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的整体构思还不错,是用了心思的,在当下越来越不会讲故事的港片整体氛围中算是难得。
但是细节处理上就太粗糙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可怜兮兮的老大们,一个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时候被陌生人上前随随便便捅死,一个在街边等车的时候被车撞死,两个黑帮二代头子似乎没有小弟,干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身边总是只带着一个二当家的来做贴身保镖兼秘书,我一直在为他们的人身安全担心,因为要杀死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不过这两位当家的好像不这么想,为了解决对方他们都跑到了泰国,一场街头枪战看得让人叹气,难道徐克林岭东杜琪峰三位导演跑去玩个铁三角,香港就没人会拍枪战了吗。
不过,至少为了曾经的无线五虎将,也还是要看看这片子吧,虽然梁朝伟不在,汤镇业已经发福加卸顶,黄日华戏份不多,但苗侨伟和刘德华依然是帅气不减当年,苗侨伟好多年不见,眉目间依然是杨康的模样,真的是让人怀念港剧港片的那段鼎盛时期。
刘老板出钱让无线四虎再聚头,原来真是玩了玩:讲兄弟表面相互猜忌,实际却是相互成全,彼此牵系。
只为着看老帅哥吧,别抱太多希望。
苗侨伟,记忆深刻的唯有杨康,呵呵,当时又红又专思想教育下的我,自是不会喜欢“忘恩负义”的小王爷了,二十年后再看苗侨伟,却发现不是一般的帅啊!
一言一笑,一颦一蹙,依稀是酷酷的杨康,岁月的沧桑、商场的磨炼,更添了成熟的魅力,加之尚未变型的身材,屈伸自如的气度,直把刘德华、黄日华和汤镇业三虎和小弟陈奕迅晃没了,太闪了,偶像啊!
刘德华,没什么大突破,比以前的警察形象痞了一些,也许是太得心应手了吧,有点漫不经心,外加身材的稍微袖珍,在与苗侨伟对峙之时,几乎不能形成阵势,看来刘德华与梁朝伟的较量在身材方面还是棋逢对手了。
黄日华,年纪那么大,还耍酷,让人有点晕啊!
靖哥哥给杨康当小弟的感觉似乎也有点怪,呵呵。
汤镇业,英雄美人怕白头,原来英俊小生更是经不起岁月啊,看那臃肿变型的身材,看看唯唯诺诺的演技,翁美玲怎么就看上了他,不值!
五虎之一梁朝伟没有参演,小遗憾,不过山不转水转,希望有五虎会齐的机会吧。
陈奕迅,面对四虎,明显年轻嘛!
有很大成长空间,呵呵。
黄奕,唉,如果是刘德华选的女主角,我只好认了,不仅剧本不怎么会选,连选个女主角都这么没眼力,难怪公司开的战战兢兢。
怎么就选了她呢!
一没气质,二没身材,三没演技,唉,我怎么变得这么刻薄!
算了,当她鸿运当头了吧。
决定看看《五虎将决裂》,时空倒转!
