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看过原著及日本版,整体来说作为一部商业悬疑片还是可以的。
过去的闪回是挺不错的手法,但是节奏掌握确实有点差,紧张之后突然煽个情很出戏。
然后人物的塑造有点夸张了,让人有点不信服。
那么为什么4星呢【讲道理总还是有3星的不会让你觉得看了浪费时间】,因为有我孝周女神啊!
就看动物园那段,校园女生的青涩感,简直太让人心动了好吗!
做姜东元的粉丝总是极好的。
没有绯闻闹心,安安静静拍戏或者间隙做木工做设计,每年固定出两三部商业大片,间隙慰藉我等思念,最彪悍的是身材容貌依旧,真是被时间模糊的人啊!
韩国电影虽然秒杀内地N条街,如今也越来越走死胡同。
当令人惊叹的剧情设计和对政府的黑暗抨击一遍遍一年年轮番上映,我只能抱着爆米花感慨套路依旧。
说姜东元是忠武路的花瓶我是不信的,但他这么多年还是双主角戏一路走下来,有时候觉得略为可惜,有时间却觉得他也是一番思索计较过吧。
电影开头真把我惊到了!
曾经嫩嫩的尹继尚,如今成了糙大叔,电影中的硬汉还有现实中的年华逝去都有吧。
倒是把旁边粉嫩的姜东元衬托得我见犹怜,在一堆特工们群追猛杀的围剿下竟然一次次虎口脱险,我能深深理解反派boss的挫败感——这个看起来身体软弱又脑袋不精明的土包子怎么又没抓到??!
讲真谈剧情还真不如去年那部《被控制的城市》,这部导演感情有点泛滥,想着好不容易把姜东元拉下水,那就多哭几遍吧。
简直就是跑几步就哭一次的大哭包,情不自禁让我想回去复习《田禹治》的不羁潇洒,还有《群盗》中的冷酷绝情。
电影片名《金色梦乡》带着怀旧的味道,故事的起承转合也由主角的一帮死党好友负责。
今早复习了一遍《流星花园》,想起高中真是不知愁滋味,如今想想幸福着也感慨。
我希望我们都好好的,不管时间生活怎样改变我们,大家都好好的。
我真的是克制了自己内心非常大的怒气,才忍住没有怒打一星,所以我对姜东元在这部片子里的努力已经是很尊重了,请不要拿这点来喷我。
我看完全片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韩版的改编完全没有抓住《金色梦乡》原著的精髓。
这部小说的名字来源于披头士的金色梦乡(Golden Slumbers),这首歌里重复出现的歌词,也是韩版电影中出现的歌词,是“Once there was a way.To get back home”。
发现了吧,小说讲的是,一个扔在人群中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平凡人,一瞬间,整个社会机制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它可以一秒钟改变你的一切,包括你是谁,你做过什么,你会做什么,甚至你的生死。
在这样庞大的怪物面前,任何挣扎都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你不知道可以相信谁,你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已经是陷阱,你更不知道你会把自己这厄运带给身边的哪些人。
这时候试想你站在主角的立场上,你最期望的是什么?
