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马
Zama,流亡将军沙马(港),萨玛的漫长等待(台)
导演:卢奎西亚·马特尔
主演:丹尼尔·希梅内斯·卡乔,洛拉·杜埃尼亚斯,马修斯·纳克加勒,胡安·米努欣,马丽雅娜·努涅斯,豪尔赫·罗曼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西班牙,法国,荷兰,美国,巴西,墨西哥,葡萄牙,黎巴嫩,瑞士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简介:扎马,一个出生于南美的西班牙军官,等待一封国王授予他更好的位置的调令。他的处境很微妙。为此,他被迫顺从地接受每项任务。当然,国王的命令从未到来。当发现等待是徒劳的时候,他决定参加一个危险的任务,以期让国王听到他的事。然而,当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他发现他唯一的愿望是活着。详细 >
【8】反殖民,反制度,也反殖民的殖民。局部力量与影像的摄人心魄心惊肉跳。倾注所有在扎马身上,他的身份,地位,面貌的转换。掌权的时候被榨干所有阶级主义的价值,阶下囚的时候被野蛮主义抽剥的一丝不剩。通过他的眼去看野蛮与更野蛮的冲突。整个影片的节奏如同一潭死水,等待结尾的平地惊雷,然后继续销声匿迹。这种张力与和谐的营造,想起了《第一头牛》的宁静温柔,而这里只有狰狞和看不见的脏。
个体的努力无法与黑暗社会作斗争换取美好生活?
片尾吉他音乐可以听听
仿佛找到了当年看《百年孤独》的感觉,困……能感觉影片在表达着什么,但是就是集中不起来精神,长的都差不多的面孔和《百年孤独》里的人名一样,令人睡眠良好
深陷于帝国官僚等级制度的泥潭的扎马,和被愤怒的原住民折磨的扎马,仿佛是存在于平行时空中的两个不同个体,这也导向两种殖民统治的命运:从内部腐烂,或是从外部击溃。
其实把自己跟电影规则隔离开来很简单,我知道马特尔用的那几招。试想一个70分水平的学生故意反着来考个20分,就能证明TA有90分的水平了吗?想写长评骂一骂了,这要是电影的未来可就完了呀!
言语无法形容的伟大。一个人,困在时间和等待的夹缝中,即使摇动记忆也唤不回磨蚀殆尽的热望,层叠反复的曲调越弹只越悲伤,长夜总要燃尽,倒不如松开手中流沙,容自己再梦一场。201806SIFF重看。20190504重看x3 其实zama周围的一切对他都是敌意的,他被四面紧逼的高墙死死压住再也不能喘息,无论屈服与不屈服都是徒劳,言语的功能全面断裂,到最后他甚至不再知道自己在战斗什么,这样极端的downward spiral或许难以相信,但有人真的就是如此不幸。
看不懂-专注度下降-更看不懂。需要重看
音乐不错
可视为《百年孤独》前传,拓荒新世界,梦想荣华富贵的个体扎马们就像被水排斥的鱼,被遗忘在大历史缝隙的原地里,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哥伦比亚或阿根廷的祖先,游离在美洲上空眺望永不可返回的欧洲故土。身份的质疑源于两不靠边的身处——存在与虚无、原住民和殖民者、记忆与遗忘。魔幻现实主义源于对命运所开玩笑的反击,自此注入拉美人的血液,Antonio di Benedetto与世隔绝,自我流放的孤苦被导演用镜头语言展现无遗,技术上也有匠心独运之处,大量近景的凝视,远景的眺望反衬出对回家的渴望,最终还是被卡在大河入海处。OST真像王家卫喜好那种。
扎马就是一尾被水拒绝的鱼,用顺从、哑忍去抵御恶劣规则的加持,但无穷无尽的滋扰与挑衅总想把他推搡到世界边缘。信函永远无望,等待成为一种惯性,被圈不定的幻影反复折煞后,那茫然的焦虑把人都给愁老了。这殖民地上,殖民者反被“殖民”的讽刺,比蜂蛛咬过的皮肤还要肿胀。#岛展#
中途睡得蛮香的,醒着的部分还不错吧…
如果连故事都说不清,那我只能给1星。
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看完的
鸟啾虫吟马嘶的躁鸣里昏聩游离 在上帝弃掷官僚固封的世界尽头动弹不得 白印混血二代的身份让不可辩驳的领主权位成了可笑的诅咒 欲望的悬吊更加速了生命与尊严的衰竭 岸边的鱼决心长脚走回故地 殖民地风情画的命途却残忍得真切 马的回眸里又是否有哀怜 是一场缓慢死亡与解脱重生的魔幻影记丨影像风格太突出了,太喜欢丨丰茂水草间红色族人的围猎想起柬埔寨三重水围的遗址记忆 依然是静默
#阿根廷电影周# 忧郁的热带疾病下自我的世界被抽离,历史裹挟而来的高墙步步紧逼,屈服与不屈服皆是徒劳,言语叙事的功能断裂且被剥夺,涸辙之鲋在碧绿的沼泽里奄奄一息的等待死去。
从第一秒开始疲倦和无力就蔓延整部影片,无法望清任何事,未来对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都是如此充满危机、疑虑与绝望,谁都是挣扎在历史里被推着走。构图真是厉害,但影片看着也真是令观众疲累。
紧致景别下的构图更走向古典绘画式的静止与工整,人物被框在其中显得愈加逼仄。声音的运用也在加强主角的心理感受,带来更重的诡异气息。
“有机-影像”随着时间推移,使影像不停的变质 / 如何通过控制“全知pov”来控制观众 / 又如何将这种“控制”的感知与“影像本体控制”有机结合。是大经验!
睡了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