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The Chanting Willows,Peach Blossoms in Fan

主演:汪飏,阚昕,郑云龙,阿旺仁青,权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柳浪闻莺》剧照

柳浪闻莺 剧照 NO.1柳浪闻莺 剧照 NO.2柳浪闻莺 剧照 NO.3柳浪闻莺 剧照 NO.4柳浪闻莺 剧照 NO.5柳浪闻莺 剧照 NO.6柳浪闻莺 剧照 NO.13柳浪闻莺 剧照 NO.14柳浪闻莺 剧照 NO.15柳浪闻莺 剧照 NO.16柳浪闻莺 剧照 NO.17柳浪闻莺 剧照 NO.18柳浪闻莺 剧照 NO.19柳浪闻莺 剧照 NO.20

《柳浪闻莺》剧情介绍

柳浪闻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说《爱情西湖》,故事以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江南越剧团两个姑娘与一个画家间的情感纠葛。极具天赋的女小生垂髫(汪飏 饰),与花旦银心(阚昕 饰)自幼相识,一起在戏班子长大,两人性格迥然不同,但情同姐妹。垂髫至情至性,为舞台而活;银心看似单纯天真,实则是个知进退、会钻营的女孩。她俩本是彼此眼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可世事无常、种种分歧纷沓而至,特别是杭州画家工欲善(郑云龙 饰)的出现,让相依为命的两个女孩变得相爱相杀。时代变迁,越剧由盛转衰,垂髫与银心的命运与越剧一同沉浮。曲终人散之时,放眼世间,她最放不下的那个人,还是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果栏中的江湖大嫂恐怖千年女优魔衣兄弟陷阱「得到我」~追忆篇~我们才不是兄弟呢科学救援组智勇新警界好汉两个半第九季不二女县令北京女子图鉴卿本佳人武士时代:为统一日本而战翻转人生香粉传奇龙卷风和卡拉哈里马语者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蓝色果冻海伊朗式分手老兽洪学智黑河剿匪冬天没有童话阳光照耀青春里巴黎美甲店变脸名侦探柯南:绯色的不在场证明毛驴上树球衣童年的收音机

《柳浪闻莺》长篇影评

 1 ) 隔扇羞窥意中人 说点《柳浪闻莺》

写于20220305《柳浪闻莺》是超出我预期值的一部作品。

在去看《柳浪闻莺》之前,我先分了两天把《七月与安生》看了。

坦白来说,我不喜欢《七月与安生》里面有我觉得比较“雷”的点吧,包括但不限于很早知道男朋友人品不怎么样仍然坚持交往,向往自由的人独自生下了人渣前男友的孩子。

《柳浪闻莺》看似同样是双女主,因为一个摇摆不定的男人,产生隔阂的故事,因此在看之前我真的非常忐忑,担心我会不喜欢。

看完后,我还挺喜欢的。

怎么形容《柳浪闻莺》呢?

这部电影整体给我的感觉是湿润的、氤氲的。

听惊蛰的时候,觉得“三月多雨的季节,雾气弥漫的湖边”和《柳浪闻莺》很搭。

电影把西湖拍的很美,在西湖边拍大合照的那场戏,让我想到21年去柳浪闻莺的那天,风瑟瑟、水澹澹,是个差不多的阴天,怀念那次不完美但珍贵的高考暑假出游经历。

垂髫、银心、工欲善,都是美的。

垂髫爱越剧,爱银心,爱工欲善。

垂髫真的太吸引人了!

她是很坚韧的人,温柔的人。

舞台上闪闪发光,谁看了都迷糊。

“你都演了一百场梁山伯了,我就演了十几场祝英台。

”“那我脑子里的祝英台怎么都是你啊。

”姐姐你真的好会说,好会撩,很难不心动吧,反正我已经疯狂心动了。

银心爱自己,爱垂髫。

银心漂亮娇俏,吵架会吵着吵着哭,有时候会犟,没有什么主见,她依赖垂髫、阿姐、工欲善、叶老板,这并不意味着她不清醒,和工欲善分开的时候,她是爽快的。

理想与现实,垂髫更偏向前者,银心更偏向后者,垂髫可以放弃稳定的工作奔向戏台,银心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如此不同的她们,能喜欢上同一个男人,需要这个男人具备同时吸引她们的点。

垂髫喜欢工欲善,是因为第一印象不错,最根本是他们都热爱艺术,他们的心、灵魂是可以靠近的,这也是工欲善喜欢垂髫的原因。

银心喜欢工欲善,因为他是阿姐介绍的,杭州户口的,看着挺顺眼的扇庄老板。

工欲善像是什么呢?

垂髫、银心在对方那儿受了伤,就借工欲善来排解情绪,他就像是一粒安慰剂。

垂髫和银心的“相爱相杀”,与工欲善不能说毫无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和越剧有关,越剧的兴衰、各自的浮沉、两人的离合,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汪飏的越剧女小生扮相真的太好看了,有把视力不断变差的垂髫演出来,我觉得最难的是“隔扇羞愧意中人”那场,垂髫视力不好,但又要从眼神中展现对工欲善的情,我觉得处理得还是很好的。

阚昕的银心很可爱,而且她真的好白,初遇叶老板那场戏,胳膊比脸白!

