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两只蝴蝶》的翻唱版出现在《三峡好人》里已经恶心了一群人这次张一白又明目张胆的把《两只蝴蝶》的原版放在电影反复出现了5次,俨然就成了本片的主题曲。
这首歌对剧情毫无烘托作用,唯一的贡献就是将观众拉出剧情提醒大家捂住耳朵。
只有一个解释,导演是庞龙的骨灰级粉丝阿门!
打入一星行列
无序的镜头,隐隐的暗喻,凌乱的主题。
但依然紧扣主义。
主义就是谜。
泛白的胶片质感,淡化了夏天炎热潮湿的感觉。
空灵的配乐,安静的对白,甚至还有一丝夏日清风的感觉。
影片浮动着的是暧昧:少年与少女的暧昧,少年又与女郎的暧昧,而女郎又与父亲暧昧。
甚至母亲与青年的暧昧。
影片的那一点潮湿是由这些带来的。
导演没有在讨论什么,只是站在一旁。
说小人物的故事,少年的青春故事,一个平凡家庭的故事。
只是电影是来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秘岸有好几个主线,要的就是这种多角度。
这样你才能看到全部,看到人的无奈,看到欲望,看到社会的浮躁,最后看到生活。
生活就是一团谜,就是这样。
不知道那些宣传噱头,只是冲着在家乡重庆拍摄去观看。
感觉还可以,张一白至少是个能讲故事的中国导演。
影片平均化的分割人物重点,给人的支离破碎感觉,虽然通过泥人标题稍有衔接,但还是让人有点不着重点。
莫文蔚和蒋雯丽的角色都是各自能驾轻就熟的类型,只是在一起的对手戏就显得不是很协调,这是很多大陆与港台演员一起对戏常会遇到的问题,只是在这样的影片比起大制作的影片更明显。
另外莫在特写镜头中明显很空洞,总是一味的放空,她还是适合表象更丰富的表演。
2008-12-24
从[开往春天的地铁]开始,张一白就爱洒狗血,本想事不过三,[秘岸]应该不会像[夜。
上海]那么矫情造作,或者[好奇害死猫]那样故弄玄虚,不想俩毛病全占,竟成了集大成者。
一眼望去,那触目惊心的一地狗血啊。
重庆的夜色中,一辆计程车坠入了长江水,乘客受伤,司机失踪。
因为付不起住院费,司机妻子凡丽把乘客——夜店小姐苏丹接到家中休养,刚刚结束高考的儿子小川与母亲一起照料苏丹,少年与女郎在争吵中逐渐情愫暗生,凡丽惊慌之下把苏丹赶出了家门,而自己也与一男子小易产生了情感纠葛。
两年后,小川又遇苏丹,方才得知当年的车祸竟另有隐情…… [秘岸]再次证明了张一白确实有对非正常男女关系的叙述癖,而且此番关系数量一下增至三对——苏丹与小川、凡丽与小易、苏丹与司机。
苏丹的功能相当于[毕业生]中的鲁滨逊太太,用一条腿色诱了小正太,不过导演以为少年遇上女郎与暧昧一词间的关系,就像莫文蔚美腿一伸就等于诱惑那么简单,所以在小川对成熟女性的迷恋上并没有费多少笔墨,给莫文蔚的身体几个特写、让小川坐上苏丹的轮椅打几个转就敷衍了事,俩人间原本应该暧昧丛生的关系也因此显得清汤淡水,原本期待的成长主题也就不成立了;寡居中年妇女凡丽与单身青壮男子小易的关系,更是费人思量,对此段横生进来又粗枝大叶的情感本人存有三个疑问:一、小易是干什么的?
二、小易看上凡丽什么了?
三、这段柏拉图式的情感意义何在?
