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很辛苦。
对乔来说,一切重新开始,不单单说出几个字那么容易。
人不怕没有,就怕有了以后,学不会放手。
有时候觉得,人大了,反而学不会承认错误。
一次次被乔的眼神牵动、又一次次失望……
看了十几集的《赌场风云》,感慨很多。
尽管思绪纠结,一团零乱,却还是忍不住要诉诸文字,一吐而后快。
记得亦舒曾经说,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一个女人的时候,她哭闹是错,静默是错,活着呼吸是错,就连死了都是错。
当时听来,觉得一针见血,同理推论,发现反之亦然——相信,在众多《赌》迷当中,一定有N多美眉会同我一样花痴地想,如果我就是喜欢那人,别说他孤傲偏执算不得错,争强好胜算不得错,就算他误入歧途、杀人放火也统统都算不得错……我会体谅他为情势所迫,我会想方设法替他开脱,谁让这个名叫乔正初的男人,迷人到这个地步?
最喜欢剧中那些刻画兄弟情谊的生活画面:碰碟子、打边炉、互泼啤酒……一幕一幕,看的人心里很暖。
在三个年过“四张”的阿叔中间,年纪稍长的阿荣最是忠厚憨直、古道热肠,虽然举手投足间,他老是一副三八鸡婆又无比娘娘腔的样子。
喜欢他一出场就花枝乱颤的摇晃着脑袋,“baby”、“Honey”的嗲个不停,喜欢他气咻咻的嘟着嘴,挥着兰花指,絮絮叨叨的周旋在阿初、阿畅之间……一嗔一笑,实在可爱的要命。
而Bobby扮演的衰佬阿畅,似乎是三人中最为命运多舛的一个 ——曾几何时,他还是当年那个锋芒毕露、轻狂桀骜、华盖满京华的少年赌王,今日却衰运当头、霉气冲天,变成了一块腆胸叠肚、头秃体肥的赌场黑气石,意志消磨… 相对于阿荣、阿畅这两个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平凡小人物,阿初更象是剑神西门吹雪——冷傲,孤峭,光芒万丈又遥不可及。
他没有阿畅那么爱笑,也不象阿荣,相交十几年,还总如初识一样,有啰嗦不完的为什么。
他的沉默,连同他的眼神,一样的淡然空漠,时而平静得淡如远山,时而凌利得洞若观火。
可他若是笑起来,又仿佛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波光潋滟无边。
名利、地位、权势、美人……想到自己拥有的一切,他当然是有资格骄傲的。
最好没人在意,那无限风光的背后是什么。
也最好没人知道,他有一个因赌成疯的母亲。
人人都只知传颂西门吹雪惊才绝艳,剑术无双,又有谁真正了解,他由剑尖轻轻抖落的,通常是血,而不是雪…… 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他的寂寞。
无论怎样,拥着神智失常、举止疯癫的母亲,他终于可以微笑着轻声安抚她说,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如果可以,他又何尝愿意回想,那段朝不保夕、动荡不安的童年时光;他又何尝愿意回想,那拾人牙慧、受人施舍的羞愤与悲伤?
然而,隐痛是无以根除的 ——就像是伤口可以愈合,疤痕可以淡去,但在你的心里,重新长出的这片肌肤,毕竟还是和别处有所不同了的。
所以,那些看来很坚强、很快乐的人,往往都很脆弱…… 起初,我也无法理解,无法理解一个像乔正初这样的人,怎么会爱上李青云?
她自一开始就喜欢他、仰慕他,他是知道的,可他是高高在上的赌场CEO、叱咤风云的世界扑克牌王,是“骑马倚斜桥”自有“满楼红袖招”的钻石王老五。
而她不过是一个嗜赌成性、债台高筑、举止粗鲁、头脑简单的收衫婆;他是风度翩翩、衣冠楚楚的白马王子,优雅的好像82年的波尔多红酒,而她不过是只丑小鸭:一上酒桌就喝的醉眼惺忪,忘乎所以,一进赌场就兴奋得大跳鸭子舞,乱抛红底裤,即使是刻意扮高贵,装淑女,珠光宝气地出席高级酒会,也总似东施效颦一般丑态百出…… 他冷冷的说,背景不可以改,性格不可以改,他们是两个世界里的人,不可能有将来。
可她实在是个可爱的女子,看来仿佛很笨,却偏能洞穿他的心事——她知道他看不惯那个趾高气扬的豪门名媛,就装疯卖傻的把她气跑。
她看出他的呵斥是虚张声势,就毫不客气的贬损他“装蒜”。
她大大咧咧的叫他“虾米仔”,一脸娇羞的为他蒸石榴鸡,手舞足蹈的教他唱《问谁领风骚》,还蘸着番茄酱在他衬衫上作画,拖着他满街疯跑…… 冷静镇定如他,原不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可她所向披靡的“红色战衣”、不知所云的“96年生啤”却总能逗得他忍俊不禁 ——看到这里,心里其实很安慰,庆幸他的“郎心似铁”敌不过她的“纤纤绕指柔”,庆幸他的“高处不胜寒”耐不住她的“日暖玉生烟”。
古龙说,一个男人,只有在他最喜欢最信任的女人面前,才会说出自己的秘密。
所以,他只让青云知道,他爱看许氏兄弟的滑稽喜剧,喜欢“在水中望着天空的感觉,因为很静”…… 不能忘记,那晚月下共舞时,他共她微笑的神情,象是“小楼一夜听春雨”,点点滴滴到天明,方可领略到的缠绵与温柔。
不能忘记,他帮她戒掉赌瘾,战胜梦魇,走出父母辞世阴影时的呵护,更不能忘记,他为她孤注一掷,万劫不复,毁千年道行于一旦时的果敢…… 受奸佞小人要挟,助纣为虐,正初一步步泥足深陷,堕入无底深渊 ——可是青云,即便最后,所有人都站出来指责他的过错,你也没资格这样的决绝…… “阿初,你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说出来,大家商量一下,看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明明知道,依照剧情需要,兄弟反目是必然要上演的戏码。
但最初听阿畅问这句话的时候,心里还是存着一线希望。
毕竟做了十几年兄弟,阿畅怎可能留意不到,阿初眼中那愈见疲惫、无奈的神色?
