不只是威尔史密斯了。
这出戏,不得不赞下老头子玩BLUE和吉它的功力,让我这种喜欢R&B的人都开始想来玩玩了。
2、Charlize Theron,小女子,大我一岁,片子被归入R级,也是拜她的激情戏,尤其是遇上老头子之前,就没好好穿过衣服.瞅下发展历程,不是普通女子,早年的不说,从<冰风暴>里勾引兄弟的小女子,到<断头谷>里的模样,23宣布成年是用全裸出镜来表示.呵呵,赞下孩子脸,正点好身材. 3、那个破旧的暖气片,老婆的离开,拴小女子的支点。
4、想到救赎,小女子和男友的互相救赎,老头子在救助小女子的过程中自救,牧师对大家的救赎。
5、想到回归,阴影的影响,如何疗伤,小女子选择了自暴自弃。
幼年的无情侵犯,不断闪回的镜头,和母亲在超市的那场戏得以宣泄,而先前,却在男友每次离开后,变成花痴。
事后的煎熬,想到战神里的大S了。
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的方式来宣泄,就像姐妹常说的人前没心没肺笑,背后流泪的还不是自己一个人。
就像你会故意去做些什么来伤害自己,也伤害爱你的人,可是又有多少如老头子一般的天使会看清背后的真相。
越来越喜欢说,真相不是表面能看出来的,看到的往往不是真相。
7、贾斯汀如了帅,基本没其它可说的。
8、片中医药店的黑人女子也很出彩。
9、补充说明,看完后你不会想着SM或者《禁室培欲》,我是感动了。
这再次证明了,真相真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10、最后的结局,似乎是大团圆,小女子穿上洁白小婚纱,嫁于心爱男子,像是她从前提及的天堂。
老头子和黑人女子的拖手。
只是,如牧师先前也提过的,或者是我们都天堂想太好了。
当她和他开车上路时,旁边的拖着圆木的卡车,不停地鸣笛,是不是像《死神来了》。
在我生命中最落难的时候遇见的人会是谁,一直记得你,只是你离开时,发现先前的落难相对你的离开根本不算回事。
只是,救我的只有自己。
最近开始喜欢张震岳的《再见》和《思念是一种病》,下午去唱K练练。
肩酸背痛,睡不着,虽然没有那夜的全身疼痛,只是,这回,痛到
在《看电影》今年第四期介绍圣丹斯电影节的篇幅里,关于这部电影只有一句话:“黑蛇的悲鸣”被认为是本届电影节上最撩人的影片,Christina Ricci要么是一丝不挂,要么是只挂一丝,害得1200名前来捧场的观众散场后炸开了锅。
的确,我就是冲着这句话收了碟,看了片,当然,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Christina Ricci扮演的白人少女莱伊(克里斯蒂娜·瑞茜)患上了比性冷感更可怕的精神隐疾——一个慕男成狂的花痴。
每当她的男朋友罗尼离开她的身边,纵欲的生活便占据了她,终于,她为此付出了代价:被人爆打后抛在路边,而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老Blues乐手拉滋被老婆甩了,气急败坏的他用拖拉机碾碎了一园子玫瑰,险些将老婆的情人戳死,将老婆的所有东西装进垃圾袋。
这些铺垫在电影的前20分钟一一完成,然后,将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人,牵到了一块。
拉滋拿3个装得慢满满的垃圾袋去扔掉,结果发现了几乎赤裸的躺在路边的莱伊。
其实电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热辣和SM趋势,前面的铺垫为了演绎Ricci的精神疾病,的确有大篇幅的SEX镜头,但当两人相遇之后,这种镜头就少得可怜了,很多时候Ricci不过是一直穿着她短小的上衣和性感的底裤,展示着她曼妙的身材而已。
通过一串串的闪回,和一段莱伊与她母亲的冲突戏,导演简单而直接的找到了莱伊产生这种精神疾病的原因:恐怖的童年记忆,父亲的粗暴变态的对待以及母亲的怯懦。
其实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欧洲最好的片子之一:阿尔莫多瓦的《回归》,只是在那片里,佩内洛普·克鲁滋和她的姐妹们是通过自身的追寻和强大意志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回归。
