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网友评论】两季一个案,看完finale之后心情沉重,又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把AMC(http://blogs.amctv.com/the-killing/talk/2012/06/season-2-episode-13-open-thread.php#comments)讨论里让我心水的一条翻出来。
在“most liked comment”里排名第一的是这个:What if Stan is the killer, and it's revealed on Father's Day? 如果Stan就是凶手,然后他们在父亲节揭晓了这个真相?
【2333333【好吧这不是重点排名第二的这位,语言和视角我都很喜欢,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来自JohninMPLS(http://www.amctv.com/users/profile/5388363/johninmpls)What an amazing hour of television. The finale was as good as (and possibly better than) the pilot. There were at least three emotionally devastating scenes. The decision to open the episode with a snapshot of Rosie’s final morning, then close it out with her screaming from the trunk of the submerging car – again, just devastating. 这是多么精彩的一个小时啊。
Finale就像Pilot(导航集)一样精彩(甚至更胜一筹)。
至少有三处让人感情决堤的场景。
以Rosie生前的最后一个早晨作为开场,再以她被关在后备箱尖叫着推入湖里而结束——再说一次,这简直太有破坏性了。
The show spent two seasons casting potential doubt as to what kind of girl Rosie Larsen was. And viewers were caught up in the mystery, the search, the need for justice. And in the finale, they finally humanized the victim, reminding us that this is more than just a crime drama. The finale made us care about Rosie as something more than just a piece of the puzzle. And in the process, it made finding her killer that much more emotional. That final video of Rosie was almost too difficult to watch. 此剧用了两季探讨了潜在的种种疑虑,包括Rosie Larsen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
观众们被悬疑、调查和对正义得到伸张的渴求紧紧攫住。
在Finale里,他们终于正面刻画了受害者,提醒我们这远不止是一个罪案剧。
FInale让我们格外关心Rosie,而不是仅仅把她当做谜团的一角。
在这个过程中,找寻凶手变得更加情感化。
而Rosie最后的录像带简直是难以直视。
And in the end, the three people responsible for Rosie’s death were caught up fighting for something they loved. It took the crime from a simple black-and-white investigation to something much more human and complicated. There was no deep, sinister conspiracy – only complicated people making poor decisions based on emotional responses. And that, somehow, made the conclusion that much better.最终我们发现,应该为Rosie的死亡负责的三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事物而奋斗。
这把罪案从界限分明的黑与白带到了更加人性化和复杂化的境地。
没有深重而罪恶的阴谋,只是一帮复杂的人在感情的激化下做出了不正确的决定。
这从某种角度让结局更意味悠长。
【案情与角色】我几乎忘了S1所有的嫌疑人和种种跌宕的剧情。
去官网的嫌疑人名单里找了一下,赫然发现,除了Linden和Holder,所有配角都榜上有名。
官网也在搞猜测凶手的投票。
对于这样一部悬疑到底的剧,who, why, how对观众而言显得无比重要。
但这并不是编剧的所有想法。
The Killing三条线:1.Linden和Holder的调查(支线有Linden和Jack的纠结,Holder的黑历史);2.Rosie一家的创伤(Larsen线、Mitch寻找自我线和小姨线);3.Richmond竞选(市长线、Jamie线和Gwen线)。
这三条线互相纠缠,时而分开时而离开彼此像是完全无关。
但直到最后一刻我们才发现,后两条线的牵扯程度比想象中深刻的多。
而这个关键点就是Michael Ames,Michael Ames像所有有胆偷腥却没胆和老婆公开抗争的胆小鬼一样,在关键时刻间接促使一个女人去做dirty work。
当然,这点我们最后的最后才知道。
对于快节奏的美剧而言,一个案子破两季显得格外没效率。
但每个人都欲罢不能。
不仅仅在于嫌疑人随时更换、悬念迭起、每条线都充满了疑虑、戏剧冲突和感情纠葛、每个身处案情的人(无论是风暴中心还是看似毫无关系的竞选场所)都格外努力地干着自己的活儿,用角色本身的理想和动力推动着情节发展。
更关键的大概是在其他的剧集里被轻描淡写或是一带而过的感情线。
The Killing是我印象中第一部如此深刻、全方位细致描写受害者家属的剧集。
从Pilot中段女儿失踪后的焦急,到发现尸体后的崩溃,以及接受死亡后全家的死寂和混乱,直到最后真凶揭晓时无比复杂的心境,Larsen一家极端现实地演绎出了一个悲剧家庭艰难地重新开始的过程,让观者感同身受,陷入其中和他们一同经历着大起大落。
我现在还记得,看S1的时候,演员脸上的悲痛让我心里堵得慌,我还一边抹泪一边想着万一哪天我XX了,我父母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家庭成员面对悲剧的态度完全不同。
Mitch从一开始就显得很脆弱,S2甚至丢下儿子“寻找自我”,这和她一贯的逃避态度挺契合。
Larsen则差点走上了弯路,在走出阴影的过程中,不得不回顾黑历史,从开始的暴虐到后来逐渐忏悔过往的错误,并且在收拾了心情后作出了正确的决定(没有听Janek的话去杀人)。
这个角色的转变是我最喜欢的,我看到了一个情深意重又特别现实的角色,也很高兴看到他走出了丧失爱女的悲痛。
另一条重要的感情线就是Linden中心。
除了查案,她的戏份就是带着儿子四处奔波,母子俩的关系奇怪又引人入胜。
她对儿子的保护欲显然很强,但最终居然让案件占了上风——这就是女侦探的风采啊!