如果你是女士,这部戏可以彻彻底底地饱你的眼福:包括扮警察扮得上瘾的刘德华,快五年了还保持着《无间道》里一样的形象,一套可身的小西装,掩盖着这位小巧玲珑型男人的年龄(香港导演比较会用光吧,这里的刘德华看起来比《十面埋伏》里要年轻太多,扮嫩嫩的香港皇家小警察一点都不显老);一身休闲装的年轻男人陈奕迅,表现就像戏里别人评价他的一句台词:“真是一只小白猪”,傻的优点让人怜,小卷毛,永远嘟着的嘴唇,实在很像在美国被时尚风潮熏陶了20年的小弟弟;一身黑衣的黄日华(还好他是黄日华,不然肯定会被人说是抄袭基努李维斯)身材依然保持得不错,只是那眼角暴露了其实他已经是一个50岁的男人,恨苗侨伟为什么要对他说那句话:“摘掉墨镜”,墨镜之下,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对被揍得五眼青的双眼,谁知,那里的颜色正常,只是多了些深深的鱼尾纹;最令人惊艳的是苗侨伟,我想我已经超过15年没见过这个男人了,包括之前的《岁月风云》也没瞟过一眼(那个为吉利汽车做广告的片子我想我是不会看的),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决战玄武门》,那里面风度翩翩的李世民,轻易地就让黄日华身边的翁美玲变了心,《射雕》里的杨康,也只有这个杨康才符合原著中那让人恨又让人爱的样子,还好,还好,50岁的苗大帅哥依然那么有型,有棱有角,与黄奕谈恋爱、做王志文的儿子一点也不显老,甚至还敢露出手臂上的肌肉;王志文还是一贯的风格,瘦削、寡言、深藏不露,只是这次退位演了个父亲,影片刚刚开始便容颜苍老,与她配戏的也只是个面容酷似蔡琴的女人,还好,也算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汤镇业便不必说了,早已找不到当年段誉的一点影子,所以他一直也只能演个反角、配角,被仇人射杀、被属下补枪致命,横死在泰姬陵;《疯狂的石头》中的“顶你个肺”竟然也出现了,只是在众星的辉映下已经惨淡无光,不光在台球厅无缘无故地挨了几巴掌,最终还充当了一个犹大的角色,白瞎了那搁在凡人堆儿里也能鹤立鸡群的好身材……可见这是部群星闪耀的戏,没提到的还有于荣光等几个总在港剧中出现的熟面孔。
而通篇仅有的一个女人——黄奕,却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
整部戏里,她都在被苗侨伟当属下使唤,全然看不出两人的亲密关系。
本人比较俗,甚至在猜想,黄与陈奕迅之间是否会发生点感情纠葛,以引发兄弟间的自相残杀,可导演对这种TVB剧中演到滥的三角关系已经没有兴趣了。
《无间道》之后,香港的枪战片似乎都已经脱离了庸俗单一的打打杀杀和情情爱爱,开始挖掘深层的人性——这样也好,《兄弟》虽说是黑帮戏,倒也拍出了些以往黑帮戏没有的内涵:一种旧势力的倒掉,总是伴随着伤痛、流血,甚至死亡,一方的牺牲,换来另一方的新生。
不破,则不立。
注意到一个细节,法庭在对苗侨伟进行宣判时,庭外飘扬的是英国国旗。
那么,这种不破不立,难道还有更深的寓意?
总之,《兄弟》值得一看,不管你是不是女同胞。
当年的无线五虎将,除了梁朝伟,另外四个(刘德华、苗乔伟、汤镇业、黄日华)悉数登场,对于一个港片爱好者,这样的阵容应该是不会放过。
不论是影片的选题还是整体的人物架构,都透出这将是一部黑帮片的架势,不过电影看完却是完全失望的感觉,不过这种失望是来自对于电影题材的期望,并非电影本身的表现。
影片重点讲述的是兄弟之间的感情和家族利益至上的一种信念,而这个家族尽管是出身黑社会但却是在向正经生意方面发展。
至于其他的什么下属篡权弑主之类的剧情则实在是太过常见,没有什么看点。
而令人期待的动作场面更是少到可怜,表现上也是返普归真。
其实这种表现兄弟感情的电影很多很多,关于亲生兄弟和非亲兄弟之间的两种感情描述也并不新鲜,只是在现在这种致力于讲述自我和背叛题材故事的年代,这样宣扬传统的故事还是应该得到应有的肯定,尽管影片中也充满了因为金钱的背叛。
尽管是扯出了一堆什么诸如“玄武门之变”宿命的玄虚,但最后的结局还是典型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模式,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看多了确实有些无聊。
影片中有对于命运是否注定的讨论,王志文的死,因为没有逃离属于他的宿命,但这种命运似乎是属于所有的黑道家族的家长,发生在他的身上,并不奇怪。
