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

孽子,Crystal Boys

主演:范植伟,张孝全,杨祐宁,金勤,吴怀中,柯俊雄,柯淑勤,丁强,王玨,庹宗华,马志翔,沈孟生,陈柏霖,张捷,金士杰,萧艾,杨丽音,勾峰,李璇,田丰,林义雄,铁孟秋,王明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3

《孽子》剧照

孽子 剧照 NO.1孽子 剧照 NO.2孽子 剧照 NO.3孽子 剧照 NO.4孽子 剧照 NO.5孽子 剧照 NO.6孽子 剧照 NO.13孽子 剧照 NO.14孽子 剧照 NO.15孽子 剧照 NO.16孽子 剧照 NO.17孽子 剧照 NO.18孽子 剧照 NO.19孽子 剧照 NO.20

《孽子》剧情介绍

孽子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李青(范植伟 饰)因为在学校和同性同学发生不当行为,被记大过开除,一直盼望儿子考上军校的老爸(柯俊雄 饰)不堪耻辱将他赶出家门,从此他进入“新公园”荷花池周围的黑暗王国。在那里,李青结识了一心想去日本寻父的小玉(金勤 饰)、文弱清秀重情义的吴敏(张孝全 饰)、手脚不干净的老鼠(吴怀中 饰),这群边缘少年在杨教头(丁强 饰)照看下做皮肉生意,被许多“干爹”供养,也听说了许多在公园多年的隐秘传说,尤其是阿凤(马志翔 饰)与龙子(庹宗华 饰)的故事最为人唏嘘。有一天,出走十年的龙子回到了公园,一代又一代青春鸟们的羁旅似乎永远要纠缠在一起…… 本剧根据白先勇长篇小说《孽子》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朝九晚六的热恋有时快乐有时悲伤塞巴斯蒂安马克·费尔特:扳倒白宫之人恨之入骨明天记得爱上我契×约—危险的搭档—地狱使者不可抗力爱上你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肮脏的黑袋子我是大哥大SP重生小确幸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新世界:虚拟货币争霸战师之海誓不够完整的我们历史的进程背叛中年危机美人计大唐荣耀黄金大玩家深海长眠美国寓言善意杀戮沉默全城高考夜莺

《孽子》长篇影评

 1 ) 忘不了的阿青(每集的評論+總結)

二十集分佈在兩大段時間看,歷時88天(由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第一至十二集歷時10天,隔了61天,最後八集用了17天。

第一集:第一集的背景好深刻,感覺全是時代造就了他們每一個的身世。

好像每一個角色都身不由己,帶點可悲。

提早知道了弟娃的結局,看著他就帶點悲情了,吃什麼吃,就要死了。

想到這我在笑,可是又好悲傷。

相比自己,至少在時代洪流裏,自主權大了很多。

幸福,是靠自己爭取,加油!

第二集:好不安,一直看一直搓手。

母親為了尋找幸福而拋夫棄子,但她的幸福沒能持久;弟娃失去了母親的疼愛,性格變得孤僻內向,貌似吸入太多有害物質(e.g.修房頂),得了急性肺炎早逝;李青責怪自己未能好好照看弟娃,面對心上人的陪伴(這種算愛嗎,你可以說是,也可以不是,但這段回憶總是最深刻難忘),他情不自禁、尋求慰藉,結果因為太突然(沒找好地方= =),被校警發現...... 雖然李青被趕出家的結局早已知道,但過程無比合理友無比悲戚、唏噓。

他會怎樣開始呢?

要耐著心看下去,一天一集!

第三集:一開始就在猜,猜阿青未來的遭遇會否和某些悲慘的鳥兒同歸一路;還猜郭老究竟是真心相助,還是別有用心;猜如果阿青當天理智點的話,事情又會怎樣。

忽然覺得想的好廢,腦袋儘管這些無法控制的事。

依然懷著期待的心情看。

只是今天看了兩集了,就此吧。

第四集:阿青看起來蠻成熟,舉止中帶有獨特的味道,有點傲氣,卻又懂事。

小敏讓人疼愛,很單純的一個男孩,單純的夢想。

老鼠是個悲傷的角色,受大哥的欺負,還要靠偷竊為生,他的樂天更添我的愁緒。

小玉比我想的堅強好多,有著固執的想法,懂人情世故。

小玉的表姐更是,他們好像,直接、乾脆,阿青肯定能教的她兒子乖乖的,奇怪的直覺。

楊教頭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呀,特別的四川口音,聽的我倍感親切開心,從他對小玉揩油行為的勸誡看得出呀,年輕時候想來也是風流倜儻。

郭老那段話說的特別貼切而唏噓。

感覺阿青在公園遇到那男人可不僅僅是過路人呢。

喜歡孽子,雖然不覺得對目前的我有什麼實質的作用,但我想它會深深地影響我的心。

第五集:難以言喻的恐懼,對未知人生的恐懼。

深深感受到這個時代的人們身不由己的處境。

若是只聽母親的聲音,或更觸動人心吧,可悲、唏噓、無奈,帶著點自作自受。

當阿青告訴母親弟娃的死去,母親的瘋癲、失控,更表現出她的自責,在她罵阿青的時候,其實我心裏在罵她,不負責任的有什麼資格云云... 現在一想,卻只能一聲長歎。

我已經愛上阿青了,這麼一個率性、簡單的男孩,或許難以與如今的范植偉相比(我也不瞭解),只是阿青那自然的表達,那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呀!

在周伯帶著小玉向死去的妻子祭拜時說的那番話,使得我掉下孽子的第一次淚(我知道會陸續有來),看著他這輩子人老來的無奈,我頓覺心酸,也很害怕。

我感覺小玉和我有相同的感覺吧,周伯把過去的壓抑道出,他的老婆生前對他的容忍與諒解,確實難以想像。

阿青,我不太瞭解你,可我好想祝福你,就像祝福自己一樣,加油。

第六集:看到這裡,發現這部片子的每個角色都是那麼細膩、深刻,他們的故事,讓我對他們的行為有了合理的解釋。

阿青真的演得好好,他在最後說感到和母親如此的親近,他的旁白、並不帶有感情的敘述聲音,卻更能娓娓道來他的內心。

母親的人生是悲慘的,她覺得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有人陪她唱歌、聊天,知道她喜歡什麼,而最後她也給了自己人生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報應。

我覺得小敏被勒索那件事沒那麼簡單,因為他的行為有點怪異,但是小敏的單純也是我喜歡他的原因。

小玉的倔強、對愛情的美好期望,確實讓人感覺甜蜜,同時對老周感到無奈。

對呀,阿青看著小孩的時候,那一刻是如此感動。

阿青,開始了逃亡、流浪,看到這裡酸酸的。

第七集:阿青真的好孝順,連續兩個至親的離去,心底的悲痛,他之後的生活會怎樣呢?

小敏很讓人心疼,很想做好,可是卻讓張哥感到束縛,如何是好?

看到他跟阿青在一起時候的放鬆,感覺他倆蠻相似,很合襯。

周伯不會等到小玉吧,即使他如何一心一意。

父親也會這樣孤獨的生活下去嗎?

母親,算是結束了吧,她的愧疚、無臉見人,還好最後有阿青留守、陪伴,她也該心足了。。。

祝福你們的未來。

第八集:阿青一路過來我都沒哭到,直到麗月姐問他的時候,他說:我阿母死了,弟娃也死了,我該怎麼辦?

我就忍不住了。

龍子的出現簡直就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之前導演的鋪排顯得很精心,可是阿青卻想逃離他:不安、心悸,卻又不能迴避。

我好希望阿青能找個好歸宿。

阿青很強、很倔、很沖,我想他會越來越沖,有點擔心。

還不知道小敏的結局,看到這裡的簡介才意識到為何他最後身子顫抖得那麼厲害,那他和阿青一起扔石頭、踩腳踏車,是他去世前最快樂的事嗎?

(執著)小敏真的好笨、好傻,這不值得,可是他想不通、不明白。

好可惜,小敏好可憐。

張孝全演的很不錯誒,那一臉無辜和淒慘樣。

祝福你。

接下來,主線會是阿青和龍子,還有小玉吧,這集感覺異常悲傷,好多人死去的感覺。

哀悼。

第九集:嚇死我,還以為小敏死了,所以這算意外驚喜吧。

這集超悲傷,可是因為我的心情蠻好,所以都成了哭笑不得的樣子,好像鬧笑話一樣。

小敏這下看起來好可憐,又覺得是他犯賤,但這我能理解,或許我也是這樣一個傻X吧。

阿青年少氣盛,連續打了兩個人(張哥和領班),在老鼠被他哥罵的時候,我還擔心他會忍不住出手,為他感覺不安。

老鼠膽子又大又小,活得那麼無憂快樂,算是上天賜予他最大的祝福了。

嚴經理算是很難做了,但是他為了尊嚴低頭,努力打拼,算是蠻有韌性的。

原來楊教頭的家庭背景也那麼不如意,傳統的思想和現代打架,倒是苦了不少人呀。

發覺阿青越來越煩躁了,那團火燒得很任性、倔強,我擔心他沉不住氣,衝動毀了前途。

小玉也算很聰明、懂世,願意靠自己。

趙英則是跟龍子有相似的身世,他的無奈、愧疚,倒是令阿青生不了氣。

很喜歡孽子,它把每個人之間的關係弄得很清楚,每個人都有他的背景,把台灣那個時代各種特徵表露無遺,感覺深刻。

第十集:超突然的,怎麼又到了龍子和阿鳳。

一下子脫離現實了,不開心。

阿鳳的形象簡直太難接受了,在下雨天晚上他在龍子面前歪著嘴那副囂張樣,簡直就是一團火!

火鳳凰呀火鳳凰。

龍子當初也太老了吧,有點稚嫩而單純。

算算他們那時才93年,就那麼開放了。

為龍子感覺可惜,也不知是可悲,原本大好的前途,就因為一段緣分,還是有緣無份。

也不知為何事情發展會發展到死這地步,不過他們註定悲劇呀!

阿鳳,悲慘的出身以致性格偏僻,衝動的魔鬼。

阿青,是很熱血,可是他臉帶的一份倔強和冷靜、沉然,很是有魅力。

第十一集:第十一集的背景音樂變了。

阿鳳和龍子的故事開始有了點波濤,真被乾爹說對了:天雷勾動地火。

龍子年輕時,笑起來小酒窩好可愛。

老鼠呢,真是個悲慘命,竟然這麼心理變態的人也遭他遇上了,可他心地善良,也沒發火,這是做著他一開始就打算做的事,還關心家裡的女孩,突然對他好感倍增。

至於小敏,除了無奈,竟感覺一絲厭煩,太固執,但他貌似也好了點,嗜賭老爸呀。

小玉,還是個值得疼的孩子,孝順聰慧。

期待阿青和龍子的故事,很好奇阿青站在田野邊那奔來的是何人?

第十二集:龍子在這種家庭長大,本來發展就不會完全,弄得性格倔強,佔有欲強。

表示一切的一切都令人無可奈何,龍子的媽媽有錯嗎?

他爸有錯嗎?

阿鳳有錯嗎?

龍子有錯嗎?

或許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用對錯來分清楚、來弄個明白。

當違背了社會普遍的價值觀與期望(不管對錯),就不會被接受了。

只能說他們生不逢時而執迷不悟。

此刻我更覺得龍子和阿鳳生不逢時,但若不是那時,他們又或許不會相遇。

時代造就愛情,時代也毀掉愛情。

阿鳳,會是永恆的傳說和美麗。

第十三集:真希望龍子別把阿青當作阿鳳的替身。

還以為兩個月不看,我會厭倦這種拖拉的情節,但阿青一開口,頓時把我勾回孽子的世界,我太喜歡阿青了。

他們被抓警察局真的很雷人,不過這事也挺無奈,社會發展也有需要。

不要傻傻地大搖大擺嘛!

