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恩典

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台)

主演:艾恩·格拉法德,萝玛拉·嘉瑞,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阿尔伯特·芬尼,迈克尔·刚本,卢夫斯·塞维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6

《奇异的恩典》剧照

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2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3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4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5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6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3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4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5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6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7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8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19奇异的恩典 剧照 NO.20

《奇异的恩典》剧情介绍

奇异的恩典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年仅21岁的威廉·威伯福斯(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饰)在好友威廉姆·彼特(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饰)的劝说下加入英国议会。两人共同领导了反奴隶运动,与反对者展开激烈的斗争。然而威伯福斯拟定的关于反黑奴的议案还是被国会否定了。身心疲惫的威伯福斯被议会的明争暗斗弄得心力交瘁,患上大肠炎。1797年,当他来到乡下朋友家静养的时候,遇见了他的崇拜者芭芭拉·史普纳(萝玛拉·嘉瑞 Romola Garai饰)。威伯福斯向她讲述了他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两人相爱并结了婚。终于,在1807年威伯福斯的议案得到部分通过,坚守反黑奴运动的队伍也开始逐渐壮大。 本片根据英国政治家、改革家,废除奴隶制倡导者威廉·威伯福斯的人物原型改编,讲述他在18世纪的英国国会长期坚持反黑奴运动并与反对者展开斗争的故事。影片使用电脑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女囚风暴1995上层男孩第四季黑镜第三季谍网第二季燃烧女子的肖像无声婚礼慢行列车五月之恋网络年代泄密者最棒的欧巴桑中岛春子战栗杀机搬山道人之落天荒达妮卡守财奴致命催眠预约爱情亲爱的隐居先生牙狼:照耀黑暗之人拆局专家去日无痕象牙山车神和谐一家亲铁岭风云范马刃牙第二季怪人开发部的黑井津小姐真爱狗公园献给你的勋章诱饵英雄第一季

《奇异的恩典》长篇影评

 1 ) 良心,还是利益的胜利

看了部电影,奇异的恩典,这本是广为流传的一首圣歌的名字。

电影讲述英国18世纪英国议会议员威廉威伯福斯坚持不懈推动废奴议案,终获成功的故事。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电影。

威伯福斯应是贵族出身,不事生产,享有特权,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改革社会、推动进步的事业上,令人羡慕。

他推动废奴,是因为信仰上帝,坚信黑人奴隶也是平等之人,不应被贩卖、奴役、虐待和杀害,也因为多方了解,认识到黑奴贸易的罪恶。

他善良高尚,路上见到马匹倒地,被主人鞭打,都会上前阻止。

他富有才华,议会演讲和辩论都非常出色。

他坚持正义,即便多年提案,屡次失败,也没有放弃。

还有,他反对革命,忠诚国王,坚持改革,终其一生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而努力。

他在英国政治史上应该留有姓名,只不过并不为我所知。

奇异的恩典,是歌咏上帝的。

基督教信仰在西方文明扮演着极端重要的角色,许多思想源出其中。

基督教和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中国人对此的认识和研究并不深入,我们还谈不上深切理解西方文明。

当然,西方文明对我们的理解和认识也谈不上多么深。

在一般的民间文化层面,更是充满各种浮浅的印象和偏见。

值得提及的是,这部电影中主张废奴的除了一位侥幸生还的黑人传教士外,都是英国白人上层。

电影表达了一个观点,是文明的英国人自上而下地废除了奴隶贸易,依靠的是人们的良知觉醒,而非是暴力斗争,多么文明温和啊!

实际上,威伯福斯广泛宣传,渐渐得到议会和民众在道理上的认同,为什么还是屡次失败呢?

因为良知没法战胜利益。

大英帝国的繁荣强盛有赖于罪恶的黑奴贸易,捕捉运输贩卖,种植园、矿场、工厂的奴隶劳动,各个环节都在获利,无数英国人由此富有,国力由此强盛。

即便罪恶,英国人也不愿停止。

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似乎就是对英国黑奴贸易的有感而发。

大英帝国的强大和英国人的富有,建立在黑奴的累累白骨之上,在黑奴的鲜血和呻吟之中。

电影其实说明了,人类个体有良知,知道罪恶,知道文明,但更看重实际的利益。

在朋友首相的支持帮助下,威伯福斯和支持者采取了一个欺骗的手段,通过了英法战争期间对中立旗帜船只的检查,大大打击了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的实际衰退,导致了议会对奴隶制支持者的减少,带来了威伯福斯期待已久的议案通过。

