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看话剧,排话剧的人来说,赖声川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第一次接触舞台剧就是暗恋桃花源。
到大学时代第一次排暗恋桃花源,到后来自己写剧本,赖声川都是我的精神导师。
现在他用网剧的形式来到线上,会带来惊喜呢?
还只是“徒有其名”呢?
黄磊也是我很喜欢的舞台剧演员,但是他用两个日本经典把自己的口碑都弄没了,从舞台到屏幕,谁就说一定能成功呢,指不定又是一次失望呢?
无论多少失望,这次我都想有一点期待,虽然惊喜二字对导演来说有些不敬了。
我还没有看,会持续关注,持续更新。
派爷跟你们安利过的网剧也不少了。
悬疑犯罪,多出精品;奇幻惊悚,常有惊喜;黑色幽默,也不缺佳作。
年初又来一部,填补了网剧的一大空白——情景喜剧。
《王子富愁记》(2018)
目前已上线的所有网剧,没有哪一部比它的来头更大。
赖声川担任总导演、总编剧。
赖导,戏剧界的大师级人物。
代表作《暗恋桃花源》,1986年首次在台湾公演,引起轰动。
舞台剧(其中一版)及电影版的女主角,如今已经是一代「传奇女星」——林青霞。
电影版剧照戏剧大牛竟然看上了小小网剧,派爷听了都一脸震惊。
友情客串的演员,都甩开其他网剧十条街。
《暗恋桃花源》台湾版男主演金士杰,演技骇人的老戏骨。
内地版男主演黄磊,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隔空」客串,同时担任监制。
站台推荐的人就更牛比了——赖导的老朋友,国际大导李安。
吓得派爷赶紧思考了一下观看这部网剧的姿势,要不要跪着看。
然而,这部网剧「接地气」的程度也超乎想象。
主角,是一群刚毕业的戏剧学院大学生。
男主名叫王子,反派狄仁;不是狄仁杰,而是敌人的谐音。
被反派抢走的拜金美女叫华萍(花瓶)。
简单好记。
黄磊客串王子的父亲老王总,然而一夜之间——天凉了,王氏集团破产了。
收购王氏产业的,正是狄仁身后的狄氏。
老王总携款潜逃,留下王子独撑局面;吊儿郎当的公子哥,突然承担起振兴王氏,查明破产真相的重任。
王氏最后的产业是一栋上海老洋房「上公馆」。
装潢精致,房间无数。
王子有几个刚毕业(暂时找不到工作)的表演系大学同学,为了帮助王子,一起住进了上公馆。
一大群欢脱的年轻男女,同时住在一栋大房子里的生活日常。
类似多年前的《爱情公寓》系列。
现代商战的背景下,还是都市情感喜剧的本质。
《王子富愁记》在形式上,同样是大手笔。
号称要打造「超级网剧」,边拍边播,总共一百集。
野心很大。
剧作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有点「吓人」。
李安导演推荐,赖声川自编自导,就拍出来这个?
派爷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打开方式不对。
坦白说,前两集雷点不少。
第一集,主角一群人上演毕业大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擅自把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改成了「牛逼还是不牛逼」。
喜剧效果不足,反而有点俗。
笑不出来。
出租车上,一群大学生当街尬歌,群魔乱舞。
别说司机想赶你们下车,派爷都差点气到右上角点叉。
不过熬过前两集,派爷突然感觉——豁然开朗,看出了点味道。
《王子富愁记》依然是从赖导的老本行——舞台剧出发。
舞台剧的传统优势通通保留:精辟的台词,生活化而不失深意的情节。
别的国产网剧、电视剧里难得一见的「金句」,《王子富愁记》里遍地都是。
比如shi的哲学,讲人生苦难——人生就是一坨shi,吃得下去才是人;如果你已经是漂在马桶里的那坨shi,你就不要问自己是怎么到里面去的。
怎样翻译「天涯何处无芳草」,安慰被甩的朋友——就算你是一只野狗,也不能只对着一根电线杆撒尿。
话不能更糙,却把道理讲得生动、深刻,创意十足。
金士杰老师饰演酒吧老板,更是个行走的金句王。
典型的得道老者、扫地神僧一类的角色。
毕业当天,王子和他的朋友在酒吧狂欢;高呼「我们永远在一起,友情永存,理想永存」。
老板挺身而出,狂泼冷水:每年都有一些你们这样的小屁孩说一模一样的话,坐等打脸。
挥一挥衣袖,甩下文艺腔金句:究竟是海誓山盟,还是闪电一梦?