第十四集:許久未看,看得更細緻和細心了。

小敏呢,看來會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足以讓它變成另一個人,我有點期待,卻又摻雜著害怕和無奈。

阿青的心思真的很細膩,讓我覺得很動人和美妙。

龍子原來是去受苦,我原以為他在那邊過好生活。

其實,生活得如何,本人最清楚。

人不可貌相。

願他們一切安好,到了尾端,會有事情發生吧。

第十五集:越看下去越覺得孽子精彩之處。

不是單純講同志,更讓人了解那個時代,當時的社會。

我不由得感到唏噓,身不由已、無可奈何,但依然有人懷著愛與希望活下去,這是多麼難得。

龍子把阿青當作阿鳳的替身;阿青把小弟當作弟娃的替身。

其實沒什麼分別,都是對曾經最愛的人早逝的不捨與悲痛,念念不忘。

好佩服老鼠,這會是他生命中最驕傲的一件事。

也看得到老鼠他哥對他的所謂情,深深的嘆息。

在人都掙扎求存的時候,你會怎樣堅持自己的信念呢?

加油!

再次大愛阿青!

第十六集:仁兄說的果真沒錯,簡直不是精彩二字能形容呀。

幾條線都發展得很快,小玉,老鼠,楊師傅,麗月。

百般滋味在心頭,小玉的依賴心太強,麗月對愛情的期盼,老鼠那怕事的性格,楊師傅對女兒的疼愛。

林桑和吳春輝那段簡直就是太美好了!

無比純真的友誼,當初的夢想,夾雜著無法觸碰的情。

安樂窩!

期待劇情進入最高潮,心中又不捨。

阿青,好期待。

第十七集:發覺劇情敘述得好完整,白先勇實在太有才了,故事越發吸引、精彩。

恐怕再找不到另一個人飾演阿青了,樸實而完整。

看完後,突然有個念頭,如果老人家哭的話,那一定是他一生中都很在意、很著緊的事,或許還夾雜著悔意、遺憾。

阿衛太傻了,好可憐,他肯定壓抑到自己無比辛苦,才做出那不經大腦思考的舉動。

要強毀了他。

看來阿青是要回家一趟,會哭吧,我。

超愛超愛超愛孽子!!!

第十八集:哇,這集劇情整體大躍進。

小敏回歸,竟與張哥再續前緣。

小玉櫻花夢再起攻勢,奮不顧身。

阿青對龍子坦白,龍子心情低落,或自責、或無奈吧。

阿青回到舊地,再度勾起與趙英、弟娃的回憶,傷感倍添,卻始終沒勇氣踏進家門。

老爺子的路越走越艱難,阿青卻始終照顧周全。

感恩、知足、愛思考、善良、有愛心,這樣的阿青呀,好想抱在懷裏。

安樂鄉一下聲明被損,眾人前路會如何發展呢?

只有最後兩集,享受那完美的配樂和樸實而精彩的劇情吧。

願明天會更好,有情人終成眷屬。

第十九集:看到最後,期待最後一集。

這集節奏很慢而平實,一步一步,不忍走得太快。

中途我分心了,專注力的練習呀,加油。

給予勇敢追夢的小玉誠摯的祝福,歌聲真的美cry。

小敏很可憐,突然又不那麼討厭張哥了,好好在一起吧。

想不到傅老爺子重要如此,與阿鳳、龍子、阿青都這麼有緣,他算是昇華了孽子的意義吧。

阿青其實話不多,拙於表達自己,但他很實誠。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無論如何,我永遠支持你,阿青。

孽子,取的名字真好。

第二十集(結局):不要了啦,我不要結束。

今天下午可能心情太好了,現在還在傻笑,擇錯了時間來結尾。

但生命就是如此,安排了、做了,就不會改變了。

只好珍惜和享受寶貴的時刻,再積累教訓,幸運的可在往後的日子繼續生活下去。

但此刻的年歲、日子,我們每個人很公平地只會經歷一次。

生活的平淡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認定了它的平淡,不肯為它創造新的可能性。

平淡不表示平凡。

我認為阿青的生活態度很好,全情投入經歷過後,會冷靜下來反思、品味,為自己做忠於自己的行為。

好真實的一個人,好真實。

這下,我才完全看出孽子的脈絡,阿青的爸爸、龍子的爸爸、阿衛的爸爸,還有好多在時代中顛沛流離的兩代人,我為此而感動、感謝。

謝謝你們!

所有孽子的人,每集片頭都看到的白先勇、曹瑞原, etc.和阿青一樣,六月之後我滿了18歲,人生就會完全有自己掌握、決定。

我希望自己有勇氣、耐心、信心、恒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謙卑之心、羞惡之心去走我的人生路。

謹此以對自己的成年送上最好的祝福!

提前了,哈哈。

還要笑得開懷,勿忘初心!

保持著善良、有愛、柔韌、溫暖燦爛的心。

總結:一天一集把它看完。

這下我應該不會忘記了,阿青,范植偉。

我喜歡這部劇。

很有味道,很深刻。

時代中的身不由己,很使人無奈,但阿青、小玉等努力掙扎求存,很是積極。

 2 ) 《孽子》扉页:献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

《孽子》扉页:献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夜里,犹自徘徊于街头 无所归依的孩子们。

看到这句话,是在三年前广州的一家书店,当时浑身一阵颤栗,从此无法忘怀。

  这句话好凝练,把人的心都写出来似的。

这十年来,我也像一只孤魂野鬼,在最深最深的夜里,荡过来荡过去,无所归依。

  如果我们好好的,又有谁会选择这条堕落之路。

  《孽子》最后一集,傅老爷子去阿青家劝说阿青父亲,临走前是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效忠了一辈子的国家使你做了孤臣,你又何必让仰望你的阿青做不可饶恕的孽子呢?

”。

这句话以老爷子悲怆的语气说出,是那么的令人痛心。

这是整部电视剧唯一一次出现“孽子”一词,终于在剧末契合了剧名。

孤臣孽子——   ——孽子孤臣 《孽子》一剧,从某种意义上讲,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

阿青父子,龙子父子,傅氏父子是剧中主体。

阿青被父亲逐出家门;龙子背着父亲的一道放逐令“你这一去,我在世的一天,你不准回来”在纽约流浪了十年,受尽了折磨;傅老爷子的不原谅葬送了爱子的生命,还是老爷子与阿青父亲的一句话“你的儿子毕竟还在世,而我哪,终究带着一辈子的愧疚进棺材”。

除了这三对关系,小玉一心要寻生父,老鼠的哥哥对他的虐待,小敏父亲对儿子缺乏父爱,也都涉及到父子关系,也许,老鼠和小敏对中年男子的依恋正是要在他们身上找寻父爱。

  每次重看《孽子》的剧集,都会落泪。

一个朋友曾这样说,很多思想家、智者、哲人终极的时候都归于“人类普遍的悲痛”上去。

白先勇不也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写尽人类普遍的悲痛吗?

 3 ) 龙凤劫

白先勇的孽子。

电视剧版的。

拍的很绝。

反倒像一部精心准备的电影。

不是怀疑中的粗糙剧集。

每个细节都处理得无可挑剔。

灯光。

音乐。

旁白。

冷冷清清的气氛。

每一出戏。

每一个人。

伏笔。

铺垫。

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拖延。

是导演,编剧们的,一场预谋。

像是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青春鸟儿的名姓,记载于簿子里,轮回与命运,原本就是写好了的。

故事本身是个好故事。

但是,太多好的文学作品,终究不得圆满的诠释。

很多的内涵韵味无法还原,很多的细枝末节无法为人所道。

那些迷离的,忧伤的,肆意的,决绝的,义无反顾的,无可奈何的,韶华。

记忆。

情结。

身世。

距离。

爱恨。

生死。

一场注定要有死伤的战争。

一群隐藏于黑暗王国里的孩子。

一些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个无比丑陋的公园。

一幕华丽却凄迷的传奇。

一段无法得到圆满和成全的爱情。

拿影像去展示已臻入化境的文字,即使做到忠实,终究难让大多数人满意。

不过,孽子,真的让挑剔的我们无话可说。

看到范植伟和马志翔的痛得在跳的眼睛,心会隐隐作痛。

一下子很想嚎啕大哭一场。

却只是安静地泪流满面。

于是心痛得发胀。

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一瞬间,不知今昔是何年。

惊诧导演从哪里觅来的孩子。

居然每位演员都那么到位,气质贴近得惊人。

还有那些父辈们的颤抖的或者冷静的声音,居然让我心中充满了歉意。

然后沉浸在无边的空洞之中。

几乎没有力气呼吸。

被一种绝望包围。

很痛。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活得那么辛苦。

像小波说的那样,所能做的,不过是等待被选择而已。

无法自己选择什么,也什么都无法改变。

而他们,又是那么无辜。

他们的罪,不过来自身上生来的血。

可为什么,即使那样活着,压抑地活着,艰辛地活着,也愿意背负着身上的罪孽,等待着所爱的人出现。

即使只是一晌贪欢,也心甘情愿。

阿凤说,我身上很脏。

龙子说,我用我的眼泪替你洗。

他们相爱,龙与凤的双雄之爱。

他们未必彼此了解,可是谁在乎那么多,已经是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了。

像那火红的睡莲,点燃了沉睡的冰川。

也埋下倾覆的祸端。

有过如同夏花般绚烂的幸福,田埂上的小屋里的世界,两个人的世界。

可是,凤终究还是无法安定下来。

他爱他,却不能留下来。

内心无法平静。

即使是相爱也无法平静。

因为地狱般的过去,因为他已经没有一颗可以交付的心。

龙说,我要你的心!

龙说,你没有心,我把我的给你啊!

龙说,把我的心还给我!

他真的拿刀插进凤的胸口,他真的想要回自己的心。

阿凤却微笑了,面部表情竟然变得柔和起来。

很少有这样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阿凤都是挑衅一般的表情,仿佛在防备什么,始终保留了什么。

可是,这一刻,卸下来那些假的脸,笼上了一重满足的,温暖的光。

让我觉得,他不是痛苦地死去,而是幸福地离开。

离开了。

他说,你要我的心,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这种东西……他说,这辈子是不可能了,等下辈子吧,下辈子我投胎到好人家,再来报答你……他说,我欠你太多,若现在不还,只怕到了来世我也还不起……阿凤用自己的血去偿还和清算今生的债。

似乎唯有如此,他才觉得自己是干净的。

逝者如斯。

龙子却活了下来。

像是离开清明的草灯,没有爱,没有痛,没有知觉。

甚至不愿意去拥有记忆。

麻木地活着。

心死一样地活着。

龙子离开台湾,并且被父亲的符咒封印起来,在他有生之年不得回来。

就连母亲病危弥留。

就连父亲出殡入葬。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之前,十年之后。

十年。

想起《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n》里的那“yesterday……suddenly”,中间镂空了大段的歌词,恍如隔世。

二十五岁健壮的青年面目全非,精瘦,疲惫,唯有一双明亮的星子般的眼睛没有改变,在刺探什么,让人有点畏惧,想要躲闪,在乞讨什么,深情,隐忍,教人无法拒绝。

同样的下雨的夜里,他遇到了青。

他喜欢了青。

不是对凤的背叛。

正是因为他对凤一直存着一份无法割舍的爱与怜,愧与歉。

一下仿佛又回到初恋。

一个电话就让他眉飞色舞,一次拒绝就让他心慌意乱。

龙变得小心翼翼,他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又有一种患得患失的不安。

似乎是天意,那次,那天,那个傍晚,如果不是撑起伞莫名其妙地走进新公园,听到你撕心裂肺的哭喊,怎么会对你那张桀骜不逊的脸如此迷恋。

怎么会那么想一生一世只守在你的身边。

凤,是你回来了吗。

这次,不会再离开我了吧。

给青讲述那场惊天动地的爱恋,每一个细节。

带青去看他们曾经去过的,快活过的地方,似乎是一场寻觅,想唤起青心底的凤的记忆。

他甚至让青穿上凤的衣裳,在他眼里,青是凤的轮回转世,他不过是暂时忘记了,或许某一天,他能够再想起往昔。

所有的甜蜜。

他们也会相拥入眠,彼此温暖,但是青也明白,龙真正思念的,爱的,还是凤。

但他,不是他。

虽然龙给了青开启房门的钥匙,但心却上了锁了,虽然可以谈笑风生,无微不至,但是青明白,龙对凤的爱,已渗入滴滴血液,寸寸骨骼。

他们虽然喜欢对方,却无法相爱。

一个人一生中会有力气爱多少人呢?

一个,还是很多?

