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广寒宫主,她是日月星辰之月主,甚而她还是三界第一美女。
可是对她来说,这些都只是她的身份之一而已,再多的称呼也不能让我们忽视一个事实--嫦娥者后羿之妻也。
嫦娥与二哥的第一次相见,是二哥刚学会腾云驾雾时,误打误撞看到了嫦娥跳舞,二哥不仅懂得了嫦娥舞蹈里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也感同深受的流下了男儿不轻弹的泪水,第一次见面二哥就让嫦娥印象深刻,后来二哥怒杀九日,又被嫦娥在遥远的广寒宫中当成了后羿,这些都使二哥在嫦娥的心里处于一个是特别的位置。
二哥因恨而具备强大的法力诛杀九日,因爱而回归法力送弱水上天,二哥的这些转变。
嫦娥都看在眼里,甚而可以说嫦娥是看着二哥逐步成长的。
所以对于二哥,嫦娥一直都是抱有很大期盼的,不仅因为二哥乃瑶姬之子,也因为二哥的勇敢、坚毅、博爱像她心中的爱人——后羿。
在嫦娥的心里,二哥的特别不是男女之情,而是知己,就如伯牙对子期一般。
因此她不能接受二哥的转变,就如她自己所说的,能看懂嫦娥的舞蹈,能陪着嫦娥一起流泪的又怎么会是坏人?
可是,或许正如期盼越高,则失望越大一样,对于二哥后来出任司法天神,行事凌厉,助王母玉帝肆意行事,而后又压杨婵于华山,她对二哥是一次次一步步的失望,以至于后来对二哥不假辞色,甚而有些咄咄逼人。
但是嫦娥的这些行为又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嫦娥认为是二哥辜负了她,那个人,是唯一能陪着她流泪的知己啊!
却变了,从此嫦娥又要如之前一般,独自一人守着内心无人可解的孤独与寂寞了,三界第一美人又如何?
再多的赞誉,又怎么能掩盖内心的空寂和毫无着落的苦痛?
外在和内在的原因交织在一起,自然让嫦娥在二哥面前形成一种保护色——本能的伤害他。
对于二哥暗恋嫦娥一说,一则嫦娥认为自己是后羿之妻,心中爱的永远都是后羿,不会再改变;二则认为司法天神的二哥没有了仁爱之心,早已不配说爱;三则二哥上天任职后的狠厉无情,辜负了她知己之盼,因此,二哥对她的喜欢于她来说反而成了讽刺。
嫦娥要的从来就不是爱慕而是理解,爱,她早已给了后羿,再不能给任何人了,而且身为三界第一美人,她从来不缺爱慕之人,她缺少的一直都是一个能理解她的人,之前的二哥就是这么一个人。
可是二哥给了她希望又让她失望,对于她的打击可想而知。
千年孤独,嫦娥也不过是个可怜人。
至于嫦娥没有想到二哥出任司法天神,是因他对三界的仁对三界的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忍辱负重,不过是因为她从来就不是二哥的知己罢了。
二哥是多么孤高清傲的人啊?
如果别人不能理解他,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他又怎么会主动对别人说?
更何况还是无间这种如履薄冰的计划?
一招棋错满盘皆输啊!
如果输了则又会连累知情之人。
虽说嫦娥是看着二哥一步步成长的,可是二哥不说,她就不能理解,二哥也不是真正的后羿,所以她也不能完全的信任二哥。
因此嫦娥对于二哥来说,是朋友,是姐姐,或许还是其他什么的,却绝不会是知己,即使二哥曾有过期盼,但是嫦娥仍然不是。
昆仑一战真相大白,嫦娥是欣慰的,却也是悔恨和愧疚的。
欣慰于二哥一直没变,依然是当年那个重情重义心有大爱的杨家二郎,悔恨于自己对二哥一次次的伤害,愧疚于那个三界中千百年来唯一一个会陪自己流泪的人,自己却从未真正去了解。
正因如此,嫦娥才会不顾王母阻拦,执意下界去寻二哥。
所以对于嫦娥和二哥来说,私以为是嫦娥辜负了知己,也只因大失所望,却原来戬是伯牙,娥非子期。
那年,我初二,2005年,十一岁,寒假首播。
我那天早晨领了通家书,考了全班第四名,早晨九点跑回家的路上,天也冷,朝阳升起在半空,不太高,是看上去暖洋洋的阳光,我跑着踩过路上铺着的玉米秆,跑很快,心思全在我追到第十多集的宝莲灯上。
那时我爸看了两眼这部剧,说现在的剧,拍的画面很美的,比以前的电视颜色鲜艳,漂亮。
现在想来,我蛮早熟的,看的时候就想有个女主一样的女朋友,走大街上,悄悄注意自己身高和别的女人身高差距,发现自己个头虽然不算很矮了,但还是没有很高,大部分女人还比我高,心里想,自己还是没有个高到可以保护女人啊。
那时也羡慕男主,感觉到那个年龄和个头,有个女朋友看上去也不违合,我要是有一个,看上去都不像,自己觉得都不协调。
片尾时故意心机女主名字,那时我知道了舒畅。
这首歌更是唱得很熟,那时童声,再高的调也能上得去,但低音不容易下得来,尤其最后那句,一点一滴一昆仑,总是唱不好,那时候就没事老琢磨这孙楠是怎么从那么高音一下平缓下来的。
那时候啊,这部剧播完之后,因为还想看,生怕再不放了,然后听说上网络什么都可以搜得到,于是当时就想,网络上能不能有这部电视剧呢?
