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呜真的,我真的哭死呜呜呜开头真的好温馨好温馨,可是原来那只是由纪视角的美好幻想,其实大家在末世艰难存活。
随时可能被丧尸突破的防线,食物的不稳定性,与其说是所有人在维持由纪的幻想,倒不如说是在这艰难环境中,大家需要这样的心理支撑,不然真的会崩溃掉。
女主的每一个看似好玩又无理的决定,其实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家不断黏和,不断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就是小小声哈哈哈哈,胡桃对慈姐下不了手,对狗子下不了手,对自己暗恋的学长还能多铲几下我真的会笑疯……啊啊啊话题歪了,这部番虽然封面看着很可爱很治愈,其实就是骗人进来杀的啊,明明就是末日生存日常的样子。
慈姐真的很意难平,母亲认为她不适合当老师,主任认为她太软了,可是她却真真切切护着大家直到生命尽头,甚至变成丧尸的进程中,仍然固守着自己的内心,呜呜呜呜她哭了呜呜呜呜,我真的就是呜呜呜怪了我说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活着我们还要追求怎样好好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在忙忙碌碌日复一日的疲惫中,给予自己一份小小美好
随手盘点一下,这部动画完结以后我会从头再看一遍以确认有没有漏掉的镜头。
第一话:1、当然是画风突变那个镜头。
由纪和同学交谈→美纪发现由纪→由纪没有露脸,背对着美纪,美纪一脸担忧,背对这个动作,暗示着距离感→突然由纪对着的窗变成破碎的,而且黄昏变成了血色→镜头往远处拉,由纪在破败的教室里,四处是血迹和碎片,背景颜色仍是一片血红→由纪仍然在和同学说话→镜头一转,由纪说话的是之前同学的项圈,项圈已经烂了。
第二话:1、胡桃回忆自己暗恋的学长。
整个画风都是偏少女幻想系的,这是恋爱中少女的心情。
(第三话慈老师的回忆里却是写实风格的,让人赞叹监督的用心)突然,学长一把抓住了胡桃,整个人散发出绝望的气息。
胡桃用铲子把学长杀了。
之所以在胡桃的回忆中,丧尸都是满身黑气,脸也看不见,是因为对于胡桃来说,她不想想起自己喜欢的人的那张脸怎么从变成一个丧尸,而再回想起自己又亲手把他杀死的。
2、慈老师给由纪补习最后一个镜头。
由纪和慈老师在的地方是光照得到的地方,而剩下的地方被阴影覆盖,布满了桌椅的残骸和碎片。
这是这部片子惯有象征对比反差镜头。
第三话:1、类似的反差镜头,大家在生活部教室里讨论野营活动,窗的玻璃映出操场上的僵尸。
这个镜头一来象征着其乐融融的社团生活和外面残酷的丧尸世界是分离开的,二来也是惯有的象征对比反差镜头,三来由于玻璃窗是比较脆弱的东西,所以也暗示着这样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和平的社团生活迟早是会被打破的。
2、胡桃击杀了学长的影子,映在血红的番茄上。
那个血红的番茄,像极了滴血的心脏,多多少少在暗示胡桃当时的心情。
3、慈老师桌上的花瓶和花瓶里的白色菊花。
当慈老师收到神山老师的电话让她不要开门,职员办公室已经被丧尸攻陷的时候,突然转场,花瓶掉在地上碎了一地。
这个镜头转场的意义是其一,在观众紧张的神经上突然给一个冲击(在恐怖片中比较常见),会让观众对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紧张,同时也是暗示慈老师自己恐慌不安的心情。
其二,花瓶的碎裂暗示着日常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纯洁的学校已被玷污。