不过是有人告诉你一切都是个玩笑,然后你可以回家,见你的家人和朋友。
但是不可能了,你不得已要用一张其他人的脸生活在这个世上,不是无家可归,而是有家不能回。
这是整个小说最令人动容、最让人觉得凄惨的地方。
这也是我当初读完之后浑身发抖久久不能平静的地方。
然后我们再来看韩版,改编得很韩国,甚至前二十分钟因为节奏紧凑我都以为这会是一次成功的改编了。
然后,先不说韩版删掉了书中我觉得最亮眼的连环杀人案角色,相反,塞进来的是一波又一波根本搞不明白的煽情。
处理主角朋友们在权力胁迫、金钱诱惑的考验中,态度闪烁得如同儿戏,前一秒还在给你展示人性的脆弱,下一秒突然就用歌颂友谊了。
平凡人对抗权威机器前的无力感,变为了重温年少逐梦时光的劣质煽情,格局一下子小了不止一个度。
重点转移得令人匪夷所思。
金色梦乡在韩版里不过就是一首主角中二时期活动的乐队的爱唱曲目。
韩式个人英雄主义到此完成了华丽的演出。
我就不浪费精力吐槽剧情中数不过来的bug了,再说说姜东元。
我没看过太多姜东元的作品,只针对本片中的演出做评价。
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太用力了。
因为演一个平凡人真的很困难,你只要稍微一用力就会显得非常不自然。
平凡人虽然平凡,但是并不智障;平凡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会慌张不知所措,但是并不痴呆。
感觉姜东元为了凸显人物与替身以及最后反抗状态的对比度,所以在表演上故意着重在表现懦弱、茫然的状态,但他采取的方式就是皱脸。
对,不是皱眉,是皱脸,通过面部肌肉的大幅度扭曲来达到这个效果。
大多数时候只会让我觉得有点出戏。
反倒是替身的那一段状态非常的棒。
最后,我还是觉得非常可惜。
因为这本原著是我人生的十佳小说之一,因此对电影的标准就比较高。
但这种搞错故事立意所在的事情,真的让我痛心疾首。
我眼中的金色梦乡,不断吟唱的是那个依恋思念的平凡的家,而不是三十而立对中二时期的真心话大冒险。
没看过日本原版 第一次看这个故事 电影落脚处很好 大阴谋夹缝里尘封的情感 情怀有一万种表达的可能 只是有的电影局限在那几种最最容易呈现的形式中了 影片讲青春 梦想 友情 初恋 这些美好的记忆 反而从青春的激情不再 好朋友的背叛 初恋失败的婚姻 改变不了的糟糕现实入手 一首久违的歌 能让一个坚固如堡垒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 闪亮的日子铭记闪亮的歌 善良的人住进你的心里 守护那份善良 武烈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 就做了决定以为被欺骗被背叛的善宇最后会在主角光环的眷顾会绝地反击 没曾想 他是真的一直善良的悲催的被拯救着 最后灰头土脸的出现在电影节的红毯上 如梦镜 似天堂 善良的人最终都能被天使引领着走上天堂 不用再讲述坏人是否被绳之以法 这份宽慰是佳表达
可以说是成功的商业片,但绝不算成功的改编。
少了太多伊坂幸太郎的味道。
这部的动作画面更激烈,剧情更紧张激动人心,也更倾向于表现主任公的不幸与强烈的反抗,这样的叙述过于沉重,像在教学遇到被制造成杀人犯该如何反击。
而日版并没有突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这更像伊坂的风格,平淡的讲述荒诞的现实,虽现实沉重,确是轻盈的讲述,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且充满了奇妙。
个人认为小说的主旨在于借被诬陷的事件展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这些信任来自于日常的朝夕相处。
日版对于过去的回忆与信任的表现,细腻、缓缓渗入人心,最感人之处,就是主人公与朋友过去共存的记忆,是他们之间信任的印证,也是帮他逃亡的有利武器,这些只有他们之间才懂得的暗号,即使在穷途末路的危机之下也显得那么美好。
相比之下,这部对于信任与友情的叙述,则是像可有可无,强加硬套,刻板地表达,更倾向于表达政府的黑暗。
个人对伊坂的理解是,渺小的人物用看似荒诞却包含着温情的方式挑逗着这个残酷的世界,温情是主旨,残酷的世界只是媒介。
日版都看完了,那韩版的也刷一遍嘛。
两个小时下来,好坑呀,把我的时间还给我!