也许此剧可以改名为“单身母亲的心酸泪”。
女主在塑造独立坚强的女性角色方面做的相当出色,经受着警界、政治界的压力,另外还有前夫、未婚夫的压力,以及对母亲理解不能的儿子,昔日的残余案件至今还困扰着她的生活,让她所有时候都神经过敏。
她唯一拥有的就是敏锐的头脑和强大的心脏,后期还加上了她最终托付信任的partner。
Linden的低谷无疑是S2后半段被剥夺警徽、儿子远离、自己被强制治疗的时候。
而Holder的低谷来的早一点,也伴随着S1结尾悬念的揭晓。
承认吧,看到这个硬汉在Linden门外拼命捶门的时候泥们难道木有心痛?
看到他在印第安居留地被抖S女酋长揍成重伤的时候泥们木有掉泪?
窝才不信!
【Rosie】第一季的海报就是这个姑娘,在最后一集之前我们都没什么机会看到她的正脸。
她像个幽灵一样出现在剧集的各个角落,但观众也只能通过有限的碎片抓住她的特质。
这个很受欢迎的妹子表面上和大家关系都很好,背着粉色的书包,梦想追蝴蝶,喜好摄影,很文青地跑到阳台上俯瞰整个城市。
她和家人看上去很和睦,但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她的困惑。
她知道的比家人想让她知道的多的多,随着剧集的进展,她生前的每一个秘密都在被逐步揭开,案情也因此跌宕起伏。
当S1看到她浓妆艳抹出入赌场,看到她和那个X交易网站挂上钩时,你是一番唏嘘还是觉得另有隐情吗?
谋杀的魅力就在于让每一个线索都看上去如此正确,如此直指案件核心。
Rosie的每一个关键特质的揭露似乎都预示着真相要浮出水面,比如她的穆斯林老师,比如她的富二代伪男友,比如和她关系微妙的真男友,她知道父亲的黑历史,也知道母亲的小秘密,她最后也死于“知道得太多”。
剧集的信息量很大,编剧也巧妙地让每一个关键点成为下一条线索的指南,尽管不是直接指向谜底,却在逻辑和条理上清晰,足够让主角们找到下面的方向。
这个看似错综复杂而且牵扯过广的案件并不是一朝揭晓谜底。
前后将近一个月,对于我们来说是两年,但其中几乎没有冗余信息,没有那些垫脚石般的线索,Linden和Holder就不会逐步接近核心。
全剧的所有关系人几乎都被列为了嫌疑人,一个个排查下来有了点推理小说里多重逆转的感觉。
每隔两三集抖个包袱本来就是惯用技,谋杀这部悬疑剧显然也把这招用得淋漓尽致,这样才能时刻吊住观众的胃口。
这个纠缠我们两年的幽灵终于在Finale里有了自己的主视角。
她像往常一样逗两个弟弟玩,她的母亲没有在看她,父亲也在忙着接电话。
她参加了舞会,和好朋友换了衣服,去了穆斯林老师家,然后男友送她去了赌场10楼,背着准备好的行装,想在看蝴蝶之前最后俯瞰一下城市灯光,她也许想了想自己身世,还憧憬了一下即将到来的旅行,她的第一次离家。
与此同时,父母和弟弟正在野营,小姨正在私奔的路上,Gwen以为爱人正睡在自己身边,殊不知Darren已经跳下了大桥,而在海滨的另一边,和Rosie一墙之隔,某些政治势力正在密谋。
【本格?