接下来就是对于他的两个儿子宿命的打破,为了防止所谓宿命中的手足相残,相亲相爱的两兄弟被强行分开,之后的再次重逢也充满了命中注定的“玄武门之变”的味道,然而在最后的处理则是完全的打破了这一宿命,变成了一个兄弟和睦的结局。
影片开始刻意交代了一把椅子的意义,最后这把意义非凡的椅子的下场是在旧货摊上等待买主,这是在讲述这个家族企业的彻底转型,同时也包含了要做正经生意的忠告。
尽管很多人反对这种结尾的处理,但是本人却并不反感,毕竟社会还是进步一些的好。
电影本身是一种娱乐方式,但这不是宣扬叛逆和丑恶的载体,更多的还是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辅助工具。
演员是影片最大的看点,但“五虎”们一张一张的老脸在这里确实是没有什么好看的,尽管为了配合演员将角色的年龄都设定在了三十多岁,但年届半百的老几位实在是难掩岁月的痕迹,除了短暂感动之后也就是剩下了唏嘘。
刘德华的脱线警官塑造相当失败,一张皱纹遍布的老脸硬要让人接受这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物实在是没有说服力可言,想要在戏里过瘾,实在是晚了十几年。
另外就是陈亦迅,尽管唱歌屡有建树,但演技实在是没有太强的表现,比起其他老几位,差了太远。
想看黑帮片枪战片的,不要选择本片;想看当年偶像的,不要犹豫,要么电影院,要么DVD。
Lightwing于2007年11月1日
一对爷们去看了《兄弟》,偌大的放映厅,竟只有这两个人,名这回符了实。
电影中的兄弟,分为两种:手足的兄弟(情)和江湖的兄弟(义)。
影片没有去比较、分析这两种关系,选择是清楚而明确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故事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没什么伏笔、转折之类的东西,基本上一根筋讲下来。
但是片子还不至于难看,反而我看的还有点兴趣,因为这帮演员。
刘德华出境太多,这里也没什么突破,反正他也只是客串(但又看到他标志性的扭屁股走路的姿势,还是感觉有点乏味)。
黄日华真的成鬼了,戴着墨镜,话极少,只是酷一点(想象一下中年人扮酷的场景——把墨镜摘下来!
)。
汤镇业又是坏人,但是坏的不够彻底,所以也没多少出彩的地方(要是让他比他老爸更坏就好了)。
只有苗侨伟,领衔中的领衔,虽然剧本所限,没法把人物演的更加丰满,但小宇宙已经足够强大,凭着这一点,大家也不用管什么陕西农民的照片了,都去电影院吧:华南虎显然没有灭绝!
王志文演的坏人没孙红雷那么恶心,但总觉得斧凿的痕迹太明显了;他的声音真的很赞。
新生代里面,陈奕迅的角色本来是转折最大的,但没有很好的演出来,相比之下,eason还是差了很多(再现鸡毛头)。
黄奕的确很漂亮。
片头的两段电子乐音乐比较喜欢。
看了上面的评论,似乎都是内地版本的,主要有两点让我困惑1.于荣光北大事件。
内地版似乎对这一段还有发挥,但是香港上映版对于此事只有一句话台词交代,并且也是表现林家栋和刘德华兄弟情的八卦段子,所以没有什么不合理,甚至当时在剧院还挺欢乐。
至于黄奕,则完全是为了苗才想起来利用这条线,我觉得这里表现出黄是真爱苗的,因为连这么隐私的事情都不得不利用。
2.结局。
影片一开场确实有刘德华脖子受伤的部分,地上倒下一个人,但是大家不知道是谁。
香港版最后揭开了这个谜底,倒下的正是苗侨伟。
大哥在完成了所有事情之后,不惜以一死来阻止已经杀红了眼的弟弟枪杀警察,堵了枪眼。
最后电影在刘德华所扮演的警察和陈奕迅扮演的弟弟的震撼中收场,并打出字幕(诗经还是啥里面的)。
所以结束的也很合理。
不知道内地版是不是根据要求做出了少许修改,不过我看来这出戏在香港来说算是不错的。
尤其是为了规避这个和谐问题,甚至故意把时间定在了97回归之前(无论里面的警服还是手机什么的都找了老的来用,旗也是英国旗),非常有时代感。
其实,我只要看到当年郭靖给当年的杨康演小弟这么戏剧化的镜头,就已经很high了:)。
电影里几句话说得挺好1、人在做,天在看,你做过什么,是瞒不过天的——谭颂尧(苗侨伟)2、谭信天(王志文)躺在病床上对谭颂尧(苗侨伟)道出了当年把他们兄弟俩分开的真相,并说出了当年道长所算的卦——玄武门之变以及自己只有二十年大运。
尧对父亲说:”人定胜天。