网络上应该会很大吧,那么大,忽略这一部小小的电视剧,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网络上忘记录了,如果网络上没有,那可就真太遗憾了,如果网络上有,能搜出来,以后我要能上网,会上网络了,社会发展到有条件上网络了,我就把这部剧搜出来,一遍又一遍看。
那时候就觉得,以后的日子都会和那时候的日子一样,那样过。
那时的电视还有一部是趟过女人河的男人,我看不太懂。
宝莲灯后面几集,有首歌的歌词是,爱上一个人不是早晨就是黄昏。
当时想为什么不是中午呢?
这个答案直到现在我估且觉得,应该是中午太热,或者时间太短,人们都躲家不容易碰面,或者一碰面不小心时间就滑到黄昏了,然后才爱上的吧。
现在的我,二十二岁,在出租屋里,一个人,因为突然想起陪衬这个词,于是想起这首歌,然后就搜出来,手写这么长的一篇评论。
现在的我觉得,我的日子很美好,我的未来会很美,我会好好的,认真把每天都过好,为未来的自己铺好坚实的地基。
我现在会上网,也能上网,社会也发展到了有条件上网的时代了,但,我不会搜出宝莲灯一遍一遍地看,因为我长大了。
青春期是什么样?
青春期是混乱的。
人生,就像不断往上加内容的泛黄的旧书,旧时光虽然很老,很破,烂了花了,但它还是在最底层呆着,新日子只能往上堆,继续往上堆。
等到了一定时间,就很自然像烹茶一样,把所有时光烹一起,烹出一些感悟来。
尤其对我这样,老狗记千年事的人而言,烹的茶会更浓,浓到自己无法想象,偶竟呛到自己的程度。
日月星辰,只是陪衬,有你的地方,温暖如春。
最后作个总结:时光啊!
你个王八蛋,走慢一点,别让我跟不上你,别拉我走太快,别让我看不见过去的那个心里有梦的臭小子。
头一次产生强烈想要写剧评的想法(随便写写啦)头一次这么想要收集剧照小时候在电视上断断续续看过几集,只知道那时候这部剧很有名,这段时间才完整看完一遍。
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这部剧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心理体验主角的少年感,有哭有笑的剧情,有情有义的角色(二郎神,孙悟空,哪吒,太上老君.....)细节伏笔,正能量,极出色的打戏,眼神戏,精神,灵魂和演技同一部剧,不同的人看感受一定会有不同,不一定能让每个人都感动,但这部剧的很多情节,细节,就是能狠狠戳到我首先是沉香看完剧还不够,又去B站上翻了翻相关视频然后,awsl!!!
