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河童小空抱着父亲的断臂,在暂时没有人烟的小河边虔诚祷告——我和父亲会在这里住一段时间。
我只需要可以生存下去的鱼,愿神灵宽恕。
小空的敬畏之心,再一次显示出一个生命的自知与高贵。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世界的霸主”——人类。
在这里,小空再难找到一个没有人类的安静的地方。
这里简直就是人类的巢穴。
人侵占了水和土地,然后是风和天空,甚至是神灵的居所。
作为交换,人是会失去灵魂的啊。
所以,人再没有了敬畏之心,灵魂的居所也都让虚荣和贪欲侵占了吗?
原来,龙是一个威严的好神。
而人,却比“神灵”更可怕。
看过这样的片子,虽然也因为妹妹的骄横觉得可爱,因为纱代子的孤独觉得心酸,因为康一和家人的相对单纯有些许安慰,因为影片中那些绿树碧水有些许动心。
但到头来,还是觉得惭愧又心虚。
我所追求的许多许多,是不是只为填充欲望的沟壑?
而我失去的,恰恰是最纯真、质朴的心啊。
死啦死啦滴。
我写不下去了。
这么严肃的话题。
算了,放弃了。
昨天也是写了这么多,都删了。
都去他的去他的吧。
我不要啦。
赤裸裸的活下去吧!
每次这样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可以抛弃,只要有愉快的呼吸的时候。
就会觉得,生命又清透了一层。
而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被欲望遮蔽了眼睛。
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
我们是最不堪的肮脏邪恶一群。
“父亲说过,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然后是风,还有天空。
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据为己有,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感情。
”这部片子,从开篇时小河童抱着大鱼从路旁跑出来,在一片风雨欲来的黑夜中为父亲向武士求情时,便已让人感到隐隐心痛。
这个孩子,连神灵都来不及蒙住它的双眸,它在一瞬间眼睁睁地看着血花在刀光下四溅。
人类心底的恐惧和歇斯底里淹没了它挣扎的呐喊声。
历史和人类逝去的记忆具化成巨大的地缝将它吞噬。
它却代表着疼痛的自然和为人类所斩断的传说,苏醒。
两个孩子发现了它。
一个孩子把它带回了家。
它的身体干枯,依附着百年前残留着那一时境的古老石块,在孩子的水池中瑟瑟。
姿态恭谨有理而带着一丝急切,声音稚嫩直率而不做作,懵懂而真挚,思维仍然停留在和父亲坐在湖边笑谈的平凡生活中,而它的每一次好奇都在告诉人们,它在以最幼小的灵魂见证最巨大的变迁。
“啊……”面对广袤而与自己相距遥远的这个世界,这大约是连它圆而明亮的双眼都想要发出的惊叹声吧。
但是“创造”出这个令它惊奇的“世界”的人类,其实是一种多么无能的生物啊。
--记忆无能。
重生的生活淡然而幸福,小咕虽然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却从未忘记那百年前的一夜——神灵的孩子即是如此,它们对往昔对传说对历史的记忆无所凭借,它们与自然相和,感受自身与自然为彼此留下的安详的痕迹。
它们不自称为传说,因为它们仍在传说的滋润之中,只有人类,不知何时起,脱离了自然,站到了传说的对立面,以观者的角度开始描摹着一切,为自己对自然的背叛,叙写一首伤感的诗。
如果没有摄像机、相机和拍照手机,人类的记忆已经无法支撑着、去继续相信眼前的真相和“传说”了吧;如果没有那些被赋予在小妖怪身上的带着利害味道的意义,人类对它们口耳相传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了吧;如果没有那一截被砍落的河童父亲的手,那个民俗学家又怎么会信誓旦旦地称言相信河童的存在?