跟日版的相比,剧情没有太大差别(也许原著剧情就是这样),遥控飞机变遥控汽车,变态杀人魔换成了知道内幕的好心人大叔、四人兴趣小组换成了乐队… 在这里看不到那个骚气十足,带着红耳罩,一边追着主角,一边开枪的警察大叔,而且少了烟花……。
结局方面,韩版拍得太过了,跟替身来了一个以假换真的套路,最后还卖一下友情,杀一个回马枪… 拜拜。
不算成功的改编,少了太多伊坂幸太郎的味道,这部的动作很激烈,倾向于表现主任公的不幸与强烈的反抗,对于信任与友情的叙述,则是像可有可无,强加硬套,刻板地表达,更倾向于表达政府的黑暗。
演员班底不错,缺点可能是导演的节奏有些失控,开场的连串悬念氛围被中间不断闪回的偶像剧回忆给消解了,这个翻拍直接成了一出并不精彩的逃亡追杀打斗,脱离了原著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只留下一个故事的轮廓,还是去看看日版怎么样吧
“金色梦乡”的导演卢东硕为这个电影投入很大精力,看得出他很想把这个电影打造成一个大制作的影片,本剧中请了多位很有影响力的演员,场面也很庞大,很激烈,场工和特效也不错。
只是剧情欠佳,剧情的开始是由一政治犯罪变成一个小人物被卷入这场游戏中的种种,男主的几个很好的朋友,亲密的友谊逐渐变的疏远,初恋的爱人也离开,经历种种磨难的男主金建宇,用自己一直也不变的善良,和真诚又重新拾回了友谊,本剧主题不明确,没有太大亮点,结局很烂,没有明确关于栽赃陷害,关于政治犯罪的结果,男主从开头被吹悲吹到最后。
电影爱好者业余选手 奔着姜栋元来的。
一直比较喜欢这位的气质和演技。
本部电影堪称演员演技全员在线。
几位出场的女演员颜值个个突出。
栋哥更是将金建宇的纯真演绎的活灵活现。
特别是“硅胶”和建宇对峙的场面,真“爆”了。
但在观影过程中,感觉一丝丝违和。
感觉金建宇这样的人不应该出现在韩国。
事后,知道这是改变的日本作品。
恍然大悟。
文化背景的缘故。
不能因为国内暂时拍不了这类电影,咱就可以原谅它崩盘的质量。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疯人院”,微信号:dianyingfengrenyuan)
(某三无用户对影评的长篇大论)之前关于《与神同行》的影评在豆瓣、时光网分享后,愣是引来一群戏精网友反驳甚至扣帽,其中还有人揣测笔者是嫉妒、无脑黑韩国电影。
如果说《与神同行》还有营销号和韩吹洗地,那么这回说的这部今年同样出自韩国的电影不要说洗地、过誉,就是刷屏式的热度也没有了。
没错,说的就是《金色梦乡》。
作为一部改编自知名度高的他国小说的电影,最重要的当然是对原著内容保持一定的尊重,毕竟买了人家的版权,总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类似地,要评论一部改编自知名度高的小说的电影,最好结合原著分析一下,总比单纯针对电影泛泛而谈要强得多。
而且,不比较原著,又怎么知道《金色梦乡》失败在哪里呢?