完美诠释什么叫古装美少年,眼神表情动作,气质,反正就很绝那时候的曹骏 眼神通透干净,打戏漂亮有力,不愧是有武术功底,嗯,沉香本香了
来源于B站视频截图
附上帅照一张,这少年感我真的爱了,写的字还贼好看然后是沉香和小玉这对cp 特别喜欢他们表达出来的感觉纯粹 懵懂 美好 前期只要他们同框,满屏都是粉红泡泡不用说话 我就知道他们深爱着对方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莫过于此。
甜的甜死,虐的虐死很多细节,我看一次哭一次
第一遍看剧的时候我就想,如果结局他们没能在一起,我一定 会哭死好在 双向奔赴 最终顶峰相见—————————————————戳到我的细节太多,一时写不完要想捕捉完整细节的话,只能再看一遍了(狗头)🐶自己还想整理一个宝莲灯所有的经典台词,(搞笑的,有哲理意义的都弄出来)因为网上搜不到完整的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爱宝莲灯爱到无法自拔不然大家也不会嗑这么多年了除了沉玉外,印象特别深的情节还有一个:孙悟空变成唠叨教沉香武功,学成之日,沉香说在树林等唠叨,唠叨在沉香睡着之际,给他盖上了被子便离去,沉香醒后说 只是想对他说声谢谢,唠叨说,他已经听到了....那段对话让我瞬间泪目。
两部以前的电视剧,《宝莲灯》和《欢天喜地七仙女》对比先看这宣传海报,都是主角占比例小,尤其是欢天喜地,这主角还没“七仙女”三个字面积大呢,搞笑:-D这当年都是卖光盘💿的外包装呢。
首先它们俩都是神话剧,都是2005年首播的,(明明是同年播出的,但是为啥欢天喜地我记得很早很早看的,都能记忆里追寻到老家盖房前,甚至是老家的老家,而宝莲灯我觉得是六年级至初中那一段时间看的,可能是重播率比较高吧),并且豆瓣评分都一样都是7.8,都是主打亲情和爱情剧。
并且结局竟然出奇的相似,都是包饺子!
不对,是改天条。
并且都是打上天庭然后改的,只不过是一个是男主打上天庭另外一个是反一号打上的。
最后还都是结局是合家欢大团圆结局。
相同点还有就是两部剧女性角色都是很好看的,男性角色说不准,但是女性角色好看是基本上网上公认的。
主线是欢天喜地是七对CP外加王母娘娘和反一号的暧昧关系。
并且仙女都是王八看绿豆,一对一就成了没啥乱关系而宝莲灯就是主角这一对CP,加上男二号女二号实在是说不出来的无语👿外加二郎神和嫦娥这对关系和刘彦辰和三圣母。
主线又是三角恋,四角恋的。
比较虐比较烦。
幸好结局是大家比较满意的。
害,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高中还是初中看过这剧。
当时觉得剧情不行,挺拖沓的。
尤其是男女主角的感情线,又是误会又是三角恋什么的,唉,好烦。
知道最近有一部剧,上了微博热搜就是《大主宰》。
是说王源和欧阳娜娜台词不错,上的热搜。
我看了一些视频片段,当时觉得还行吧,毕竟王源和欧阳娜娜都还小。
结果不知怎么突然想到《宝莲灯》这部剧,马上就觉得不行了……曹骏和舒畅拍这部戏的时候还只是高中生吧(◔◡◔)再说背景啊,特效什么的《大主宰》竟然比不过这么多年前的《宝莲灯》啊……我觉得这部剧实在是良心制作了,我得补个5星。
那首主题曲,生下沉香和爹住,我一直以为。。。。。。
沉香还有一个兄弟,后来,才知道他爹叫爹住,不对,是和爹一起住,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啊。
这首主题曲朗朗上口,给剧增添了不少的亮点,而歌词,也把剧情都写了出来,听完一首歌曲,感觉那些画面就在脑海中。
很喜欢舒畅饰演的小狐狸,被迫帮姥姥偷灯芯,心里也是有苦难言,和沉香相爱,却被认为勾引沉香,沉香是被狐狸精蒙了双眼。
这就是一部沉香的成长史,沉香救母的故事还是很感人的,三圣母的扮演者真好看啊
这部剧真的是童年啊!
沉香口中的“差不多就行了”真的有点戳中我。
剧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沉香和小玉两人边寻找华山边玩耍,沉香一开始只是因为心中思念才想去寻找母亲,后来与小玉相遇后,(可能没怎么出过村子?
第一次出去就被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迷住了)就把寻母一事给抛脑后了,等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又开始悔恨、埋怨自己(这里太真实了,特别像自己复习的时候拿起手机就玩,等醒悟过来心里特别恼的感觉。
)这部剧才是真正的成长型男主啊,一开始沉香没有经历过一些事情,做事全凭着一股脑的热情,等热情过了,又被其他事情给吸引了,做事还不顾后果;到后来虽然二郎神让他读了许多书,可是他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消化这些书中的知识(弹幕骂他白读了那么多书的人,我真的很想问一句,能把书背下来和理解书中的句子,再和真正能掌握书中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啊!