郑云龙,我犹豫了很久,但还是感觉写不出来,他的工欲善是很吸引人的“小男人”,他演出了工欲善整个人“温吞”的感觉和他的“痴”,对艺术的痴、对垂髫的痴。

只有自己去电影院看了,才能直接地体会到郑云龙饱含的情绪,他的气质。

我从2020年的夏天开始期待的工欲善,终于在2022年的春天得以看见,他和我想象中的工欲善不同,他更加立体,真的比我预期中更好。

 2 ) 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1.剧作空洞,俗套,烂俗,剧情的三角恋狗血,都什么年代了,还给我们看这种剧情设计,非要这样,又不高级,想拍第三性,却只在开头结尾台词点了一下,中间的文本完全没有呼应。

文本视角的混乱,女主角应该是垂髫,应该是站在弱者的角度,导演却站在了银心,这个阴险算计的小女子角度,让人看的生气。

情欲戏,有高级的设计,但也只是零星一两个,比如工欲善给垂髫化妆那一段,暗流涌动,满满的欲拒还迎。

比如,银心给垂髫裹胸,把女人之间的暗战与和解,表达了出来。

2.表演人物不饱满,每场戏都不完整,割裂感,双女主人物前史交代不足。

演员表演,柳云龙,真缺乏电影感,尤其是他的眼神戏,简直是有妖气,飘忽不定,让人感觉这个人真是捉摸不透,他到底是个阴阳人还是个两面人,情节也没有更多支撑,简直就是一个神经人。

3.美术摄影,美术,道具,能看出视觉层面下了功夫,而且却是很美,可以说是至极的视觉美,然而,美则美矣,出了美,其他都没了,就只空剩下一个花架子,羊粪蛋子,中看不中说服我。

90年代质感,不准确。

4.导演导演还是没搞懂什么是电影,,导演肯定以为把MV和宣传片撑长到一个小水以上就是电影了。

显然,导演需要好好看看北电周传基老师关于什么是电影的真实感,以及杨超对于电影真实性的解读了,导演为了艺术而艺术,艺术的脱离了剧情,让人看完大呼上当。

 3 ) 关于《柳浪闻莺》选角:缘分让我们相遇~

豆瓣的影迷朋友你们好,我是《柳浪闻莺》的导演戴玮,很开心能入驻豆瓣,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们电影的一些幕后故事。

很多看过电影的朋友见到我,第一句话就问:导演,你是怎么找到工老师,垂髫和银心的,他们演的太好了,太适合片中的角色啦!

…还有的说:“导演选角很准啊,他们就像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三位演员太贴近人物了”!

是啊,从改编剧本到开机前确定启用的三位主演,用了二年多的时间,那段时间里我几乎天天和故事里的“垂髫、银心、工欲善”生活在一起,他们在我眼前越来越真实,栩栩如生,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模样,终于有一天我在众多的演员中看到他(她)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重逢的老友…1、汪飏:我等垂髫等了整整十年!

垂髫是全片的灵魂人物,她的人选让我着实费了不少功夫,一开始我们确定了两个方向,一是想找和垂髫气质贴近的“科班演员”,二是要在“戏曲演员女小生”中选出一个来,我记得大约见了几十名女演员,还有戏曲演员,不仅要试戏,还要试戏曲妆,一路看下来都感觉不对,直到有天男演员许凝向我推荐了汪飏,第一眼看到她的照片,我立刻被吸引了,她身上那股子 “劲儿”对了,是垂髫的劲儿…我还记得第一次见汪飏,她就和我说,导演,我看了两遍剧本,被感动哭了,我能大胆的说句心里话吗?

我就是垂髫,我等她等了十年!

”…很快剧组安排汪飏扮上了女小生的妆容,再穿上戏服,英气逼人,仿佛真是从戏曲《梁祝》里走出来“梁山伯”,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她!

2、 郑云龙:你敢用我,我就敢演!

相比垂髫,工欲善更是难寻,他是杭州的一名画家,是一个瘦弱白净,文质彬彬的江南才子。

他与垂髫在艺术上精神上息息相通,决定了汪飏出演垂髫,这个“工欲善”还要和汪飏有CP感!

在进组前夕,监制程青松和作曲董颖达向我推荐了音乐剧演员郑云龙,我当时不认识大龙,还特意去看了“声入人心”的综艺节目,最吸引我的是他独特的气质和忧郁的神情。

但我深知“工欲善”有多难演,我对从来没有演过戏的郑云龙有点犹豫,董颖达坚持让我见见大龙本人,就这样我从杭州剧组到上海见了大龙,第一次见,他给我的感觉是很阳光很开朗,和忧郁的画家工欲善截然相反,而且大龙直言,这个角色和我本人反差挺大的,但对这个故事,在戏团的生活很感兴趣,“从小我就在京剧团的后台玩耍,因为我妈妈曾是京剧团的演员,后来为了我放弃了舞台和事业…”我问他,你想演吗?