;当然了,最让人纠结的,莫过于苏丹与司机间的神秘关系,这在下面一段中会加以论述。
反正片中个个都有秘密,人人关系暧昧,与[好奇害死猫]和[双食记]一样,充满了对所谓现代都市情欲的无病呻吟,不过人家至少点明了男人劈腿所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秘岸]却全然糊在一起不知所云。
除非正常男女关系外,[秘岸]还延续了张一白自[好奇害死猫]和[双食记]而来的悬疑癖好,虽然都很装神弄鬼,但好歹前面两部作品把故事说圆了,[秘岸]却是漏洞百出、支离破碎。
影片的头号悬疑无疑是司机的生死问题,失踪的尸体、不断出现的遗像、失踪前的保单、凡丽对丈夫的态度、车祸前的一个多小时……无不让观众对他的生死产生疑问,但也只是偶有疑问,在几段非正常男女关系的磨叽中,很快也就对该问题失去了兴趣。
可在当大家已经忘了这茬的时候,导演竟又把这个本就无甚意义的旧事重新提出,通过苏丹的叙述,影片又闪回至车祸前发生的事情,点出了她与司机的关系,及他们设置的车祸之局,但该闪回非但没有解开司机的生死之谜,反而让人愈加一头雾水。
可能导演本来就想把这趟浑水搅得更浑,把结局设置成悬而未决的开放谜题,但问题是这一搅有任何意义吗?
是振聋发聩了,还是引人深思了?
只能说编导太不负责任,把狗血当圣水,把观众当傻子,玩噱头玩得近乎欠抽。
[秘岸]当中唯一有真材实料的是莫文蔚的美腿,可当一部电影只剩下一条腿可以一看的时候,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表面上看,mv导演拍不了电影,是因为他们能拍摄一部电影的每一个片段,但没办法组合在一起。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们钟情“情绪化”的情节表现。
MV就那么几分钟,MV导演很懂得怎么洒狗血,比如最著名的桥段就是周格泰导演的MV《勇气》那几个同期收音的镜头:笨猪、大坏蛋,为什么不接电话.....balabala于是莫文蔚饰演的性工作者,人物设定和每一电影里的妓女一样,经验丰富风情万种却又有正义感被人同情,面对困难总要有那么一瞬间表现得像救国救民的赛金花一样老练。
(似乎每一个被塑造的妓女形象都是如此之丰满)里面几场莫文蔚的戏,总能看到《霸王别姬》里面菊仙跳楼那段的影子。
其他角色也有这些问题,所以看一会就觉得有些出戏,看一会就觉得有些出戏。
这么多年回过头来再看这部被人评价为张一白目前为止拍的最好的电影时,觉得,嗯,还凑合,看起来有点味道。
仔细一咂摸,想来也是近些年烂片太多,凸显这些糟糕的老电影着实还是有基本的艺术追求的。
我很同意很多人的看法就是,导演没必要让莫文蔚最后把故事讲一遍,觉得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与影片的风格不一致。
我们首先来看一开始的车祸,镜头一转,一辆车翻入江里。
然后是小青与小川,小青是爱着小川的,这从她后来去北京之前与小川的告别可以看出来,她说了,与那个家伙好,只是为了那手术的钱。
然后是小易,不觉得很突兀吗?
萍水相逢,给了人家两万块钱,然后被一群家伙带走了,奇怪的是,那群家伙貌似是来要钱的,为什么听凭小易将两万块钱拿出去,由都是零钱,这与小易的形象不符啊,那么他又是从哪弄来的钱呢?
为什么莫文蔚看到大桥的时候很惊讶,镜头拉的很长?。。。。。。
影片有很多很多的谜团,导演不去解决,而在最后将原因讲了一下,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原因真的是很难接受的那种。
而且用生活来描述本片,又是不行的,没有生活的性质,太多的不可思议与意外。
出租车司机为什么帮助苏丹?
从一开始就知道,其实他没有要逃生的念头,那么他妻儿呢?
可是从开头老子叫儿子回家的镜头,老子是关心儿子的呀,不可能说变就变。
一连串的疑问。。。
但是我还是推荐本片,风格很棒,莫文蔚的演出很出彩。
曾志伟也算是主演?
镜头还没大志和青青多吧。
我很不好意思地说前半部分我当成喜剧看的,不知道因为情节还是演技或是karen的国语,我就是想笑。
后半部当闹剧看,还真热闹。
整部片子就是一个秀,karen的美腿秀。
karen说追女孩的方法是直接告诉她,然后说女的都是装的。
故事的最后,并不是一个爱情的结局。
恋恋一场空。
曾在一个夜晚,酒后口口声声说要拯救苏丹的小川,在若干年后,只能安静的看着苏丹一个人打理着自己的小店。
这场爱恋,无缘由的初现端倪,不曾真正开始,便已完结。
因为莫文蔚和预告片而一直想看的一部电影,很平静的看完。
Karen那双名副其实的美腿,蒋雯丽老道的演技,曾志伟和陈奕迅的友情演出,一部若你之前不是十分期待则也不会过于失望电影。
始终觉得“我爱你”这三个字苍白无力,你,爱我?然后呢?
