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音乐
Notre Musique,高达神曲,神曲,Our Music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莎拉·阿德勒,娜德·蒂约,Rony Kramer,Simon Eine,让-克里斯托夫·布维,George Aguilar,Ferlyn Brass,Leticia Gutiérrez,Aline Schulmann,让-吕克·戈达尔,胡安·戈伊蒂索洛,马哈茂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瑞士语言:法语,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班牙语年份:2004
简介: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 Enfer (Hell), Purgatoire (Purgatory) and Paradis (Paradise) -- Notre Musique is an indictment of modern times. 頑皮老頭高達在新作挑釁如常..详细 >
「4.0」最后被戈达尔搭建的“不像天堂”的天堂迷住了,忧伤而温柔,酸涩中透着浪漫。
#ICA 长评-文化与暴力的轮回。影片是一场关于战争,历史与文化的影像反思,内容依旧如同他对于电影未来的看法般消极,工业化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脱离现实,影片以地狱,炼狱和天堂的三幕形式呈现,与但丁的《神曲》形成了呼应与对照,这三部分的内容对照的是战争历史的呈现,战争过后的反思和天堂的虚幻。地狱由战争的真实影像和毁灭有关的电影片段拼接而成,蒙太奇呈现出的“地狱”的张力还蛮强的,炼狱是以萨拉热窝作为战争遗迹与资产阶级的对照,呈现出的反思力度很强。学者,艺术家,哲人与普通人的对谈和印第安人的对照“搬演”很大程度批判了知识分子和西方文化殖民。那词藻与哲学思考在面对现实苦难的无能实在是有些讽刺,各个种族放到一起同样映射出了“西方文化”的虚伪,天堂则看似是宁静平和,但感觉是一种虚幻,乌托邦是不可及的。
看了20分钟 戈达尔后期的电影太政治了
7/10
不用看电影,只要看短评,你就能知道,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件事,不止莎士比亚做到了……每个人都能有所感受,但大部分人根本看不下去,演员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导演也许知道自己要拍什么,这就是实验电影。
太有深度了,前半看得云里雾里的,字幕也连不成句,后半终于褪去生涩,浸入其中
掐掉第一部分后与疙瘩做讲座前的那一部分
就是喜欢戈达尔这个调调。
老头子的电影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用人物和地理的双重性来展现电影和社会,但是现实哪只有双重性;用土著美印第安人和巴勒斯坦去讲lost voice, 去讲因为历史战争而消失的话语权,但是书写历史的文人艺术家不也是罪魁祸首?我们的音乐,这个社会集体共有的东西,其实也只不过是虚幻的音乐
片尾 哀哀闔眼 / 順著小路的雪滑下,最後吊在屋簷下。
Même dans l’autre monde, il y a encore notre musique.
聖經、尼采、罪與罰、卡拉馬左夫兄弟、白痴各文本交匯的野心之作,但導演似無力統合各文本,各自困於原本的範疇內重覆陳述一遍。 尼采的演員不要再找猥褻中年男了!!
#Essay Film 15
戈达尔最后一部“”叙事“电影,还算比较容易看明白,依然是超脱的境界,离电影儿越来越远,离影像越来越近,人物有布列松的模特感觉,人物在电影里承担的只是说出文字的载体。我感觉戈达尔在用电影写书。就是你很难感受到他要用视听语言(传统的)做些什么表达,灯光?构图?这都是什么j8玩意,不需要,但是....啊,难以表达
关于正反打那段有意思。第二段前面的画面和镜头好无聊,像给文本随便配了些图,中后部分的摄像机活了起来。第三段真好啊!
社会即地狱,人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印第安人,当我们民族被置于其它民族的语境之下,又何以去寻求自我?无诗无以民族,不如说无诗无以精神。炸弹杀不死人,书可以。天国如果存在,它是无,纯净的存在,无欲望、无文化、无异同、无民族的“人”,逃脱身为人的桎梏。篇章二有些掉书袋了。
第一章碎片化影像的拼凑与剪辑,形而上学与政治;战争与人性,自我本身就是对他人而言的武器
Xx语的语法有问题。如果我们的罪是哪该死的知识,我只请求更多的罪孽后顷刻毁灭(533)
@2022-01-14 16:08:18
略显乏味。电影本体论的范例,戈达尔的《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