打脸来得太突然。
第二天天一亮,王子的女友华萍就抛弃家里刚破产的他,挽起了狄仁的手。
海誓山盟,不如草纸一堆。
不过,一两句亮眼的金句,未必能够代表整部剧的水准。
《王子富愁记》围绕都市情感的老套路,还真玩出了点新花样。
第四集登场的小野是位海归小姐姐。
她以「分手后,还能当朋友吗」为主题,创作了一首歌。
灵感如下——分手后,如果恋人还能当朋友,就少了很多的酒后驾车;还有人为了弥补失恋的伤痛,去找另一个人,造成二次情伤;所以世界会乱的原因,就是因为情人分手后不能当朋友。
刚好是最近正火的「前任」话题。
最近,派爷见过蠢蠢欲动找前任复合的;下定决心和前任再也不见,相忘于江湖的;跟前任的仇结得更深了的。
反而没有一个人心平气和,把前任继续当朋友。
现实生活中,没几个人能洒脱得起来。
小野的这首歌却角度清奇,合情合理,派爷都被唬住了。
还有许多小情节,冷不丁就让派爷眼前一亮。
半年还没走出失恋痛苦的赵北在朋友的鼓励下,鼓足勇气搭讪遇到的第一个女孩。
女孩一脸冷漠,毫无反应。
赵北刚觉得出师不利,情节反转——女孩竟然是一位聋哑人。
依然是赵北,愚人节当天被前任求复合,惨遭整蛊。
他一气之下假装向大学同学冰冰告白。
冰冰却信以为真,告诉赵北自己暗恋他多年。
生活动不动就给你来一闷棍,也会在你忽视的转角为你放个礼花。
这一集的标题是《冤冤相抱》。
每一处细节的展开都让人意想不到,又直戳心坎。
撇开一小部分尴尬的「时髦」笑点;(比如老司机带带我、王者荣耀)《王子富愁记》玩的依然是赖声川导演擅长的那一手——值得回味的幽默,高级的喜剧。
就拿剧中的「卖蠢」担当,冰冰一角来说;她却贡献出了前八集最深刻的人生哲学。
她对公寓里的精英小姐姐非儿展开「放松」教学:哈哈大笑,乱蹦乱跳,自言自语……
非儿问她:这些事的意义是什么?
冰冰:放松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没道理。
一瞬间就让派爷回想起读书的时候,无数个「葛优瘫」,无所事事的周末。
虚度光阴真是太罪恶了,这种罪恶真踏马爽!
都市剧,看的无非都是另一个自己。
想看的,优酷就有。
富愁?
富人的烦恼?
身为穷人的我原本抱着“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的心态想要去看看中国版的炫富剧是怎么样,会不会和卡戴珊家族有的一拼呢?
还是像迪拜的王子呢?
于是在好奇心的唆使下,我看了这部剧。
没想到,我错了,王子居然在开头15分钟破产了......不过这部剧真的很厉害!
在开头10分钟就尖锐地描述了时下年轻人以及社会几个比较典型性的问题,在整部剧中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现状,值得注意与反思。
1、追逐潮流、遗忘经典 这部剧的名字采用了莎士比亚《王子复仇记》的谐音,在内容上也有一点点相似,所以基本可以说这部剧是在向经典致敬,但在尊重经典的基础上也加入了时下一些比较新潮的元素,使其焕然一新。
整个故事的发生地点就是在一栋几百年历史的老洋房里,而里面住的呢,却是一群“互不相识”的年轻人,旧式洋房与新式作风的交融碰撞,迸发出新的火花。
这部剧最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时下年轻人不要一昧追逐潮流、摒弃传统,要尊重经典,并从中借鉴与学习,在此基础上加入新的理解,将一些经典新生。
我想这应该也是这部剧的出发点,是导演想要传递给我们的。
2、所谓富二代 富二代早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只不过这次将富二代建立在艺术院校表演系,剧中的王子和狄仁就是两个标准的富二代,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到大衣食无忧,在父母金钱的宠溺下消磨时光。
身为表演系学生,不好好排戏、磨练演技,整天唯一的烦恼就是怎么花钱找乐子,比如说第一集中出现的比赛谁倒酒比较多、薯条配鱼子酱等一系列“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的事情。
不过,这个富二代有点不一样。
以往电视剧中的富二代往往是用钱甩人、很有钱的感觉,但在这部剧中会明显感觉到阶级差距。
比如,王子和狄仁开了保时捷和法拉利飙车,后面一个镜头却是一个老妇人开着电动车缓缓开过,虽然带有一点搞笑色彩,但是却能够感受到阶级之间的差距。
3、广告营销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中会有广告植入,品牌方也越来越喜欢将品牌植入到电视剧中。