他怎么会因为阿初的矢口否认就轻易的妄下判断?
可惜,世事太过出人意料。
也许是我太感情用事,是非不分,可我实在不理解阿畅后来的做法。
阿初可是他的兄弟,兄弟啊!
难道仅仅说一句“过不了自己这关”,就可以硬下心肠、大义灭亲吗?
其实,江湖事,江湖了。
只要处理得当,事情分明还有转机,还有回旋的余地,更何况,在整件事情当中,受到损失的不过是金钱而已,“千金散去还复来”,以阿初的聪明才智,要不动声色的替赌场挽回这一损失,绝非难事,阿畅实在没理由将阿初逼上绝路。
(个人认为,在这个段落的剧情设置上,TVB处理得十分生硬,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令人很难信服。
) 阿畅正气凛然的说,做人最重要是无愧于心,然而古人也说,“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 ——他不是阿初,不曾为盛名所累,怎能了解,强者对于失败的恐惧?
砺剑藏锋几十年,经历了那么泥泞漫长的一段岁月,才换来今日傲立云端的风光,换作是你,舍不舍得褪下这袭白衣胜雪,换上褴褛的烂衫?
愿不愿意坐以待毙,毁掉自己用双手辛苦建立的一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阿畅应该知道,对阿初这样一个怕人同情、恨人轻贱的人来说,放弃“骄傲”或许是比死更艰难的事。
可有的时候,人就是会很奇怪,该知道的事,什么都不知道,不该知道的事,却反而知道得太多。
“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冥冥之中,似乎有很多事情,都不可以再回头了。
有人说,阿初利欲熏心,冷酷无情,为保全自己,不惜牺牲兄弟情谊……对于这一点,我至今还无法认同。
为了赢而不择手段,固然是他偏执、是他错,但扪心自问,对阿荣阿畅,他何尝不曾相携相扶,相濡以沫?
即使是后来,与阿畅对簿公堂,割袍断义,他也没有真正的痛下杀手。
否则,那日在游艇之上,他就不会将计就计放阿畅一条生路了。
这样矛盾的他,道是无情还有情,又令人何以生恨?
接下来的剧集,知道阿初要被塑造成反派,有些不忍看了,害怕他真如歌中所唱“连幸福都输掉,醉在长街”,结局悲惨。
不知此刻已经陪在阿畅身边的青云,最后将何去何从?
然而肯定的是,我再也看不到昔日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温馨画面了,有些遗憾……尤记得那天,阿初刚刚在公海赌船上经历了一场恶战,由宿敌手中嬴回了那樽或许早在20年前就该属于他的世界扑克牌王奖杯 ——阿畅的鼻子眼睛都笑做了一团,一路眉开眼笑的又喊又叫,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乔正初,他齐欢畅的好兄弟,是多么的令他骄傲!
而阿初,也从未那么淋漓酣畅、意气风发的笑过,一脸醺醺然的春风得意,白眼望青天,开心得像个孩子!
那一刻,海阔天空,夕阳无限好,兄弟俩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纵情呐喊,谁会想到那快乐,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造化偏爱弄人……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不禁黯然地想——人生若真能只如初见,就好了,不知能省去几多是非,不知能了却几多恩怨?
这个亮点就是乔正初。。
最近很迷苗侨伟,于是找来了赌场风云,没想到却不是能够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片子。
情节发展很拖沓,为了三哥,好不容易坚持看到了十几集。
看着编剧把乔正初一步一步推向崩溃绝望的边缘,心痛啊中间情节不忍心再看,直接看了最后一集~~恨青云的背叛,乔正初再坏,我也还是喜欢这样的男人^_^
如果生活中有个这样的男人在身边,我肯定吓死了地位高高在上,看他都得仰视做事情又细致,生活考究最主要的是有什么事情都埋在心里,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太完美了,完美得有点让人惊恐,高高在上的感觉生活里有这样一个人我会觉得不舒服,恐惧的相对Mad Sir就随和多了,好像更接近生活,更适合做结婚的对象!!!
