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口碑持续高涨,《逆光飞翔》现在也已很难找到排片的影院了,与其同期上映的《富春山居图》却仍在各大影院张牙舞爪攻城略地,真是让人感叹:这究竟是什么世道?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就此在电影界开创了一个极坏的例子。
我们的观众之所以选择看一部电影,似乎只是为了抓住一个可以与人讨论的话题,为此就算自虐也在所不惜。
面对如此恶劣的现象,我也实在不愿意再添油加醋了,于是只有转过身,专心来讲一讲《逆光飞翔》的好。
这仍然是一部标准的台式小清新电影,看多了确实会腻,只不过,在目睹了一大串内地乌七八糟的话题之作后,再来面对这样一部电影,就只会生出由衷的感动。
即使《新周刊》把“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列为电影水军的话语标配之一,我也要壮着胆子说一句:《逆光飞翔》,确实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好的华语电影。
它在口碑上的胜利,或许可以归因于真实的故事,归因于黄裕翔的本色演出,归因于漂亮的摄影和美妙的音乐,但归根结底,这其实是价值观的胜利。
特别是在《中国合伙人》的话题席卷过后,我们实在是太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正一下自己的三观了。
之所以拿来和《中国合伙人》相提并论,是因为《逆光飞翔》也是以“青春+励志”作为标签的,只是这两部片所励的志实在是南辕北辙。
《逆光飞翔》中的男女主角,一个弹钢琴一个练舞蹈,可到最后也没能取得成功,他们甚至都没想过要取得什么成绩,特别是男主角黄裕翔,作为一个盲人青年,他所想的只不过是“不用事事都麻烦别人”,只要能独立地从宿舍走到教室,在他看来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了。
而之所以练琴,就更是和成功无关,他甚至拒绝参加比赛,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他是因为看不见才获得同情分。
练琴对于他,就跟盲人按摩类似,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与按摩不同的是,钢琴更能让他获取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
他练琴,并且只是练琴,陶醉于其中,这就够了。
至于比赛名次和知名度,有什么重要?
说到按摩,想起自己前几天在一家盲人按摩店的经历。
因为腰摔伤了,就去了家熟人介绍的按摩店,给我按摩的是一个看不出年纪的女人,之所以看不出,是因为她的脸只有惨白的一片,五官都看不清。
我趴在那里,以前没按过嘛,觉得疼,大呼小叫的,而这女人非常耐心,不停地跟我解释为什么要这么按,讲得很有条理,声音也很好听。
等我慢慢适应后,她就开始跟旁边的按摩师聊天,用贵阳话有说有笑的,偶尔的,她还会哼起小曲,是《给我一个吻》,“给我一个吻,可以不可以……”我憋不住好奇心,终于问了她,眼睛是什么时候开始看不见的,她轻描淡写地答道,是1999年,她才二十出头的时候,被人泼了硫酸,不但毁了容,眼睛也看不见了,现在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呆在屋里。
“唉,我是没有自杀的勇气啊……还好我们家那位,能够将就着我一起过日子……”说完这些,她停了会儿,又开始哼小曲,还是那首《给我一个吻》。
我趴着静静听,觉得真好听啊。
什么叫“励志”?
这首歌就是最好的答案。
1999年,她二十出头,那么现在也不过就是三十多岁,是一个女人最需要爱和美的时候。
她虽然被毁了容,但仍然能够感受到爱,并且用声音创造出美。
《逆光飞翔》中的黄裕翔就更是这样,弹琴不是他向上爬的敲门砖,而是自处的方式,是安放灵魂的所在。
他弹琴,是因为热爱弹琴本身,这样的人即使看不见,也不会觉得生命虚空。
而《中国合伙人》中的成冬青呢,他就算背会了所有的英文词典,灵魂依然无处安放,因为他并不爱英语。
他的公司上了市,他赚了大钱,他成了第一,可空虚依然会随时向他袭来。
你得了第一,证明了自己,然后要怎样呢?