为了经济利益,确实这是发展必然趋势,因为观众爱看电视剧,如果观众不爱看自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品牌方砸钱植入。
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吐槽现在电视剧中的广告植入太多了,因为是我们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决定了品牌方的推广模式。
但是我们有权利吐槽广告植入太硬、太烂,一个好的植入,应该根据剧情来,剧情需要,适当植入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观众不但不会反感,反而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如果是为了广告而拍,和剧情完全脱离关系,那就真的是太生硬了,会让人产生厌恶感,同时也损失了作品的质量,违背了创作的初衷。
营销不可否认,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营销的方式一定要适度。
4、对待情感的态度王子的前女友、狄仁的现女友华萍,就是一个典型的拜金女,她的真爱就是金钱,而狄仁呢,也就是把她当一个花瓶,用来在“宿敌”王子面前显摆的道具。
艾非儿则是一个被相恋多年准备结婚的男朋友劈腿,孑然一身、净身出户的事业型女性的角色。
小野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情感、自由洒脱的摇滚酷girl,为了追求一个法国人,抛弃男朋友赵北,追到了法国,最终被抛弃回国,但秉持着分手后还能做朋友的原则,住进了老洋房,成为了赵北的邻居。
这三个完全不同类型的女生,基本就是我们当代女性的缩影,涵盖我们在情感方面的特质。
总的而言,这部剧在情感方面所传递的信息就是,我们应该认真负责地对待我们的感情生活,要对自己负责,不能随意。
在我看来,以上四点基本就是整个剧中主要想要表达的一些社会问题,还有的就自行体会啦。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To see, or not to se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部独具一格的“网剧”由赖声川担纲总编剧总导演、艾美奖得主陈发中担任导演、黄磊担任监制,讲述了一个刚从艺校毕业的“富二代”王子突遭家庭变故、不得不独自守护家中最后一处财产“上公馆”、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竭尽全力为父亲洗清冤屈的荒诞喜剧故事。
之所以给网剧二字打上引号,是因为《王子富愁记》与寻常的国产网剧截然不同,它采用了好莱坞情景喜剧的创作和拍摄方式,开创了“剧场互动网络”的情景喜剧新模式。
一方面,演员先以话剧演出模式在剧场面向观众演出单集剧情,一口气从头演到尾,再由多台摄像机同步拍摄,当天剪辑,再放到优酷上线。
另一方面,剧本边拍边写,不仅观众不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连演员自己都不知道,避免了剧透,保留了剧情悬念。
同时,这种边拍边写的模式让剧集与现实更为贴近,让观众对剧集的评论成为编剧的剧作参考,甚至让编剧依据民意来改变剧情走向,让观众体验一把自己摇身一变变成编剧的奇妙感觉,开启“全民编剧”的互动时代。
剧组会在随后的剧情发展中融入观众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将观众的弹幕、吐槽、段子等全都加入到剧情当中,形成一种作品与观众的直接互动。
因此,看《王子富愁记》就像看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观众对剧情创作的直接参与能令当下发生的各种热点问题直接体现在剧情当中,做到剧集剧情与现实生活的神同步,荒诞不经却极具时代特征,令观众大呼过瘾。
《王子富愁记》的片名中,“王子”既特指片中主人公王子,亦泛指富二代公子哥们。
“富愁”二字则吊足了观众胃口:既然富,何来愁?
于是就有了本剧的立意:富也会愁,假如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突遭变故变得一无所有,会怎么样?
听上去有些意思了,但还不够惨,所以继续添油加醋:他爹畏罪潜逃、去向不明,女友跟昔日好友、现今对头跑了,不仅一无所有、还背上了一个亿的债务需要一年内偿还。
亲情,爱情,友情,财务,多重打击,够惨了吧?
也够有意思了吧?