如果背了书就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那现实中为啥还有那么多人会走上别人的老路?
别人都是经历过一些事情,遭受过巨大的打击之后才明白这些道理,你以为巴拉巴拉背会就懂得了?
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到最后经历的做事情多了,就变得有担当了,真正成长了。
沉香的成长让人看的心疼。
他是被迫成长的。
原本他只想着救他母亲之后,和小玉在一起。
可后来为了这个愿望,他背负了许多。
虽然剧中没有表现出他极度痛苦的样子,可是看了他第一集的时候古灵精怪,特别爱笑只会耍耍小聪明,没有主见和后面变得沉稳、可靠遇到大事可以自己拿主意,然后笑容渐渐少了,心里藏了许多事情。
…可能这就是被迫成长后的变化吧。
这才是真正的成长剧,从不完美到尽量做到完美。
PS:沉香真的是又苏又专一!
他根本不渣!!
他只爱小玉!
他从来没有吼过小玉,也从来没有对她动粗!
如果小玉不开心了,先反省自己,小玉在他心里真的太重要了,在他发现灯芯是小玉偷的时候,他气的不是小玉拿走了灯芯!
他气的是小玉骗了他。
沉香这简直是偶像剧中一股清流啊。
他唯一犯的错是给了丁香一个承诺!
不过那是他那时候因为四姨母为他而死,而宝莲灯也没用了,所有人都对他说小玉是坏人,然后脑子太乱,就这样轻易的说出来了。
后来他也一直在自责,在他知道了小玉死了之后,他的心也死了,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样。
他俩可以说都成长了。
而且爱情里的得失不能算的太清楚啊!
难道还要你对不起我一下,那我就要对不起你一下?
你这是在算账呢?
他俩没啥好说的,都是为了彼此,都是一样对方能过得更好!
(还有人吐槽沉香太怂,其实并不是他怂啊!
小玉现在孑然一身,而沉香不一样啊,他身边七大姑八大姨,他爹他舅都在推着他向前走,他的牵挂太多太多,不可能抽身出来的!
)最后说一说丁香,丁香前期真的挺可爱的,可是后来她自己喜欢上沉香之后就变了,小时候真的没觉得她那么绿茶!
八太子喜欢他也是够惨的(不过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吧?
)丁香说话太咄咄逼人了!
虽然有些话她说的挺对的,但她说话的方式真心不招人喜欢,最最最主要的是她道德绑架,还会装傻博取沉香同情心。
(八太子也真是的因为太喜欢她,把自己做人的原则都丢了!
不要那么卑微好吧?
)经过她这些折腾,真的是怕了她了。
(最后丁香为沉香而死的时候,沉香为她哭了,还有人刷他渣男?
emm…好歹也是一起经历过那么多事,而且她是为沉香而死,就算她整出那么多幺蛾子,毕竟曾经也是朋友,沉香心里还是会有些难过的啊!
要是沉香不难过,那也太冷酷了吧?
)不要拿他舅和沉香对比,两人是不一样的!
他舅是半神,沉香是四分之一神;他舅有过一段幸福的生活而沉香一直单亲家庭;他舅看到自家兄弟一个一个惨死,而沉香一直都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
两人生活经历不同,所以性格不同,做事方法不一样的!
他俩唯一相同就是经历过各种绝望后,最终成长起来了!
(如果沉香和他舅一个样,那还拍什么前传啊!
直接换个名字就行了!
)他舅真的挺疼爱和重视沉香的!
最后误会解开之后,沉香也很快就接受了,并没有心存芥蒂!
沉香对得起他舅对他的好!
所以再对比了!
大兄弟们!
小时候魂牵梦萦,看过无数遍的神剧。
偶然间找出来看,每个镜头和语气都能回忆出来,看懂了很多以前看不懂的地方。
看沉香从青涩变得成熟,经历一遍又一遍的打磨和洗礼。
你确定了目标你开始努力,你经历了波折,你成长了,然后你以为你行了其实不行,你再努力成长,之后你以为你行了其实还不行……反反复复多次,你万念俱灰,甚至你放弃了……而放弃让你面对现实,让你成长,有一天你再拾起来这件事情,你会发现你所说的每句话,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在把你向着成功的方向推进,因为你变得勇敢、变得坚定、变得果敢、变得懂得、变得慈悲……成长,真的不容易啊!
