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知道松山演技超赞,没想到也可以如此之帅。
尤其是开头的几场戏,明朗的阴郁+浅浅的微笑,好喜欢松山,动心了。
这电影像一个未完的美剧,美剧的快速剪辑,美剧的音乐,只是主角换成了堀北真希和松山健一。
说实在的,我确实还比较喜欢这二人的搭配,虽然没有让我沉醉的日影的白窗帘和慢调子,而是轻快中夹杂了一点日影的淳朴和沉静,很舒服的feel。
没想到这两人和在一起可以如此自然,像一首青春诗,不要高声吟唱,而是缓缓的自然过渡,轻轻的容成一个整体。
这KISS好长的时间,不过看的时候只是有点惊讶然后是wa oh的声音从我的口中传出,笑了一下,没有尴尬,清新还是清新。
亲密行为果然都最浪漫,发生在电影院里,不管是银幕上的还是银幕后面的,这导演选的很巧妙。
后面的等看完在写....
那份感觉仿佛还在,虽然已经升至大学,马上就要读研,无疑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但无法抗拒怀念中学时的时光。
总是这样吧,失去的才显得美好。
上中学时,为课业烦恼,努力,以至于经常崩溃,可是,长大了才知道,那样的纯真真的一去不返了。
中学时喜欢上学长,同学,好友,这种事情也是发生过的,所以和片中的女主角很有共鸣呢,那时候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啊,单纯,美丽,而现在,真是让现实伤害的害怕了,不知道大家是为了什么才在一起,应该不是发自内心,能对抗一切阻力的感情了吧。
长大后的我们变得现实,不再幻想,但还是向往,没有办法啊,因为它是如此美好...顺便表达一下对堀北同学的喜爱,不喜欢卡哇伊的女生,但她是如此自然,唯美,很难忘啊。
同时呢,松山同学是初次见面,一见倾心啊,很喜欢他的调调
本来看到松山和崛北时,眼前一亮,加上失忆后寻找真实的自己的设定,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
但是,种种不适出现了:崛北继续和男友拍拖;松山神经质的性格;崛北又回归网球社和年刊编辑室,并和手越和好。
总之,失忆后的崛北在反抗了一段时间后,随着记忆的恢复,又走上了以前的路。
也许我的不满只是因为剧情没有按我的预想进行下去,就像我不喜欢看《汤姆和杰瑞》是因为我想让猫抓到老鼠,但是每集都在汤姆的失败、杰瑞的机智报复下结束。
现在想来,那些喜欢杰瑞的,不希望它被抓到的观众一定看得很开心吧。
同样,希望手越和崛北重新在一起的观众一定觉得结局圆满吧。
我是希望它沿着“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路,抛弃旧的受约束的自己,做回真实的自己”的思路延伸下去,但是第一,我忘了这是一部爱情片,而且是美日混血的爱情片(即日本擅长的深刻思考和细腻描写减弱了),在爱情的主题下,对个人人生的讨论就微不可言了,或是并不在导演想表达的思想体系中;(这让我更加佩服《我不能恋爱的理由》的深刻广博了,除了恋爱,这部剧同时看重女性主义和个人人生的问题,但是电影因为时间太短,只能集中体现一个主题也是常情。
)第二,旧的崛北并不是受约束的,她已经活出来了真实的自己——主编年刊、加入网球社。
因此,就算失忆,真实的自己也会引着她重新捡起以前的事物,甚至是喜欢一个人的心情。
对的,影片讲的是一种事实,应该是客观的,但影片也是主观的,除了“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外,还有导演的主观。
这种主观不一定是明显的画外音,而是在同类的素材中,导演选择讲哪个故事。
不同的故事体现的重点自然不同。
那么,这部电影的重点是什么呢?