哇卡卡卡,我又在YY了
春节长假里,除了吃啊,喝啊,玩啊。
还有在睡觉之前一定会打开迅雷看在线电视剧。
很早就收藏的港剧《赌场风云》到了这次节日里才有空看来,主要是看欧阳震华和宣萱。
但看着看着,实在是苗侨伟扮演的角色胜出两位巨匠。
苗侨伟是香港老演员了,但演的戏不多,看起来这个片子的风头都被苗侨伟抢了。
除了帅,还有一分执着,有时候又觉得有一丝哀伤,亦有可怜之处。
看着看着觉得面对苗老人家的情绪越来越激荡了。
是演的好,有水平~ 乍看片名,以为是说赌钱的水平,出老千的一贯风格。
细看来是说职场、人情世故外加心理学和品味人生的好片子。
编剧肯定花了不少心血。
导演水平肯定到家,要不然也出不了彩。
其实苗侨伟扮演的“乔正初”只是有一点点追求完美人生,不肯服输。
但仅仅这一点,所有的下的赌注足够让他的人生为了这一点点的完美而付出代价。
说起来也有一些老套,比如以前有一些港剧基本上也是因为不服输的英雄如何栽跟斗,如何大起大落。
凭借这些看点,就能让观众为主角不平不服,再加上几分感情戏和主角的帅气,足够催下痴情男女们的泪水。
港剧有一个特点,就是很生活化。
所以OPENING的时候总会说“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说明编剧是根据生活中的现实与人性人生来创作的。
喜欢看港剧也是这个原因。
有时候会把身边发生的事套到电视剧里,想像导演会给角色们怎么样的结局,所以这些剧情看起来也挺现实的。
港剧不仅仅是消遣,有时候也会传播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感悟。
比如有一个片子叫《甜孙爷爷》,就是告诉现在的年轻人如何把握自己不虚度青春的好片子。
一直说香港是文化的沙漠,没想到TVB的港剧有时候也挺有深度的。
现在有深度的电影电视剧真不多见。
赌场风云中的乔正初,太在意成败,最终将最亲的朋友,最爱的爱人,最亲的亲人全部坑害。
只是为了一点点的成功的感觉。
人生在世,赢真的那么重要?
重要的可以不惜踩死周围的人吗?
今天抽空看完了《赌场风云》,结局有让我眼眶中稍稍的注满泪花。
感慨乔正初其实只是个要强要得有些发疯的人,在最好的朋友被歹人因为灭口而撞车的时候,居然驱车不顾,但最终还是逃不过良心的谴责,回头载芙蓉去私人诊所。
因为自己的自私,因为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造成生意上的失败,硬没有把好友送到正规医院医治,造成最关心他的朋友离开人世。
在芙蓉坚持不住快要死去的时候,正初哭着开车送向医院的途中,芙蓉笑着说其实正初能把自己送到医院已经说明正初还是有良知的。
在路上,含笑而去,也想起三个好友在一起吃火锅的情景。
正初终于崩溃,芙蓉是他最好的朋友,不管自己多么自私,多么要强,只有这个朋友不顾一切的在照顾他,关心他。
自己的自私导致了好友的离去…… 赢真的那么重要吗??
因为不是亲人,所以就可以牺牲朋友??
直到最后,正初哭着接到老人痴呆症的母亲的电话,自己忏悔的告诉母亲以前的“小虾米”已经不再了。
母亲为了寻找“小虾米”(乔正初乳名)私自离院,不幸交通事故身亡…… 最终良心的谴责时常让自己经受噩梦的骚扰,自己想回头,更没有可下的台阶。
就这么错下去吗?
台阶在哪里?
拿出自己的勇气去自守,在监狱中度过那漫长的时刻,赎罪还是思过?
感叹!
要重做自己~
24年冲刷这部剧,尽管根本找不到高清画质,还是看的很入迷。
很喜欢福荣在baby和honey之间的周旋,跟喜欢他跟baby的互相娇嗔,让来富误会他们的关系。
当年的编剧真的好牛啊,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全部都是小细节,人物就都立住了。
欢畅跟正初谈判那一晚,当正初说到要去吃火锅,这是他们三兄弟最后一顿火锅时,真的心痛。
十几年的兄弟,转瞬之间,一切破灭。
再看,还是会被CEO迷住,honey真的帅的要死,风度翩翩,别说青云了,有几个女生可以抗拒三哥的魅力呢?
同时,真的想给编剧寄刀片啊,太狠了,连续两次只给一天的糖,立即刀下去,别说青云,观众也受不了啊!
看着这么不够言笑的正初,因为青云笑的那么甜那么暖,怎么忍心呢😭😭!!