论仁慈,他可以甘冒万险触犯天条,只为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骂天书生和南郡数万百姓。
论傲骨,他听调不听宣,无视三界九五之尊的威严,可以因为人神私生子的身份在被天庭一些趋炎附势的神仙的含沙射影中泰然处之论坚毅,他可以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可以与兄弟决裂,可以被最爱的三妹仇恨,可以被三界众生误解,可以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自己独盏,只为帮三界创出一套新天条。
论情,几千年的神殿看舞,梦系魂牵的月影翩跹,三千弱水一瓢饮,九死不悔的寂寞单恋,如此痴情,谁能媲美?
论义,可以为了哮天犬而不顾自己的性命,可以为了梅山兄弟不顾一身的骂名,可以在哪咤真身死后奉献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来救他的命。
论谋略:千年的布局,瞒过了身边最亲的人,瞒过了三界众生,还瞒过了高高在上的观世音菩萨。
论决断:他可以把曾经情同手足的孙悟空打入万劫不复,只为替沉香日后劈山救母增加筹码和助力。
论神通:肉身成圣九转玄功,七十三般变化更胜孙悟空一筹,三尖枪司法人神,神魔恶鬼闻名丧胆,三界第一战神绝非徒有虚名。
论用心良苦,他可以自做恶人,只为挑起沉香志向,只为让沉香能够真正成长,能够真正拿起开山斧,拿起拯救众生的责任。
观世音高高在上,释迦牟以世尊自居,他们可曾想到某个不起眼的书生骂天时的绝望眼神?
南郡百姓将遭洪涝的无辜?
可曾想到织女和牛郎咫尺天涯相互守望的无奈?
可曾想到七仙女和董永生离死别的苦楚?
可曾想到八妹和巴特尔脉脉两无归的失落?
可曾想到白素贞和许仙百年同渡而又不能顾盼笑兮的惆怅?
他们不能,他们只知道,一切皆有轮回,他们只知道,冥冥中自有定数,他们只知道,天意不可违可是杨戬不信,他当日敢把玉帝的儿子砍死九个,敢与天界至尊决裂,敢镇守灌江口而无视玉帝的威严,今日同样敢逆天而行。
二郎显圣真君怕过谁?三界之中,可有谁配他的三尖两刃刀去征伐?
三界之中,可有谁能被他放在眼里?
杨戬的志向,不仅仅是救出三妹,不仅仅是缔造英雄,更要用慈悲的法力拿起他的三尖两刃刀,去做一个真正造福众生的神该做的事,或者是条万劫不复的六道轮回,稍一不慎即遗臭万年灰飞烟灭。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只要你们不再为情所苦,只要你们能快快乐乐,我的生死荣辱,我的生前身后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杨戬是一首寂寞的诗,是茫茫雪地中昏鸦的暗哑,是遗世中不为世俗所容的独立。
他的悲剧在于他的放不下。
放不下兄弟,放不下月宫里那深入骨髓的一眸一粲,放不下血浓于水的三妹和外甥,放不下三界众生的苦难,放不下一个真正的天神所肩负的责任。
早在母亲瑶姬被天火灼烧成他不堪回首的记忆时,他就已经明白,一切的罪恶之源,不是玉帝,不是等级森严的天界,而是那腐朽得瘆人的天条。
旧天条说,人鬼殊途,人神殊途,人妖殊途,神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神永远就要清心寡欲。
凡人,精怪,鬼灵。
永远被高高在上的三界执掌者践踏,蝼蚁般微不足道。
“这套陈腐的天条,已经给三界带来了多少灾难?
”所以他终于有了想法,所以他要逆天而为,所以他才会呕心沥血地千年布局,所以他才有了那种“就算是粉身碎骨,遗臭万年,我杨戬也在所不惜”的决绝。
地藏王立誓,地狱一日不空一日不成佛,可是他又怎么知道,地狱中那些善善恶恶,恩怨情仇,那些纠葛,那些无奈,不过是三界如死水般暗淡和死气的一角冰山。
观音曾经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可是她始终坚信天命不可更改,世事终有轮回,她不明白,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浸染着权势的大千世界执掌者们对下方生杀予夺的工具而已。
何谓天命?
天命只是玉帝王母西方诸佛的本观之命何谓轮回?
谁知道轮回外是不是还有更大的轮回?
谁有资格把天道二字诉诸众生?
杨戬就要成为这天命绵延中最大的变数,就要成为打破天命枷锁的反抗者!