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然后的。
说一句我爱你太简单。
于是谁都可以挑来拣去的用,说得多了,慢慢的就不知道说完这句话的含义了。
小川自始至终也不曾对苏丹说我爱你,只有一句“姐,我会永远对你好的。
”小川的父亲则只是告诉苏丹,“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女孩子。
”两句不同的情话,遵循各自说话方式的告白亦或其他。
对同一个听到的人而言,因为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心境,有着不全然相似的感触。
然而这样一种感触,不是每个人所能体会到的。
如果有一天,一个人对你告白不是华丽浪漫的甜蜜,只是似一场漫长生活共度的允诺,或当下心底真实的话,你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
原文http://ath.blogbus.com/logs/30391940.html
昨天在网吧呆了一天。
收获是得到一个新id。
写了一封情书。
看了一部电影。
张一白的《秘岸》我很无耻的说,对,我看的就是抢版…………总的来说。
是一部凌乱中隐晦又平淡的电影。
现在回想,不知道是因为网吧环境太杂,还是因为片子本身剪片的问题,总之记忆相当的杂碎。
我想,导演想通过这些许多片断式的镜头告诉大家的,大概是每个人的心中的迷果,便是生活的全部真相。
它与呈现出来的表象不一样,暗潮汹涌,却始终无声无息。
莫文蔚果然是全片中最出彩的角色。
也许这个女人与生具来的那种魅惑。
她看着小川跳舞的样子,说想学潜水的样子。
都是歪着头,头发垂在一旁。
眼神复杂,表情无辜。
自己穿上鱼网袜那漫不经心又有带着微微挑逗的姿态,勾勒出一种艳俗到极点的美。
最后告诉小川时,导演好像是有意让他们清清爽爽的穿着白衣。
像是洗去铅华的酒家女,像是刚刚从少年到青年蜕变的男子。
在说一个真相。
那个一个小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川一直想知道。
但当莫文蔚告诉他时。
他说的是,你就编吧。
你就编吧。
那个真相的确很编-连我都情不自禁的怀疑这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
最打动人的有两个镜头,一个便是少年一把扯过知道了自己腿再没可能好起来还会留下一个疤的小莫的腿。
精心给她绘出美丽的图案。
那认真,倔强的神情。
让小莫都为之震动。
问他,你爸真的没教过你追女孩子吗?
还有一个便是,蒋文丽问陈奕迅借钱。
那时陈奕迅已被高利贷追债,他把一整袋一毛,五毛的零钱递给蒋,微笑着说,最近周转有点困难。
回头走开,就被高利贷的架走。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每个人想隐瞒的自己的状态。
看完《秘岸》,有些压抑,简单写点小川和感受,有轻微剧透。
这部电影有两个名字:秘岸/迷果。
我私自将它理解为:隐秘的海岸、迷途的果实。
两个人的秘密、一个家庭的秘密,关乎暧昧与压抑。
前面所埋下的线逐一在影片的结尾叫人豁然大悟。
符合文艺片的风格,需要多看几遍深明其意(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解析不同),不过我或许是不会再看第二遍的,至少现在不会。
一场车祸毁了一个家庭,表面上。
其下深藏的秘密随着海浪涌出水面,流入了少年的心间。
小川,懵懂、叛逆,来自现实生活的一系列击打让他对未来迷失了方向。
如果不是苏丹的出现,大概他的一生就是在迷路中结下了果实。
但不论是苏丹还是青青,都只是他人生的过客。
