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的世界

大妈的世界,Got Old Recently

主演:李玲玉,穆丽燕,梁天,于莎莎,王成祖,刘梓睿,王伯昭,陈妍希,陈意涵,张天其,罗逸桥,李胤维,木子洋,赵嘉敏,灵超,徐洋,马大明,陶亮,翟子路,寇振海,龙斌,田一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大妈的世界》剧照

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2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3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4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5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6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3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4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5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6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7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8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19大妈的世界 剧照 NO.20

《大妈的世界》剧情介绍

大妈的世界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炎热的夏夜,一场激烈的广场舞交流会名额争夺战打破了王大妈和杨大妈平静的退休生活,在其他队伍竞赛条件的不断内卷中,两大妈利用自己的专长,率领樱桃社区舞队脱颖而出,因此结下了深厚友谊。沉迷追剧、机智反诈、热衷盲盒、齐舞battle、追星打call.....两姐妹在社区开启了欢乐又硬核的晚年生活的同时,数字化社会中各种新潮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决杀危城爸妈二选一失忆摩托巨鳄之灾里普哈根DC超级英雄美少女:年度英雄首尔破笑组肖劲光大将大清盐商月咏康定情歌相扑男孩恋爱症候群重来吧、魔王大人!R我们全家不太熟再也无法忍受复制贝多芬昭和元禄落语心中OAD:与太郎放浪篇芭比之海豚魔法神奇四侠2015纽伦堡审判2019微博之夜丧尸未逝渴望恶魔与卿书激情男子汉再见少女时代狙击速递我是僵尸第二季

《大妈的世界》长篇影评

 1 ) 每集最后一句话

截图只有19张,也不知道少了哪一集。

挺久没有看到这种剧了,隐约想起了以前的龙门镖局。

戏谑的口吻,另样的角度,暗讽现代人心理。

每集5分钟左右,很适合我这种看《开端》都1.25倍速的人。

期待下一季。

提示我文字太少无法发布。

那就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几集。

第二集,追剧心理,广告插入,很契合。

养生集,女儿不心疼钱把妈送到了明显不靠谱的戒养生机构,明显后来也成为了养生追棒者。

妈妈照顾外孙女,女儿去酒吧。

窃以为,酒吧提供的电话接通场景模式应该有市场。

争抢篮球场,公交车那一段,我要笑疯。

 2 ) 5分钟10个梗,这可比春晚有意思!

“大妈”这个称呼,不知何时似乎成了贬义词。

新闻里提到“大妈”,要么是扛着低音炮扰民、要么是坐着公交抢鸡蛋。

今天是买保健品的冤种,明天就往飞机发动机里扔硬币祈福。

总之,在互联网语境里,“大妈”这个词,总能跟“土”、“没教养”挂钩。

最轻的,也得是催婚、劝离、嚼舌根的无良老太太。

这也没办法,确实有那么几年,“骂大妈”就是流量密码。

媒体传多了,就给咱们这代网民打上了思想钢印。

但最近我看了一部短剧,却完全打翻了以往对“大妈”的一切负面印象。

这就是极其魔幻,又超级现实的网络短剧:大妈的世界

当然,能给我带来认知颠覆,并不是说剧里的大妈有多新潮。

她们只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也在遭遇普通人的各种生活问题。

比如,开篇第一集,她们就遇上了保健品骗局。

这骗子的套路,只要你看过法治新闻,或者春晚小品《儿子来了》就知道。

先跟老人套近乎,最好认个干爹干妈。

然后给个仨核桃俩枣的好处,等老人放松警惕,骗子马上卷钱跑路。

骗子小李,就用这个套路,认王阿姨做干妈。

小李隔三差五帮王阿姨做家务,顺便推销各种离奇的“智商税“。

王阿姨会上当吗?

当然不会,王阿姨知道小李是骗子。

奈何小哥干活又积极又麻利,最关键的是,不要钱,甚至还倒贴鸡蛋!