另外往后看,慈老师在写遗书的时候,花已经被收拾好重新放进新的花瓶放回桌上,意味着慈老师的心情已经平复,而且更加坚定。
在京都动画里,所有花的出现,都是有与其花语相符合的意义的,不知道这部动画有没有这个意图。
白菊花,花语是高尚。
正好第三话讲了慈老师被人觉得不适合当老师,因为太温柔,关键时候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但她却关键时候站了出来帮助学生从丧尸攻击中幸免下来,是一个高尚的好老师,所以我觉得花语多少是有点关系的吧。
第四话相对来说镜头语言比较平淡,而且感觉帧数很少,不管是美纪和圭的担忧、疏离还是丧尸出现的危机感都没有表现好,有种掐着预算拍的感觉,不过总体还算中规中矩,该有的氛围,慈老师的伏笔,胡桃视线里与众不同的感觉,车子风驰电掣冲出校园的速度感还是都表现出来了,不影响主线。
很少有出现几个让我眼前一亮的镜头,唯独值得一提的大概是几个美纪回忆杀的转场吧。
1、刚开始,美纪画了一幅画,画里是她和她的好朋友圭,然后镜头缓慢拉近,模糊,回忆杀开始。
这个镜头转场衔接属于中规中矩的教科书式回忆杀,我唯一喜欢的是那幅画的构图。
之前也说过,背对暗示着距离感,两人的脸都被头发挡住了,渲染一种不安的氛围,可以说很多人看这张图就多多少少有种后面会发生什么的不祥预感。
2、圭计划出走的那个晚上,美纪忧心忡忡看着睡着的圭,悄悄缩进被窝,这个动作暗示着美纪心中的那种不安全感。
然后镜头转向窗外皎洁的月亮,月亮突然变大,又变小转场到月下的学校。
这个转场监督想表达的是:我们来看看同一个月亮下同一时间的另外一个角落里三个人发生的故事。
这个转场稍微有点小瑕疵,那就是当月亮由大变小,镜头里同时就出现夜晚的学校了,那个节奏太快,可能会给人一种回忆杀结束,美纪回到现实中的错觉。
如果是先做个缩放镜头,再做一个缓慢的下拉镜头,可能还会好一点点。
3、学校里四个人开着车从丧尸包围圈冲出来,悠闲地看风景聊天,车窗玻璃上映出主人公们的笑脸和火红的晚霞(和第一话中血红色的背景不同),背景响着悠扬而又有点伤感的BGM,镜头拉向远方美丽的黄昏和城市。
突然又在这里转场,转向同一片晚霞下的窗口,窗里的美纪刚刚从小憩中醒来,音乐声从圭留下的CD机中放出,美纪寂寞地看着CD机,发现太郎丸也出走了。
这里大概算整个第四话最出彩的地方了吧,晚霞的色感+BGM的伤感构成了镜头的美感。
通常镜头往远处拉,现出一片天空和城市的宏大景色会意味着结束,而这里似将结束又未结束,又转场到了美纪那里,不仅形成了一个漂亮的对比镜头,以美纪朋友出走的落寞和学校里的朋友们有说有笑的热闹做了一个对比,还暗示这这次远足的目的就是美纪所在的地方,也补完了美纪为什么会出现在生活部的伏笔。
光看剧情梗概,这只是一个比较猎奇的卖萌番而已,最多搞点反差,可能还要被人批评过于追求猎奇效果太不正常。
其实有非常多的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的镜头和转场,尤其从第三话开始多了不少,比如在帐篷里拿着铲子看着反光里自己的胡桃是为了掩盖自己回忆暗恋的心意等等,非常细致用心,我在这里给监督5星。
另外,我不认为整体的剧情和节奏上有什么问题,觉得第一话太慢的大概不知道三集定律和魔法少女小圆吧(笑)。
一部番的节奏是取决于篇幅描述和镜头节奏的。
篇幅是剧情的一部分暂且不提,镜头节奏缓急是调动情绪和渲染气氛的利器,也是决定番是走跌宕起伏的路线还是日常平淡路线的重要工具。
那一部番能不能讲好故事就取决于剧情和分镜了。
剧情决定故事好不好,而分镜决定监督能不能讲好故事。
电影动画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它们用镜头在说话。
PS:监督安藤正臣,是白色相册2的监督,既然能监督那么虐心而又细腻的动画,学园孤岛有这么多好的镜头也不意外了。
学院孤岛嗯哼……怎么说,治愈番?
