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相关的影视作品自然不会少。
算上这部《光荣与梦想》,已经是今年第四部相关题材的作品了。
一部党史相关作品,在基于历史的情况下拍出亮点,乃至拍出史诗感,总体来说也是不容易的。
跟本剧的名字一样,《光荣与梦想》是敢于Dream Big的。
不仅是因为它的规格和要求高,更在于它的跨域度。
全剧从中共“一大”建党开始讲起,一直到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整体横跨35年,也是相关题材中时间跨度最长,涉及历史事件最多的一部剧了。
大时间跨度操作的好,就可以拍摄出恢弘的史诗感,但如果操作的不好,就容易变成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还挺考验功力的。
从目前播出的几集看来,节奏固然是比较快的,但是整体呈现依旧还处在一个相对较好的观感上。
聊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剧集的开篇,既不是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也不是仁人志士在挥斥方遒。
而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场景:泥瓦匠在修缮杨开慧故居,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墙里的一份手稿。
手稿是对于当时生活的记录,这样的切入角度虽然说不上多么的别具一格,但是却在一开始给历史人物注入了更多鲜活的气息。
他们不是一个历史符号,而是和你我一样,真实的在那个历史阶段生活过的人。
还没有等这段文字细细展开,镜头一转立马切到了毛泽东晚年时期对于妻子的回忆。
开篇短短的几个镜头, 横跨了3个时间点,颇有一点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场意味。
这种紧凑明快的镜头风格,体现在了全剧很多的地方。
以片中最开始的历史事件“一大”的召开为例,这算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了,单就历史地位而言这就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作品。
而在《光荣与梦想》当中,描绘这个经历只用了一集。
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之内,交待明白历史背景,突出历史事件里面不同人的性格和立场,是一件很大的考验。
《光荣与梦想》的解决方式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平行剪辑。
上一个镜头还是在商讨会议的地址,下一个镜头就是写信盖章以及邮递员各处投递,在接下来就是分布在各地的组织的镜头堆叠。
通过这样的蒙太奇和连续剪辑,在短时间内迅速交待清楚了整条时间线,加快了剧情推进的节奏。
同时共产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星火燎原的趋势也跃然纸上,可谓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镜头隐喻了。
就目前来看,要说《光荣与梦想》很好的解决了文章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还为时尚早。
但是以目前5集的水准,至少剧集在节奏把控以及人物伏笔上做的还是挺不错的。
对于一个横跨35年,全面反映共产党百年征途的作品来说,目标一定不仅仅是打造一个受到观众认可的电视作品,更是要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
不然也不会规划超400位历史名人,超700个历史场景。
这些人物与场景塑造的如何,我们还需要后续继续追剧看看。
但既然有梦想,就要规划一个大梦想,就如同剧中先辈曾经做到的那样。
看完了《觉醒年代》,最近又把《光荣与梦想》看完了两部剧各有千秋,前者讲的是1915-1921,聚焦思想启蒙,更为细节化。
后者讲的是1921-1953,全景式展现了我党建党到建国后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跨度很大,但节奏掌握适当,很多细节也有体现。
两部剧也有梦幻联动,比如张桐在两剧都饰演了李大钊,在前者饰演蔡元培的马少骅到后者那里饰演了孙中山,“鲁迅”则成了“聂荣臻”……上次推荐了《觉醒年代》,最近频频上热搜,这次再推荐《光荣与梦想》,尽管讲的是还是这三十来年的党史、国史,但是,每次看到一些细节,依然会让人热泪盈眶,就像弹幕提到的“代入感太强”、“很容易共情”,这部剧讲的故事不是编造的,也就是这一百年来发生的真实事件,为了后人的幸福,为了心中的理想,这些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先辈前赴后继,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剧中最后的历史事件是抗美援朝,在跨过鸭绿江前,领袖们开会也有争论,“打还是不打”确实是个难题,但最终,党中央决定“打”,打得一拳开,免得万拳来。
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三年的时间,近20万将士献出生命,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换来了合约签署,换来了国际的尊重,换来了和平的环境。
当得知停战协定签署的消息,功德林里的国民党那些“名将”战俘都欢呼雀跃,多少年,我们被人掐着脖子,卡着咽喉,。
而如今,我们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这是意志和信仰带来的,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的人民军队可以做到。
最后一幕,在台湾的蒋介石听闻消息,手中的茶杯都拿不稳,水洒了一地,他知道,反攻大陆的梦想永远破灭了,他问何应钦,为什么会败,是上帝不眷顾国民党吗,何应钦回答,是老百姓不眷顾啊。
不知道蒋介石是不是明白了这些道理,他的格局和眼光,是没办法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国际歌唱的好啊,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要创造幸福,只能靠自己。
对于如今的中国,更是如此,别想着有人会施舍什么给你,要紧的是在各方面拥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接续奋斗,当然,千万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路。
中国共产党,万岁!