他毫不犹豫:你敢用我,我就敢演。

于是马上安排了试妆试戏,那次大龙和汪飏一起试了一场,他俩的感觉特别对,大龙还告诉我他在减肥留头发,想从外形气质更靠近工欲善。

我确信:他就是工欲善了。

一个月后电影开机,大龙竟然瘦了一大圈,服装师和我说,他的服装都穿不了啦,必须重新购买。

3、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阚昕

阚昕,95后小女生,我第一次见到她本人是离电影开机不到一周的时间,之前的“银心”演员因特殊原因离开了剧组,我们要尽快找到新的“银心”,电影才能保证按时开机,但前提是新的银心必须有越剧的功底,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学过“戏曲”的演员或专业的戏曲演员身上,当时有一个学过四年黄梅戏的女演员是第一候选,我们电影的美术指导邱生推荐了另一位女演员阚昕,她是个新人,没参演过大银幕,但从外形气质很符合“银心”,看了她的一段表演视频,我和表演指导刘丹都很喜欢,决定在这两位女演员里选择一位,很快通知她们录制了同一场戏,当晚阚昕的表演视频发过来的时候,我和刘丹异口同声,银心就是她!

她从进组的那刻起,压力就伴随着她,八段越剧表演和角色内心复杂的情感戏都是她每时每刻遇到的挑战。

剧组杀青的那天,阚昕和我说: 导演,能遇到这部戏,我感觉我太幸运了,感谢你的信任帮助…我想说,阚昕, 《柳浪闻莺》遇到你何尝不是幸运的呢,你是天上掉下来的那个“林妹妹”啊!

 4 ) 童垂髫,“黄发垂髫”,那我可以叫她童童吧?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让我想到了《如果爱》,那部电影是我的歌舞电影类型的启蒙片,与《如果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更含蓄,也许是讲越剧的缘故。

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应该是垂髫吧,她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姓童,叫垂髫。

“黄发垂髫”,垂髫代指儿童,我可以叫她童童吧,哈哈。

看到中间部分,垂髫落选,与搭档发生口角,她说“能演小姐就别演丫鬟”,连一句狠话都不肯说。

为生计忙却坚持唱戏。

城里的班子不景气,她一找到戏班立马给搭档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和我再唱《梁祝》啊?

”因为一起长大的搭档说“我要订婚了”,她一句话也没有提她和工欲善的事,直接祝福“我的英台终于找到他的梁山伯了”,于是我一直在心里想,“有人会不爱垂髫吗?

她那么会爱人,会有人不爱她吗?

”她的隐忍,她的坚强和她的默默哭泣,她的妥协都好动人啊……搭档最让我只呼爽快地一场戏是她和工欲善决裂的那场戏,她爱工欲善吗,我觉得不爱,她只是想留在杭州。

她世俗吗,姐姐说不要和x老板在一起,她最后选择了和x老板去美国,最后她给我的感觉是她在“反抗”,反抗垂髫比她优秀,别人的风言风语,反抗表姐说的“你不要和x老板在一起”,反抗工欲善把她当做别人的影子,如果是谁教会她怎么爱自己,我想那个人是垂髫,教会她怎么去爱一个人的人,也是垂髫啊。

演工欲善的演员是看这部电影最大的缘故,真的抱歉,因为我只认识他,而他又是唱音乐剧的,我先入为主以为他会演一个唱歌的角色,没想到这次他演个会画扇子有家底的文化人,这个角色最大的特色是他“突出”了垂髫,除了阿哥,他是另一个从头到尾都爱着垂髫的角色,垂髫出事之后,他终于敢鼓足勇气对垂髫表露真心,即使垂髫拒绝他,他还是爱着垂髫。

虽然导演拍摄的技巧有时会让人物显得不立体,浮于表面,但是雨天垂髫和工老师的缠绵戏的画面是美的,中国古代写意画的感觉,和南韩古代电影里喜欢用浓烈的色彩和动作去表达感情不一样。

喜欢编剧从解析“女小生”的角度延伸到对两性以及人性的解读,这是我打四星的理由。

 5 ) 当女孩之间的感情,超越友情和爱情

编者按: 由戴玮执导,郑大圣、程青松监制,汪飏、阚昕、郑云龙主演的电影《柳浪闻莺》日前正式在全国公映,本片曾入围2021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

《柳浪闻莺》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说《爱情西湖》,故事以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江南越剧团两个姑娘与一个画家间的情感纠葛。

极具天赋的女小生垂髫(汪飏 饰),与花旦银心(阚昕 饰)自幼相识,一起在戏班子长大,两人性格迥然不同,但情同姐妹。

垂髫至情至性,为舞台而活;银心看似单纯天真,实则是个知进退、会钻营的女孩。

她俩本是彼此眼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可世事无常、种种分歧纷沓而至,特别是杭州画家工欲善(郑云龙 饰)的出现,让相依为命的两个女孩变得相爱相杀。