崛北在失忆后偶然认识了松山,加入戏剧社,爱上了松山,松山让她更坚定了要与过去说再见的决心(退出年刊编辑室,退出网球社)。
但是,松山将她引向的是一个极端:松山的由悲伤过往引起的神经质让崛北作出反常的举动(不和父亲商量就飞往洛杉矶)。
最后,松山放手让崛北离开,平静的结束了关系,但两人仍是好朋友。
如果没有松山,失忆的崛北可能会在原来的亲友的陪伴下,很自然地过渡到原先的路上,甚至更好(因为重新认识父亲的女友一家,崛北得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她们,放下偏见,和平接受了父亲再婚的决定)。
如果碰到的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松山”,也许崛北最后会和这个”松山“顺利在一起(这样,电影表达的就是爱情需要回忆基础和讲求时机的了,这个主题我不讨厌),也许崛北最后还是和手越在一起,毕竟崛北真实的心情是向着手越的(与原电影相同,表达爱情是会超越障碍的,失忆是小case!
)松山的存在也有一定合理性。
崛北失忆的特性引起了一直被过去束缚、希望摆脱过去的松山的注意,同类相吸嘛,而且崛北也在松山身上找到了相互理解的温暖。
(所以我一直怀疑两人爱情是源于同病相怜,但是爱情的起源本来就复杂且名目繁多,也不怕多这一种。
)现在想来,松山的那句”如果你恢复了记忆,我们就分手吧“,很有道理啊,松山早就意识到了两人关系的性质了吧。
但是崛北在恢复记忆之后,仍不能放下松山,甚至因此伤害了手越的感情。
虽然两人最后没有走在一起,但是松山仍是崛北人生中的重要一页。
所以,这部电影应该说是混合了”爱情需要回忆和时机“、”爱情能超越障碍“两种思想吧。
因为思想不单一,所以很容易就觉得女主是在三个男孩(主要是松山和手越)面前摇摆了。。
唯一一部maki的电影我只给了2颗星,无论我多么爱maki,这部电影都把我看的无比郁闷,我承认画面很漂亮,我承认一直坚守的未来很令人感动,我承认精神不稳定的帅哥很有魅力,可是导演啊,电影这种东西你还是要有所表达的吧,我花了2个小时给你找一个你可能想表达的东西却失败了。
导演似乎想通过爸爸的一席话来传递思想,有些人说过爱你最终可能也会忘记,有些事刻苦铭心却最终化为风去。
可是导演啊,你花了快90分钟讲述的背负哥哥死去的男人就为了在一张相片里当当炮灰?
本来就乱七八糟的剧本被乱七八糟的叙事搞得我焦头烂额,好不容易理清了精神不正常男的背景你告诉我他就是一个让maki了解人生道理的超级炮灰?
最终场景让人怎么看怎么不协调,开局没有一起走的两人最后一起走下了台阶,这听起来十分的合理,可是整100分钟的戏里真希都是忽略的未来的,最后突然好像是补偿正牌男主似的给我来个大转折莫不是想告诉我无论你都不受重视都无所谓,只要你被导演记起来了你还是能当上名义是的男主角的。
ps:maki的吻不值钱啊,不想看maki吻戏啊 看到我就死去活来啊
完全是冲着真希和健一来看的这部电影,本以为是唯美的日式爱情小品,结果一开场当字幕出现音乐响起,我还以为下错了电影。
这绝对是彻头彻尾的混搭,一个基本的美式校园故事加上日式的细腻演绎,吃起来就是汉堡夹刺身---不和谐的味道。
美式的故事通常叙事简单情节紧凑,而这个3选一的故事看起来每段的用力都很平均最后拖沓了120分钟。
日式的故事很纯净唯美,但是一开始的搞笑美国男友和换来换去的语言确实整个唯美的氛围被扣分。
再说说演员,真希的演技没什么好说的,正常的水平发挥,但是起初的一头假长发明显影响了她的整体形象。
松山健一的形象倒是挺帅,但是神经质和一开场的帅气之间完全没有过度。。。。。。
最终在啃完这个味道怪异的鱼生汉堡后,我悟出来一个道理,一个女生面对爱情,面对失忆的逆时针爱情,直觉远没有回忆可靠
这故事的开头是韩剧经典失忆,不过发展倒是颇为不同。
国际学校的高中生直美事故失去了四年记忆,而隐约记往的是与人接吻,于是开始了寻找记忆与吻的过程。
失忆对于直美来说如同再活一次,正如同片中把长发剪短的情节。
她与现任男友分手,开始演出莎士比亚,并且与学生恋爱,还同意的父亲的再婚,但依旧感觉差些什么。
直到回忆找到。
其实找不找不记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心意,如果没有这次失忆,怕直美是无法完美改变并正视自我。
如同父亲所说,现在发生的一切都可能忘记,只有爱不忘。
字幕很混乱,看的时候觉得特别乱,觉得没有全部准确完整的翻译。
所以有很多地方不明所以。
堀北还是逃不了短发,明明设定长发还要剪成短发,松山跟《神童》比胖了好多,但还是很魅惑!