的确没有这位圣徒般的议员的持久不懈坚持努力,不会有废奴法案通过,他的确是伟大的。

文明的良心无法忍受黑奴贸易的罪恶,但可见的是财富如何驱使人们去开始罪恶并持续下去。

英国人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并不是为了传播文明,而是掠夺财富,黑人奴隶乃至其他殖民地土著居民从来没有被真正视为和英国人平等同样的人,而是等同于财富的物。

将人不视为人的事件实在太多,犹太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现代的奴隶,说明了人类的同情心同理心并不发达,远远没法和强盛的自私、对财富的贪婪相比,不然无法说明为什么人们长期对一些黑暗的存在视而不见。

但应该高兴人类之中的确有一些高尚者,虽然极少,但其散发的光亮确实照亮许多幽暗。

 2 )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

该片讲述威廉.威伯福斯和他著名的克拉朋联盟在英国议会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经两代人的努力,终于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法案,英本土及殖民地的几百万奴隶带来了最宝贵的自由。

威伯福斯早年在剑桥读书时放荡不羁、沉沦堕落,后混迹政坛,关键时刻受到著名学者米尔纳影响,米尔纳是剑桥著名教授,在数学、化学、天文都有重要贡献,是继爱萨克.牛顿之后第七位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后任剑桥大学副校长;更关键米尔纳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徒,并拥有神学博士学位;他丰盛的生命滋养了威伯福斯,成为威伯福斯一生的重要转折后来威伯福斯又遇到了老牧师约翰.牛顿,这位年轻时罪孽深重的奴隶贩子、晚年悔改信主的牧师帮助威伯福斯看清了他一生的使命(CALLING),开始和其他几位政治家结成彼此委身的亲密关系,组建了历史上著名的“克拉朋联盟”,共同致力废除奴隶制的运动。

该片最堪称经典的就是主题曲《奇异恩典》,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也是我每天早上打开电脑必听的歌曲。

听了千百遍却总有感动在心头萦绕.......其歌词就是老牧师约翰.牛顿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的赞美诗。

借用诗经的四字句式,翻译得也也很好。

附《奇异恩典》歌词: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已安然经过;靠主恩典,完全不怕,更引导我归家;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再现。

另, 如感兴趣可以阅读《兄弟相爱撼山河--威伯福斯和克拉朋联盟》一书张文亮 著 校园书房出版社

 3 ) 大爱无形

有时候你必须相信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力量,威廉•威伯福斯作为一介平民展示了一个基督徒的特别能力。

威廉•威伯福斯与剑桥校友威廉姆•彼特一直是废除奴隶贸易的坚定支持者。

直到彼特告诉威伯福斯,他有可能成为英国的首相(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并劝说威伯福斯加入议会。

威伯福斯有极强的演讲天赋,在议会上经常舌战群儒,为废除奴隶贸易摇旗纳喊。

起初他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皮特的帮助下,慢慢的,威伯福斯身边聚集了一些同样痛恨奴隶制的人士,他们无数次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却仍然一次次陷入失败。

直到英法战争爆发,谣言四起,他们被套上革命党的帽子,一个个选择了隐退或者离去。

他开始感觉孤独,萎靡不振,加之糟糕的身体,以致鸦片吸食成瘾。

他每每从梦中惊醒,梦里满是带着手铐脚链的奴隶,在向他招手,那些渴望自由的眼睛似乎是一把把刀子扎在威伯福斯的心上,使他痛不欲生。

芭芭拉•史普纳女士适时地出现了,威伯福斯没日没夜对她倾诉着,而史普纳女士表现了精确的理解和巧妙的点拨,威伯福斯几乎焕然一新,重新燃起斗志。

詹姆士从印度洋群岛归来,带来大量的奴隶主残暴统治的证据,他们总结经验,采用迂回战术,用一种巧妙的欺骗,赢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这时彼特却病倒了,最终没有看到斗争的胜利。

终年44岁,终身未娶,一生献给了政治事业。

影片最后也借片中演员之口表达了观点:说起伟大的人,人们往往会谈起那些进行武装斗争的人,比如拿破仑,然而很难记住那些进行和平斗争的人,他们更寂寞,也就更伟大。

威廉•威尔福斯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贵族权利阶层,并最终使奴隶贸易被废除,他的伟大足以名垂千史,赢得万世尊重。