终究还是没有可以依托的东西,只有靠别人的认同才能证明自己,这也实在是挺可怜的。
《逆光飞翔》的好,就在于这种平淡与真实中的生命张力,这种自己对自己的认同。
黄裕翔说他不想因为别人的同情而获得成功,这一点非常重要,既让这个角色变得立体,又让电影远离了那种廉价煽情的模式,没有利用盲人的困境来压榨观众的眼泪。
正好相反,除了开头黄裕翔妈妈的几个侧影让人有些动容鼻酸以外,这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让人开心的。
不只是黄裕翔,还有他周边的那些人,练舞蹈的小洁、小洁的舞蹈老师、奶茶店老板、大学里的学生们,每个人都光彩照人,而这光彩,就来自于一种灵魂有所依托的状态。
这部电影还会让人联想起萧煌奇的那首《你是我的眼》,电影和歌几乎可以互为注脚。
这首歌这么流行,也并非因为萧煌奇是盲人,而是因为词好曲好唱得好。
听歌的人对他不是同情,而是欣赏,因为他真的比我们要优秀,他是一个不需要用“盲人”来定义的音乐人。
在产生正能量这一点上,我们可能真的要向台湾的这些小清新学学了。
不过可能真的是社会阶段不同,在他们追求自我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把撒钱玩儿当成最高追求的阶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早上收到了豆瓣豆油的提醒,告诉我逆光飞翔在南宁上线了。
于是推迟了离开的时间,享受了最后的学生证优惠价。
看了这部在台湾上线后就各种好评的电影,当然更多是因为是王家卫的出品。
午休一直到下午的三点半,醒来是因为下雨了。
午后的一场大雨浇湿了世界的面孔。
天气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身体黏糊,恨不得泡进水里,躲开这才刚刚开始的南方夏天。
编头发,穿好衣服,穿上鞋子,拿上被绿色液体浸透过的学生证,出门。
这时候已经不再下雨了,湿漉漉的地面透着清凉,这才是南方以南的初夏,神清气爽。
街道上奔驰而过的车,吹飞了姑娘们的裙摆。
整场只有7个人,远远不及其他在档期的片子,空荡荡的放映厅倒也还觉得惬意,空调也正好。
逆光飞翔,这是一个很台湾式的励志小清新的名字,却给人力量。
男主裕翔的在电影中演绎了自己,非表演系的真实且不说是入木几分都让人动容,不是因为这是一个盲人,更因为是飞翔,属于自己的飞翔。
女主的演出已经比多年以前出色多了。
在大段大段的舞蹈场景里面温柔中窝藏着的力量,催眠般自我呼吸式探索在我看来是稍显多余,但对于常人来说这样更容易读懂这个平淡的故事。
每一次的抚摸,墙壁,树木,柱子,钢琴,甚至是小洁的脸庞,鼻子,眼睛。
切实的体会世界的真是摸样,这样的方式在某些时候比我们的眼睛要看来的更深刻。
听车辆从前面抑或侧边经过的声音,风的声音,校园社团嘈杂的声音,考试的声音,妈妈离开时候的脚步声,室友的呼噜声,奶茶妹子的声音······用声音定义的世界,需要如何去体会?
舞蹈甄选时候的音乐来的及时,恰到好处,原声大碟美得无与伦比,电影灵魂般。
画面融合掉了买奶茶以及看到男人劈腿时候的苦瓜臭脸,呈现出一个原始的表情,那就是走在梦想道路上的表情吧。
平静,安宁,柔和,充盈,一切顺其自然归于它原有的轨道,每一个舞步都会划出光一般的线条。
那些话大概会应在人们的心里吧,卡带从录音机的播放出来,直指内心,多少会想到自己本身,因而会带来更多的共鸣。
无论说其实励志还是矫情,我宁愿相信那是本真。
“闭上眼睛,跟你一起去感觉,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这一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
”电影开始闭幕的时候,暮然想起C的话:全副武装自己,如同中世纪的骑士那般,穿越黑压压的钢铁森林,勇往直前,所向披靡。
今天又一年的高考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涯也结束了,七年前的话语再次想起是再应景不过了。
那么,永远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带上它,逆光飞翔。
如果我有个跟女主妈妈一样的妈,我会直接说草泥马!