而此片里,莱伊显然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她因为无法抵抗对童年的恐惧和由此带来的欲望,她被拉滋锁在家里,并开始被迫接受他的拯救。
豆瓣给这片带上了救赎的标签,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所谓的救赎,是需要被救赎的人有付出的,而最精确描述救赎的影片,应该是《21克》。
因此,在我看来,这片描述的是对欲望的态度,抑制还是放纵。
对莱伊来说,一开始对性欲是放纵的,这种放纵来自于精神上的疾病,但从根源来说却是内心完全不设防的结果。
她的男朋友罗尼完全不了解她,因此他自己的疾病还需要莱伊的照顾,她的母亲与其说是对她失望,不如说是因为强烈的愧疚而不敢与她面对,而城镇上的居民,那些干她的男人根本不愿去管她。
只有拉滋用铁链,为她的身体制造了一个束缚,其实这种束缚的力度并不强烈,但这就像一只手,只是轻轻推一下,就能让一个即将掉落悬崖的人回到安全的地方。
拉滋的表现也的确说明了这一点,晚上,她用铁链将自己的身体紧紧的围住,就像海报上画的一样,用铁链束缚住自己的心,而当她再次面对男人的诱惑,她险些就成功了。
同时,这种束缚在剧情之后的发展中其实一直都没有去掉,解下铁链,她换上了紧身的连衣裙(拉滋在购买连衣裙的时候特别强调:要能让女人穿上以后就会觉得自己像个女人,而不是妓女或者其他什么),连衣裙之后,她又在腰上束上了金链子,这一切,终于帮她重建了对欲望和恐惧的控制——虽然她并没有完全征服他们。
而对于拉滋来说,他对于欲望其实是抑制的,他爱自己的妻子,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并为此放弃了音乐。
在与莱伊的接触中,他也逐渐放开了自己最原始的追求,包括对爱情。
他从最开始的拿出吉他玩玩,到为莱伊唱一曲《黑蛇呻吟》,再到酒吧的复出。
其实整片中,真正所谓的“SM性质的救助”,只有一场戏,那就是两人通过铁链拉扯的那段,而且并不是电影的高潮部分。
因此,在电影里,两人其实不过是互相为对方打开了一个心灵的缺口,改变的契机和通道,并且在生活中相互的扶持了一段时间。
他们所有的转变都是自发的,是人性中自我修复的表现。
至于另外一个角色,莱伊的男朋友罗尼,他的确受到了莱伊的救助,但这种救助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疾病的救助,在电影中,这些用于表现莱伊人性中光辉的一面(My little lights)。
莱伊这个角色的精彩表现,以及这个角色的成长,预示了她的未来将是《回归》中的那个美艳,独立,倔强的女性,尽管这是带有美国标签的。
巧合的是,回归中的,佩内洛普·克鲁滋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很清楚的解释她为何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痛苦后,还能保持了这么强大的人性力量(似乎阿尔莫多瓦在回归中更愿意解释为女性自身的魅力)。
因此,在我看来,这片如前奏一般,完成了这一任务。
电影比较让人失望的一面,在于有些情节和最后的结尾处理得比较软弱,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有冲击力,这让原本强大的故事张力失色了不少。
但换句话来说,也许正是这种温吞的故事发展,才更显得人物的真实,和导演寻求角色的自我觉醒的决心。
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几场老萨飙歌的戏,看起来很过瘾,。
说老萨在拍片的时候,特意花了几个月时间训练自己的吉他和歌唱技巧。
片子继承了这个导演一贯的音乐品位,他的上一部《川流熙攘》获得了奥斯卡当年的最佳原创歌曲。
打着黑艳名号的本片,讲的东西基本与欲望无关,于由铁链想象来的SM就离的更远了。
虽然女主角蕾随时会“性”起,不分对象场合时间,就宽衣解带跨着男人或被男人压着,但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欲望太强或为了纯粹享受。
原因其实也容易想到,无外乎是“还记得年少时的梦”,一个挥之不去的受侵犯虐待的噩梦。