然而这样的空泛的记忆,终将是会被自然的记忆的洪流所冲垮的。
而失去这填充物之后,便只剩下麻木而顺从的骨架了吧。
也许未来,我们需不得不在照片上看一下“记忆”这个词。
---独立无能。
我们已经听到过了多少次这句话,人,是社会里的人。
是的,一个人是无法成事的,不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人类彼此依赖,相互取暖,正如那温馨的一家和小咕之间,正如小咕憧憬着的与同胞的相遇。
然而却有人将“维系”变成了脱离自主控制的缝线。
两人一组的杂志偷拍小组,男女搭配的主持人,蜂拥而至的大批记者,节目上满场的嘉宾观众,还有那三五成群欺负着康一和菊池的小男生小女生们,还有拿着祖宗说事儿的民俗学者……孩子们在群居中学会了大人的口吻,大人们在群体里默认和放纵着自身延续着的孩童的任性无知,将任何一个人抽离出来,他们将感到恐惧,不安,失去面对这个本来就已被人类改造得彼此割离的世界的勇气。
已经放弃了自然的人们,如果在人化的社会里也找不到一寸可倚赖之地,便会像一些“无用”的传说一样,从时间中提前死亡了吧。
况且,自认为多智的我们,如果落单,不是更容易在心里受到二元论和怀疑论的威胁麽?
我们急于确定自身的存在之时,也是自身离独立最远之际。
于是,有多少个人能像小童子或蜥怪,或小咕那样,即使知道世界上可能只剩下自己一个异类,也能谈笑风生,长歌而眠呢?
“要掩人耳目的话,还是变成人的样子最保险。
”因为人群是人最好的屏障,而且,到处都是人群。
---交流无能。
“心电感应”这类的功能,似乎是出现在科幻片里的超能力。
而这里却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项多么原始的“功能”。
即使没有人教也可以学会;即使很久没用过也可以再次尝试;即使,从来都不知道,也未必不能相信;即使,跨越物种,也未必不可能达成。
但人也许也并不是不知道这是本来就有的功能,而是刻意把它压抑下去,自我保护和封锁着。
因为,有多少人能像康一和菊池那样,敢面对对方对自己心声的完完全全的解读呢?
---爱无能……?
大叔死了。
它曾经告诉小咕,人类善变。
它还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康一和以前的“他”是多么相像。
然而,即使带着这样的阴影和创伤,它仍然因为一份单纯而直接的恩情,甘愿牺牲自己的自由守卫这个家庭的人们。
爱的转变有如此多可能的方向。
大叔原来的主人用懦弱的暴力替代了爱,大叔用无比的包容和理解在死去之前做着令人唏嘘不已的自我安慰;康一最终挠着膝盖羞涩地道出了对菊池的钦佩之情,虽然原来一直死要面子地大叫着她是丑八怪然后“落荒而逃”,连大叔都摇头不解;瞳的任性和哭闹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但前半段我们因她的任性而笑,后半段却因她的哭闹而感伤——是的,我们也随之展示着善变。
小咕总是认真地说,可以的,好的,因为我欠你们家太多的人情。
它的深明大义令人感到近乎悲壮,甚至还能感到它身上带着一种久远的家训培育出的教养。
康一是多么的幸运,他得到了心灵成长的契机,因与小咕的相遇得到了关于感恩之心和爱的天然教诲。
而他们一家也得到了那些窗外之人所得不到的殊荣。
他们是拥有爱的,但他们只是个案,剧中,个案常常反衬了整体。
他们放开了小咕,真正重获了人类珍贵的精神;窗外之人时刻想占有神灵的遗存,“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感情。
”-此外,关于制作上的几个亮点:一是在故事的构思上,虽然主题和《平成狸合战》有共通之处,但本片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情景和人物情感的变化,既有《邻居家山田君》的平淡天真,又有宫泽贤治的予人启迪的童话韵味,轻松幽默、惆怅诗意和发人深省的伤痛之感相互交融,扣人心弦,两个多小时行云流水不觉冗长;二是在人物动作细节的表现上,个人认为堪称经典。
不管是人物独特性格,或是心理变化,或是人与物的交互作用关系上,都观察得非常到位并充分表现了出来。
片中并没有太多复杂华丽的大动作(即使是相扑那几段),但从头到尾都显示出“最难表现出”的“自然而然”,有些地方甚至令人产生“啊,真的是这样,我平时的这个动作这里居然真的有演出来了”的感觉;三是2D和3D场景的衔接自然,很多场景特别是自然场景的中近景制作颇为精良。
同时,人物造型简练到位,干脆而不潦草;四是音乐不错。
最后,感谢神灵,它不是个悲剧。
好长的电影。
咕跟男主角康一近乎奇葩的相遇真的非常好玩,都快变成化石了泡泡水又复活了这真的没问题吗......但是如果座数童子说的是真的话,人类能把生命力顽强如斯的河童灭绝还真需要点本事。
看的时候会不自觉想起千与千寻。
前者是一个人类到了妖怪世界,后者是一个妖怪到了人类世界。
不同的是,千寻得到了很多妖怪的帮助,而咕得到的是人类的帮助。
不过那家人对咕是真的不错,那么友善那么体谅。
其实就连那傲娇的笨蛋妹妹其实也是很喜欢咕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
不过你以为这只河童会像keroro一样住在人类家里并努力寻找同伴你就错了。
他毕竟不如keroro厚面皮,而且世界在他不知道的时间里,变了个样。
在咕心目中,河童是不能跟人类在一起的。
这个其实也正常,将心比心,有哪个人类想在妖怪堆里生活一辈子呢?