不觉得,僵尸危机,学校中只剩下了几个女生,还有为了学生牺牲自我的老师慈姐。
胡一铲还有一个活在自己幻想世界以为还在正常生活的女主?
看完也没什么感觉就是b站弹幕一直带着恐怖氛围的节奏。
在家经常看到睡着,另一方面表现出这番不能提起本人兴趣。
人物塑造和剧情还不错,最后几集有点进度过快。
还有莫名其妙的存活。
泡面番吧。
自2011年3月11日福岛核事故以来,一种被宇野常宽描述为“日常与非日常”混杂的状态越来越成为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氛围,而《学园孤岛》所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氛围,怪异又本质,尽管不得不承认它是二者混杂的产物,最终,它总归是日常的。
问题的提出根据麦金托什《电影中的僵尸文化》,僵尸经常被认为来自海地伏都教,而大多数海地政府官员则坚信这是起源于西非地区,并极有可能是加蓬。
在人类学家戴维斯的记录中,受害者由于反社会行为遭到社区及家庭的反感,而被转变为僵尸。
对于海地农民而言,被排斥出社区,并且身体被另一个人所控制,是一种强有力的惩罚方式,这恰与现代社会相反,人们害怕丧失自己的独异性,而成为大多数的一员。
这正与自2006年兴起并风靡至今的日常系动画暗合,在轻音部或娱乐部,不仅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异性交往、家庭构成与老龄化等要素,校园就是校园,社会是消失的。
而《学园孤岛》中,僵尸潮似乎被作为社会的恐怖与疯狂而被展示,僵尸保存着生前的记忆,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完全是正常社会的模样,只不过,他们真的吃人而已。
随着情节推进,秘密不断被揭开,原来僵尸潮的爆发,与政府的生物兵器实验有关。
一个丝毫不令人意外的起源追溯,不过是谁引发了灾难在此并不重要。
问题的展开不仅灾难的原因并非重要,甚至僵尸爆发这一事实在叙述中也可有可无,作为主要的对手,“它们”行动迟缓、智力低下,其中甚至没有突变为超敏捷强攻击的个体,在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园艺社的菜园、优良的净水设备及各式补给的学校,如果不是着急着让狗感染而制造僵尸突破防线的剧情,我相信她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出演普通日常系的全套剧情,事实上,在第10话前的绝大部分时间,她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远足、试胆、泳池,训练有素(后来她说练过十几年轻百)。
不想让僵尸出现的时间,危机并不存在,这与普通日常系作品的学校生活相仿佛,社团活动是学校生活的主旋律,在需要调剂的时候,偶尔有考试和复习的画面,有时候主人公并没有怎么学习便轻易名列前茅,引得众人羡慕非常,考试也作为竞技元素成为喜剧的一环,同样的还有运动会。
战力感人僵尸潮来袭,早就丧失了它在其他恐怖作品中的淫威,在其他恐怖片中我们经常看到,主人公一行人因为灾难的爆发惊慌失措,开始时有人单独行动丧命,逐渐有强人出现掌控局面,收集武器补给寻找据点,联系其他幸存者,通过英勇抗击敌人赢得声望,最终或是找到解除危机的方法,或是主人公壮烈牺牲场面惨烈,希望深刻一点的,就有野心家企图制造威权体制最终破产,敌人当然不一定是僵尸,但己方总遭受基础性的秩序动摇。
而《学园孤岛》中,这种展开是不存在的,因为补给太过充足,每次外出毫无紧张之感,这所谓的危机,无异于校园生活的一次小意外,故事只需要四人组的核心结构,为什么在如此关头仍能安之若素?