那眼神真的是很杀又温柔又暗黑,就对我胃口!
堀北的英语不错堀北的衣服很PP!
音乐很好听滑雪和扔相机的桥段很喜欢,画面很美。
看到堀北和松山亲来亲去,我就知道他俩没好结局。
不过那段真是太有爱了!
还是不明白最后为什么没有在一起呢?
难道就只是因为那张“forget me”的明信片,然后就真的“forget”了么?
虽然他有点疯,要自杀,常常情绪失控,甚至需要疗养,可是,最后不是很正常了么?
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好残念!
眼镜男足够温暖,跟堀北牵手最终也一定会有小小幸福可是---我还是喜欢暗黑童话。
忽然觉得失忆也许挺好,没有了过去的牵绊,我们是不是能够重新选择重新活一次?
其实看完了之后感觉很舒服,节奏很快,没有过度的情感纠结,每个角色,即使是松山研一的忧郁也是很阳光的忧郁。
其实电影是一个故事,有的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有的故事只是要给我们一种心情,倒也不必苛求(当然,如果你是中国连故事都讲不好的商业片的话,你给我的心情就无关你的影片了,只是我打水漂的电影票钱)。
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都更在意松山研一,是不是说喜欢的小众文艺一点儿,就档次高了呢?
虽然爱死天才爱死L了,但是,松山的演技就是没有演技,不需要笑的角色演得多了忧郁气质就硬给捧出来了,忧郁,无止境的忧郁,没有内涵的忧郁,甚至理由牵强或者没有都无所谓。
电影中的未来其实很多时候的态度很咄咄逼人,但他对学长大人的评价却没错: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是不是大家都要那样不正常。
我从未觉得忧郁的性格可以这样不合理甚至连怜惜都让人不想给予。
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
对结局完全没有怨念,如果已经习惯了中韩式的女神不管多好,一定吊死在忧郁男主那一课神经无下限的树上的话,这部电影不适合接受。
没有遗憾,只是一场潜水,所有的一切,掉下楼梯不是为了遇见学长,也不是为了和男朋友从新开始,只是更加看清谁才是那个在自己痊愈后仍然记得自己受过伤,担心自己还会不舒服,爱情不是疯狂,不是疯狂才有够浪漫,不是一定需要一个坏小孩伤害自己才证明年轻过。
其实这部电影硬伤很多,理想化的情节,开头突兀的情感和台词,但是最没有遗憾的是结局,只有未来能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自己都不幸福的人如何给予别人幸福?
日风一向是含蓄不清不楚为美而美剧则是快节奏人物多穿插而过,看的过程有些部分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因为导演不是日本人而他的思维模式完全是不可能发生在青春爱情故事的三角恋中的,尤其是直美明明想起来了还硬带着长谷川去找佑司告白为的是怕找他时用自己名字佑司不肯出来见面的时候。
任性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女孩子光靠堀北真希的可爱是掩饰不过去的,这个要讲少女成长或者光是一个女孩子怎样在各种各样的爱情中找到自己的菜的故事就像是一包漂亮的膨化食品。
然后印象就是有钱人就读的学校设施,苹果产品,酷酷的车,简洁大方的室内设计之类。
嘛嘛,偶像电影咯,看看唯美的kiss也值一回票价了。
首先吧这人既不怎么看电影也不懂什么叫日系小清新,上次看的电影是少女革命还是告白来着我忘了,反正前者是为了里面的女性主义和百合后者则是因为是推理向……所以说这篇评里必定也会充满了奇怪的ACG风和一点也不文艺的少女心,请慎XD看到这部电影只能说是阴错阳差,今下午刚下完PPTV想找部美剧看,随手一翻看到一个导演编剧都是英文名的片子点进去,出现的字也好台词也好都是英文短句,往下看着看着才发觉……咦怎么是日本演员!?