社会?
冷硬?
】从凶手这方面,此剧更接近本格——永远都是身边的“恶魔”犯下的罪行。
不过如果说有什么诡计,时刻表诡计勉强算的上?
可是从案件波及的关系人和涉及的领域来看,这显然是社会派。
无论什么案件,一旦和政治扯上关联,立刻就披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本剧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市长竞选”这条线和Larsen谋杀案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一开始是那辆竞选车,后来变成了被害者和竞选班底之间牵连着的结点,比如Rosie的伪男友及其父亲Ames,Rosie所工作的赌场位于印第安居留地,而其掌控者恰好是竞选双方拼命争取的赞助。
海滨地区的开发似乎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过多与政治和经济的牵连让人想起了龙纹身的丫头。
但是政治方面的致命一击却让剧集带给人更酸涩的感觉。
没有丫头那样的“救世主”,只有两个在多重势力间周旋受挫的警察,和一个看似清白的市长竞选人,然而讽刺的是,他的班底并没有贯彻他的“光明作风”。
Darren口口声声说要用绝对正义的方式赢得竞选,可当他成为了市长,却和“坏人们”坐在了一起,无疑是狠狠地在一直坚信他的Gwen脸上扇了一巴掌。
The White Kinght Falls.如果Jamie还活着,也许会觉得Darren终于开窍了。
我们一直以为Larsen案的凶手是个残忍的变态,他的谋杀欲望如此之强烈,以至于能在树林里追受害者长达一夜,凶残地把她打到半死,然后毫无怜悯地推她下湖。
两年了我们都在寻思,这个人邪恶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我们也在暗自想象,抓到坏人的那一刻,一定会舒一口气吧。
现在我们知道了,压根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人。
就算是如此残忍的行为,其背后的动机也让人唏嘘。
而且这个动机很简单,只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的菜鸟不想让受害者透露出消息,而受害者也很不聪明地大声尖叫(说实话我不明白她干嘛叫成那样)。
如果其中的一方冷静一点,悲剧都不会发生。
这只是两个脑子同时短路的人撞到了一起,谁都不知道怎样正确处理。
但当小姨出现在湖边时,这悲剧多了点宿命的味道。
这可怜的女人在家里备受指责,生活中唯一的希望就是跟着Ames走人。
这大概是作为小三最渴望的事情了。
她也曾经年轻,和Rosie一样充满幻想,可湖边的Terry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幸福即将飞走。
我相信换个情境她才不会去推车,然而那时那刻她正在和情人私奔的路上,实在无法容忍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更不能容忍计划的泡汤。
她是动手的人,却完全不知道受害者是她的亲人。
所以,当Rosie的死讯传来时,她不崩溃才怪。
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个傻女人仍然对Ames抱着幻想,带着愧疚继续留在Larsen家带孩子,她从头到尾都知道,那个坏人就是她自己。
于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对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
但是查案的过程又像极了冷硬派的风格。
无论是多雨的西雅图、不受欢迎的男女主角、Linden和儿子相互扶持又对彼此无奈的纠结的感情、Linden糟糕的感情线、Linden遭受过的精神创伤、Holder的黑历史、街头黑帮的介入——简直是具备了冷硬派的一切元素,没错,他们还吸烟,他们还挨揍,他们与上司的关系永远都不会好。
冷硬派的一大特点就是罗里吧嗦,但是绝对是“每一句都是哲理”、“每一秒都文青”、“每个片段都让你膝盖中箭”,如果你把自己代入情境,很容易受感染。
这就是为什么马修斯卡德和菲利普马洛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冷硬派的侦探都是一群上流严重的“loser”,顽固又讨厌,看上去不知道如何妥协。
然而正是这种硬汉才最让人心软。
编剧也相当聪明地引入了大断虐心剧情。
Linden和Holder轮着来,不让他们闲着。
从类型角度来说,谋杀应该算很好地融合了时下犯罪小说的三种元素,所以每个人都能从其中找到快感。
本格粉不会吼“凶手从哪儿冒出来的?!