故事给我们的解释是,女主角因为刺激过大而拒绝接受现实,这与美国一些末世题材科幻电影如出一辙,这类电影要不就是拒绝接受末日的到来,要不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处理后末日——在一部电影的片面中完整概括了出来——《在末日来临时给自己找个伴》。
问题的解决寒蝉之所以被归为治愈作,因为主人公在经历过多少次死亡后终于明白朋友间的信任至关重要,与其时间重复设置相类的自然是日常系始祖之一凉宫的漫无止境的八月,学校的时间是无限的,这不仅是在现实-虚构的意义上(永远的小学生柯南),在剧作自身的时间中同样出现这种自我循环。
《学园孤岛》的独特之处,在于接受了非日常状态的存在,并自愿结束了象征日常生活的学校生活,正式从学校毕业了。
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讨论了如果不升学将来的工作问题。
主人公由纪在广播室向僵尸发布的放学广播作为毕业宣言,表达了步入“社会”的决心。
就此结束到此为止了,动画就这么结束了,漫画结局不论的话,这几乎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僵尸怎么办?
将来如果生存?
娜拉出走后怎样?
然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学园孤岛》才真正成为了宇野常宽后311时代所谓「The Show Must Go On」的一个注脚。
00年代作品已经获得了另外一种想象力,幻想作品不再期待那种奥姆真理教所向往的新秩序,震灾后,日常与非日常混杂的状态被广泛接受。
在2011年之前,日本能源的30%-40%为核电所贡献,即使福岛核灾难使“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受到严重破坏”,并呼吁减少国家对核电的依赖,时至今日,核电站使用又逐渐回复到十几个,核电站泄露的罪魁无法再被归到哪个“墙”上,而大家越来越关注“蛋”之间的关系。
AKB48在2011年震灾后到灾区进行义演,有纪录片《AKB48心程纪实2:受伤过后再追梦》记录了部分影像(有趣的是,《学园孤岛》真人版同样为秋元康选角)。
然而,灾区演出只占到了极少篇幅,而后纪录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现AKB的偶像们在内部比赛选拔中如何竞争,其规则如何残酷,如同新世纪另一类型作品——大逃杀系——的真实呈现。
AKB48的唱跳、现场的出色,听到音乐无人不动容,这一“奇迹”的实现,如香港学者張彧暋所说,“背後由這種市場、情報的自動更新系統所支持,成爲一種衆人皆可參與更新的集體遊戲(從秋葉原的場劇、到粉絲們為各個少女們的性格進行二次創作,再到今年的全國性的熱潮,然後到總選舉),而這個遊戲一旦開始,就難以停止下去。
”日常即使在非日常景观中仍能创造祝福,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开播前就被人剧透了一波,导致开篇没被震撼到,中期完全卖萌耍宝,但并没有戳中我的萌点,末期剧情急转直下,早听说过本作特别黑,于是期待能有多黑暗多绝望……结果就TM死了一条狗,大家顺利的一人不少,逃出生天……全片唯一印象较深的就只有慈姐死的时候,那真是吓了一跳,其他时间真的是想快进看完。
由于被人剧透后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对本片产生了错误的期待,导致整个看片过程都处于失望之中……
不知不觉中,看完了《学园孤岛》已经有两个月了,才想起来要写一个总结,我也就再次仔细想一想要说些什么吧。
首先,这部动漫很有想法,不同于传统的丧尸番的打打杀杀,动作恐怖的结合,这部丧尸番居然出奇的萌,活泼的op(其实op里面暗藏玄机,有两种翻译,根据谐音)、有点酷似《小圆》的第一集、少女的人设。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怀疑我是看错了番,这真的能和丧尸挂上关系吗?