放浪的自由也没有她想象的那样随意,一次无意的嘲笑,引来自尊心严重受挫且平时看着她乱搞而多少有些嫉妒的某男的暴打,并被弃“尸”荒野。
幸好旁边就住了一个叫拉兹的老黑农,此君刚刚经历了老婆兄弟的背叛,忽又遇到一个醒来便张开腿准备迎接男人的“妖女”,吓的拿起圣经就夺门而出。
不过同时他也燃起了重新证明上帝的力量的信念,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要驱除此女子心中的罪恶。
他用铁链栓住了她的蛮腰。
铁链不是为了“培欲”,而是用来禁欲的。
于是不同于其他的捆绑片,这一老一少间,就没有了欲望。
没有了欲望,或严厉或温存的关切就显得真诚直接。
没有了欲望,不光看到了表面的荒唐,更看到了内心的痛苦。
拉兹是虔诚的教徒,而当罪恶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时候,却没有见上帝的作为,没有惩罚也没有安慰。
当然他并没有放弃信仰,只是无论是振作自己还是帮助别人,都更需要自己坚韧的努力。
什么才是治疗心伤或者说真正能战胜“罪恶”的力量呢?
信仰?
信仰有时只会让人迷茫。
象征着外力的束缚的铁链?
束的了一时的身,束不了永远的心。
在影片中,布鲁斯才是最具力量的。
音乐消除了拉兹因欺骗和背叛而产生的仇恨,陪伴他迟来的孤独。
音乐让蕾可以抵抗心中那可怕的梦魇,得到那难得的平静。
音乐甚至对那个最最无用的小丈夫也能起作用。
扮演蕾的克里丝蒂娜·里奇,如果没有事先看介绍,恐怕很难一眼就认出来。
大眼无神,瘦的可怕,脸上还常留着殴打后的伤疤,典型的心灵和肉体的双重受伤。
而且衣不避体,经常穿着裤衩到处跑,为了这个角色可谓下足了工夫。
扮演拉兹的塞缪尔·杰克逊,如今无论大片小片、商业艺术,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虽然杂但不管怎样的角色都会有特有的味道。
叫他一声老戏骨是不过分的(好象也不太老,呵呵)。
在电影里还有他精彩的布鲁斯表演。
影片的噱头不少,但撑起影片的、使其不至于无聊和低俗的是两个主角的张力和表演。
朴质善良和放荡可怜的冲突与影响,加上撕吼着心情乃至心灵的音乐,是值得回味的地方。
片子讲的是一个深居简出的老男人,将一个少女用铁链绑在了自己的家中,他会替她洗澡,给她坐吃的,还会出门给她买回来漂亮的衣服让她穿。
说道这里,你也许会猜这是日本电影《禁室培欲》系列里某一部。
不过这里说的是一个美国片,片名叫《Black Snake Moan/黑蛇呻吟》,男主角由塞缪尔.杰克逊扮演,你也许知道他之前还主演了一部非常火爆的动作片也是带“蛇”的,不过这一部其实和蛇没有关系,所谓 “黑蛇呻吟”是一首很老的布鲁斯的名字,歌曲大抵是唱和内心恐惧相关的事情,而这部片子要谈的也是和“内心的事”相关。
塞缪尔是一个退了休的布鲁斯歌手,人近中年、无儿无女,在被判了自己的妻子提出离婚后,他一直和所有女性保持着距离,知道有一天他房子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发现了衣不遮体且满身伤痕的“蕾”,她是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女孩儿,镇上的人都知道她“只要有限时间就想找男人”,自从心爱的男友(贾斯汀.汀布雷克)参军离开后,她愈加难以控制自己,直至被人殴打抛弃在路边。
看着备受煎熬的“蕾”,再联想到自己痛苦的婚姻,塞缪尔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印证自己信仰,他用铁链将“蕾”锁在家里的暖气上,试拯救化她。
他为她清洁和买药疗伤,帮她购置“像样儿”的女装;偶尔还会带她到自己的田地里散步,不过铁链仍然缠在自己身上;他还为她重新拾起自己那把尘封已久的老吉它,当他唱起《Black Snake Moan》时,“蕾”就仅仅依偎在琴下,逐渐驱走内心的恐惧回忆。
后来“蕾”的男友因为自己的“焦虑症”而被军队遣返,他找到了唯一能缓解自己困扰的 “蕾”,并在塞缪尔的帮助下和她成了婚,婚礼上小贾儿用一条精致的锁链讲爱人“锁了起来”,而此时的塞缪尔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钟情人;到这里故事有了一个和谐的结尾,三个备受心魔折磨的人,用真爱互相医治了对方!
