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影声音关掉,开着Gmail看邮件,等切换回电影的时候,是黑白色的画面,打开声音,把电影滚动回最开始,屏幕中间开始出现名字,我以为这已经是电影的一部分,直到看到广末凉子四个字和冬天雪中的火车窗边那个穿红衣服的向外张望的女孩。
每次看完电影,我都没办法很逻辑地给出影评,是因为不管电影是好是坏,我总是直到片尾曲结束,还留在电影里,有时候可以把所有电影的情节通通都忘记,就仅仅是陷在最后结局的情绪里,可是这个故事的结局,就像是一片片被撕掉的花瓣,开始杂乱无章地坠落,可能导演在试图给每一个女性角色一个温暖地让人心生幸福的结局,结果由于角色实在是太多,看到后来出了那个黑白色的优,我已经开始模糊了时代,模糊了名字,模糊了故事,就像是每个女性周围都会围绕着一个小朋友,已经降生的和还未降生的,当妈妈这件事是有多幸福我还没办法体会,只不过在电影某一个瞬间经过时,我忽然摸着自己的肚子,想要是肚子里也有个宝宝生活会不会就彻底地变不一样。
昆汀那种乱序,总让人觉得有种浑然天成的美,他的故事里似乎没有所谓的时间空间,就像排列组合,你发现哪种方式都没错,这个故事里导演明明就已经设定好了时间地点,还特意提醒我们平成时代,还是昭和时代,我盯着被换算成的公历年份,开始观察各个时代的女性在着装和行事的方式的区别,还发现这个故事里被弱化了的男性角色也在进化,进化到他们可以习惯一个人生活,习惯给大家泡茶,温酒,学会了像女性们照顾他们一样的照顾我们。
家庭这个概念的存在,明明就是人作为群居动物的特性之一,千百年来都没有消失,也正是这样保证了人类物种的延续,所以这并不仅仅是女性的诉求,这是人类作为群居物种的一种诉求,所以把这个概念定为一部电影的全部主题就像是在反复强调一件显而易见的事儿一样,而且用了把故事,年代,时间,地点都肢解开来的方式。
看完电影我就在想,如果实在要讲这么普世存在的道理的话,就干脆由时间先后正常排序就好,自然之力。
故事的讲述手法很特别:表面上看是不同时代、人物交错,完成了一个大家庭里所有女性角色的各色人生。
但细想来,又好像是讲了一个女人一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一些重要的人生事件的态度。
谁的心里没有伤痛,是与自己作对,还是收拾好心情感恩地走下去。
看完后感到温暖,并充满正能量。
不觉地想起跟朋友的一次对话:“每段关系里都需要发自肺腑的牺牲”,那些看似失去的总会以其他的方式回到心里,或者更多。
李敖曾在媒体上戏谑:“你们那些所谓的现代女性没一个好下场的。
”耳尖的人或许会把他的这番言论影射为他对冤家前妻胡茵梦的恫吓,如不然至少也是他数十载阅尽春色之后的个人观感,言辞犀利却绝非是一句妄语。
小泉德宏的这部2010年的作品用更为温婉细腻的方式把李大师的挞伐之语重新诠释了一遍。
昭和初年,刚进入适婚年纪的阿凛(苍井优饰演)在父亲的安排下即将与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孩成婚。
阿凛自小颇读了些书,有自己的行事主见,她不愿意活得像母亲那样为夫是从,这桩婚事成了她苦闷不悦的愁事,甚而在出嫁那日险些逃婚。
观影者看到她的“遭遇”似乎也随着影片开头日本物哀的情绪,不由自主地都为这个背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枷锁的女孩感到惋惜。
然而,在1930年代的大背景下,日本社会还不能接受女人出外工作独立谋生,对阿凛这样的女孩来说,最好的前途莫过于找个好归宿。
至于,她个人身不由己的哀怨实则是整个时代的悲哀,作为她,并不能改变分毫。
在阿凛穿着新嫁娘的白衣和服往家外一路狂奔后,影片随即过渡到21世纪之初的当代。