反正不掏钱,白嫖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

王阿姨的神之操作,很快在小区传开。

一大群精打细算的大妈,纷纷假装上当,认小李当儿子。

大妈们东西肯定不买,但给小李派活儿,可真不含糊。

发展到后面,为了解决“大妈用工需求大”与“小李产能不足”的矛盾,大妈们创造性的开发出“共享小李。

姐妹们每周凑200块钱,假装上当受骗。

画个大饼,反钓着以为在钓鱼的小李继续干活,燃烧生命照亮大妈。

终于,在小李即将崩溃的时候,警察“拯救”了他。

小李锒铛入狱,却笑得宛如受够资本家剥削终于潇洒辞职的打工人。

而大妈们的生活也没有受到影响,反正新的“干儿子”有的是。

这里,也建议小伙伴们可以点个在看,把文章连同这部剧,一起分享给家里的老人。

遇到献殷勤的骗子,白嫖劳动力可以,但千万不能掏钱,一毛都不能掏!

当然,《大妈的世界》以短剧的体量,能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豆瓣狂砍8.3,只聊老人那点事,肯定不够。

在我看来,它最牛x的地方恰恰在于,借大妈的视角,疯狂映射年轻人的世界。

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盲盒》这集。

开头的时候提到过,大妈们不是爱抢鸡蛋嘛。

蛋贩子干脆推出“盲盒鸡蛋”,当即引发了全球大妈的抢购。

抢到最后,鸡成了“贵族”、鸡蛋成了装甲车押运的“稀世珍宝”。

连过期半年的炸鸡,都能当硬通货。

短短两句话,就至少折射出了三个问题:部分年轻人对于盲盒之类具有“赌博”和“成瘾”性质的产品,玩了命的追逐;资本拿捏这种心态,进行的大规模炒作;

随之让我想到了当年我家抢盐的样子,算是事件营销和饥饿营销吧。

当然,年轻人抽盲盒图一乐没啥问题。

但是,千万不要像剧中抢鸡蛋的大妈们一样,被“收集欲”蒙蔽双眼,着了资本割韭菜的道。

类似的剧情,还有买基金那一期。

大妈们集体出征,按照饭圈思路给基金经理打榜。

现在一看好像有点魔幻,但这还真是“真实事件改编”。

2020-21年,基金圈里还真掀起过一阵“饭圈热”。

比如,我就差点上车张坤,成了基金界的“ikun”。

当然,像大妈们这样线下举灯牌应援的行为,确实略显离谱。

这段明显是讽刺饭圈里,各种无脑疯的NCF。

但纯凭着基金经理的名字、眼缘、甚至是颜值,就梭哈冲锋的基民确实大有人在。

而在这一集的最后,油男田一鸣也给出了这么做的结果:做韭菜。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好像我的基金还没解套。

算了,发完稿哭会儿去。

在基金之外,《大妈的世界》也聊了不少比较暗黑的社会问题。

比如,王阿姨沉迷养生,买了一堆智商税的养生产品。

女儿当机立断,花重金把王阿姨送去“戒养生成瘾治疗”。

所谓的治疗,就是各种洗脑,要老人们狂吃高热量食品,熬夜蹦迪等等。

这段很明显讽刺的是杨永信和豫章书院,以及那些把孩子送去戒网瘾的家长。

类似的故事,大家可以在B站搜《爸:我也是为你好》。

那部微电影,真的是惊悚感拉满。

不过,比起微电影冤冤相报的暗黑结局,《大妈的世界》则缓和很多。

最终王阿姨用养生之道,征服了整个“学校”,掀起了养生之风。

但在故事的最后,被洗脑的“学员”,机械的执行各种养生之道。

想想真是细思极恐。

以上说的这些,也只是《大妈的世界》其中的几集内容。

其他的,像王阿姨跟闺蜜一起追剧磕CP,磕到三次元的年轻人恋爱。

结果每到关键时刻,就会被小广告打扰,逼得阿姨们只能买咖啡店卡座会员。

而买了会员之后,却总因为各种奇怪的打断,让她俩在关键时刻被干扰。

这一段,就很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那个到处弹窗的互联网体检。

当然,剧组在这一段的操作还是矜持了。

毕竟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种神奇的东西叫“会员专属广告”。

在网购那一集,王阿姨遇到前脚说了什么话,后脚购物APP就会推荐相关商品的情况。

去年我写滴滴和个人隐私的时候,就聊过部分软件可以通过像SIRI一样的智能语音,用关键词触发录音,窃取用户隐私的问题。

短短两集,不到十分钟的内容,《大妈的世界》就把当代互联网大厂盘了个明明白白。

我觉得,这也算是《大妈的世界》的一大亮点。

乍一看,是一群退休老人的魔幻搞怪生活。

但看完之后才发现,梗含量爆炸多。

包括吐槽年轻人、讽刺当代网民、还有大谈社会话题。

全20集100分钟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让我有一种回到当年,看《若是如此》和《屌丝男士》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演员们的实力在线,让我完全感觉不到尴尬。