所以,你大可以不用回避,问问自己,是否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魔?
也许你对未来充满恐惧、也许你沉迷于网络或者游戏什么的,不过没关系,看完这个片子我们知道需要做的就是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锁链”,然后每当内心“躁动” 之时,你就紧紧抓住锁链,不断的缠绕在自己身上,直到锁链的尽头响起清脆的撞击声,最后就像结尾女主角的台词一样——“We're OK”!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对上面说到的事不是很感兴趣的话,那么这个片子还有一样儿值得欣赏的东西,就是音乐,听着从头飘扬到尾的布鲁斯蓝调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没准看完之后你也会像我一样去找来OST听上一番……
看《黑蛇呻吟》( Black Snake Moan)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Craig Brewer拍电影是先有故事还是先有音乐?
Craig Brewer是《川流熙攘 》的导演, Black Snake Moan幕后几乎都和《川流熙攘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Craig Brewer这个人无音乐不能入画。
看了影片以后搜索花絮,果然,在采访中Craig Brewer自称:某日微醺,在蓝调音乐家Skip James的歌声《Hard Time Killing Floor Blues》中感受到“黑蛇”的画面,于是构思了整个故事。
同时,Black Snake Moan这个标题来自著名的蓝调大师Blind Lemon Jefferson的同名歌曲,带有一股悲情主义色彩。
如果说Black Snake Moan有什么突破性的贡献,就是贯穿整部电影的BLUES的魅力。
人声、吉他、真正的“说唱”、灵魂音乐、还有部分民谣....每一首歌曲,甚至每一小节音乐都和剧情相合,配合情节中每一种情绪,出神入化!
有时候,是音乐扩大了情绪,带给观众“动人”的感觉,超乎剧情之上。
至少在这部影片中,称职的表演和极端的故事还不够班,有魔力的是音乐。
Black Snake Moan对Blues音乐的“实验”可以和那些伟大的音乐电影一样载入史册了,它的配乐精妙传神,而故事将渐渐被淡忘。
一个黑人老头锁住一个白人少女的故事是个噱头。
大体剧情这样:Christina Ricci扮演的莱伊有止不住的性欲,放浪形骸,而这一切又与她的童年阴影和眼下磕磕绊绊的恋情有关。
Samuel L. Jackson扮演一个老婆不忠,落得孤家寡人的酒吧歌手。
最落寞的时候一老一少相遇了,互相拯救。
俗套的主线:浪女从良,老人寻找新的生活希望。
故事有点创意的地方在于表达方式略显极端。
剧中的孤老和少女相遇时都是同一种心态:人生非天堂则地狱,没有人间。
Black Snake Moan最终只想说明一个问题-非天堂既地狱的想法是不正常的,乖乖回到人间来,生活还有希望。
除了极端一点的表现,整部电影很平庸,细节甚至是三流肥皂剧的剧情:偷情,争执,抑郁症,被心爱的女人误会,挥之不去的闪回,在励志的歌声中得到安慰...等等~~倒是演员发挥得不错,Samuel Jackson苦练吉他很有成效,Christina Ricci把一个慕男狂心态把握得很可靠,虽然时而过火。
接受采访时Christina Ricci谈到女主人公,说那是一种“人们很早就把他们的尊严拿走了,但你却要求他们带着尊严做事”的心理。
很贴切,Christina Ricci正是演出了这种精神状态~~~
克里斯汀娜在片尾唱的This little light of mine, I’m gonna let it shine, let it shine, let it shine, let it shine. Hide it under a bushel, no, I’m gonna let it shine.是歌词,。
不过,这个歌哪里有下的?