“3、在你身边,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的兄弟。
这部电影有粤语版和国语版两个版本,两种版本除了语言上不同,其结局部分也是不同的,我想这其中表达了不同的意思,有待细细品味。
影片结尾部分,华仔在油麻地果烂搜捕三哥时,仔细观察会注意到有一块黑板上写了一个谜语——”九只白鸽鸟在天飞翔,一只白鸽鸟飞去东边看太阳“,谜底应该是“旭”字说到三哥,这些年来我感到他越发显现出成熟的魅力,比起当年《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不可同日而语,在这部戏中很好的表达了谭颂尧这位江湖大哥的角色。
影片中反复响起的曲子应该是吉他演奏的,有种淡淡的忧伤,但是很喜欢。
片尾曲《兄弟》推荐一听,歌词再好不过了,不需要浮夸,就这样平平淡淡。
这部片子真是没让我失望啊。
苗乔伟真的是很有气势啊,头一次觉得男人到了中年,发福一点也是很有型啊(后来在豆瓣评论里得知,不是发福,是结实,亚洲什么高尔夫记录保持者之类)。
岁月风云里面见他,觉得壮了好可惜,那样的身躯要演年轻的弟弟实在是有点勉强。
但是放在这里正好啊,成功的黑社会集团的老大。
相比之下,华仔身形好单薄啊……小时候看《射雕》,当然喜欢郭靖这个正面角色,虽然有点傻乎乎的。
长大后,每次看《射雕》,都是越来越喜欢杨康,呵呵。
在片头给股东分红的时候,汤镇业老爸不是说了句对尧妈不敬的话么?
苗乔伟拿着酒瓶过去那段戏,真的好有张力啊,镇住了……弟弟舜撞死汤镇业老爸,苗乔伟的眼神啊,我看了几遍都看不透,是在看弟弟呢还是在看仇人?
是在笑呢还是轻哼?
真是太牛啦,华仔相对“清澈”的眼神是演不出来的,也许真的跟苗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多年有关吧。
苗的苦心布局一开始真的让我误解他想除掉弟弟。
比如弟弟不明就里地坐上老爸的椅子,苗看到后那个眼神,让我担心啊。
不过,还好eason聪明啊,知道记车牌,总算听到老哥的心里话,才不至于反目。
刘德说eason从泰国回来就不相信任何人,苗说就是想让弟弟变成这个样子,唉,用心良苦啊。
黄日华好像瘦身很多啊,跟O记根本不能比啊。
为了演个精干的贴身保镖,真是有锻炼啊,而且一贯忠义形象,很喜欢。
他说“我也把eason看成弟弟”那句,真的蛮打动我的。
我一开始一直担心,他知道了父亲的死,会不会报复谭家,还好没有。
开着小三轮跟汽车飚车,真的好有型,让我也为他捏把汗啊。
非常喜欢eason的戏份,比如看到华仔上出租后使劲看使劲看,搞了半天在记车牌号……反正好多地方觉得,这个弟弟好聪明,以后接手兴隆一定不错,呵呵。
eason在里面很出彩的啦,尤其是灵堂那段和从泰国回来以后的戏,都很出彩啊,做足了功课呢。
林家栋也蛮出彩的,比如很不请愿地跟刘汇报查到的黄和于的旧事,边拉百叶窗边嘟囔着“堂堂男人”,说这个干嘛之类的话,转过头来就鲜格格地跟刘头挨头嘀嘀咕咕地八卦,真不是一般的搞笑哈。
还有好几场戏,林都很抢风头啊,好像刘是故意站在一边,让林发挥演技嘛。
刘在eason报案的那段戏拍桌子,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太好的警察,不爽。
另外,他已经很避免露出天王pose等痕迹了,不容易了。
汤镇业真的是很作孽啊,跟他爸在一起,还可以说自己是年轻人。
跟苗在室内对峙的那场戏,真的让人看出对比来,汤的身上几乎已经找不到当年段誉的风采了,悲哀啊。
王志文演得非常好啊,比如在海滩被刺后脸部涨红的表情,还有在医院跟两个儿子说话的戏,反正他现在演什么都好,呵呵。
于荣光就让人晕倒了,北大里面还油头粉面的,现在当警察了就壮了好多。
庄晴有很多人可以演啦,就觉得黄奕跟eason讲苗乔伟是好人坏人那段戏,好像还行。
聚齐昔日无线的五虎将是本片一个最大的卖相,可惜偏偏少了如日中天的梁朝伟,就算陈奕迅再卖力再癫疯,五虎将缺一角的遗憾依然存在。
上一次五虎将齐聚貌似是那部《五虎将决裂》,给我印象很深刻,最后基本死光光,当时因为电视剧的原因,非常喜欢黄日华和刘德华,前者的郭靖深入人心,后者在《猎鹰》中的出色表现也让人过目不忘,当时对苗侨伟和梁朝伟并没有投入很大热情。
然而事事难料,最后梁朝伟终成大气,无数光环笼罩下,其他四虎相形失色,苗侨伟早早脱离娱乐圈是非地也不失一种选择。
此番,刘德华力邀之下,再度复出的他,却刺出他为杨康时都不曾掌握的惊艳一枪!
