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续看了几部恶搞片,就数这部最烂,哈哈,本片主要恶搞的是曾经红极一时的纳尼亚传奇1(当年我看这部片子还挺激动的囧),看这部恶搞片几乎笑不出来,算了,就当作回顾一下老片子吧。
虽说是恶搞片,但是本片选的演员也忒路人了,还搞出一个惊声尖笑系列里那个女主角的copy,不过场景布置的到还凑乎,毛呼呼的鹿人也还算可爱(原作就很可爱),总之呢,能不看就还是不要看了,囧
电影本身情节、演员有多烂,我都不想说了。
解救爱德蒙那段武打场面,很容易就看出来用的替身,而且不只一次出现了替身演员的面部,分明是一张东方面孔。
是对史诗的恶搞还是对电影的恶搞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的《史诗电影(Epic Movie)》评论 “看个电影,然后吃饭去。
” “好,看啥?
” “下啥看啥呗,《史诗电影》吧。
” “不……太恶了,我不看!
” “不看不行!
” 于是我就在某同学寝室不知所措地看了这部《史诗电影》,在那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我头脑中浮现得最多的词是白痴,对我同学说得最多的三个字是:“我恨你!
”而面对我的抨击,他只能傻笑。
傻笑,苦笑,皮笑肉不笑的的一个半小时。
至于我们当初为什么下了这部电影,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IMDB的评分:2.0/10。
猎奇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变态的行为,自虐也是。
我觉得如果你打算看懂关于这部电影的任何一部影评所表达的情感,那么你必须看过这部《史诗电影》,我觉得再尖锐的辞藻也不足以令人能够体会到这部电影本身的“华丽”,如果可能,那将是一种颠覆。
而且如果感到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限,我强烈建议你不要看,否则不要恨我。
具体说来就是如果你看过胡戈早期的一些作品,那么我要告诉你他们有些类似,然则或许你看胡戈的小片儿会发笑,但你看《史诗电影》只会皱眉,而且我还要说这其实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容易理解。
而且我不想拿《史诗电影》同《大电影》比较,恶搞和胡闹是有一定区别的。
好了,恶评到此为止,看过的朋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不差我这几句。
其实,我想说,拍这样一部标榜“史诗”的电影,是一种态度,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一种损人不为利己,同时也是一种纯真无暇的独立娱乐态度。
尤其当我得知这部电影的导演其实就是拍过《惊声尖叫》系列的Jason Friedberg和Aaron Seltzer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如果一个刚出道的导演在一个小厂牌拍出这样一部影片,那他的未来就此完蛋了。
但如果一个颇有成就的导演在好莱坞拍出这样一部影片,那或许,太有才了。
在几年前玩TRPG的那段时间里,经常在IRC中观团,总有些强者的恶搞团让人捧腹,也总有些同人系的恶搞团令我烦躁。
但无论是哪一种团,参与的玩家都是乐在其中的。
自得其乐,其实这便是我说的那种态度。
平心而论,这并不难以理喻。
这部片子无论在情节还是对白上都乏善可陈,能令我们揶揄的地方凤毛麟角,正像我同学说的那样:“这连美式幽默都算不上。
”但我想一定有些人会因这部电影而感到开心,那就是参与这部影片的那些幕前,幕后的演员、导演与工作人员。
啊,这部电影最搞的一处是人形的纳尼亚狮王Aslo同达芬奇密码里的白化病人对决的那场戏。
那是场打戏啊,就用了替身啊,替身便露面了啊,它就不是导演的剪子剪偏了啊,它看起来就分明是两个人在打一个人啊,这太丫的新奇了啊!
写到这里我发现已经离题甚远,想来我当初命题时便没有多想。
或许应该把恶搞改成胡闹,却也不打算改了。
既然《史诗电影》也并非史诗,我也只当作信笔涂鸦好了。
胡闹能给胡闹的人带来的快乐,是其它游戏难以比拟的。
所以我给这部电影2.1/10分,比IMDB多0.1分,恩恩。
忍下来了 并不是说这部片子 还行是因为我的忍耐力本来就比较强!