阿凛的外孙女奏在东京追逐梦想多年,听闻外婆92岁高龄去世的消息之时,她的钢琴家的事业遭遇了被替代的厄运,情路也颇为坎坷,男友嫌她年老色衰而选择分手,奏此时已有身孕,带着这令人窒息的痛苦奏回到了故乡。
家中虽在办理着阿凛的丧事,但是气氛温暖,一家子表现得其乐融融,对于寿终正寝的阿凛的离去并未有过多的遗憾。
奏唯一的妹妹佳(广末凉子饰演)是个全职主妇,过着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甜蜜生活,在佳的身上充满了爱的气息。
因为自身对于是否要留下腹中胎儿正处在犹豫不决的状态,奏经不住关注起佳的孩子,与他的互动也令奏本人心存希冀。
她决定成为单亲妈妈,延续生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中还有几个生活在昭和中叶的关键人物,她们是阿凛的三个女儿。
大女儿熏(竹内结子饰演)与爱人经历了生离死别;二女儿翠是个出版业的女强人,一个大办公室里独独她一个女人,她一出现在镜头里便是一身利落的衣裤打扮,处处显示维护女权架势,大姐失去爱人后的幽闭孤独生活状态,也对她自身目前的单身生活有所触动;小女儿慧是个母爱无边的女人,她和爱人已经育有一女,生活过得十分幸福,而意外怀孕又令这个家庭次面临抉择,慧再次不顾生命的威胁坚持孕育新生命,希望未出世的孩子也能看到这美丽的世界(影片中的那张纸鹤遗言),而他们的女儿即是奏和佳。
故事末尾,少女阿凛亲眼目睹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抱着怀中的幼儿和丈夫一起来到佛门祈福,这令她想起小时候父母也曾带着年幼的她来到此处祈福,幸福的家庭生活的美好愿景顿时点化了她,母亲江对言行木讷的丈夫的一番理解和爱意温存的表白更令阿凛感到对家庭生活的向往。
此时那些反传统色彩的挣扎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更别提,那位素未谋面的男孩在婚礼现场的亮相,“我会好好待你的。
”立马瓦解了那么多不安的心灵。
这部影片的故事跨越了70年之久,分别讲述了这个家族女性在适婚、育龄阶段的成长历程,虽属不同历史时代,但最终无不肯定了延续生命即是女性走向幸福那扇大门的金钥匙。
试问,还有纠结的必要吗?
一部女性电影,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有些许关联的各位女性,脸型丰满的苍井优是第一个故事的女主角,没注意过她的身体是不是也很丰满,但她丰满的脸型在合服的衬托下给人的感觉很是不错,迈着碎步,向前移动。。。
呵呵。
电影是主题还是赞美女性,英文名字为 Flowers,赞美女性如花,无论幸不幸福。
不可否认这部戏的价值观是非常传统的,但看到慧一家人站在田野间朝着天空露出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确定我是被感动的,羡慕这样的幸福与简单,就像某些网友说的,现在这个年代反传统是天经地义,但内心,我依然向往这种传统的美好,幸福无非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组成家庭。
一代一代人就以这样的方式,延续着生命。
电影《花》是在去年我过生日那天上映的。
现在看来,这部电影简直就是为我祝寿的。
因为里面出场的女演员无一例外,全是美女。
最重要的是有我最喜爱的广末凉子。
看完这部片子后,突然发现美女也可以美丽的各不相同,而不是特指大街网络上的熊猫眼,长头发,尖下巴的美瞳妖孽。
影片中讲述了三代女人面临结婚生子时候的不同表现。
第一代的阿凛对结婚的未知而迷惑恐惧,婚前出逃。
第二代的小翠面对求婚不知所措。
第三代的阿奏要面临独自生下并抚养孩子时的惊慌失措。