……然后才发现是日美合拍的电影Orz。
请叫我迟钝君谢谢w不过实话说我挺喜欢这种风格的,虽然有些奇妙的日剧美剧韩剧(?)动画(?)乱入的感觉,但意外的很合我心思,要不也不会这么一直看完XD失忆一直是我喜欢的主题,虽然俗套却是创造一切开端的最好方式,能够在一个已经设定完备、运转正常的世界中彻底开始新的故事。
主角可以毫不做作的尽情迷惘,不需任何借口就改变自我。
而在追寻失去的一切的过程中又会在与现实的磨合中不断成长。
女主角正处在我已经失去了且完全没有经历印象的思春期,身在少女漫画中最容易发生故事的日本学园,而且还是个美式思维无比开放的国际学校,注定了她想不经历一场荡气回肠的恋爱都不可能——而且这还不是一场,是三场。
这也是这个故事设定令我惊讶的一点。
女主角不是在三个男人之间不断徘徊,一个个飘摇不定极尽暧昧浮光掠影,然后最终寻找到真爱或者三者皆失;相反则是三个人一个个交往过来,没有二周目没有S/L没有友情结局随着一条线路下来就能把三人的感情线全走完这是怎样神奇的剧本!
(喂但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女主角就是那种逆后宫的主人浪费别人感情的人渣,虽然确实是受欢迎的有点玛丽苏不过还好在能接受的范围内……看得出每一个交往过的人她都能够认真的去爱,认真的去付出全部的感情,然后经历各种动荡与不安最后平静释然的迎来终结、投向新的开始。
这种剧情的设定很令我心水,干净利落又不会让人觉得憋屈。
女主角的三段感情虽然是在短短一年里,但想来倒不如说是把一生中的经历都浓缩在了这一年里才对。
若是看作电影为了表达主题而特意设定出的超越现实的特殊艺术效果,就不会让人觉得那么匆忙而违和了。
第一个男人是热情奔放的阿梅里卡少年,心思单纯体育超群为人不拘小节有些自我中心,异国文化的新鲜感和直来直往的感情表达,年轻女孩总是会被这样的少年瞬间吸引吧。
然而沉浸于不知是友情激情还是爱情的感情之中,又在对方的开放观念之下被抱被亲吻度过了最纯最无知的时期,在冷静下来之后才会发现并不能一直走下去。
影片里对于他着墨不多,交往经历和分手契机都倒叙着一带而过,还没有变成熟的天真少年总归只是相互人生阅历的一部分而已,伴着时间的“失忆症”便会轻易的一笑而过。
第二个男人是忧郁神秘又些神经质的中二少年,家庭不幸身心崩坏,有着糟糕的传闻、痛苦的黑历史和令人不敢近前的神秘气质。
与全世界为敌只对女主角一个人好,能做出顶风冒雨的二逼行为也能文艺的为女主披上衣。
如果说前者×女主是少年漫画的CP,那后者×女主一定就是标准的少女漫画CP,而一般少女漫画的结局一定是女主经历重重波折无数努力,终于叩开了少年冰冷的心扉揭开那一层又一层的黑暗用无限的圣母阳光温暖之照耀之;抑或是两人惺惺相惜共同沉入“错的不是我,是世界”的黑暗,幸福文艺哥特洛可可去。
可惜的是现实毕竟不若幻想,少女心掉在三次元永远都只会沾灰后支离破碎。
想治好这种全身上下都有病的家伙的结果只能是付出自己的全部然后默默失望流泪。
而影片在这里也意外的没有步幻想和现实任何一方的后尘,女主纵然傻傻的爱着这个能陪自己笑陪自己哭、陪自己孤单、放纵、疯狂、绝望、沉沦的误以为“和自己相似”的人,因为他的一个电话就飞往国外,即使对方迟迟未归的默默等待,但好在终于还是在这之中一点点清醒起来,认识到了对方的幼稚和软弱。
哭泣过后、绝望过后、尽一切努力之后,终于还是迎来了分别。
看似仓促却并未受到太大的打击,因为自己心里也清楚必须告别他自己才能走下去。
故事对他着墨最多,却出人意外的既没能让他们最后在一起,也没能造就一场荡气回肠的悲剧,如此简单平静的结束。
纵然这实在是有些过于梦幻,完全没有本以为会看到的揪心,却显然是最好的结局。
这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爱情,他教会了你反叛,教会了你改变自己、放纵心情,教会了你人生中有许许多多自己不知道的悲伤与痛苦。