影片最后,英格兰风笛响起,悠扬的Amazing Grace的旋律中,出殡的队伍缓缓前进,威伯福斯最终被葬在西敏斯特教堂,他永远的朋友——威廉姆•彼特的旁边。

在奴隶贸易废除后,威伯福斯仍然致力于教育、医疗卫生、监狱改革,实践着他的梦想——Make a better world,一个更好的世界。

http://olover.blog.hexun.com/19184599_d.html

 4 ) 当他们本可以选择无视良心

莫名其妙的看《奇异的恩典》居然到最后会有想哭的冲动。

不是关于willian willberforce 最后的梦想的完成,不是关于什么人性的伟大,正义的不容置疑之类的冠冕堂皇,我向来没有那么崇高,而是对于我所向往的那片自由的土地,以及被那片土地的孕育的人么们的精神那里有纷争,有阴谋,有反动,有淫乱,没有邪恶推动不会创造出那么美丽的享乐主义文明。

但是那里同样有精神,有自由,有平等。

足够伟大到让那么多白人穷尽一生为了黑人的自由,为了另一群和他们无关甚至在为大不列颠本国创造财富的人们可以自由的生活。

与此同时在另一片我知道的土地上人们忙于给自己和下一代一同带上脚镣手铐,人们忘记自由的意义而甘于活在沉重的束缚下,媒体被管制,网络被禁止,自由主义被当作脱缰的野马一样被谴责。

人们总在反抗,但是却永远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可是几个世纪前的英国,保守党的老人站在了那个他反对了近二十年的年轻人身边,尽管被骂作叛徒也在废除奴隶制度的请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明知自己被对方轻视的亲王在最终也为他的胜利鼓掌,柔弱的女孩子们站在一向强势的父亲面前夺下他茶壶中的方糖。

这是一种精神,一种高贵民族所拥有的气势,深埋在骨髓中。

因为这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力量,即使他们滥交,他们吸毒,他们旷课,却不妨碍他们成为了世界上强盛一时的霸主。

喜欢影片中成为首相的willianm pitt的那句话“AS your prime minister,i urge your caution,and as your friend,to hell the caution”

 5 ) 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文/锡安 1,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主持了(是的,有点不可思议)一场朋友的婚礼,因着朋友们此前的精心筹备,当天婚礼现场全程透着一股轻松的庄重、真诚的欢快。

当新郎新娘在台上回顾完相识相知经历的时候,我准备临时追问几个问题,跟新郎说你不要紧张,你一紧张我也紧张,后期剪辑完,咱们这个环节可能就成彩蛋了。

因为新郎当天激动得有点小紧张,除了向宾客们致辞时,忘记了事先准备好的后一半的话,在回顾经历的环节,他又几次讲到哽咽,转过身去抬起眼镜擦眼泪,座中无不动容。

或许加上这几年在各种仪式上见到的真情流露时刻其实并不算太多的缘故,所以这个场景在脑海中停留得格外长久。

另外一个类似的故事,是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的,毕业那年,男朋友(现在的先生)把工作签到了她选择定居的城市,他父母飞过去陪他们看房子,中午在外面一起吃饭,吃着吃着,或许是觉得被幸福包围吧,男朋友突然毫无预兆感动得哇地哭了出来。

我相信这些眼泪都是爱的水到渠成。

2,我也相信上面两个故事都是健康又真挚的爱。

关于“爱”,只要是个正常人,常常都是欲取欲予。

也恰恰因为爱是位格之间的关系,所以天然地涉及到关心、付出、包容、忍耐、盼望,但同时也涉及到理解、尊重、自由、独立、平等。

可惜我们人实在软弱又有限,总是有意或无心地在爱上面一塌糊涂,对于爱里所涉及的一些元素,要么从没思考,要么尚未习得,要么过于健忘,要么缺乏自制。

要么是受伤之后不再愿意相信,开启防御模式,最多跟这个概念维持着表面的一团和气。

最常见的,还有患得患失。

这个世界上关于爱的理解,也愈发荒腔走板变了样。

最糟糕的情形之一,是被借口化甚至工具化,毕竟,以婚姻之名行锁链之实,以养育之名行利益交换,以全局之名行道德绑架,以付出之名行情感勒索,类似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并不陌生。

一面自我感动,一面高举“爱即正义”大旗的,往往既不懂爱也不懂正义,于人于己,反倒成了“爱即网罗”。

又比如,多少人因为所谓爱而去追求的自己的梦想,却成了别人的梦魇。

显然这些不是爱,至少不是完全的爱。

《圣经》中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

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一直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推崇《真爱至上》这部电影,甚至每到圣诞节便近乎朝圣似的翻来覆去地看;在电影中,我是从头到尾都没看到什么真爱,看到的分明就是极度滥情。