由于性别上的劣势,我这辈子没办法生孩子,所以也没法体会生孩子之前的紧张,迷惑。
但要上升到理论说教高度,其实不管是生孩子,结婚还是其他的什么,都是人们即将面对的新生活,一个身份角色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未知生活。
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反正我对于未知的生活有着本能的恐惧。
我刚开始上学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以后就要待在这个从来没来过的地方,跟着一群完全不认识的小孩,听着台上一个不认识并且很凶恶的大人絮絮叨叨。
不由悲从中来。
后来由于喜欢班里的一个女生,女生恰好爱看打篮球,于是我便开始打篮球。
但每次打球之前都会不自觉的紧张,怕自己表现不好。
以至于后来女生从我的生活消失了,但紧张却留下来了。
对于未知的恐惧大概是因为怕自己在新的生活中失败,过得不如意。
武林外传片尾曲歌词有一句,这世界也许有太多的你不如意,但你的生活坎坎坷坷仍在继续。
即使我们再害怕,该到来的还是会到来。
不会因为我们的恐惧,无措,我们就可以拒绝结婚,拒绝上学,拒绝工作,拒绝一切新的生活。
面对新的生活,我们该拿出来的是勇气而不是逃跑。
《花》中我最欣赏小佳和她的妈妈慧。
喜欢小佳除了因为扮演者是广末凉子以外,还因为她对待生活中所有的状况都是乐呵呵的,从不抱怨,做到见招拆招。
丈夫哭丧着脸抱着孩子来,表示自己弄不了孩子,小佳则是乐呵呵的接过孩子。
很普通的一个情节,大概换做别人时,就得先把丈夫数落一顿。
类似于一个大老爷们,连个孩子都弄不了,窝囊废,没用之类的看似解气,实际上只能把生活变成负担。
小佳的妈妈慧,在怀孕期间,明知有风险,还是毅然决定让自己的孩子来到世上看看这个世界。
慧和小佳用两种方式诠释了面对生活时所需要的勇气。
况且,生活并不是地狱,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并不是想象中的可怕,仅仅是普普通通的新生活。
当阿凛被母亲劝回去结婚的时候,新郎腼腆且诚恳的对阿凛说:我会对你好的。
阿凛发现,自己之前的犹豫,恐惧全都是不必要的。
新生活再新也是生活,和我们之前经过的生活是一种性质的,都是充满小坎坷,小幸福的普通生活
喜欢这个电影,我从来都偏爱小调的女人电影,每个女人都很爱,因为女人的坚韧,女人的小心思,女人的内心的矛盾,那么吸引着我,也让我越发的觉得能成为女人真好。
虽然貌似女人就是为了男人,为了孩子而活,当然凛的二女儿更多的是事业的烦恼。
人的幸与不幸,其实好多好多取决于遇到的人,共度一生的人,和时代的大背景,人更多的是无能为力的。
生活、生命、生存这些话题从来都罗罗不清楚,不谈、不想也罢。
好早好早以前,有个电视剧,沙滩男孩,还是黑白的凤凰卫视中文台,那时因为看过gto,为了反町隆史而看,觉得竹野内丰好帅,然后一直喜欢这样的男人,那里面有个瘦瘦的,总是吊带背心的,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少女,就是广末凉子。
我认识的第一对日本艺人,不是木村拓哉和常盘贵子,而是反町隆史和广末凉子呢,呵呵。
那时这个片子已经忘了内容,只记得很阳光的女孩儿。
后来再次看到她想起她觉得她并不漂亮,演技怎么也看不大顺眼,所以好久好久没有看过她。
可再后来的后来,就觉得她这样的女子,我一直都想成为。
她的家庭貌似挺幸福,花和爱丽丝、入殓师里她那么少的戏份,可我总记得她的片段。
后来因为翻拍她的秘密,我看了多年前她的秘密,那个眼神,那个头纱,至今还在脑海。
喜欢秘密这个故事,深情的、认命的、无奈的、深爱的。