然而,出人意料的进展,随着每一集的推进,真相在被蹭蹭剥开,而每一步的进展,都让人感觉意想不到,所以说,在剧情方面,这部番也是做出了新意并且不落俗套。
里面的人物形象都很鲜明,毕竟人数比较少,能将每个人的形象都完美刻画出来,由纪是她们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也是这部番唯一的暖意来源,她的所做作为推动着剧情发展,层层推进,显得自然。
里姐容易崩溃的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末世的残酷。
胡桃唯一一个战斗力独自与丧尸搏斗也让这部番也加入了动作场面,更加惊心动魄,同样也让我们看到几个女生要在乱世中活下去的艰辛。
小美同样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她对慈姐的反应可以暗中做出铺垫,让剧情的推进更加顺畅。
而慈姐,完全虚构的人物,却也将她对学生的爱描绘得十分鲜活。
太郎丸虽然是一条狗,但是在她们眼中,也是一位朋友,人一样的朋友,不然不会为了他去冒险。
本番主要诠释的主题是少女在乱世生存的艰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心。
为了不让全番太过于压抑,经常使用轻快的画面和暖色调,但是同样不是纯粹的治愈画面,因为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要直面这个世界。
所以,在阴影中的阳光,才让人感觉阳光是如此宝贵,对于主题的诠释也很有作用。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立意实在是没什么高度,所以就没办法让全剧提高一个层次,令人惋惜,所以这部番到最后也只是一部小众化的番剧,没能像小圆一样创造传奇。
要是能将宣传力度加大,也难以突破到一个高度,故事太简单,立意不深是这部番一开始就没办法避免的遗憾,所以,终难以成功了。
我对于出不出第二部的看法,我觉得是不会有了,作为《学园孤岛》,离不开学园这个地方,要创作第二部,就肯定会选择升学去大学,而漫画中大学的情节就复杂很多,角色也多了很多,意思是如果要动漫化,那与第一部会有很大的不同,斗僵尸求生存变成了斗人心拉帮结派,其次,慈姐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成功,是动漫的加分项之一,而伴随着慈姐的离去,她们也迎来了毕业,告别了学校,告别了这个学院,所以说,动漫到这里就是个很完美的结局,虽然外面也是行尸走肉,但是她们最少是活下来了,这不就足够了吗?
至于结尾处一个女人捡到了她们的气球画,这就成了一个悬念,一个可能永远都不会解开的悬念。
这部动漫很有创意,题材也很新颖,但是限制性同样也很大,所以就这一点来说,整部动漫算是成功的。
可以算我看过的番里最棒的一个了…同许多末日番不同,这个的画风少了许多恐怖感,以老师和小汪作为线索…卖萌的同时又给我们诉说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善意的谎言,老师还在陪着我们…但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不是特别多的人知道这个番…据说没有第二季了…忧伤…只能追漫画了…个人见解,不喜勿喷…嘤
剧情:70分。
演员颜值和演技:76分。
画面:80分。
服装道具:80分。
音乐和音效:80分。
配音:90分。
综合评价:7.7分。
剧情方面:从人物外形和歌曲风格来看似乎受众群体是青少年,而叙事的复杂程度却不低,所以有点儿拧巴。
在满是丧尸的世界,寥寥几人又是上课,又是打闹,游泳嬉水,还吃喝不愁,这确实能给观众带来短暂的精神慰藉。
而慈姐的存在也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感人程度。
但作品还是有些BUG,从整体上看水准一般偏上一点儿。
演员方面:人物外形设计可爱,亮丽。
声优配音水准很高。
人物动作自然流畅。
面部表情丰富细腻。
画面:丰富多彩,和谐欢乐的日常生活与阴森恐怖的环境对比效果很好。
虽然丧尸的展现效果一般,也不是很血腥,略缺乏真实感,但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建筑物的呈现都非常真实,细腻,画质不错。
服装道具:服装上除了可爱、靓丽的水手服外,其它方面乏善可陈。
道具方面:太阳能电池,净水、抽水设备,蓄水池,发电设备等还是比较丰富的。
音乐与音效:前几集的OP和ED水准还不错,旋律也可以,插曲那首英文歌我超喜欢,插曲感觉一般了些。
所以综上所述,本剧推荐指数:四星,可以一看。
最后说一下我的观后感。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慈姐的性格和教育方法有问题,而且能看出来大多数学生也都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权威性绝对是受到了挑战的。
可是她却让这几个学生敬爱,依赖。
我想这不单是因为她做出了牺牲,而是她的真诚和善良。
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老师是很少的,甚至是没什么存活空间的,有这么一个老师的后果很可能是这个班很难管理,学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因为人善被人欺是不分年龄段的哦。
所以,在我们印象里大多数老师是严厉的。
实际上我们更喜欢哪种呢?