时代变迁,越剧由盛转衰,垂髫与银心的命运与越剧一同沉浮。

曲终人散之时,放眼世间,她最放不下的那个人,还是她。

本期「导筒」带来《柳浪闻莺》主演阚昕专访,听听这段绵延于西子湖畔的戏曲文化与爱恨交缠的影像回响。

青年演员 阚昕 湖北咸宁人,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

2017年,阚昕主演的短片《少女与白鹭》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8年与倪萍老师首次合作共同主演电影《中国年》饰演徐萍;2019年与演员谢苗共同主演的玄幻动作武侠电影《新封神之哪吒闹海》播出,饰演外貌灵动可爱、性格英气的灵珠;2020年主演的青春校园剧《你在我的右手边》爱奇艺独播,饰演性格倔强、诚实善良的王元鹅。

该剧播出后口碑分账双丰收;2021年主演电影《柳浪闻莺》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于第34届金鸡奖“国产新片展”展映;2021年底主演由世界级作家虹影执导,贾樟柯监制电影《月光武士》。

专访正文 导筒directube:最初是怎样走上演员的道路的?

阚昕:我觉得是受家人的影响吧,因为我父亲很喜欢电影。

很多东西都是和他一起研究琢磨的,包括最早跟他一起看那些访谈节目,才开始慢慢知道演员这个职业,上高中的时候读艺校,最终选择走上这条路的。

导筒directube:在成为演员之前,是否有对你特别有指引作用的影视作品或者演员?

阚昕:我很喜欢周迅,从03年就开始看她的戏。

那个时候是电视剧,叫做《海滩》,当时我就特别喜欢她。

后来真正的接触到表演之后,我就开始“系统”地看她的电影作品。

最爱她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苏州河》,另一部是《李米的猜想》,也是因为她慢慢开始喜欢文艺片的。

▲曹保平《李米的猜想》(2008)剧照▲ 导筒directube:这次是在怎样的机缘下参演《柳浪闻莺》这部作品的?

阚昕:对我来说挺幸运的,剧组这边是开机前一周找到的我,我录了一个试戏片段给到他们,其实当时角色也有备选。

后来导演看完我的试戏片段之后,我们俩就视频聊天,去谈对于这个人物和整个剧本的感受。

她看了我的片段就觉得还可以,当时就问我,你喜不喜欢这个角色?

我当然是喜欢的。

视频结束后其实挺忐忑的。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就收到导演的一条微信。

她就说:“欢迎银心进组。

”那个时候才知道就定我了,很开心。

▲《柳浪闻莺》剧照▲ 导筒directube:影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系列小说《爱情西湖》,你对于这个原著故事有怎样的理解或者总结?

阚昕:我一开始就打算看这个小说的,但是当时我看完剧本之后,导演告诉我说银心这个人物与原著有了一个很大的改编,所以我就没有去看,我怕会产生影响。

导筒directube:你出演的角色银心在片中有很重的戏份,关于戏曲花旦方面的背景知识和演出技巧,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阚昕:越剧在这个电影里面它是很重要的部分,当导演第一次视频聊天的时候,我就有跟导演聊过越剧这部分——我不是从小到大系统学习越剧的,连接触都比较少。

这个角色本身肯定是需要专业的越剧表演,所以我就把这个担心告诉了导演。

之后导演就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说你如果演这个角色的话会给我一些帮助。

比方我们在片场会有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帮我们调整细节,也会给我时间去学习越剧。

包括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会给我很多鼓励和信心,希望能争取做到最好。

我本身的性格也是跟所饰演的角色有很大的区别的,而且银心这个人物在剧中有非常明显的成长的变化过程,所以对我来说也挺难的。

这个戏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拍到最后我发现自己在跟银心这个人物一起共同成长,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阚昕在《柳浪闻莺》映后现场▲导筒directube:对你来说表演难度最大的戏是哪一场?

阚昕:因为有很多“感情爆发”的戏份,对于我来说挺难的。

那些戏都是拍了好多遍,才有最终电影呈现的那个效果。

其实压力挺大的,但是我们会有表演指导在旁边给予帮助,让我们更快的去进入这个角色,进入到这个剧情中,所以最后能更好地完成导演所需要的表演。

导筒directube:你会如何评价银心和垂髫时间的情感关系?

在剧组待了多长的时间?

阚昕:我们这个戏整个拍摄大概有四十五天,银心跟垂髫的关系是她们是从小就一起长大的好姐妹。

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你越到后面经历的一些人和事,外界的一些影响。

▲《柳浪闻莺》剧照▲ 尤其是银心她内心的变化会非常大,她是容易被影响的一个人。

但是她对于垂髫又是极其的依赖。

以她的性格她其实只有垂髫这个朋友,包括垂髫也是,我们都是彼此最亲密的人。

虽然说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她们还是相互爱着对方。

导筒directube:工欲善这个角色在两位女主时间周旋,你如何处理和郑云龙的对手戏?

你觉得这个角色在片中是怎样的存在?

阚昕:工欲善这个角色在我们整部电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我们第一次跟他见面后面所发生的事情就已经改变了,我们两姐妹的走向,所以他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包括银心对他的感情,我觉得银心之所以爱他,也是因为垂髫爱他。

因为她很依赖垂髫。

她所认为垂髫喜欢的,垂髫爱的。

她也要去喜欢,她也要去爱。

▲阚昕在《柳浪闻莺》映后现场▲ 导筒directube:《柳浪闻莺》在上影节首映后,收获了不错的反响,除了演员的表演,也包括摄影,你在现场是怎样去和导演以及摄影沟通自己的戏份,走位的?