一个颇具潜力的成长故事就此展开。
有了好的立意,接下来就是好的人物。
两者兼得,就不愁故事不好看。
《王子富愁记》的人物形象鲜明、令人过目不忘,就连他们的名字都那么有趣:主角叫“王子”,反派叫“狄仁”(敌人),弃主角而去的前女友叫“华萍”(花瓶)。
主角王子是王氏集团继承人,怀揣演员梦想的标准富二代,平时开着红色法拉利四处招摇,花钱大手大脚,对金钱完全没有概念。
但刚毕业,就遇上家族企业被并购、父亲被指责严重违法不知去向、信用卡被冻结、红色法拉利被夺走,连女朋友都跟别人跑了,只剩下一幢空荡荡的老洋房“上公馆”成了他最后的坚守阵地。
这可好,原本无忧无虑的富家纨绔子弟,刚出校门就失去了一切,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来得及找。
遭此变故,王子从山顶直接自由落体到谷底。
王子这个富二代非常可爱,他喜爱嘻哈,热爱表演,爱憎分明,对朋友重情重义,对敌人毫不留情,善良中带一些小调皮。
更重要的是,他具备了几乎所有影视作品主角应当具备的素质。
他很有胆量,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勇敢地采取行动,誓要守住“上公馆”这块王家最后的阵地。
他遭受不公平伤害,因此损失了一些来自他人的尊重,家庭变故不是他的错,父亲下落不明也不是他的错,昔日好友成为敌人不是他的错,前任女友劈腿离他而去更不是他的错,但他受此不公,仍然坦然面对,决心绝地反击。
他有一技之长,在影视专业和表演方面有着出色的能力,虽然目前剧情走向不明,但相信他能凭借他的超强技能完成逆袭、夺回属于他的东西。
他很幽默,能为朋友制造笑点,为观众带来欢乐,让观众无法不喜欢上他。
他很善良,善待他人,毫无富二代的架子,对同学、对家里的佣人、对陌生人俱是如此。
他身处险境,从家缠万贯到一穷二白,父亲不知去向,曾经的企业高管一个一个背离自己而去,还背负上一亿的债务。
但他仍然被人所爱,他的朋友们爱他,他的佣人爱他,甚至刚结识的几位朋友也很喜欢他、愿意留下来帮助他。
最重要的是,他努力,他执着,他为了实现逆袭会付出所有努力、坚持不懈,直到洗清父亲冤屈的那一天到来。
王子的死对头狄仁则是一个不可爱的刻薄富二代。
表面上,他与王子相安无事,甚至是一对好友,但暗地里,他不爽王子很久了。
他与王子攀比跑车,有一辆保时捷却觊觎王子的法拉利,后来终于抢了过来;王子在《王子复仇记》里饰演哈姆雷特,而他只能饰演雷欧提斯,因而心生不满;他早就喜欢王子的女友华萍,却在竞争中落入下风,直到王子家遭遇变故,才把华萍追到手。
当他的父亲并购王氏集团、导致王子家破产之后,他大摇大摆地拉着华萍进来与王子见面,令观众恨得咬牙切齿。
更有趣的是,狄仁他们家是个山寨王国。
他爹的公司叫“狄是你”,正面怼上了以维权为主业、以电影和动画为副业的迪斯尼。
他爹的得意产品是炸鸡店“啃狄鸡”,正面怼上了肯德基。
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抄了狄仁杰的前两个字,和“敌人”同音。
《王子富愁记》为王子配了一男一女两个死党小伙伴。
赵北是一个导演,受情伤之困,一听到前女友小野的名字就暗自神伤,可偏偏小野回来了,还和他做了邻居。
汤冰冰是一个有些傻乎乎的纯真少女,同样怀揣演员梦想。
作为一个姑娘家,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虽然有些无厘头,但潇洒脱俗。
王子、赵北和汤冰冰组成了影视作品里最常见的三人组合。
其他角色也各有特色。
误闯进来的王氏集团影视部主任沈哲用是个爱打嘴炮的善良大叔,时尚杂志社编辑艾非儿是个遭遇劈腿而流落到此的精明女强人,小野是个特立独行、敢爱敢恨的女孩,像极了《老友记》里的Phoebe,王子家的佣人郝姨是个朴实能干的忠厚老实人,她的女儿郝顺是个自尊自爱自强的聋哑人,来自纽约的行为艺术家虚锣是个兼具现实与荒诞气质的人,“暗恋”酒吧老板是个爱说冷笑话、特立独行却善良大方的大叔,华萍是个拜金主义女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
这样的一群人遇上这样的一堆破事儿,不会不有趣。
正如许多情景喜剧一样,《王子富愁记》还邀请了许多知名演员客串。
比如,黄磊饰演了王子去向不明的父亲,金士杰饰演了“暗恋”酒吧的老板,屈中恒饰演了一个专车司机,赵红薇饰演了忠于莎士比亚、沉浸在自己艺术世界里的戏剧老师老佛爷。
《王子富愁记》还包含了许多影视元素。
比如“上公馆”的墙壁上挂着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王子父亲的全息投影讯息致敬了《星球大战》,最后那句“30秒后自动销毁”则调侃了一下《碟中谍》,《绿野仙踪》、《英雄本色》、《星际穿越》等影片的元素也相继出现在剧中。
《王子富愁记》可不仅仅是人物有趣、故事有趣。
作为一部荒诞情景喜剧,《王子富愁记》尝试在轻松幽默的剧情中挖掘哲学深度,令观众在轻松之余能做一些人生思考。
《王子富愁记》的片名与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王子复仇记》完全同音,这个片名成为剧中荒诞元素和哲学深度的来源。
一方面,片中即将从艺校毕业的富家公子小姐们在毕业演出上呈现了一出嘻哈风格的《王子复仇记》,他们不会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要面对相同的情况。
老佛爷曾对不好好排戏的王子说“哈姆雷特从拥有一切到一无所有,他的故事在我们这个时代会重复上演的”,没想到一语成谶。
富愁与复仇,这是这几位富家公子小姐必须要面对的两种情境。
另一方面,《王子复仇记》中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贯穿全剧,这句哈姆雷特颇具哲学意味的台词可以理解为“生存或毁灭”,而在本剧中则被解读为“存在或不存在”,暗合了剧中的荒诞元素——荒诞喜剧建立在存在主义之上,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
“存在与否”对于目前尚在播放的这几集《王子富愁记》来说是一个核心问题,剧中的人物同是天涯沦落人,不是失落就是失恋,躲在上公馆里不出去似乎也对这个世界的运转没有影响,可谓毫无存在感。
但他们真的失去存在意义了吗?