”,社会派不会嗤之以鼻道“没有深度”,冷硬派也不会质疑其没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此文还没写完,今天太累了)
(个人观影记录 前後順序混乱 数字不是集数)1兒童保護部門的人過來說要帶走linden的兒子jack,因為linden沒能好好照看小孩,這時候jack說我想去衛生間。
但其實他們一住進來的時候linden就跟jack說過如果有火災或搶劫,你可以從衛生間的窗戶逃走。
jack去了衛生間之後linden就說我要接個電話,然後兩個人在樓下停車場會和,逃走了。
後來linden還是不得不送走jack,boarding前linden扶著他肩膀說,you're strong, you can do this. 感覺更像是在對自己說的話。
jack走后,holder不造從哪裡冒出來,陪著linden站在玻璃前默默看著飛機,想摟又不敢摟。
2有一晚holder估計是癮犯了……?
跑去linden家猛敲門,還用頭撞門,但linden只是叫jack別出聲,然後扣上門上的保險鏈,拿著槍靜靜聽著門外動靜,直到holder離開TAT3linden和holder兩個勇闖保護區,結果linden被警告之後就被放了,holder則被抓住毒打在醫院時holder的姐姐來看他了,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showing up> <(姐姐的小孩長得好可愛啊!!!!
)holder出院后跟linden說,we're good, you're still my bff. > <4linden和jack在holder家暫住了一晚,早上holder穿著圍裙跟他們做早餐!!!
萌!!!
5terry指著姐姐mitch說,在這個家最需要你的時候,you walked out. you walked out. (媽的看到這裡真是想哭哭不出來!!!
)6原來rosie只是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最後一晚她是去跟這個城市道別了,只是想遠遠地看著所有燈火然後記住這一幕。
7jamie問gwen關於richmond的個人習慣,比如早上起床一般是幾點,什麼姿勢。
gwen說,每次醒來都發現他總是背對著我睡……然後gwen就哽咽了。
8richmond當選市長后,在電話里跟gwen說,我要move on了。
估計我跟gwen都以為他要求婚了,沒想到後來他開會時輕輕把玻璃門一帶,把gwen隔在了會議室外。
真是literally拒之門外了。
9gwen上高中前的那個暑假,事實的真相至今沒明白。
按理說一個父親怎麼能容忍這種事。。。
﹣﹣﹣﹣好想去seatlle看看!!!
jack karouac筆下那個Logging town with mountains... > <
结局我的确没有想到,最后一集给了每个人一个交待,所有的细节都表现在那里,Mitch是原谅了Terry的,Richmond终于跟随了自己冷漠的心,Linden解放了自己,一句一句I didn't know,It's randomness. 谋杀不只是说人,也谋杀掉了所有人的心。
-A film by Rosie LarssonI know the world is vastI know I want to see it allJust like you wanted to momI don't know where am I goingBut I'll let you know when I get there.and I know Tommy and Denny, Mom and Dad, I love you!-We got the bad guy.-Yeah? Who's that?
我常觉得只有不明真相才是抹不去的心病,但谋杀季终颠覆了我这种看法。
原来知道真相未必就容易释怀。
真相里roise并非叛逆戾气抛弃家人的小太妹,她是个好孩子,向往远方,心系家人。
这使她的死变得更可惜。
但知道了真相才能“MOVE ON”。
知道了真相的雌雄干探,放下了心里的石头吗?
可为何林顿还一脸失落的说,有坏人吗?
护主心切的杰米一心想帮达伦赢得竞选,为此打伤倒霉的女孩,而不明真相的泰丽迫切的想要求个归宿,鬼使神差的把侄女活活淹死。
他们不是丧心病狂的纯粹坏人,而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时,做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但也正因为此,真相大白之际,将凶手绳之以法来的没那么大快人心。
好像片中悔恨不已眼泪横流的泰丽不停的说,I did’t know,而虚弱的抱着杀了自己女儿的妹妹,米奇并没有像触电一样推开这个其实也很可怜的女人。
但了解并接受了真相的人们,随之而来的,是改变。
杰米一席话使达伦得知了自己的真相,他知道了那个缅怀丧妻而坚持不续弦,凡事讲究公道,正直而又专情的完美政治家形象只是自欺欺人的装逼,是他潜意识里为赢得别人叫好的砝码。
达伦彻底丢掉了过去高尚的自己,坦然黑化,让窗外一直死心塌地追随的格温倒吸一口凉气,才发现忙活半天掏心掏肺后,自己捧起的只是又一个权欲熏心的政客。
坐上市长交椅的人,不存在曲高和寡的高尚。
达伦也一样。
尽管他手不沾血,他的团队在背后为他做肮脏的事,因为肮脏的政治里没有道义可讲。
政治不是为正派人准备的布道场。
拍了两季的一个谋杀案,寻找真凶越往后越成为叙述人物各种心理变化的背景,还记得霍德拼命敲林顿房门想澄清误会,最后颓然坐在地上,不修边幅的嘻哈爷们表情痛彻心扉,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感一击即碎。
因为怀疑才是人的本能。
而无法面对女儿惨死,怀疑丈夫还干旧勾当的母亲一走了之,去旅馆和陌生男人一夜情,对陌生女孩嘘寒问暖寄托情感。
因为逃避显得那么容易,受欺骗的感觉最能把人击倒。
而林顿牺牲了儿子的监护权、唾手可得的婚姻也泡了汤,像强迫症一样没日没夜的追查凶手,搭进去自己的幸福究竟是自私还是伟大?