他会将自身的情绪掩藏,但又格外显露于面上,他对青青说:“我不喜欢你,你很丑”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他想去追寻苏丹拯救苏丹大概是一种对于引路人的依赖:他的原生家庭并没有教会他的东西,苏丹用行动告诉了他。
他很执拗,他不理会母亲的话下江,他还说他要去学潜水;海任他发泄,却不忘将他的一切美梦卷走。
当他还是少年人,他习惯了谎言;等他长大了,他学会了欺骗。
骗自己也好,骗青青也罢,一个一个秘密盘枝错节将他包围,在他的血液中生出了疼痛,开出了暧昧的花,却仅仅是昙花一现。
他让海浪淹没,又拥抱现实;他得不到青青,更带不走苏丹,也拯救不了自我和一个破碎的家庭。
很高兴2007年17岁的檀健次能随着这部影片得以留存影像,我看到的他青涩、乖张,却已经能初步窥得几分演戏上的天赋。
如今难得少见的沉淀,终于开出了属于他的绚烂果实。
《秘岸》看过一次半。半次是刚拍出来那会儿,因为莫文蔚看的。除了莫文蔚惊为天人腿真的什么情节都不记得了。另外这一次是看了檀健次演的相柳之后,好奇这部已经忘记情节的电影到底演了什么。突然发现这部剧里蒋雯丽对莫文蔚的态度、莫文蔚帮她搭配同学聚会的衣服和鞋,算是女性友好了。很喜欢她那个“年纪大了,不兴这个”的笑,用中年人都懂的方式化解尴尬又有点自嘲。蒋雯丽真的厉害了。这部片子怎么打分呢,细节不错演技不错但整体来看又有点不知所云。
啊。。我后知后觉撩
Lost indugence当局者迷
这是部黑色电影,开始我看错了,后来看影评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张一白营造氛围的能力一流,就是没看懂的话,会觉得故事单薄一些。
如果钢的琴给了三颗星,这个给两颗就不错不错的了!
其实老大拍这种半悬疑分段式还是不错的
不懂,啥都没
莫文蔚海藻般的长发和漂亮逼人的长腿一直就那么晃啊晃的,晃的人眼花缭乱晃的昏暗小屋暧昧滋生晃的雾气沉沉的重庆城都因此而亮了起来。。。。
好漂亮的大腿呀...两张蝴蝶在里面听起来也不是那么狗血了
曾为了家庭决定铤而走险骗保,母子不知情以为只是车祸,曾与莫合伙,其中莫暗恋曾,而曾是为了两全,一来为母子日后生活,二为莫别再做小姐,至于死与没死,曾在冒险前是下了一去不复回的心的
大人有些事情就不能跟小孩讲。
Eason那条线格外的囧,但Karen真是妖娆啊,檀健次没MIC里面帅。之所以评论演员,是因为这片子在剧情上毫无建树,简直是一滩烂泥。Karen啊,不要老接这种狗屁不通的烂片,好不好?!
有些事情,大人永远不懂的事情···
第一次看张一白的电影之前那些什么<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往春天的地铁>··都没有看过很喜欢以重庆为背景拍的片子当然自己在那里生活了几个月,多少有点感情重庆给人的那种不娇柔的感觉,不似上海但是片子在一个男子气息强烈的地方导演也很好的表现了一些情色暧昧最让我大吃三惊的是陈奕
尽管有些超现实了,但其实还挺喜欢这个故事的,莫文蔚的大长腿真是人间罕见,那个姑娘居然是马思纯,还说怎么有一点儿眼熟呢,除了蒋雯丽和陈奕迅的那个关系,其实别的设定真的问题不大。
莫文蔚演此類角色有沒有十幾次了~~~ 陳奕迅和蔣雯麗搭還不止搭過一次啊我就納了悶了啊我就納了悶了?!= =
其实我是来看莫文蔚的 剧情好难理解
这个时候才看这部片子,是为了考古檀健次。毫无悬念的发现这个演员确实是天赋型的。十六七岁的男孩,演绎青春期的迷茫,叛逆,躁动,热切,单纯。他都很自然,台词也相当好。看到钱包里面爸爸和苏丹的照片。一段眼神戏层次感很棒。至于这部片子,作为文艺片,可以理解它看着素颜日常,却各种隐晦,各种暗流涌动。但有点太故作神秘了。至于这个故事的真相。可能只有日后长大了的儿子才能真正了解。毕竟,他那么像他爸爸。
啥玩意儿!父亲和母亲合起来骗孩子?
在腿上画画那段全片高光 /两人趴在地上看桌下他建起的世界时有点像两小无猜 像无可奈何生不逢时 错乱的感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