他们鼓起勇气,开始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
甚至在某一集中,主角王子被“隐形”了,于是疯狂验证自己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的。
作为一部具有革命性的剧场互动网络情景喜剧,《王子富愁记》拥有讨喜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于荒诞中融入现实,兼具轻松幽默的剧情发展和发人深省的哲学深度,在传统情景喜剧的经典模式上举一反三,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
如果你能熬得过第一集,没有被吓跑,你会发现各种细节各种段子各种金句在之后接踵而至,精彩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谈《王子富愁记》的时候,要先聊一下情景喜剧(sitcom)这个在几十年的发展当中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的电视剧形式,常用的几个场景、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句句是梗的台词、收录的观众笑声,鲜明的人物特色,这几点一出来几乎就能看出来这个剧够不够“下饭”了。
而这种剧一旦做好是能被广泛传播并且深受观众喜爱的。
不过可惜的是,内地的情景喜剧数一数还是能数得过来的,没有达到想国外如此井喷的状态,而且最近火的这两部也抄袭了不少国外电视剧的内容,以至于看的观众多但是骂的声音也确实不少。
的确,这样的电视剧一般没有紧凑的剧情发展,往往一集一个主题,主线发展也会相对缓慢,想要一直掌握住观众的胃口最重要的就是好笑的台词和有趣可供吐槽的人设,参考友国的《生活大爆炸》和《破产姐妹》,对于编剧来说,要保持《武林外传》这种几乎每集都是高质量,有可笑的梗和剧情,是相当难的。
剧情上不能有水戏,不能拖沓,不能浑水摸鱼,几乎每句台词都应该好生打磨,所以在创作上如果没有时间去磨确实会让整部剧毁掉一大半。
而内地自从公寓之后就鲜少有能记住名字的情景喜剧出来了,直到有一天在优酷翻看的时候,突然瞅到了赖声川捣出来了的一个新家伙,它是一部情景喜剧,而它与戏剧相关。
看了几集,大致讲的是几个学戏剧表演的富二代经历了一场企业之争,为了保住老豪宅打翻身仗而凑到一起生活的故事。
设定是有趣的,也贴近当下的年轻人和他们恶俗的口味,没有人想看一群人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要看都看剧中人如何倒霉和在糟糕的环境中如何乱搞事情。
所以从情景设定上是没有问题的,也算是有趣。
而根据传统意义上的情景喜剧来讲,前一两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整部剧的风格定调,让主要人物能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开展故事。
《富愁》确实是这么做的,只是第一二集在情节安排和分场设计上出了一些问题,让前期的节奏显得略微拖沓和散乱。
中间一些水词和过场太多,台词也显得格外刻意仿佛硬憋的梗加上观众的笑声,感受出了不少的乏力,以至于在看到三分之二处时就有了疲乏感。
事实上就是第一集的情节推进还能再快一些,他们聚在一起的进程还可以再缩一点。
我知道在展现人物上面很多都是必要而不可挪动的,那么就要考虑情节安排上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好的作品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去感受的,前面几集的铺垫熬过去之后慢慢步入正轨,能看到节奏上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不能说好的惊天地泣鬼神,因为情景喜剧的通病都是要考虑段子不够新,梗与笑点不够密集的问题,但也是相较于一开始的两集好了很多。
可能是因为才开始几集人物与人物之间强烈的化学反应和关系还没有做到很极致,不过慢慢发展下来还是能看出后面与前几集的不同之处,应该后面会更好。
在人设上,还是不错的,所有人都知道情景喜剧人物设定是最重要的,往往一个成功的人物一定会有一个特征是能被无限放大的,比如说胡一菲的霸气暴力,谢耳朵的科学怪人,Max的胸大毒舌。
这部戏也有,比如沈哥和郝姨的设定和演员的演技就很好的盘活了两个人物。
沈哥的中二病一大程度上承包了这部戏的笑点,而郝姨的方言也将其立体化了起来,方言是一个特别好用的元素,它能将人物很大程度上的生活化和个体化,也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让同地区的感同身受,让其他地方的人觉得有趣,武林外传和炊事班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其中一个叫冰冰的人物,她的傻蠢和脱线做的太过,有些情节和台词过分到不合常理,会让观众对其产生反感,如果能往回稍微拉一点就好了。