回到flowers花,里面广末凉子的角色也很讨好吧,即使自己是那个“害死”妈妈的人,可她从头到尾笑着,爱着周围每一个人,笑的那么甜。
她说,我很开心啊,饭也哦依稀系,洗澡也很舒服。
就因为这就好开心。
要是现实中我的周围有这样的人,我会嫉妒的总告诉她人生有好多苦难的,我真的不是好人。
可我想做这样的人,因为今天吃到了好吃的东西就开心,因为今天洗澡洗的很舒服就开心。
可我却傻乎乎的,因为看不到未来而伤心,因为受到一些人的排挤而别扭,因为相隔遥远朋友的疏远而凄凉。
这样的我,不像原来那么乐观的我。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像她那样,开心起来。
这次见到你们,我发现,开心乐观的我,不是因为长大了遇到了好多好多想不到的事情而消失,而是没有你们在身边而消失的。
原来的我开心乐观,却会无缘故的哭泣,现在的我,那么悲观,那么不相信任何人,看的透彻却又模模糊糊,可我好久好久没有哭过,我以为我会哭一辈子的。
就这样,我们离开了朋友,没有了那么心灵接近的依靠,我们必须自己坚强,你们也是,只能这样。
像苍井优演的凛问妈妈的话,我能幸福吗。
原来的我那么肯定的告诉自己我会幸福,可能是高考过后冲昏了头脑,四年后脑子貌似恢复正常了,原来,我们也只能迷茫的问我能不能幸福啊。
可是,可是,我总觉得,即使像活着那里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剩下自己了,似乎也要接受,因为死的理由总是不够充分,那么就继续活着吧。
既然活着了,不要跟有那么多的人比较,不要跟有那么少的人比较,只过好自己的日子,过生活。
然后既然活着了,明明有填饱肚子的快乐,卸下油腻疲乏的快乐,也是可以每天都那么开心的。
越来越写成日记了呢,跑远了似的。
很干净很细腻的一部片子。
饰演一家三代人的女主角们气质或典雅或空灵或清新。
花开花落,人生便这样婉转悠长。
特别喜欢影片到了最后,那些女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命运,自己活着的意义。
她们在现实中,绽开或羞涩或释然或甜蜜的笑。
应该说,我在这个时点看了这部电影,机缘巧合,或许是老天的安排。
恋爱,结婚,接下来的一步,就是生子。
虽说是顺其自然的事,却对要担当起母亲的大任,抱有一丝忐忑。
然而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对家庭,孩子以及什么是女人的幸福,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
描写女性情怀的作品,之前也看过不少。
印象最深的,是渡边的《化妆》。
《FLOWERS》与之相比,时空拉得更长,横跨三代人,近八十年。
在日本八十年的社会变迁中,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女性对幸福的探索和追求。
凛是第一代受过教育,独立意识开始觉醒的女性。
在她抗婚时,她的父亲说:“早知道就不该送你去读书。
”可见一斑。
后来在神社看到一对夫妻,意识到结婚,也是幸福的一种方式。
所幸,父母为她挑选了一个好夫婿。
翠在妇女解放的路上走得更远,她性格泼辣要强,穿裤装不穿裙装,认为女人应该像男人一样工作,一样独立。
面对求婚者,内心欢喜却又矛盾。
回乡探亲的短暂假期里,让她体会到真正的坚强不是像男性那样要强,而是展现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坚韧。
薰温柔贤惠,幸福地嫁给了自己爱的人,可惜一场意外让这幸福戛然而止。
她也曾沉浸于悲痛不能自拔,但最终还是坚强的站了起来。
幸福来自与生活的点点滴滴。
换个发型,吃个美味的冰淇淋,重拾生活的希望,这样的女性,又何尝不是最美的?