他可以万劫不复,他可以遗臭万年,他可以失去一切,但他不愿失去一个天神守护三界的尊严。
他要把一切的罪孽都加诸于己身,只为还众生一片梦幻的净土,他要无愧于下界生灵们那仰望祷告的虔诚。
论真正的天神,放眼三界,唯真君显圣,杨家二郎!
我们知道《西游记》是由元代的《西游杂剧》改编而来,而在元代杂剧中出现的孙大圣形象,往往是以跟二郎真君作对的反角的身份登场,例如在《大闹天宫》故事的前身——元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和《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二郎神都奉命捉拿犯上作乱,占山为王的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等三兄弟。
从在戏曲中出现的时间上看,可以认为孙猴子就是“梅山七圣”之首袁洪的原型(至少是原型之一):同样是补天石变化成的猴子,同样以铁棍为兵器,同样擅长七十二种变化,有不死之身。
大概是在《西游记》风行之后,孙悟空作为正面形象被群众接受,小说戏曲的作者不得不顺应民意修改剧本,另造了一个“猿洪天君”取代原本的齐天大圣。
为什么二郎神与孙猴子总是以“宿敌”的关系出现呢?
演述二郎真君身世的正统神话书籍《二郎宝卷》里是这么解释二者恩怨由来的:二郎神的父亲杨天佑是上天“金童临凡”,为四川确州城内书生。
母亲云华仙女恋旧情,下凡与杨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
因违犯天条,花果山孙行者奉命将云华压于太行山之下。
后来,二郎神得到天上斗牛宫西王母的指点,“担山赶太阳”,劈山救出母亲云华仙女,反而用太行山压住孙行者——这故事几乎就是《宝莲灯》的翻版,只不过二郎神镇压者的位置被孙行者取代。
但这里有件奇怪的事,《宝莲灯》中二郎神横出作梗,因为他是个妹控……哦不,女方的亲属长辈。
孙猴子取代二郎神的位置又是什么立场?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劈山救母”是具有封建思想的长辈暴力打压小辈自由恋爱行为的故事,换言之,云华仙子跟杨天佑相恋,完全属于玉帝的家务事,赏罚皆与外人无涉,猴子又不是人家家族里的长辈,跑去横加作梗阻挠自由恋爱是为什么?
中国从来不缺闲得蛋疼的文人,他们考证来考证去,真的给他们考证出来了,猴子倒确然是杨家的长辈!
晋代的《博物志》卷三有这样的记载: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弥猴,长七尺,能人行健走。
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
产子,皆如人,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谓“杨”。
--原文(http://www.fox2008.cn/Article/171277.html): “蜀山南高山上,有物如猕猴。
长七尺,能人行,健走,名曰猴玃,一名马化,或曰猳玃。
伺行道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人不得知。
行者或每遇其旁,皆以长绳相引,然故不免。
此得男子气,自死,故取女不取男也。
取去为室家,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
十年之后,形皆类之,意亦迷惑,不复思归。
有子者辄俱送还其家,产子皆如人,有不食养者,其母辄死,故无敢不养也。
及长,与人无异,皆以杨为姓,故今蜀中西界多谓杨率皆猳玃、马化之子孙,时时相有玃爪也。
”昭惠二郎真君又叫灌口二郎,他的二郎庙在哪里?
灌江口,今四川灌县,刚好在“蜀中”!
知道了这个逸闻,现在我们重新想一想,很多问题就能解释通了:二郎真君,他的不坏金身,七十二般变化,仙界数一数二的武艺神通到底是怎么来的?
“师从玉鼎真人”是到明代《封神演义》才新加的设定,在元代杂剧中,二郎神可是没有师承来历的!
那么,是从云华仙子遗传来的吗?
可是他天界第一战神的神通明显比那名不见经传的云华仙女要强力太多!
再想一想,为什么天兵天将讨伐花果山连番失利,玉帝迟迟不愿派第一战神二郎真君出手,反要等到观音菩萨这个“天庭外人”保举二郎真君,玉帝方才派人去灌江口请二郎神?
更有甚者,孙猴子的外号叫“大圣”,二郎真君的外号呢?
“小圣”!