另外要提的一点是,里面部分人物比如非儿郝姨男主角朋友们等一定要聚在这个地方每天呆在这个公馆的原因太过牵强,除了男主角住在这儿为了保住这个公馆还钱等爸爸东山再起的所以必须每天呆在这里设定以外,其他的理由设定都没有什么信任感,这是一开始在逻辑上稍微有些问题的地方。
人物的展现其实演员的表演是非常加分的,还是前面一两集的问题,几位关键主人公在场外略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和僵硬着念台词的梗的时候在大量的中近景镜头下是夸张而出戏的。
他们的表演方式和教学生一样的黄磊的表演、成熟轻松的金士杰的表演放在一起显得有些用力。
而后在主要场景定在老公馆之后,他们的表演就显得合适了很多,几位演员之间的默契感觉也很不错,能看出平日里也是好朋友的自然。
而之后的演技的展现中,每个人都很不错,特别是沈哲用和老朱就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有些地方还是存在念台词声音喊太大情绪太外放,但很大程度上已经很好了。
其实包括演技在前两集的违和感,这部剧大部分的缺点都聚集在了前两集,甚至灯光上也打得太过分显得僵硬而不自然仿佛在拍广告一样。
努力搞笑却很尴尬,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非要搞时髦的人里面装着的却是老年人的灵魂,看起来无力又可悲。
但是这些所有的问题在后面六七集之后都几乎没有了,不管是节奏也好,剧情安排也好,表演也好,都步入了一个情景喜剧应该走的轨道。
如果可能把前面一两集重新处理一下,其实应该会吸引更多人观看和喜爱。
除此之外,台词和剧情在后面越看越能看出戏剧的影子,这是特别让人惊喜的。
可能还是赖老师的作品,看上去仿佛是在搞笑,仔细一想也有些更多的韵味在里面。
现在才出了这么几集,应该还有更宏大的内容和故事没有展现,这是一部慢热的作品,还是嗑着瓜子吃着零食慢慢看。
看着看着可能就笑了,看着看着可能就懂了。
不是所有作品一出来就十全十美,在这个情景喜剧还不够多的中国市场,希望它能成为一匹有营养的黑马。
嘻嘻作为一名金老师的粉儿,看这剧的时候我居然喜欢上沈哲用了,一切都要省着用!
还是延续了赖老师的一贯风格,文字游戏的梗真的很好笑诶,虽然不是爆笑,但是让人回味无穷还是蛮神奇的。
节奏后面几集才起来,稍微有点耐心还是能发现赖老师此剧的含义,就是要做不一样的喜剧。
会继续支持哒(现在满脑子都是主题曲,太洗脑了23333
在《王子富愁记》中我们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尬”,莫名其妙的一句台词,莫名其妙的一个镜头,莫名其妙的人物动作,让不少观众感觉都莫名其妙。
在观剧过程中,不少台词的衔接和停顿留白让人摸不着头脑,让本来能够抖出来的包袱都变成了观众的一句“神经病啊”“尴尬症都犯了”。
尤其是在5-6人的场景中常常让我们感觉他们讨论的一件事竟然能够聊得这么天马行空像是散掉的豆腐渣,让本来有形状的一件事经过他们嘴就变成一捧沙,风一吹就什么形状都看不到了。
当然这些并不是导演编剧不会讲故事,演员没演技,而是我们看到的是出直接从三维拍扁成二维的一出舞台剧。
我们没了自主去选择观看角度的权利,镜头代替了我们的眼睛直接划出一个方框,告诉我们这是故事的一切,而这显然是无法让我看到《王子富愁记》真正的样子。
前几集人物登场、交代主线、设置矛盾,片段的衔接让人处在跟不上节奏的状态,比如交代王子父亲给他留下的线索时,第二次王子和赵北再次观看时显得十分突兀,上一个小情节还没完全停止这个相隔一集的线索就突然上场着实有些尴尬。
作为网剧它的确没有一个很好的观影体验,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部很烂的情景喜剧,虽然被镜头控制着,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出彩的片段。
比如两人的对手戏,话剧演员强大的感染力和精妙的台词安排就体现出来了,这些小片段着实看着痛快。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精神困乏的时代。
当我们打开社交网络。
翻阅热点新闻,扑面而来的全是因现代文明社会所带来的空虚感与失格。
“富二代”作为当下极为敏感的字眼,随处可见,打开搜索引擎,关于“富二代”的负面新闻扑面而来,仿佛人们一提起“富二代”就会皱起眉头,想象着他们酒池肉林、灯红酒绿的生活,于是“仇富”、“屌丝”等字眼随之而来,在这个拜金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道德”的遮羞布,人们抱着复杂的心态,肆意嘲弄着“富二代”、“屌丝”,这种粗暴的娱乐的“标签”,使得人们得以和自己的欲望安然处之。