因为这涉及到爱中“自由”的一面。

罗翔老师谈到自由时这样写到:“唯有真理的光照,才能……自由而不放纵……真正的自由是做正确事情的自由,随意吸毒不叫自由,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沾染毒品才是自由。

任意更换性伴侣、始乱终弃不是自由,可以约束自己的欲望才叫自由……然而,人生最大的奴役就是无法实现‘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跨越……我们得到的绝非自由,而是彻底的奴役。

”只要是在虚假的爱里,任何时代、种族、环境中,人都可能是“奴隶”,即便看起来所处的是一个文明社会。

3,奴隶的反义词是自由和平等。

从实体历史来看,人类正式宣布废除奴隶制度不过才200多年。

2007年,电影《奇异恩典》上映时,正值英国《废奴贸易法案》通过200周年,这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当年英国最积极的废奴倡导者威廉·威伯福斯的部分传记。

虽然影片本身,可能还没有片中演员——饰演威伯福斯的剑桥同学、一生挚友、英国首相威廉·皮特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更广为人知,公众常识里,英国废奴法案似乎也不及美国黑奴解放运动在教科书里的重要性,但其在英国甚至人类历史上的意义,却的的确确举足轻重。

据统计,到18世纪末为止,有1100多万非洲男女与幼童,被送到西印度群岛等地当奴隶。

英国当时是全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又因黑奴劳力俨然已成为其生产力的一部分,所以全国仅有少数人反对奴隶制度,其中又只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话。

威伯福斯是其中敢站出来说话的人之一。

黑奴被铁链锁上,从非洲装船,一上岸即被烙上印记。

黑奴贩卖者用烙印告诉你,虽然你被造是一个有尊严有自由的人,但此刻你不再属于上帝,只是奴隶。

奴隶对人性莫大的污辱。

长期以来,被锁链捆绑的黑奴画面,在威伯福斯心中挥之不去。

黑奴孩子无助的眼神,成为之于威伯福斯自己的“马其顿的呼声”。

虽然有已经成为英国首相的挚友威廉·皮特的支持,但在议院中推进废除黑奴法案,触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仍然举步维艰。

威伯福斯去找他视为精神导师的约翰·牛顿,寻求建议。

老约翰一边拖地一边不紧不慢地说,你小时候总会向上帝寻求指引。

威伯福斯说,但随着成长,也变得愚昧,好在自己现在又开始慢慢找回信仰。

“有多慢?

上帝的做法有时候很缓和,不像暴风,是一点一滴来。

”老约翰鼓励他“为了上帝放手去做吧”。

再次站在议会的威伯福斯,当众宣告要为废奴抗争。

他说我知道有不少同僚从贩卖黑奴中得到好处,在座的也有人投资农场或当船主,但我相信黑奴具有人性,我相信你们都有人性。

威伯福斯相信上帝造人生而平等,他想帮助那些曾在昏暗船舱中的奴隶重见光明。

威伯福斯和一群基督徒朋友们组成了“克拉朋联盟”,他们在英国议会提出禁止贩卖奴隶法案,经过长达18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终获通过。

又经过8年,他们在维也纳和平会议上,促使与会的奥地利、普鲁士、俄国、瑞典、西班牙、葡萄牙与法国等代表也签署了《废除奴隶贩卖条约》。

4,影片中,曾三次响起电影同名歌曲《奇异恩典》,第一次是威伯福斯唱于他的同僚面前,第二次是在威伯福斯的婚礼上,第三次是在他的葬礼上。

这首经典歌曲后来被翻译成世界各地语言,200年来传唱不衰:奇异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初信之时,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宝贵。

许多危险,试炼网罗,我已安然度过;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导我归家。

将来禧年,圣徒欢聚,恩光爱谊千年;喜乐颂赞,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现。

《奇异恩典》的作者,正是前面提到的约翰·牛顿。

影片对约翰·牛顿着墨不多,几乎是一笔带过。

历史上的约翰·牛顿,年轻时曾经当过20年黑奴船长。

他的一生,也是被上帝翻转改变的一生。

年老时的约翰,如他歌词中写到的那样,双目失明,但是他仍流着泪口述自己的过去,把做黑奴船长时涉及到的人名、船名和港口等记得的事情,全部写了下来。

在自传中,约翰写到:“当时,我特别希望能有一个机会站在公众的面前见证上帝丰盛的恩典。

我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更适合作出这样信心的宣告:‘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而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他说在认识上帝之前,自己没有眼泪。