《金色梦乡》原著是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在2008年推出的小说。
伊坂幸太郎是一个典型的反类型作家,他的小说作品明明以悬疑推理作为故事框架,但其中填充的反而是小幽默、温情和人情冷暖,导致故事进展到最后已经不是以寻求真相为首要目的了,展现各色人等的真性情倒成了小说内容的主菜。
《金色梦乡》也不例外,虽然讲的是一个曾经被誉为“活雷锋”的快递员被政客陷害后逃亡的故事,但故事根本没想探究政治阴谋和社会问题,主角一路逃亡时强大的求生意志和对真善美的坚信、一路上帮助他的各色人物的人性闪光点才是小说故事的价值所在。
(日本版《金色梦乡》剧照)小说推出两年后,曾两次改编伊坂幸太郎的电影导演中村义洋将《金色梦乡》搬上了大银幕,日剧一线男星堺雅人饰演了小说中那个被陷害的倒霉蛋。
总的来说,这版电影在小说内容的呈现上确实花了心思,除了各种关键桥段(包括杀手出手相助、老爸鼓励逃跑、浪漫的掩护烟花、‘优秀’盖章),甚至还把原著作者对披头士的致敬(小说名字就源自披头士一度分离后重聚时推出的歌曲《Golden Slumber》)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有个过马路的场景简直还原了披头士专辑《Abbey Road》),可电影只有两小时,而伊坂幸太郎虽声称《金色梦乡》“是为拍成电影而写的”,但小说的篇幅需要拍成电视剧才能更完整地呈现,因此原著有很多环节不能挤进日本电影版,导致电影不但剧情不够完整,好些环节的表达效果说得好听点叫浪漫主义、超现实,难听点就是逻辑不通、节奏散漫,从而难成杰作,反倒是全片的摇滚乐出彩了。
再看看韩国的版本。
韩国的主创团队知道照本宣科不讨好,何况这还是他国的小说,本土化很有必要,所以在改编上加大力度,出发点可以理解。
但还是那句话,你买了人家的版权,至少得保留原作一定的血脉。
可是你们看看现在这部韩国版的《金色梦乡》:帮助主角的人也浓缩成了老同学、前女友和一个叛变的政客;披头士的《Abbey Road》毫无主角对没有纷争的平安生活的向往的寄托,只是用来说明主角和他的老同学爱摇滚而已;最后主角经过了费尽周折的逃亡后,前女友临时做了一个广播,然后居然轻而易举地洗白了……再加上《谍影重重》式的画面、好莱坞大片式的罐头音乐和流水线式的打斗戏与追车戏,这还叫《金色梦乡》吗?
别说日韩文化差别大,看看美国人改编香港的《无间道》,是怎么在保持编剧导演的风格和本土的价值核心的同时,又保持和原故事的关联的,何况韩国版的编剧还改编过香港的《跟踪》,都没这么面目全非,难道韩国人对日本人的蔑视已经达到了连人家的创作结晶都不尊重的程度了吗?
此外笔者还看到有网友说“不看原著的话,这片子的剧情还挺棒的”之类的话。
除了这类电影看得少和睁着眼睛说瞎话之外,笔者想不出他们这么评价的理由。
好,不结合原著来看韩国版《金色梦乡》,作为政治惊悚片,政治阴谋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影响和政治阴谋背后的官僚腐败与勾心斗角在这部电影里的体现几乎为零;作为策略类电影,除了靠神兵天降般的叛变政客,基本上逃亡过程的顺利推进全靠政治正确,日本电影版好歹表现了七成的团队协助在这片子里同样几乎为零;作为逃亡类电影,逃亡的男主角成了牵线木偶,没有叛变的政客的提醒,他根本就不知所措,饰演者偏偏还是经常饰演同样有主角光环的男一号的姜东元,他给观众带来的固有银幕印象让人毫不担心他的角色会完蛋,因此逃亡过程的紧张感也几乎为零。
再加上三个减分项——形同虚设的《Golden Slumber》的插入、无厘头的男主角PK冒牌货环节、画蛇添足的洗白——OK,证明韩国电影类型模式化严重、毫无高度和特色可言的有力论据就此产生!
(《被操纵的城市》剧照)当然,就凭韩国版《金色梦乡》证明韩国电影完全不行的话,我是不服的。
至少在我看来,最理想的《金色梦乡》韩国版的参考案例是去年的《被操纵的城市》。
虽然影片也有政治阴谋和被陷害后的逃亡,但主线是明确完整的团队协助,开场的打排位就说明了男主角和游戏队友的患难见真情是影片剧情的重点。
尽管影片的政治阴谋的阐述同样也很马虎,主角后半段的开挂同样也不合理,但它最起码有明确的核心和清晰的主题表达;虽然这并不是《欢迎来到东莫村》的导演朴光贤的水准之作,甚至也有其他同题材电影的影子,但最起码是能振奋人心一时的、合格的主流大片。
反观现在这部韩国版《金色梦乡》,当成剧情独立的电影看,路人观众都觉得无趣,更何况被得罪的原著读者?