而就在这个物欲鼎盛的当下,一部《王子富愁记》悄然出现在了同样具有时代特征的网剧洪流中,在《王子富愁记》之前,以《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为代表的网剧,具有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碎片化的,解构式的,小人物的自嘲精神收到了普罗大众的追捧,因此网剧被人定义成彻底的娱乐,而有的网剧或者是网大则开始走向“蹭热点”、“软色情”的路径,网剧中的通常成为了“富二代”们成为了“被惩罚的对象”、“被贬低的群体”等,似乎他们除了金钱之外,头脑空空,精神空空,而这样的网络作品正如走马观花般,从未得到观众们的真正认可,更遑论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似乎只有“王大锤”这一“屌丝”形象,这种形象可以作为一种慰藉,来给他人提供愉悦感,在这样的商业化操作下,赖声川导演所做的《王子富愁记》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使身处如此商业化的网剧环境之下,他仍然保持着“老顽童”般的心态。
主角各个都是富二代,住最豪华的别墅,开最豪华的车,喝最贵的酒,但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看到了那颗老顽童的“玲珑心”。
不可否认的是《王子富愁记》在第一、第二集里的叙事节奏令人失望,过于浮夸的演技和强硬的罐头笑声,令人一开始摸不清线索,而从第四集之后,剧情渐渐走向了正轨,密集的笑点和对创作者对社会的读解慢慢在剧情中体现出来,“啥县小吃”的良心价,撒尿的“山寨”小于廉,良心发现的猪饲料老板等等,在他们戏剧化的表演下,观众却领略到了真实,我们开始思考,“富愁”、“富愁”,到底富的是什么,而我们又是为了什么而愁,在这富足的时代中,人们开始惆怅起不足的精神世界,而在精神干枯的社会里,用笑声来提醒自己的不足和空虚,那才该是我们所寻求的时代药方。
赖声川这一身份,本身就保障了这部剧的台词功底,但不能否认的是,笑点过时、尴尬在本剧中也时长发生,这可能和创作者的个人背景有关,也或许和那颗老顽童的心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赖声川想接近这个时代,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但他同时又迷恋过往,金士杰老师的暗恋酒吧和挂在王子家墙壁上的经典名画,留声机上的全息投影这些最能证明赖声川的创作观念,对过去的流连,对科技的关照和对人文的关怀,“牛逼不牛逼最重要”,这是剧中的一句台词,也是赖声川对现在的讽刺。
总而言之,优秀的作品,是既能做到有着正确主题,也能找到吸引观众的方法,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在碎片时间中,能借着20分钟寻到乐子,对于忠实的赖声川粉丝来说,无疑是一次近距离享受偶像的机会,《王子富愁记》的剧情走向从一开始的松散和尴尬剧情,慢慢变得有趣丰富起来,这一定不是赖声川最优秀的作品,但一定是网剧中的一朵奇葩。
不用给赖声川买单,试着去思考你笑出来的理由,这便是《王子富愁记》的最佳观看方式。
先声明一下,本人几乎不怎么看话剧,赖声川导演之前导过什么作品我也不是很清楚,看到这部剧完全是个意外,两星里面一星给演员,因为看得出来表演功夫都很扎实,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中间有一些场景给我很明显的感觉演员在即兴发挥而且效果还很好,演员们辛苦了;另一分给导演,有勇气接下这种剧本还硬着头皮拍完并且穿插彩蛋,真的太不容易了。
剧情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对于情景剧来说就是一堆细碎的剧情通过包袱或者对话进行展开、衔接,国内从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家有儿女、爱情公寓到了现在,一直都是口碑很不错的剧集,但是到了王子富愁记,我丝毫没有看出来这TM是个喜剧啊?
每次被录好的笑声带着笑你知道有多尴尬么?
看到第五集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为什么别人笑得那么开心我却笑不出来?
周围朋友都知道我笑点那是出了奇的低,可是看这部剧我TM看了八集真正让我笑的不超过8次,这对于一部情景喜剧来说不是灾难是什么?
我看到有人说这部剧看下去就会有收获,我想说国内正常一部电影也就2小时,好片俩小时端坐看完,烂片俩小时无非就是多去几次厕所吐吐也就好了,大不了中途不看了保护保护视力,我说的这些还包括了片头和结尾,哪怕是XXXX逐梦演艺圈这种片子看完也就不过100分钟,整整五级掐头去尾的时长,我不知道这位仁兄是如何坚持下来8集160多分钟依然继续决定看下去的?
这位仁兄你应该去拍网剧,就冲你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拍出来之前先给一颗星!