宝玉喜欢身边每一个绝色的女子,也包括最适合他的宝钗,但他最终出家为僧,完成他对黛玉的生死相许。

其实在一开始,我一直以为失去凤的龙,不应继续独活于世。

但我终于才明白,其实,活下去,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或许有的人可以很快投入下一场爱情。

但是龙不能,凤也不会,他们都是固执的人,更因为,龙与凤,是命定的恋人。

他对于彼此来说,是一生一世的羁绊。

所以,当青说,咱们还是做朋友吧。

龙却不能用充足地理由说服他留下,说服自己留下。

他只能黯然地离开。

黯然地让对方离开。

我并不是认为感情应当是绝对纯粹的,那属于理想主义,我只是觉得,那段龙凤恋太决绝,太极端,甚至太惨烈,玉石俱焚的结局之后,经历那样一场近乎陷入疯狂的爱情之后,真的,他们,还会有力气去爱另外一个不相干的人么。

青的代号是苍鹰。

龙鹰恋没有修成正果,多少叫人遗憾。

但是人生就是如此,哪来那么多的奇迹,哪来那么多的圆满。

很多人觉得庹宗华饰演的龙不够英俊,我反而觉得龙就该由这样一位有经验,老练而又有实力的演员来诠释。

龙身上负载了太多的意义,仅凭本色演员演绎未必可以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

没有写完,还有很多关于小玉,关于小敏,关于孽子里其他一些不成章法的想法。

如果有人愿意听,我还会继续写。

 4 ) 孽子精读

1.青春的命名。

青春鸟放在孽子里真的太妙。

青春就是60年代战后下一代对参战的上一代的反叛。

但小岛既是战胜也是战败,极矛盾,极难以言说的尴尬情境。

男同身份是对父权最大的反叛和威胁,政治身份和性身份的彻底反叛,是对青春最极端的命名。

2.娜拉。

李青妈妈或许就是娜拉走后怎样的范本,要么堕落要么回来的前者。

但她的选择却是投靠另一个男人,当这个男人背叛了自己,她沦为了娼妓,染性病死掉。

她是一个反叛父权不彻底并失败了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3.青楼家庭化认干爹是青楼家庭化,阿青和阿凤这样的孩子不愿走入家庭,他们愿意在青楼谋生,而阿敏就非常渴望进入家庭,渴望一段稳定的关系,但走入家庭就意味着被家庭规则束缚,而且阿敏的金主总是怀疑阿敏,男性在家庭中的焦虑来源之一是伴侣的后代不是自己的后代,但他把异性家庭关系套用在了同性之上,是双向的错误投射。

第五集小玉听到干爹描述他尊敬的妻子(为了家庭甘当同妻的妻子),要小玉成为他的家人,成为他的儿子和情人,他逃也似的走了,他不愿被放置在一个畸形的家庭关系之中,宁愿选择青楼虽然放荡但也合理的关系。

4.放逐这个算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意象,电视剧里有没有提到暂时还待看。

小岛本身就带有的放逐意味,以及开头的“我们这个国度”,和阿青被父亲赶走(流放)并且后面出现的边陲黑龙江(古时的流放地)的意象,都是意味着被主流社会放逐,边缘化。

5.说一点改编的问题赵英本来在小说里只是和阿青一个交集的十五六岁孩子,在电视剧里代替小说里的管理员和阿青被抓到,倒是更像青少年荷尔蒙悸动,多了一点美感。

不足是把阿青对弟娃的情感暧昧化了,和原著有些许出入(小说里阿青把赵英投射成弟娃)。

6.恋父小玉的悲剧在于,他把每一个与日本沾边干爹情人,都当做父亲,全然忘了他父亲其实是个异性恋。

小玉的每一个“父亲”他都当做情人来勾引,他和母亲的关系,更像朋友。

真的精神分析一下,小玉是那样深地爱上了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

 5 ) 暗地妖娆

看孽子,还是看孽子。

这几天不顾眼睛上长了的红肿的麦粒肿,兀自的蹲在电脑前,贪婪的看着孽子。

不得不说,真的是一部好剧。

一直想买这部片的DVD来着,但是一直没有买到,于是就从电骡上下了下来。

慢慢看。

顺便把原著小说也下下来一起看。

一直满喜欢白先勇的,虽然不喜欢张爱玲(呵呵)也许因为他是个GAY的原因吧。

上次没有看成他搞的青春版的《牡丹亭》还小小遗憾了一把。

他的小说看过他的一些中短篇,独独没看过《孽子》。

依旧是纤细华丽的文笔,准确老到的笔触,激烈的情节却在淡淡的讲述中慢慢展开,并不特意强化冲突,似乎什么都没有说,但似乎又什么都说到了,或工笔或写意,一幅同志爱恨情仇录在我们眼前展开,犹如白老先生所热爱的昆曲一般隽永秀丽,富有诗情。

不知道是年代过于久远还是怎么的原因,我总觉得那些台北新公园的暗地病孩子的故事像是昆曲传奇般久远。

很隔膜,说是实话看到郭老拿出那什么《青春鸟集》的时候很是觉得可笑来着。

汗大概白老先生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有一点遗老作风的,虽然已经是民国五十九年,公元1970年代了,是David Bowie,Iggy Pop,Lou Reed开创Glam摇滚的时代了,可他笔下的那个圈子里还是很像过去的男风圈,狎伎,玩娈童。

不错,小说是好的,但是还是那种旧的,不是新的。

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喜欢王小波笔下的北京的那个阿兰出没的不知名的公园。

但是看着白老先生的写给那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犹自彷徨街头,无所归依的孩子们的文章,还是会被震动吧。

这样就不能不说到青春残酷物语了。

喜欢范值伟,不仅是因为他够帅气,够型格,够气质,还是因为他是个好演员。

他的两部影片,张作骥导演的《黑暗之光》,《美丽时光》我都看过,他的确非常有灵气。

那张英气的五官分明的脸,以及那双锐利时而野性时而迷茫的眼睛,使他成了青春残酷的最好注脚。

海报上的他一如往常地忧郁帅气着,下面一行小字注明“公视文学大戏”。

虽然有同学看过,而且盛赞此部剧集。

但看着这种宣传还是会怀疑。

毕竟我以为台湾也就拍拍琼瑶剧,拍拍偶像剧,出些像《流星花园》,《蔷薇之恋》,《爱情白皮书》,《来我家吧》之类的赚赚廉价眼泪速食面的剧集。

毕竟台湾电视剧的制作粗糙拙劣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当我仅仅看了《孽子》的片头,那场父亲把阿青赶出家门的戏,我就知道,这部剧的的确确实下了功夫拍了的。

甚至让我觉得是电影的水准。

眷村的孩子,中学的夜间部,狭小局促的家,难懂的闽南话和一口台湾国语,缓慢的叙事,长长的镜头,这些我们都不陌生,在《牯岭街》那里我们早就温习过许多遍的。

龙子插在阿凤身上那把刀,不由得让我想起小四捅在小明身上的那一刀,一样的痛楚。

在台湾电影日益衰落的今天竟然在一部电视剧上看到了新电影的影子,实在是让人感动,因为白先勇的小说其实是更适合电影的,像是《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在心浮气躁纸醉金迷的影视圈,这部电视剧真的是静下心来认真做的好作品(黄磊老师号称什么文学的电视剧只算是搞出来的半吊子垃圾)。

电视剧里把原先小说里跳跃穿插的情节拉出了一条时间线,改成了线性发展的故事。

并把原小说中一笔带过的阿青被罚出校的原因扩展开来,安排了一个年轻帅气的赵英,给阿青踏入那个圈子一个爱情上的动因。

并且把阿青和赵英的关系与龙子和阿凤的关系暗暗作了一个对比。

阿青与母亲的关系也改成阿青辛辛苦苦寻母,和小玉千里寻父作了照应。

对一些人物作了些取舍,使得一些人物形象更为鲜明立体,比如对杨教头也花了较多笔墨来描写他的性格。

而一些情节上的改动,使得这个圈子发生的事情更加合情合理,去掉了小说中想当然的文人腔。

而大段大段的小说里的原话当作画外音,不仅不累赘繁复,而且使用的恰到好处,和范宗沛的音乐完美结合起来,使得电视剧有了种氤氲的文学底气和韵味……《孽子》的剧作真的很棒,我觉得都可以拿去当改编剧本的教材了。

而电视剧的导演也是很好的,场面调度很讲究,运镜也很流畅,不像现在绝大多数的电视剧不是愣接跳轴漫天飞就是演员的大特写涂满屏。

在节奏的把握上也很到位,阿青和龙子第一次见面时,四目相对,长长的沉默(按我妈的话就是我站这儿看了2分钟了他们怎么还不讲话)接下来就是两人在旅馆里的一场动作戏(嘿咻也是高难度的动作噢),而在情绪上也没有过度煽情,为了哭而哭。

总是掌握的刚刚好,让你不由心酸。

至于演员么,除了演父亲的柯正雄,演郭老的金士杰,演副官的田丰,演杨教头的丁强,演老周的李昆,还有许多看着面熟的老演员在里面,听着那口标准的国语,就晓得一定是经过舞台训练优秀的国剧演员。

老戏骨就不说了。

里面的年轻演员的表演也很不错,至少比F4什么的好太多了。

不管是风骚的七彩孔雀小玉,还是乐天的老鼠,专情的阿敏,演员都演得不错,不过我要说演阿凤的那个马志翔,的确是很性感很野性的,虽然他的角色只要耍帅装酷就可以。

不过那种狂劲,那种谁也不吊,天大地大舍我其谁的样子,的确是很万人迷的野孩子。

吼吼至少抛开一切风卷残云的爱情,是大家都为之向往的,那样野性犹如野性动物般的情人则是大家心仪的。

可是阿凤是稀少的,是不容于世的美少年,但是即使有了阿凤,我们也不是龙子,可以为之迷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害怕被爱情的火焰吞噬的遍体鳞伤。

红衣黑裤的阿凤站在莲花池边,犹如最美最红的那朵红睡莲,用那些残酷的炙热的疯狂的血液浇灌出来的殷红,暗地妖娆着,那些青春鸟集里的孩子们,像是阿青,小玉,老鼠,阿敏他们,也一并妖娆着,美艳着。

 6 ) 啊啊啊我终于找到这篇原型讨论文了

这位所谓的「国民党名将」白崇禧将军,他原不是国民党人,而且跟国民党始终是貌 合神离。

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在军事上展现足智多谋的一面,人称「小诸葛」,跟李宗仁同 一夥,属於广西桂系将领,跟广东黄埔陆官出来的「血统」纯正的国民党军人不是同一回 事。

抗战胜利之後曾经担任过一阵子「中华民国国防部长」,後来因应情势,担任「华中 地区剿匪总司令」,就在这惨胜又惨败的几年,他跟蒋中正总统结下梁子,以致於来到台 湾之後到死都郁郁不得志。

先说抗战胜利还都复员,开了个「制宪国民大会」,弄出一部「中华民国宪法」,然 後要选中华民国行宪第一任总统、副总统。

总统没话讲,仗刚打完,蒋中正声势如日中天 ,谁能跟他竞选?

连毛泽东从延安跑去重庆会谈的时候,在鹅岭飞阁蒋中正行馆敬酒之际 还得当面送上一句「蒋主席万岁」。

可是副总统就难搞了。

国民党的意思,是要拱孙文的 儿子孙科上去,其他几位像是于右任等等只是陪选。

可是桂系将领这回不买帐,不让黄埔 大小通吃,所以李宗仁要选。

选情紧绷,双方在南京各大饭店摆流水席拼选票,只要你是 制宪国代相关人等,总统选举期间在各大饭店吃喝一律免钱。

国民党砸钱也没有用,桂系 的动员力量硬是把孙科挤下去,李宗仁当选副总统。

票开出来,孙科在会场记者包围下, 脸色铁青地离开。

我们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将军,早在桂系势力还没跟广东合流之前,跟李 宗仁就已经广西铁三角之二,(另一个谁谁谁一时想不起来),小诸葛为李宗仁运筹帷幄 之处正不少,这回硬从国民党手里拗下大位,恐怕白将军也关系匪浅。

再说这「华中剿总」,先是驻节江西九江,後来白总司令要移去湖北武汉,可是武汉 已经先有程潜的部队在,白老总的意思是,武汉他要,叫程潜走人,所以程潜只好把武汉 让出来,自己往南到湖南长沙去,毕竟人家是剿总,程潜怎麼争得过人家?