“妖怪是不会说谎的,会说谎的是人类。
”一般来说我是不会记台词的,但是对这句倒是上心,一下子就记住了。
咕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对人类很失望吧。
康一,带他去旅行,和他一起游泳一起玩相扑的康一,在咕最需要他的时候,却是那么的让人失望。
他甚至没能站在咕的立场上好好考虑过。
不过这也是现实,很真实也很残酷。
世界上没有多少个主人能跟小智一样那么爱皮卡丘了,何况康一并不是咕的主人。
他还是个孩子。
在紧急关头奥桑忠犬帮上了大忙,而且它的过往也意外的催泪,看的我一抽一抽的,且不论有没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但是它的表现着实也比人类好的多。
虽然遭遇了很多痛苦的事,但是咕还是一路勇敢的走了过来,虽然只有一个人。
它不像千寻,在特别难过的时候有白龙给她做的魔法饭团,有小玲给她的热包子。
它只会在夜深时默不作声的钻进被窝想心事。
很多无心之失造成了永不可挽回的过错。
心里面虽然很痛但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最后康一把它寄往冲绳遥远的小山区。
咕,这次还是一个人。
不过河童说话一诺千金,答应了傲娇妹妹说会回去看他们的,大概,会实现吧。
到最后,其实电影没改错名,这只是一只河童的夏天历险记。
无论再艰难,也只能靠它自己一个人慢慢走,虽然摸不着北,虽然不知道还有没有存幸的同伴,但是它还是会继续走下去的。
对吧?
咕。
《河童之夏》这部电影好长,但是泪点很多;尽管是用手提躺在沙发上看的,到了后面我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传说中的妖怪(我觉得翻译为精怪或精灵更恰当),河童小酷,目睹父亲被企图侵占沼泽改为农田的武士砍死,在逃命中遇到地震,被嵌在石头里,直到两百年后才被小男孩康一捡回救活。
妖怪在现代不啻是个神话,康一一家马上变成焦点,他们和狗狗阿伯、河童小酷都遭遇很多困扰,最终阿伯被车撞死,小酷被送去乡下隐匿起来。
故事脉络很简单,但整个剧非常丰富,刻画的人物也很丰满。
康一一家都是普通人,爸爸是一家之主,家里出点什么事他都负责拿主意,安抚妻子,支持儿子,同时不忘照顾小女儿。
虽然在“隐藏小酷-曝光小酷-放生小酷”的过程中也迷失过,但最终能想明白“我们过去做的才是不对的“,真的很不容易,一个大男人能承认自己的过错,太不容易了!
他盘腿坐在沙发上给儿子和小酷玩相扑当裁判,按耐不住自己也下场,还有喝酒时倒一点到小酷头上,看到小酷醉得脸红还载歌载舞地求雨,笑得不可自抑,这些细节都让他有血有肉、非常可亲。
妈妈是家庭主妇,有女人独有的恐惧小生物(比如老鼠蟑螂和河童)、爱听好话(河童说她了不起她把头一扬自觉良好)、虚荣(害怕上电视时显老)、母爱(给小酷缝一个背囊来装他爸爸的手),很多细节把她也塑造得很到位。
最感人的,是她不愿意儿子为了给小酷寻找其他河童而远行,担心他,目送他出门,不满”他连回头都没有“,丈夫粗心地问”又怎么了“,她轻轻一巴掌打在丈夫胸膛上,带点撒娇以及得不到理解的不满。
妈妈总是最挂心儿女的,毕竟都是自己孕育的孩子啊!