老戏骨们疯狂飙戏,这感觉实在有爽到。

不过,爽完之后,看着荧幕上的阿姨们,我也开始想一些事。

开头我提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大妈”偏见极大。

一方面,确实是个别大妈过于离谱,群众里面有坏人。

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我们作为互联网原驻民,对生在上个时代人的鄙视。

就像大妈们跳广场舞这事儿,放到现在,哪怕不扰民,也散发着土味。

但往前倒个三十四年,回到大妈们还是“小妹妹”的时代。

这就是他们认知里的时尚潮流,都得是逢年过节才露一手的绝活儿。

如今大妈们的这种行为,跟咱们年轻人看小时候的动画片、买手办、听老歌没啥区别。

我们看不懂大妈跳广场舞,也跟他们看不懂咱们花几百上千买“塑料小人”一回事。

*顺便展示一下我手办的一小部分更何况,大妈们也在进步嘛。

自打我爸妈学会了上网和用智能手机之后,各种网络爆梗也是张嘴就来。

虽然,偶尔也会闹笑话,但人家也确实在追赶时代。

假如有一天,“时尚”的风向再度转变,也许我们也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啊,也不用有一天了,80、90、00后就“到底谁是土鳖”的嘴仗不也打了十几年嘛。

所以,还是丢掉刻板印象,相互体谅吧。

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还是日常推荐一波看原片,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对了,也可以分享给家里的长辈们。

过年期间,大家暂时把工作催婚丢一边,全家一起看看喜剧,岂不美哉?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阿翟

 3 ) 你大妈永远是你大妈

真的是太好笑了!!

巨巨巨解压!

两个大妈紧跟潮流的生活笑点密集,各种紧跟网络热点的剧情,各种嘲讽现实,追星呀,养生呀,学区房,学习内卷,广场舞,朋友圈点赞营销,网恋哈哈哈,真的特别精彩的生活,还有不停的反转,全程高能,太惊喜了。

一口气看了20集,每一集都是独立的剧情,一集大概5分钟,全是解压的mini剧,很下饭。

仿佛看到了自己和姐妹的老年生活哈哈哈。

还有女主居然是李玲玉,就是西游记的玉兔精!

哈哈哈美呀!

还有好多明星的客串,快看看有没有你们的爱豆。

 4 ) 这玩意也能叫电视剧?

浮夸的演技,扯淡的剧情,脑残的台词,666 编剧应该是从上个世纪的日本穿越过来的吧,当年日本人喝马桶水的场景都直接搬运到国产剧里面来了,这么变态的事情中国人怎么可能干的出来?

整部剧浮夸造作,莫名其妙台词不停的出现,我想说的是,编剧你可以进医院看看脑子了。

剧中人物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剧情假的要命,说着一些只有神经病才会说的对话。

虽说电视剧可以适当夸大,可以艺术化,但是你这已经不是夸大了,是极度夸张!

是发疯!

是神经化!

如果不是豆瓣的鲜艳的8.3分,我甚至都没兴趣打分,总要有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来给“这些所谓的良心好剧”浇盆凉水吧。

 5 ) 《大妈的世界》:你是那天边最美的云彩~

从20岁杯酒快意的人生,到马上30岁人间烟火的幸福,畅想即使有一天不再美丽不再年轻,但也依旧可以在养老院里找帅老头搭讪——心中少年不死。

打开《大妈的世界》,我看到的中老年生活,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刺激更有意思。

5分钟一集的剧集长度,密集的笑点和脑洞大开的情节,用了大妈们可能也不懂的语言,描述了大妈们的生活。

无论是子女的生活上的代沟,还是大妈很多迷惑行为操作,都用了更为夸张和戏谑的方式表现。

倒不是讽刺,我觉得是给了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一个沟通的桥梁。

第二集用大火的盲盒文化,和大妈们对于鸡蛋的热爱结合在一起,用一个未来世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父母辈的不理解,其实和父母亲对你的误解是一样的,都是对某一事物的过分热爱,只不过大家热爱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你热爱球鞋,而他们热爱鸡蛋。