这程潜後来也 就投共了。

比起九江,武汉离南京更远,白崇禧这一去,藩镇坐大,南京国防部渐渐管不 动武汉,还有他华中的几十万大军。

然後时间来到「中华民国在大陆」最关键的一役,徐 蚌会战(或者,所谓的「淮海战役」)。

在华东,蒋中正百万军团在南京北方不远的战场 失利,有意思要调动华中部队下江。

国防部急电武汉,武汉大军不动。

国防部又急电白崇 禧麾下大将宋希廉,要他立刻进京开会商讨情势。

结果宋希廉开完会立刻被蒋中正召见, 晓以大义,希望他把意思转达白崇禧,让部队东下,还在南京官邸一起看了一部「精忠报 国」的电影才让他回去。

宋希廉回武汉,当著大家的面转达总统的意思。

白崇禧听完没表 示意见,叫其他人先离开,只留宋希廉在办公室,然後气氛诡异地问宋希廉对当今局势的 看法,於是白总司令也暴露了他的想法。

南京方面等不到一兵一卒东下,蒋介石终於按耐 不住,不再找人传话,直接王见王,自己打电话到武汉,亲自要白崇禧发兵。

刚开始还客 客气气,可是讲了半个多钟头,白崇禧还是各种理由不愿东下,於是我们快要完蛋的中华 民国总统、五星上将蒋介石在电话里对著他亲自任命的华中剿匪总司令,破口大骂「娘希 匹」(宁波土话,大约相当於台语的「干╳娘」)。

白崇禧总司令的意思,有明的,有暗 的。

明的是,蒋介石这武汉你还要不要?

华中你还守不守?

我这一动华中空虚,人家轻易 渡江,下湖南入四川,大江以南不日沦陷,你还有多少版图可以丢?

至於暗的,则是他跟 宋希廉讲的意思,眼前局势不能靠蒋介石那种打法了,要跟共产党和谈,咱们保存实力, 跟共产党谈个划江分治,这样至少还保有半壁江山,若是再打下去,那就什麼都没有了。

可是我们的剿匪总司令想去跟共产党和谈,这种话对著蒋介石那种人,怎麼能明白说得出 口?

但即使没说出口,武汉依旧不发一兵,不开一船。

我们的小诸葛明的暗的都有道理, 只是乐观过头,把蒋介石跟共产党都想简单了,以为这还是那个他赖以起家的军阀时代, 可以合纵连横划地为王,殊不知蒋介石、毛润之两人都「不只是军阀」,不论你华中剿总 动或不动,谈或不谈,人家国民革命军和人民解放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等到华东战场被 人吃光,武汉再有实力也独木难支大厦。

即使把蒋介石搞下野了,李宗仁代行总统职务, 跑去跟人和谈也挡不住人家大军汹涌渡江。

我们的华中剿总白崇禧将军一路「转进」到海 南岛,後来终於还是来到台湾。

所以你想白崇禧到台湾来会有什麼待遇?

当然是武功全废、永不重用而且还遭到监视 了。

蒋介石还算有风度,白崇禧逝世的时候,他亲临民权东路殡仪馆告别式场致意,让他 办个风风光光的国葬大典,那是1966年十二月冬天,蒋介石八十一岁,八年前打过八二三 炮战,中华民国在台湾十七年。

这十七年里,白崇禧被解除武装,基本上没什麼重要的事 可做,偶尔和友人跑到花东山区打打猎就是了。

今天还留下一张他跟叶公超先生在东部狩 猎时拿著猎枪打猎的合照。

所以, 白家,至少有猎枪吧。

:) 这样一个轰轰烈烈英雄一辈子,曾经敢当面跟蒋介石呛声抗命,而晚年又被打入冷宫 权势中落的父亲,在白先勇先生的小说里,则分别出现在好几个人物的身上。

至少在《孽子》之中,白崇禧出现在两个人的身上,一个是傅崇山傅老爷子,一个是 王夔龙的父亲王尚德。

傅崇山傅老爷子,这个《孽子》当中最尊贵的人物,更别说了,连名字都有个「崇」 字,也是一个曾经显赫但是後来被冷落的大人物。

不是有一次阿青、小玉、吴敏、老鼠他 们在新公园被警察抓去?

那一次多亏了傅老爷子出面才救了他们。

可是你听傅崇山讲的, 他如今跟那些新面孔都不熟了,这次可是托了好大的人情才说动关系,放阿青他们出来。

讲起来之费力的,你简直可以想像一个失势老人卖著最後一点老脸去拜托人家的模样。

( 这让我想到电影《笑傲江湖》里面,林平之他父亲林剑南(?

)当著令狐冲及其师妹发功 ,以证明自己就是林剑南的那种场面,他其实人老了,发起功来气喘吁吁,可是令狐冲心 地善良,还是给他鼓掌叫好。

)可是若光说这没落贵族在国族历史里「旧时王谢」的气象 ,白先勇笔下尽多,不是有人说他是个「死人化妆师」吗?

写的都是一些活在过往,已经 过气,却仍然妖豔的人物,用蔡康永的话来说就是,都是一些「泡在福马林里面的人」, 尤其《台北人》最是,那麼那根本就是一整个时代的问题,也不定傅老爷子就寄托了白先 勇对白崇禧的什麼,但如果说傅崇山傅老爷子也是在大陆当过官,也是来到台湾就退了役 ,也是偶尔跑去花东地区猎山猪,更而且,死了也是葬在台北市六张犁极乐墓园最高的山 顶,那就「非常白崇禧」了吧?

只不过虽然同样是葬在极乐公墓,傅崇山的景况却凄凉的 很,因为白崇禧的国葬大典被作者移给了王尚德。

一个是「崇」,一个就是「尚」,「崇禧」对「尚德」倒也工整。

王夔龙後来不是去 见了傅伯了吗?

藉著傅崇山的口说出王尚德非比常人,是个於国家有大功勋的人,这十年 来不让龙子回来是有苦衷的。

说他的葬礼是国葬的规格,当天来了很多重要的人,不方便 让夔龙出现。

王夔龙则是哭诉说他在美国一直想回来,四年前他母亲过世他就想回来了, 但是王尚德不准。

这个王尚德,以前在南京住在大悲巷,而大悲巷正是白家在南京的住所 之一。

在1962年,白先勇的母亲忽然过世,他依据回教习俗「走坟」四十天,第四十一天 就上了飞机去美国留学。

到1966年12月,白崇禧过世,之间也是四年。

只不过到了小说里 面,是连「母亲的丧礼」也错过了。

(我忽然不确定白崇禧的告别式上,白先勇有没有出 现。

)至於来了很多重要的人,那蒋介石当然算是重要的人了,毕竟是国葬大典。

所以一个白崇禧,被分散成傅崇山、王尚德两个人。

白先勇除了变成王夔龙之外,还 有变成谁吗?

(暂时想不到。

) 倒是号称是一部民国史的《台北人》,最後一篇就叫〈国葬〉(让人想起屈原九歌最 後一篇叫国殇),写的场面几乎就是白崇禧1966年12月 9 日告别式的场景,连总统颁的挽 额都一样是「轸念勋猷」四个字,只是逝世的人变成了李浩然将军,路口的高大牌楼从「 白故健公上将之丧」(白崇禧字健生)变成了「李故上将浩公之丧」,此外如灵堂的布置 、殡仪乐队、送行车队最前面的四星上将旗等等,一一皆如白氏葬仪。

〈国葬〉写在1970 年。

广西白崇禧在去世四年之後,化身成白先勇笔下故事里的广东将军李浩然。

十五年後 ,1981年,分化成了《孽子》故事里的王尚德与傅崇山,这两人一个备极哀荣,一个身後 凄凉,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他们的儿子——王夔龙与傅卫——都爱上了男人。

这一点,他们 两人也跟白崇禧一样。

1970年在〈国葬〉里还有一个人也变形到了1981年的《孽子》,那就是刘行奇。

他一 出场就已经是个和尚,不过他原来不是和尚,是李浩然手下广东子弟兵的一名司令,是员 猛将,北伐时还曾经打赢过孙传芳,不可一世。

後来因为作战失利被八路军俘虏了一年, 从广东逃来台湾,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一脸枯黑,头发掉光光,还被革去军籍,後来去作 了和尚,穿著架裟来向李浩然致祭。

这个刘行奇,十一年後在《孽子》里出现,打胜仗的 时间地点,从北伐时的龙潭大捷变成抗战时的长沙大捷,同样曾经被共军俘虏,只是地点 变成了湖北武汉东北方的大别山,而且身份从司令变成一个团长,籍贯从广东变成四川, 同样逃到台湾之後被革去军籍,不过这回他不做和尚了,跑去取个台湾女人结婚生子,变 成李青和弟娃的爸爸,而且一出场就是个高大的身躯——不是一把骨头,而是一大把骨头 ——,还长出可以根根倒竖的花白头发。

再过二十二年,2003年公视《孽子》,李青的四 川爸爸(前广东司令刘行奇)又变形了,这一次他的光荣战役变成了台儿庄大捷,外型从 一个四川汉子具体化成一个台湾欧几桑,没这麼高大,却胖了许多,头上的白发忽然变得 乌黑,可是却几乎又掉光光,而无法再根根倒竖了。

而且更严重的是,根据许多观众的看 法,他的口音已经混乱到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一省人。

推测起来,这也许是因为这个角 色的原型经历了太复杂的前世今生,终於在第三次变形的时候产生严重的自我混乱,以致 於开始口舌不清的缘故。

不过如果可以在其腔调中分辨出广东腔、四川腔,乃至於柯样的 台湾国语,基本上都不成问题。

可是有观众指责,怎麼这个爸爸的角色明明是演一个四川 的人物,讲出来的话竟然会有山东腔?

而且就只会那麼一声「俺」。

这就观众自己不仔细 了,人家可是在第三次变形的时候跑去台儿庄打过仗呢,台儿庄在山东你不晓得吗?

在山 东打过光荣的一仗,讲话沾点山东腔算什麼?

你没看见当今许多台商不过是到大陆做点生 意,回来讲话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南腔北调了?

话说回来,他在山东就只打过仗,所以只会 这麼一声「俺」,也不算贪多务得吧?

人家还没让你听到湖南腔、南京腔以及海南岛腔呢 ,更别说这个人物原型的流变一旦扯上了咱们柯样,恐怕讲话来点上海腔也不是不可能。

(别忘了人家演过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四行仓库在上海。

) 所以,基本上李青的父亲这个角色,他的原型应该不是从白崇禧来的,而是从白崇禧 的某个落难部属来的。

这也可以让人理解一件事,那就是为什麼当李青的妈妈黄丽霞跟小东宝歌舞团的小喇 叭手私奔,李爸爸追出去的时候拿著的是一把看起来容易让人误会成无线电的「前国军团 长自卫用手枪」,而不是绝不可能让人觉得那不是枪的「前国军剿匪总司令失业时打猎用 双管猎枪」。

白先勇先生从小在这些没落贵族的氛围里耳濡目染,生活中很多的人物拆解又融合之 後写进他的小说里。

可是有一件事,他视他父亲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白先勇 语),像他就说他近年来致力於为他父亲白崇禧立传。

在他的文字中,用到他父亲的部分 ,我想辉煌的部分不用讲,即是写失意的时候,他可能也不会把白崇禧用到李青父亲的这 个地步。

你想想那个时代,连毛泽东都要举杯当面高呼「蒋主席万岁」,这个人却敢当著 蒋介石的电话抗命,虽说是形势比人强,但终究这样一个人格特质,即使在失败的时候应 该还是有一种尊严和贵气。

如果是狮子,那死掉了还是狮子,不会就变成狗或老鼠。

在小 说还没开始就已经死掉的王尚德,以及活到小说快结束才死掉的傅崇山身上,似乎也感觉 得到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下,生荣死哀里一点最後贵族的馀韵。

不过我实在离题太远了,这些人根本不是主角!!!

以上这些都是不要紧的废话跟搞 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专心看戏吧!