康一的妹妹小瞳可能得不到观众们对《龙猫》里那个妹妹那么纯然的喜欢,因为她一开始就表现得不喜欢小酷,之后还跟小酷抢椅子(虽然她长大到再也不能坐那张粉红色椅子了)。
但是这就是真实世界里的孩子啊,他们有时候是天使,更多时候是小恶魔,哈哈。
讲到这个,不得不感叹,孩子的世界其实也是很残酷的。
康一喜欢的那个女孩子,被女生、男生都欺负,原因却是父母外遇离婚,这跟她有什么关系?
莫名其妙!
但是孩子们能理解这点吗?
不能。
他们从大人那儿听来的冷嘲热讽,加倍地施加给这个小女孩。
康一因为家里有河童又没有拿给他们看,也被孤立和抨击。
更严重的要数阿伯的前主人,小时候跟狗狗很好,长大的过程中被欺负而把压力发泄在阿伯身上,天天殴打它,以至于它离家出走。
长大之后,这个世界有变美好一点吗?
没有。
可能比孩子的世界更残酷。
站在小酷和阿伯的角度,看着它们在城市里逃命却走投无路,不得不心寒,哪一天自己被发现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你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哪里都有摄像机哪里都有镜头哪里都有好奇而冷酷的目光。
阿伯被好奇追来的车子撞死了,小酷爬上东京塔,彷徨张望,”爸爸,我找不到没有人类的世界“。
那一刻,人类世界对它来说是多么冷酷可怕的地方!
它想到了死!
我们没有曾经是小酷吗?
我们没有曾经觉得自己被孤立被排挤好像站在世界的边缘摇摇欲坠吗?
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那些好奇而漠然的观众。
扯远一点,我想起了厦门BRT纵火案,根据报道,嫌犯是想领低保和退休金而不可得转而报复社会的底层人士。
倘若报道属实,他纵然不值得原谅,但我们能对这样的人做些什么呢?
就像小酷感受到的,现在人类真的太多了,好像地球都只是人类的巢穴。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短,太多摩擦,太多磕磕碰碰。
我一直很不耐这样的人际,争什么啊抢什么啊晒什么啊,想表明什么啊?
但这就是世界,不容改变的世界,无法逃离的世界,残酷的世界,令我受伤的世界。
我不是没有无奈的。
小酷也被这样的世界伤害过,但它跟我们不一样,它还有灵魂,而且它有一颗感恩和宽大的心。
它感谢康一一家人帮助了它,认为跟康一一起捡到它的小女孩也是救命恩人,很多人已经失去了感激的能力。
(比如说被路人扶起来却反咬一口索取赔偿的阿伯阿婆,他们年纪一大把,黄土都要淹脖子了,这么狠毒也不怕报应临死都受罪。
)小酷被人类狠狠地伤害过,父母都死于人类之手,却能说出”原来人类中也有你们这样的好人“,偏激如我,真心要向它学习。
看了《河童之夏》,哭了好几次。
当小酷被迫登上东京塔的时候,我寻找nunu的手。
黑暗中,他说“和金刚一样”。
真的不愿看到这样的景象!
人类的巢穴太残忍。
现在我手机的桌面是可爱的小酷,让他陪伴着我,提醒着我。
想起了《山海经》中描写的珍奇的怪兽和神仙们,不就像这河童,在现代人眼里不过是神话传说吗?
怎么能够相信呢,古人也不能想象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居然能够生存吧。
小河童很懂礼貌,善良温顺,直率天真,同时又坚韧勇敢。
我如果面对他那样的处镜还有勇气生活下去吗?小酷与大黄狗都具有心灵沟通的能力,其实人也有的,就像动物们在地震前会有预感一样,因为他们与这个大自然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每个呼吸间与大地脉搏相通,动物们谦卑,从不向自然提出无礼而贪婪的要求,不粗暴的伤害土地,海洋,树木,更不会以玩弄虐待其他生命为乐。
天地间就小小的一块地方就好,安安静静快快乐乐。
人,太多的问题,遮蔽了良知。
“父亲说过, 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 然后是风,还有天空。
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据为己有, 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会失去了灵魂还浑然不知。
”(大致是这样说的)心上有太多的尘土而不自觉,本性的光辉就散发不出来。
做的恶事太多,本来保佑你左右的神明也只能离你而去。
据说以前的人们沟通就像小酷与大黄狗那样,发音是用来歌唱赞美大地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周围全是噪音,广告,汽车,聒噪的人声…好粗暴。
多么想安静的听听春天小鸟的歌唱,小苗破土的声音,山间的溪水又开始流动了吧…我们离自然太远了,这样的生命太不自然,佛说我们是可怜悯者。
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龙应台就说过北京上空笼罩着一层巨大的压力,像一个透明的罩子罩住在这里生活的人民。
“人类是危险的,是不值得信任的”“只有人类才撒谎”动物们之间的沟通是很顺畅的,却怎样也不能理解人类那颗善变而复杂的心。
大黄狗为了救小酷临死前痛苦的抽搐时心中挂念的竟然是曾经每天虐打他的第一任主人,我的心一下被收的紧紧的...那些为了一点点私欲而抛弃了自家宠物的人啊,你们真的太差劲啦!