小时候看,会觉得欢畅正义的选择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长大再看,其实真的有点气!
与正初的友谊十几年,都不搞清楚他究竟遇到了什么坎,就这么理直气壮的执行“正义”?
正初的骄傲与执着,他真的一点都不懂,一句“我都可以”,就让他去自首坐牢,唉……真的不太喜欢后期的欢畅跟青云,有点为了正确而正确的感觉了,不过确实心疼正初和福荣,正初一次全心全意的付出(为了青云),就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结果,甚至赔上了他最爱的福荣,好心疼。
PS:当年的杨怡真的被晒的好黑啊,虽然她本来就是黄黑皮,但是明显能看出腿跟脸仍旧不是一个黑度。
如今的白瘦幼们,emmm
以前看的时候觉得乔正初好可怜,因为被人威胁而变成这样。
但是现在再看,却觉得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他被人威胁,一步步走错,陷害阿畅,利用阿富,利用李青云,甚至连阿荣都因他而死,真的不是一句恨错难返,悔不当初就可以解释的。
乔正初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认输,为了赢比赛陷害阿畅,为了不留污点同流合污,输了比赛就一路错下去,这根本就是性格所致,天性使然,就算没有高明,也会有其他的诱惑和挑战,谁又确定他不会行差踏错呢!
为了对付高明,他利用阿富,一步一步让他越踩越深,什么徒弟,不过就是棋子!
就连李青云,我也并不觉得他是真的喜欢,在他最失败的时候出现,提醒他有今天都是因为这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和他以为毁了自己一切的人在一起,他不甘心,就是因为不甘心,他要报复,李青云也不过是棋子,他说得有多爱,却一次次逼到李青云入死角,利用李青云令阿畅去不到拉斯维加斯,所有一切都比不过他的目标。
他妈死的时候他在庆祝,他在大笑,他已经疯了,疯得彻底,阿荣是他最后的良知,可惜……其实不喜欢最后他的自我救赎,要完满这个角色,其实应该安排他吞枪自杀,那样才是彻底的疯癫与完结。
第二次看的时候真切感受到了Bobby的演技,两场哭戏真的是入心入肺。
那场藤条焖猪肉的戏码,虽然不动声色,却将大哥对弟弟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弟弟无限包容,忍让,内疚,爱护,终于都做回了大哥的角色。
虽然这种老好人的角色不如乔正初那么刺激,但是Bobby真的把握得很好。
二十年来都那么衰,但是终于都没有放弃,想通过比赛赢回弟弟,却连女朋友都输了,真的都不知道是赢还是输。
对李青云他爱护、信任,却没有乔正初那么刻骨铭心,但是细水长流的感情才真的隽永。
私心觉得李青云做朋友好过情人的,最后还是把她还给了阿畅,希望她真的能够珍惜吧。
Bosco和杨怡算是不过不失吧,中间看到Bosco被乔正初利用这么对阿畅的时候真的想打醒他,但是人都是要经历才会成长,才知道谁是真的对他好,才会释怀,最后结局算好的。
Benz这个万年绿叶做润滑剂做的很好,他最爱的baby honey,他最爱的始终都是乔正初,当时他让李青云回到乔正初身边换回阿富的时候,真的觉得他好自私,其实人也都是自私的,不过他的自私都是为了别人,可惜他的死都没有令到乔正初醒。
他和蓝小茵的互动很好玩,郭少芸是亮点。
如果他没死,这对错位的欢喜冤家应该很开心的。
最后,其实整部剧就应征了一句话而已——条路自己拣,扑街唔好喊。
所有人都要对自己选择的和做过的事负责。
看过三哥的《赌场风云》,最为喜欢。
里面萱萱问自己,一个热情似火,一个细水长流,她到底该选哪个?
如果是在剧中,我一定会选热情似火,因为我喜欢苗侨伟。
如果是在现实中,我会选择细水长流,因为这样的爱情才长久。
最爱《红豆》中那句“等到风景都看透,你会不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这样的机遇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只要有便要好好把握,不要最后像歌中唱到的“付出了全部,青春已荒芜”。
那样才最不值得。
也许他不能陪你走到最后,也许他中途退场离开,最后留下我一个人看透风景,看遍世事,那又有何用?
再美的风景在我眼中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毫无色彩,唯有细水长流最平凡也最真实。
可是我也期待,当我将所有风景都看透的时候,背后还有一个人等着我,等着我和他一起看细水长流。
只是,会有谁能经历这样漫长的等待,当我有了心情时可人早已不在。
谁又能等那么久呢?