我最喜欢小玉这个人物,不知道金勤会演得怎样。

可是就演员来说,超喜欢只出现一 集小阿青。

张捷的台词不多,可是那双眼睛真是超多话的。

-- ☆ [Origin: 新椰林风情] [From: 61.217.203.226] -- * Origin: 中山大学 West BBS-西子湾站 * From: 218.167.160.85 [已通过认证] 这是从百度贴吧转来的文章,原文在这里:http://tieba.baidu.com/f?kz=143846769曾经用百度搜孽子原型的文怎么也搜不到,谁知道谷歌傅崇山搜出了这篇文章,出处不明,不过应该是台湾人写的。

这应该是关于讨论《孽子》原型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

 7 ) 蔡康永关于《孽子》的采访

  范植伟  台湾新生代演员里,最受注目的一位, 饰演【孽子】里那只想要逃离的小苍鹰, 情绪渲染力久久不散。

    庹宗华  最接近【孽子】的一次,是年轻时,差点成为电影版【孽子】的一员, 为了这次的演出,做足了功课拼足了劲,只为了扮演那举足轻重的龙子。

    陈克华  台湾文坛著名诗人,也是位医生, 曾经为电影版【孽子】写下主题曲, 一句「你也在这里」写尽无家可归的青春鸟间彼此共扶持的心底声音。

      【怕演同性恋?

】  蔡康永(以下简称蔡):早几年如果在好莱坞,如果叫一个男演员出道的时候开始演同性恋的角色,他们可能会有犹豫或害怕,因为真的有发生过说有的人刚出道的时候就演同性恋角色,後来在整个他的演出生涯当中,就会一直受到当时认为的阴影笼罩;可是看这几年发生的状况,好莱坞最有代表性的演员,像汤姆汉克斯,或者到了最帅的帅哥,像汤姆克鲁斯、布莱德彼特,乃至於年轻一代的帅哥,像基努李维、或者是李奥纳多狄卡皮欧,这些人他们全部都演了同性恋的角色,或者是标榜同性恋主题的电影。

所以这是不是表示说演同性恋角色已经不再构成一个威胁了?

从这一次公共电视制作了【孽子】这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情况看起来,在演员的选取上面,似乎没有遭遇到任何的困难,找到的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管是资深一点的或者是当红的演员,他们都接了这样子的角色来演孽子的主角,像【孽子】的一个主角王夔龙是由庹宗华演的,庹宗华以前没有演过在性倾向上面是同性恋的角色吗?

    庹宗华(以下简称庹):没有,这是第一次!

    蔡:被邀请的时候会犹豫吗?

    庹: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时候第一次曹导演打电话给我,跟我说想要拍这个戏,然後希望我是演王夔龙的角色,其实那时候我就蛮开心的,因为我想挑战一下自己,是不是可以能够在这个角色里面,让观众能够认同我能够演这个角色。

    蔡:你答应之前有看过【孽子】的小说吗?

    庹:有。

    蔡:那么如果让你选,你会选王夔龙的角色吗?

    庹:我觉得我这个年纪应该是选王夔龙吧!

    蔡:你是说你本来希望演别的角色?

    庹:那大概是好多年以前,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当兵,那时候我因为常常在拍群龙电影公司,他们就拍了一部电影的【孽子】,虞戡平导演导的,本来我们是可以参与的,可是那个时候我正在当兵,所以就没有...    蔡:那个时候如果没有当兵,可能你就会出现在那个版本里,而且是演...?

    庹:不晓得演谁...    蔡:应该不会是演王夔龙这个角色。

    庹:对。

应该不会的。

    蔡:如果你跑去翻美国的大城市的报纸,看那些徵友广告的话,你看到有一些男生在徵求男性伴侣或者男性情人的广告,他们里面很喜欢强调自己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的徵友广告会说他是一个straight looking的gay,就是他是一个看起来像异性恋的同性恋,就表示说有些人特别比较不喜欢找一些一看就知道他是同志的同性恋,他们喜欢找一些看起来看不出来的。

那如果你看【孽子】这个戏里面庹宗华的样子,大概就叫做straight looking,就是看起来就是一个看不出来是同志的同性恋。

    庹:其实我这次去纽约,我也去看我的同学,那他本身也是同志,他男朋友在剧场里面工作,他男朋友回来的时候,我怎么跟他聊天,我就完全感觉不出来他是那样子的,但他们在一块已经有五年多了,也蛮稳定的,那是我念高中时候的同学。

其实在二十几年以前,我就知道他就是同志,那我也跟他聊过这些问题,当然我在这个戏里面,我所演的这个角色里面,有一些他的颜色在里面。

    蔡:孽子这一个原著小说里面,虽然王夔龙他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角色,因为他等於是代表著父权跟自我放逐者这两个之间的冲突的一个焦点,那可是负责叙述整个故事的人,是一个叫做李青的角色,李青这个角色是范植伟演的。

那当初白先勇会选一个李青这样的角色,来担任这部小说的叙述者,大概是因为他是一个外来者,所以当李青这个人物出现的时候,台北市的新公园也就是黑暗王国已经存在很久了,他只是一个从外面进去的人,他可以带著读者去看说这个王国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有些什么人物,把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讲给所有的读者听。

那当初范植伟被邀请演李青这个角色,後来戏拍好之後,白先勇对於范植伟特别的赞赏,说他这个举手投足眉眼之间全部都是对的,那这个当然很难得,因为白先勇是一个非常挑剔的原作者,范植伟在接受这个角色之前,有被原作者白先勇先审核过吗?

    范植伟(以下简称范):没有,我们那时候只是去导演工作室,算是试镜,导演就决定了。

    蔡:那你几岁的时候,读过『孽子』这个小说?

范:我在那时候导演才给了我一本『孽子』小说,我才看。

其实我书看的不是太多,我之前根本..甚至不知道白老师...    蔡:等一下,你没有听过白先勇这号人物?

    范:我真的不知道,之前。

    蔡:你是不是以为他跟朱自清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我不是在开玩笑有一次因为我的书里提过我跟白先勇怎么碰到的,结果我的读者就写信给我,他说你连白先勇都见过,那你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我就回信给他说我可能也见过袁世凯。

    范:朱自清知道,国文课本上面有提过。

    蔡:就是啊,那大家就会觉得只要你不认得作者就是那一代的。

    【令人想像不到的新公园】  范:我有走进去过,可是我并不知道里面的文化是这样子,我是因为看了『孽子』,我才知道新公园的始末,到底是什么状况。

    蔡:这很惊人吧。

就是那么明显的一个地标,然後存在那么久,可是你一定要翻一本书,才会知道里面藏了一个。

    范:我很久以前在新公园里面闲晃,我一个人在台北市乱晃,然後就晃进去了,晚上大概九点多快十点,我就体验过一次被人一路跟踪的那个感觉,在那个时候但我并不知道他是要干麻,然後我觉得怪怪的,就慢慢慢离开了。

    蔡:白先勇他常常讲说:『孽子』并不是一个专门描述同性恋的小说,它恐怕比较多在描述从两代之间的冲突延伸到权威与这个被压迫者两者之间的冲突,那这个冲突对很多人不那么熟悉是因为台湾解严之後,那些压迫变少了,所以年轻一辈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说有那么苦吗?

有必要搞到这样爱一个男生就被整得死去活来?

可是整本『孽子』当中,我们不断看到这种背负著罪恶感的一个表演方式,我不知道他这个表演方式会不会也出现在这一次曹瑞原所导的这个连续剧当中。

曹瑞原你在拍的时候,有拍得很惨烈阴暗吗?

    曹瑞原(以下简称曹):其实小说一开始,这小说的一个可能是时代的关系,也可能是刚刚提到说譬如说这些小孩子都得靠身体去卖淫,那我觉得其实跟那个时代很有关系,那个时代小孩子如果被赶出家门,那事实上他没有太多的资源,他自己没有太多的能力,那他可能只能靠身体了,那现在我想整个时代环境变了,再加上同志的议题,对自己也了解了,然後对那就外面的环境,它也可以提供说比如说打打工,那我想都造成说白先勇老师这本小说里头,讲述这些小孩子的处境是比较灰暗的,那所以其实在改编这个东西,其实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在里,就是说你能不能让观众可以接受,毕竟它是在目前的一个电视节目上面播出,那所以这一部分,我们倒是真的做一些修改,那希望里头可以让人家看到的是,比较属於情感那一部分的,譬如说父子之间的。

如果是譬如说身体的交换这一部分,身体的交换这一部分,我觉得我们也尽量去淡化它。

    蔡:淡化的原因是因为你担心电视播出的尺度有问题吗?

    曹:我觉得不舒服,我觉得不舒服,因为在那个年代也许觉得是ok的,所以有时候我会觉得说,电视改编是我自己有点觉得遗憾的是,它真的是得闪避掉一些东西,就得阖家观赏的尺度。

    蔡:现在是阖家观赏的尺度吗?

    曹:我觉得可以接受的,可以接受的。

    蔡:在拍之前曹瑞原都会讲到说演到什么地步为止吗?

    庹:他让我们演员放手去做,那我们也去做,我们就尽量做到最极限。

    曹:都会跟他们讲我大概怎么拍吧!

    蔡:你事先的沟通是技术面的,比方说你们会穿著衣服,或者说你们会躺著还站著这些事情对不对?

    曹:没错,我想这个给他们一种安全感。

    蔡:可是你不会指导说可不可以嘴对嘴或者是什么这些..我以前看一部英国片,台湾翻成叫『他妈的星期天Sunday Bloody Sunday』,里面演一个老建筑师是很有名的英国演员,他说他要和那个剧中的年轻男主角接吻,嘴对嘴舌吻的时候,就压力很大,他说他当时闭上眼睛就一直想英国女王英国女王,然後就吻下去了...我不知道这什么意思,意思大概是说如果连英国女王都可以吻的话,没有什么吻不下去的。

那你有这方面的可以诉诸帮助你接吻的对象吗?

    庹:其实我们在做那个之前的话,心情是有点挣扎,那我记得那天拍那场戏,是我要跟阿凤在新公园里面,他就来找我,找了我以後他就说:要不然你敢不敢在这个地方吻我。

那天我们拍的时候,好像是星期天下午,然後在拍的时候,我父亲还带著我弟弟的儿子到现场来...    蔡:他不知道要拍什么吗?

    庹:我没有跟他们讲,那我也没跟他们说他们就到现场来,其实我那个时候我压力很大,我也很紧张就很焦虑,因为父亲知道我在拍什么戏,他也知道是演戏,可是他当面看到还是很震撼的啦,而且再加上我弟弟的小孩又在那儿,那他一定会没有办法明白,刚好我太太也在,那我就请我太太就带著我弟弟的小孩去散步,去那边滑溜梯去,然後我们就很快速地就把它完成了。

而且那天现场的人也很多,其实那倒不是最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你既然当演员的话,在那个时候就是要考验你了,你要如何去克服这些心理的障碍,然後去完成这一个拍摄这样子。

    【情欲底下的时代悲剧】  蔡:『孽子』的小说一打开的时候,就会看到一张学校登的布告栏,那讲的是说这个学校高三的学生也就是,这个书的叙述者李青,他在化学实验室里面跟实验室的管理员,发生了书里面用的字眼就是发生了淫猥的行为,就被学校这个逮到了记大过三次,然後勒令退学,是整本小说一开始发生的一个开宗明义的事情。

光是这件事情就被导演给改掉了,不过我想曹瑞原做这件事,范植伟应该很感激才对,就不然你就是要跟一个比较年长的人发生...小说是跟管理员...    范:小说里面是跟一位...    曹:你到现在才知道...    蔡:所以曹瑞原救了你。

    曹:我们改成赵英,跟一个学校的管理员,当然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年轻的管理员。

    蔡:可是在小说里是一个,比较年长的然後外型不...    范:真的要感谢导演,要不然演起来会比较不一样。

    蔡:所以你在整个戏里面发生关系的对象都是..最年长就是王夔龙的角色了。

所以一方面也没有卖的行为...    范:李青没有,李青他还蛮乖的。

    蔡:这跟乖不乖没有关系,所以即使是小说里面,王夔龙其实有给钱啊什么的,可是戏里面就没有了...    曹:我们在这方面的话,就是把它处理到就是尽量比较那个人性比较强一点,大概是把它改成是他想要照顾他,想要帮助他,然後希望他再去念书,是这样子的方式去处理。

    蔡:那时候为什么把实验室管理员改成同班同学?