这样的自省,比卢梭那种披着忏悔的外衣洋洋得意地炫耀愚蠢,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当然,更比我那些浅薄的自省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奇异恩典》,文如其名,讲的正是信仰和真理如何改变一个人——不是给人以暂时安抚的心理学,也不是什么单薄的情感寄托,而是真正相信在世界之外,有超然超验的存在可以去信靠。

所谓超然超验,就是超乎人那有限到可怜的认知——如果说眼见为实,那么连韦伯望远镜尚且都看不到宇宙边缘的一星半点,人凭什么认为自己有一天可以达到全知呢?

若没有一种来自真正的“元宇宙”的公义作为标准,人所秉持的良善与邪恶又应该靠什么来分别?

否则希特勒的疯狂种族屠杀,与威伯福斯的废除黑奴贸易一样,也可以在人间找到自己正当的辩护人。

若没有一种来自真正的“元宇宙”的公义作为标准,人又如何去解释良心的起源?

若没有一种来自真正的“元宇宙”的公义作为标准,人又如何在面临入户消杀时,宣告“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正当性?

坚持信仰原则的人相信,虽然世界上太多人事物都是变动的,但真理却是明晰不变的,不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度,人即便主观上再傲慢,客观上也无法超越这个真理。

而在一切的狂风暴雨中,能保守人安然度过试炼网罗、前为瞎眼今得看见的,正是这个真理。

5,前些年“Keep”推出slogan——“自律给我自由”,我看得眼前一亮,觉得对于一款健身App来说,这个slogan非常棒。

不过如果更认真地去分析这句话,就会发现“自律”仍然十分有限,给不了人真正的自由。

自律固然是个好品质,它可能对你调节体脂率有效,对你有个健康的生活作息有效,但对于人内心深处的幽暗和无助却束手无策,有了自律,人仍然可能活在枷锁当中。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算真自由,这很容易举例,比如人会成为自己瘾症的奴隶。

“Follow your heart”,这话乍一听很酷,再一想却很恐怖,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心是不可靠的,跟从我的心,那么那些心思意念荒唐得恐怕还要加一个“更”字。

而不想做什么就能够成功约束自己不做什么的自由,才接近真自由,虽然还不够完全。

然而不想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谈何容易,不然你翘班试试?

人有自由意志,然而这自由意志大概没有怎么跟着“Keep”举铁,力量看起来并不理想。

正如使徒保罗说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上帝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我真是苦啊!

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很多对自己内心诚实的人,想毕对这款痛苦都并不陌生,比如陶渊明的“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比如王阳明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和“自律给我自由”相比,百年前司徒雷登建立燕京大学时,将“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作为校训,更切人的实际。

这个校训源自《圣经》“真理使你们得自由”一句,耶稣说,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他也是爱,“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

所以保罗在发完上面的感慨后,下一句是:“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比起政治身份,这个年代的“奴隶”更多是指向一种生命状态,从而“废除奴隶制度”也愈发成为生命的刚需。

废除实体容易,废除观念难,正如切除肿瘤,有时反倒比医治心理问题更简单。

如果觉得当下的状态找不到出路,不妨停下来看看是不是走错了方向,可能需要一点决心、勇气和魄力,毕竟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然而用旧地图发现不了新大陆,吃感冒药也治不了夜盲症。

 6 ) Unending Love

Unending love, amazing grace. 永无止尽的爱,我非教徒,却仍然感受得到这奇异的恩典。

也许它并非来自上帝,而是源于那些像William一样,善良而勇敢的灵魂。

就像任何一个凡人一样,他们放弃过,逃避过,但也重新拥有了站起来,一无所有地再次出发的勇气。

曾在国会议厅被众人当作笑话的William,一次又一次拖着病重的身体,用憔悴却坚定的面容面对着所有的质疑和诬蔑。

那一刻我第一次开始相信,最爱世人的或许并非他们所创造并信仰的上帝,而是他们自己和所有像William一样的人。

上帝没有在非洲无辜人们饱受苦难折磨的时候出现,也没有用闪电和雷鸣惩罚那些用奴隶鲜血牟利的贵族。

而这个瘦弱而病重的男人,一次又一次地为素未谋面的人们四处奔波,为他们站出来奋斗。

或许全世界的教徒们可以辩解道,是上帝派William来拯救受苦的非洲人民,可是如果这拯救世人的光环,必须建立在无数受尽苦难而逝去的灵魂上,那么我不屑去尊敬所谓的上帝。