最后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达伦投靠肮脏政客阵营,坚持了几十年的清白至上价值观竟然不堪一击,权力还真是把“好人”啃的连骨头也不剩。
最让人泪奔的是家庭电影里rosie笑的灿烂,拉森一家人在画面前看到女儿举起牌子说I LOVE YOU,就此情感上的罅隙瞬间被治愈,女儿不曾因过去憎恨父母,父母欣慰起码活着时她幸福。
沙发上看的投入的一家人要如何继续生活。
因为忘记至亲如同情感上的背叛,但永远缅怀的人还能走出西雅图的阴雨天气吗?
这个剧刚看完的时候,其实有种莫大的解脱感。
貌似简单的一个谋杀案,竟然整整拍了两季。
中间多次徘徊在要不要继续看下去的纠结中,习惯了像犯罪心理那样一两集搞定一个案子,对这样漫长过程的煎熬实在感到心力憔悴。
以至于完全不想去碰第三季,怕开了这个头,又重蹈窘境。
然而在看过一阵之后,却仍然常常想起它。
于是现在,我到了这里。
每个人都牵扯其中。
就像是一个横七竖八布满摇摆球的矩阵,不知道哪个点上的一个球被轻轻举起再松开,引力使它下坠,牵引的绳子使它划出一个弧度并撞击到它前面的球体。
力在球与球之间传递,哪怕看起来纹丝不动的球,也在中间起着作用。
最终,被无意间摆在矩阵边缘的那个玻璃瓶被击中,在「砰!
」的一声中,这个故事开始了。
从一地碎片进入,以捕获最后弹起的那个球而结束。
然而究竟是谁在最初放下第一个球,却永远无从得知——也许是命运吧。
即便不动声色,我们仍能看到力的痕迹。
以一个帝王蝴蝶的故事存在,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存在,以无法摆脱的血缘存在,以流连于金盏中的爱情存在,以忠诚表皮下的欲念存在,以梦想、以渴望、以贪婪、以权力、以懊悔、以冲动、以你曾感知过的一切存在。
残忍的是,每一个人都曾以为自己站在了矩阵之外,距离他们所追求的幸福仅一步之遥,甚至已置身其中,但在这些力的牵引下最后都如同玻璃瓶一样,被刹那间粉碎。
更加残忍的是,他们的生活还要在一地碎片上继续,只是幸运的我们不用再目睹了。
当那些热门案件,在网上一片「 必然如此」、「肯定是这样」、「那人就是凶手」的喧嚣中一波散去一波又来的时候,上帝只能笑笑,别逗了你们这些球,还自以为抓住了命运的尾巴。
剧里的人们同样,一次又一次,拳打脚踢、开枪射杀、或是铺天盖地的用舆论去宣扬自己抓住尾巴时,却最终在别人手里举着的镜子中看见自己身后那根躲藏的尾巴。
柯南君一直义正言辞地告诉我们,「真相只有一个!
」。
是的,真相是只有一个,可这个被称为真相的球被包裹在那个无穷尽的施力矩阵中,不知从何时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冲向高点。
我们只能祈求自己不是那个玻璃瓶,也不是那颗最后的球,就在默默的静止中,让一切慢慢流走吧,这样也许会感觉好一点——会吗?
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如果我是高于真相所在维度的生物就好了,这样,也许就可以确认,是那次放学跨出校门时先迈了左腿这个动作,让我最终在这么多年后能遇见你。
诶怎么最后拐这儿来了。
其实我就想说,球们,悠着点玩,悠着点生活,悠着点思考。
共勉!
