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边境
Zielona granica,边境无间(台),边境炼狱(港),Green Border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
主演:贾拉尔·阿尔塔维尔,玛雅·奥丝塔泽斯卡,贝希·贾纳蒂·阿泰,托马斯·洛索,Mohamed Al Rashi,Dalia Naous,Monika Frajczyk,娅希米娜·波拉克,马赛杰·斯图尔,阿伽塔·库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语言:波兰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波兰与白俄罗斯交界上的这片蓊郁森林,大批中东与非洲难民涌入,叙利亚难民一家也在其中。他们以为只要步行通过边界,进入欧洲,安全的日子就会到来。殊不知波兰政府放任边境警察用暴力驱赶难民,白俄军方会再将他们逐回原地。成为白俄罗斯扰乱欧盟的人肉子弹,又被波兰政府视为洪水猛兽,全家老小困在林中进退不得、饥寒交迫,陷入无间往..详细 >
黑白影像处理确实有粗粝的质感与传达议题的棱角分明,但纪录片式的编排,舞台剧的演绎让这份靠近“真实”的二创手法备受争议,拼贴化的情节安排也终究无法直抵难民困境,它更像一面镜子局部展现对现实的收容,并未细节充沛的指涉核心矛盾中的激烈与残酷,电影多方视角探讨欧洲难民问题,平铺直叙展示各方角力,创作思路铺满野心,但剧作成片流于苍白,视线的抽茧与收束,节奏的堆砌和奏效,也都有很大的问题。最终非难民视角的局部真实远重要于难民视角下冲突和焦虑的类虚构刻画,人类的苦难又一次被充当影片的情绪价值,被反复剥削的工具人罢了。
太面面俱到以至于每一面都蜻蜓点水。
黑白摄影,难民,边防警察,社会人士以及心理医生四个视角来讲难民问题,开场如同纪实般地展现一家人如何被两边阵营反复踢皮球,当视角逐渐铺开,观众有了情感预设后,便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社会问题,世界的虚伪便越显清晰,当然世间也不乏真正热心善良的人,但一切就如同那看似和谐的结尾,只是当权者设置的虚幻的美好,现实只会更加沉重,战争的残酷不仅在于战场上的炮火,还有那些不被人看见的却死了一千次的平民。7.4
背井离乡心茫茫,所以不到活不下去,还是不要轻易走啊~
(4-)震撼的类纪录影像,残酷的社会议题,即使用黑白的影像也无法掩盖生命的鲜活,多个视角的观察,让人在观看时揪心,感动,冷漠的情感接踵而来;众多当代物件提醒着我们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但同时多视角带来的是无法对每个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视角的细节进行深挖;结尾要是再处理一下就更好了
早就知道波兰人对难民的驱赶了没想到这么赤裸的被国内导演拍出来了
难民进入中东欧
依然欣赏如此观点鲜明的电影。它不用做出超脱式的高明,也不必掩饰某些笨拙。这个时长的电影能做到从头到尾吸引人,也着实了不起。NYFF最后一场,阿格涅丝卡霍兰QA场。Again这个世界需要观点鲜明的电影。
仓促的善良。唯一导演在最后,显得那么无力,在难民问题中,谁又能提出真正的解。
有些太直白,一边是纪实风格,一边又舍弃自然主义,骗取眼泪的Drama感。更喜欢《核磁共振》
7分。立场还是挺鲜明的,就是对于移民的宽容与接纳。如果这个故事放在七八年前,可能受到的关注会更多吧。在如今整个欧洲右转的前提下,偏偏媒体部分依然维持左翼也是挺不容易的了。故事还是有些脸谱化了,原本以为会从移民和边境管理人员双方观点去展示,结果没一会就直接选边站了。
一切就像是集中营影像的返回,视点在加害、旁观、帮助三者之间切换并最终落脚于第三者。影像是乏力的,但是存在才有意义。
2023威尼斯主竞赛//视角太散了
【X】会警惕这种狡黠的卖惨电影,对于苦难“精心”的戏剧性编排让真实事件的存在与否都不重要了,更何况它披上了纪实的外衣,看不到对于电影本体的价值展现,而它所指向的政治任务只是逼迫观众一边观看一边内心受难,因为难民的存在价值几乎和电影所展示的其遭受的待遇一般,仅作为情绪宣泄的铁网密林里的野兽。
差点意思。
在波兰大选前上映确实是最好的宣发,但拿出这个质量的电影实在是大跌眼镜。占着主流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披着政治正确的战衣,但仍然掩盖不了这些波兰演员假模假式电视剧的表演,太可怕了,这么硬生生的假扮写实,哎,还是饶了这些可怜的难民吧。啊啊啊。。。实在是太分裂了。。。难民需要被关注,但是片子假到让人怀疑事件的真假。。。导演你还是继续拍电视剧好了,别太拿电影来武装自己人权斗士的人设。
人性总有善的一面,那是冲破边境的唯一力量。把非洲和中东难民认为是某些势力的子弹,倒不如摸摸你们欧美人那些还在发烫的枪口。
能接受难民的多少沾点非人类
就像导演说的那样,这片子今年三月份拍完,现在就拿出来了,是她自己最快的速度,因为不能再等了,要尽快让这个世界看到。
看过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