William只是一个凡人,可在他最终站在那里等到那句法案通过的时候,他的身上,像是散发着那样让人想要流泪的光芒。

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与其相信被人创造出来的上帝,我更甘愿把William这样的人当作信仰, 并且希望能像他那样,做一个勇敢而善良的人。

 7 ) 高尚与存在

一部英国电影DVD无声无息地上架了。

英国电影除了哈利波特(投资人据说也是好莱坞)大造声势,别的影片都是随风潜入夜,这跟国家的电影业实力有关,暂按下不表。

且说这部新出的电影《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

这样一部没有动作,没有性感美眉,没有凶杀悬疑,没有煽情的片子,没有任何流行商业片的特征元素。

这种影片,就是饭店里的酸辣土豆丝,最考厨子的功力。

不玩特技,只靠刀工火候---台词和剪辑。

这部片子的台词,那是太amazing了。

要是想通过看电影学英文的人,这部影片是上佳的材料。

精彩的议会辩论,公众演讲,英语的精华都在里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跟英美的文盲学英语和英美的语言教授学,那能一样吗?

吃喝玩乐过日子那一套,如果您好那口那不提,如果您是想好好学习一门语言的,那就要看其国精英人物的谈吐。

美国也有议会,但美国是民主的近乎民粹,吴澧名文“人大代表都是红脖汉”,以美国人大代表为鉴,揭示了中国的人大代表为什么提不出像样的提案,素质摆在那里嘛。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温良改革派国家,邻国法国革命彻底,结果血雨腥风,无疑已是反面典型。

英国看在眼里,知道人民民主专政最后就是民主压不住专政,议会这套还是得要。

资产阶级上位了,议会里还是要维持贵族传统,你可以陈述主张,但不许没风度;可以讽刺,但不许骂人。

议会里都是把国家玩转的人,攻击征敌又不让对方抓把柄,比的就是言语功夫。

上帝和国王面前,不可失态,言辞做尽功夫。

数百年历练,英国议会已形成“议会语言”,如果有谁言语不雅,议长大人就会提醒他,gentalman,你说的是非议会语言。

头次提醒,二次就要请出了。

再者就是影片的叙事风格,从中间开始。

先倒叙,讲到中间接上了再往下走,倒叙的过程中还穿插着主人公的感情发展。

跳来跳去的居然还很流畅。

导演的功力好。

 8 ) 奇异的恩典

年仅21岁的威廉·威伯福斯在好友威廉姆·彼特的劝说下加入英国议会。

两人共同领导了反奴隶运动,与反对者展开激烈的斗争。

然而威伯福斯拟定的关于反黑奴的议案还是被国会否定了。

身心疲惫的威伯福斯被议会的明争暗斗弄得心力交瘁,患上大肠炎。

1797年,当他来到乡下朋友家静养的时候,遇见了他的崇拜者芭芭拉·史普纳。

威伯福斯向她讲述了他所为之奋斗的事业,两人相爱并结了婚。

终于,在1807年威伯福斯的议案得到部分通过,坚守反黑奴运动的队伍也开始逐渐壮大。

本片根据英国政治家、改革家,废除奴隶制倡导者威廉·威伯福斯的人物原型改编,讲述他在18世纪的英国国会长期坚持反黑奴运动并与反对者展开斗争的故事。

影片使用电脑技术将过去影片与现在影像结合在一起,上演一场关于正义与邪恶较量的史诗。

 9 ) 有所寄托 有所梦想

“这个世界总是会改变的。

”“除非我们去改变它(它不会自己改变)。

……你不相信你和我可以改变它吗?

”我突然之间好像又受到了某种启发。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理想主义者。

他们追求正义,他们同情弱者,他们想要消灭不平等,他们想要每一个人都活得自由,他们想要每一个生命都受到尊重。

他们要对抗的是世俗的力量。

当他们慷慨陈词,人们只当他是涉世未深的满嘴胡言。

现实冷冷地告诉他,如果我们废除奴隶制,种植园就会失去产出,国家就会失去战斗力,法国人就会踏上我们的国土——你就是要如此践踏这生养你的土地吗?