面对保健品销售的骗局,大妈们不再是新闻里播报的弱势群体、受害群众,而是用自己的生活智慧,周旋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行侠仗义”。

所以,有时候,我们根本无法界定,她们是新时代的弱势群体,还是新潮流的中流砥柱。

在当下青春题材、革命题材、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时,即使是女性题材,也很少有人完全聚焦在“大妈”这个群体。

“大妈”这个词,从来没有被赋予关于美貌、智慧、气质等正向词语的链接,更多的只是一个年龄概念的划分。

虽然很少被看到,但却是组成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我们都不愿意落入这个词语隐含的庸俗、固执、无助,我们总是奋力摆脱成为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我会在羽毛球场上遇见很多“大妈”,即使年纪和我妈差不多大,我也总是称其为“姐姐”。

她们很尊重自己做的每件事情,会穿成套的运动服,亮眼的鞋子,爱拍照记录每一次相聚,会把打废的球编上美丽的绳子,变成好看的装饰品。

我们的区别,大概只是,岁月赋予了她们更多的财富,在时代的洪流席卷过来的时候,我们都无一幸免,但她们似乎更加坦然和淡定。

当我们在谈论乌克兰打不打仗,教育双减带来的影响时,她们只关心今天的菜价,和明天会不会降温。

数十年如一日的嘱咐你要早睡,出门要记得带手机,要按时吃饭。

当你抱怨她们总是在关注生活的琐碎,家长里短,三餐四季的时候,无意发现,她们曾在工作中严谨认真,也曾在少女时追求过诗和远方。

我们站在她们的肩膀上,看到了更广袤的世界,却忘记回头来和她们分享分享。

我去朋友家喝酒的时候,她爸爸总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和我们分享他新买的投影设备,和我们聊了很多我们年轻人爱看的电影,但是还是很执着地给我们推荐大自然纪录片,然后很期待的问我们感觉怎么样?

而他妈妈总是把他爸往外拽,说让年轻人们自己玩,别总是在这里添乱。

那天我和我妈看完电影,有点晚了,华灯初上,灯红酒绿的生活摇曳了起来。

我搂着我妈说,走呀,我请你去酒吧喝一杯。

我妈看了看自己的穿的抓绒衣,她说,你早说呀,早知道我就换一件衣服了,我穿这个怎么去酒吧。

我说,你穿这个去酒吧才酷呢。

不要让这个社会的审美太过单调,我们拥有这么好的时代,让我们从不同地角度,去欣赏,去了解,去拥抱,去爱……

 6 ) 一口气看完,我通知你,打五颗星

被保健品小哥喝水的段子吸引进来,然后20集一次性全部看完,非常有梗。

套路与反套路,网恋与现实,广场舞与篮球,卖闲置,高低情商,6分钟一集,有故事,有笑点,有寓意,情景剧天花板了。

大妈严肃认真紧张活泼,退休不存在的,你们永远是社会的C位。

我通知你,这剧必须给好评,不然李玲玉老师会穿着奥特曼队服到你梦里抢场子!

 7 ) 《大妈的世界》:中老年人为何在影视剧中“消失”?

最近,几部受到关注的影视剧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讲述的故事、选择的主人公与以往主流影视剧的模式有所出入。

如周迅主演的《小敏家》围绕着中年女性的感情生活,被热议的《爱情神话》的主人公们也都是中年男女,而在近日完结的一部短剧《大妈的世界》则旗帜鲜明地告诉观众自己故事的主角是大妈们。

相比于《开端》或是《镜双城》主角们依旧是典型的年轻群体,前面提到的三部作品则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了这些年在国产剧中似乎已经日益消逝的角色和群体身上,尤其是《大妈的世界》难得一见的以中老年男男女女的生活为主线,用一种搞笑幽默且极具讽刺的形式展现那个日渐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和人生景色。

中老年人的生活为何会从流行影视剧中消失?