惠的故事最感人。
全身心的爱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即使付出生命,也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母爱的光辉,在片尾那一封信里,展现得淋漓尽至。
奏的生活很不如意,在女性越发独立的当代,这样寂寞的女性的背影,似乎常常可见。
然而在妹妹和父亲的关爱鼓励下,奏勇敢的生下了孩子,也获得了新生。
佳是最可爱的一个。
她总是满脸笑容,元气满满。
平凡的她,骨子里何尝又不是透着坚强?
“我要把妈妈的生命也一起过回来。
”能这样想通并积极阳光生活着的佳,给了银幕前的人们,多少鼓励?
香港把片名翻译为《恋恋凡花》,是很精妙的。
尘世之中,又绽放着多少这样平凡而又美丽的花朵?
坚韧,温柔,勇敢而又美丽。
Flowers-2010电影的另一个名字是“恋恋凡花”,很浪漫的译名,录的时候看到了小优,广末,仲间,还有黑白的镜头,便决意要看看。
看完电影,截了许多许多美丽的图,真是美极了。
看完电影,打开豆瓣,才惊觉这是早前转过的一篇微博,关于六大女星的资生堂广告的电影!
刚看完电影,处于最感动的时候,给了五星;过了感动期,实在忍不住,减了一颗星。
凄美如樱花,坚忍如茶花,璀璨如绣球,青葱的竹子……待嫁的女儿和父亲的故事,再也不是小津镜头里的原节子和笠智众,父亲坚决要让女儿嫁给她从未见面的男人,她不想嫁;樱花落在桌面的书本上,多美;跑到寺庙中,想起小时温柔的父亲,问母亲“你庆幸嫁给爸爸吗”,母亲回答:当然了。
假如没有嫁给他,便不会有三个最棒的子女,你也会有自己的家庭和幸福。
小优一下子明白,原来女人不结婚是无法生孩子的,即便这个男人她从未见过。
这里的逻辑真是奇怪。
只能说所幸她真的嫁给了一个好男人。
竹内结子遇到了一个好男人,他们一起去泡温泉,留下美好的照片和记忆。
然而,一场车祸,她失去了他。
于是她一个人出发,重走当时的路,火车、的士、酒店、温泉,连夜晚在澡堂外还假装为男人扔进去一块肥皂。
五年后,夜晚在河边看到美丽的萤火虫,想起他或许就在如此天堂中继续生活着。
田中在出版社工作,有个傻傻的追求者,她一直在跟色情小说的老师约稿。
她曾经跟老师说希望他重新写文学作品,老师沉默不语。
她和老师一起去寺庙抄写经文,老师说:你写字的姿势有够奇怪的,然而字迹却相当工整;你写来的约稿的信,逻辑紊乱,而字却很美。
矛盾有什么不好的。
仲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问女儿小奏: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
小奏说想要姐姐。
仲间和丈夫带小奏到海边,小女孩吓坏了,这么大的海。
仲间想要生下小佳,因为“美好的世界明明近在咫尺,这个小孩子需要看到广阔的大海和蓝蓝的天”。
丈夫说:她决心要生下小佳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棒极了。
仲间说:假如我不生下她,这一辈子我再也笑不出来。
铃木在乐团中,她不是钢琴家,她只是坐在一旁帮钢琴家翻琴谱的人;她的男朋友走了;她有了BB;她的奶奶小优去世了。
广末没有见过妈妈,她小时候就常常想假如自己不出生妈妈便能活下来,于是她就是代替妈妈活着的那个人,所以她一定要快乐,看到大海会快乐,看到天空会快乐,晚餐美味会快乐,热水澡舒服会快乐,活着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她的儿子启太,做的事情无论多细微,只要是他做的,她便觉得无比伟大和骄傲。
六大女星三代的故事,七十多年的变迁。
看着六大女星的倾情演绎,禁不住想:男星都在哪里?