但同时也让你认清这一切都是暂时,所谓的反叛也只是一种逃避,不管尝试怎样去改变,你仍是你自己,仍有自己的现实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路要走——但在这之中你会经历最为重要的成长,不去委身于现实抑或向其宣战,而是在成长之中找到新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而最后中二少年也终于长大,摘下个性的帽子改成了正常的发型,笑容里也没有了那些自认不幸的忧郁。
相互握手的时刻也能够相视微笑——也正应了故事的主题和父亲的话,一切都会逐渐的淡化忘记。
第三个男人是认真有责任心的正直少年,成熟稳重却又孩子气,穿着有些叛逆行事又中规中矩,一直陪伴在女主角的身边如同普通好友、蓝颜知己。
没有喜欢上他的时候,他看起来平凡而毫无特色,正如身边芸芸众生一般难以记在心里眼里。
加上总是一直老好人的倒贴属性,更是无法在人生受欢迎期的少女心里真正留下爱情的痕迹。
恐怕只有在不把爱情当主题的纯情校园漫画里才会出现这样的CP吧。
而在现实中,这样的角色大批大批不论男女,往往都是一辈子观望的备胎苦逼命。
女主角不是被热血少年坑蒙拐骗,就是为阴郁男子伤透了心,而好好先生永远都会作为知己倾听与陪伴——直到有一天他离开了,此时才发现心里缺失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
虽然对这三类人都没有什么特别偏好喜欢的地方,不过扮演这个角色的少年实在是太得我心!
初次登场的时候就被他的外貌、动作和语气惊艳到,之后也对他的每一个动作、笑容抑或悲伤的表情、无奈或愤怒的话语……而倾心。
正如上面所述,没有喜欢上的时候或许平凡而不引人注目,但对于我而言这个少年简直就是有个性到完美的程度。
以至于看到大篇幅叙述女主和中二少年的时候都会为这份注定无望的心情感到无限的揪心。
然而……即使快到影片结尾的时候,我都丝毫没有猜到结局会是这样,以至于在挽起手走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定在电脑前,感动兴奋与幸福之类的心情延迟了整整十秒钟。
回想起来影片从开头也就有了不少铺垫,之中的每一个场景也都不是无用功。
这个少年原本就不是能够简单的用好好先生来划分类别的存在,最锐利的剑总是会悄悄隐藏起自己的锋芒,命运中的白马王子在公主遭遇波折的时候也会以最优雅的姿态观望。
在她反感现实、想要抛弃曾经自我的时候,他用有些高亢的声音指出真正的她应有的样子。
在她已经把他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时,他会用小伎俩让她意识到她不是他的唯一继而感到不安。
在她因别的男人受伤想要寻找依靠的时候,他会强调“我的世界不是以你为中心转动的”却又一边心口不一的给予她肩膀。
默默注视她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注视着她一点点的长大,明白世间的炎凉暂时的疯狂和长久的宁静,注视着她一点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一点点靠近了解依赖离不开。
是命运的阴错阳差还是刻意的腹黑小心思,是由于数次的错过让她一次次从身边溜走还是游刃有余收放自如最终钓到大鱼?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要获得爱情绝对不是执着等待无私付出就可以,一切都需要经营,因为有了这些微妙的铺垫与穿插才能使结果圆满的如此理所当然。
相机同样是本篇一个重要的意象。
如果说相片代表的是过去与记忆,那么相机就是记忆的过程和从过去走向未来的途径。
热血少年选择无视相机,既不看过去也不着眼未来,只为现在的愉快;中二少年选择摔掉相机,彻底破坏现在来永久的记录过去,即使说着想要抛弃过去实际上却是在把它更深的刻在心里;而正直少年则无比珍视相机,留下每一个回忆,加上音乐、刻成光碟永久留存。
而这与为了保护相机而坠落楼梯的女主的心情也不谋而合。
“展望未来,为什么要收集照片呢?
