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说此电影和musical差十万八千里,虽然删了我很讨厌的一个爆炸头阿姨但是可爱的evil realty businessman's gay son也88了。
musical结局stacey jaxx众叛亲离,惨不忍睹。
果然电影里阿汤哥还是把stacey美好化高大化了。
结尾找了女朋友还有小孩了都。。。。
好了我不觉得可惜了。
作为一部点唱机式的电影,只看看有经典摇滚曲目的片段就行了,情节俗套无比。
所以可以想象汉化版的有多尴尬,所以不能回国去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先夸一下感动的地方还是有的。
大概是Any Way You Want It这首。
配合情节,听这首歌感觉深深的无奈,所有人好像都在身不由己:anyway you want it, that's the way you need it,无论他们原本追寻的梦想多么伟大,好像现实都是苟在当下。
女主当了脱衣舞娘,男主在boyband里对口型,Stacee沉溺于alcohol and sex,酒吧老板濒临破产。
这真的不能算是什么积极向上的东西,but it touched me。
重复的歌词就是在重压生活下的呐喊,可是除了唱歌也不能做什么。
就挺受触动的。
Lovin', Touchin', Squeezin' / Any W暂无评分Journey / 1980(诶竟然连个封面都没有,豆瓣不太行啊 )Stacee Jaxx,啧啧啧,性感迷人的堕落摇滚巨星,心碎的人,纵欲的人,有音乐态度的人,又醉生梦死的人。
虽然能看到Tom Cruise的美好肉体。
但他的忧郁眼神,特别是不唱歌的时候,好像还是少了点什么。
How to say······像是酒鬼的忧郁,而不是堕落巨星的忧郁。
但是!!!
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 和 Rock You Like A Hurricane两首我爱死了!!!
一首用来找到爱人,一首用来坚定自己的所爱之人,荷尔蒙爆棚的激情戏,张力太足了。
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9.2Foreigner / 1989
Hurricane 20009.6Scorpions / 2000(这版最妙,和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
Scorpions 永远的神!
)吐槽呜呜呜凯瑟琳·泽塔-琼斯啊,在Chicago里那么耀眼夺目,oscar-winning performance,在这里怎么安排了个尬到不行的无用反派。
感觉还是这部剧的锅。
所以看吧,音乐剧也不是什么高雅艺术,就像电影一样好坏都有。
插入一点小思考:对于舶来品,人们接触到优秀的那一部分的可能性更大。
其实全世界烂片烂剧都很多,演技尬到不行的演员也有很多。
但是能作为文化输出的已经经过了层层过滤,保留了精华部分呈现给世界。
所以崇洋媚外大概也算情理之中。
但yysy,这个行业,由于制度特殊,国产的和国外的差距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不知道猜的对不对,但总觉得女主的风格和唱腔在模仿Britney Spears:这金发大波浪和小甜嗓。
毕竟女神在2012年还没有彻底flop(啊啊无意冒犯我真的很喜欢Britney但flop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是的话,很抱歉她没有模仿到Britney一丝一毫的魅力。
演技方面,这可能就是美国式的流量小花演技,真的好尬。
让我想到了《滑稽戏》里的Christina Aguilera,但唱功比不上。
滑稽戏 (2010)7.82010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 史蒂芬·安汀 / 雪儿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又一部小镇姑娘追梦片,又一部流行歌曲大串烧。
没错我就是为了看美女跳舞。
)哦对了,有个很搞笑的地方:难道每个摇滚巨星都有个混账经纪人吗?
想想波西米亚狂想曲里的Queen,再想想火箭人力的Elton John。
更搞笑的是三个混账里有两个都叫Paul,哈哈哈哈哈哈。
波西米亚狂想曲 (2018)8.62018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同性 音乐 传记 / 布莱恩·辛格 / 拉米·马雷克 本·哈迪
火箭人 (2019)7.32019 /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同性 音乐 传记 / 德克斯特·弗莱彻 / 塔伦·埃哲顿 杰米·贝尔
卧槽卧槽卧槽!!
非得用这三个词开头么!
尼玛其实这剧情忒特么幼稚好不!!
还配个Rock of Ages 这么大的标题很怂啊泥煤!
多用以小见大少扣大帽子中学作文老师不都这么教的吗亲!
可啊可特么的披上摇滚外衣还是燃爆了啊有木有!!
电影只能来俩星啊!!
就因为当初放出来的剧照还是海报什么的,阿汤哥尼玛裸体纹身长发躺那儿销魂啊妹的!!
一大票明星又是露肉又是狂嗨的,管你们TM的真摇还是伪摇啊这得加星啊好不!!
最最最重要的是,经典歌曲串烧不给星那还看毛线啊!!