那些微薄的支持不足以让他们抗衡历史的局限,追随者的热情不足以支撑他们面对无望的抗争——于是终于宁愿犬儒,当我无能为力,请就此住嘴,不要再谈及。

这个国家——我是说天朝——从来并不缺乏“理想”。

从古至今,正是一次次的“理想”促成了历史不断的轮回——是的,“轮回”。

为什么不是“进步”?

因为那些“理想家”缺乏“设身处地”,缺乏“言行一致”,缺乏“程序正义”。

于是他们不是“理想家”,他们只是“野心家”,主导了改朝换代,牺牲了黎民百姓。

当你畅谈理想,是不是真的明白理想的代价?

没有了奴隶种植园会没落,黑人获得了解放也并不意味着获得了自由和尊重,这些你是不是真的接受?

就算你接受,而历史的局限让其他大多数的人都不接受,你又是不是足够有耐心?

你是不是真的相信你的力量是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即使并不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你又会不会相信,如果你想要暴风骤雨般的剧变,其实并不是真正对社会有益的?

那超过了普罗大众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剧变,超过了社会消化能力的剧变,其实不过是对文明的摧残——就像在天朝不断轮回的所有风暴,一次次席卷这片隐忍的土地,一次次刷新百姓历史的记忆,做到的只是将野心家推上权位,重新开始下一个悲剧的轮回。

于是我总是想赞颂理想家,却更想堤防革命家。

区别在于前者不会强迫所有人跟他具备同样的理想不会想要按照一己的构想去塑造整个社会。

而后者会。

后者要打破社会现状,现有的秩序与法律,无论它是不是程序正义,而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塑造一个结果正义的新社会——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所以,这两者是不矛盾的,是不是呢,对理想家的欣赏,和对自由主义向往。

或许,我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如果不是因为乌托邦的熏陶所造成的适得其反。

当我想去改变这样一个人与社会脱节的国家,我也不过是一个dreamer. 一个需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有意义的dreamer,一个相信这个社会终归会变好的dreamer。

去年年底梁晓燕来演讲,地点特意选在中大学生会,房间不大,挤满了人。

主办方说是因为22年前的那场事件,当时学生会就在这个地点讨论决定行动支持。

那是一场感人泪下的演讲,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交流。

梁女士分享了自己推动公民社会的种种努力,事件后的思索,行动,自然之友走过的道路。

一个同学提问,如果我说我要去建设公民社会,我老爸肯定觉得我莫名其妙。

梁女士说,每个人做好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合在一起,就是社会的结果;没有哪一条特定的路是这个社会一定要去走的,每个人的行为合在一起会是什么结果,其实是偶然的,是天定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自由主义吧,就像哈耶克的自组织理论。

这又有什么矛盾呢。

“当你停止奔跑的时候,为什么只感觉到脚底的荆棘?

”虽然我正儿八经地阐述了这么一大堆没有逻辑的发散思维……其实我本意只是来看BC的不是吗。

要爱一个有正能量的人。

对我来说BC就是了吧。

于是我简直觉得我会爱他一辈子,这样会很简单。

在这些低落的日子里我塞着耳机跑步,BC在我耳边欢笑或是呢喃,陪着我一口气跑完一万米。

停下来之后才知道膝盖痛,关节从来都不好。

而这种“自虐”,可以让我感到对生活的控制。

你可以控制到的是什么呢?

你可以控制你要去做什么,可以去改变什么吗?

于是我需要想明白这一点。

想明白我要更勇气,去坚持自己的信念;要更有信心,去认可微薄的力量;要更有耐心,去等待终将发生的质变。

要有所寄托。

例如BC。

例如我们的梦想。

 10 ) 我曾盲目,今得看见

“我曾盲目,今得看见。

”I once was blind. But now I see.”我虽然记忆力减退,但没有忘记两件事:我是个罪人,耶稣是救世主。

”“我没有想到你会邀请我”“我也没有想到你会来”“不管你吼得多大声,都不能掩盖住人民的声音。

”“政治只是威伯福斯的修道院,而不是他的目的地。

”恩典如和风细雨,静默无声,上帝的恩典如此,人世的恩典亦如此,最富有爱的心灵总是显得静默无声。

大家谈到伟人,可能想到拿破仑,那些呼风唤雨的人,很少人想到默默付出的人,但这些人反而会获得尊重,特别是历经奋战归来的拿破仑的凯旋盛况,或许集尊荣于一身,但他的梦想因战争而成梦魇。

然而,威廉·威伯福斯,他会平安地返家,躺在自己的枕头上,回想着,奴隶制度终于结束了。

“除非上帝在这件事情上将你举起,你会在人和撒旦的反对之下身心疲惫而崩溃。

但如果上帝站在你这一边,谁能抵挡你呢?