补充:猿猴窃妇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焦延寿的《焦氏易林》:“南山大玃(jué),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然独宿。
” 大玃是一种大猿猴,媚妾就是美妾,美艳且是人妻。
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异兽部”则云:“蜀中南高山上有物如狝猴,名曰猴玃,一名马化。
伺行道妇女有好者,辄盗之以去……取去为室家,其年少者终身不得还”,这里也强调了蜀中猴玃专抢的是美女,猴王不是随随便便抢的。
至唐前期的《太平广记》里,已经形成了一篇完整的传奇故事,叫《补江总白猿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25/23/2722521_143326532.shtml)。
说欧阳纥的老婆非常漂亮,随军南征到广西桂林时,部下告诉他:此地有神物,乃修行千年的白猿,已经是剑仙地神之属,连续抢了30多个绝色美女,大开后宫,每天晚上不睡觉,全要挨个睡过。
欧阳纥听了大为疑惧,把老婆关在密室中,重兵把守,谁知还是半夜失踪了。
欧阳纥悲痛之下辞职一意入山间寻妻,到结尾他终于杀了白猿救出娇妻时,却发现妻子已经怀孕了。
欧阳纥和妻子在白猿临死前答应了它的祈求,生下了这个孩子并抚养长大,就是唐代书法家欧阳洵。
这个故事到了宋元的民间说唱,也就是明代所称的“话本小说”(说唱艺术再改记为文章)中,演变形成另一个完整的故事,叫做《陈巡检梅岭失妻记》(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30185),载于明代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中,故事和人物关系大体不变,除了地点从广西桂林改为广东南雄外,还是千年白猿净寝取人妻,大开后宫,丈夫入山间寻妻,杀白猿将其救回的构造。
但这个故事如果真是一成不变,我怎么会单独拿出来说呢?
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故事中的千年白猿有了一个外号,叫做齐天大圣!
——————说梅岭之北有一洞,名曰中阳侗,洞中有一怪,号曰白巾公,乃猢狲精也。
弟兄三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
小妹便是泗洲圣母。
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
这齐天大圣在洞中观见岭下轿中抬着一个佳人,娇嫩如花似玉,意欲娶他,乃唤山神分付:“听吾号令,便化客店,你做小二哥,我做店主人。
他必到此店投宿,更深夜静,摄此妇人入洞中。
”山神听令,化作一店,申阳公变作店主,坐在店中。
却好至黄昏时分,陈巡检与孺人如春并王吉至梅岭下,见天色黄昏,路逢上店……那阵风过处,吹得灯半灭而复明。
陈巡检大惊,急穿衣起来看时,就房中不见了孺人张如春。
——————后来,南雄陈巡检得紫阳真君臂助,将齐天大圣押入鄷都天牢问罪,所抢妇女也被解救出来。
紫阳真君是全真祖师张伯端的号,张真人也确实在广东乐昌一带充军多年,但那时张还是俗家人,张伯端遇仙、修行、成道、开山收徒的地点都在成都,如果这个故事是口口相传的“张伯端异闻”,十之八九,是在成都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正正对应了晋代以来蜀中猿猴的抢妇传说。
神马玩意啊哈哈哈哈
画面很美,剧情四角恋什么的略狗血吧,让我不想看感情戏,舒畅还是很美的。最意想不到的还是二郎神啊,很帅,也是最大的反派,但结局却是万万想不到。挺喜欢这样的反转的
两星
这剧真的好喜欢好喜欢!虽然小玉是官配可我也好喜欢丁香!舒畅和林湘萍真的都好美呀!
小时候都看了些什么呀啊哈哈哈
童年记忆,→_→第一部骨科向的电视剧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小孩天天看这种片真的很可怜
童年天天看啊,二郎神超帅
毁了曾经很喜欢的小和尚~
大胆妖怪!!!本皇岂能容尔等在此放肆!!!(泥垢
小时候看个热闹,不用现在眼光去看,当时觉得还行,很喜欢舒畅。
曹骏的基本都看过
曹骏,释小龙,郝邵文三个童星,就曹骏没怎么长歪,最喜欢舒畅的小狐狸,这里的每个女演员都很漂亮,服装发型场景都是无可挑剔,剧情也还行
小时候觉得曹骏很帅,舒畅很美,不小心大家都长大了。
当年也算国内大制作了新加坡台湾韩国演员。那几年宝莲灯的IP大家好像还都挺买账
补标
哈哈,童年的回忆啊。
感觉焦恩俊陪伴着我的童年啊,儿时的回忆
傻逼二字,不说两次
年轻时的记忆呀,可惜的舒畅没能火起来,反倒是刘涛大红大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