最后笔者再次想对韩吹或国产黑说,优秀的电影不应该因为国别而被特殊对待,无论中外都一样。
拿国外的优秀电影和国产电影比较的出发点本应是鞭策国产电影进取,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涌现更多的佳作,而不是无脑黑或无脑喷。
哪怕是现在为了迎合政治正确而忽视电影质量的好莱坞,只要有出彩的作品问世,也不能否认它在世界电影界的地位,中国电影也一样。
作为普通观众,咱们如果没能参加电影创作制作,没能为有诚意的好片再奉献一点票房和人气,那么不在电影的喜好上站队也是对好电影的一份尊重。
前半小时五星水准,之后垃得要命。要不是李遐怡献唱,我才不想看韩国翻拍的版本。现在在纠结到底看小说原著还是日本翻拍的电影。
不比原著,不比日翻,单为姜小哥全程无辜小眼神打电话,多久没有演过这种人畜无害了。韩孝周戏份太少了,但也一如既往美得闪闪发光。
一般
还可以,最让我有感触的是电视播放记者们去采访男主角的父亲时父亲说的话。
一直快进
无甚新意。政治部分夸张,友情部分鸡汤。姜东元要想再凭幸福时光里的小鹿眼神戳人,几无可能。这么多年,演技与颜值都成不了正比,选片也没突破。尹继尚出场几分钟,光芒盖过他。
就还不错啊,只不过韩国人拍什么都会拍成《1987》。(我们呢?
财阀和资本家坐大后,政治和官僚就会彻底沦为资本家的游戏机,普通人就只能成为NPC和蝼蚁了,人权就像是资本家的厕纸,所谓的选举民主最终成为资本家游戏机的抹布。
看完特意查了下导演,我简直不是一般佩服啊。每个情节单拎出来还都不错,但整部影片看下来就会觉得“这演了个啥!”,请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浪费的何止是演员,对不起的何止是客串的明星,一手好牌超烂的牌技。不知道日版会不会好一些。
操……看错版本……我他妈……
为了我元 盲目四星😆😆😆 昨天看的 今天就记不清了🙃
很喜欢原作但两年过去很多地方都不记得 (只知道最喜欢的两处都不见了) 改编有点头重脚轻 细节也有疑问 不过光看电影节奏还算过瘾 回忆部分拍的很美 ((多半星算给伊坂打广告~
不行,比起堺雅人版的《金色梦乡》差了不止一星半点。韩化严重,只能说借鉴了个框架。看完根本没有日版的感动,更像是一群中年人回忆起乐队热血青春的互助片,加了点情怀进去炒成另外一锅菜。
啊…是演技的问题,还是人设问题,怎么男主跟个傻子一样?善良≠憨啊。整部电影只学到了原著的壳子,内在还是韩式爆米花片的政治阴谋、咆哮式情感输出,伊坂的坚韧、温柔和浪漫一分不剩。
2018.03:11日知道日本版《金色梦乡》然后纳入观影计划时,13日很巧地发现韩国翻拍版,本来想13日晚一起观影,当晚和新友冯漫漫畅谈而不了了之,最后拖到24日才一起观影。看完日本版再看韩国版,不免对这个用原著故事框架而大量更改情节的翻拍版有各种不满,烟花改成下水道冲大水变得好缺乏美感……
哦……没看过日本版的,结尾的时候,我居然已经忘记了,来救他的就是一开始他救的那个明星。。。。
两星半。中规中矩式改编,果然小帅哥也没有雅人叔的脸耐看啊。女角都是雷同脸,烟花井盖戏都没有,怎么能叫伊坂式温柔呢。
卡司瞩目
?
完全韩国式的黑化翻拍,和原著以及日版相比过分的直白,让整个故事变得十分平庸,但女声版Golden Slumber还算好听,而且我比较喜欢韩孝周这种颜,勉强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