今年一下子涌现很多优秀的党史电视剧,我的父母刚好在看,我也经常在下班赶上有时在旁边被耳濡目染。
最近刚好了解一点反围剿的资料,这部剧就是在讲这个过程的影像,然而我个人感觉这部片太多有名的演员反而让人容易出戏,没有另一部觉醒那么精彩!
再次认识那些只在历史书上出现的党国大人物挺好的,只不过这一部我没有细致看起来。
先说说优点,开头很惊艳,竟然是以回忆的形式呈现,毛主席出场那儿,看哭了。
画面很清晰,色调不错,演员演技都很好,台词很精准利落。
看得出对于布景和打光也很是讲究,但也许是画质太清晰的缘故,就有点感觉画面过于干净了,不过目前都还是文戏,影响不大。
不是很合我心意的地方有,感觉编剧不够大胆,可能对于史料没有记载的一些东西不敢扩展开来讲,但影视剧嘛,总要有些不一样的东西的。
我觉得对于这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过程的细节刻画、行动动机和抉择比结果的抛出与评价更重要,更打动人,因为结果和意义我们都已经在书本上学习了解过了,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伟人所做的具体内容和过程,而不是科普他们做的结果,但按第一集的剧情走向,节奏很快,再加上旁白,就感觉有点儿照本宣科了。
比如说李大钊先生去给老师讨要工资被打破头这件事,既然提及到了,就可以刻画一下具体细节过程,而不是直接就看到一个包着头受伤的大钊先生,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压迫,莫得感情。
不过才一集,不好过早下结论。
现在还没找准剧的定位,如果剧的定位就是这样客观的叙述史实,想要讲很多事情,很多人物,时间跨度很大,那样确实不好整体把握,各方面权衡折中,第一集这样的呈现方式已经很好了。
我对觉醒年代评价很高,我是在已知觉醒年代非常不错的情况下去看的,但第一二集其实感觉不大好的,有点看不下去,比这部剧这一集的观感还要差一下,但看到三四集后就非常有兴趣了,看得拍案叫绝,希望这部剧也是这样,总之现在很喜欢这类题材的剧,观望状态,看后续,保守评分8.5,后续会再评
这部剧和前几个月的《觉醒年代》相衔接,体现了共产党成立之后的艰辛,也体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与坚毅。
画面很清晰,色调不错,演员演技都很好,台词很精准利落。
看得出对于布景和打光也很是讲究,但也许是画质太清晰的缘故,就有点感觉画面过于干净了,不过目前都还是文戏,影响不大。
《光荣与梦想》是一部描写我党如何建立如何一路走来的写党史的史诗剧,作为党的100岁生日献礼,以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旨。
作为当下热播的庆祝建 党100周年的党 史主题剧,《光荣与梦想》从1921年建 党之初铺开画卷,直到抗美援朝胜利,新中国屹立东方做结,全景式再现了三十余年的峥嵘岁月。
其时间跨度之久、牵涉人物之众、关联历史事件之多,在同期历史剧中,似乎找不到第二部。
作为幸福的一代人,我们对出生前中国历史的了解,对建党建国的了解,对流血牺牲、英勇奉献、舍生忘死的革命岁月的认知,基本都来源于教科书和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
我们可以在历史考卷上答出高分,却没有真切的亲身感受,不知道前人是如何艰难地栽下大树,才让后代无忧无虑地乘凉。
从这个意义上说,像这部剧这样,能够鲜活再现革命往昔的历史剧,尤其是精品剧,应该再多一些。
看到无数英烈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赴后继,看到一个新生大国在贫穷饥饿内外受困中的顽强不屈,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无比震撼。
只有铭记这片土地曾被烈士鲜血染红,如今万亩良田稻谷飘香,你才会为民族不屈的脊梁深深自豪。
制作一部精良的历史剧,工程浩大而繁琐,要照顾到方方面面。
首先,时间背景、人物线索、事件发展都得交待清楚,让观众觉得清晰而有逻辑。
再就是剧情分清主次、不要拖沓,用有限的时间呈现出最重要的东西。
《光荣与梦想》这方面做的不错,它把重要的、推动历史进展的、或者带有转折性质的事件,一一呈现出来,流畅地加以衔接,是按照故事发展的规律来讲党 史。