为何我们又呼唤这一题材的回归?

而透过《大妈的世界》这部网剧小小的切口,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理想的老年生活,是如何被想象与塑造的。

撰文 | 重木01中老年人为何在影视剧中“消失”?

伴随着这些年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变化,国产影视剧也随之出现了众多新的调整与发展,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年轻化”趋势日渐成为主流。

一方面,这与传统观看影视剧的媒介变化有关。

从传统的电视转向电脑、智能手机,由此也就导致看剧主流观众群体的变化,曾经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年观众变成当下占据着互联网使用与消费主流的年轻群体。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伴随着当下看剧媒介的简化以及年轻人渐渐成为主要的消费主体,各类影视剧也必然开始考虑他们的审美、喜好以及消费和观剧心理,从而出现了这些年国产影视剧日益注重年轻审美和故事的趋势。

也正因此,我们发现国产影视剧中的各类偶像剧、言情剧或是围绕着年轻人的喜好、心理和情感倾向的剧种成为各大影视制作公司的制作首选,而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内诸多涉及严肃题材或是家庭伦理剧则在新的趋势下出现萎缩。

这导致许多影视形象、角色以及生活群体在作为大众流行文化的影视剧中趋于消失、走向边缘,有些则成为某种典型或刻板印象角色,在一些剧里充当背景或边角料。

《爱情神话》剧照。

在去年底引发热议的那部《爱情神话》中,有个重要面向就是人们意识到,之前此类的爱情或是言情生活剧的男女主角们大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女,而很少会关注像老白、格劳瑞亚或是李小姐这样中年男女的爱情与生活。

如果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上海或者他们不是上海人,这样的故事所可能引起的讨论或许还会大打折扣。

许多中年女演员同样切身地意识到了她们所工作的行业中对特定年龄的限制与忽视,所以才会出现之前女演员们呼吁业内多关注她们工作的新闻。

在很大程度上,大众与流行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年轻化的趋势,因为恰恰是那些最新、时髦或是传播度广的东西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虽然许多年轻人的消费水平或能力无法与一些成功的、有了一定资本累积的中年人相比,但恰恰是他们基数的庞大以及不同于传统的消费活力和频率使得市场和资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他们所拥有的消费潜能,从而也会进一步地推动相关题材、故事类型和情感倾向的形成和再生产。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使用当红小生拍摄偶像与言情剧,因为他们与当下粉圈文化的昌盛息息相关;或是利用耽美文化所具有的庞大读者与爱好群体来为耽改剧牟利。

《小敏家》剧照。

正是在市场与资本、年轻消费群体以及他们消费观念的互动和彼此激荡下所形成的流行文化模式与意识形态,影响着我们当下能看到什么样的影视剧。

而诸如《小敏家》《爱情神话》之所以能够引起关注,除了它们本身的故事内容以及相关演员自带的流量以外,在其背后也存在着一股人们对日渐僵化、套路太多的“年轻向”影视剧的反感甚至厌恶。

而《大妈的世界》之所以能获得较好的口碑,首先便是因其所关注的主角在当下的影视剧中几乎已经消失殆尽,这一话题度让许多人选择点开这部剧,而其短小、轻松且极具话题性和热点的内容则是留下年轻观众以及获得他们好评的主要原因。

02“大妈”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口语中,“大妈”或多或少都带有些揶揄或贬义色彩。

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对特定年纪女性的普通称谓,在其中还隐藏着一种典型的印象,如大妈们的琐碎、爱念叨、爱管闲事、爱打探和八卦以及一种强烈的对自己许多观念和想法的自信与强势态度。

《大妈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有意利用了这一文化想象和刻板印象,并且它们故事本身就是围绕着两个大妈展开,而其所涉及的许多日常生活也确实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人们对“大妈”的认知,并与此同时又颠覆了这些形象。

而恰恰是这两者的冲突,造成了这部剧中最根本的喜剧效果。

《大妈的世界》剧照。

在“共享小李”这一集中,《大妈的世界》主创们就明确地希望能够利用传统对大妈——或更准确地说是对中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进行故事创作和讽刺。