可知他们日夜思念你们呢?!
人在虚荣面前总是那么轻易就迷失了理智,愈陷愈深。
抛开康一一家不说,更可笑的是那位上节目的武士后代在那样的情况下还会执意向小酷要他爸爸的手臂,说:“还给我阿,那可是我的收藏!
”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最后要说的是,小酷在结尾时,终于找到了可以暂时栖身的地方,红脸远亲大叔(让我想起了龙子太郎)也会教他伪装术,因为伪装成人类是最安全的。
这又让我想起外星人和各路神仙哈哈会根据不同的机缘现不同的身。
我相信他们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当小酷抱着爸爸的手臂走到河边时,他恭敬的请求神明允许他可以在这里暂时住下,并在这条河里捕到鱼。
然后才迈开步子走进河中。
当身心疲惫的他站在水中央对爸爸的手臂轻声问道“爸爸,感觉怎么样?
..”时,一阵风吹过湖面,小酷忽然明白了什么留下了眼泪。
故事就在这里结束了。
结尾的这一阵风太让我意外,神来之笔阿!
被感动。
更加坚信心灵的力量,我们以这样的形态在这里只是一场旅行,不要迷失掉。
要保有对神明的恭敬,要时时存有一份感恩之心,守本分,才合乎道。
补充另外两个很柔软的触动我的场景:一个是深夜小酷自己在雨中路灯下啪哒啪哒踩着水洼唱歌,同时需要小心翼翼注意不被人类发现。
多么单纯的快乐却又显得孤寂。
想起幼年时的自己,又大一夏天的一晚也独自在雨夜中站在路灯下,抬头仰望着深蓝色茫茫夜空,看雨丝如银针般落下,心中空寂,想要寻找人生的答案。
一直以来我就是个不开心的孩子。
另一幕是到了乡间的客栈,座敷童子为小酷唱歌时,小酷在棉被中的表情太让人心疼怜爱了!
想起我家的猫咪和那些流浪小动物们来。
那首歌,真美妙:)
叙事算得上流畅,清新。
属于受众面很宽,却不庸俗的好故事。
写几句话算作是记录阅片时对我产生的提示。
虽然在学校里一遍遍被强调,在工作时每个人也都知道,但是对于生活细节在故事里如何准确的运用,几乎没有几人做到真的顺手。
做故事的时候,所有开会的人都在反复强调细节、人物小传、大纲的重要性,而在着手落实的时候,一切优秀的典范又都变成漂浮在头顶的云,空洞地指挥着下面茫然的众人。
人人都想要好故事,都想要市场,甚至满足部分梦想,可是行动起来,怎么就那么难呢?
做梦嘛,谁都会,而且一个比一个做的花哨,可真到着手该干了,空有大心的家伙们就像一群蟑螂,迅速消失的无影无踪。
等到风头一过,便又聚在一起大嚼舌根,埋怨彼此不支持,埋怨生不逢时或是伯乐瞎了眼。
的确,拿钱以及有指挥权的人与实际操作的人有着永恒的矛盾。
但这就是现实,如同河童在百年后苏醒,面对早已物是人非的世界,尽管脚软但仍要找条互相妥协之路。
剧里菊池一句台词讲的好:我一直以为这个世界没有地方可以容忍我,其实,只是我自己这么想而已。
同场中的背景里车来车往,路人们各忙各的,一副随时准备接受突袭的模样。
嗯,活着真好。
故事的核心就是这个。
大部分讲述孩子的故事都会选择这样的故事套路,遇上一个幻想中的朋友(包括《红气球》以及《小龙人》等),由此发现一个幻想的世界真实存在,那里的居民有着一切美好单纯的情操,从而陶冶和引导故事主人公发现某种生存的意义。
事实上,这种套路的魔力永远不会消失,如同爱情片,重要的是营造一种亲切感,在第一时间就令观众乐于将自己代入。
像是一个柔软的大沙发,恨不得立刻陷进去,舒服舒服。
造沙发就要有造沙发的样子,凹凸有致,符合人体工学,别一会想做官椅一会想当水床,最后两头不讨好什么都捞不着。
譬如很多市面上的国产动画,几乎都是这样的拼接品,甚至是拙劣的抄袭品。
同样这部电影里里也有许多明显的对前辈的效仿与致敬之处,比如宫泽贤至和他著名的《银河铁道之夜》,不仅暗示了像我这样的FANS我们是一国的,而且还对情节起着推进的作用(在对白里,男主人公用这个话题打破了和喜欢的女生之间的相处瓶颈,成为了真正的朋友);以及妹妹这个角色和《龙猫》中小米的某种相似,又及河童爬铁塔的情节和金刚的关系,不一列举,都为故事添加了一种无形的亲密感,这种亲切是创作者和观众间的心有灵犀,类似于他乡遇故知的体验(不过不知道没有这些语境的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是什么体会?