不是都说女主很漂亮嘛???
为神马就让我想起了我的ex?
呜呜。。
莫名其妙啊。。
大概她俩笑起来都不太好看的缘故吧。
脸都很臭。。
梦想就在眼前,却触不可及的远。
感同身受。
“反正跳得也不是很好啦。
”我云淡风轻的笑着。
心里又是什么感受呢。
自己背弃了梦想,一种挫败感挥之不去。
我至今都没敢看《街舞狂潮》。。。
我害怕。
为什么他们可以追梦,为什么我不行?
只能在心中热浪滔天的时候,找个没人的角落自己练,偷偷摸摸还怕被人看见。
朱自清真是让人感动啊!!!
有个这样的朋友真是死也愿意啊!!
当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做的事情做不到?
我觉得心跳得好快。
也只有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吗?
SM万岁!!!
\(≧▽≦)/如果用饮料来形容这部电影。。
清茶,淡淡的,很好喝。
《逆光飛翔》是一部絕對不應該錯過的台灣電影,除了在金馬獎獲得了三項獎項外,還代表了台灣參與奧斯卡。
說實話,近年的台灣電影憑小清新的風格走出了自身的一條路線,而且得到了各地影迷的支持與期待。
獨立電影走到主流是近年台灣電影的趨勢,而當地政府,文化部門又熱烈的配合。
在奧斯卡的頒獎台上,李安的一句「感謝台灣」讓我們看到這一個小島有很多的可能性。
台灣的小清新、青春、勵志電影給觀眾最大的感覺是純真、是回到過去、是從生命的無奈裡找到一點正能量,電影產業除了是提供娛樂作用與商業考慮外,重要的是尊重創作,鼓勵共融,具反映社會真實的特質。
當一個殘疾人士有份擔當男主角時,我們看到電影在有需要時是要真實地面對群眾,《逆光飛翔》讓筆者想起在《The L word》裡頭正就是有位殘疾的演員。
共融是重要的,最重要是給演員參與其中,證明到他們是殘而不廢的。
或者在電影裡頭黃裕翔的角色並沒有突破,因為他做的角色就是他自己。
而導演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帶出殘疾人士與社會之間在磨合方面的問題,他的同學並沒有口說歧視他什麼的,但背後卻嫌棄他,認為他是製造麻煩。
而他自己脫離了家庭的保護圈,走進社會,走進繁華的台北市,讓他有感要學會自立與做到的事情就應當自己做。
《逆光飛翔》與幾年前的《聽說》比較,看起來《逆》片最為真實,《聽說》在結尾寫到原來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在某些程度上對於殘障的觀眾來說,有種尊重彷似是空談的。
然而《逆》片採用真實的人,不但證明其殘而不廢,更是證明只要有才的就可以擔當其它的崗位,比如參與電影的原創音樂的創作。
裡裡外外,電影反映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生命力,青春、夢想、愛、友情,再加上小清新的拍攝手法,女主角的演技等都昇華了這部看似是平淡的電影。
而在戲內巧妙之處是如何把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連繫在一起,兩個都是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有各自努力的目標,然而有人很想曝光,有人不想曝光,正好成為了戲裡的對比。
讓人看得見總是有優點與缺點,無論做得怎樣總會有人批評,但批評也是一種反響,主人公希望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對他才華的認同。
至於女生方面,她需要的是自信,她介意別人如何看待她,她一直都覺得自己跟在別人背後跟得太久,終於決定要走自己的路,不受制肘。
他們二人互相給予對方鼓勵,互相的理解,或者前方的路未必很順暢,但起碼他們都嘗試過。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嘗試的那一步是重要的,我們會失意,我們會被現實打敗,但我們要從挫折中站起來。
這是電影教會我們重要的信息,他們做到了,而我們也要堅守自己心中的小夢想。
台灣影人叫導演張榮吉做有前途的明日之星,第一部處女作長片就一鳴驚人,成績突出,又得到觀眾的愛戴,的確叫人驚喜。
再看回導演在零八年拍的短片《天黑》時,大概就感覺《逆光飛翔》是前作的進化版。
電影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呈現,同一部電影也有不同的解讀。
《天黑》是粗糙的,是即興的,而《逆光飛翔》是再造,是經過時間的洗禮,是經過心思熟慮的。
曾經有一些電影,例如《Cashback》與香港有套講述粵劇的紀錄片《乾旦路》最初的版本都是短片,長片是彌補短片的不足或者是延伸。
如果劇本的添加是有意思,而導演在拍攝上又能駕馭的話,又何嘗不可呢。
至少劇本沒有過份的加鹽加醋,也是點到即止的。