为了画面美观吗?

    曹:其实我第一次的想法是觉得小说里头太多充斥的年轻跟年长的,对苏格拉底式的这种,那这是我第一个看法;然後第二个我觉得说,赵英...因为连续剧二十集,那我总觉得李青这个角色,他如果一开始是跟这样的管理员发生这样一个事情的话,我会觉得观众对他的角色会可能有点距离,不是那么的喜欢,会被很强烈地引导到一个印象去,所以我把他改成是跟同学,这个其实违逆了老师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小说的精神,那後来我自己想一下,其实真的也是。

    蔡:白先勇的意思是说违逆了什么精神就...    曹:我想『孽子』里头,白老师写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时代的交错交织在里头的那种悲剧,那一个撤台的老兵,他在学校当管理员,那种欲望的没办法出口,然後在那里跟学生,其实有一些意义在,然後对李青的父亲来讲,一个团长的孩子,被一个老兵可能是甚至於他的那种部属,一个管理员这样的人给沾污了,那他的那种愤怒,那其实我想老师的作品都是有这样子一个背景在,他的悲剧性我觉得更大,所以我并不是不认同老师的一个写法,反而我蛮蛮佩服他,用这些东西去交织一个时代的悲剧。

那只是说我刚刚讲到说有点缺憾是,如果电影它会,那个强度会可以更强,那时候跟说服老师的一个说法是说,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去让别人意识到这些东西,就是一开场,一个李青跟管理员,我觉得很难,那可能真的存在在小说的一个阅读上去阅读的,所以後来我就把带子寄到美国去,因为我们在电话中已经搞不定了,两个人几乎翻脸,那我几乎要停下来去修改,因为他觉得说把整部小说的一个原始的一个想法都给摧毁了,那後来是我寄去的带子,他看完之後,他觉得被那样的情感说服了,被他跟赵英这样一个情感说服了,其实他当时跟我讲了一个理由是说:他不希望这个片子像一般的同志片,一种都是那种青春的爱恋开始,变成两个男高中生的甜美恋爱故事,我也蛮能接受这样一个看法,可是我是希望他先看了带子,我们再来讨论。

後来我是把带子寄到美国去,他看完之後他说他一夜没办法入睡,然後他才打个电话跟我讲,他觉得很好这样子。

    蔡:一夜没办法入睡是怎样...是高兴还是...?

    曹:他觉得他自己很挣扎,他还是在想要不要放弃。

    【不断洗涤的生命之旅】  蔡:你在很多次访问中提到说你喜欢香港的演员梁朝伟,所以你在演李青这个角色之前,有特别看『春光乍泄』吗?

    范:我没有看『春光乍泄』,导演给了我们一个VCD『男人的一半还是男人』,基努李维一票。

但我自己看了我忘了,我反而是看女同志片比较有...有一个对同志情感,我找到好像可以表演的方法。

    蔡:你在女同志电影里面看到一些你在男同志电影没有看到的东西?

    范:可能我觉得那部电影比较好看吧!

然後收获比较多。

    蔡:同志电影很多都很难看,如果你看到电影院登出来特别标榜它是同性恋电影,有些实在是...这是很多想拍电影的同志,他们年龄就刚好只够拍一部很低成本的电影,他们就拍了,那也没有观点也没有态度,结果就拍出一个很乏味的很多漂亮男生上床,可是没有什么意思的电影,所以是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不过在『孽子』背负了这么多的这个讯息,我觉得『孽子』在全世界的同性恋文学当中非常独特,就是因为别的文化里面很少会有这种罪恶感,这罪恶感是需要不断去洗涤,所以我们看到『孽子』的戏里面的角色,代表著上一代的这个赎罪者像傅老爷,那代表年轻一代赎罪者像王夔龙的角色,就不断地好像要用奉献,来把自己以前犯的罪恶给洗刷掉,那王夔龙的角色在书里面被描述的很恐怖,就是骨头一根根都撑开来,整个人像被火烧焦过以後的样子,跟你在戏里面看到的庹宗华样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看起来蛮平头整脸蛮健康的,你演这个角色的时候有这种罪恶感吗?

就是那个角色的罪恶感,会是你想要演的一部分?

还是你也没有去管它?

    庹:我觉得那应该是在於你的心情,不是在於你的身体上面,因为表演上面来讲的话,我的出发点是在於你的眼睛,有很多东西你看一些事情的反应,其实真正的在说故事,并不是靠对白,而是要靠你的眼神,所以那个眼睛好像要喷出火来,这种东西都会有的,这都会有的一些情绪上的反应。

    蔡:其实王夔龙的角色跟阿青的不一样,就是王夔龙的角色有点抽象感,他其实在这里面有点象徵的意思在,所以曹瑞原你在导这个戏的时候,王夔龙的角色在我读小说的时候一直觉得他不是一个真的人,他比较像一个鬼影子在那边移来移去,他必须要象徵罪恶,象徵赎罪,象徵两代之间的冲突,可是如果演这么一个角色用这种方法演就很恶心啊!

就是好像始终有一个武侠小说里跑出来的人,出现在一个时代小说当中,所以你有想办法把王夔龙变成一个比较真实一点、生活化的人?

    曹:我觉得对我来讲,那一部分最大的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跟阿凤的故事像一个传奇,所以其实他有两段,一段是他跟阿凤的过往,最後他刺杀阿凤,然後之後他在十年後他回到新公园,然後遇到阿青,那所以前面跟阿凤那个在处理上他会比较...我想要保留读者对那一段传奇故事的想像,所以那个拍法上可能就比较,我觉得手法上会比较活泼一点吧!

    【GayBar奇遇记】  蔡:拍摄过程中,你从来没有带演员去任何同志出没的场所吗?

    曹:有,我们在拍之前就是带著小伟还有他们几个年轻的演员去同志的bar,我自己本身是觉得我发现我一无所获,在那个gay bar里头。

    蔡:一无所获?

包括没有人过来跟你搭讪这一类的吗?

    曹:有。

    蔡:有吗,这样就不能叫一无所获啊!

    曹:对我来讲可能算是一无所获,那其实我所谓一无所获,就是说我其实发现情感的对待都那么一样,那当然其实我就更笃定说我可以拍这个戏。

    范:我没有去过真正的同志酒吧,所以後来是要为这个戏才被带去,那是我第一次进去,其实蛮吓一跳的,它让我感觉跟小说里面那个他们去的舞会是一样的感觉,而且我站在中间的感受是没有时间的不一样,我觉得虽然这些人的打扮变了,可是的感觉是一样,可能灯光会比较暗一点,我甚至觉得直接走到那个年代没有变过,他们的文化一直是那样没变过。

    蔡:包括跳恰恰这件事情对不对?

    范:一样,他们就跳恰恰,很惊人,就一模一样。

    蔡:Gay bar可能是全世界唯一还在跳恰恰的地方,直接走进小说里那个gay bar,去之前有什么事前导演或者是工作人员会叫你们注意什么事吗?

    范:倒没有,可是自己心里调适了一会儿,会紧张,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在那边性别跟你以前知道的已经不一样,那个整个会被拿掉,里面的看法都不一样,对待甚至都不同的,所以自己紧张了一会儿,做了调适。

    蔡:自己私下找朋友去,会有人过来跟你主动搭讪,或者是像小说里发生的事情吗?

    范:一直倒还好,有被搭讪,有一点吓一跳,因为他们很直接,可能这个接触对他来说没什么,但是就我没经验过,他直接过来就握住你的手,然後很亲密地就是靠近你,然後告诉你一些事情。

    蔡:说什么你长得很好看这一类的吗?

这样很奇特对不对?

就是从来没有男生走过来跟你说你长得很好看对不对?

    范:有一点吓一跳,还好那个人只是比较直接,可是并不会侵略,如果你给他一个距离,知道给他一个安全线,告诉他我是这样的,他就慢慢会离开。

    蔡:所以你第一反应就是告诉他说,你是来工作的是这样吗?

    范:我有其实我有放纵自己一下。

    蔡:我想听听看你的放纵是什么样子?

    范:我就有点假扮自己就是同性恋,不告诉他我不是,我跟了一个朋友来,我说那个是我朋友,我跟他一起来,他以为我跟他是一对,然後我就跟他聊了一会儿,我说我有朋友在,对不起!

我们可以聊聊天。

    蔡:这就是你的放纵啊?

这完全没有少一块肉啊。

    范:放纵性别。

    蔡:那范植伟是你遇过演亲热的戏最紧张的一个对手吗?

    庹:我那时候不紧张了,我演到你的时候已经不紧张,他是我第三个对手。

    蔡:你已经历经沧桑。

    庹:对,所以现在那种表演我已经比较放得开了。

    【孽子不是同志文学?

】  蔡:陈克华上次写那个主题曲,叫做「你也在这里」,那内容就是在讲说大家在新二二八纪念公园互相遇到这件事吗?

    陈克华(以下简称陈):我想可以更广大的解释它,其实就是一个人生的一个境况,特别是在同志身上,很多同志之间的情欲接触,其实是非常短暂的一种,像两个活性化学元素的交会,所以这很短暂又很激情,然後可是因为在没有一个整个社会的约束跟支持之下,他们很可能恋情是很脆弱的。

    蔡:所以你也在这里的意思是原来你也是gay,是这样吗?

    陈:应该说你也在这里,然後应该要怎么样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遇到,这个「你也在这里」这句话,其实是出自张爱玲,她有一篇很短很短的散文,她讲她们村子里面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他们也没讲过什么话,那有一天这个他们在一棵树下相遇,然後这个女生看了男生一眼,就说「喔!

你也在这里。

」之後这个女生就被家里卖出去了,所以他们这辈子没有再再见过面,可是他们这一辈子都永远记得他们曾经说过一句话。

    蔡:这一句话其实很有一个文学上的象徵意义,那如果直接把它移植到新公园或者说二二八纪念公园这个场景去看的话,当然就变得很明确,但有点乏味,就是这么明确要干什么?

可是『孽子』被拍出来,不管是电影或者是电视,势必都得以这个公园做为一个发生的场景。

曹瑞原那时候拍的时候,其实新公园已经长得跟白先勇的小说里那个新公园很不一样了吧,是不是?

还是说差不多?

    曹:那时候我也很担心这一点,然後我们後来发现有一个角度是可以,一直没有变的,只要往总统府那个方向拍,就没有所谓的新的建筑。

      蔡:你如果方向不对,就会拍到新光三越大楼?

    曹:没错,所以这是一个大环境的一个改变;另外一个就是小说里头的那个新公园的描绘,其实好像没有像现在周边那么车水马龙,那所以我们在拍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小说里头最多的描述是在八角亭的一个互相追逐,他们互相寻找伴侣。

    蔡:公园里现在还有这个亭子吗?

    曹:有,还在,就是一个这种红柱子绿瓦片的一个亭子是,中国那种传统的塔形的那种建筑,然後周边一个池子,那我发现基本上拍起来非常的不好看,它不像你想到新公园的一种神秘跟浪漫,那我後来就把这样的一段戏就全部都改到旁边的一个林子里头去拍,它反而因为在林子里头,提供一种萧瑟,一种寂寞的那种互相追索的那种感觉。

    【60年代勇敢书写的代表】  蔡:陈克华其实当初看到『孽子』小说的时候,就不会认为它是所谓的同志文学吗?

    陈:如果定义就是说是以一个同志的生活故事来当作情节的话,它当然是一个同志文学,只是我觉得放在白先勇的小说里面的话,它还是一个蛮特别一个异数。

我觉得白先勇写这本小说的时候,其实他有点用力,就是说在『台北人』的系列里面,我们知道有两篇是描写同志的感情的,一篇是「孤恋花」,另外一篇是「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斗」,可是这两篇都是点到为止,而且基本上呈现了一个蛮统一的一个美学架构在里头。

可是在『孽子』里,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它的情节,带出了一个很多很多故事;可是我读的时候,我觉得基本上白先勇在这一本小说里面,他还是有某一种程度的刻意撇清,他把所有的同志小孩或者是人物,都放在一个父子冲突,跟被社会所鄙弃这样的一个大的一个观点里头,那事实上这样的观点,其实是说实在是蛮乏味的,这里面的人物并没有一个像杜丽娘或者是『游园惊梦』里面,钱夫人或窦夫人或者是金大班或者是尹雪艳,那样的美学层次的人物出现,它里面的冲突基本上是非常情欲、非常社会的一个故事。

    蔡:你所谓没有像尹雪艳那样子的一个人物的高度,意思是说『孽子』里的角色,都太八点档式的在挣扎吗?