阚昕:我很感谢摄影老师沙金成老师和表演指导老师刘丹,因为他们很在乎演员的感受,也给了很好的配合。

比方一个长镜头的戏,有些时候在一些剧组他们会把演员走位固定死,必须得按照规定的所有点位走,演员必须到这些点。

有一次我走戏有一个摄影师就告诉我,他说一会你在表演的时候我到这你也必须得到这。

突然表演指导就过来拍了那个摄影师一下,他说你不能这个样子,我们得按照演员的感觉走,而不是演员按照我们。

我其实挺感谢的,因为那样走的话我们就会一直分心,就会想着我下一步一定要走到那。

但他们就会配合演员共同调整,对于我们表演有非常大的帮助。

▲阚昕在《柳浪闻莺》映后现场▲ 导筒directube:影片的结尾符合你自己的设想吗?

阚昕:我挺喜欢影片这个结尾的。

在这些过程中其实也能设想到银心以后会走什么样的路。

包括垂髫和工欲善他们会走怎么样的路。

其实过程都是循循渐进的。

结尾我挺满意的,但我们其实也有拍别的结尾,但我还是最满意这个。

导筒directube:这次和戴玮导演的合作感受是怎样的?

她在片场的状态以及日常中是如何与演员相处的?

阚昕:这段经历想起来真的是非常开心非常难忘,因为在拍摄的过程中其实导演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还有耐心。

因为我们在拍摄的进度上都压力挺大的,我们也要赶时间。

包括越剧的部分又在那么炎热的夏天,现场的人员也很多。

我们每次演完一场戏,其实都挺不容易的。

导演有的时候会觉得我们挺累的。

我们有时候收工的时候导演会给我们一个拥抱,然后说我们辛苦了之类的。

这就挺好的。

导筒directube: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女性主义作品的?

阚昕:我本身是很喜欢这种女性题材的,尤其是我们整个团队,大部分都是女性。

我觉得也许是现在的观众,或者说大部分都是女孩更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

因为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鸣,共鸣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尤其是两个姐妹一起长大经历的事情。

导筒directube:之后你会有怎样的表演道路规划?

会更想出演哪些类型的作品?

阚昕:对于我现在来说,还是特别“新”的演员。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我希望一直能够有戏拍就挺好,而且类型也不一定是文艺片。

▲阚昕在《柳浪闻莺》映后现场▲导筒directube:除了表演,平时会有哪些别的爱好和兴趣?

可以和读者分享几部喜欢的作品。

阚昕:我本身挺宅的,没事就在家就看看电影。

最近有看几部文艺片,都比较“冷门”。

一部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一部叫《寂静人生》。

说实话我看电影的时候更希望它是悲剧,不太希望它是完美的结局。

我觉得悲剧更贴近真实一点。

每个人看的感受都不一样,影片的第一感觉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约阿希姆·提尔《世界上最糟糕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剧照▲

 6 ) 无病呻吟与媒体盛赞,披上皇帝新衣的《柳浪闻莺》

遥想2016年《逐梦演艺圈》上映前,二十多位业内顶级专家齐聚电影资料馆,专门就此片举办学术研讨会。

映后被盛赞为“一部有创新意识的电影新作”,“一部至真至纯的商业和艺术影片”,“为2016年中国电影的银幕带来一个新气象”。

这些话出自何人之口暂且不表(B站大学有视频),但对于这样一部惊为天人的旷世拙作,如此口径统一的褒扬不禁令人哑然。

利益的作妖让良知回天乏术,笑的同时感叹欲望与艺术互涉中电影之路的艰辛。

一时分不清夸赞还是高级黑 只是没想到,相同的事情,也发生在了《柳浪闻莺》身上。

《柳浪闻莺》至上影节开卖伊始就一票难求,火爆至何种地步呢?

据说有的主创自己都没抢到首映场的票。

出于种种原因在文联加映媒体场,形色从业者与影协大佬悉数落座,像是为即将亮起的银幕做最后审判。

那天因为赶场原因迟到数十分钟,轻声推门进入,在影厅的最角落席地而坐,真真恐惊天上人,而魔幻也就如此淡入。

且不说静谧环境下的四下低语,也不说不时打着灯光的人来人往,更不表手机铃声的悦耳叮咚,单就手机摄像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就让人不禁怀疑:他们真的是电影从业者吗?