P.S. 我一直在想,要不是为了写这篇东西,也许我的ipad就不会丢了。。。
——又是一个真相之外的故事——所以以上,只是尽可能的复原,却再也没有当时写的时候的情绪了。
这是一部应该获奖的"长电影"!
难得的一部有深度的好电视剧!
有些人觉得剧情拖沓,对不起我真的觉得你可能只适合看快餐剧。
事实上每一个情节都是丝丝相扣的,编剧和导演不是简单的描述破案,同时挖掘了人性的复杂,受害家庭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挣扎。
如同真实案件白银案里,有对夫妻重新生了一个孩子,那个孩子从不知道自己有过一个姐姐,这个秘密就是因为父母太痛苦而不愿面对或提及。
两位侦探有着各自的问题和烦恼,但他们同有对刑侦工作的认真,执着和对权势的无畏,即便女主角不漂亮即便男主角曾经走弯路,我依然觉得他们魅力四射,你一定会喜欢他们!
拖了很久的影评。
标题的这句话是法国作家雨果所说,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谋杀这部电视剧再好不过了。
这部电视剧和我一直在看的犯罪心理这种基本一集一个连环杀手不同,它花了整整两季来讲述一件凶杀案,仅仅是一个地方警局的案子,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被杀,可是一个人的人生,又能牵扯到多少人的人生?
一个女孩的被杀,可以牵扯到她的家庭,伤心欲绝的父母,少不更事的弟弟们,一个家庭被迫面对这残忍的杀戮,家庭的秘密就这样被扯开。
曾是黑道的养父,无力承受的母亲,还是儿童的弟弟,每个家庭成员都以不同的方式应对着这个女孩的离去。
曾是黑道的养父爱她如生命,在崩溃的母亲的唆使下,将嫌犯打成重伤,面对牢狱之灾。
脆弱的母亲,无法承受,选择了逃离。
年幼的弟弟们在电视上听闻姐姐被杀的惨状,稍年长的开始变得暴力,残害动物,又因关于姐姐传言,在学校被欺凌。
较年幼的弟弟,问去天堂的姐姐什么时候回来,被哥哥大吼说姐姐死了,开始懂得死亡,开始在没有父母的照顾下,独自去商店,穿过混混聚集的街道。
曾经父亲设想过的美好未来,想给她一个带院子的家,却再也没能实现。
而从这个家庭的成员中又牵扯出不同的人的人生。
一个女孩的被杀,还可以牵涉到办案的警官,一个冷漠老道的女警,原定要辞职去结婚,却在离职前遇到这个案子,最终因为案子而和未婚夫分手。
另一个曾是卧底的男警官新人。
两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挣扎,女主一直在逃避亲密关系,不停漂泊,沉浸在案子里,男主则一直在解决吸毒问题,被过去的生活缠绕。
一个女孩的被杀还可以牵涉到不同人的利益,议员的选举,印第安人的赌场,想带小三出走的生意人,黑帮,色情网站,还牵涉到种族歧视问题,一个男孩的复仇。
一个女孩的被杀更牵涉到她的人生,她的人生戛然而止,她曾对着毕业典礼的镜头说她想去看更大的世界,她曾暗中阻止了她养父被杀,她曾无意中得知身世,她曾拜访过她那爱自由的生父,她曾被一个男孩爱过,她曾想要追逐母亲的足迹,她曾想去看她小姨和她说过的帝王蝶,她曾偷偷和家人告别。
她那天去到顶楼,是想和这座城市告别,想去追逐更大的世界,可最终也因这而死在了这座城市。
我曾对街边的人,曾看着新闻,看着犯罪心理的案子,设想这些人他们的人生会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挣扎,这部电视剧就给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
西雅图阴冷的雨季,暗沉的色调,一个冷静的女警,一个点了幽默技能的警察小哥,一个从开头就提出的问题,吸引着观众不断与男女主一样浸溺其中。
最后附上被害者最后视频里的那段话:我知道 世界很大 可我还是想自由飞翔就像当年的你一样 妈妈我不知道飞到哪里才是终点但风筝无论飞往何处 线总在你们手中我知道汤米 丹尼妈妈 爸爸我爱你们
PS:这部电视剧十分致郁,看完后好久走不出来,第三季末尾感觉男女主人设有点崩 ,不过议员一出现就正常了233333
首先对第一季的吐槽表示抱歉。
所有的吐槽在第二季得到了解答。
虽然还是想吐槽米奇大妈的自私,但是,谁不是呢。
结局铺垫吉米杀人的时候,我是拒绝的,两季把里奇曼设置的太完美了,正直,爱妻,几乎没有负面信息。