电影的脉络相对简单,算是比较弱弱的香港黑社会题材电影,了无新意,加上没有什么卧底牌、两性牌、枪战牌、高科牌,实在是挺乏味,所以片子的好坏成败基本都靠演员了,所以说,刘德华应该感谢苗侨伟,如果不是三哥,这片子基本就报废了。
三哥离开很多年,可演技貌似反而突飞猛进,难道说商场更能磨练人的表演才华?
戏里面给三哥的表演空间也是最大的,多个角色身份之间的转换,既要隐忍又要睿智,既事无巨细又掌管全局,三哥把握这个角色是相当出色,眼神气度英风不减,举手投足儒雅依旧,着实难得啊!
反观黄日华,真是老了,或是电视剧演多了,对大屏幕不适应,尽管戏份不多,但是这种忠心冷血的角色其实很出彩的,真是没有演出来,死的也算不上鸿烈,冒死将敌人拖住的戏简直就是被弱化处理了,完全没有张力,既没有面部特写,也没有很好的镜头剪切,死的窝窝囊囊,无法赚取观众同情,更不要说眼泪了,所以非常失败啊。
虽然当年,一部射雕成就了郭靖,但如今,五虎兄弟中,郭靖败给了杨康,惨败!
《兄弟之生死同盟》我奔着苗侨伟看了这部片子,话说他和翁美玲是我生平第一批偶像,他“杨康”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姑娘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喜欢郭靖的,和喜欢杨康的。
而现在,三哥是越来越有味道了。
哈哈,说远了,回到主题。
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论也有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对影片情节和演员演技的评价。
其中不乏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不少无甚价值的观点。
笔者无意对影片的情节和演员演技作评论,因这两者乃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并无太大的评论价值。
《兄弟之生死同盟》表面上是描写兄弟同盟生死同心的内容,但仔细看过之后,发现该片远不止表现了兄弟情义。
笔者着重从本片三位重要人物:尧、舜、鬼身上,揭示本片所表现的三大主题。
王者风尧无疑是全片中众星拱月的灵魂人物。
他接替父亲成为社团大哥,为铲除社团内部的反派势力,和对方斗智斗勇,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弟弟。
在警察的眼中,他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为正义事业所不容;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极为可怕的对手,所以警察们除了对他憎恨之外,更多的应该是畏惧,只因他是真正的强者。
他的性格是复杂的,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究竟是正是邪。
就好像今人看唐太宗李世民一样,他是贞观之治的明君,同时也是策划玄武门之变弑兄篡位的阴谋家。
身居高位、能成大事之人,成府极深,性格复杂乃是一种必然。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社团大佬,从小就看透了社团内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足以让他信任。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必须将自己所有的情感都隐藏在内心深处。
他有着拿破仑式的威严和深邃,眉宇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力量。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包括他身边的女人。
同时,他也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所以,他的生命中只有两个人可以走进,一个是舜,另一个是鬼。
“王位不可落入他姓人之手”这一信条占据着他的意识,并左右着他的人生。
为了这一信条,他对待反派势力冷酷无情,不惜一切代价要铲除之而后快。
同时,为了这一信条,他甘愿奉上生命,像怒放的樱花,用一种极度灿烂和伟大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履行他人生中的最后职责。
他是悲剧的。
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为了让弟弟能够顺利接受自己的衣钵,也为了那生命中的信条,不惜赌上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生命之火全部爆发,燃烧到极致,最终燃尽自己的生命,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弟弟最终成长为一名强者,一位足以接替自己的强者。