事实证明,道德水准的低劣质疑不了起专业水平,单论捧臭脚,他们无疑是行业桂冠。

上至影协主席下至媒体编辑,每个人拎起话筒就能口若悬河,三五分钟不间断,从高级说到隐忍克制再到第三性表达,由选角连结越剧文化,105分钟的电影,映后做了70分钟。

专家们夸了70分钟,导演笑了70分钟,我惊愕了70分钟。

皇帝的新装 质疑被淹没在谬赞中,那镁光灯前的《柳浪闻莺》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虽然宣发里大肆铺盖郑云龙讯息,但这是一部由双女主演绎的情感纠葛。

故事脉络大致如下:两个越剧女演员同时爱上扇师,从相爱相杀至重归旧好最后各奔前程。

影片涵盖了超越男女的第三性,越剧的衰退及杭州的美景,性别意识上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青蛇》、《霸王别姬》和《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等超越男女的角色(不过导演矢口否认)。

衰退的越剧从戏班生存中得以窥视,杭州美景不必多说,本就半幅江山半幅画,如是连西湖都拍不好,那也没有再创作之必要了。

表达意图的外衣被扒开,剩下的全是空洞。

媒体场里的所点评的隐忍克制不过是没有表现力的美化语言,台词做作矫揉,且每一句都在为画面做解说,音乐从头铺到尾,情绪也自开场泛滥到最后一秒。

内景柔焦做旧尚可,但一到外景就露怯,方正电脑体的“徐州”二字怎么看都不是九十年代的固有产物。

超现实手法的运用就像在玫瑰花浴池里崩了一个屁,硬要说它是香的,然则臭味令所有共浴之人尴尬。

全片没有一根硬骨头,散在地上就是一堆烂肉,郑云龙完美充当男性花瓶,如是粉丝们非要说他有演技,真的,青光眼不能拖,是急性病。

映后是导演还说,工欲善这个形象是典型的杭州男人,欲擒故纵,不善表达,带有艺术家的忧郁,散发一种入谜般都气质,虽然拧巴,但总能吸引人。

说的真好,用地域特性一言蔽之,成功把说服力仨字完美趋避。

人的本性怎能是一个地方能框住的,爱与恨与欲捏出来只属于自己的性格特质。

想用一人代表整个江南烟雨,胃口是真不小阿。

总结开来,《柳浪闻莺》如颗树上掉下的苦杏,乍一看止渴生津,尝一口满嘴酸涩。

散文只剩散,丧失龙骨靠粉墨堆砌出的奇异影像别说电影,当地铁宣传片都不够。

再翻看导演其他大作,想起当初与朋友烂醉半夜的有感而发:这片土地不缺从来不缺能力与才华,在放个屁能熏到三个编导的北京上海,缺的真的只是机会。

郑云龙花瓶2.0限定版 如今的电影,就像一个陷在淤泥里的瓶子,挂在树枝上的风筝,覆了巢的黑鸟,要么动弹不得,要么无家可归。

左右命运的品控在宣发手段中显得如此苍白,不给钱的电影缄口不言甚至落井下石,给钱不管香臭带头夸上天。

不仅媒体如此,主导电影走向的当权者亦如此,导致糟粕披着莫须有的外衣招摇过市,而精粹沦为欲望的阶梯。

脏水浇灭了希望,连失望都是奢求,只剩下绝望。

这种大环境下,最有创造力的导演也会在谎言的挟裹中迷失,少了专业的批评就没有指正的方向,而铺天而至的闪光灯让作者疲于自省,外力与内因的双缺失。

指望在这种荒诞中诞生好电影,倒不如说,被荒诞覆盖的从业者们在用失去良心滑稽可笑误人子弟的半生,演绎一部痛心疾首的《电影圈血肉史》。

 7 )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柳影飞霞虛幻色,浪击画舫空自流。

闻道何需一湖水,莺声啼罢是时候。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

垂髫,银心,多美的名字,淡妆浓抹总相宜。

工老师,我把你的迷给破了。

你说过,越剧中的女小生是介于男女之间的第三性。

我之前不明白,但现在懂了。

女小生她不是男的,也不是女的,也不是不男不女。

她是超越男女,像是把男人跟女人揉成了一个更加纯粹的性别。

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就是明白了。

外公说过白马非马,女小声就是白马非马。

我好像能看见了……看见什么了?

最好的时候。

工欲善有一点点艾德里安・布洛迪的气质。

怀旧色彩与忧郁气质,喜欢这种调调,古典文艺,淡淡的忧伤。

 8 ) 想输出文艺但似乎并不那么成功

是那种能放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电影🎦——服化道不错,有恰当的氛围感,取景和分镜设计巧妙,小众、文艺、有情调,有裸露的情感、有隐晦的暗线,等等等等,虽然也有很多bug,但不妨碍观影。

还是那句话,磨叽男、凤凰女和独树一帜刚烈自洁女的三角套三角故事,最终结果是各自有了各自的归宿,是个好结局。

整个故事因为男女以及“女小生”带来的多重复杂关系带来了几重来来回回的【回头草】🔁,复杂、矫情、磨叽。

几个比较亮眼的点:①演员:没见过的两个成年妹子,非越剧科班出身但架势很有感觉——垂髫,真的好爱她,没扮是清冷挂,扮相更是超惊艳;银心,第一眼看上去像蒋雯丽,现在少有年轻演员还有这么传统美丽的长相,各种小表情拿捏得准确。

两个演小时候小姐妹的演员也有着成年姐妹👭的各自特征,很难得。

②服化道和镜头:很有年代感,细节满满,几乎没有什么穿帮的点。

机位和分镜也颇具设计,各种借镜子反光和墙面等等角度拍出来的都很绝,一看就是精心设计过的。

③一些小设计:台词有些有点儿生硬。

但后台画眉那一段有张敞画眉那味儿了,暧昧的气氛比扇子看意中人和肌肤之亲那段更有感觉。

真的好美!