每个事件也不是从头到尾地铺开,可能就几个镜头,有取有舍;节奏感把控得当,不拖泥带水。
还配有旁白,把相关事件做了提要,什么时间、什么形势、发展前进到了哪一步、做出了哪些重大举措,讲的很清楚。
历史已经盖棺定论,当我们以上帝之眼回望,对于人的选择和命运,着实感慨万分。
《光荣与梦想》的第一集讲建 党。
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因为遭到法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秘密举行。
一起出席会议的第一批党员代表,当年他们坐在一张桌前,同样心怀理想踌躇满志。
然而,大浪淘沙,在革命的熔炉中,这些人有的立下丰功伟业,有的做了大学校长,有的叛变革命,有的成了汉 奸。
本是同道中人,携手出发,却在历史的路口分道扬镳,他们推动国家的车轮走向必然的命运,自己也迎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或许是因为政见不同,也或许是形势所迫,但无论如何,一个人的心性、眼界和志向,最终决定了自己的道路。
导演和编剧没有刻意渲染革命先烈伟光正的形象,毫无疑问,他们伟大,可再伟大的人,也有平凡的一面,也爱惜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有不轻易示人的眼泪。
剧集开篇即是毛泽东追忆结发妻子杨开慧,妻子留下的书信,用过的梳子,穿过的几件衣衫,多年来都珍藏在旧箱子里,时不时打开看看,苍老的手轻轻摩挲,似乎故人犹在。
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避险永丰舰,宋庆龄几番辗转才与先生汇合。
她在躲避叛军时过度劳累,不幸流产,不能再生育了。
孙中山非常自责,他为妻子端上糖水,这对革命夫妻握着彼此的手安慰对方:既然投身革命,就会有牺牲。
以后,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孩子,便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正是那句“你我风雨十载,舍命舍子,志还在。
”令人敬佩不已。
这些革命志士本也是普通人,可是,正因为他们割舍了普通人想要的,承担了普通人承担不了的,最终成为了伟人。
作为献礼片,这部剧角色繁多,是全明星阵容。
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多熟悉的面孔次第登场,老戏骨王劲松扮演蒋介石,瘦削凌厉,心机深沉,和倪大红扮演的上海滩青帮头子黄金荣,有着精彩的对手戏。
几乎每集都有精彩之处:军阀叛 变时,叶挺紧急护送孙中山夫妇分头避难,冷静果决。
李大钊和孙中山谈论国 民 革命的失败之处,表现出对国家形势与国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刘少奇带领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在军 阀士兵的枪口下,不卑不亢慷慨陈词。
剧中很多台词写的非常好,简洁朴实、掷地有声,是那个年代无尽的激情和理想,那么纯粹又充满力量,让人热泪盈眶。
剧中有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一项事业,是光明的、伟大的,就必然是曲折的、艰难的。
永远不要忘记,前辈们走过的道路,也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将继续前行的道路。
故事线索清晰明了,老戏骨演技精湛,战斗场面真实,看的激动人心,服装道具还原度很高,是一部良心大剧。
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
强烈推荐大家把《觉醒年代》与《光荣与梦想》结合来看。
王劲松把老蒋演的出神入化,期待《大决战》王劲松的再次出演。
观影时,往往能代入其中,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一口气看完全剧,被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正是他老人家带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光荣与梦想!