说到这里我已经想不出还可以说什么了,以为除了尴尬我无话可说。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但不得不说,绝大多数是,至少我是。
对于自己发出的语音不习惯回听,觉得奇怪,因为和自己听到的不一样,本能地拒绝,可你知道吗,其实录音里的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也是别人听到的你的声音。
最初看《王子富愁记》,我也会觉得尬,可是回头一想为什么,演得太过了?
梗太老?
......都不是,只是因为,剧中呈现的太真实了。
记得赖老师说过:喜剧看来夸张,但还是必须以真实性为出发点,不然任何包袱是短线的,廉价的。
是的,就是因为看剧时,仿佛在照镜子一样,从中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而镜头,更是放大了这种真实,直逼眼前。
对于这段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了,总有那么几个人对于你而言,是你们凑在一起就能掀翻屋顶的存在,一个词一句话一首歌,甚至一个拟声词都能笑得很开心,随便一句话都能改编成脑海中最快闪过的旋律唱出来,不管土不土。
旁人看来,或许觉得无奈,很难懂,无法理解,只会皱眉或飘来一记白眼,可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日常。
手机不受控的时候,我的反应简直和冰冰一摸一样,本来急着需要查看一些东西,可偏偏手机不听话,页面卡住打不开/老闪退,于是急到开始和手机对话;想要安安静静的看一下路线,手滑按到语音导航还退不出来;明明在开会没动到手机,结果siri突然吼一句“对不起我没有明白你在说什么”......夸张的不是演员也不是情节设置,而是生活本身。
很认真的想对一个人讲话,可是ta没反应,你以为ta是不想理你,其实ta只是听不见你在说什么,剧中因为郝顺是聋哑人,而我是因为碰上了一个遁入自己世界的朋友,明明离得很近很近,她也没带耳机,就是跟没听见我讲话一样,震惊了!
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质疑自己。
内心os:她为什么不回我话??
假装没听见?
故意没听见?
......还没等到我上升到觉得伤自尊的阶段,她反应过来了,很单纯的,只是不知道我是在跟她说话,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而已。
平常很温顺很温顺,突然也因为一个小小的事件爆发,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在这里做这些事情,意义在哪?
那瞬间完全忘了当初的这件事这条路都是自己的选择,只觉得委屈了。
可是又怎么样呢,自己挖的坑,再深也要跳,想到了非儿在剧里说的“人生就像一坨屎,吃得下去才是人”。
吼完了,发泄过了,依然要回来做该做的事,而那个到达临界点的那个时刻,谁也说不准。
(持续更新)
这个名字让我不相信是赖声川的,然而是他的,什么还是表演工作坊演的!不敢信!看了两分钟就看不下去了,我真的好多好多年没有看过国产剧了……………熬不到金先生的特别演出了。
很不错
编剧导演赖声川????!!!????
挺不错的,可惜关注人不少。舞台剧混搭小屏幕剧集,还蛮好看的
耐心看下去喽
负分有没有?
Ep03弃。赖声川老师,这也太跌份了……
网剧的笑点很尬...完全不像《我和我和他和他》、《十三角关系》这些作品,看不出该剧的品质感...说真的,没抓住现在网剧的主要方向,相比起其他的网剧差很多吧...名字取得也是emmm意犹未尽
渐入佳境,可惜没了~
目前三星,冲着老赖的名声,刚开始真的觉得超级烂,但渐渐就当做是话剧看,也还是觉得有看点。期待后面。
整体上其实是不错的,熬过开头那几集就发现节奏慢慢就出来了,整个故事会更佳清晰,人物演技也越来越自然,最初是因为闫楠演了几集第一季的后几集去看,这几集里觉得杨朕演的赵北很吸睛,但整体看下来最喜欢赵伟钢的王子,是慢慢成长演出了人味儿和真情的王子,特别特别特别地喜欢。
这部剧很有禅意,看不懂的人都不懂佛,不懂赖老师
我觉得比爱情公寓什么的好多了呀,里面的妹子也都很耐看,可是说好的一百集呢,怎么30集就戛然而止了,而且连勉强加个结尾都不愿意。。好多谜团还没解开呢,求脑残粉续资金。。
赖导被资本绑架,年轻人的日常口嗨,不知道要导演有啥用,更是没有真正的“喜剧演员”,这个情景喜剧不及格!有零星粉丝到一二集洗地,说熬过前两集就好了,但后面会员能先看到的剧情也不咋滴。
看了8集,良心话还是好看的,5集之后好看得多了。
这。。。。欣赏不来。。
第一集的时候被服装吓到快看不下去了。。。后面越看越有意思 发现本剧演员们台词功力相当深厚啊!表演非常自然 一口气就把16集刷完了 哈哈哈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看了不到一集 ,豪无笑点,看不下去,尴尬
金士杰声音好好听(ง •̀_•́)ง还好啦,偶尔拿出来娱乐一下,何必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