”“这就是玄机所在了。
拥有过去,才能展望未知的未来。
”原本没能在女主心中留下什么痕迹的话语,却正代表了最重要的事情。
回头看看影片最开头照相的场景,前两个都一句话带过,而那个人却许久才出场、跑过去调调器械还报个名字。
而他的名字——本身也就代表了足够特殊的意义了吧。
“未来的事情我全都知道,而未来也知道我所有的事情。
”这样挽着手漫步在命运阶梯上的两个人,今后也会这样一直一直不停息的走向永远的未来吧。
松山研一貌似在拍这部戏的时候已经不像之前《死亡笔记》里那么消瘦了,很帅气~这是以个关于青春、爱情、回忆的故事,没能静下心来妥妥的看完2小时,不时地快进了一小段,罪过啊,先保存,待下次再看
堀北真希,光顾着看她啦。。
莫名其妙的一部电影,看到3/4处忍不住拖到结尾,果然早出来的都是炮灰
不是漫画式结局啊= =
不知道为是么,非常的吸引人。不停的想看下去。氛围非常的奇妙,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感觉。可能是天气的原因?可能是年龄的原因?人的一生注定会忘记很多东西……曾经重要的人、曾经重要的事情、曾经一瞬间的感觉,之后呢?忘记了曾经之后呢?也就这样了。也就这样了吧?!
给所有配乐点个赞。本来这破烂剧情是只有两星的,女主真的是ばかみたい,嘛,配乐太棒加一星,意外发现“手越不是男主么”加一星,得罪谁了为什么名字排在这么后面而且发布会的时候也像个打酱油的?
日本人讲故事的斧凿痕迹越来越淡,几近消失。
结局很美好
集合我最讨厌的几个演员,也算是了不起的电影了,又臭又长,我是怎么看完的!?手越佑也那做作的表演是怎么一再被电影电视剧编导选上的,果然是杰尼斯的背后黑手吗?
再怎么讨厌maki也觉着人家的英语确实!已经很不日本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电影..
画面很美,但是没看懂
这么多年还是看了很多的失忆剧,因为有韩剧的存在(几乎每一部都有,呃……)。已经对失忆题材有点麻木了,但仔细想来,失忆其实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那未知的恐惧感已经被过多演绎而变的自然而然且无法理解了。这部的失忆倒很真实,不浮夸也不拖沓。一场华丽又真实的失忆,感觉不错。
小说其实是07年出的,作家兼编剧的土生土长日裔(应该是人)纽约佬Gabrielle Zevin(哈佛毕业、有些丰满的女性)跟导演Hans Canosa已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演员班底则是日本偶像。这样跨国域的班底形成的一些有趣的价值观融合,而且也是部相当cute的失忆影片。
有可取之处的烂片
什么玩意儿!
欠火候啊......养眼有啥用......唯一出彩的是几个照相机略过留下的几张照片轮番出现是好看的...三个男人都围着她转啊转...
直接跳进了结局看的。
主角是看点哇!其他...总之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但又不肯弃的....风格欧美不欧美,日本不日本,嗯。
看得我纠结的一逼- - 手越是大黑马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