才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
剧中出现了各色人等!
只有毛主席领导的光荣集体,历经千难万险,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国实际的革命斗争经验。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播出此剧。
真正令人心潮澎湃,激动的心情久久难己平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若说看《觉醒年代》还会感叹正剧怕是这年头极少数不被资本入侵的影视领域,好剧本好剧组好导演好演员奉献的良心制作。
那么看这部剧,显然就能推翻这种欣慰和愉悦了。
十几二十岁的少年偶像,被追捧为流量,演少年伟人,虽然演技生涩,但能更多给青少年关注正剧了解历史。
甚至三十来岁的流量明星演个伟人,也能惊喜他原来有点演技。
教主何许人,77年生人,四十有余,同辈们已经陆续混成圈内戏骨,教主仍能凭流量接戏,可见有颜任性。
网络剧评,侵删难道教主还需要蹭伟人的热度和流量?!
给造型师加分,眉毛胡子都是不出戏的保证
入戏的眉毛,却配上了惯用的狂狷邪魅表情教主习惯性的用力过猛,这许是他对伟人的理解仅限于苦大仇深。
或者,他根本没有时间琢磨剧本打磨演技?
还有总理挺拔的身姿呢,怎么到教主这里连基本的仪态都没有?
毕竟教主自己已是资本,除了做生意、还得上综艺,就算不玩股票、也得秀秀肌肉,买rs、撤rs,和大宝贝合体洒狗粮或者澄清离婚传闻。
,,太多事要忙。
那导演为什么非得请教主这么个大忙人来演戏份这样不低又容易招骂的伟人角色呢?
难道是教主霸总演多了,觉着无趣,想演正剧转转型?
那就能理解了,毕竟正剧里只是演个普通角色怎么衬得出教主今日的咖位。
这不,随着剧集陆续播出,尬吹演技的通稿也来了,这方面竟然和他家大宝贝异曲同工。
只是要问,以教主的资历难道已经混得和大宝贝一样需要通稿吹演技的程度了吗?
不,一定是我们误会了他。
网络剧评,侵删这样一部卫视八点档首播、老少皆宜的上星剧,观众评价如何呢?
现场采访七大姑八大姨,刚打开电视的前二十分钟,都没人认出晓明同志到底演了谁,但都认出了这是晓明本明,教主的国民热度可见一斑。
直到被点破了他演的是周总理,才激起骂声一片。
“换台!
”“不看了!
”,整部戏怕是总理的角色最让人看着出戏。
这年头资本强行喂💩越来越普遍,老百姓想在电视机前看点自己喜欢的也不容易,但好歹还有掌握遥控器的权利,好歹。。。
剧拍的好不好,老百姓能说句实话评价吗?