于是只好中途退场。
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爱,一分一秒累计起来的情,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无不是真情真爱。
如此的感情又何尝不能细水长流呢。
晴潋庄蝶写于2010.7.21
一篇写于高三暑假或大二的观后感。
不想修改,就放在这儿吧。
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知道故事的走势和每个人的结局,不愿悲剧发生,却无力改变。
或许所有的影视文学作品都会因悲剧而深刻,编剧才为乔正初留下这样的悲怆。
初次看到第十二集中间,怎么都不忍心再看下去。
看乔正初一步步深陷,直至万劫不复。
为乔正初失去青云,失去母亲,失去福荣,最后彻彻底底的失去自己,完成毁灭。
追求完美的人大多数都求不到完美,最可能获得的完美只是毁灭。
第一次看,伤感云初恋的“造化弄人”多些,之后的若干次重温,为乔正初的心结所困。
(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心结,走错了一步,以后步步都是错的方向。
)人总要放下一些执着才能把握住相对正确的方向。
或许,对这部剧来说,人性才是主题。
多年后,脱开心结,再看,感触最深的是第十八集。
无论是第多少次看,我都无法宽释齐欢畅。
这次我有一种困惑。
其实在乔正初的堕落中,高明最多只能算个诱因。
真正有力量并促成这一切的人是齐欢畅、大好人齐欢畅、好兄弟齐欢畅。
十八集: 欢畅问乔正初“为什么,你到底为什么这样做?
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 乔正初沉默。
欢畅不是乔正初,欢畅不能理解正初,正初明白。
因为性格,因为夹缝中挣扎的骄傲,他没有解释,只是神色淡漠的说:“我不想失去我所拥有的”。
第二次会面,午夜趁着幽魅的夜色雕琢出正初沉郁生硬的侧影。
隐忍的他艰难的开口,倒出从来不肯对人言道的苦,他请求欢畅放过。
像正初那样骄傲的一个人,一个“求”字对他意味着什么?
欢畅只是反反复复的说:“你为什么不肯承认你错了?
对不起,我做不到。
” 相交多年,正初的“洁癖”,作为朋友的欢畅应没有感触吗?
对公平正道,正初可比欢畅敏感得多。
我不理解的是,对于正初做错事的事实,欢畅一下子就接受了,对“他为什么会这样”却没有任何的怀疑。
欢畅是问过“为什么”,可是正初是一个习惯不解释不辩白、冷暖自知的人,他不会试图说服别人去理解他。
大约只有面对福荣,才会有一言半语的解释(福荣大多时候都听不懂),他不想说什么的时候,只有冷酷简约的回复,避过自己内心、只针对事实却直击要害的答语。
而这个夜半,乔正初显然有些反常,他说了太多,他作出了解释、透视内心的解释,只是欢畅没有听懂。
那是一段似乎与此事毫不相关的童年叙说,乔正初试图传递给欢畅的信息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用正当途径的获得的,我最难忍受的就是没有尊严的活着,被你发现的这件恬不知耻的事,我不情愿并且极度厌恶,我在等机会摆脱,请你相信我。
但那些话在欢畅的理解中似乎只是一种试图软化他的手段,也许潜意识中,他一直是用“正初是一个不肯认错的坏人”的心理揣度正初的。
我想,内心深处,欢畅对二十年前的旧事从未释怀,这种心理一直在影响他对正初的判断。
他不相信正初。
欢畅是个好人,毋庸置疑,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好人没有私心,“好心”一定办好事?
在欢畅的世界里,好像一切都很简单。
欢畅口口声声要帮正初,他反复强调的是“认错”,但是留给正初的机会只是:自首。
欢畅说:“我倒霉了十年,我也可以站起来重新做人,你教我的。
干嘛你做错了你都不肯承认,不肯去自首,你去自首不会判得很重,做人最重要问心无愧,日后出来,你还会有其他发展的,初。
” 欢畅重新做人,面对的不过是自己的心结,还有正初和福荣真心实意的扶持。
欢畅失足是在十八岁,而正初此时年近半百功成名就——穷尽半生不过如此,他还有多少个十年或者二十年来重头来过,有个“其他发展”的可能?
最不一样的是:这个圈子,正初在这个圈子混,坐到这个位子,树敌不少(或是觊觎他权力所能带来的利益,如高明,或是旧怨宿敌,如蓝小茵。
无关性格或为人处世,个人恩怨只是引线。
)朋友却多半是利益维系的朋友,又没有后台,一旦失势,他会是怎样的光景?
钱财地位也没那么重要,对乔正初来说,不能有尊严的活着,那才生不如死。
这些,乔正初清楚,欢畅还不明白。
(我想后来他是明白了,所以最后他没有回赌坛,只是在海边开个烤肉摊不好不坏过日子。
没有人天生淡泊,淡泊只是因为看透了想通了。
) 此时正初的处境很不妙,而且他不能告诉欢畅。
再次中套失去了自己身家时,正初才意识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他在明,高明在暗,他不知道赌场到底安插了多少高明的人。
他为青云出千的晚上,他知道自己的秘书被收买了,意味着他的生活已经被监控了。
失去积蓄的那天,他明白为他查消息的林志仁被算计了,然后,他惊异自己一手提拔的左右手也是高明的人,他都不知道他可以相信谁,他能相信的人都不能帮到他(能力不足或者已被监控)。
他是完完全全被高明掌控了。
此时贸然行动并不明智。
聪明的做法唯有韬光养晦,静待时机。
这时候,欢畅出现了,他说:“你自首吧。
” 然后出现的剧情是:乔正初拒绝自首并且亲手打欢畅下海。
很多人说,正初把一切和盘托出,欢畅一定会帮自己兄弟,至于吗?