社会新闻中隔三岔五就出现的老年人受传销诈骗的新闻,让由年轻人与中年人所把控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始把她们想象和建构成一群“老糊涂”——晚年无所事事、枯坐萧瑟,最后被传销骗去一辈子的积蓄,追悔莫及。

《大妈的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是一群与这些形象截然不同的老年人,她们精明且老练,对传销的热情看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最终还通过完美的表演开始利用传销年轻人来给她们服务。

我们在这群以王姐(李玲玉饰演)和老杨(穆丽燕)为首的大妈们身上看到了另一种老年群体和生活样态,尤其脱离了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新闻中对她们昏聩、凄惨晚年生活的想象,而与之相反地塑造出一类阳光活泼、充满日常小精明和小烦恼但却总能被老练地处理和解决的大妈形象。

当主流媒体开始讨论老年人或如我们父母辈的日常生活与他们的晚年时,往往会出现一种矛盾的议论。

一方面是感慨或是发现父母辈在把孩子拉扯大、离开家之后便空掉的生活一时半会儿不知该如何改变或填补,而另一方面许多子女又对父母们喜爱或是热衷参与的活动和爱好满是不屑,甚至诸多批评。

《大妈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展现或是说想象一种新的、可能的老年生活,像王姐与老杨就与自己小区的其他老人组建了广场舞队,在特定的时间训练、与小区里打篮球的年轻人们为场地斗智斗勇,以及最终还积极参加比赛;而王姐和老杨也都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生活,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只是窝在家里唉声叹气。

或许,真实世界的大妈哪会像王姐或老杨这样自信、活脱和潇洒。

其实我们不能把这部剧中的“大妈们”当作是真实的日常形象,而应该理解为她们也是被期待和想象的存在状态,或说是对可能的大妈们形象和生活的创造。

以其中种种对主流大妈刻板印象的讽刺来看,主创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典型碰撞来达到喜剧的效果,并且提醒观众要对自己印象或是成见中所给定的那类老年人形象和生活世界保持警惕。

在很大程度上,《大妈的世界》里的“大妈们”也是当下这股年轻向意识形态影响的产物。

而在这背后或有一点更值得我们注意,即通过这一由年轻人建构和想象的观念之眼去看老年群体的生活,我们会希望它是什么样的?

所以有评论也笑称,这部剧让她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

因此,《大妈的世界》也或许还可以被看作是当下年轻人们对自己老年生活的憧憬,他们也在潜意识中意识到当下主流印象中的老年群体及其生活的灰暗性,所以也由此希望能通过此类影视剧来进行一种新的、更加阳光或多元的想象。

而在这些想象背后折射的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日渐年轻化的世界对老年群体的遗忘、不友好以及对他们生活方式的不屑甚至不满。

03我们如何想象理想的老年生活?

宋明伟有部专著名为《少年中国》(Young China: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 1900-1959),其所关注的主题便是近代中国是如何从一个“老旧昏聩的旧帝国”转变成“年轻有为的新中国”。

老年人世界的衰落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因此整个消费文化的年轻化背后还暗藏着一个更宏大且主流的历史旋律,然而伴随着当下各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老年群体以及有关他们的生活、心理和情感需求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即使如此,与市场和消费紧密结合的流行与大众文化对此却始终关注有限。

从《大妈的世界》这部短剧集中我们就能看到在许多社会层面对其群体和习惯的忽视,尤其是在老年人越来越多的世界,为年轻人提供的服务以及为他们的方便而塑造的城市空间、生活模式和消费形式却日渐占据主流。

在19集“程序适老化”中,王姐被智能便利店反锁在超市里,结果为了出去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电子扫码、关注公众号、转发和收集点赞等复杂操作。

伴随着当下中国智能化程度的扩张,许多日常生活、消费和娱乐场所的AI化成为许多老年群体生活中的最大障碍。

而此类新闻也层出不穷,最后使得有关部门不得不颁布相关规定来保障老年群体在此类生活事宜上的权益;而在新冠疫情时期,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于那些不使用或是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在一系列防疫政策中往往会成为被忽视的对象或是他们的习惯和生活模式得不到相应的重视,而导致他们被排斥在特定的城市空间之中,从而在无形中更进一步地把他们隔离在现代社会之外。