觀眾可以把兩套作品放在一起觀看,而不是單一的看完就評論別人沒有新意。
看電影是需要做一點功夫,而不是基於前作怎樣怎樣,就說別人不應該這樣處理。
當看到《天黑》中的張榕容到今日的她,已經進步了不少,在《逆》片中她的演出精湛,跳舞跳得如專業的舞者,經過幾年參演不同的電影,從她身上看到一份親切,她是一個相當有潛質的演員。
年華二十五,已獲得三次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證明她是絕對有才華的,同時她也是個專業的演員,從她身上看到了演戲的熱誠。
張榕容固然是令人迷上這部電影的原因,另外叫人迷上的是這部電影的原聲大碟,一部好電影要有靚人、好的故事之外還要音樂。
音樂是電影其中一個靈魂,再加上黃裕翔動人的琴聲,使《逆光飛翔》成為一部接近完美的電影。
論者偏心也是有理由的,因為它是真的好。
來吧,帶上《逆》片去找尋自己的夢想吧。
文/Dorothy
早有听说,却没去找来看。
今天在ccav6上偶然看到,这么平静讲故事的电影,需要细心安静地体会,而我却边上网边看,没太被触动到。
这类电影说要讲述普通人的生活,其实里面的人都不普通,女主角肯定也得漂亮才能反衬男主的过人之处。
像张艺谋以前那些群众演员级别的电影真的很少,电影还是要票房的,纯文艺的电影在商业市场面前是拍不起来的。
演员都演是很好,音乐和舞蹈都很有感染力,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很讨巧的电影。
但是跟心灵鸡汤一样,还是在宣传世俗的成功,虽然没什么错,但披着清新的外衣就让人有点不舒服。
尤其是电影的末段,让裕翔去配乐,虽然是在讲述他成功了,感觉却是他失去了原来的独立和魅力,在往戏子的路上大步前行。
估计很少会有观众知道《逆光飞翔》在去年代表台湾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围资格,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影片的质量了。
正如这青春文艺的片名,整部影片都带有台湾电影独特的小清新影像风格。
也许你以为这会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一样是讲述年少的爱情,但实际上这是一部励志片。
不过这部电影的励志主题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肆的释放热血,而是以一种温婉平和的态势来感染观影的观众。
电影讲述天生眼盲的裕翔,首次离家北上念书,他琴弹得好,却坚持不参加任何比赛,因为不想被别人说因为自己残疾受大家同情才拿到的冠军。
片子一开头就是裕翔离家的场景,从开场就给人一种哀伤的感觉。
在裕翔到了学校,无可避免的受到其他同学的另眼相待以及排挤,但电影并没有刻意的去渲染作为残疾人的可怜,而是设置了许多小细节来营造温暖乐观的氛围。
比如裕翔的妈妈一直在窗口默默的关注着他,等课一结束又静静的离开。
以及妈妈牵着裕翔的手一步步的给他数台阶,还有在分别之前的迟迟不愿离去。
这些展现母子情的桥段在影片的前半段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也为影片奠定了清淡的基调。
为了增强励志向上的主题,电影同时用平行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另一个主角小洁的故事。
小洁是一位梦想成为舞者的女孩,但是因为家里有一位败钱浪费的母亲,它不得不放弃自己衷爱的舞蹈选择去奶茶店打工。
同样是因为有心结而不能在自己梦想的道路上前行的两个人,因为一次契机两人的相逢成了整部电影的转折点。
不过电影不会走以往爱情电影的老而是让男女主角互相结伴鼓励的迈出了人生的脚步。
这样的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情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合伙人》,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合伙人》将三人举办英语学校的艰难过程一笔带过,其着力点是三人获得成功之后的利益挣扎之中。
而《逆光飞翔》的重心是在两人走向成功之前的那种心路历程,让裕翔和小洁两个人互相鼓励来突显人性之间的关怀。
在影片的结尾裕翔表演弹琴,小洁自由舞动,导演利用交叉剪辑让不在一个场景的两人进行了一次隔空的合作。
在这一段落中,光影的交替变化,大量的逆光摄影让画面显得绚烂夺目又不失精致。
其实他们俩就是各自的翅膀,只有一同挥动着才能在逆境中翱翔。
《逆光飞翔》能在众多俗套的励志电影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故事够普通。
有太多的电影讲述的是伟人的成功史,看似能够鼓舞人心却显得太过遥远。