不想谈论歌舞剧和好莱坞题材的老套与否,或者阿汤哥和凯瑟琳年华已逝的外表。
这部电影的音乐始终在恰到好处的地方融入,歌词也十分的到位,轻轻松松把观众带到剧情里。
于是看的时候,角色代入感就开始出现。
我想里面那么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来自不同的背景怀揣着一样或者不一样的梦。
观者多少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是不是也曾经带着家人的期许开始追寻未知,在陌生的地方没有防备心的被人伤害。
又或者也能如此幸运遇到一个心灵契合的伴侣,一起奋斗一起前进。
但是在好莱坞不灭的聚光灯下,被打破的梦想和被摧毁的爱,永远比那些捧上台面的成功多出千万倍。
于是恋人之间的小误会,不信任,并且在利益的驱使下最终走向分离。
于是傻傻坚持梦想的酒吧被资深商人陷害到几近破产。
于是有一颗摇滚心的大男孩剃了奇怪的头发穿着奇怪的衣服唱着奇怪的饶舌,连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妥协着。
于是为了最俗的东西,钱,女孩脱了衣服走上舞台。
残酷吗?
真实吗?
在这世界的各处,只要你不是一个隐居者,这里的哪件事情你能保证不会遇到。
是该低头面向这肮脏世界的洗礼,放弃心中的坚持。
还是继续所谓的追梦,求爱,放弃可能更好的“物质”生活。
这个答案该怎么给?
幸好的是我们有电影。
在这部传统的快乐结局的电影里,一切都美好的结束了。
当快要放弃的时候,再一次回到原点,发现原来那些梦不曾被忘怀,原来那份爱还在心中。
恰恰好的是,那个人还在为你守护。
当然摇滚精神永远不死!
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也坚信的事:)所以,忙碌乏味的生活里抽空看一部这样的电影吧。
它一点也不深刻,甚至很多的场景会有点低俗。
但是请不要带着对题材的嗤之以鼻或者“我早就猜到结果”的预设来看。
如果愿意,那就当搞笑片吧,若能偶尔发现其中的一首歌,一个眼神,一句话牵动了休息已久的真心。
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摇滚年代》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励志歌舞片,影片通过三段与音乐、情感息息相关的故事贯穿全片,从女主人公踏上好莱坞追求音乐梦开始,到酒吧老板雇其当服务生并和男主角偶遇坠入爱河、阿汤哥饰演的摇滚巨星登台亮相,再到片中的主要角色们自我救赎、化解矛盾、重振雄风继续将摇滚乐发扬光大,剧情一路推进、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好莱坞的歌舞类型片虽然俗套,却异常受众,是因观众能接触到职业电影演员们多才多艺的另一面,并全身心沉浸在职业演员突然转变成专业歌者的新鲜感中。
如阿汤哥上一秒还是《碟中谍4》中攀爬迪拜塔、下手凶狠的玩命特工,这一刻,他就成了嗓音不俗、有点失常几分癫狂的摇滚乐队主唱。
本片导演亚当·山克曼在2007年其拍摄的歌舞片《发胶》中,邀请约翰·特拉沃塔以反串形象亮相,出演一位胖辣妈,大展舞技。
当时也引起不小的轰动,江河日下的沃叔甚至凭此角色重回大众视野。
恐怕只有歌舞片能恰到好处地将演员能歌善舞的一面挖掘,并巧妙合二为一。
其次是歌舞片所提供的轻松愉快、充分享乐的电影语境。
在主人公们受挫、发奋、励志、追梦、追爱、直到梦想皆成真、结局大团圆的歌舞片中,虽然情节是定式,但观众品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欢愉体验。
歌舞片绝对是意淫的极致,也是娱乐性最强的电影类型之一,在这里麻雀绝对会变凤凰。
《摇滚年代》电影音乐大打怀旧牌,让观众尽享摇滚金曲。
片尾众星合唱的《Don't Stop Believein'》响起时,想必每位观众心中都泛起小小的波澜。
这首Journey乐队原唱的经典歌曲被完美演绎,具有直达人们内心的力量,曾经是,如今亦然。
《摇滚年代》最大的缺陷就是全片戏剧冲突太弱。
即使有凯瑟琳·泽塔-琼斯饰演的反摇滚官员与保罗·吉亚玛提饰演的一心想以流行音乐击垮摇滚乐的逐利商人这两位反面角色,可与过多的正面角色相比,气势黯淡,这就导致两个不同阵营的矛盾冲突不够,非常平淡。
(文/昂迪)转载请注明出处
《摇滚年代》中有几段青春歌舞片中不常见的大尺度调情戏,但既然是一对少年少女做主角,故事主线肯定不会偏离真爱至上的古老主题。
只可惜这条线实在软弱无力,少年人因误会赌气导致分手,各自陷入歧途无法自拔,再次偶遇后因心境已经平和,三言两语将误会说通,又赌气了一会,就自然而然复合了,那点感情波折,那点心灵交战,用摇滚乐来催化实在是菜刀杀蚊子。
摇滚这么high的东西,怎么也得拿来渲染《千尸屋》里的场面才带劲!