她们越是璀璨,便越觉男星的缺席。
然而,细心看看这剧情,每一个女人,为的竟都是男人——唯一一个小奏没有依靠男人,她最后的快乐也是来自生孩子!
小优最后欣然嫁给不认识的男人。
田中也如愿嫁给那个傻傻的男孩。
女人像花一样美丽,璀璨,却又那么容易枯萎凋谢,若要生生长流,只有跟男人结合,开花结果。
看到最后才觉得悲哀啊。
男性的社会角色明明就是无处不在。
爸爸大呼的“万岁”,院子里所有人的欢呼。
算了,只是一部资生堂的长篇广告。
不可否认,镜头真的很美;女星们真的很美,演技也不错;剧情真的很让人感动。
资生堂超长广告片,各位姐姐们妆容睫毛什么的也太美了吧....情节无甚特别,就赞美家庭温暖鼓励优生多生,可两个小时下来还是挺有看点~重点推荐凉子家的小正太,萌到满地打滚的一个小肉球,简直太可爱了!!@嘉禾旺角
作为日本电影,结构出乎意料的清晰,几大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三代女人的感情生活和自强自立的信念传达的非常感人。
节奏很慢很慢很慢,看的很压抑,其实并没有看懂影片的深层含义。
J392
清丽动人。三个时代六个女人的一生。美不胜收,赏心悦目。交叠在一起的淡淡人生片段,悲也缤纷,欢也缤纷,就像是淡墨樱花和浓墨樱花一样,纷纷开且落。淡雅却浓情,高潮处我忍不住潸然泪下。电影完美还原了不同时代的生活质感,使人敬佩。表演最亮的是竹内结子,娴静贞美,淡笑中晕染的悲伤。
这让章同学的《茉莉》情何以堪哪!大爱摄像,配色也超棒!
用了这么多女星,无非是想告诉你,多漂亮也要以嫁人生宝宝为根本。还一味生硬直接的强调这样就是我的家啊。枉费了那么多美如诗画的画面。
资生堂一个面向女性顾客的资方赞助的电影,也难怪拍得这么缝合。打拳么假模假式打两下,旋即又暴露催生催产回归家庭那一套。纠集了六个一线女演员来拍这片,本来按这片本身的成色是毫无必要,但资方使得一切成为可能。
女人如花,佳期如梦,无论经历什么,最终记得幸福微笑。
汇聚了日本最精华的美女
每一帧都是极美的画面。问题是这片子想表达的,女人们同意么,世界同意么?
价值,理想--再平凡的花,都有盛放的时候,即使凋零,也有刹那芳华。
日本近代风光片,没啥剧情。
闷骚!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竹内结子最漂亮,仲间你真是个阿姨。。这种大牌堆积的片子我实在不感冒啊。。俨然一加长版资生堂广告有木有。。
看到最后真的要被气出结节了…那句“现在轮到你了” 这真是一句恶毒的诅咒啊!看开头的的时候我还以为这是要讨论不同时代女性的困境 女性要出走 和女性职场困扰 但越看到后面越反胃 推翻前面的一切 最后定论女性要回归家庭…这给谁看的我不说了恶心死了
四颗星纯为华丽丽的女优阵容!
HK真好,各种文艺片~~~这片子特别适合女性在电影院看,又励志又有爱,好长时间没在电影院哭了,555555~~老爹喊万岁的那一场真是憋不住了,还有那个咸湿老头,简直就是各种萌,你跟田中丽奈一起好了呀,她那个潘长江那么无爱.....
日影似乎很喜歡德彪西呢!第一次聽到德彪西是在《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後來陸續地在很多電影裏穿插,《花》也不例外啊。PS:看的途中不斷想起宮崎大師的《側耳傾聽》,都是這種暖暖的充滿生活氣息的感覺吧!
画面很精致,但怎么有点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