所以好像他落选的话这部剧就有点三观不正了感觉。
然鹅,真相一步步铺开,上帝视角的我开始同情吉米,腹黑的想一想,里奇曼未必毫不知情。
所有的正义光鲜都是里奇曼的,所有阴暗面都是吉米在做,而里奇曼又通过自己“正直的人设”不断催眠吉米,让他毫无抵抗力的为他做任何事。
结尾吉米坦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偏执的让人同情又可恶。
当他指出里奇曼“背着格温招妓”“为了享受闪光灯让莉莉自己开车回去”这两件事的时候,也许就是暗示里奇曼并不单纯的第一步。
后来警察说枪里没子弹,然鹅,枪是里奇曼的枪,可是在吉米拿枪到举枪之间,他都没有提醒过警察。
事后,在我以为他会因为吉米的事退选(可能我太天真)。
毕竟吉米是为了他的当选做的错事。
可是他,却在写声明“我不能让吉米的事为我抹黑”他是这样说的。
再到最后的和赌场老鸨,有钱妻管严的开会,不得不联想到他的“是时候向前看”是因为吉米不在了,他要主动出击了。
后来的后来,所有真相都随着吉米的死亡终结,新任市长担保出了两个帮凶,为他下一次选举保驾护航。
然后再说三个凶手,最心疼的是泰瑞,可悲可怜又可恶,仅仅是想要幸福的女人。
真相太残忍。
编得太离谱了。
最不能忍受的是高中学生经常三更半夜去赌场做服务员没人知道纯洁滴赚取大额存款只能从小费里来了;先前学校地下室里的那么多血都是小朋友不小心流的鼻血……太多地方故意误导观众,为了情节曲折让每一阵营的主要角色互相之间都有独立秘密的多层联系然后搞出无数巧合拍成长片设置悬念伪装成一个巨大的阴谋论。
结尾亮了算hold住了吧不然太坑爹了。
真相即将揭开,可经过编剧折腾了一年多之后,现在的你是否对凶手是谁还像当初那么期待?
调皮的网友将第二季的剧名翻译成“两季破一案”除了无奈的调侃之外,更多的还是证明着这部剧集的精彩程度,不然谁还有耐心等下去看下去?
而且还给出第二季比第一季更高的分数?
据传,延续了一年的杀人案即将在第二季的第五或者第六集也就是本周和下周揭晓谜底,但此刻至少对于我来说,对于剧中人物的命运和案件对人物影响的关心远远多过了对凶手的关心。
是的,在我们和剧中人共同经历了这无数的真真假假纷繁复杂之后,除了需要缅怀的死者外,谁有能拍着胸脯说我们都还是曾经的那个自己?
七八年前刚开始看美剧时,在因其题材广泛而大呼过瘾的同时,唯一让我有些遗憾的是,对于美剧中的破案剧始终提不起兴趣,总觉得这种快餐式速战速决的演绎方式缺少了很多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性的刻画,剧情的转折通常突然或者急转直下,相比之下我甚至更喜欢看《包青天》。
直到几年前开始看《Dexter》才第一次找到了对破案剧的热爱,而直到去年《谋杀》的诞生让我喜极而泣,美剧侦探剧也可以不肥皂不快餐。
如果你习惯了CSI、夏威夷等无线台的罪案剧,如果你观看罪案剧唯一的乐趣就是猜凶手知真相,那么我奉劝你还是不要轻易趟《谋杀》这趟浑水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各的乐趣,挺好。
《谋杀》据说是AMC根据丹麦的一部电视剧改编而又重新呈现到屏幕上的,如果说非要在美国找一个城市能拥有北欧那种阴冷湿潮的气质,那么西雅图实在是不二的选择。
不过和《无耻之徒》一样,虽然品质过硬,但由于本身是改编剧集,恐怕想要在艾美奖中拿到最佳剧情剧提名还是相当困难的,但剧中的两位女演员则分别在去年拿到了女主和女配的两个提名,随着影响力的扩大,今年艾美奖应当还能顺利拿到提名。
进入第二季之后,其实节奏已经比第一季有所加快,可能编剧和电视台也承受着观众的气愤和收视率下降的双重压力决心本来在第二季末揭晓的答案提前,但不管怎样,并不影响剧集的品质。
除了摄影保持了原有清冽的特色,演员们在第二季中情感不再像第一季中隐忍和内敛,开始看到更多的宣泄和爆发。
(每个人都被逼疯了)。
从每一次以为找到突破口,再到每一次的失望,再到看到更大的悬疑,女主角莎拉其实承受着最大的压力,毕竟她是剧集唯一一个从始到终都保持正面的角色。
而剧情的发展涉及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考量。
在这个小女孩被杀案中,前后出现了多个嫌疑人,当他们被列为嫌疑人时,除了警察之外,他们身边最为亲近的人,那些自以为对他们百分百了解的人又是否给过他们百分百的支持?