而此片的两位主角的遭遇如同社会上所有平凡人,有挫折有无奈,但不是那种夸张的大起大落,因而电影中人情的冷暖交替显得立体自然,并让我们为之所动。
1、可是我想试试看,不要每件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2、当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心跳好快,然后,也只有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正的存在。
3、既然你都这么觉得,那你更应该试试看,如果你不试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4、现在我要你想象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
5、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就会整个不一样。
6、感觉好像有了翅膀一样,也许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
7、“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如果,你真的可以看得到,那你想做什么?
” “其实如果可以看得到的话,我希望能够自己出去逛逛,然后…不会撞到什么东西。
也许找一间咖啡厅,坐靠窗的位置,很一般,反正没什么特别,因为这样,也不会有人一直看着我。
” 8、闭上眼睛,跟你一起去感觉,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9、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
10、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一次,我要用我的方式飞一次。
11、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12、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13、如果不试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14、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就会整个都不一样。
15、你需要更多的机会让别人看见你,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么。
16、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
17、当我在跳舞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跳好快,也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真的存在。
18、不急不急,听听你心里想的声音,跟着那个声音,慢慢的,往前走…… 19、我自己想试试看,不要没见事都靠别人。
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20、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爱情) 21、“你需要更多的机会,可以让别人看见你。
” “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了吗?
”
二0 一三年的七月如果我没有眼睛,那么我的皮肤能像蚯蚓一样感受到光么?
不包括太阳的温度,我说的是冷光。
假如人类没有眼睛,必定活得累,除非你像植物那样一动不动。
从运动场的这头到那头,没有眼睛,我得摸索多少次才能熟悉这段不远的距离呢?
她说,如果你对我没感觉可以直说,我不知道喜欢你什么。
我想,你喜欢的不是他的人,是他跳舞的样子。
我可以假装看得见,只有行为表现足够好不露一丝破绽(是不是没人能发现?
)。
一个盲人从不不低头走路,他总是做出勇敢的姿态,可以笑得很好看。
一个人想念另外一个人失眠了,这说明了什么?
人与人最初的相互喜欢极可能是身体。
即使我们只是在传说中了解这个人,从未谋面,也会想象Ta的模样。
美的程度不可能像冷热那样被温度计精确地计量,所以排行榜总是有争议的。
好比爱,一斤爱有多重,一吨爱有多重?
无法想象。
很多。
舞蹈应该是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假设我们不知道孔孟是谁不知道德为何物),仅依靠身体的吸引,为什么还有变心移情别恋?