)。
尽管如此,它的缺点还是不得不提,一是画风缺少美感,硬伤啊!
还有在一些情节上用力过猛,煽过了情,跳戏,嗯,多少还有点啰嗦。
查了一下制作人背景,导演原惠一59年生人,82年入行,之前还操刀过两部蜡笔小新电影版,对处理家人相处的细节很有经验。
配曲若草惠,亏有她才使电影多了灵气,不夸张的说甚至在许多情节的败笔处音乐力挽狂澜,某女曾作《棋魂》配乐,一度令我想起虫师。
嗯,不留神写了这么长,但这篇笔记的意义仍是自我提示,写长了的原因是夏夜无聊睡不着觉。
真想现在出门也去山里找怪物啊,怪物和冒险才是消夏圣品!
《河童之夏》这部影片描写了在现代社会苏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间的友情以及所遇到各种事情和人类,对于环境问题、霸凌、媒体的过度报道等日本社会问题也加以讽刺。
首先这部影片对河童这个形象的塑造很成功,很吸引人,很可爱。
原本的美好家园被破坏,河童被救起。
善良的康一把河童当做朋友,之间发生了许多的故事。
同时,父子之爱、环境问题、欺凌问题等等,作品企图通过河童小库和主人公康一的交流,来道出对现实社会种种问题的看法。
另外,作品通过描述互相信赖的父子情、康一与在旅途中遇到的人的交流、和小库,还有小狗奥桑“大叔”之间的友情,来表达出一种对有情人间的美好向往。
影片所折射出来的现实道理很深刻,值得大家反思,通过小故事来反映社会,反映人性,美好又感人。
有多久没有看过这样深刻的动画了呢,画面里的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生活是否也是这样的美好光明.可是开头那血腥的一刀,实在是反差,又实在的震撼,我一开始就被吓到了,如此恐怖残忍的画面,又会怎样交代一个美好感动的故事呢.还好,不负所望,甚至是美好的一塌糊涂.虽然动画片常常弘扬人类的真善美,可是却又渐渐让人感到疲惫,老一套的东西会让人腻烦到开小差,在一堆纯真中间还忍不住要YY一场,例如波妞.可是这次我没有,真的没有,我说不清是哪里用了哪种方式来颂扬人类善良的部分更为出色,可是我就是这么陷进去了,怀念儿时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怀念那些真诚的与伙伴与人类相处的美好,甚至会怀念整个三四月份到处旅行到处参观享受春日的时光.其实我一直相信,谁都一样,在心底藏着那么一份憎恨丑恶、怜惜弱小、憧憬美好的纯真.所以,我们抵抗不了小酷抱着父亲手臂大哭的样子,抵抗不了它坐在红塔之上想着跳下去是不是一了百了.这是我们的悲伤.也会为了康一在女生面前慌乱的不知所措而会心微笑,这是我们的年少,还有狗狗怀念它第一个主人玩耍时的美好画面,它冲到人群里保护小酷的样子,这是情义.可是在这些时候,我还是有扪心自问,那些美好,那些纯真,我是不是还真的拥有,为什么我要在一部动画里寻求感动,如果身边处处美好,我应该习惯才是,也便不会觉得动画到底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果然,这个社会总还是让人失望的是不是.我承认我悲观,小酷看到除了残忍血腥的坏蛋,人类世界还是有康一一家这样的好人,可是在我眼里,恰恰相反,我们总躲不掉那些突然而来的丑恶.最近总是下到台湾配音版,却都意外的让我惊喜,河童被译作小酷,伴随着cool的音,在那个让我想起酷儿,哈 ^^ 不过声音真的无比可爱,让我总有想冲进屏幕里拥抱它的冲动.还有那些眼神和表情,我从来没有注意到动画人物可以如此传神,康一害羞慌乱的东张西望,狗狗故意冲到女生面前装可爱的模样...第一次让我感叹制作的精良,当然,也许以前从未注意,或者,不曾有过这样的心情.总之,这部动画要力荐,很抱歉,我又写矫情了.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我所感受到的美好.我为此稀里哗啦的哭了.