后台看梁山伯那段也很心动。

p.s.郑云龙很适合演这种台词不多还磨叽的角色啊哈哈哈,睁着大眼不怎么说话的感觉挺准确,就是到后边越来越像垂髫了——像个眼神不咋地的状态😂剧情和台词还是略微生硬,但因为越剧元素在,还是给个四星没问题

 9 ) 似是而非、若即若离的三人戏

可以打到7分左右。

这个戏好看的点有三,一是题材,二是两个女角之间的情感联结,三是工欲善的表演。

烟雨江南,西湖边的《梁祝》,是刻在南方人血液里面的基因。

戏太好听了。

垂髫和银心第一次上台的时候。

光影中飞扬的尘埃中,垂髫扬扇亮嗓,气场自如,和那个戴着墨镜的寡言女孩截然不同,生动至极,舞台上的垂髫太有魅力了,无论是小说里还是电影,很难让人不动心。

工欲善在其中代表了观众的眼睛:他看银心的戏时,眼睛是呆滞、冷的、游移的,而看垂髫一上场,他的目光里则变成了一点羞、一点怯、一点柔情,一点欲言又止。

银心从头到尾没入过他二人的这折戏。

工欲善是这场戏里最迷离的浪漫因子,之前说,扇代表着中国文化中的暧昧,这场戏里,他才是暧昧。

他是明媚的诱惑。

无辜的、痴情的工具人。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他也从没入过她二人的戏。

工欲善这个人,如果不是由郑云龙来演,我对他是生不出任何好感的。

人是好人,可总是半掖半藏,捉摸不透。

话也不直说,难怪银心恨他,也难怪他错过垂髫。

我没想到那段情欲戏会以这样悲情的方式展现。

聊赠一折扇,三个人的情缘都到此了结了。

这两个女角的丰富性调和得很恰到好处,淡妆浓抹总相宜。

垂髫向往在舞台上唱戏,银心是只要有条件,她可以只给一个人唱戏。

戏对垂髫是信仰,对银心来说是营生,是画舫里的消遣,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喜爱,也不过是漫长岁月里对反复做的事情不由自主生出来的感情。

女小生是介乎男女之间,杂糅成更加纯粹的第三性。

结尾处的垂髫独自在亭里唱戏,工欲善在远处凝望。

我个人的理解是:她已经参透越剧里的女小生的含义,也参透了自己,她不需要男人了。

她已能自臻圆满。

我看到了旧时代的女性主义,一种超越新时代的人的女性主义观念。

今天天气不错,我要去西湖边看看早春的新景了,即使现在不见抽枝的嫩绿的柳,吹吹风,看看人,也挺好。

[/cp]

 10 ) 柳浪闻莺

一、主题:影片《柳浪闻莺》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急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为背景,向观众展现了戏曲和戏曲从业者的浮沉。

随着流行文化的强势登场和金钱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戏曲逐渐变得落寞和边缘化,两位戏曲女演员垂髫和银心也历经内心的失落与彷徨、挣扎与痛苦。

她们清高、倔强,尊严在时代的大潮中卑微而无用;她们对于自我的追求,在现实的落魄中无人喝彩。

这是戏曲的悲哀,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二、从影片时间跨度(4年)看主题影片的时间跨度只有1992年至1996年,影片似乎并不热衷于表现时代变迁中人物命运的起伏,甚至对于戏曲的尴尬处境也只有非常克制的渲染。

影片置于前景的是两位女性和一位男性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超越性别、混淆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心灵交汇。

戏曲世界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要对抗的是封建礼教;现实世界中,两位女性显得更为独立,但她们的人生同样不自由。

她们不想认命,不想放弃尊严,却陷入更大的无助之中。

这是现实的反讽,同时也是影片在主题表达上的迟豫和茫然所致。

这一点,从影片结束于垂髫在戏曲动作中定格,画面变成黑白也可见一斑。

影片无法对两位女性的未来进行展望,只能让人物在时间的长河中停住,并风情万种地回首过往。

影片也许想表现女性如何向往人生的自由,彰显自我的价值,渴望理想的爱情,但她们的追求却落入男性织就的情感或金钱之网。

在这个过程中,时代性的因素变得虚弱而渺远,现实的许多逻辑被抽空之后,两位女性的人生得救似乎必须来自婚姻,全部精神突围只能寄托于戏曲。

这就可以理解,影片的时间跨度为什么只有四年,因为影片试图聚焦于两性情感之间的多元与暧昧,表现女性无措时刻的迷茫、成长与屈服,而不想在足够宽广的时空里表现命运的多种可能性,人生的多种诠释方式。

三、中国传统美学电影画面比例是4:3,而非传统的宽银幕,镜头缓慢、画面唯美,抒情的背景音乐加上戏服扮相,扇面、美景、诗词、戏词,情绪的营造皆是传统中国美学。

《柳浪闻莺》短评

让大龙养金鱼感觉还挺冒犯的。

6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正所谓,姬姬有本难念的经,髫那月亮髫那心。最后的定格,心动的感觉