……找了N久。。。
看了亲爱的月月推荐的电影,《黑蛇呻吟》。
可能是期望非常高,所以,看过之后并没有觉得特别好——但已经不错了。
除了伟大的精神救助之外,蓝调音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Ain’t but one kind of blues. And that consiste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that’s in love.”另一点,就是那种都有的洒脱的风格。
Laz在自弹自唱的时候,表现出的那种黑人特有的对音乐的领悟,让听众也沉浸于他的音乐。
音乐,可以解释境况,解释人生;音乐,也可以改变心情,改变性情。
很少听到类似《black snake moan》中的音乐,有些痴迷,也特别崇拜。
那样的音乐,就是在讲述生活,用很平凡的歌词,唱出激情,唱出感悟,是现在的流行歌曲所没有的感觉。
当然,这并没有贬低现在的音乐,蓝调也应该是当时的黑人流行音乐吧?
音乐,也没什么深沉高雅,只是喜好不同罢了。
有些音乐人,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天才气质,确实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我喜欢音乐,谈不上欣赏高雅的交响乐啊、歌剧什么的,只是爱好,流行歌曲也罢,古典名曲也罢,交响乐也罢。
很喜欢周杰伦的声音和方文山的歌词,听起来不是那么平庸。
听过许多歌,方文山是我留意的唯一一个词作者,我几乎不记得其他任何词作者的名字。
我也很努力的写过一些歌,但是在是太烂了。
词写得很小气,曲子也落俗套,不忍拿出来现世。
看了《面包树上的女人》这书之后,觉得以后要先推敲歌词,再谱曲子,但看了《黑蛇呻吟》这个电影,却觉得,歌就是随性所致。
呵,说白了,歌,便是才情的铺展,才情是不需要方法的;而我,也只是个平庸的欣赏者。
能欣赏也是幸福的。
“What is your heaven?
”当干渴时,一杯水就是天堂;当寒冷时,一堆火就是天堂。
闲来无事,在我平庸的每一天里,一部电影,一首歌,就是天堂。
老是来童年阴影这一套,离开了佛洛依德就不能讲故事了吗?
喜欢克里斯蒂娜.
歌好,萝莉诱人。“我觉得人们把天堂想得太美,就像云雾里的诱人自助餐似的。人们循规蹈矩,以为如此便能在天堂之门后面大快朵颐。我的心中有罪,世间有恶,当无人相助,我便与上帝谈话。我寻求力量,寻求谅解,我要的不是弥留之际最终的安宁,也不是做尽善事所得到的满足,而是现在,此刻的天堂。”
没意思
一般还好
裸露挺多,没劲。
这妹子看得给我吓尿了~
如果我看的是删减版的,那某些莫名其妙转掉的镜头可以原谅
前半部cult,后半部救赎【干嘛不能这么违和
为了贾老板而看
音乐是亮点
莫名的温暖感觉
我喜欢看一丝不挂的Ricci,当然挂一丝的时候也行~音乐真不错
宽恕与救赎,秘诀在于宽阔的爱。
A017画质:★★★;音效:★★★;演员:★★★;情节:★★★;限级:★。
没看全
很出色的电影 别被标题欺骗...
所谓蓝调,只有一种,就是那种描述热恋中男女的曲子
有毛意思啊?
太温暖了!音乐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