换句话说,当你以为你很了解一个人时,你是否真的了解和信任他?
经历了一系列的真真假假的心理斗争,证据的确立和推翻,他是否还是你心中的那个他?
到头来你会发现,你根本不了解也不信任那个人,而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你根本也不了解也不信任你自己。
截止到真相大白之前,剧中有一段关系并非重点但值得仔细品味,那就是议员Darren和他的竞选助手Jimmy。
Darren对Jimmy的信任和Jimmy对Darren的了解让这段关系变得非同寻常。
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政治圈里,想要百分百信任一个人谈何容易,但Darren信任Jimmy,这种信任无论他是否感觉的到,但仍然源于Jimmy对他的爱和他对这份爱的了解,我这里的爱绝非腐女心中的爱(不过也没有确凿证据表明Jimmy对Darren没有断背之爱)。
试想一下,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之下仍然不离不弃坚持到底,除了爱还有什么可以解释。
Jimmy曾经对Darren做过一次非常好的诠释:“He is a complete man”,从这句话来看Jimmy对Darren的了解已经超越了同事。
其实我们也应该遇到过这样的事,一时的忠诚源于利益,而一世的忠诚一定是源于崇拜。
如果你想要百分百的支持一个人毫无怨言不离不弃的为他做事,除了爱和崇拜没有其他可以解释。
同样你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百分百放心和信任的人,那么一定要找到一个崇拜和爱自己的人。
但度要把握好,如果想要太多只能酿成悲剧,就像Gwen与Darren的关系。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和同样被这部剧折磨了一年多但依然不离不弃的朋友一起分享一下观影的感受,真相很重要,但真相背后的东西才是这部剧带给我们最多的,我一直在说虽说叫the killing,但事实上讲的却是after the killing,谋杀之后,这个世界究竟改变了多少?
接着走进西雅图冰冷的雨天,我有点迫不及待。
真相好失望哇!!
一个案子来来回回找了2季才找到凶手,没这个耐心,弃
终于追完了两季,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无聊
比第一季好多了,特别是最后几集 剧情相当曲折精彩
作孽歐
第一季评分就莫名高 没想到第二季分数更扯 看的生气 没有任何推理逻辑 就是莫名其妙破案了 而且凶手 不是早就应该猜到了吗 总共就那几个人 最后去抓凶手尤其她大姨 既然后来知道了是自己侄女 为啥不告诉警察 还要和那男的在一起 脑子有病吧
终于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没有逆转了 就这样了...对于这种压抑两季藏着掖着捂着最终娓娓道来的结局....说不出来什么...就这样.....
节奏缓慢的美剧,2季才破了一个案子,翻拍自丹麦的小说,非常有北欧范儿。BTW,Linden可能是最难看的女主角之一,但是她的忧郁的气质眼神在这部色彩灰暗的片子中非常适合。
现在的人都被CSI CM这种片子惯坏了 难道罪案片就只为看凶手吗?
最后3集很精彩,前面10集有点扯,而且太拖沓。
弃,太拖沓了,受不了了。
Rosie的短片加2星
如果有下一季我不会再跟下去了!!里面没有一个人物是我喜欢的 特别是上司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怎么可以不偏袒下属呢 看不下去了 幸好最好知道凶手是谁!!!
原来是他!和她!
最后的第一结局让我完全没猜出而第二结局又让我震惊,果然人生最不幸的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单看Discovery Park, Lake Washington, Lake Union, Mercer Island, Puget Sound, Ballard, Everett, Space Needle这些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已然是我一年来看的最好的电视剧了。
让它停留在第2季吧
哎~~案子破了两季 终于找到凶手了
“我们抓到坏人了。”“是吗?那是谁呢?”【此剧绝对是可以再重温的好剧!】
亲情、爱情、友情……基情,26天改变了多少人生。不管有没有第三季,linden,别忘了西雅图雨中的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