10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较差

郑大圣和程青松也救不了,除了银心表演尚可,其他人都干啥呢,一男一女两个扑克脸,我看不到郑云龙任何的情感起伏,没完没了堆景堆音乐,显摆素材很多?结尾的解答就更好笑,什么不男不女超越男女,导演先把原著整明白再拍吧。

14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较差

谜一样的画幅,老电影用的是胶片所以是那个画幅,你2022才上映的电影,搞个这种画幅就复古了?没有那么简单啊。演员除了垂髫还过得去,其他真是一眼就看得出很业余。郑云龙就算是本片的添头了吧。其实吧,你请阿云嘎演梁山伯,郑云龙演祝英台,垂髫演工欲善的角色,这戏可能还有看点...现在整体真是太平了,太平了......

17分钟前
  • 未卜
  • 较差

男女主角选的不错,风景也美,故事差点意思。

21分钟前
  • 小菜一盏
  • 还行

是在大屏幕上很难看到的性别书写(甚至在英文字幕里看到了transgender)如果没有审查应该能走得更远吧...加一星给两位女主,选得很灵。

24分钟前
  • 奶奶徐
  • 推荐

大龙的银幕处女作,找到了一个挺适合他的角色。这两年越剧被带火,回头来看这部,想说当年不流行“燃冬”的说法,可这三人的关系明明是更高阶的“燃冬”。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却对“第三性”的探讨浅尝辄止、流入俗套,实在太遗憾了,戏和当下的人、事之间,也本该有更强的关联。

25分钟前
  • Dr.Ray
  • 还行

最后第三性的解释我真的觉得有点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26分钟前
  • WANGXY
  • 推荐

所以盲人按摩是不用脱衣服的吗?

27分钟前
  • Nirvanania
  • 还行

女主真有气质,有中国古典的丹凤眼,扮上以后好有魅力啊,好看又英气,这个演员挑的真好。

31分钟前
  • 龙小姐
  • 推荐

知音体电影

3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文艺片。但是从头到尾看完了。整个故事把我带进了江南水乡的你侬我侬中。越剧的咿咿呀呀中也藏着竞争、嫉妒和爱恨纠葛。管中窥豹,世界相同。

35分钟前
  • 找自己
  • 推荐

琴师也太惨了,为了女主坐牢,最后连个名字也没有。

37分钟前
  • 甯以昔
  • 还行

虽然不至于被夸成霸王别姬,但也有无极的水准吧,但还是有门槛,需要一点懂得。话说这其实是个越剧的萧条史吧.....其实说“女小生是第三性”这句话很有深意,但是结尾硬上价值“白马非马”就有点画虎不成的败笔感了......赞同某个评论说的一到大场面就怵,就没有一个完整的越剧唱段,略可惜。加一句,大龙在女人戏里没有让自己面容模糊掉已经非常不易了.......

40分钟前
  • Zoesun
  • 推荐

电影整体感觉很文艺,配乐和摄影都很唯美,大龙第一次出演电影表现非常惊艳,等线院上映了一定多刷几次

41分钟前
  • 爱笑的雨萱
  • 力荐

每个人都不饱满,每场戏都不充分,狂铺音乐,狂扔情绪。女主演是演了个盲人,郑云龙是演得像个盲人。

46分钟前
  • 阝女
  • 较差

看了原著期待极低,没想到剧本改得妙手回春——至少在女性情谊这个题上。

49分钟前
  • 路米內
  • 还行

我有点不甘心,《花束般的恋爱》这种海藻寿司在豆瓣都配上桌了,凭啥瞧不起西湖莼菜汤啊。//我想给3星,但我妈说很不错,折中4星吧。我是冲着郑云龙、江南的景色去的,故事基本讲圆了,90年代年轻人的迷惘也略见一斑。里面几出越剧还是我妈告诉我的名,还给我讲茅威涛老师。//那啥大家用淘宝买票呀,别花大价钱。

53分钟前
  • sunny
  • 推荐

3.5 纵然大部分形式都只是流于表现,文本表达无法熨帖这些形式,可拍得真美啊,拍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气韵”,黏稠,暧昧,欲说还休。两个女主的表演也充满说服力,但郑云龙差得离谱,丝毫接不住戏。

58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电影的服化道包括色调都很美,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被其中的场景给迷住。看大荧幕的效果会比捧着手机看舒服很多。垂髫真的好美,很符合“女小生”的气质,是一种含着英气的美,可以是电影里的梁山伯,也可以是飒爽的梁红玉。郑云龙一出场就很有文艺气质,声音有磁性很好听,工老师的画在全片确实是表达他情绪的工具,他送给垂髫的画是春意盎然柳浪闻莺,他和银心在一起后画面是死气沉沉的。选角挺合适的,就是感觉剪辑转场衔接的时候有些突兀,没什么过渡。剧情不厚重,但是音乐美术和服化道撑起了场。另,我觉得女一打电话邀请女二唱戏的那段戏还可以更快一点,缺了一点迫不及待的感觉。

1小时前
  • Yumonsikii ✨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