我找不到答案。
你要了解一个盲人,从他的生活方式开始,也许他用一个工具录下了许多声音,包括风。
在平坦的路上,你让他跑,一定都是放不开的,一颠一颠的。
我无法想象一个坏的盲人是怎样的,他的善良会与人容易相处。
当然,他若生活在一个不太好的环境里,他说不定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他的女朋友是舞蹈专业的,优秀的,这真有点不可思议。
他天生看不到任何东西,他永远不知道跳舞是怎样的。
他要知道她的样子,一定得用手摸,他的手接触到她的面庞,我想在那一刻,他摸到的时候,一定是用心在感受。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他们已在一起了。
于是,在只有恋爱的日子里,她的样子永远都是想象出来的。
这才是刚刚开始。
你奇怪她怎么会喜欢他呢?
一个盲人。
说实话,我也很奇怪。
我想这里必定有许多契机,通常讲的“缘分”。
比如她在那个时候心情特别不好。
再比如他们总在关键的时刻很偶然地遇到了,很多次。
想象和一个盲人生活一辈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极大的勇气。
一个盲人在看不见你的情况下能知道你的心情不好,你能说他不是通过心的知道的吗?
集体概率对个人总是无效。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人都特Happy,你还是有伤心的权利,尽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快乐的。
上述的情况,作为没有天生失明的人来说是小概率事件。
缘分,是一种随机的状态,你恰好是被抽中的样本。
你只好相信老天最大。
临时抱佛脚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宗教信仰。
为了对小朋友们负责到底容易嘛,都结束了还来写一篇应试范文来给参考,试图写出简单、结构清晰、适合考试又稍稍有点灵活的......让老师给高分的那种,带着镣铐跳舞神马的......额.......2013年暑期中国内地电影市场可谓鱼龙混杂,大批的商业电影前赴后继地刷新这华语电影烂片的新低。
在这样的环境下,由张荣吉执导的[逆光飞翔]无疑宛如一缕清凉的微风,虽然这缕微风是如此的势单力薄,远不足以吹散过于浑浊的而空气。
作为一部在院线上映的主打文艺气质的影片,[逆光飞翔]完全对得起进入内地之前其头顶笼罩的众多光环,漂亮的外观、青春励志的题材和不落俗套的设置都使得这部影片至少达到了风格清新、价值观正确的标准,并且其发自内心的真诚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超出了同类题材的影片。
的确,真诚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注脚,纵然技巧方面还有些许不甚自然甚至稚嫩之处,但不足以影响这部影片的本质,毕竟技巧是可以学习和提高的,但真诚的态度则因为无法复制而显得弥足珍贵。
在处理真人真事和残疾人题材时,影片没有刻意渲染苦情,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励志,而是将黄裕翔作为普通人来设置众多细节。
黄裕翔并非饱受歧视发奋努力最后取得成功,毕竟成功对他来说其实是唾手可得的事。
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帮助的接收者,反而用自己积极的态度影响了小洁的人生,某种程度上,我们和小洁一样,离梦想越来越远,人生观远没有裕翔那么积极健康。
和情节和立足点相比较,影片的形式反而因为突出的存在感成了其稍显稚嫩的证明。
简单说来,这部影片在摄影造型上融合了两种似乎相当冲突的手法体系,每一种都在时刻提醒着观众形式的存在,这样的特点虽远不算大家之风但也至少不算败笔,无可厚非。
首先,张荣吉在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影来跟拍主人公的行动,众多过场戏维持着明显的晃动感,景别方面也配合使用了较多的近景和特写,注重画面中细节的展示而并不在意整体空间的呈现。
手持摄影和小景别的使用在电影中并不少见,多数情况都可以营造纪实风格,制造和加强真实质感。