影片勾人眼球的不是小男女的爱情纠葛和幻想,而是几场汤姆•克鲁斯扮演的摇滚巨星卖力演出的性感肉戏,十足勾勒出80年代私生活最“自由”的洛杉矶人纵情声色的精神面貌。
还好限于影片基调,那几段戏的配曲只是恰到好处的调情,否则单独拎出来,大可媲美麦当娜或布兰妮最香艳的MV。
在精致而颓废的服化道包装下,汤姆•克鲁斯举手投足散发着浓郁的男性荷尔蒙。
当一个摇滚大腕有多少性爱特权,你可从片中窥知一二:在豪华的大包间中被酒精和美女环绕,时不时会有身材傲人的女歌迷闯进来,脱下上衫让你在她胸口签名,一旦出行,要提防被那些昏倒在面前的女歌迷绊倒,也要时刻准备好被当众拥抱舌吻,若想跟充当缪斯的女记者激情一番,或者在众目睽睽下羞辱虚伪的女政客,简直是手到擒来。
即使是被真爱力量庇护的女主角,面对袭胸的手和凑近的脸颊也完全无法抵挡,无法想象他若有意,她是否会就范。
男人们会发自内心爱一个摇滚之神,更会情不自禁的嫉妒他到死,尤其当那些对他们不屑一顾的女神,面对后者陶醉的开放身体的所有禁区。
本片导演执导过《舞出我人生》前三部,有趣的是,《舞》在国内口碑不俗,在国外却评价很低,连及格线也未过,而本片恰好相反,国外观众表示差强人意,而国内影迷却毫不买账,造成这种错位,原因很耐人寻味。
首先是片名惹的祸,既然叫《摇滚年代》,招徕的自然多是摇滚乐迷,但片中青春偶像声嘶力竭制造的叛逆和噪反,虽然在声光效果上做足了功夫,效果却并不比那扭秧歌的男孩组合“摇滚”多少,而且以很多国内摇滚迷的标准,片中大部分歌舞根本沾不上摇滚的边,纯属挂羊头卖狗肉。
但国外观众不会有此先入为主的误解,因为本片改编自近年来百老汇知名音乐剧,它是个什么样的故事,穿插了什么样的歌曲,他们早已了然于胸。
另外也因为,《舞出我人生》的表演以街舞为主,炫耀形体之美,漂亮利落的回旋翻、一字马和默契的肢体交错,是全世界观众都能欣赏的,简单的励志故事也很有共鸣,但美国青少年看多了街舞秀和青春爱情片,就会觉得该系列片矫情的有点可笑。
颇类似《十面埋伏》的遭遇,在国内被众人耻笑,漂洋过海后竟成了美国观众眼中的爱情武打经典。
文化差异能放大或缩小一部片的优缺点。
《摇滚年代》也不例外,观众的音乐欣赏品味千差万别,主角们卖弄的那几记歌喉水准不低,但到了异国,缺少耳熟能详的亲切感,就只能各入花耳,一旦提不上劲,就会关注故事本身的种种毛病。
影片不遗余力的烘托摇滚精神,一再用台词强调“摇滚是自由的”,“摇滚不会死”,“摇滚建造了这座城市”,其实说得多了,也就廉价了,卖力的演出和群情涌动的粉丝已足够说明这一切,观众能感受到,不断说出来反而乏味。
就像早年的功夫片,打败日本人后喊一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能引得全场鼓掌,后来的跟风片里把这句台词重复个没完没了,就叫人乏味,甚至出现了反讽效果,过犹不及,只要拍英雄击倒了日本人,就足够了,观众自然懂潜台词。
我们看电影,尤其是歌舞片,是从画面和声音中感染到影片主旨,而不是让角色像复读机一样,一遍遍重复着主旨,让我们像小学生听课一样接受。
文/方聿南
1.基本全是pop rock集锦,歌还算好听,虽然经典的不多,最大的问题是既然叫摇滚年代,却只有pop rock,还要装人家行金属礼,摇滚迷一定不会买账。
2.明星确实不少,真正的摇滚届大腕却一个没有,你至少让滚石、BEN JOVI这些来客串一下嘛。
摇滚迷同样不会对此类的小P孩爱情片买账的。
3.阿汤哥就差没有脱裤子了,完全卖肉。
但是,摇滚迷仍旧不会对阿汤哥的乳头买账,不就一流行明星么,还真以为是AXL ROSE?