太没人性了吧?
鉴于当下的境况,乔正初有几个选择: 1.听欢畅的话去自首。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不惜抹黑自己所守卫的声誉毁了,之前的隐忍失去意义。
这种牺牲无损于高明,他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清白。
高明会让他清清静静的过完后半生吗?
那些正初得罪过的人是不是也在等机会踩一脚呢?
失势的他怎么应对呢?
2.和盘托出。
欢畅是会帮自己兄弟,问题是方式方法。
欢畅最可能的反应就是收集高明的罪证、绳之以法。
先不说这符不符合正初有事自己扛的性格,只说一己之力对抗一个老千集团,成功几率大吗?
如果失败必定会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乔正初自顾不暇,又如何保护自己的朋友?
欢畅会为牵制他的第二个“青云”,让他陷得更深。
即使侥幸成功,对高明的打击也相当有限,正初依旧面临和1相同的困境。
最关键的是,乔正初想做的一切是洗净自己,堂堂正正自己,他不愿意任何人知道得太多,尤其是欢畅。
3.劝欢畅一起同流合污。
以欢畅的性格不能答应,以正初的性格不会拖一个正直的人下水。
如果欢畅同意,高明又多了一枚厉害的棋子,一枚更可怕的棋子。
他将更难洗净自己,更难脱身。
或者,欢畅假意加盟,兄弟二人上演一出无间道。
但欢畅直来直去的性格和拙劣的演技只怕是弄巧成拙吧。
4.劝欢畅不动声色,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等见血封喉的时机。
洗净自己的同时,避免牵连欢畅。
乔正初极力的把欢畅往第四条路上引,但是一心执着于对错的欢畅丝毫不给正初机会。
于是他干脆利落的做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果断解决欢畅,麻痹高明。
正初冷漠,但不冷血。
何况至交好友本来就少,之前又有愧于欢畅,怎么会轻易走到这一步。
第二十三集,欢畅还是可以选择,如果放弃指证,不配合蓝小茵打擂台,那么六个人(正初、欢畅、来富、青云、福荣、正初的母亲)的命运都将不同了。
没有欢畅,蓝小茵无法威胁到正初;没有蓝小茵,欢畅也无法报复,正初还会有机会为自己赎罪,走回正路,可惜这一切的“如果”并没有发生。
正初等到了解决了高明的机会,却无法回到过去。
后面的发展实在脱出了他的掌握,曾经的情人蓝小茵归来,有钱有势的她扶植欢畅和他打擂台。
欢畅的指证致使流言四起,正初的地位不再稳固。
他不得不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参加赌赛。
蓝小茵以非常手段攫取到了证据,并且将它送到了乔正初的老板面前,直接导致正初在赌赛紧要关头被解雇。
一连串的事故之后,正初输了,在他最输不起的时刻。
他再也抑制不住,丢工作事小,重逾性命的声誉也丢了时候,他崩溃了,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偏偏欢畅此时才知道正初曾经的苦衷,心有不忍来找正初。
不适宜的时机,不恰当的言辞,加上青云,深感刺激的正初选择铤而走险,不择手段的东山再起,再也不能光明磊落,后面的一切顺理成章。
确实,正初太偏激,太骄傲,缺少一种洒脱,这是正初自己种的因,当然要承受后果。
只是洒脱,需要资本。
他实在恐惧自己童年那种没尊严没地位的境遇,他不能让母亲再受苦,他无法放下。
他可恶,也许,他更可怜。
欢畅,这场戏里的大好人,似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但是催人堕落的路也可以由正确铺成。
他的出发点,他的道理都没有错,只是他的方式方法实在不敢恭维。
在乔正初的堕落之路上,高明只是一个楔子,真正促成这个转折的是欢畅和蓝小茵。
我一直好奇,换了福荣,他会怎么处理?
他是不是也会说:“我给你一天时间,你自首吧,不然到十二点这盒录音带就会在警察局或者翁先生那里出现”?
之所以他给正初这样一个“机会”,有顾念旧情的因素,另一方面有没有这样的心理:他不愿亲手把正初送进监狱,他想摆脱心理负担——他这样执着是为了泄愤(他觉得当年弟弟走失是正初的错)?