    陈:对,我觉得基本上这个人物的描写,是比较是肥皂剧式的,就是它比较Melodrama,充满了血泪冲突。

    蔡:你读的时候,他讲的有一部分是真的,就是说的确这些角色都有很多家庭伦理大悲剧的画面,可是你的戏里没有出现。

你的戏当然也有很多痛哭跟拥抱,可是长得就是跟一般传统连续剧是不一样的,所以你读这小说的时候有警觉这件事吗?

就是它很容易变成一个家庭伦理大悲剧吗?

    曹:我如果觉得家庭伦理大悲剧拍的好也不难看,我觉得要动人,那里头其实四十几个角色...    蔡:你有删掉了一些角色吧!

就是有一些角色你不拍嘛对不对?

还是把它转移转变?

    曹:譬如说赵无常那个角色,不是那么舒服,反而我们这个时候用老演员就是铁孟秋,就会更有感情,我觉得就是就情感上,那个里头的情感上,虽然很多都把它归类归结在一个家庭跟两代之间的那种冲突,那我拍完,我会觉得是里头的人物的表演,是细微的,其实吸引的地方不太一样,譬如说龙子跟阿青就是非常类似的,只是父亲一个是团长一个是将军,非常类似,可是范植伟跟庹宗华表演出来的东西,你会觉得还是非常好看的,我想那是演员的魅力,所以这个是改成电视剧以後的加分部分。

    蔡:就陈克华所说『孽子』里面的角色,没有一个可以跳出来成为一个比较超越的显现人性的部分,不像金大班或者尹雪艳那么那么迷人,对不对?

    陈:我觉得很可惜,像同志人物里面应该有很多是非常精彩的人物,或者说他们的一生为感情那样的付出,将生命燃烧成灰烬那样子的义无反顾,那样的生命的升华的程度。

其实我觉得在生命的升华跟救赎上面,我觉得在『孽子』这篇小说里面是比较缺乏的,有可能是跟白先勇写这个小说整个的构想有关。

    蔡:它就是一个众生相,它就是一个所有的人的故事,他始终就没有想把观众读者跟角色的感情建立在一个某一个特定的角色上,是不是这样?

    陈:当然如果说他的创作初衷是这样的话,我认为无可厚非啦,如果说他觉得他只是愿意描写一群在社会底层的或是被边缘化的人,他们在爱欲当中的挣扎跟死亡跟沉沦,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的话,那我认为『孽子』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很成功的,可是如果我们忍不住要把『孽子』跟白先勇所有的小说放在一起来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人物里面的救赎跟升华,比起『台北人』的若干人物,其实是蛮虚弱的,是他们的欲望他们的挣扎,其实一直都没有提升到一个美学的高度上面去,这是我觉得比较可惜的地方。

        蔡康永 人何以堪 推荐 不可不读    【树犹如此】 作者:白先勇/著 出版社:联合文学    蔡:我在节目的最後还是希望能够再推荐一本白先勇的书,这本书是他最近的作品之一,而且我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孽子』里面有很多的角色,呈现了某一个阶段的白先勇他的生活,可是实际上任何一个小说家,都很习惯把他的角色是当成他自己的某一个分身某一种投影,不管是尹雪艳、金大班、玉卿嫂或者是孽子里面的这些角色,当然在某一个程度上都代表了白先勇的个性,代表了白先勇的人生历练,那可是真正白先勇自己的真实的人生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他直接用叙述的方法来叙述他跟这一位他的人生挚友王国祥的关系,那他写成了一篇文章,叫做『树犹如此』。

    我以前推荐书的时候,大概都会推荐整本书,很少会像今天这样子,只是推荐整本书当中的一篇文章,这并不是说整本『树犹如此』当中,只有第一篇文章「树犹如此」是值得阅读的,当然其他这些文章也很值得阅读,可是其他这些文章是白先勇先生在讨论他对於文化的观点,和讨论崑曲的有多么美的时候,我想相较而言,「树犹如此」这篇文章有特别的意义在。

在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到白先勇描述自己真实的人生当中,他跟他的挚友王国祥之间互相扶持认识的经过,乃至於在王国祥重病之後,他怎么样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希望来挽回他的生命,可是没有成功;而王国祥就在五十五岁的年龄告别了这个世界,那对於一个曾经写过『孽子』的作家来讲,我想这一篇叫做「树犹如此」的文章,是一个非常坦率而且珍贵的文献。

    一个好的作家在不同的时代里面,他永远都可以找到他抗衡的对象,如果那个对象是检查的压力,他就对抗那个压力;如果那个抗衡的对象是来自於社会舆论压力,他也能够对抗那个压力;那白先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去选择对抗不同的目标,那在他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後,他出了像「树犹如此」这样的文章,来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回顾,做一个整理,他也是需要勇气的,那所有的观众在看『孽子』电视剧的时候,应该也能够理解到『孽子』这一个小说,它即使不是那么完美的小说,它依然是有这么独特的代表性,而且提供了电视剧在改编上一个发挥的世界,让中文世界在这个时候能够拥有这么一部非常独特的突破了很多制度的代表性的作品出现,让作家的作品可以经由另外一个管道来发挥新的生命,我想作者本人一定也会觉得非常的高兴。

 8 ) 范宗沛走入我的世界

每个乐师的风格都是一部体系相对封闭又不可复制替代的哲思载体,如若对其作品没有体系化跨域的了解和熟知,那也无权去言语什么。

就《孽子》这部电影想俗浅写写,寮表心意。

早有耳闻范宗沛先生,我最先接触到的是《杨柳》这首配乐。

先说说这首曲子的大致背景,这是范宗沛先生2003年据白先勇作品《孽子》小说而成的电视剧配乐12首曲子中的一首(据我所知《孽子》是华人世界第一部反映现代同性题材的文化作品,引申一句尼采的文字“世间最美的感情莫过于友情,并非爱情”,可惜至今只看了一部分。

)。

我个人理解可以算作新世纪音乐题材之内,提到这个我再多说一点。

我们整个八零后和九零初的人由于人口以及经济文化结构形式局限(也可以说成时代背景,但看看现在中国经济文化思潮急于转型的骚动你就会懂得),自身简单的音乐体系成型都在所谓“新世纪音乐”背景下,所以不要见人张口就摇滚就这个那个乐队,也不要一听弹琵琶吹箫拉二胡就说东方古典。

我们所理解的“纯音乐”是新世纪音乐的一部分也是核心。

回转正题,这首曲子用惯有的钢琴做引导,而主旋律则是大提琴。

以前接触到的是小提琴,她时而婉转丝滑,时而牵扯出旧时光令记忆翻箱倒柜,时而哀怨刻骨铭心若岁月雕琢的每个赶脚,时而妩媚轻佻线条感强烈。

最近两个月一直在听范先生的曲子,单单《孽子》的配乐,这是我浅薄的记忆硬盘中唯一能找到关于大提琴独特的感受。

大提琴在他的曲子里画面感质感甚是强烈,同时你会感觉到厚实的时代感,那是一种压迫式的深沉的有人物有故事有天地悲悯的感受。

这与久石让在《入殓师》里的配乐有异曲同工之妙音(后面会说到)。

其实范先生也说过,《孽子》是他这一生最好的创作,估计以后也无法超越。

说到这里也许有了解的人就知道,范先生曾有九年的大提琴师供职生涯,是的。

这也如平日里我们常说的俗话,天赋只是微小一份而后天的付出和体验才是关键。

于生活的每每角落和波段里更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唯一能沉淀出的精华是真诚付出过的生活生命体验,无论生命呈现过或即将要呈现何种状态。

再提到配乐大师的话题上,配乐师各自有独特的音乐艺术哲学。

比如约翰威廉姆斯,他以史诗大片配乐见长(《星球大战》三部曲、《辛德勒的名单》、《艺伎回忆录》等等),其视听效果堪称好莱坞最佳。

气势雄浑,悠远绵长,有呼唤感,历史情怀厚重,这类似于大片中的超广角镜头。

再比如,詹姆斯霍纳,他以风笛见长(《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等),他是欧洲民乐作坊的集大成和跨越者。

至于意大利和德国的几位重量级大师只是粗浅的接触过几首曲子,不敢言语一二。

西洋管弦乐就目前来讲,能驾轻就熟的大陆音乐艺术家还凤毛麟角。

而东方艺术的大成者一般产生于日本和台湾,也可以说东方文化精髓根在中国而传承和创新在台湾和日本。

不敢说大陆在新世纪音乐方面有什么,台湾有“风潮音乐”(风潮音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Wind Records Co., Ltd.)成立于1988年。

不了解的可以去找度娘,你会惊讶你曾在万千里挑选的可以适合填补心灵的乐曲九成出自风潮唱片。

),日本自然就不用说了,随便来几个你就够用你的情绪赶脚了。

宫崎骏系列的配乐师久石让(《入殓师》也是久石让的配乐),菅野洋子,坂本龙一,武满彻和喜多郎前辈级的人物。

当然艺术无深浅贵贱,见仁见智,以上的文字只是个人粗俗的理解而已。

但心里确实希望眼下经济文化等转型革新能出现一些在配乐作曲方面立住脚跟,用音乐语言传递传承生命和生活体验的配乐艺术家。

 9 ) 《孽子》:那些角落里的闲散记忆

片名:孽子导演:曹瑞原主演:范植伟、庹宗华、柯俊雄、柯淑琴、张孝全、金勤、杨佑宁、吴怀中、丁强、客串:金仕杰、萧艾、阎鸿亚、夏靖庭首播:2003年地区:台湾类型:文艺、同性恋因为是二十集的电视剧,所以可以面面俱到,把白先勇那华丽纤细的文笔、晓畅内蕴的节奏不疾不徐的一一展现开来,以往是很少去看电视剧的,因为总是觉得拖沓、麻烦、肥皂味十足,动不动就一股脑儿投身进痛苦流涕的煽情窠臼中去了。

这次还是应朋友请求去写《孽子》,开始是半有些不愿的去找来看,哪知一个夜晚过后竟然被它给黏住了,想起来都觉得没白费那20个小时的时间。

后来更抽空看了原著,不禁又为鹿桥先生那本永远的《未央歌》感叹起来。

当年看黄舒骏的MV里,那个当年还是小伙的人抱着一本《未央歌》说着“我的弟弟妹妹”,口气还是蛮狂妄的。

他最大的心愿便是亲自当导演去拍摄鹿桥先生的《未央歌》,甚至为此四度登门拜求,先生好似是挺难缠,没到点头身子便已去了,空留下老黄一人孤零零的独自遗憾。

也是在那个时侯,黄舒骏撇下了大师身份告别了乐坛,遗下一首《改变1995》,竟然成为他最后的绝唱。

去年黄山书社出版了内地版的《未央歌》,五十八块钱,便又买了一本,依然是繁体的,书很厚,600页,睡觉的时候甚至可以当枕头。

我不知道这本书拍成电视剧需要多少集,不过简和繁的相互化境在那种有感觉的导演手中亦是不难,就像李安会把一篇十几页的《色戒》拍成电影,又拿下金狮大奖,真的很不简单,片中的老吴庹宗华便是《孽子》里的王夔龙,当年也是靠着这部电视剧拿下了那届金钟奖影帝。

初识庹宗华,还是张艾嘉的《少女小渔》里的江海,那个年纪的他额头上还没有皱纹,挺适合去演《孽子》里25岁的龙子,2003年的时候他已经41岁了,曹瑞原却让他去演完这个角色。

那个年头也许没有布拉德•皮特返老还童的拉皮术,即使有也不是一部电视剧可以承担得了,龙子只能以沧桑本源的面目示人,就很无奈的在范植伟、张孝全、吴怀中这些青春逼人的美少年面前沦为了大叔形象。