4.里面的色情、搞基元素都很SB,唯一稍微让摇滚迷觉得舒服一点的是最后对黑炮、后街这种新音乐趋势的鄙视,虽然很无力,但是不得不承认摇滚精神其实早就已经死了。
5.看完以后我又玩了一个小时的吉他英雄。。。。。
手好疼
請問編劇。
這和Christina噠《Burlesque》是不是有點兒像噠過分叻...請問編劇。
這片子如果沒有Mary.J.Blige、Zeta-Jones、Russell Brand和Tom Cruise噠話還能看麼?
言歸正傳。
不過從歷史噠角度分析。
搖滾樂噠變遷其實就是LA噠變遷。
這座城市被搖滾樂帶到頽廢。
又被Pop Rock帶囘正軌。
事到如今出來U2、Mick Jagger妳還能記得誰呢。
今天佔領LA噠恐怕是Carly Rae Jepsen和Young Money整個廠牌吧。
時代變叻。
但唯一不變噠是在LA噠美國夢。
已近中年的我当听到开篇的第一首paradise city时就想起了上学的日子,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个烂片,但是我听到这些歌曲的时候,听到van halen,guns&rose,ACDC,DEF LEPPARD,SCORPION这些经典的歌曲,无比激动,如果你是金属范,这个电影再烂你也会听下去,因为他承载这太多的回忆,太多的致敬,即使现在你再也见不到这些乐队,你也不会忘记,old rock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ps:我只是很奇怪这么多经典的乐队怎么会少了ozzy,难不成导演忘了?
这摇滚乐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传到中国来,说句不好听的,人家的东西,人家说了算。
中国现在根本就没有能够产生摇滚乐的社会基础,别在中国谈什么摇滚,早就没什么可谈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摇滚史诗,非要判一个孰是孰非未免太可笑。
说人家拿着摇滚来做噱头,我们这里何尝不是充斥着拿着摇滚乐来标榜自己的人?
从欣赏、技术角度来看,每一段的曲目、配乐,交错着很多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融合的恰到好处毫不突兀,加入了很多独到之处,光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看看我们自己做的,跟人家比差远了。
这部电影并不能揭示摇滚的内核,甚至还不如《几近成名》更接近摇滚乐的本质,但毫无疑问的是,和看科幻大片的感觉相仿,这部音乐剧能爽翻你。里面的歌曲好听又熟悉,选取并翻唱了枪花、毒药、蝎子等乐队的传世经典曲目。剧中人物造型明显借鉴了枪花的罗斯和大门的莫里斯。90年代左右Hard Rock迷不应错
第一次在意大利的电影院里看字母,意语对话,听得有点吃力,但是音乐一响起的时候,全场就躁动了,拍手跺脚大喊的都有,意大利人看电影很投入啊。
GLEE!阿汤哥的装逼和鲍德温的假发有让人想要掐死他们的冲动……
这怂片只有一首Paradise City还能听听...Tom Cruise唱歌70分
美国的摇滚精神理解不了啊
评分为什么这么低?
我只半看了三刻钟,其实没资格打星,但是。。。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美国偶像中国好声音
有音乐,有汗水,有酗酒,有滥性,有肮脏的后巷,有绚丽的舞台,但这真的是一部摇滚片吗?或是一部裹着摇滚外衣的糖水片?近年好莱坞的歌舞片都在喧嚣中透着绝望,这部也不例外,当商业艺术被侵蚀崩坏之后,剩下什么在流行?P.S:有人爱看两个脏兮兮的老男人基情四射吗?
剧情好迪斯尼
6.8。
电影名字可以改成歌舞青春好吧~~ 还好阿汤叔Rose+Iggy范儿挺足。
比歌舞青春还无聊呐。。。
为了表现“摇滚不死”的主题,一帮明星真是太卖力了,露肉的露肉,搞基的搞基,不过当然了,剧情比较低幼,歌儿是真好听(好莱坞的明星都是嗓子好啊!)。笑点还挺多的,不过就保罗吉雅马蒂没开口唱歌这一点判断,他应该五音不全吧哈哈
烂片,hey man加一星
let's rock
可讨厌这种演着演着就开唱的片。。尼玛白瞎这么多大明星啊。。汤姆克鲁斯你肿么了。。
太热血太装逼了,歌舞也不够好,仅仅是缭乱我已经过了看这种片子的年纪。。。
这恐怕是我看过的很烂的歌舞剧之一了,问题是还非要拉扯上什么摇滚。这tmd是高级黑吗??
各种意义上的神片……看到最后市长夫人也一起参加了音乐会有点感动,就像以前看过的某纪录片里说的,只要你曾喜欢过金属,那么金属就一直在你血液里存在,不可能割舍,绝对不会有“我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喜欢金属”
年度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