可以说,这一人生信条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但正因为悲剧,成就了他的伟大。
父子情舜是尧的弟弟,一位未经世事、天真纯洁的年轻人,“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然而,天真的他性格中却不乏血性。
他坚持原则,不畏强权,对兄弟仗义。
尧正是在舜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由于从小被父亲送到美国,舜的生命中实际上是缺少了父亲的位置的。
虽然回国之后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但毕竟太过短暂。
而早在父亲去世以前,尧就已经成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家中的大小事务显然都由他来承担和解决。
虽然影片中没有提到舜在美国生活的情况,但仍然可以从一些细节里看出来,尧对舜的一切都非常地了解和关心,知道他的学习、工作,甚至知道他的行踪。
而这一切,连他的父亲都无从知晓。
由此可以推测,尧在舜的成长经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长兄为父”,他们名义上是兄弟,实际上尧在舜的生命中已不自觉地扮演了父亲的角色。
因此,舜对尧的感情里,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兄弟之情固然有,但更多的则是一种对长辈、或者说是对父亲的敬畏。
影片中舜在尧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固执、反叛,即是这种感情的真实投影。
一如成长中的男孩,在父亲的权威下总是要表现出一种男孩特有的倔犟和不服。
每每要吃过亏之后才发现父亲的用心良苦,而父亲总是能够在这个时候给予男孩特别的理解和宽容。
在和尧对话的时候,舜就像个聪明、率真、又带点反叛的儿子,对尧总是要出言顶撞一番。
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是从心里面尊敬这位大哥,抑或这是男孩天性中对父亲的一种敬畏。
为了让舜尽快的成长起来,尧设下一个一个的局,最终目的都是让白纸般纯洁的弟弟,懂得世道的凶险和人性的险恶,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学会如何让自己成为强者。
都说父爱像一盏明灯,危难时总是能够给孩子带来希望和方向,尧最终选择燃烧自己的生命,为舜照亮了前程。
影片没有交代未来的舜将会怎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尧的形象会永远像一盏光辉的灯塔,在舜的心中燃亮。
兄弟义鬼是谭家的养子,也是尧和舜生命中真正的兄弟。
影片中他的镜头并不多,但并不妨碍他成为影片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尧来说,鬼不但是他的保镖,更是自己身边唯一能够信赖的人,是可以把生命托付给他的。
他们之间的感情,已超越了主人和保镖的关系,而上升为一种兄弟情义。
为什么尧在最危急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鬼?
因为只有他是可以为自己两肋插刀的兄弟,有他在,自己才可以放心。
对舜来说,尧是父亲,鬼是兄长。
兄长对弟弟总是有一种出于本能的保护,鬼虽然不是舜的亲生哥哥,但他却是舜生命中真正的哥哥,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弟弟。
为了这个弟弟,他甚至和尧发生争执而不让步。
而尧也知道他是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兄长,因此在舜前往泰国的时候暗中把舜托付给他照顾,最后,鬼因保护舜而牺牲。
在鬼为数不多的镜头里,他已经完整的演绎出了一场感人肺腑的兄弟情深。
至于片中其他角色,如警察、律师等,虽然在片中有穿针引线的作用,但对本片的表现主题没有太大影响,相关评论在此略
桥段比较老套,阵容值得看
五虎重聚...缺了伟仔...
光是四虎重聚就值得一看,当然,必须是未阉割版。
马马虎虎
音乐还行
特别烂
如果梁朝伟进来就……
Eason演得好好噢!
挺好看的撒 >< 至少偶没猜到那结局……=_= 比《门徒》好看~陈奕迅的演技真不错 == 香港的警匪片总是看不腻,对苗叔越来越喜欢了 =33=(就是因为那皱纹啊皱纹~~><)
据说也是和谐版-_-|||
给五虎将一颗星。
原本这些演员就是兄弟。香港电影除了警匪能不能玩点别的?
同类型片太多
很久以前在电影院看的。好一般。居然是赵崇基的作品。
苗侨伟,Hmmm...
我不懂他为什么一定要亲手杀人?下面的人呢?
不知道港版会不会更好。
不是蛮好看么
不要再跟我提兄弟,至少这部剧没有权力去拉拢这个热血洋溢的主题。
1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