然而,在本片中手持摄影和小景别显然代表的更多,不再产生强烈的纪实效应,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影片文艺气质的诠释者。
晃动的镜头把本片和其他台湾小清新路线的电影明显的区分了出来,虽然还未达致支撑叙事和表意的高度,但也不至于过度抢戏,较为清晰的叙事线索和真实感人的人物塑造还是占了上风。
如果说手持摄影代表着相对写实的手法,那么影片的光线则朝写意的方向进行着。
诸多柔光和逆光的使用配合大光圈小景深延续了台湾青春题材电影一贯的小清新风格,诸多桥段不乏唯美主义的渲染。
片中跳舞的几场戏,导演都给舞蹈老师和小洁打上柔光,显然加强了人物和动作的美感,同时也制造出一种神圣之感。
逆光在片中也有几处运用,尤其在以黄裕翔视点进行叙述的桥段,逆光成了其视觉感受的一种模拟,并且在本片中,逆光作为片名中的关键词,也和逆境有着某种对照,逆光行进也许会面对更多的未知,遇到更大的困难,但毕竟你知道未来会是光明的彼岸。
除去为营造文艺气质的手持摄影和唯美倾向的打光以外,本片为人称道之处还有剪辑和音乐的运用。
作为贯穿影片始终听觉要素,音乐不但是叙事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连接两个主人公的重要纽带,更是渲染情绪的法宝。
裕翔和朋友在社团练习以及最后参加比赛的两场戏都充分展现出音乐本身的巨大魅力和裕翔内心世界的某种关联,并且,音乐由于有源出现而使得这两个段落有了更加自然展现。
整部影片高潮段落的“比赛”一场,导演在充分发挥音乐抒情作用的基础上,以音乐为两个时空的连接线索来实践了交叉剪辑,随着音乐的节奏越来越快,剪辑的速度也逐渐加快,并且插入两人之前的经历、联系的过程等,把回忆相当有机地融入进来,形成了最后节奏感极强的颇具华彩的一个乐章。
整体看来,[逆光飞翔]就像一部拍摄的极好的学生作业,稚嫩和青涩是那么的明显,众多的技巧和手法目前看来还显得略微跳脱,没有做到和内容百分百的贴合。
但是,本片流露出来的东西是那么的感人,不妖魔化不浮躁不功利在当下的电影创作中已经是很珍贵的东西了,拥有了真诚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这部影片已经具备了优秀影片最基本的素质,毕竟,这些才是上天能给一个创作者的最大财富。
很特别的契机,最近开始学跳舞,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个尝试,老胳膊老腿一番折腾,每天浑身酸痛难以入眠,胸口却沉甸甸,溢满着幸福感;人间事太多不可预计,无论何时何地想做什么,只要全力以赴,应该都不算太晚。。
同样是最近疯狂在追的真人秀《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都是普通人,却在他们旋转飞扬的每一支舞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激荡与无限可能;某场评委点评一位患有严重交流障碍的口吃男孩时说:“也许生活常常会走入死胡同,你却豁然发现旁边有了新的出口。
”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
《逆光飞翔》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人公黄裕翔,同样是有着生活障碍的人,像《练习曲》里的明相,《听说》里的小朋;台湾励志片处理起这些原本沉重的话题大多十分小清新,举重若轻,不过分同情,亦不滥情,影片对这类人有一种很温和的关怀与尊重。
看他们像常人一样平凡地生活,怀有小小的梦想,拥有最平常的友情,甚至爱情。。
当缺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便不再是生活继续向前的阻碍。
习惯障碍,习惯困难,习惯黑暗,当舞台灯光骤然消失,只留下裕翔温暖而强大的钢琴声,婉转流淌,敲打心房,影片之前不疾不徐的平铺直叙,都是为了这一刻心底光芒的凝聚;指尖在琴键上欢快起舞,过往回忆交织穿插,原来只要有音乐相伴,裕翔的眼中,总会闪动着非凡的色彩。。
我也被裕翔的琴声带入了他的音乐世界,那里不曾漆黑一片,所有的感情都是瞬间迸发,来不及压抑,随即是台下雷鸣般的掌声,眼眶里打转的热泪覆水难收。。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先天眼盲的裕翔,遇见爱跳舞却不得志的小洁,一个用音乐,一个用舞蹈,彼此牵引着,在各自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看完全片,会流泪,嘴角却挂着笑,动听的配乐,让心变得清明,念念不忘的大段台词,虽说是励志片惯用的心灵鸡汤,却格外熨贴人心。