在我看来,欢畅是个狭隘的好人,有美化过度的嫌疑。
他把弟弟走失以及后来的隔阂都归罪在了乔正初身上。
他忘了是自己的不可一世招来了正初的教训——试试他是否经得住诱惑,是他贪恋美女的香吻才导致无人看管的弟弟走失。
他也忘了,是正初的帮助使自闭的弟弟有了新生。
他内心潜在的怨愤一直都处在压抑的状态,因为正初对他们兄弟实在很好,他不能怨恨。
这种情绪在他被打下海后得以释放:至始至终,乔正初对不起他,乔正初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
他感受不到乔正初的古怪,不会思考乔正初为什么会变。
即使,乔正初用自己的肾救了他的亲弟弟,他还是怀疑乔正初别有用心。
他根本就没有理性的思考过问题。
他当庭指证正初,为了公平正义。
他们所在的圈子介于黑白之间,公平正义只是相对的,正邪的参考标准就是这个人是否有“赌品”、是否守道上的规矩。
齐欢畅执着的公道也就是这个规则,正初的“洁癖”也体现在对规则的恪守上。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规则只是一个参考,这种公道依附于地位和能力,弱肉强食是一个基本现实。
事实上,坚持公道的欢畅胜过“阴暗”的正初,大半是蓝小茵规则之外的运作在起作用。
这个所谓的公道,它的实现阴暗并且矛盾。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加勒比海盗之聚魂棺》公爵的台词:“其实任何人都可以收买,只要价码合适。
”我不禁好奇,正直的欢畅,若是有人用来富来要挟他,他该怎么办?
不过,他根本不会有这个为难的机会,因为他不是手握权力的乔正初。
在32集,欢畅去寻找青云,选择放手的那幕很让人感动。
也将此时卑鄙无耻、手段用尽的正初衬托得极为可憎。
青云爱的始终是那个猜不透、变幻莫测的正初。
(从这个角度上说,欢畅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并且正确的事。
不过对他来说,非常不容易,也算是有风度了。
)正初究竟爱不爱青云?
其实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只是他没等到自己搞定所有的麻烦,好好的唤回她的心。
看到青云因为共患难与欢畅走到一起,他不甘心。
他不能让从前的付出变得没有意义,只是当爱掺杂了利用、嫉妒,青云只有离得更远。
在母亲的墓前,得知母亲的死与自己相关的正初再也抑制不住,他跪在地上抱住青云的腿,请她不要离开,他只有她。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福荣、母亲和青云,他都有脱不了的歉疚。
福荣的死是一个标志,预示着正初的放弃,这是他的不能承受之重,母亲的死是催化,青云是压垮正初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使他成功的骗过欢畅,让欢畅以为自己没拿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他还是选择一场赌局。
正初崩溃的那刻,欢畅终于肯理解他了,只是一切都不能挽回。
警局中,正初淡然的坦白了一切,欢畅在一旁抹着眼泪,我猜不出这眼泪的含义。
欢畅在为正初痛心吗?
看到后面过街天桥那幕,有些怀疑。
在过街天桥上,欢畅喝着啤酒说:“一切都不同了。
”青云说:“我会再去旅行。
”欢畅说:“你觉得我们不能继续好像现在这样聊聊天喝喝啤酒吗?
”青云说:“我知道你可以,但是我不行。
” 对这位朋友,他到底有几分在意呢?
或者真正关心正初的只有福荣吧?
关于结局,我觉得编剧暗示的不太合理。
也许,青云不爱正初了,可她不爱欢畅。
最可能的是,两个人,青云都不选。
我有个不靠谱的猜测,可能我想多了:青云怀孕了。
欢畅放手后,青云和好姐妹去赌,在赌场的洗手间青云吐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青云一直不肯回来。
小学的时候晚上在翡翠台看过首播,后来至少在中午又看过一次翡翠台的重播,近来刷到宣萱的视频就又来重温一下。
整部剧围绕亲情、友情、爱情,剧情还算饱满,至少不会像今时今日很多剧就是虎头蛇尾,严重注水这样,剧情放在2024年依然能打,总体剧情可以到3星甚至4星。
但因为宣萱剧里角色太令人讨厌了扣掉剩下2星。
剧里青云自己说是一个热情似火,一个细水长流,但是她的操作令人无语,直接出轨......从以前到现在,尤其是以前,很多三角恋的剧集,基本也就是在纠结中,纠结到大结局最后做出选择,很少有见女主已经跟男主一起的情况下直接出轨,不仅咀完又咀,还爬到人家的床上,而这部剧里的李青云就做到了。
你这么喜欢男二,你怎么不先跟男主说清楚分手,再爬到人家的床上呢?
跟男二翻云覆雨的时候,脑海里哪怕有一点男主么?
甚至在被男主抓包后,连跟男主说清楚的勇气都没有。
说到这里, 我想起《我可能不会爱你》的程又青跟李大仁,没事的时候跟细水长流嘻嘻哈哈,热情如火回来了就又跟对方一起了。
相对来说,程又青在李大仁最后表白后察觉到自己的感情,即使在发现男二出轨之前,都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能跟男二结婚,并且能鼓起勇气去找男二说清楚。
而这剧中李青云的做法让人虐心得多。
李青云不是不知道肥佬喜欢自己,但是自从男二回来后,一直没能鼓起勇气跟男主说清楚,这边跟男主拖泥带水,那边跟男二在车上、床上打得火热,三观哪去了?