还是非得跟着营销号一样无脑尬吹。
听说这剧是某腾出品,前有1921,让爽子演向警予,让口碑有争议的流量演毛教员。
果然最看中热度,这不教主版总理一播出,夸也好骂也好,热度又来了。
上一次让我来豆瓣发帖吐槽演技的是爽子,教主这是第二位,先做个标记。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成为荧屏热点,主旋律作品数量大幅增加,其表现形式也逐渐脱离以往惯有的“高大全”与“刀削斧凿”,艺术风格日趋多样化,让观众看到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变化:不但可以严肃感人,还可以温暖亲切。
接下来一年半的时间,献礼剧将继续位居荧屏“C位”。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多个国内电视剧拍摄的优秀团队正在抓紧时间创作建党百年主题电视剧,其中就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这部作品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北京完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完美蓬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德清完美蓬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海宁伏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金牌导演刘江执导,黄晓明、张一山、高圆圆、李晨、黄觉、罗晋、吴刚、韩庚、李小冉、聂远、王丽坤、王劲松、倪大红、王晓晨等众多演员出演,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第三批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名单,也是广电总局“4+2”重点项目工程中的唯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如今正在紧锣密鼓的拍摄中。
《光荣与梦想》是一部描写我党如何建立如何一路走来的写党史的史诗剧,作为党的100岁生日献礼,以响应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旨。
作为一部史诗性作品,《光荣与梦想》将从中共一大召开开始,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弘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英勇抗日,最后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壮举。
剧中涉及的真实历史人物就超400人,场景超700个,作品旨在用全景式的手笔呈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过程。
对于这样一部庞大恢弘的史诗剧,也需要配备更专业、更有想法的主创团队。
《光荣与梦想》的导演刘江,拍出了众多国民级电视剧作,如关注当代家庭生活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国产谍战剧标杆之作《黎明之前》,聚焦都市男女情感的《咱们结婚吧》以及年代大戏《老酒馆》等作品,刘江既有对现实主题题材的精准把握,也有对影视艺术的追求。
在《光荣与梦想》这部作品中,刘江也继续发挥其多年的影视制作经验,力求实现“精神传达”与“艺术表现”的平衡。
比如在故事讲述方面,由于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对于讲故事的方式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全剧设计了别致的开头和结尾。
故事以1982年为第一幕,杨开慧烈士藏于故居的手稿被发现,其中一篇五言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1919年,那时候毛泽东正发起湖南各界人士“驱张运动”。
故事的最后,画面将从“1954年的国庆阅兵”转入“2019年的大阅兵”。
这样结构设计,串联起了我党百年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节点,也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更具可看性。
从《光荣与梦想》片花可以看出,国难当头,千钧一发之际,爱国志士奋起反抗,各方势力悉数登场,在大时代背景下,平凡人物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人物有血有肉,极具感染力。
此外,在演员配置上,该剧既吸引了黄晓明、张一山、高圆圆、李晨、黄觉、罗晋、韩庚、李小冉、聂远、王丽坤等人气青年演员,也有吴刚、王劲松、倪大红等老戏骨的加持,还有很多神秘嘉宾助阵。
可见,本剧集结了国内最顶尖的创作人才和强大的演员阵容,这将给重大革命题材以及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可看性和到达率带来全面升级。
主旋律是指一切宣扬真善美的文艺作品,在具体的文艺实践中却往往被窄化,这种“窄化”一方面表现在题材上,容易被窄化为只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或英雄人物的作品,另一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往往限定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
在导演刘江看来,主旋律电影不仅要有意识形态的宣教作用,还应有精神享受的艺术质感,这样才能创作出响彻时代声音、顺应社会发展、迎合观众需求的主旋律作品。
因此,在保证《光荣与梦想》的思想性无比正确的前提下,它的可看性以及未来的到达率成为他的重要目标。
对于这一点刘江有自己的艺术看法和追求,他认为,“艺术的真实”,永远是故事通往观众内心的桥梁,只有故事里的人物充满了真实的人性,观众才能透过荧屏看到自己,才能产生观片的愉悦。
因此,创作出“艺术的真实”,是优秀的创作团队最根本的生命线。
拍重大革命题材的故事,拍伟人,更须如此,什么是“伟人”?