在《大妈的世界》中,王姐和老杨都熟练地掌握着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且刷短视频、追剧磕cp和购物等等都得心应手。

但这或许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受限于特定的生活条件、学识和状况,大部分的老年人无法达到这一标准。

也正因为当代社会的日渐智能化以及年轻化,上野千鹤子才会在其多部书(如《一个人的老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老》)中根据自己的个体经验与研究数据和调查,来为“渐渐变老”的老年生活提供许多实际妥帖的建议和帮助。

她提醒开始进入老年的人们,不要被传统关于老年的想象和刻板印象束缚,而是始终要以一种新的心态去进入老年,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最后的旅程》,作者: [日]上野千鹤子,译者: 任佳韫 / 魏金美,版本: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除此之外,在《一个人最后的旅程》中,上野千鹤子也通过其社会调查指出相关政府部分、社会机构在对老年群体生活上应该进行的关注、改造和帮助。

因为恰恰是这些外部的硬件和设施条件的齐备与完善,才能为进入老年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为他们在人生新的阶段的新生活创造可能。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

在许多政治、经济与社会核心和主流层面,还未进入其中或是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处于弱势,但伴随着经济消费能力的增长、在文化与意识形态中话语权的获得,也必然使得他们能够主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颇大的大众与流行文化的样貌,因为恰恰在这其中,隐藏着某些需要被改变或是被继承与再生产的意识形态。

而在由这部分大众文化所构成的围绕着我们的这些故事、感情与生活模式中,老年群体的身影和他们的声音正在渐渐消失。

他们成为各种偶像剧、言情剧、探案推理剧或是伦理剧中的某类“典型”,或是如巴金《家》中的老太爷代表着保守守旧,阻碍着年轻人的终成眷属,或是像传统三姑六婆的现代版形象爱八卦爱多管闲事,也或许只是个背景,模模糊糊看不清。

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敏家》《爱情神话》和《大妈的世界》这样的影视剧才会显得引人注目。

就如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发现的,现代大众与流行文化本身就是塑造和再生产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场域。

作为当下接受面最广且渗入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形式,某种形象、角色或群体是否能在其中显现、以怎样的方式或形象出现,背后都牵涉着更加复杂的权力和意识形态。

就如美国纪录片《赛璐璐壁橱》所说的,正是影视剧,塑造了我们对于自我的身份、情感与欲望的认同,影响着我们对于社会、人际交往以及关于正常的看法。

《小敏家》剧照。

当中老年角色或者说“大妈”开始于影视剧中消失,我们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忽视她们的存在与需求,而她们的生活则往往会被简化为某种了无新意的重复,即使她们就生活在我们身旁,就是我们熟悉或亲密之人,我们也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在《大妈的世界》中,我们想象出另一种可能的老年生活,去对抗或改造传统印象里的各种陈词滥调与那些灰暗的隐喻色彩,既是为了我们的父母辈,也是为了未来的我们自己。

并且它或许还预示着一种新的家庭关系与亲子相处模式的诞生,了解我们的父母是一堂重要的情感教育课程,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关于他人和整个世界的看法。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

作者:重木;编辑:走走;校对:赵琳。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8 ) 妈妈们的日常生活

大妈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啊,看了感觉更能理解妈妈们的世界了。

而且剧中的台词也比较新潮,“共享小李”“消费降级”“BE”“HE”“降维”。

在家长里短中巧妙融合当下新潮事物,拉近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距离,同时也体现出中老年人的生活态度,终于有一部国产剧老年人不是为儿女活了,她们退休以后不退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跳广场舞、玩内卷,跟年轻人斗智斗勇,和大数据玩“窃听风云”,可爱的妈妈们。

一部轻松爆笑的生活情景短剧,好看。

 9 ) 搞笑

好看😂,偶然在🧣上看到一个片段,讲两个中年大妈在无人便利店里购物被锁住的视频,刚开始以为是网友恶搞的视频,后来才知道是腾讯的短剧,内容很短小精悍。

印象深的就是被锁便利店和一群大妈使唤卖保健药销售的故事,很有意思。

但多看几个之后吧,就觉得这种大妈还是比较少的,很少有这么潮流懂得这么多年轻人的梗的大妈,感觉大妈的行为放在年轻人身上也不违和,可能还是差点大妈普遍性。

 10 ) 这剧放的是腾讯视频,不是中央八套!