烂到相当的程度了作为休闲打发打发时间的最后选择吧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经典,不愧是《惊声尖笑》的导演拍的,恶搞的水平明显比某些国产片强多了!
看了《史诗电影》还会有几个人要看《大电影》的?
说实话,这部电影感觉不好看,只不过恶搞好多电影,也许这也是电影名字的由来吧,按照时间顺序自己看出来的就有《达芬奇密码》、《律政俏佳人》、《X战警》、《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纳尼亚传奇》、《碟中谍》、《超人》、《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007》、《指环王》、《勇敢的心》、《神奇遥控器》等,其他没看出来的应该还有很多,这都是曾经的经典,这片电影恶搞的挺无聊,而且电影制作也比较粗糙,哎。
我得承认,要不是事先看过了惊声尖笑,我是不一定会看这电影的,我看过的电影不能算多,但和我认识的朋友比起来也不算少,这电影看得我很有笑,就和看乡村爱情、马大帅等电视剧一样有笑。
这个电影的看点是,很考验对美国大片的认知程度,但是不怎么爱看电影的人会觉得不知所云,在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乐,看这电影是如何把一些我喜欢或不大喜欢的电影给恶搞的,但是坐在我旁边的同事则更多的是在骂,认为这电影太傻,并且一直在问我究竟是在恶搞什么电影。
这个电影让我觉得不爽的是,里面的美女不是很美,就算很美吧,造型有些不大好,而且关于性的恶搞太多,和关系较好的朋友一起看到是无所谓,如果有小朋友或长辈晚辈则有些不大适合。
最初看惊声尖笑是2,然后是3、1和4,其实惊声尖笑1和2也有些荦段子不适合全家观看,鉴于那个时候我电影看的不多也没看出什么好,虽然后来电影看得多了,渐渐看懂了一些,但始终觉得3最好,4其次,1、2次之。
曾经凡是有恶搞类的电影我都会看看,但始终觉得惊声尖笑系列在恶搞的电影中是不可超越的。
史诗电影.非常恶搞,非常扯淡.恶搞了近几年很多知名电影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比如<查里的巧克力工厂><纳尼亚传奇><加勒比海盗><哈利波特><超人>等等等等.其实有些部分copy的有点太像就有点重复剧情的感觉.也就是笑笑罢了.并不喜欢.跟之前看的<大电影>一样,恶搞的似乎都没什么意义.还很怪,很扭曲的感觉.闲得无聊可以看看找找乐子.
此类型电影的乐趣在于去发掘到底恶搞了多少部当年热门大片没有一定的看片量素体会不到个中笑料滴
在我眼里和《美国派》系列一个档次捏~依次说一下我看到的借鉴电影情节。
《纳尼亚传奇》《达芬奇密码》《航班蛇患》《x战警》《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加勒比海盗2》《哈利波特》《超人归来》《神奇遥控器》那些说唱情节应该也是有出处的,只不过对外国的音乐不熟~~没办法列举啦…… 海盗有点像,还不错~
全程沉浸在俄罗斯悲凉又有点疯狂的长镜头里。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给低分吧,不合适;给高分吧,不值当。感觉父女俩太i了,其他人也陪他们一起i。或许影片就是想广袤空旷的空间之上,构建/展现这样一种人与人疏离冷漠的关系?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看到大家都睡了,我就放心了
这两个长镜头通过在被拍摄主体的运动轨迹上进行变焦横摇来控制了主体物的隐藏和再现 以此实现了时间的压缩 空间中的位移。此外影片在为数不多几段描写少女个人的部分使用了手持拍摄 摇晃 倾斜的 体现着焦虑不安的跟随视角与绝大部分时间里用来描绘压抑死寂与沉闷的 只有变焦和横摇的长镜头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体现了少女心理与环境的巨大冲突
这个就很难评奔着看风景的心态选了这部不过中间确实是一度要睡着
很难不睡着啊,这片子看着就觉得冷、不想说话。
#Cannes2023
比较闷一些,主要是人物的情感转变略显突兀,意识流类。运镜很美,环境契合了整片的基调
北影节打卡。可能是我格局太小以至于欣赏无能,第一次在北影节的影院里睡得很香。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