懊丧狗狗的独白:“人类是会突然改变的 我之前的主人也是这样发生什么了小时候关系很不错两个人时常一起玩耍我很喜欢那家伙那家伙也很照顾我可是他不久后开始受到同伴的欺负可是他除了我之外没有可以欺负的对象我每天都被打大概他也是这样为什么他会碰上这种事我一点都不明白太悲哀了我也讨厌一直被打也讨厌一直看着他这样子我就逃走了跑啊跑啊 在累到在路边时康一来了康一很像那家伙小时候……于是我默默的跟了一路跟了很久很久……”
由于奶妈的强力推荐,我选择了看这部动画对于奶妈的品味,作为奶娃的我还是十分肯定滴感动的几个小瞬间1开头处小咕吃了一个萤火虫进去 爸爸说他“BAGA”不要乱吃萤火虫虽然爸爸说他是小傻瓜 但是那种父爱还是浓浓地 比哈根达斯还浓2爸爸要被武士杀掉了 小咕抱着一条大鱼准备进贡给大人 以为这样他就不会杀爸爸了 当时就看他小小的身体抱着一条大鲤鱼 就眼眶湿润了3小咕被一康救回来后就奄奄一息了 那个小可怜儿样4因为爸爸喝酒 也给小咕的盆子里倒了点 然后小咕就醉酒唱起了求雨歌那种红着脸 可爱的歌唱好好玩5小咕和奥康狗狗的友谊 还有他们心灵内部的对话6奥康死前回想起少年时的主人 他终于笑着离开了这个到处都是嬗变人群的世界7小咕从海边回来也不忘记给调皮的妹妹带来一块海里的美丽“石头”8妹妹 小咕因为一康没有妈妈做的荷包而嘲笑他时的追追打打让我觉得大家终于变成一家人了 片子边看我就边担心这个故事的结局 我很怕是一个悲剧 小咕死了但是最后谢谢导演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或许还有河童或者河童的近亲在这个世界上 他们在某个人迹稀少的小村子里的河边居住着我们在某个能看见萤火虫的夏天也许可以偶遇他们她们已经幻化成人的模样可能就是那个大妈 或者是那个孩童哦
你总会遇到一些能感染大部分人,自己却毫无动容的电影,而这就是其一。
适合的年龄段,比较小
对小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妹妹的,刻画的很真实自然。人,总是让人失望啊~ 拼命拥有那么多,为了什么啊。父亲说过,人类将我们生存的水塘和沼泽夺走,然后是风,还有天空。渐渐地将神灵的地方都据为己有,作为代价就是,他们都开始失去了灵魂
不喜欢的画风。。
太長了 一拖再拖 讓人作悶了
感觉太儿童向了,不太适合现在的我。
治愈系电影佳作~!印象最深的是爬到铁塔上面的小酷,用意念召唤出神龙而倾盆大雨的时刻,大泪目。人类,真的是最复杂最矛盾的生物了,就像狗爷爷的旧主人一样,无法有一种感情可以维持一生。所以,最后小酷跟同类能在一起真的太好了,太好了,远离人类吧,保持真心吧~
好看~~~小河童超萌的~~~哇咔咔
人类不愿意承认本性的垂死挣扎。
无聊
太尼玛长了
这又是谁老公?
小小的背影,坐在巨大的东京塔上,瞬间我就崩溃了,泪流满面。
想不起来当初看了啥,标记一下避免自己再入坑。
有爱才是真谛
这玩意真的丑啊,真有人养?
一如想像的剧情,紧扣心弦的情节发展。
河童醉酒那段,爆笑!
好看
温馨,这种片子才是到处泪点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