依靠主的力量征战吧!

直到英国的奴隶制度在上帝面前溃散,直到最卑微的人可以见到阳光。

阁下,那位在你年轻时带领你的,愿他此刻也在万事上继续赐你力量。

《奇异的恩典》短评

想看第1635天/三星半。美化的斗争史,看起来一路坎坷,总能预见前途的万丈光芒,聚焦个人,放大正义,按部就班,以前可能会很喜欢,大概已经过了这个阶段的optimism吧,现在有的是mixed mind,也仍会坚持己见。

6分钟前
  • Oasiis
  • 还行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Was blind, but now I see.

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恐怕只有我一人不是为了卷福而看这部电影的吧

12分钟前
  • 大金镯子
  • 力荐

主角威廉·高大全忙乎N久才发现一项议案能否通过并不在于其本身是否正义或者邪恶,而是其背后的利益究竟有多大。还有他唱的Amazing Grace太难听了……

15分钟前
  • PLuckSword
  • 还行

因为纯真所以明确,因为明确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胜利。

19分钟前
  • 一期一会
  • 力荐

2007,希望做成史诗风格,依旧很欠火候。这是一段英国人的领袖对抗奴隶制度的勇气,这是好好体会英国议会制度的示范。amazing grace,这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禀赋,要求我们带着仁慈和同情对待生命。

22分钟前
  • mayfog
  • 还行

一部传记式的电影,消灭奴隶制,这样的题材总能带给我很多感动。“当你停止奔跑时,为什么会感觉到脚下的荆棘?”是的,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不断努力向前奔跑。

24分钟前
  • 龙猫
  • 推荐

到底是大英腐国,一个算是主旋律人物传记都拍的风景这么美剧情这么腐,IOAN真是美啊,真可惜没怎么红起来,卷福那个时候就已经爱男人了,瞅着他看IOAN的眼神说的那些话...最后IOAN也没辜负他,死了还挨着葬,真是泣鬼神。说是泰伦斯马利克的监制,不过没怎么看出他的影子来。

27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化妆,布景,台词,演员(缺)。主旋律电影,结构性煽情。

30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利益对决信仰。We are too young to believe something can not be done.

35分钟前
  • Vincent Chen
  • 推荐

全是熟脸,卷福,艾玛,邓不利多,正义向上的片子,解放黑人,感化全人类。但是男主也太完美了吧,一点缺点都没有,简直圣人,略枯燥,唯一的趣味是在豆友的无止境意淫中看出了一段基情。

36分钟前
  • 憧憬
  • 还行

看到最后还是有些许感动,学英语佳片。

37分钟前
  • Z.K. Vallon
  • 还行

为什么我觉得没意思,我说的是电影

38分钟前
  • ben@豆瓣
  • 较差

English gentleman! Perfection!

41分钟前
  • Griet
  • 推荐

不只为了BC 也是值得给5星的电影,最后那首不知道什么时候听过无数遍的曲子再次响起的时候,几欲落泪。PS:BC生病的样子好可怜哦><~

44分钟前
  • 大师兄
  • 力荐

其实隐藏了各种腐女元素

49分钟前
  • 草没味的小枪枪
  • 推荐

英国电影永远不缺一堆大熟脸和美好的基友情基友爱!!!

52分钟前
  • Queen Bean
  • 力荐

nosus decipio

54分钟前
  • ME2
  • 力荐

影片以男主重病作为分界线,倒叙来让观者理解男主艰难的抗争,而之后仿佛一切顺畅起来,基友继续坚定支持,爱情也来了,战争也被男主利用作为废奴的工具,影片叙事饱满,人物刻画精细,而唯一让人无奈的是,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换个别的事件一样能套进去,对于奴隶这个关键点反而没有什么深入的东西。

59分钟前
  • 纪月航
  • 还行

威廉的一生无疑是极其伟大的,他是那种默默无闻而又百折不挠的战士,一生为了底层群众的利益而奔波。这样的事业奇异而又无比光辉,能够多年坚持同一个梦想的人,无论最终能不能实现,都是很值得钦佩的。正义和理性的光辉从来不会暗淡,一时成为少数派也没有关系,你要相信,终将会有很多有识之士会慢慢认同你,最终和你并肩将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变成更好的家园。

1小时前
  • TimmyConnor
  • 还行