很显然,没人贱到不喜欢和蔼可亲,把学生当朋友的老师而去喜欢天天与你横眉冷对的老师吧。
但现实却是我们喜欢的很少,不喜欢的很多。
要知道这种“好老师”在国外的比例可是很高的。
那,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只有两种原因,一:我们真的很贱。
二:我们的智商和远见程度还不足以抑制自己“丑陋”本性。
有点类似于,明明大家都希望自己长大后出人投地,但却控制不住自己贪玩,怕累,不爱学习的本性,最终大多数人得到的却是与“出人投地”想去甚远的自己。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该如何通过自己的改变而创造一个存在更多我们喜欢的元素的环境的时候了,我们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改变都是对我们所处环境和未来的塑造。
在某同学的推荐下,我补完了这部15年的番剧,对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看卖萌番的,龙女仆,天使降临,轻音啊,小埋之类的我是看不下去,丧尸末日题材的的各种剧,行尸走肉啊,生化危机啊,也不是太喜欢,甚至还会有点害怕。
但是这个番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末日还能这样描绘,卖萌还可以这么卖?不得不说作者的巧妙之处。
我没有看过漫画,只看了这12集。
整体上看,设计相当巧妙,每一集的名称平淡无奇,看起来如同正常校园题材的日常剧情,而op更是如此,从第一集的op慢慢转换成十一集的让人再被魔性的旋律“洗脑”的同时给人一种慢慢接近真相的感觉。
而剧情的插叙运用,使得各个角色都有了自己的背景和特色,更给卖萌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排解末日环境下恐怖氛围而导致的心里的病态。
最令人称道的是伏笔暗示的运用,从op歌词两种的解读方式,到第一集最后的令人惊艳的反转使得第一集本身就颇值得玩味,到老师其实早已去世让人发觉原来之前老师近乎卖萌一样的说自己被忽视和一些细节实在暗示她不过是主角幻想的事实。
处处给观者以震撼的体验(如果没被剧透的话)。
而本剧的线索更为有趣,主线时间推移的设定如同和普通校园的上课,参加活动,最后毕业没什么两样,只是添加了一个独特的背景;暗线则是几人心里的慢慢变化,当主角越来越清醒,但是仍然要顽强的担任其他人的精神支柱时,当局势慢慢恶化时,本剧的高潮部分就自然而然的到来了。
当然,这剧的问题也不少,丧尸本身弱势和带有生前部分记忆的特性使得末日本身被弱化,从而使得第十一集的高潮所给人的致郁情感表达不够强烈。
而面对绝境的翻盘方式,只能说是新奇,达不到惊艳的地步,如果说靠广播能操纵丧尸行为的话,克制它们实在是简单的事情,对于为什么整个城市都会沦落,有可自给自足的庇护所却无抵抗组织。
为什么看起来普通至极的丧尸可以对整个建筑物甚至是窗户造成这样损伤?当然很多漏洞也是为了服务于整体氛围渲染和强烈对比的需要,这是不能奢求的。
整体而言,眼前一亮,在卖萌成性的市场里一个有趣的作品,但是不能算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个人给6.5左右评分,因为平均高于心里分数,所以给3⭐
当初是为了找轻松的百合日常番看,第一集看完傻了。
之后一次性刷完,看得挺上头。
总体偏压抑,特别是一次看完,劲是真大,不过还好是good end。
我觉得这种美少女高中生与丧尸末日画风的对比挺好的,因为很大一个主题就是幻想与现实,越美好的画面越压抑,这种无力感的营造,或是对人物成长的描绘挺不错;人物也都各有特色,性格鲜明,不是什么一味讨好的媚宅作品。
只是有些情节细节比较没逻辑,比如学校秘密地下室。
大体情节挺好的,也有呼应,有伏笔,老师的死、门后幻想的老师、开头与尾声的对学校的介绍等等,呼应时真的感慨万千。
整个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高中生活,仿佛一场真实的梦,老师、学生、社团,丧尸、废墟、死亡。
每集都有看点,比较均匀,一集说不完的就埋伏笔。
只是整体思想可能还有待打磨。
在这样的丧尸世界,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是无穷无尽的下一个避难所吗?