剧名叫《大妈的世界》,但目标受众显然是年轻人而不是大妈,喷这剧不了解中国大妈的人要么是为了标榜自己有“独立思考”“与众不同”,要么是不懂网络热点,再要么就是没幽默感,也不想想为啥这剧放腾讯视频而不是中央八套。

当年《我是大哥大》我也get不到,没看两集就弃剧,我只能说是我没那个欣赏水平,可不敢说是剧拍的不行。

我认为《大妈的世界》水平是相当高的,从大妈视角以夸张的剧情和形式来讽刺当下的一些社会现状。

想要紧跟时代潮流,光把网络热词和社会热点搬上来是不够的,可以试想,如果该剧是2 30岁的演员来演是怎样的。

正是因为要让年轻人(目标受众)觉得好玩,就不能从年轻人的视角来演,而是从我们觉得被时代淘汰的大妈们来演才行,你想想要是一个年轻演员演个大学生,演个白领,然后去喷内卷、喷追剧、喷盲盒、喷加班、喷复杂的手机操作,这还能是喜剧?

这不成了正剧了吗?

所以得让大妈来演,观众才能觉得有意思,这才是剧名叫《大妈的世界》的原因。

不得不夸,在如此夸张的剧情和形式下,演员们的演技和编剧的剧本完全没让这剧看起来尴尬,反正我看的时候是感觉有共鸣,会心一笑的。

《大妈的世界》短评

还行吧,像是抖音视频,抖音上有脑洞好玩的视频太多了,这个剧看着就没那么惊艳。

4分钟前
  • Hi Friday
  • 还行

生活碎片,加上艺术处理,就成了这样一个幽默短剧,喜欢

8分钟前
  • 玩儿少
  • 推荐

哈哈哈哈好好笑,算情景剧?每集5分钟,剪辑流畅。

9分钟前
  • 柳公主
  • 力荐

前面两三集傻乎乎的后面突然开窍嘲讽力全开就很上头一口气全看完了。

14分钟前
  • 暴走如来佛
  • 还行

玩梗玩得也太6⃣️了!

19分钟前
  • forfaen
  • 推荐

能不能不要过度吹捧小众片?这玩意儿各个方面都不及格,还不如抖音上看段子……

23分钟前
  • 羌塘
  • 很差

逆天好看,我天呢。

24分钟前
  • 孑人曰
  • 力荐

针砭时弊

27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8.1分???

31分钟前
  • 正能量小圆头🔒
  • 还行

假high

32分钟前
  • 有解
  • 还行

生了女儿的大妈真省心啊

34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挺有趣的,还可以拍续集了

36分钟前
  • 雪中来客
  • 推荐

还好,短片里质量挺高的,有主线设定,每集也花了心思

40分钟前
  • 花花世界
  • 还行

希望以后有老姐妹一起野生追剧

45分钟前
  • Dadadada
  • 还行

因为是短视频形式,欠点深度,但通过两位有趣的阿姨视角,把时下热点转换出来,看得很开心,期待二三四五六季!

50分钟前
  • 空条奈奈
  • 推荐

8.2分?你们咋了?

51分钟前
  • 控_控
  • 很差

有点意思

55分钟前
  • Eleanor
  • 还行

整体并不好看,有几个片段有点儿作,并没有代入感,个别的比较可以,但只是极个别的,如果集合成一个电影会更节省时间,光片头片尾太浪费时间了,名字就叫大妈的日记,就可以碎片化的讲故事了

59分钟前
  • 输入昵称
  • 较差

剧本傻不傻尬不尬?怀疑是拍tvc的做的。合着拍大妈就得是没有礼貌又低级的阿姨呗?

1小时前
  • George留火
  • 较差

国内终于有大妈是主演的剧了,一口气看了6集,高能反套路神剧,推荐看!退休生活这类题材有点意思;第二集仿佛看到我妈....

1小时前
  • w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