他首先得是一个“凡人”,只是他在重要的关头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所以,只有把“伟人”降到“凡人”的视角来拍,观众才会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伟人”在做出“不平凡的选择”时的不易,从而真正明白“伟人”的伟大。
对于《光荣与梦想》中人物的塑造,导演刘江认为,将“伟人”回归“凡人”,是将领袖人物们艺术真实化的关键一步,当观众发现过去概念里的“伟人们”也会哭也会笑也会痛苦也会无奈中弹了也会疼急了也骂娘的时候,观众的代入感就慢慢建立了。
接下来,再将这些“真实的伟人”放进观众们更乐于接受的类型剧的套子里,那么,原本在人们的概念里“枯燥”的党史,就变成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励志故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逆袭故事。
《光荣与梦想》涵盖的元素将非常广泛,不再拘泥于某一类型,里面有谍战戏、战争戏、爱情戏,有千钧一发,有绝处逢生,有妻离子散,有国破家亡,有忠诚与背叛,有投机与信仰,有平凡与伟大。
伟大蕴藏在平凡之中,“平凡的伟人”的塑造,或许才是现代观众与古老历史之间的那座桥梁。
当前,献礼剧是国剧市场的主流品类,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在强调导向正确、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的同时,要把艺术表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而艺术表现的能力来自主创团队的初心情怀与艺术造诣。
宏大的时代格局,清晰的故事逻辑,细腻的情感表达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表演,这样才能真实感人,引起观众共鸣,《光荣与梦想》正在向兼具“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迈进。
对于黄晓明,我只想说:油腻,装逼,恶心!是谁让他演总理的?导演是脑子进水了还是被绑架了???如果没有黄晓明,这剧我能打很高的分,你让他去演一个汉奸不行吗???
革命进行时,一路走来如此不容易,感恩伟人们和大佬们。看历史正剧也是学习,学习党史,学习新中国的背景和发展史,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党的理念。
《光荣与梦想》是《觉醒时代》的续篇,百将云集,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几乎涵盖整个民国时期我党我军的革命历程 涉及人物众多 一些演员的选择难称合适
好平淡的剧情哦,跟上思想政治教育课一样。不过刘劲老师的演技真不错!
演周恩来的是谁啊,演技太拉胯了吧
美帝卷土重来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三年浴血奋战打败美帝,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真正屹立在东方。
看完觉醒年代感觉这个真差。 其中史料和剧情交叉播放。
还可以
怎么说呢,一般,跟觉醒时代和走向共和比,真的一般
黄晓明二哔货,滚,别脏伟人,一星。//算了有其他好演员,不忍心,增加几星吧//wc,竟还有关晓彤李晨等傻b烂星,什么东西都能随便演献礼剧了?算了,重改到一星
还可以
一般
四星,黄晓明扣一星,谁选他演的啊?谁认为他能演总理的啊?真nm一颗xxx坏了一锅汤,对他本人没有恶感,但是他敢再接一次伟人就真要上升演员了,nm
不好看
黄晓明太劝退了……不过看着和觉醒年代重合度极高的阵容我还是去看了一下,完全没法比,叙事很差假大空,真是可惜了除了黄以外的这些好演员
还是拍成了烂剧…太浮夸
选角❌
松弛有度,还可以的剧。
不差但也不够好。时间段较完整内容较充实确实不错,但问题不少,这么多场大战只看到牺牲没看到战术,打赢重火力靠的是排队冲锋?日寇和返乡团的残暴基本毫无表现;全剧最美的不演庆龄演美龄,从相貌到人品能力全方面美化宋美龄啊(注:现实中宋庆龄也是三姐妹中唯一算的上美女的)……最离谱的是结局,上甘岭缺水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切入点,张桃芳心善不杀人又是什么莫名奇妙的反战思想,反侵略战争反个什么战?美帝打到家门口了我们还要反思是吧?5.5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