我想,这确实是部好电影,源源不绝浇灌给你所需要的正面力量。
朋友说张榕容就是活生生的洋娃娃,她的五官立体洋气,与小清新难免有丝丝违和,可她的表演那么真诚自然,之前的《渺渺》《花吃了那女孩》再到《阳阳》,每一部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张榕容,很有说服力。。
这部电影刚开始,一个女孩子特有的逞强与固执,被她演绎的淋漓尽致,明知道那个是错的人,明知道心里有未竞的梦想,却死咬牙关,不愿与那些逃避不开的混乱不堪正面交锋,缺少勇气,却心有不甘,直到遇到了裕翔:“闭上眼睛跟你一起去感受,没有光的世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原因,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轻易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这一次,我要用我的方向飞一次…… ”给自己留一个转身,让命运的手指缝漏下一些别人不屑的金沙。。
看她寻回自我,翩翩起舞,亭亭玉立,不蔓不枝,像一株被嫁接的植物,过去的生活被割裂,开始抽条出新的枝丫,会有惶恐或不安,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向往与希冀。
某种感觉对了,对于自己所热爱的,全情地投入与专注,带给旁人一种似乎灵魂要飞起来的颤栗感,随着她的每一拍动作呼吸吐纳,体验生命的气息与节奏。。
整部影片从头至尾萦绕不散着醉人的明媚,人与人间流动着一股暖意,温和不会将人灼伤;刻画亲情,很容易掉入煽情的窠臼,影片中的母爱落在边角细节上,母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简单的:‘我在你后面,不要怕!
”陪着儿子一步步走向他的梦想,琐碎一点,却真实内敛,跟真实比起来,演技就不算什么了。
大陆这边拍梦想,总少不了屌丝逆袭功成名就,信奉的是成功即幸福,而台湾拍梦想,从容自然的多,更多投射在自我价值的确立与实现上,感受到了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
哪怕主人公在故事结尾再次失败,也让你情不自禁在心里为TA叫好,让你由衷地钦佩与祝福,让你相信没有挥之不去的噩运,所有的坎坷与波折,不过是为了让生命更加丰盛一些。。
并非流离辗转轰轰烈烈才最容易滋生感悟或感慨,一个音符,一个舞步,一粒沙,一颗光,也能品出人生况味;长久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将热情无所保留地纵情挥洒,对得起每一页被撕掉的日历,对得起青春,对得起自己。
三分半。题材和内容在讨巧的同时就要冒俗气的险。音乐加分。
台湾集体这种调调,被捧的过于高了。
前几天有10元特价票没看,不是很喜欢爱情题材的电影,姑且给个5星,因为买看过啊!
还没来得及被感动,就不想看了,因为不喜欢看残疾人的电影
除了滥用的逆光和近景,这和王家卫没有半毛钱关系。故事安全牌,形式仍是说教的和老套的。
我是水军
你说很美的那个镜头我真的“无感”,我应该在回来的路上跳河的,因为我就一傻逼,你应该找个人帮我打一顿,我就一傻逼!!!!!
逆光飞翔的青春梦想最是动人⋯⋯
不能给负分 不过比逃出黑德兰好多了。。对比分
很简单 安静
青春与励志,鸡汤与鸡血。音乐与舞蹈也很平庸。
女主的脸好漂亮,真的很有立体感嗳!
我们所经历的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
卧槽
从电影开始到结束都泪光闪闪。有手有脚有眼的人不敢追求理想,太可耻了。
虽然朴实度还不够,但足够能把心怀理想又没胆量奋斗的loser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平庸至极的作品,跟日本好好学一下吧
就是普通的励志小清新啊……
嗲
没有新意的励志片。怎么这个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