我一直在思考圭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就算她不停地前往下一个避难所,无论那是商场还是学校还是五星级酒店,其实都没什么变化,反而是身边真正的朋友,或者说另一种生活方式,才能给她带来更大的快乐,比如由纪带给美纪的快乐。
不过我觉得,这段剧情安排可能更想突出的是它的另一层含义,感觉更像是一种隐喻,就比如是比喻人生阶段。
主角团从高中迈向下一个避难所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大学,一个是公司,正好对应了他们正常世界中的人生选择。
圭和美纪的分别也像是在追寻不同的人生目标。
整部片就好像是在隐喻着高中生活一样,仿佛回到了原来普通的日常生活,有一段惠飞问悠里有没有梦到过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悠里回答说肯定的,那一段印象深刻,真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小狗与美纪间关系的变化也很有意思。
不过整体感觉思想还是有点糊,不是特别具体,可能是我自己分析不出来,感觉分析得都有点牵强,很多地方有矛盾。
有些关键情节的对话可能也有待提升,圭所说的“只是活着”就比较玄幻,后面美纪给出了两种回应,一种是只是活着就很美好了,一种是我也出发了,其实整体有点糊,其实丧尸世界生命如此珍贵的情况下,对活着意义的探讨也就更加迫在眉睫,但是它引出了这个话题,又没有去更明确的讨论。
两种回答都不够好,都是避开了问题。
但是对于由纪活在幻想中的描绘我觉得十分厉害。
无论是老师与熊玩偶,还是门后的幻想老师,抑或是现实与幻想的交替,还有最后的成功挽救,再到结尾的告白:悲伤就大胆悲伤出来,藏着只会伤得更深;同时,适当的幻想或者说梦想也是必要的精神支柱。
这一块主题我觉得塑造的很好。
《尘骸魔京》时期的海法纪光要虐的时候下手狠毒(想想他当年执笔的牧本美线小说版吧),动画版排毒得厉害。
ball ball you别卖百合了和萌系了...
#OP骗人系列##唐马儒走好#
无聊的平庸之作
开篇类似《食灵-零》,一个全体阵亡,一个全体幻象。
把萌系和僵尸片混搭的发想比较有趣,但故事的推进略显无力,动画的节奏也有些问题,用闪回累积情感的方式很好,但拖泥带水就成了矫情。最后一集强行完结的方式令人无力。结尾彩蛋似乎暗示续集,但我估计跟HOTD一样不会有二期了……
啊啊,果然是岛国风格的作品,末日世界下的校园生活。
前面都还好,最后三集槽点多到我密集恐惧都快犯了。“这个路障是我们饱含心意做出来的,不会轻易坏掉的。”——来,你把武器放下,用心意打个丧尸我看看【。
开几次终于看了,构思很棒,一话封神,可惜江郎才尽了。(回门,因为专注看这个被讲了。)
丸太郎55555好难过我的眼泪不值钱5555那种从梦幻突然闪回到现实实在太残忍了
还行 挺萌的 逻辑bug忽略就好看了
刻意的卖萌,不喜欢粉毛女主,看得很不舒服,一看到她就拉进度条…
反差生硬有点歧视观众的感觉,节奏也很奇怪
刻意卖萌,不推荐看。喜欢随意。
节奏极烂 弃
闹哪样
有点…无聊。可能是不合口味吧。可爱还是可爱的
魔法少女小圆之后再次被萌系少女致郁番坑住,最后一话哭完慈姐哭胡桃,哭完Yuki还要哭会儿狗,行吧就当排毒养颜了。。。
用废萌日常讲丧尸的故事 卖点明明白白的就是恶意卖萌外加神展开 现在还有人无聊到追求这种反差萌么?
看完整个人都方方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