《孽子》虽然是以李青(范植伟饰演)的第一人称做主线,真正的主角还是庹宗华扮演的龙子,这个角色是白先勇融合了个人际遇后的重构,很自然的蔓延出一种深沉悲愤的力量。

正如位高权重的王尚德身上,贴的是父亲白崇禧的标签;赴美读书的那次挥别,又是白家父子的最后一次会面。

十余年前白先勇在香港公开他的同性恋倾向,曾说他相信乃父知道此事,但并没有真正和他谈论过。

剧中的龙子躲在暗无天日的曼哈顿大厦底下过完行尸走肉般的十年时光,看似剜心,却远不如原著的文字来的有力量。

白先勇的文字看似柔弱含蓄,实则内含劲道,曹瑞原的影像风格隽永,却少不了妥协,或许他怕那段被黑人SM的段落会破坏剧集整体的美感,所以改成了持刀抢劫,于观众看起来则是些许要发笑了;至于波多黎各孩子和犹太孩子被二合一,我想是导演为了节约成本的无奈之举。

原著是跳跃式的,电视剧却给拉成了直线,我想基于对大众负责的态度,这是很有必要的,即使它在无形间形成了结构磨损显的平庸起来,故事层面上的叙事也一样闪闪生辉。

曹瑞原乐得以白先勇的口吻去铺垫,情节看上去便更合理,不过大半还是画蛇添足的,比如李青数度探母、林茂雄寻访吴春晖、傅老爷子说教李青父亲,本来的打算大概是是要圆整一下,后来便都过头了。

至于李青父亲探母,三人隔门帘痛苦的一场戏,更是落进了琼瑶戏的煽情窠臼里,怎么看怎么作假。

曹瑞原是很崇拜白先勇的,因为他不舍的一寸删减,而一定要做到面面俱到、层层铺展开来,因而短篇就是电影,所以他拍《孤恋花》;长篇就是剧集,所以会拍《孽子》。

除了时间线以外,曹瑞原便是近乎无限的遵从原著,镜头切换和情景营造也合乎了那个年代的美感,并流露出一种含情脉脉的白氏散文风格,然而这种崇敬沉迷的态度有喜亦有忧,影像风格最终还是跳脱不过文字赋予的空间,看过原著的读者再看该剧,些许会有一丝遗憾。

《孽子》在2003年横扫台湾金钟奖,也开启了同性片时代的开端,陈映蓉、陈正道、李康生、周美玲等一干导演都分分投身进这个光荣的事业中去。

而片中的几位孽子,像金勤、杨佑宁、张孝全等人也纷纷在这后的《十七岁的天空》、《盛夏光年》等同志片中继续扮演类似角色,倒是范植伟和庹宗华这对冤家还留有浓重的白先勇情节,一个接演了内地版的《玉卿嫂》,与蒋雯丽演对手戏;一个继续追随曹瑞原拍了《孤恋花》,周旋于袁咏仪、李心洁、萧淑贞几个女人之间。

几个孽子之中,范植伟还是蛮有明星相的,张作骥导演早年就习惯拿他做御用演员,《黑暗之光》和《美丽时光》也都见证着他的成长,刘嘉玲说他有自己老公般的忧郁气质倒是不假,后来连王墨镜都喜欢他还带他去戛纳,只是不知道他的新作《渺渺》会怎样;张孝全的外型上稍微欠了些,有人说他是将来的吴彦祖,呵呵,还是不敢苟同,虽然他演了几部不错的片子(郑芬芬的《沉睡的青春》,陈正道的《盛夏光年》),却也不觉得他是亮点;金勤给我的感觉仿佛是白先勇画出来的一般,那狐媚气质以及那飞挑的桃花眼,就像是为小玉那个角色量体裁衣,只是他常年活跃在舞台上,电影中却不大常见(除了陈映蓉的《十七岁的天空》);吴怀中是几个人里最不走运的一个,不过2009可能是他的幸运年了,林育贤的《对不起,我爱你》便是他和田中千绘对戏,如果片子叫好,这只老鼠一样可以破土而出。

至于配角阵容,当真是空前强盛,柯俊雄、田丰、丁强、李昆早已是多年的戏骨,几乎可以到听声辨人的尺度了,田丰还是一脸奸相,这回演的确是忠诚勤恳的老管家;丁强是幽默风趣的那种,也够胖,前后的两个皮球没原著里夸张,还是蛮好玩。

赖声川表演工作坊那群人也来凑份子,94版《暗恋桃花源》的江滨柳云之凡更是打包过来的,还差一点招架不住,金仕杰依然是带鼻音的那种话剧表演法,看起来却成了老爷爷;萧艾不再是那朵白色山茶花吗,演了个妓女,有些刁蛮泼辣的脾气,浑身上下却散发出女性和母性的光辉,便有点像是《永远的微笑》里的表演方式;夏靖庭曾经在《永远的微笑》(该剧的导演正是金仕杰)和萧艾搭戏,演一个落寞的男人,这次却成为老鼠暴虐的哥哥。

连《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独立时代》的编剧阎鸿亚也来插一脚,演了银马座餐厅的严经理,依旧是诗人气质外流,倒也合他本色。

扯了这么多,同性恋的主题倒没碰到,真的是有些汗。

也许是偶看这类片子多了,麻木了,您也别放心上。

同志片不是要你在泛着霉味的床铺上乱搞,搞完抽颗烟那种,大多还是回到社会心态的伦理观上来,龙子和阿凤的故事很美丽,我却觉得有些离奇,究竟是干柴烈火般的爱情对我来说还是太遥远了,就是银幕上看看还成,男妓接客的桥段也不怎么感冒。

嘿嘿,那些打着歪主意想看老头怎么玩弄美少年而注意到这部电视剧的人们,先拖出去斩了……诚如白先勇先生所言:“在《孽子》中,我主要写父子关系,而父子又扩大为:父代表中国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对待下一辈、对待同性恋子女的态度——父子间的冲突,实际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这些镜头下的孽子们终究是被放逐的一类,他们被家庭和社会抛弃,又重新踏上寻父和寻求社会认同的艰难之旅。

付崇山傅老爷子的出现是一个风向杆,意味着一种对同性恋者的理解与宽容,而山坡送葬的那场群戏,也完成了让数位孽子向人子的回归。

范宗沛的配乐让这部电视剧的影像由二维变作了三维,那种穿透心境的提琴旋律润物无声般的缠绕着人物的思绪,延伸出一种华丽忧伤的感觉,正如该剧导演所言:“是让人又快乐又想流泪的音乐”。

PS:记得原著上写道龙凤配的一段,说是媒体为这个事件爆出的头条,文字便是“假凤虚凰,扑朔迷离;欲海情天,此恨绵绵”。

倒是蛮喜欢,却跟剧集无关。

文/灰狼

 10 ) 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所有中文系的人都要看过四大名著呢?

是不是所有做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无法抒发呢?

这是两个最近撞到我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重点不在于四大名著是不是必须读,做心理咨询的人心理到底怎么样,而是,在被问到这些问题的人经常性地受到来自重复信息的干扰,经常性地想起一个他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的“似乎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大家都觉得很重要,或者大家都认同它。

拿第一个问题来说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被问到的人会渐渐觉得四大名著很重要,必须读,他们也会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但结果并不一定都如此,有很多人读不下,因为四大名著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多好才成为四大名著。

于是每一次当他们试图读四大名著的时候,就会经历一个失调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却没有给予他们预期的满足这合理吗?

造成失调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把人们随意说的东西当成很重要的东西并且试图去证明它。

对孽子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因为它并不是我所能理解的,离我很遥远的东西。

但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世界有很多声音都在说孽子如何如何,也许只是凭借着一点点小情绪写点小文章而已,但是每一次看到我都要生出疑问,也许孽子里面有我没看出来的东西,有一天我要自己去看一遍,把它找出来。

但是那些说话的人态度也许根本就没有那么认真,更有些人只是没话找话。

人们总是说时代越来越怎么样了,比如我就一直以为时代在变化着,经济变得越来越萧条,就业变得越来越紧张。

但是这一切真的和十年前我对这个世界一点感觉也没有的时候很不同吗?

也许它的变化根本就只有那么一点点,甚至连什么变化都没有,而是人自己看世界的眼光在变。

十年前在这个世界里的我根本就不需要思考什么经济,就业。

人所拥有的情绪来来回回就那么几种,而文学所要表达的就是对这些情绪的体验,现在人们一直试图表达的东西,也许和几千年前的人们体验到的是一样的。

变化的,也就只是每个时代所具有的它的特色,人们创新的,不是事物的内在,而是将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特点包装到依旧没有变化的事物本质上面,这一点,也就是我在孽子上面所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了。

很庆幸我没有因为认知失调而改变自己对孽子的看法,它依旧只是一部几十年前的台湾同志社会的一些反映的电视剧,不管里面的人物如何挣扎,如何让人心疼,它都没有重要到令人觉得这个世界残酷并且荒谬。

现在的人们也一如继让地挣扎,只是换了一个环境,换了方式。

《孽子》短评

还是小说感觉好……

5分钟前
  • Misaory
  • 还行

耐着性子将电视连带花絮看完,若不是同志题材,真想打两星,拍得拖沓难看。

9分钟前
  • narcissus
  • 还行

总算看完了,瑕不掩瑜。酱油公金士杰蜀黍出现的时候我才算确定明白了这个片子的基调。范植伟和杨佑宁火化十足。小勤哥演技大赞。庹宗华还是老毛病,戏太过,演什么都像穷摇剧。

13分钟前
  • 反引力疯子
  • 推荐

我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

17分钟前
  • 莫里斯雷
  • 力荐

中国的《悲惨世界》。瑕不掩瑜,台湾目前最精致最有想法最有情感电视剧。前面将重点放在儿子/父亲上,之后转守为攻换重心,把故事说清楚,也拍出了灵魂。可惜没按小说架构拍,文学性存不足。范植伟表现很棒。

22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孽子/曹瑞原/白先勇

25分钟前
  • 剪刀手索索非非
  • 力荐

大学看的一部同志小说,拍成电视剧一样精彩,喜欢金勤的表演

30分钟前
  • 鸡毛台
  • 力荐

因为极其爱原著,对这电视剧版很反感。这差得不是天上地上了。演员来说,唯一阿凤和傅老爷子较得我心。配乐还算优秀。

35分钟前
  • mOco
  • 较差

好看~~ 但真心不喜欢范TX~~

37分钟前
  • 幸福的泡泡@
  • 力荐

写实却又极富幻想,新公园作为同性据点几乎可以独立成自由王国,精神上的流浪者们有了短暂的栖息地,家似乎是回不去的远方,母亲的选择也极具隐喻意味,龙凤传说裹挟着阿青走向新的人生节点,一遇风雨便化龙,这是阿青从一而终的自知,男性成为弃儿,女性则缺席了,剧中剧使整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很浓厚。

39分钟前
  • 炯之
  • 力荐

我珍藏有台湾公视正版VCD

43分钟前
  • Birdy
  • 力荐

白先勇的好故事。範植偉的好演繹。

47分钟前
  • 小澈
  • 力荐

范宗沛太厉害

51分钟前
  • Pirouette
  • 推荐

低调深沉,精致之作。情绪到位,OST出色。

52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冲着bl去的,给我看的是现实同志片~呜呜呜~

55分钟前
  • 瞳幻K
  • 较差

看了两集,整体观感不错,情感表达上有些失衡之处,演员经验问题吧。阿凤有些邪气、癫狂、憨直。演的真好。老鼠演的也很棒。主角反而是表现最差的那个前期还好,后期故事一多,就开始有点肥皂剧的赶脚了。后期真得超级肥皂第十三集。整体配乐(shalala)都很不错,部分镜头很棒开场的一两分钟炸裂,灯光打的也很好,看的画质太渣影响观感。演技老一辈都很棒,年轻代也还好,阿青的阿母演技有些怪。最近看的时间最长的一部剧,最后几集已经不太看的下去了,但还是看完了,台词后期的龙子大段对白很怪(看评论原来是琼瑶剧的感觉)。不容易的过去,不容易的现在。

56分钟前
  • 完全
  • 还行

这个龙子实在是...

58分钟前
  • hellon’t
  • 还行

三星半

1小时前
  • 安凯
  • 还行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7884257/

1小时前
  • somewhaire
  • 推荐

金勤很好

1小时前
  • 柳晤首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