其实这样发展,最后还不如李青云把男二拉回正道,男主彻底放下,找到一个配得上他的人,这样的结局还没让人这么虐心。
女主的表现,虽然剧中辩解跟男主是细水长流,但只是让人怀疑,究竟李青云有没喜欢过肥佬,还是只是一直将肥佬当作好朋友?
细水长流不等于只是友情,看看李大仁跟程又青之间的细水长流,一样是爱情在流淌。
李青云对肥佬与李青云对男二的差别,只是甚至是让人觉得李青云一直只把肥佬当作朋友,而用细水长流来掩饰自己。
如果女主直接跟男二在一起,那又让人想起另一部剧,林允儿主演的《王在相爱》,这部剧当时结局时,男主眼睁睁目送女主跟男二离开,这一幕惹来不少人骂。
但是纵观全剧,这部剧女主完全就是跟男主只有友情,跟男二才是爱情,这一点实际上是明确地贯穿于全剧的,况且这部剧也是男二拿了男主的剧本,前期的各种拯救女主与危难之中,后期卧底反派,平定叛乱,甚至牺牲自己保全国家免遭覆灭,这完全就是妥妥的男主剧本。
反观男主呢,前期眼里只有女主,后期男二在做正事的时候,只会囚禁女主。
男主男二,一对比就高下立见,只是因为这部剧是从男主的视觉去看待这个故事,所以男主才能是男主,最后大结局就是以他的视觉,目送着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与他一生中最好的兄弟挽手离开,他也释然了。
那为什么《王在相爱》中林允儿的角色殷珊,不会像李青云这样让人反感?
实际上剧中很明确(尤其是原著小说中更明确,只是改编的韩剧为男主加了不少戏),女主喜欢的一直是男二,女主跟男主一直只是友情。
并且女主在男二被贬到边疆,以为从此跟男二缘分已尽那时,也没有跟男主开始感情。
而《赌场风云》中,既然编剧打算李青云喜欢的始终是男二,那么中期就不要描写李青云跟肥佬拍拖,最多只是保持一种暧昧的关系,即使肥佬表露出喜欢青云的意思,但是青云也是有意无意跟肥佬划清界线,直接男二回来后,女主重新投入男二的怀抱,这样也没这么让人反感。
故事到最后,抛开故事里个人的成长以及肥佬与其弟弟的关系好转之外,就空留下男主在傻乎乎地等着这个配不起他的女主回来这样的叹息了。
真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老实人的爱情应该何去何从呢?
那麼長 我都看完了。
喜欢港剧无法避免的大结局 不喜欢好人总是要被坏人整到半死的桥段 总之苗侨伟演得真棒
故事线算完整的,几个男演员演的都很一般,不怎么样的一部剧
拍摄一个两个小时以内的电影足以
06年的剧看着像96年的剧。还有萱萱在里面的角色真看不明白,怎么可以摇摆不定那么多次,我也是服了。
三哥好型仔。。。两兄弟搞基实在超低能,劲搞笑!
里面苗侨伟太花了~欧阳震华是好男人
TVB的编剧总是喜欢写死一些讨人喜欢的角色。
导演: 张乾文主演: 欧阳震华 / 黄宗泽 / 苗侨伟
实在不好看,可惜了欧阳和萱萱
为了黄宗泽才去看的。剧情进展太慢,两只女人看得让姐太无力。有的人就是这样,你看见他,他的什么演技什么烂角色你都可以忽略,比如黄宗泽。哈哈
这是一部稍显奇怪的剧集,明明是赌片,却偏偏没有什么特别的高潮赌博剧情,但还是比较不错,感情描写的非常细致,苗侨伟的演技和戏份令此剧稳住了阵脚。不然就是烂片。虽然矛盾的地方很多,但还过得去,剧情也不算非常拖拉,一点点吧。宣萱的出场是扮丑,但很有趣。许绍雄和郭少芸在本片的表现很不错。
造型土气,剧情略扯狗血,不过欧阳胖胖演的好
外婆跟姑姑姑父们住在一起要不要这么有新意?欧阳Bobby难得演了回个性不招人待见的男主角
剧情不知所谓,唯一好看的张来富和谭珠美这对cp
这个五星是为了欧阳震华和宣萱给的,黄宗泽也算新一代里比较欣赏的,苗侨伟虽然不错,但比不了欧阳,宣萱跟苗先生在一起的时候,我看得好郁闷。
你今日贏嘅機會係零呀!連個天都想幫你?你就想喇!哈!哈!哈!哈!嘩!四~條~A~呀~!哈!哈!哈!哈!哈!我四條A呀!哈!哈!哈!哈!你~輸~咗~啦~哈!哈!哈!哈!哈!哈!神級!!!(本色演出的酸圈好可爱~)
让我很纠结的片子。 为什么坏人总是越来越坏,以致没有底线。
什么叫男人味 参见这部里的苗侨伟 = =
胖胖和黄宗泽两大男神坐镇都抵不过三哥一场湿身 果然任何男神在三哥面前都会被挫骨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